一米范文>作文写作>优秀作文

关于新闻的作文最新10篇

2023-11-11 12:41:48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内容是一米范文为您带来的10篇《关于新闻的作文》,希望能够满足亲的需求。

新闻作文范文 篇一

从第一天走入阳光教室开始,我故地重游,心情却是万般纠结,站在自己曾经失败过的面试场地,看到电视新闻中心一长串的签到表,恍然间意识到当初自己电视新闻记者的梦想未来将由这些同事给予延续,而自己也将踏上新的追逐新闻理想的道路。同时我也意识到大家同在一片屋檐下,同是SMG人,我们的目标和心中的梦想是一样的。

第一阶段的课程显得丰富而实用,节目编播流程的介绍让我们认识到SMG资料室的强大。第一财经发展规划,娱乐产业的改革和发展,新媒体、新产业、新理想,广播电视技术现状和未来,这些讲座为我们勾勒出SMG未来的宏伟蓝图。广告运营中心的金总让我们认识到集团独特的“向前向后”广告运作新模式。各级台长、总裁的讲话也让我们理解了如何担负起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做有追求的新闻人,遵纪守法的传媒人。这些天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感受着SMG是一个多么庞大宏伟的传媒集团,感受着它的力量。很遗憾没能看到黎瑞刚台长出现在讲座中,没有听到他的声音。很遗憾在刚开始踏入SMG的时候,黎台离开了自己为之奋斗的传媒岗位,仅仅留下一首年轻的战场让我们唏嘘不已。

离开上视大厦的那一天我们满怀期待,因为接下来的四天真的成为我们年轻人的舞台。从到达东方绿洲会议室的那一刻,每个人被打入的不是鸡血,而是100摄氏度的鸡血,正是教官们为我们注入的热情,让我们从鸡蛋变成了人,在团队合作中用有限的七巧板资源完成一幅幅看似不可能完成的图像。遵义会议的闷热让每个队员的大脑已经开始无法冷静的思考,看到各队队长一边挥汗如雨,一边破译着各种图案,真的很感动,真的。这一刻我们都成熟了,我们都学会了分享,抛弃了捂着七巧板时的那份自私。此时每个队的成绩已经无关紧要,我们为最后破解全部三十个数字的集体智慧鼓掌。

第二天的SPET课程真的让我受益非浅,如何融入团队,如何高效沟通,怎样创新思考,进行时间管理,这些都是我平时迫切需要提升的能力。管琳和张莹老师用游戏和摸牌的方式驭教于乐,让我们真正理解了自己的工作驱策力,六顶帽子法,思维导图,时间管理,更重要的是让我知道了自己是一个S!真的很准啊。最后小组成员相互评价的环节不仅是管老师最喜欢的,也是我最喜欢的。虽然我平时不太喜欢对别人表达太多赞扬的话,但在那个氛围中,我要对全组的成员表示感谢。在这些天的课堂上我们真的碰上了好多貌似无法完成的任务,用A5纸做环形围住7个人,没想到我们破了31人的记录,团队的力量太伟大了!

热点新闻作文 篇二

关键词:电视新闻报道;增强;贴近性

在新形势下,电视媒体迅速发展,市场也逐步完善电视新闻媒体。电视新闻报道一直为观众提供实时新闻,成为观众了解国家及世界发展动态的窗口。电视新闻报道除了要向群众提供一些传递信息的功能外,还应该制作出贴近群众心理的新闻节目,吸引更多的群众观看,提高收视率,从而赢得更多的经济利益。但近年来,电视新闻节目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弊端,这些弊端不利于电视新闻媒体的发展,降了其市场竟争力,电视采编与群众心理偏离是电视新闻发展过程中最大的障碍,对于这样的问题,我们应该使电视新闻报道贴近民众的生活,并与民众的生活息息相关。

一、增强电视新闻报道的方式方法

(一)聚焦平民视角

普通老百姓是电视收视对象中的主要群体,民众都渴望获得需求、权益和价值的尊重与关注。因此,将新闻镜头重点聚焦在平民身上,节目才会令观众喜闻乐见。首先,在选题或策划上,应首要考虑平民新闻和话题。其次,在节目内容上,要重点关注民生问题,以百姓“身边事、麻烦事、稀奇事”作为报道的主要题材,体现出对普通民众生存状态的精神关照及价值观念的正向引导,倡导人文精神,满足民众的人文关怀需求,为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主流价值观和人文精神的传播贡献力量。同时,平民视角也是新闻的源头活水,多到生活中去,一定能够找到合适的新闻线索。

(二)关注本地热点

地方性电视台的新闻栏目与央视、省级卫视相比,竞争力明显不足。因此,地方性电视台的新闻应突出本地特点,关注本地热点事件和特色性新闻,通过与居民生活形成的强烈的紧密性博取收视率。在选择新闻热点时,要选择本地群众关注而又富有新意的热点。例如,本地即将或正在举办的一些旅游节、美食节等,帮助民众推荐游览路线、项目,寻找美食小店等,使民众在观看和亲身体验中感受到生活的惬意,从而培养起本地民众的收视习惯、兴趣。再如一些新电影的下档时间,商家各类打折活动的团购时间等,都会激发相应各类民众的收视热情,从而提升节目的忠诚度与美誉度。

(三)运用平民化语言

语言运用方面,应保证语言的生动性与活跃性。从新闻内容在语态表达方面,时政新闻记者需从平民化视角选取语言的应用,可使语言的表述更为亲切、准确、易懂,从百姓的角度对党与政府相关政策方针进行解读,同时在新闻报道的标题制作、文章的整体结构以及导语设置等方面都运用一些手段,以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但这个过程要注意贴近群众实际,这样才能够引起普通群众的共鸣。以导语的设置为例,时政新闻工作者应注意在实际报道过程中选取吸引受众眼球的精彩画面,避免完全将画面依托于稿件内容进行,通过导语的合理设置引起观众注意。

