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米范文>实用范文>毕业论文

浅谈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发展论文(最新9篇)

2023-07-08 20:55:27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传统的人文类学科,不仅承载展现人文精神风貌的重任,还承载着发扬和提高全民整体语言文化素质的重任。汉语言文学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其在培养我国未来创新人才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下面一秘范文为您精心整理了9篇《浅谈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发展论文》,希望能够满足亲的需求。

汉语言文学论文 篇一

摘要:多民族文学教育的展开需要强调多元文化的交融发展,肯定文学的历史融合,重建文学评价体系,以汉语进行多民族文学实践,追求多元一体文学格局目标,无论哪个方向或环节都需要对民族文学和汉语文学进行跨越和整合,因此,多民族文学教育必将有效推进民族文学和汉语文学的融合发展。

关键词:多民族文学;民族文学;汉语文学;融合

前言

多民族共存的社会格局决定了多民族文学共存的现实,少数民族文学和汉语文学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学,但是长期以来,在政治形态和意识观念的影响下,中国文学格局一向以汉语文学为主导民族文学为补充,少数民族文学的主体性被忽略。随着中国文学的深入发展,如何在中华文学体系中体现多民族国家多元一体的事实格局,多民族政治共同体内部的文学关系如何梳理等有关中国文学如何发展的问题逐渐凸显。与此同时,随着世界民族族群意识的觉醒,世界文学格局中多民族文学的差异性和特殊性逐渐得到重视,成为世界文学话语的重要构成。内外因素共同作用下,多民族文学教育逐渐成为中国文学研讨的热点问题。多民族文学教育的本质是肯定民族文学在中国文学中的主体性,把民族文学和汉语文化放置于平等位置,跨越差异,进行文化资源整合,共同构筑中国文学的格局,因此,多民族文学教育的展开实际上也是民族文学和汉语文学融合发展的肯定和促进。

一、多民族文学概念强调了多元文化的交融发展

多民族文学教育展开首先要做的是明确多民族文学概念。虽然近年来多民族文学理念渗透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讨论中,但是对于什么是多民族文学并无统一的说辞。根据各方面的探讨,笔者理解多民族文学是在基于多元一体政治格局的基础上,使民族文学由原来汉语文学的补充或点缀,获得文化上的主体性,使其摆脱当前在中国文学中的边缘状态。这个概念的成立意味着之前所定义的以汉语文学为主导的中国文学向更为宽广的方向扩容,中国文学概念被重新诠释,之前以汉语文学为主导的中国文学转变为民族文学和汉语文学的共同构建。在多民族教育实践过程中,就要通过民族文学和汉语文学形态的共建来体现以上对中国文学的诠释,而这种诠释和体现的过程自然也是民族文学和汉语文学融合发展的过程。多民族教育以民族文学和汉语文学共建中国文学概念需要解决以下问题:第一,民族文学的主体性;第二,民族文学和汉语文学的求同存异。多民族文学教育对以上两个问题的解答过程也是民族文学和汉语文学融合发展的过程。首先,从前者来说,多民族文学认为民族文学和汉语文学一起构成和推动了中国文学的发展,都是中国文学的组成部分,因此,民族文学自然需要和汉语文学获得同等地位,能够平等对话,而不是处于中国文学史的边缘地带。多民族文学把民族文学和汉语文学相提并论,强调其主体性,意味着民族文学和汉语文学是平等但又有差异的两种文学形态,两者具有异质性,并不能完全糅合在一起,共同作为中国文学的内驱要素,两者需要融合创新才能形成凝聚力,共同推动中国文学的发展。[1]由此可见,在多民族文学教育中对民族文学的主体性明确,在中国文学体系内,其必然需要和汉语文学融合发展。其次,从民族文学和汉语文学的求同存异来说,在教育实践中,民族文学和汉语文学共同成为中国文学教育的内容,但是两者又存在着差异,要使两者有机结合,成为中国文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就需要对两者寻求共性,求同存异,如汉语文学拥有发达的书面文学传统,而藏族、蒙古族则有口头文学传统,也有部分民族口头文学和汉语文学共存,这些文学形态都是中国文学形态的一部分,只是文学载体不同,认知和明确书面文学和口头文学的差异,并从中寻找共性,使其共生共存,在这个明确特殊性并保持一致的实践中,实际上也是民族文学和汉语文学相结合发展的过程,自然也是两者融合发展的过程。

