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米范文>实用范文>优秀范文

中层管理人员培训方案【精选4篇】

2024-02-02 19:57:10

下面是可爱的小编帮大伙儿收集的中层管理人员培训方案【精选4篇】。

中层管理人员培训方案 篇一

一、中层管理者的培训目标:

1、在提升卓越领导力与高绩效执行力的基础上,转变管理观念、改善管理方法,提高员工责任心及企业归属感。

2、此外,宣导公司的企业文化,增强员工凝聚力、降低员工流失率将作为管理者年度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

二、培训重点

1、专业技能提升

2、团队建设

3、后备人才培养

4、领导力与执行力水平提升

5、企业文化建设与传播等方面

三、培训方式

1、应注重理论讲授

2、联系管理者丰富的工作经验,进行案例剖析与分享

3、在选择授课讲师上,应倾向于外聘行业专家讲师

4、也可由公司资深绩优中高管担当;

四、培训课程的选择

(1)一般适用于中层管理者通用技能的培训包括:非人力资源经理的人力资源管理、九型人格测试与分析、高级商务礼仪、公关能力、情绪管理、团队复制、压力管理及自我激励。

(2)管理技能及其他培训课程包括:卓越领导力与高绩效执行力提升训练、目标管理、5S管理、激励艺术、高效会议组织、高绩效团队建设。

企业中层管理培训 篇二

管理培训的重要性

管理培训可以帮助企业获得管理的方法,来改变企业经营和管理上的一些不足之处,企业经营是对人、财、物、信息等方面的一个集中管理,企业在发展,社会也在发展,知识、技能等方面都要发生变化,这也就需要管理培训来对企业进行指导。

在当今中国,企业越来越注重管理培训,在很多大企业,每年都要花费百万、千万的高昂资金用于管理培训,以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服务。

管理培训的意义

管理在中国的企业中存在一个错位的现象,高层管理者在做中层管理者应该做的事情,中层管理者在做基层管理者的事,而基层管理者呢?实际上他们在无形当中,“任命”了高层管理者应该做的事:例如,在高谈企业应该如何的起步、如何发展,如何壮大等等,这样的错位被称之为“管理错位”,带来的后果可想而知,每一个层级的管理者都很忙,但却没有效率,得不到想要的结果。

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基层管理者在企业中的地位都是至关重要的,在现如今,企业的人才队伍素质是参差不齐,其结构是频繁调整的,因此培训工作更应是一项 长久的、持续推进的工作,而不是一蹴而就的行为。只有持续有效地培训,才能使企业各种不同素质的员工获得不间断的知识更新以及素质提升,才能使企业适应日 新月异的和充满挑战和机遇的竞争环境。

“现代企业管理之父”的通用之父杰克•韦尔奇认为,对于一个精干而有生命力的公司而言,提高生产力的惟一途径就是建立一支有活力的、人人积极参与并且全身心投入的、热情无限的员工队伍。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不断加强,任何企业都将越来越面临来自内部、外部的各种严峻挑战,企业的愿景和前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在于能够不断地适应这种瞬息万变的变化和变幻莫测的挑战。如何通过[培训]提高企业员工的素质达到预期的效果,必须研究其影响各个企业影响认识现代企业培训管理中存在的误区,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使培训工作收到实效,让各方都满意。归结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企业培训管理价值不大

有些企业的决策层认为无需培训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对自身企业的状况的自负:认为企业的技术和管理是完备的,企业培训管理毫无必要,任何培训 的企图都是浪费时间和金钱。还有一种情况,经理们自己也参加过一些培训,但这些活动计划很混乱、实施得又很马虎,培训工作重点往往是企业培训管理的形式而不是掌握技能,只在教室里坐一些时间,弄几个人上台讲一讲,完成一些笔记和考试,就算万事大吉。这样,这些“有经验”的决策层于是就认为培训价值不大。

二、现有的员工不需要认识现代企业培训管理

很多企业的决策层认为企业与企业之间有很大的差异,别的地方的经验未必能被复制并发挥效果,而且更严重的是,认为不是所有的经验都是好经验,有些有经验的员工得到的可能是极差的训练,并可能形成不如原有的不良工作习惯。

管理培训的热门课程

1、高效培训:有关提高效率的培训课程,费用高昂,受到高层次职业人士的欢迎。

2、时间管理培训:课程传授的不仅是工作时间的管理方法,还包括生活时间的管理方法。由于时间管理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关键,因此不论是公司还是个人都很欢迎此类培训。