(四)突出尝议新闻的亮点

时政新闻中亮点的突出是时政新闻吸引群众眼球的重要途径。时政新闻记者应注重从会议新闻中寻找更为新鲜的素材,从中寻找亮点所在。一般情况下,新闻会议中都会出现一些较为专业性的词语,这些词语的运用会使得呈现在百姓眼中的时政新闻更加枯燥与单调。因此,时政新闻记者可以在报道过程中运用较为鲜活的手段,通过新闻画面将会议中的内容具体反映出来,如表格、线条以及图示等,这些方法都可以让会议内容更为直观地展示在群众面前,让观众更容易理解会议所要表达的中心内容。例如,会议新闻中关于各行业的年终统计数据,若单纯依靠语言报道表述,很难为受众所理解,而利用图示或表格等方式对内容进行展示则更加生动与直观,便于普通观众理解。由近年来会议新闻改革的具体内容便可看出,电视时政新闻需要发挥舆论导向功能,在宣传党的方针路线的同时,更加贴近普通群众,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也正因如此,会议新闻的报道方向更应该从平民视角出发,挖掘新闻中的亮点,提升时政新闻对普通群众的吸引力。

(五)坚持创新,运用各种技术手段使报道贴近群众

任何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创新,广播电视时政新闻报道也一样,一个具备足够卖点的新闻必须拥有三大基本要素,即好看、重要、有用。广播电视时政新闻报道要想体现贴近群众,就必须通过创新新闻报道方式、充分运用各种先进的技术手段能实现观念和服务的创新,从而使时政新闻报道更加贴近群众。例如,通过采取网络调查的途径广泛征集群众对时政新闻报道的真实看法,或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其他途径,真正做到好看,符合群众口味;时政新闻报道的热点从领导会议转向群众关心的热点事件、难点事件,真正做到重要;创新时政新闻报道的语言形式,选用群众喜欢的语言风格,摒弃传统的官面文章,才能真正做到有用。同时,广播电视时政新闻报道要巧妙地、充分地运用各种先进的技术手段来体现贴近群众。例如,合理安排并运用同期声技术、拍摄镜头的方法、记者采访等,以提高时政新闻报道的民生性,使其与群众更加贴近。当然,广播电视媒体工作者们还要注重强化时政新闻报道的原生态与个性化,突出其纪实性,牢牢把握时政新闻报道的现场感、震撼感,从新闻与群众的贴近性着手,立足细节,大力发掘新视角,通过活泼而生动的趣味性新闻报道来吸引群众。广播电视时政新闻采编人员也要努力贴近群众生活,深入群众中间去真实记录群众所需、所想、所求,着力研究群众的民生问题,搭建一个能真正反映群众问题的平台,促使时政新闻报道不断贴近群众。

二、结束语

广播电视时政新闻报道贴近群众是其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需要广播电视台站在群众的角度进行改革,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挖掘亮点、坚持创新,力争帮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依靠高质量的、贴近群众的时政新闻报道在广播电视新闻界立足,有效提升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杨主格。中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话语转变[D].辽宁大学,2012.

新闻作文400字 篇三

同学们,你们的老家有新闻吗?我老家但是有的哦。想来听听吗?那就之后读下去吧。

一号新闻:一次,姥姥家的猪圈里的一只猪跑了出来。我还不明白,我听到猪叫,赶忙跑出屋子。一看,吓得我一下子浑身只起鸡皮疙瘩。猪跑出来了。我大声喊道。闻讯赶来的三舅和大哥(我有六个哥哥和两个姐姐)想把猪的尾巴拽住。还好,猪跑得不快。大哥和三舅迅速抓住了猪的尾巴。一齐奋力地拉着。一会,猪是被拽走了,我却差点被猪给吓晕了。

二号新闻:我和哥哥们打羽毛球。这时,爸爸妈妈走过来,要和我们一齐打。我们爽快的答应了。在我和二哥小瑞打时,球飞得太高了,我看到了前面的小山坡。树上竟有着,竟有着?鸡我喊了起来鸡飞到树上了。爸爸不信,我往树上一指,爸爸立刻心服口服。妈妈解释道:是的,三哥家养的鸡都在树上下蛋。

三号新闻:这回来个前果后因吧。我失踪了。我在姥姥屋里和姥姥说话。我出去后并没有去二舅屋里,而是去小山坡上看日落。妈妈去姥姥屋里叫我。我不在。妈妈就到处找我。她在院子里到处找我,就是没找到。她大喊我的名字,我只应了一声我在看日落。就继续看我的日落了。最终,还是姥姥在山坡上找到了我。

同学们,你们那里有新闻吗?欢迎共享哦。

新闻作文500字 篇四

上个学期,我们学校有“五大学院”的招生活动。那时,我也是很想加入学院当中,但只能报一个学院,而且报名了也不一定能选上。

这个选择,我想了想,觉得哪个学院都挺好,就去问妈妈。妈妈说让我自己决定,这让我心里更纠结了。

我想:选体学院的话,我体育虽然得了个“特优”,但我的体育总成绩还是比不过别人,所以就先排除;我二年级的时候想报艺学院,可报了三次也报不上,因此,我早已对艺学院丧失了信心;于是,留给我的选择,也就是我最不能决定的,少年文学院和新闻学院。

我翻来覆去,既想进文学院,又想进新闻学院,而又不能两样都满足,心里矛盾极了。

文学院可以训练作文水平,提高语言、练笔能力。听别人说,几个文学院的老生,年年拿“籀园杯”作文赛一等奖,连刚进半个学期的新生都有二等奖,这令我很羡慕,我做梦都想这样。