二、多民族文学教育肯定了文学的历史交融

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地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和现实情境相一致,知识界开始颠覆单一国家或民族主流民族历史叙事的潮流或模式,开始提倡性别或族群话语,以族群嬗变和互动视角来讲述文学现象称为世界文学研究的跨国转向,族群文学成为超越国别文学叙述的支撑点,多民族文学教育由此而起。族群文学的研究自然需要从族群文学的历史源流来把握,因此,沿循历史脉络解读多民族文学便成为多民族文学教育的必然内容。在中国历史发展中,民族文学和汉语文学的发展一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同生共创的发展状态,中国文学的发展一直是民族文学和汉语文学互动互融的过程。[2]历史已成过去,但是历史并未完全抹平民族文学和汉语文学交融发展的历史,以南北朝的诗歌为例,虽然当时的《乐府诗集》中很多民族诗歌的内容已经遗失,但是胡琴、琵琶、羌笛等民族特色乐器却在遗存诗歌中多有出现,以此便可以想象当时民族文学和汉语文学共荣共生的和谐情境。每个民族的文化或文学都不是单一发展的,各民族之间的文学发展都相互影响,特别是中国历史上由于战争或政治因素造成了多次民族迁徙,每一次民族迁徙都意味着迁徙民族和其他民族的融合,而民族融合环境下,表现在文学上便是民族文学和汉语文学的融合,如辽金时期,汉语诗词中包含了民族文化的成分,特别是汉语戏曲等民间文学的民族成分更加明显。中国历史中的多民族融合使得民族文学和汉语文学也相互交融,中国文学史中包含了大量少数民族的文学成分。[3]虽然历史发展中民族文学一直和汉语文学共生互融,共同构建了中国文学的框架体系,但是由于汉族人口数量的绝对优势和汉语语言的官方通用下,当下教育体制对于中国文学的表述理所当然地指向了汉语文学,无论是中国文学史的编写,还是教育体制中的文学教育,以及大众视野中的中国文学概念,都从事实上佐证了这一点。在汉语文学被作为中国文学的全部或主导时,中国文学历史发展中汉语文学和民族文学的共生互融的事实被遗忘或忽略。而这种情况在大众的视野由汉语文学转向多民族文学时,民族文学的历史发展和嬗变成为关注的焦点,多民族文学共存共荣的历史融合自然而然便会重新提起或发掘,在多民族文学教育展开时,民族文学和汉语文学的融合发展的历史真实面目最终会突破教育体制、意识观念和语言等因素的阻隔重新回归到民众视野中,而这种回归也将成为民族文学和汉语文学融合发展的开端。

三、多元文学评价体系需要整合民族文学评价资源

文化是人类在不同生存发展环境中自我保护、自我表达的机制,虽然表述方式不同,但是所有文化表达的都是共同的人性。文学是文化重要的表达方式之一,不同文化体系的文学表达各有特点,对不同文学表述差异的学习和了解,可以扩展人类对人性认知的宽度,同时也能让人类在多种文学表述中探寻人类共性的边界,因此,对于各种文学形态都需要端正认识。不同文学作品由不同文学创作者创作,由于创作者本身的文字水平和思想认知的限制,文学作品有高低之分。同时,由于表达需要,文学作品有多种体裁,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有不同的评价标准,才能使文学作品得到合理评价。特别是在文学教育中,更需要借助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来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从而通过文学评价使学生对文学作品有一定的判断。文学评价体系包括多个方面的内容,思想性、作品形态、作品表达、语言文字、文学价值等都是文学评价的标准,越全面的文学评价体系得到的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多民族文学理念下,汉语文学和民族文学共同作为民族文学的构成部分,更需要多元文学评价体系才能使评价结果接近客观事实,而多民族文学教育也需要通过这个评价体系来对学生进行引导。由于社会环境及文化发展的影响,少数民族文学形成了各种神话、史诗、歌谣等文学作品,同时由于文字及书写习惯所限,部分民族文学并未成为书面文学,而只是用口头方式传承下来,成为口头文学,这些形式各异的文学作品具有不同的文学价值,如少数民族歌谣是民族民众人际交往、调适身心、沟通神灵的媒介,而民族史诗则传达了民族特定的宇宙观,对民族历史进行了记忆。和书面文学一致,各种形式的少数民族文学都是人类用身体、仪式进行的文化展演,在人类影响上和书面文学有同样的价值。但是在当前的文学评价体系中,书面文学是文学的唯一形态,汉语语言是主要评价语言,这样的文学评价体系自然把民族语言创作的民族文学和口头民族文学排除在外。在多民族文学教育中,随着民族文学的主体性加强,以及主体地位的回归,必然要形成新的文学评价体系,扩大文学层面,调整评判标准。新的文学评价体系对民族文学形态特征的兼顾,以及对民族文学评价资源的整合,也是变相的民族文化和汉语文化的融合发展。