3、团队精神培训:受西方现代企业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意识到,员工整体协作对企业的发展将起重要作用。团队合作逐渐成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对这方面专业培训的需求水涨船高。

4、营销技巧培训: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要求企业更加主动、积极地开拓市场。营销人员要想提高业绩,参加专业培训非常重要。

5、客户服务技巧培训:客户是上帝,只有充分满足客户的需要,才能实现企业的发展。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把客户服务作为一种盈利的好方法。

6、沟通技巧培训:演讲技巧、谈话技巧、客户接待技巧都属于沟通技巧的范畴。

7、项目管理培训:包括对质量、时间、费用等几方面的管理,其在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起到科学协调作用。可以帮助企业保证项目实施质量,制约实施时间,控制费用等,因此倍受重视。

8、薪酬设计培训:市场经济要求企业实行市场化薪酬制度,薪酬已成为员工能力差异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但目前国内大部分企业缺乏薪酬设计的能力,此类培训正好满足了这方面需求。

9、领导艺术情景培训:形式灵活,内容实用,从日常工作中可能碰到的一些小案例出发,教给学员实用的处理问题的方法。

10、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培训:包括招聘制度、员工关系、激励制度等各方面的整体综合设计,能帮助企业建立从一线员工到高职位员工的科学的标准化监控制度,同时能帮助企业明确雇佣双方的利益和义务,并使其得到充分的保障。

管理培训的误区

培训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服务产业,还很不成熟。中国不少企业丧失了曾经的辉煌,恐怕与某些肤浅的管理培训的误导不无关系。管理培训对中国企业的管理进程,“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确实叫人爱恨交织,哀怨有加。这些问题,既有技巧层面的,更有战略层次的。

1、缺少战略,创新不足

如同整个中国的管理体系至今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中国管理培训最大的不足是普遍缺乏一个完整的战略,从管理培训的基本理念、体系构建到策略分析、实施方案,基本上都流于临阵磨枪,仓促应付。在全民缺乏成熟理性指导的背景下,许多培训机构和培训师不得不迁就被培训方,这几年几乎是所有的管理培训都在追求时尚——流行什么培训什么,而缺乏一个系统的长远的战略思考和分步推进的实施策略。

不难判断,在管理培训轰轰烈烈、一派兴旺的背后,其实缺少内涵,根基不稳。这种表面的繁荣对提升中国企业的管理素质并无多少实际的帮助。

2、流于形式,短期效应

任何一味向时尚靠拢的东西,都逃不脱形式重于内容的流弊。中国管理培训急于获取轰动效应,就难免过份突出包装,形式热闹而内囊空虚。

这样的培训其结果就必然是现场反应十分热烈、学员情绪高涨,培训师得到一片喝彩;可是培训结束后学员头脑中仍然是一片空白,根本谈不上对学员单位管理工作有多少改进和推动作用。

3、蜻蜓点水,华而不实

中国管理培训的苍白性,还体现为不少培训机构很像是跑江湖的草台班子,仅有几个拉培训定单的培训“掮客”,而没有一批队伍稳定、功底深厚的培训师。因而一旦拿到培训定单,就只能照对方要求仓促组合培训课程,但实际上临时找来的培训师并不一定具备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功底。于是只能对培训内容草草点到,并凭借嘴皮上的工夫巧妙地绕开关键之处,尽讲一些不着边际、无关痛痒的东西,拿钱走人了事。

猜你喜欢:

1.专业知识培训的重要性

2.管理能力提升培训心得3篇

3.基层管理培训班学习心得

中层管理人员培训方案 篇三

一、培训目标:

通过此次培训建立基层管理人员培训课程体系,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建立和完善各级管理人员培训课程,为正峰的长期发展规划培养、提供适合的管理人才。通过此次培训使基层管理人员掌握管理技能、产品知识及辅助办公系统的知识,从而提升管理能力、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通过此次培训渗透“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思想,强化管理人员的危机意识、竞争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激发员工的潜能、带动公司的学习气氛。

二、培训内容及课程设置

2.1培训前分析

基层管理人员是我们正峰的一线管理者,公司有60%以上的员工受到其直接管理,且公司所有计划和指令都必须透过基层主管而直接落实到基层员工来执行。因此建立一支训练有素基层干部队伍,对工作的推行、落实工作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为确保“初级管理训练班”不流于形式,确实起到效果,人力资源部在拟订课程前进行以下培训需求调查与分析工作:

2.1.1培训需求调查问卷

人力资源部于04年12月针对管理人员需掌握的管理知识进行一次培训需求调查。其中对课级、副课级干部35人进行调查,共回收30份培训需求调查表;通过调查大多数基层主管表明:公司不断发展、壮大,希望通过学习来充实知识、提高能力,以适应公司发展。

具体调查结果如下:略

2.1.2现有人员学历状况分析(共35人)

2.1.3管理与培训类书籍及资料所提供的信息:

●基层管理人员应具备的技能要求:

50.3%的专业课程;37.7%的人文技能;12%的理念。

●基层管理人员掌握的决策类型:程序性的有例行的、重复的、确定的;非程序性的处理突发事情的能力;

●基层主管所需具备的能力:专业知识、计划能力、指导能力、沟通能力、理解能力

2.1.4通过以上分析,人力资源部进行如下课程设置。

2.2培训课程设置

2.2.1培训课程分为两大类:课堂讲授式课程与户外体验式课程

2.2.2课堂讲授式课程如下:

2.2.3户外体验式学习拓展训练目的:通过让管理人员参加一些具有特定寓意的户外游戏,让其去体验、思考、发现、感悟其中的道理,达到发挥自身潜力、增强自信心、磨练意志、关心他人、增进沟通、培养团队意识等的作用。

三、培训对象

本次初级管理培训班分为两个班。A班:现任课长或副课长B班:非主管职课级干部

四、报名形式:

4.1报名条件

A班:所有课长与副科长必须参加

B班:

1)大专以上学历,在公司供职半年以上;

2)有良好的品德,对集团的文化和经营理念认同并身体力行;

3)是本部门工作与学习的楷模,被本部门员工所认可。

4)各部门拟报1—2名。

4.2B班报名流程

五、培训的实施

5.1培训讲师的选择讲师选择:根据培训课程,采用内、外部培训讲师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内部讲师:可指定有丰富经验和熟练的专业骨干员工和主管担当讲师。

外部讲师:根据公司的现有情况、具体要求选择3家以上符合条件的咨询机构,进行综合评估确定。

5.2培训计划进度表

六、培训的考核与效果评估为确保学员学习效果的有效性,采用如下方式进行:

七、考核结果

1、考试成绩纳入绩效考核指标

2、考核结果将采用硬性

中层管理培训 篇四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师;培训; 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G8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11)12-0079-04

Research on Building the Training Index System of the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LV Qing,ZHU Hongbing

(Capital University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s,Beijing 100191,China)

Abstract:This article uses the methods of documentation,expert interview,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quantitative statistics and other research methods,adopts the judgment matrix based on the expert advice,uses reverse scoring method,and gets the weight factor of each layer to build the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 training index system,including five index in the standard layer,14 index in the child criterion layer and 44 index in the scheme layer,and finally determines significance sequence of the index so as to provide theory basis for the teacher training agency.

Key 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 training; index system

大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当前我国各级各类学校面临的紧迫任务,在由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的进程中,我们必须立足于全面提高教师素质和教育教学技能,依靠新型的教育观和教学观,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而我国的高校教师培训并没有形成完整培训体系,教师评价多以定性评价居较多,定量评价较少。基于此,采用多目标决策法中的树形多层目标体系将高校教师培训的目标分成多层,每个下层目标唯一隶属于一个上层目标,通过专家对各层的子目标对上一层目标重要性顺序的排序,结合等间隔赋分的方法,来确定各子目标对上一层目标的权重,从而构建了高校体育教师培训评价指标体系,以期能为提高高校体育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供依据,并为有关部门科学规划和指导高校体育教师培训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普通高校体育教师培训指标体系。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查阅自1990年以来有关高校师资培训方面的相关研究文献资料及有关政策规定,根据本文的研究目的,收集和归纳有关普通高校体育教师培训方面的各项指标。

1.2.2专家访谈法本研究中专家是指从事师资培训工作5 a以上的副教授、教授、师资科长、教务处长以及多次从事师资培训方面研究的学者。

从文献资料中收集的相关指标,对教师培训方面有经验的9名专家(3名教授、3名教务处长、3名师资科长)采用走访和电话访问的方式进行咨询论证,征求构建高校体育教师培训指标体系的意见与建议,进一步添加、筛选和完善我们最初设计的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确定体育教师培训各项指标,设计出调查问卷,并对设计出的问卷再次对这9名专家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可行性论证,结果见表1。