而新闻学院,纯粹是因为我喜欢。我从小就喜欢搞新闻类的东西。早已很羡慕那些新闻学院的小记者,每次周末还可以去温都报社参观,参加新闻讲座,参加科学演讲会,稿子还可以发表在校园公众号里。

这个选择真难呀!简直让人无法选择。最后,我面对着文学院的强大诱惑,还是选择了新闻学院,选择了我的爱好,原因就是我想要多参加一些活动,多多开阔视野。

新闻作文500字 篇五

为迎接即将到来的校运动会,我院于4月13日中午2:00在204教室举行了校田径运动会运动员动员大会,我院党总支副书记对山·白肯老师、学生工作部辅导员老师以及全体学生干部和运动员们参加了本次动员大会。

首先,我院学生工作部的张庭文老师详细介绍了此次校运动会相关情况,他号召在场所有运动员们为运动会拼搏,高效完成任务,使训练工作尽早步入正轨。

同时,他也要求学生会成员从大局出发,切实负起责任,为各项赛事的展开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接着,对山·白肯老师对我院第六届田径运动会的完美落幕表示衷心的感谢,并期待在60周年校庆之际我院在校运动会上的再一次成功。

随后,体育部教练王江林老师作了赛前部署,希望运动员们全力合作、友好相处,力争取得优异成绩,为科技学院增光添彩。

听完老师的鼓励,运动员们也都自信满满地微笑着,仿佛看到了不久以后的成功,他们心中的信念和梦想凝聚一体,形成了一声声响亮的“科技必胜”!

一年一度的运动会及各项赛事是繁荣校园文化的重要因素,是同学们锻炼身体和磨砺意志的有效平台,能集中体现当代大学生团结一致、勇于拼搏的良好精神面貌。

此次动员大会的召开,拉开了我院备战校运动会及各项赛事的序幕,使广大运动员明确了目标,以饱满的热情和高扬的斗志整装待发,为科技学院在各项体育赛事上再创新辉煌奠定了基础。

希望运动员们要鼓足干劲,振奋精神,刻苦训练,为科技学院再创辉煌而拼搏。

新闻作文范文 篇六

在思想修养方面,我一如既往地关注时事,及时更新理论知识,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断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

当我参加工作以后,即坚定不移地选择了自学之路,作为提高个人素质,增强工作能力的有效手段。多年来的自学,充满了欣喜,也时有失落之感,当我从学习中吸取了新的有用的知识,消除了一些疑惑时,我对学习充满了自信;当我由于工作繁忙、家务琐碎,不能静心学习,难以取得良好的成绩时,也会感到一丝失落。但是,经过不懈的努力和家人无私的支持,信心和勤奋最终战胜了失落和懈怠,我终于考完了全部的课程。

学习一门专业,为的是学以致用,不为一纸文凭所困,这是我在开始自学之路时给自己确定的目标。几年来,通过学习新闻学专业,我已经能够把握基本的新闻要素,学会了评析新闻作品,并且能够写作一些新闻作品。在学习中,我发现新闻与法律之间的一些联系,写作毕业论文的时候,我选取了新闻与法律及道德之间的契合点,重点论述了加强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方面的问题,虽然有些观点可能在学者眼中还显得浮浅,难免有井底蛙见之嫌,但可敬的是,指导老师和答辩老师仍然对我在道德与法律关系问题上所作的论述给予了积极的评价,使我倍感欣慰。通过自学,我在新闻学和法律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并且这些知识完全能够应用于工作,成为得心应手的工具。一些过去困扰我的老问题,用新的知识来解决,显得游刃有余。至此,我不得不庆幸自己在自学之路上选择了法律与新闻这两门当今显学中的翘楚,使得我的工作和学习变得丰富多彩。

今天,新闻学本科段的毕业并不是自学生活的结束,而是新的自学阶段的开始。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仍会坚持沿着这条路走下去,争取获得事业和生活的双丰收。

由于经过努力的学习,现在我具备了适应社会工作的能力。就要毕业了,有必要对这四年做个自我鉴定。

学习一门专业,为的是学以致用,不为一纸文凭所困,这是我在开始自学之路时给自己确定的目标。几年来,通过学习新闻学专业,我已经能够把握基本的新闻要素,学会了评析新闻作品,并且能够写作一些新闻作品。在学习中,我发现新闻与法律之间的一些联系,写作毕业论文的时候,我选取了新闻与法律及道德之间的契合点,重点论述了加强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方面的问题,虽然有些观点可能在学者眼中还显得浮浅,难免有井底蛙见之嫌,但可敬的是,指导老师和答辩老师仍然对我在道德与法律关系问题上所作的论述给予了积极的评价,使我倍感欣慰。通过自学,我在新闻学和法律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并且这些知识完全能够应用于工作,成为得心应手的工具。一些过去困扰我的老问题,用新的知识来解决,显得游刃有余。至此,我不得不庆幸自己在自学之路上选择了法律与新闻这两门当今显学中的翘楚,使得我的工作和学习变得丰富多彩。

思想上我要求上进,一直以乐于助人为已任,多次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为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学习上,我刻苦努力,孜孜不倦,争取着大学那美好的时光去学习。大学中不光使我学到了许多知识,也使我懂得了学习的方法。正是利用这种方法,在除学校开设的课程外,我还自学了xx-x、xx、xx-x等知识,很好地充实了自己的业余生活,并为自己的将来打下良好的基矗,我已掌握了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和有关网络的基本知识。除此之外,对计算机的爱好让我对计算机有一定的了解,并具有一定的编程能力。

工作方面,我参与了校学生社区的建设与维护工作,使它成为同学们喜爱的校内站点之一。目前正在参与校远程教育的建设实践的经验让我在巩固已有知识的同时,更激起我强烈的学习欲望,让我不断进取,不断提高。