四、多民族文学教育实践以汉语语言为主导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语言中蕴含着特定的文化信息,对某种语言的文学使用,自然会使作品具有以上语言所对应的文化意味,而这种由于不同语言使用而进行的文学创作也是文化之间的交融。由于语言和文化的密切关系,因此,在文化教育中,用什么语言来书写往往就成为文学研究的重点问题。由于汉语的官方使用和大范围内应用,当前的少数民族文学作品主要分为本民族语言所创作的文学作品和用汉语创作的民族文学作品,以本民族语言创作的民族文学作品自然不存在语言文化的差异问题,但是对于以汉语创作的文学作品目前还有不同的认知。有人认为汉语和特定民族文化不属于同一个文化系统,无论是汉语的文化表达,还是汉语对民族韵味的反映,都存在欠缺,因此,对于汉语创作民族文学作品还存在一些争议。另外,也有观点认为,民族文学的特质在于民族思想文化,关键是文学中的价值观念和思想意识,使用汉语创作对于民族文学有影响但影响并不大,而且汉语创作还有利于汉语文学作品的广泛传播,有利于民族文学作品的影响扩大。[4]争议归争议,事实上,由于民族学生的汉语学习,相当一部分的民族学生并未掌握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而在现实教育中,高等院校的文学教育也往往是以汉语来教学,20个拥有一级语言学科学位授予权的“985”院校几乎都有汉语言文学,但是仅有中央民族大学等四所大学设置了民族语言学科。现实的客观情况决定了即便是民族文化和汉语文化并列于院校的课程内容中,但是由于民族语言普及限制,多民族文学教育实践仍然主要是以汉语为主导,民族语言的离席意味着多民族文学教育实践只能以汉语为主,在民族学生对汉语的输入学习中,以及汉字的输出创作中,汉语的文化意义已经和民族学生原有的母语文化进行了对接或融合。

五、多民族文学以多元一体文学共同体为目标

费孝通先生曾经对多民族共存状态及趋势提出了美美与共的总结和构想,这个观点是在多民族不同文化、不同历史的差异基础上为各民族寻求和谐发展的模式,对多民族文学同样有借鉴意义。形成于不同民族文化背景的每个民族文学都有自己的特点,文化的差异决定了民族文学的差异和分歧,在文学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各民族文学不同程度地参与到中国文学的发展创造中,最终形成了中国文学体系内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文学生态。多民族文学的提出虽然强调了民族文学的特殊性和差异性,并对民族文学的主体性提出了要求,但是最终的目的是强调民族文学的价值意义,并对其在文学史中进行明确地位,意图通过民族文学地位的合理确定和文学资源的合理利用推动中国文学发展,而并非对民族文学厚此薄彼。无论是汉语文学还是民族文学都要置于中国文学的语境下,多元文化政治共同体决定了多民族文学教育的最终目的形成多元一体文学共同体。[5]在这个构想下,各民族文学都共同参与到中国文学历史的发展中,共同创造中国文学史,而这种参与并非是无序杂拌,而是少数民族文学和汉语文学的相互融合创新来实现。多民族文学教育对以上构想的实践,首先,便是树立多民族文学史观;其次,通过各种方式促进民族文学和汉语文学的融合。多民族文学史观自然会对民族文学和汉语文学融合关系给予肯定,在此文学观引导下,多民族文学教育要明确各民族文学的差异和特征,使各种文学都能从其他文学中寻求到可以融合的要素或方式,并以各种方式来促进其融合交流,而中国文学统一体开放和包容的组织结构也为民族文学和汉语文学的融合提供了更多可能。