1.2.3.3问卷信度检验为保证问卷发放的可信度,在问卷发放过程中,采用再测法对问卷进行信度检验。结果见表3。

表3问卷重测信度检验一览

重复测量人数两次间隔时间相关系数P172周0.88

1.2.4专家排序法请专家按照下层子目标对上一层目标按重要性的次序依次进行排序。用专家的排序结果作为依据,来确定各子目标对上一层目标影响的先后顺序。

1.2.5数理统计法全部的数据在SPSS16.0中选用相应的统计过程和方法进行处理。

1.2.5.1排序的一致性检验由于每一层中的各子目标之间专家的排序是关联的,但排序结果并不完全一致,因此,用肯德尔和谐系数进行专家排序的一致性检验。

肯德尔和谐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W=∑R2i(∑Ri)2N112K2(N3-N)

其中,W为肯德尔和谐系数,K为专家人数,N为某一层目标下的子目标数,R是第i个子目标的得分和。

1.2.5.2权重的确定方法第一步,先按专家排序结果进行等间隔倒序赋分,即假设一个目标层下有n个子目标,则排在第1重要位置的子目标赋n分,排在第2重要位置的子目标赋n-1分,……,依次类推。

第二步,计算各子目标的均值。子目标的均值越大,说明对应子目标对上一层目标的重要性程度越大。

第三步,对各子目标进行归一化处理。即用各子目标的均值除该层子目标的均值总和,所得结果即为各子目标对上一层目标的权重。

由于采用树形多层目标体系结构的方式构建多层目标体系,由此可知,最后方案层的各指标对最上层总目标的权重,可用该指标对上一层的权重依次乘以相对应的上层各子目标对应的权重即可得到。

2结果与分析

2.1高校体育教师培训指标体系的构建步骤

2.1.1建立层次结构根据多目标决策法中的树形多层目标体系的设计要求,我们根据问题的性质、各因素间的相互关系和隶属关系,把问题层次化,形成一个多层次的分析结构模型。同一层次的各元素作为准则对其下一层元素起支配作用,同时其本身亦受上一层元素的支配。这种自上而下的支配关系可形成一个递阶层次结构。建立在9名专家调查基础上形成的高校体育教师培训指标体系,它包括准则层5项指标,子准则层14项指标,方案层44项指标。它同样得到了17名专家的认可(表4)。

长期脱产2.1.2专家排序的一致性检验及各子目标对上一层目标的重要性专家排序不一致时,我们很难得到各子目标究竟哪一个对上一层目标更重要的结论,因此,在求均值比较各子目标对上一层目标的重要性之前,首先要对专家的排序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在一致性前提下,再得出各子目标对上一层目标的重要性顺序。

2.1.2.1准则层各子目标专家排序的一致性检验及各子目标的重要性排序结果准则层各子目标专家排序的一致性检验的结果见表5。在准则层各子目标间重要性程度相同的原假设下,接受专家排序结果一致的备择假设犯错误的概率P为0.000

由于培训目标均值最高为4.47,其次是培训内容均值为3.88,培训形式均值为2.59,培训考核与评价均值为2.35,培训管理均值为1.71, 因此,在准则层对总目标影响最大的子目标是培训目标的确定,其次为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培训考核与评价,而培训管理对总目标的影响最小。

表5准则层子目标的均值排序和检验结果一览

准则层均值排序检验统计量培训目标4.47专家数17培训内容3.88肯德尔系数0.520培训形式2.59卡方35.388培训考核与评价2.35自由度4培训管理1.71概率P0.0002.1.2.2子准则层各子目标专家排序的一致性检验及各子目标的重要性排序结果子准则层各子目标专家排序的一致性检验及各子目标的重要性排序结果见表6。由于所有子准则层各子目标计算得到的接受专家排序结果一致的备择假设犯错误的概率P均小于0.05,因此,检验结果表明,专家对子准则层各子目标的评定是一致的。