热点新闻作文 篇七

1.1凝聚员工力量

供热企业新闻宣传能够增强员工对供热企业的信任程度,加深员工对供热企业的认识,为员工提供精神鼓励,并充分挖掘员工的潜能,进而发挥员工的价值,促进供热企业发展。久而久之,员工思考问题就会优先考虑供热企业的利益,员工更有凝聚力,从而促进供热企业发展。比如,供热企业定时进行宣传员工先进事迹的活动,在员工中树立榜样的作用,将员工力量凝聚起来,给予精神上的激励,使其更多的为供热企业奉献。

1.2有利于培养供热企业品牌

供热企业品牌对供热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是供热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建立属于自己的品牌是一种形势,而新闻宣传作为一种宣传的平台,注重强调供热企业的品牌优势,针对供热企业品牌进行宣传,将供热企业文化宣传出去,使消费者更多的了解供热企业品牌,激励更多人购买供热企业的产品,进而壮大供热企业品牌的发展,将供热企业的品牌推向最前端。此外,供热企业新闻宣传能够提升供热企业品牌的吸引力,使人们了解供热企业品牌的真实情况。

2供热企业新闻宣传工作中的问题

2.1缺乏对供热企业新闻宣传工作的正确认识

虽然大多数供热企业高管能够重视新闻宣传工作,并能积极主动找到新颖的题材完成作品。但有少数供热企业认为生产经营的工作是首要的,这是“硬”指标,不能出现半点差错,必须不折不扣地准时完成。而新闻宣传工作不如科研生产经营工作指标硬,只需要按部就班的完成就可,质量的好与坏都无所谓,所以对供热企业形象的宣传和工作亮点的推介不在意,也很少去总结工作中的亮点和经验,对新闻宣传工作缺乏动力,同时缺少热情。更有甚者,认为供热企业的新闻宣传工作应由宣传部门和政工部门所管,增加了新闻宣传工作与本单位工作的间隔。有些供热企业不愿意给新闻记者提供相关的采访素材和文字材料,更不愿意接受记者的采访,从而阻碍新闻工作的进行。

2.2供热企业新闻宣传队伍力量比较薄弱

许多公司建立了电子屏、局域网、电视、报纸等互相联动的新闻宣传平台,公司领导在每年的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会和职代会上,对宣传工作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但新闻宣传队伍业务能力参差不齐。实际上,领导干部常常忽略了对新闻宣传队伍的建设,还是比较偏重于技术性人才的培养,这就容易导致供热企业的新闻宣传部门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缺乏专业的人才。此外,供热企业对新闻宣传人员的培养不重视,导致一些工作人员在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方面都很欠缺,得不到完整专业的培训。

3新时期供热企业新闻宣传工作的发展思路

3.1增强全局意识,提高舆论导向性

供热企业新闻宣传的着力点应该是供热企业的经营理念、发展状况以及改革方针等方面,让强大的舆论阵地充分的服务于供热企业的发展,促使供热企业变得更加强大。要有发展的眼光,不能只顾眼前的利益,对舆论进行正确定位,充分整合内外部资源,例如:河南邮政新闻宣传工作紧紧围绕供热企业中心工作,整合媒体资源,创新宣传思路,提升策划水平,强化宣传效果,为河南邮政改革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内部和外部舆论氛围。河南邮政结合新闻媒体“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邀请新闻单位深入邮政供热企业基层,宣传邮政普遍服务中的典型人物。先后对感动洛阳人物张建武、确山县投递员孔继满等一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邮政员工进行了宣传报道,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

3.2新闻宣传工作的创新

一是新闻宣传思路的创新。供热企业新闻宣传工作人员应有针对性地研究新闻宣传工作规律和思路,始终围绕“新闻宣传出生产力和战斗力”的要求,更多地进行新闻宣传思路的创新,这样既能够起到化解矛盾、鼓舞人心、激发员工动力的作用,且符合新形势要求,又可以确保新闻宣传工作符合供热企业的实际需求。而新思路的创新方法有很多,但其宣传根本却依然是人们关注的,满足广泛观众的习惯和兴趣爱好,而不是脱离实际的。因此,在平时的工作中应积极观察社会动向,了解社会走向,找到宣传的重点、宣传的内容,才有吸引力,才能凸显宣传效果,达到宣传效果最佳。

二是新闻宣传内容的创新。供热企业新闻宣传工作人员应不断创新新闻宣传内容,要立足于服务大局,始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以及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帮助广大员工群众解惑答疑。紧紧围绕员工工作与生活中关心的热点和焦点以及供热企业的发展话题,更具有自己的风格与特色。加强宣传员工喜闻乐见的内容,吸引更多的员工参与到其中。同时,在进行新闻内容宣传时,应采用“现在进行时”的方式,重视新闻宣传内容的时效性,这样才能有效提高供热企业新闻的宣传效果,引起员工对供热企业更多关注和思想共鸣。供热企业在宣传时,还应该注重包装自己的宣传内容,这也能为供热企业的宣传增加一大亮点,吸引更多的人来关注供热企业的动向。。此外,还应该重点宣传供热企业的新风尚、新变化以及新产品等,宣传时也可以借助网络媒体资源,不断扩大供热企业的知名度以及提高供热企业的品牌形象。

新闻报道作文 篇八

【关键词】新闻思潮 新闻报道 方式

思想意识决定了行为的方式和手段。新闻事业也不例外。我国的新闻事业起步较晚,在经过了古代的口语传播和近代的官报发展,在当代,新闻事业才真正走上了正规发展的道路。但是,无论是哪个时期的新闻事业,其发展都是在一定的新闻理念指导之下成长起来的。当时的新闻意识决定了其必然的新闻报道方式。