结语

虽然长时期以来,少数民族文学和汉语文学在历史发展中互融共生,共同推动了中国文学的发展,但是由于族群力量、语言等方面的差异,少数民族文学在历史中的影响和作用并未在中国文学史中真实呈现,中国文学体系形成了汉语文学一支独大的格局,这种格局不仅使少数民族文学既有的贡献和价值难以得到正确评估,同时也局限了中国文学的多样化发展。随着民族意识的觉醒和民族文学的价值发掘,多民族文学必将成为中国文学发展的主要趋势。多民族文学理念是中国文学内部的反思和重构,其对中国文学概念扩容和新文学格局的重建,都意味着多民族文学教育的过程也是民族文学和汉语文学融合发展的过程,对多民族文学教育的系统梳理和认知,将有助于民族文学和汉语文学更好地融合发展,民族文学和和汉语文学的同创共生也将最终促进中国文学的大繁荣。

参考文献:

[1]李宏岩。英美文学参照下民族文学创作的文化认同差异[J]。贵州民族研究,20xx,(11)。

[2]陈跃红,付海鸿。多民族文学教育的融合与发展——北京大学中文系陈跃红教授访谈[J]。百色学院学报,20xx,(2)。

[3]肖昕茹。我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现状研究[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xx,(1)。

[4]张利玲。汉语言文学对湘西民族文学的渗透和影响[J]。吉首大学学报,20xx,(2)。

[5]徐新建。回顾与前瞻:20xx中国多民族文学论坛评述[J]。贵州民族大学学报,20xx,(6)。

浅谈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发展论文 篇二

【摘 要】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价值内核。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卓越教育人才,须将马克思主义学说理念贯彻到教育实践中,从而真正实现学生主体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目标。主体全面发展:要基于生命和谐性的母语教育;主体自由发展:着重于批判精神与自由思想的养成。

【关键词】全面自由发展;汉语言文学;卓越教育人才;培养;意义

高等师范教育作为教育的独特领域,所培养的是具有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与技能的卓越教育人才。培养全面自由发展的未来公民,关键在于教育人才,“人才强教”战略已成为许多教育者的共识。而师范院校是教育人才孕育的摇篮,也是未来具有创新精神的卓越教师培育的重要场域。教育最本质的目标导向就是塑造人,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价值内核。师范院校本科大学生主要从事基础教育工作,担负着塑造未成年人群体成为未来全面自由发展的人的导师角色。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教育的目标性与马克思主义“人学”核心理念是相通与一致的。语文学科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在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性,该学科对学生主体发展具有最为直接、强大的影响力。本文将以汉语言文学卓越教育人才的培养作为切入口,论述学生的全面自由发展与卓越教育人才培养的内在关联性。

一、马克思主义学说中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理念与文学的力量

尽管素质教育在中国已实施多年,但对何谓“素质”,“素质教育”的落脚点何在,依然是个回答未尽的问题。而马克思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学说或许正是对素质教育本质的最好注脚。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不仅包括智力和体力的发展,还包括人的个性彻底解放,人的志趣、思想、道德、审美等精神层面的自由发展。[1]教育的最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让人从不完全人变成为一个社会关系的完全人,成为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从马克思的有关论述来看,他赋予“发展”含义有两个互相联系的基本点:一个是个人能力或才能的发展,另一个是人们的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发展。二者的共同基础都是人的实践活动。概括而言,“发展”既包含能力,又包含“社会关系”,所谓能力是指人的潜能素质通过人的实践活动的觉醒,外化(对象化)和伸展所形成的人的本质力量。[2]人的潜能素质是沉睡的一股自然性力量,它并不是自然显现的,形成为能力必须经过后天的开发和挖掘,而后天开发的唯一途径在于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教育就是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之一,对于基础教育阶段学生而言还是最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形式。语文学科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在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性,该学科对学生主体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具有最为直接、强大的影响力。因此,师范院校必须明确汉语言文学教育人才的培养方向,才能实现未来所任教的学生主体全面而自由发展的终极目标。