表6子准则层各子目标的均值排序和检验结果一览

子准则层均值排序检验统计近期目标1.82肯德尔系数0.419远期目标1.18卡方7.118自由度1.0概率P0.008职业道德2.53肯德尔系数0.280知识2.00卡方9.529能力1.47自由度2.0概率P0.009在职培训2.47肯德尔系数0.197半脱产培训1.94卡方6.706脱产培训1.59自由度2.0概率P0.035在职培训考核与评价2.59肯德尔系数0.481半脱产培训考核与评价2.18卡方16.353脱产培训考核与评价1.24自由度2概率P0.000在职培训管理2.35肯德尔系数0.180半脱产培训管理2.12卡方6.118脱产培训管理1.53自由度2.0概率P0.047在影响准则层的培训目标中,近期目标要比远期目标重要;在影响准则层的培训内容中,最重要的为职业道德,其次为知识,最后为能力;在影响准则层的培训形式中,在职培训最重要,其次为半脱产培训、脱产培训;在影响准则层的培训考核与评价中,最重要的为在职培训考核与评价,其次是半脱产培训考核与评价、脱产培训考核与评价;而在影响准则层的培训管理中,在职培训管理最重要,其次为半脱产培训管理和脱产培训管理。

2.1.2.3方案层各子目标专家排序的一致性检验及各子目标的重要性排序结果方案层各子目标专家排序的一致性检验及各子目标的重要性排序结果见表7。同上一样,由于所有方案层各子目标计算得到的接受专家排序结果一致的备择假设犯错误的概率P均小于0.05,因此,检验结果表明,专家对方案层各子目标的评定是一致的。

因此,根据各子目标的均值大小,可以排定各子目标对上一层目标影响的重要性位置。

在子准则层的近期目标中,影响最大的是知识培训子目标,其次为能力培训和职业道德培训;在子准则层的远期目标中,影响最大的是职业道德培训,其次为能力培训和知识培训;在子准则层的职业道德培训中,影响最大的是爱岗敬业,其次依次为终身学习、教书育人和为人师表;在子准则层的知识培训中,影响最大的是核心知识、其次为相关知识;在子准则层的能力培训中,影响最大的是执教能力、其次为科研能力和指导训练能力;在子准则层的在职培训中,重要性依次为是讲师、副教授、教授和助教的培训;在子准则层的半脱产培训中,影响最大的是不定期半脱产,其次为连续性半脱产;在子准则层的脱产培训中,最重要的是短期脱产培训,其次为长期脱产培训;在子准则层的在职培训考核与评价、半脱产培训考核与评价及脱产培训考核与评价中,最重要的均为过程性评价,其次是终结性评价;在子准则层的在职培训管理中,最重要的是师资管理,其次依次为经费来源、课程管理、教学管理和学员基本情况;在子准则层的半脱产培训管理中,最重要的是课程管理,其次依次为经费来源、教学管理、师资管理和学员基本情况;在子准则层的脱产培训管理中,最重要的是教学管理,其次依次为师资管理、课程管理、经费来源和学员基本情况。

3结论

1)构建了高校体育教师培训指标体系,包括准则层5个指标、子准则层14个指标和方案层44个指标,为教师培训机构提供理论依据。

2)在高校体育教师培训体系构建中,分层分析和专家排序法能综合考虑专家的知识和经验,避免人为因素的干扰,因此,排序结果能真实地反映实际。

3)在专家咨询和专家调查基础上建立的高校体育教师培训指标体系,以及用专家排序法建立的高校体育教师培训指标体系各层各子目标总权重系数表,为提高高校体育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供依据,并为有关部门科学规划和指导高校体育教师培训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 胡国定,张润楚。多元数据分析法[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0:123-126.

[2] 王莲芬,许树柏。层次分析法引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20-65.

[3] 朱益明。教师培训的教育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学位毕业论文,2004:49-60.

[4] 吕青。 高校体育教师培训体系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1,(109)7:96.

[5] 骆秉全,郑飞。首都城乡体育发展一体化指标体系与实证研究[J].体育科学,2010,30(11):24-33.

[6] 韩春利。 2005-2010年体育教师职后培训组织管理与模式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40(1):8-14.

[7] 郑汉。 普通高校体育教师的培训现状与对策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9,29(5):107-121.

[8] 王港。我国体育院校教师继续教育影响因素的体系构建[D].北京体育大学学位毕业论文,2008:36-58.

[9] 陈雁飞,潘建芬。专业化视野中体育教师培训策略的实践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09(6)135-137.

最新范文

145 284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