新闻实用主义下的无结构写作

近代报纸诞生之初,在报道上都有一个不成熟的幼稚阶段。这个时期的报道,从版面上看,各类新闻杂然排列,缺少章法,从内容上看,大多以转载刊登外国新闻为主。中国的近代报纸主要是转载官报的消息和宫廷内皇上的诏旨和起居及官僚的奏章及任免等。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新闻内容,而且,大多不具有太强的时效性。由于大多数的新闻机构隶属于国家,是政权的一部分,所以受到严格限制,尤其是对国内的报道。在这种实用主义思潮的影响下,还存在着一部分的“政党报纸”。由于报纸在经济上难以独立,所以难免会沦为其所依靠政党的舆论工具和政治演讲话筒。由于过分的关注于社会政治言论,忙于与对立报纸的政治论战,因而,缺少新闻意识,不够重视新闻的报道,报道模式也多以时间为序,没有通常的倒金字塔结构。

宣传主义下的报纸言论

我国的新闻宣传主义的产生有其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由于新中国百废待兴,新闻业也是重头开始,中国当代新闻事业是以中共的机关报刊、国家通讯社、国家广播电视事业为主体,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人民日报》是当时全国最大的报纸,其社论的影响也日益扩大,向国内传播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宣传党在新时期的建设工作和政策方向,介绍社会主义的新生事物和国外的国际形势。在政治生活中,发挥巨大的舆论指导作用,并且在1956年元旦,改为横版排版,在报纸的排版模式上向现代报纸迈进了一大步。这一时期的报业,由于当时的社会环境,主要刊登一些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主题的军事报道及相关评论超过了战争年代的任何一个时期的军事报道水平。由此,造成了“新闻观念”的偏差,把政治生活当做全部社会生活。并且在报道形势上广泛运用评述的形势,党的宣传部门直接领导下的全部新闻事业,充分诠释了宣传的作用。在发挥宣传向导方向,起了巨大的作用。尤其,报业的一系列的评述文章,掀起了三次文化领域的评述,进而为接下来的埋下伏笔。

新新闻主义下的文学化报道

新新闻主义,又译“新吉纳主义”,是一种新闻报道形式。新新闻主义报道最显著的特点是将文学写作的手法应用于新闻报道,重视对话、场景和心理描写,不遗余力的刻画细节。新新闻主义受文学的影响很大,尤其是对文学体裁进行了大胆的借鉴,但仍讲究“和而不同”,即对文学要素的借鉴要符合新闻媒介自身运作的规律和原则。新新闻主义可以看作是新闻学向文学传统的一个回归。

在新闻写作中,新新闻主义最显著的特点是将文学写作的手法运用于新闻报道,这种新闻报道方式里,洋溢着浓郁的小说化气息和主观性色彩,甚至走着由事实转向虚构的道路。因此,李良荣教授在论及西方新新闻主义理论及其实践时指出:“新新闻主义其实为新闻特写与通讯体裁的写作提供了全新的借鉴范式,甚至可以说提供了变异的可能性。”后来,西方的记者们不再使用“新新闻主义”这个字眼,而改用“文学性新闻”这样一些名词。在新闻写作中充分运用文学手法,调动文学手法为新闻写作服务,据称是为了满足社会变革、人们观念更新、审美情趣变化的需要。他们看到近年来读者心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表现在自主性、联想能力更强了,思想更活跃了,普遍文化层次提高了。

文学式新闻的特点是语言流畅,文字优美,情景交融,夹叙夹议,回味隽永。

如获奖好新闻《别了,“不列颠尼亚”》:“在香港飘扬了150多年的英国米字旗最后一次在这里降落后,接载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彭定康回国的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驶离维多利亚港湾――这是英国撤离香港的最后时刻。”

“英国的告别仪式是30日下午在港岛半山上的港督府拉开序幕的。在蒙蒙细雨中,末任港督告别了这个曾居住过25任港督的庭院”[2]。

受众本位思潮下的现场短新闻

受众本位的传播观就是把大多数受众对于信息的需求放在首位,受众急切希望了解的,传媒就不惜代价地去挖掘、去报道,受众不感兴趣的就少报甚至是不报。不同于以往的新闻报道,记者在采访时,想的是受众最想了解什么?他们最关注什么?那么这些就是记者所要关心和关注的,站在受众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替他们寻找问题的答案。由此,对新闻报道方式的影响就是,现场短新闻的出现。记者在新闻发生的现场,耳闻目睹,用第一手材料向受众报道新闻事实发生与变化情况。现场短新闻的三个要素就是:现场、新闻价值、短。这种用事实说话的新闻报道形式最能体现新闻的真实性、客观性。是剔除了固有模式后,有利于受众第一时间了解新闻事实的报道形式。尤其是报道技术的发展,更是为了这种快捷的新闻报道方式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支持。

深度报道的崛起

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的改革不断深入,社会逐步走上正轨。社会的民主程度不断提高,社会信息的流动加快,并且呈双向流动趋势。政治、经济的发展使得社会出现了不少纷繁复杂的新闻事件。而单一,传统的新闻报道方式,无法进行深入的报道,容易使报道流于表面和缺乏对事实本质的揭露。另外一个因素就是受众的整体素质普遍提高,仅仅对新闻现象的简单描述和报道,无法满足受众的需求。因而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深度报道得以崛起。各种传媒都开始注重新闻的内视化功能,即在报道的深度上下功夫,努力的挖掘新闻背后的深度。

深度报道的崛起和广泛应用,不仅仅是激烈的媒介竞争所带来的必然产物,同时,也是新闻思潮发展成熟的必经之路。是受众本位思潮的进一步延伸。

深度报道方式形成文体分为两大类:一是独立文体的深度报道,即解释性报道(围绕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把新闻事件呈现在一种可以表现真正意义的脉络中,它是一种用相关事实来解释或分析最新新闻事件的报道方式),以《焦点访谈》为代表、调查性报道(它注重挖掘新闻事件的内在的、隐蔽的关系,并向公众分析这些内在联系的重大意义,以《新闻调查》为代表)、预测性报道(对未来可能发生的新闻事实进行推理,典型表现是,雅典奥运会中,比赛前对运动员的夺金希望进行预测)。二是组合文体的深度报道,即整合报道(将某一类新闻事件或新闻事件的某一侧面的报道整合在一起)、系列报道(以《新闻联播》为例,每隔一段时间均会推出某类主题的系列报道,如“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经典中国”、“骄傲中国”)。以上报道方式是深度报道文体的典型范式,进行深度操作时,应结合选题的特点,报道规模的需要,选择最佳报道方式。