随着社会转型发展,各种良莠不齐的思潮对处于成长期学生的浸润与侵袭,客观上要求基础教育学科教师必须具有更高的综合素质与灵活多变的应对能力,才能担当起人格处于形成期学生的人生引领者角色。各个学科的教育人才均需以马克思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理论为指导,突破学科知识的局限与工具理性的束缚,实现学生精神的全面成长与进步。尤其汉语言文学学科教师,可以充分运用文学的力量实现对学生人格的塑造与感化。

夏丏尊在《文学的力量》一文中指出,“文学有力量是事实,在几千年前,我们中国就知道拿文学来做移风易俗、改革社会的工具”。他进一步指出,《黑奴吁天录》一书使黑奴得到解放,青年人读《少年维特的烦恼》有因而自杀者,因此必须明确三点:第一,文学的力量从何而来;第二,文学力量的特点;第三,文学对于读者发生力量需要什么条件。[3]我们逐一展开来说,首先文学的力量来自于“具象”、情绪,鲁迅《阿Q正传》假了名叫阿Q的人,就把中国人胆子小、爱面子、爱虚荣这些人性的劣根性写尽了。其次文学的力量是感染的力量,教训的力量是带有强迫性的,文学的力量是没有强迫性的。文学是润物细无声的感化,这种力量看似绵软却极具渗透力,能够触碰与震撼人的心灵。最后是文學对读者发生力量的条件是作者和读者之间的共鸣,共鸣于学生而言具有个体差异,若要产生群体性的文学共鸣效应,一位成功的语文教师在文学世界的引领是必不可少的。汉语言文学教育人才必须具备深厚而扎实的文学功底,才能充分运用文学的力量完成对学生主体全面而自由发展的打造。

二、主体全面发展:基于生命和谐性的母语教育

语文教育作为母语教育,承担着美育、德育与智育的人生发展的多重任务,在人的全面发展中起着举重若轻的作用。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形式是和谐发展,身心高度一致的生命和谐性,基于生命教育的语文教育是所有基础教育阶段学科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最为重要的形式。

近年,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浪潮中,关于卓越教师的探讨较多聚焦停留于教学技术层面,而忽略了教育的本质在塑造人,忽略了学生全面发展这一基本的教育核心。马克思指出,人的全面发展指人的才能和能力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审美、思想、道德等精神层面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人的社会化程度。真正的教育改革须从施教者接受师范教育时开始。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作为培养未来语文教育人才的重要专业,起着塑造学生人格、引航人生道路的重要作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起点在基础教育阶段,只有师范院校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卓越教育人才,才能最终落实基础教育阶段对培养全面发展学生的终极目标。因此,“主体全面发展”是基础教育与师范教育的共同要求。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为“师范”也,中国现代教育先行者陶行知主要从教师知识储备与道德养成两方面对学生的引导角色进行定位,而对后者因为要求的模糊性、笼统性往往容易被搁置。语文教育偏重于知识传授,未能充分发挥其对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功能。语文教育的整体性被拆分,语词与常识教学的碎片化所导致的语文教学“去意义化”问题日益严重,语文教育的人文情怀与理性思考力惊人地匮失。语文教育缺乏对后者心灵与现实人生的观照,会导致语文向碎片化的困境沦陷。爱因斯坦认为仅仅靠知识和技能,将无法使人类获得真正快乐而又有尊严的生活,因为生活教育可以使人成为一部有用的机器,但却无法造就和谐的人格,否则仅有专业知识的学生,不过更像一条受过良好训练的狗。[4]卢梭也反对教师只传授知识,而忽视做人的观点。实现学生主体全面发展的目标任务,必须从知识、人格两方面都进行着力。传统学校教育多重视学生专业知识等智力层面素养的形成,对情感、品德以及人文素质等社会化内容关注不够,不利于教育实现培养有知识、有智慧、懂节制、有完善道德的全面发展的人的功能。因此,语文教育要从常识化教学向内涵式教学发展,解放语文教育,让语文教育回归生活世界,重新阐释教育与生活的关系,这是汉语言文学卓越教育人才在社会转型期面临的时代使命。从文化与哲学的高度对学生进行生命精神启蒙,使他们养成正确的道德观、高尚的审美观与豁达的人生观,成为现代社会知识与人格全面发展的人,一个大写的人。