传播者服务意识凸显下的网络化新闻模式

网络新闻以整个互联网作为背景资料库,相关链接的信息可以帮助读者快速建立起对某一事件立体的认识。由于网络媒体的传播速度快捷,信息来源广泛,制作信息也更加简便。因此,网络媒体几乎可以随时随地新闻。这是传统媒体所无法比拟的。在注重时效性这个新闻根本的基础上,凸显受众的自我选择,彻底打破了传者本位的思想观念,把传播者树立在一个服务者的角度上。通过超链接的运用,将文字、声音、影像、图片等不同的特点的素材相互链接或在同一新闻中进行层层链接,使新闻的内容得到有效地丰富和拓展,使新闻的信息量向本体之外延伸,将传统新闻编辑的平面式结构变成了立体网状结构的编辑,经过新闻与新闻、新闻与资料、新闻与网站等的相关链接,加之在新闻写作中的所建立的人名、地名、国家及相关背景等的超文本链接,再加上在某一链接对象中再创建下一级的链接,从而构成一种网状式的新闻构架和多维立体式的大容量的新闻。有助于读者对于新闻事件的全方位的了解和掌握。正是超链接超文本的建立,使海量的新闻信息呈现在受众面前,充分满足了受众自主性的选择,加上RSS定制新闻等多种手段,网络新闻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受众需求,从而达到有效的传播。此外,网络传播条件下的信息往往是共享、流动、自由的。

结语

新闻的报道方式和新闻报道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而传播者所树立的意识和报道方式又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在理清这样一个理论脉络的前提下,就不难发现,其实每一次的报道方式的变革都是在特定思潮影响下而产生的,也是适应当时社会的发展。面对日趋激烈的媒体间的竞争和融合,在新闻资源占有率不相上下的情况下,新闻报道方式的创新就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中国新闻通史纲要》[M],白润生2004年 中央民大

【2】刘明华,《新闻作品选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p171

【3】王彩娜:《受众本位vs传播者本位》[v],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3年04期

【4】刘建明:《现代新闻理论》,[M],民族出版社,1999年。

【5】陆学明:《西方典型理论的发展史》[M],商务出版社

【6】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商务出版社

【7】刘民华:《西方新闻采访与写作》[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8】李 强:《深度报道的整体涌现性浅析》[M],武汉大学出版社

【9】甘惜分主编:《新闻学大辞典》,[M],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

关于新闻的作文范文 篇九

>> 关于我国个人破产立法的几点思考 关于我国社区建设的几点思考 关于我国报业改革的几点思考 关于我国关联交易的几点思考 关于我国村镇建设的几点思考 关于我国高校发展的几点思考 关于我国商主体理论研究和立法现状的几点思考 关于我国农村地权立法缺失的思考 关于我国虚假广告代言立法完善的思考 关于我国贪污贿赂犯罪立法的思考 关于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立法的若干思考 关于我国刑事立法发展方向的思考 关于我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的思考 关于我国对外开放的几点思考 关于我国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几点思考 关于我国技术创新问题的几点思考 关于我国城市规划发展与建议的几点思考 关于我国新会计准则下公允价值的几点思考 关于我国城镇贫困人口问题的几点思考 关于我国西部“三农”问题的几点思考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艺术 > 关于我国新闻立法的几点思考 关于我国新闻立法的几点思考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徐旭伟 王煦之")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 要:2014年底,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在济南出席相关活动时透露,全国人大正在研究新闻传播立法,新闻法治化将提上日程。2015年两会期间,又有代表提出要设立《新闻法》。我国从1980年首次提出新闻立法,至今新闻法却迟迟没有出台。如今国家随着媒介融合趋势的加强和新媒体的进一步发展,给新闻传播业带来新的发展契机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问题。新闻传播行业内“有偿新闻”“有偿不新闻”“煽情新闻”等乱象丛生,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迫切需要《新闻法》的出台。本文主要探讨新闻立法工作的必要性、紧迫性及立法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以更全面地认识和了解我国新闻立法及相关问题。 关键词:新闻立法;必要性;紧迫性;困境 中图分类号:D92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5)07-0027-02

一、新闻立法时代背景

我国在1980年全国五届人大会议期间,有代表提出“新闻立法”的议案,1984年由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牵头新闻立法工作开始启动,直到现在,新闻方面的专门立法仍迟迟没有出台。目前,我国仍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等现象。我们党高度重视法治建设,十八届四中全会研究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依法治国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事关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与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媒介融合趋势加强和互联网的进一步普及给新闻业带来新的发展活力,同时也带来一系列突出问题。新媒体发言随时随地,吸引眼球;传统媒体管制严格,逐渐黯淡。一样传播两个尺度,这让传统媒体常感叹“带着镣铐跳舞”、感慨环境不公。目前我国现有的新闻管理条例和规范性文件一定程度上对新闻传播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规范,但是已经很难适应新形势下传媒产业的发展。而《新闻法》的出台是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所在。

早在封建时期,秦朝继受了先秦时期的言禁法令,在商鞅变法时期颁布了《挟书令》《焚书令》,并制造了著名的“焚书坑儒”事件,秦朝制定的其他不当言论罪因被后世所继承而成为中国言禁制度的源头。具有近现代意义的新闻传播法始于清末,如1906年的《大清印刷物专律》和1908 年的《大清报律》。辛亥革命后,一些新闻法律法规出台,但是并没有实质性的进步。随着新中国的成立,新闻立法工作更是迫在眉睫。后又因种种原因,新闻法至今尚未出台。

2015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关键一年,今年“两会”上,有代表再次提及新闻立法,学界和业界又开始热烈讨论新闻立法工作,新闻立法工作重新进入人们视线并被提上日程。

二、新闻立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 全球视角看我国新闻法

在世界上一般分有两大法系,即海洋法系和大陆法系。海洋法系起源于英国,英国从半原始状态迅速进入封建状态,后又进入资本主义状态。半原始状态时候的公民权利虽没有被明文规定下来,但是作为一种意识被保留下来,虽不成文,但被公认。随着英国向外扩张海外殖民地,这一法律体系被其传到世界各国。所以该法律体系的重要特征是尊重不成文的习惯法、案例法。习惯就是法律,有人违背就要受到惩罚;案例法意思就是某一案例被审理,下次同一案件仍然按照这一案件的原则审理。实行这种法律体系的主要是英美。该法系第一不符合我国人民历来的思想观念,同时随着新闻实践的不断发展、违法违规案件的不断增多,笔者认为难以适用于我国。然而大陆法系与海洋法系截然不同,大陆法系起源于古罗马,其理念是必须有成文的法律来规定和解决相关问题。很明显,我国属于大陆法系,所以我们一直以来的思想观念要求我们必须要有成文的新闻法。而且,全世界大部分大陆法系国家都有新闻法,只有少数国家没有,其中就包括我国。

(二)我国新闻行业发展现状的问题倒逼

法治的不完善,势必使新闻领域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纵观我国新闻行业发展现状,随着国家加大新旧媒体的融合进程和互联网技术的急速普及,网民、自媒体人快速膨胀。行业内“有偿新闻”、“有偿不新闻”、“煽情新闻”等乱象丛生,各种违规问题比比皆是。但是缺少新闻法,对这些现象难以进行合理的管控和治理。同时,应该看到我国现有的新闻条例难以应对新形势下出现的一系列新问题,只能被动的应对和处置。而这样的处理方式往往为时过晚,不利于整个新闻行业和传媒产业的发展。

我国一直坚持党管媒体,媒介事业性质企业管理的双重属性就决定了新闻报道一方面受着政治力量影响,一方面又受到市场经济的干预,同时受众地位的变化使得媒体不得不考虑受众需求,三方力量都在博弈。一个电话一个指示,就可以毙掉精心准备多时的稿件;党的主管部门可以对新闻单位随意发号施令而不留任何证据。而随着互联网和自媒体发展,不乏一些媒体人,也会把新闻报道当作利益交换的工具,随时把手上掌握的内部信息拿来做交易。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有偿新闻时有发生;网络发展又带来消息的不准确,媒体公信力下降等问题。

前段时期热映的电视剧《武媚娘传奇》自开播以来创下多个收视纪录,然而开播不久后突然遭到停播,广电总局依法负有监管的责任,在对此剧检查后发现确实存在修改不到位情况,新闻出版行政部门依法依规要求制作机构修改到位后方可播出。

又如由于市场化竞争,为争夺观众,抢占市场份额。各电视台纷纷推出婚恋交友类、才艺竞秀类、游戏竞技类、综艺娱乐类、真人秀等类型节目,造成节目形态雷同、过多过滥。于是广电总局在2011年出台《广电总局将加强电视上星综合节目管理》文件及2013年出台的《关于做好2014年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编排和备案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各地方卫视从2011年7月起,在17∶00至22∶00黄金时段,娱乐节目每周播出不得超过三次。在信息瞬息万变、变化无处不在的新形势下,广电总局和新闻出版行政部门在新闻传播行业出现问题后才被动的做出反应不利于整个行业的有序发展。综上可以很明显的得出我国新闻立法工作是至关重要的,也是迫在眉睫的。

三、新闻立法工作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对党管媒体和新闻专业主义的考量

我国新闻事业一直坚持党性原则,党性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的精髓。我国的新闻事业一直处于党的领导下,党管媒体是我国新闻事业的传统。而近年来,新闻专业主义传入我国,其核心概念要求记者以客观、真实、准确的态度去报道事实,挖掘事实的真相,把事实的原生态展现在读者面前。它最突出的特点,是相信可以从非党派、非团体的立场客观地报道新闻事实。我国新闻事业党性原则和新闻专业主义如何在新闻法中得到体现是新闻立法工作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

(二)双重性质如何正确协调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对新闻事业的性质有了重新认定。1992年以后,跨越了新闻事业只属于上层建筑范畴的认识,对新闻事业性质界定为“事业性质,企业管理”。在保证新闻事业是党的耳目口舌的前提下,以企业管理的方法来经营新闻媒体,这样一来势必带来新闻事业市场上的竞争。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逐步开放,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协调好双重性质相互之间的关系值得深思。而这两者关系又如何以法的形式确定下来更是新闻法出台的一大难题。

(三)新闻自由与新闻侵权的界定

新闻立法要最大程度保障新闻自由,同时又要防止新闻自由权力的滥用。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人人都有麦克风,每个人都有机会发出自己的声音。同时,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很多新闻记者职业道德水平出现下滑的趋势,有打着新闻自由旗号进行新闻侵权的行为,比如报道失实、侵害个人隐私等。新闻立法工作中应该着重考虑两者间关系,在保证新闻自由的同时又不侵犯他人权益。