三、主体自由发展:批判精神与自由思想的养成

古往今来,关于培养学生的批判力与自由精神的论说比比皆是。亚里士多德“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这一命题蕴涵着深刻的平等意识与民主精神,打破固有的师生支配与被支配、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让学生从师道威权的强者意识的奴役下解放出来,这应该成为未来“卓越教师”的基本价值标识之一。在基础教育的众多学科中,语文教育毫无疑问担当着塑造学生人格与平等意识的最为重要的作用。对学生显与隐两方面的道德渗透,使汉语言文学教育人才对人类灵魂的塑造功能愈益突显。但学生主体自由发展的要求往往又不可避免地与教育自身的强制性产生冲突。如何协调培养学生批判精神与教育规训的冲突,让学生在教育规则内实现主体自由发展,这是每一个汉语言文学卓越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

教育有非常重要的前提,即教师是塑造自由行动者的人。为人师者须保持心灵的充盈与丰润,才能让充盈与丰润撒播给每一个学生。教师应该用富有生气的思想震荡学生的心灵,用机智与幽默唤醒和解放学生的思想。所以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让孩子自由思考才是通向教育目的的出发点。但思想的自由与学校规训的强制性不可避免发生冲突。康德在《论教育学》一书中指出教师对学生驯服的强制性和儿童自由能力的运用相悖,所以“人们怎样才能把服从于法则的强制和运用自由的能力结合起来。因为强制是必需的。我怎么才能用强制培养出自由来呢”。尽管康德并未言明问题的出路,但他却谨慎地提醒,“教育必须带有强制性,但绝对不能是奴役性的”。[5]卢梭尖锐指出,传统教育很可能得到的是“既是奴隶又是暴君的儿童”、“充满学问但缺乏理性、身心都脆弱的儿童”。[6]如前所述,长期以来语文教育的碎片化教学扼杀学生的独立意识与质疑精神,教学无法唤醒与解放人的心灵,教育工具化趋向的强化正是对学生主体自由发展精神的限制。一个不容忽略的现象是,教育推崇理性与科学的力量,与日常生活、人的自由世界已渐行渐远。教育陷入极端功利主义话语危机,拯救与解放人的心灵,恰恰是当前卓越教育人才需要面对的严峻现实。牛利华指出,现代人的异化状态已被确证为一种事实,在教育中体现为:人被教育所驯服,被迫直至甘愿堕落为手段,丧失了其内在的价值与尊严,缺失了自由和创造的维度;在现实生活中,功利化的教育追求置换了教育“培养人”的精神内核。[7]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本应是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但要实现起来却是举步为艰的。我们须切记,教育不是让人匍匐于教育威权之下,变成一个奴颜婢膝的被施教者,让人思想空洞与机械化,这样培养出来的人尽管富有知识,但却是一台内心残缺的知识机器。语文教育应该通过种种文学或文化现象的探讨,允许学生发出思辨、质疑的声音,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与自由思想。

四、结语

综上所述,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卓越教育人才,须将马克思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理念贯彻到教育实践中,实现学生主体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目标。培养卓越教育人才不唯功利性,以高远的教育目光放眼未来,造就一大批精专而又基础扎实、思想解放自由的教育人才群体。在卓越教师的培养探索中,我们还必须打破一种固有的思维与成见,即认为“卓越教师”就是教师群体中处于金字塔顶端的教师,仅是少数者的荣耀与专属。卓越教师培养,应追求教师行业整体的卓越化,招募与集聚优秀的教育人才到教师队伍中来,并以此产生附带效应,使教师群体普泛性地追求卓越,从而形成整个教师人才队伍向高素质、高层次的渐进与蛻化。

【参考文献】

[1] 王新宏。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理论对大学生职业发展选择的启示 [J].高教探索,2014(2).