随着近年来媒介融合趋势的加强和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新闻业在迎来新的发展契机的同时也带来诸多问题,媒介生态的客观实际要求我们研究和加快新闻立法的相关工作。毫无疑问,新闻法是被急需的法律,可是也最困难的法律。立法过程中除了考虑上述因素外,还应该重点考虑新闻媒体监督权与个人隐私之间的矛盾、新闻自由与“党管媒体”之间的矛盾等一系列问题。新闻法经过三十多年尚未出台,其立法难度可想而知。有些学者并不赞成我国一定要有新闻法,他们认为新闻法出台难度太大,很多概念和关系难以界定,很难以权威的法律形式表述出来;另一方面我国虽无新闻法,但有新闻法规且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和遏制新闻侵权的发生。然而随着实践的发展,新闻行业内违规现象越来越多并不断出现新的情况,一定程度上倒逼新闻法的出台。正是基于这样的现实,很多学者一直呼吁尽快着手制定新闻法,并把新闻立法视为整个中国改革,特别是政治改革的一部分。

热点新闻作文 篇十

一、利用电子网络板块,激发阅读兴趣

著名学者张中行先生阐释了阅读与写作的关系: 其一,“多读,熟了,笔未着纸,可用的多种表达方式早已蜂拥而至”。其二,“进一步,多读,熟悉各种表达方式,领会不同笔调的短长轻重,融会贯通,还可以推陈出新”。其三,“吸收‘思想’(包括各种知识)”。其四,学“思路”,“多读,熟了,积蓄在两方面增多,既有内容可写,又熟悉如何表达,作文的困难自然就没有了”。我们都知道,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要让学生的作文写得好,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这条路不可不走。而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是:学生的书面阅读兴趣锐减,电子阅读量逐渐增加。教师如果不与时俱进,还用“挑书”“剪报” “张贴”等老方法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结果是吃力不讨好。

针对时代特点和学生的关注角度,我在网上开了一个语文学习的博客,其目的主要是帮助学生收集一些对写作有帮助的阅读资料,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我的教育博客设置五个栏目:一是“名家引路”。这栏目专门收集一些容易为学生所模仿的名家之作,例如,陆蠡的散文名篇《囚绿记》等,并把这些经典文章的写法附上,先让学生模仿,再从模仿中走出来。二是“热点评论”。这栏目专门收集近段时间国内外发生的热点新闻和热点评论,阅读这栏目的文章,学生得以关注与思考社会现实,并生发出自己的观点,还能积累写作素材,一举多得。三是“同窗之作”。以前,老师都喜欢将学生优秀作文“贴堂”,一来借以表彰先进,二来供其他同学阅读学习。时至今日,这“贴堂”要改为“帖网”了,因为网络的平台更大,表彰的影响更远,阅读者更多。四是“文化专栏”。这栏目专门收集当地的一些民俗和一些学生比较少接触的文化现象。通过这个专栏的阅读,学生的视野会更宽广一些,学生作文的文化底蕴也会更深厚一些。五是“教师下水”。这栏目主要是选登教师与学生同步作文的范文,以告诉学生,老师不仅能教作文,还会写作文。当然,这个栏目还有其他目的,例如给老师树立威信,增加学生的点击率等。

二、利用教室内外空间板块,触发灵感思维

华南师范大学陈妙云教授明确指出2012年广东高考作文的两个问题:一是考生不愿意花时间阅读与理解材料,把审题异化为“审套”,只关注自己“宿构的文章”;二是考生的思维能力迫切需要提高。而现实生活中,不少师生都认为,语文考试时间有限,考场上很难有写作灵感的闪现,考试作文要得高分,就应该在写作方法上突围,于是,学生把时间都用在积累素材、堆砌语言中去了,更夸张的是,一些考生考前自备了5-10篇的优秀文章,考题下来后,改头换面,自动生成。这样,作文不低分才怪。

我认为,要解决以上的问题,就要多调动学生的灵感思维。所谓灵感思维是指凭借直觉而进行的快速、顿悟性的思维。它不是一种简单逻辑或非逻辑的单向思维运动,而是逻辑性与非逻辑性相统一的理性思维整体过程。要达到调动学生写作的灵感思维,方法不能局限于“写自己动情与感兴趣的东西”这些了,要应对考场中突如其来的作文题和在短时间里写出一篇高质量的作文等问题,平时的灵感思维训练不可或缺。

为了让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常有触发灵感思维的机会,我在教室内外的空间板块为学生搭建触发灵感思维的平台。例如,在黑板上方特地腾出一板块,每两天在这板块设置一道命题作文或者是话题作文。在每一层楼的楼道口竖立一块小黑板,每两天给学生出示一道材料作文,让学生在学习苦闷时,抑或是无所事事、心有彷徨时触及到这些作文题。也让学生在上下楼梯那心情最放松时触及到这些作文题。虽然说这触及的时间不长,但是有触及就会有思考,有触及学生就会有直觉而进行的快速、顿悟性的思维。而这种长期被触及的思维的方式很容易变成惯性,变成一种思维过程,这也是我们考试作文所迫切需要的。一位读大二的学生对我说:“老师您那无处不在地触发我们写作灵感的方法很有用。以前,我在一楼时被您设计的作文题“电”了一下,到六楼我们教室的时候,我已经完成整篇文章的构思,因为长期被触及,灵感来得特别容易。高考的时候,我只用了5分钟就把整篇文章构思好了。

三、利用笔记本板块,仿评经典文章

福利国家的理论建构者贝弗里奇说:“独创常常在于发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研究对象或设想之间的联系或相似点。”思维科学研究认为:相似块(即人们在学习和实践中积累起来而贮存在大脑中的知识单元)大量存在于客观事物和认识主体的思维活动中,所有的创新都是一个相互套在一起、由小到大、由低级到高级的综合相似形或更大的体系。在我们所阅读的名篇名作里,也存在我们思维活动的“相似块”,如果我们能巧用这“相似块”来刺激写作,一定能写出好文章。

以上就是一米范文为大家整理的10篇《关于新闻的作文》,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

最新范文

63 229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