[2] 王友洛。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主义社会:多重视域的研究[M].北京: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55.

[3] 夏丏尊。夏丏尊谈教育[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15.106.

[4] 谢延龙。西方教师教育思想--从苏格拉底到杜威[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5.156.

[5] [德]伊曼努尔﹒康德著,赵鹏,何光武译。论教育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29.

[6] [法]卢梭著,李平沤译。爱弥儿[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31.

[7] 牛利华。回归生活世界的教育学省察--兼论教育与生活的关系样态[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17.

浅谈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发展论文 篇三

摘要: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理念在不断转变,如何在新时期促进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就成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必须思考的主要问题,新媒体的出现能够有效的解决汉语言文学发展的瓶颈问题,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新媒体环境给汉语言文学发展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本文在此背景下提出了新媒体环境下汉语言文学发展的路径和方法。

关键词:新媒体;汉语言文学;发展困境

一、当前网络环境给汉语言发展带来的困境

第一,网络流行语给汉语言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新媒体给汉语言带来的冲击和条件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发展必须要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新媒体的发展使得网络流行语大行其道,达到了网络群众交流和沟通的目的,丰富了人们的交流形式和效果,丰富的网络语音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现代汉语的发展和词汇量的增加,给我国现阶段的语言发展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丰富的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的发展和词汇量的增加具有积极的作用,使得现阶段的语言发展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革。但是从另外一个层面上来讲,网络流行语展现的是年轻人的个性和独特性,在表达方式上独具一格。相较于传统的语言来说,网络流行语在表现形式上更加符合网友们的内心感受和内心情绪,更容易引起广大受众的理解和关注,极大地丰富了语言文学的内涵和发展趋势。近年来流行的咆哮体和校内体恰恰体现了网络流行语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第二,信息受众和地位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在新媒体时代,网络语言的使用使得信息的受众和地位都发生了很大的转变,这使得网络平台和传统的信息交流平台扮演的角色存在着本质上的差异。在传统的汉语言文学教学之中,学生作为受众一直接受的是大众媒体传递的信息,这是一种单方面的信息传输,受众难以和传播媒体之间进行平等的、充分的沟通和交流,受众想要发声既没有渠道也没有权利,新媒体的使用彻底地颠覆了这一点。

另外,网络流行语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的语言习惯和书写习惯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在当今时代人们已经习惯了电子书写的方式进行交流,对传统纸质媒介的依赖感和尊重感度大大减弱,当前人们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就是提笔忘字,“稀饭”这个网络流行语表达的是喜欢、喜爱的含义,它流行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在电脑上打字错误造成的。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在人们对电子媒介的依赖程度日益加深的前提下受到极大的阻碍,当人们不能从纸质媒介中感受汉语言文字和文学的内涵时,汉字独特的魅力也就难以展现。另外,当前媒体表达的把关人尚处于缺位状态,网络传播自媒体化倾向日益明显,每一个在网络上的人都渴望自由地表达,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网络传播内容谣言化趋势日益明显,微博和微信等传播媒介在信息传播时通常顾名思义、断章取义,导致信息传递不真实、不完整、不严肃,这就会给受众带来消极的负面影响,网络上的垃圾信息和碎片化的信息会让受众的思维方式也变得碎片化,导致人们在思考问题时缺乏逻辑和深度,这是不利于汉语言文学思维方式的延续和发展的。新媒体的受众群体大多是八零后、九零后的年轻人,他们已经成为或者即将成为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碎片化的思维方式直接阻碍了汉语言文学人才的培养。第三,汉语言文学教学和现实生活脱节。在汉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大多数情况下其教学形式是一种平面式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决定了汉语言专业基础教学必然是理论知识为主。这就和语言学教学的本质相背离了,因为语言来自于生活,还要回归到生活中去。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的就是人们在历史长河中总结生活词汇的过程,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很容易忽视新一代学生对汉语言独特的感知和把握方式。

二、在网络平台中传播汉语言文学知识的特征

第一,网络教学资源具有高效性和便利性的特点。新媒体环境之下,网络资源已经成为汉语言文学教学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互联网的连接之下,各种教学资源都可以即时高效共享,这就可以为汉语言文学的发展提供一大助力。我们可以借助网络找到一切所需的资源,学生可以通过云盘、录像、光盘等多种形式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形成自己独特的汉语言知识结构体系,深刻地体会到自主学习的重要意义。第二,网络教学资源具有高度的可塑性。高校教师可以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来合理地编排网络上的教学资源,多样化的网络教学资源可以被教师以多元化的结构和顺序呈现出来,从这个层面来讲,网络资源本身就是汉语言教学资源的一部分。

汉语言文学知识的数据库。比如说在加强汉语言文学口语知识的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诸多名家口语的集锦放在学生都可以触碰得到的地方,也就是在网络平台中教师需要对所需的资料进行重新整合,从而变成学生和教师自己的数据库。教师可以在汉语言文学的教学课堂上进行练习解读。第三,网络教学资源和汉语言文学专业具有高度的互动性。在新媒体时代,人与人之间的人际交往、沟通互动都变得微妙起来,这种微妙的变化也给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汉语言文学的发展需要依靠网络资源已经成为板上钉钉的事情,教师要意识到这一趋势,学会通过网络进行教学任务安排,节省课堂教学时间,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为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带来决定性的变革力量。

三、解决新媒体下汉语言发展问题的对策

第一,规范汉语言文学教学,引导学生客观地看待网络流行语。时代的发展和进步推动着汉语言文学的变革和进步。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地看待网络流行语,也要客观地看地其给汉语言文学发展带来的影响,网络流行语给一些词汇赋予新的含义,创新了汉语发展的新趋势,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意识到网络流行语的发展程度和发展水平良莠不齐、高低不一,有些网络流行语的发展符合汉语的发展规律,有一些则不然。网络流行语的受众集中在学生群体中,他们的专业知识水平不足,对信息的辨别和分析能力较差,缺乏科学的和客观的认识,导致了网上流行的语言没有正确的语法规范作为指引,和汉语语言的规律南辕北辙,教师在汉语言文学专业课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语言规范的引导,既要让学生享受到网络流行语在交流中带来的快乐和便利,又要加强对网络流行语的正确性认识,这样才能逐步引导网络流行语走上规范和正确的道路。

第二,利用网络平台,提升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知识的主观能动性。从目前阶段来看,汉语言专业要取得长足的发展和深化的研究就必然需要依靠网络平台,将汉语言教学引向现代化的道路和趋势,而汉语言教学模式的变化恰好说明了这一点,所以目前汉语言文学教学的重要任务就是在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协助之下帮助学生奠定良好的汉语言学习基础和发展基础,使得汉语言专业的学生能够在完善地构建知识体系和结构。庞大的信息储备和数据资源是多媒体教学手段广泛地应用在汉语言教学中的主要原因,如果教师能够把握用这部分资源,那么就可以更好地挖掘学生的潜能,引导学生发挥主动性和个性,让汉语言文学教学教学效果更加明显。汉语言文学教师必须熟练地掌握和使用互联网以及校内局域网络,能够为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创建崭新的教学平台,使得学生能够沐浴在良好的教学氛围之中。

参考文献:

[1]黄践。论汉语言文学应用型人才的培养[J].吉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3):60-64.

[2]吴玉成。对目前党校汉语言教学培训中存在问题分析[J].考试周刊,2014(53):30-49.

[3]罗义华。对汉语言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问题的探讨[J].祖国,2014(6):1-5.

[4]吴玲玲,丰鹏,欧婷婷。从颜色看中西文化差异[J].世纪桥,2011(5):50-70.

[5]张梦珂。网络环境下汉语言文学教学模式分析[J].课外语文,2016(06):22.

汉语言文学论文 篇四

首先,图像资源成为教材内容的重要构成。

在教学实践中,图像作品成为汉语言文学教材的重要内容构成。有些教材直接录有图像作品。由董乃斌与钱理群主编的《彩色插图本中国文学史》、赵东栓主编的《中国文学史话魏晋南北朝卷》就是这样的教材。这些教材上承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编撰的传统,将与文学相关的绘画等图像作品录入教材,成为教材内容的重要构成。有些教材并未录有图像作品,但是却以文字的形式描述了与文学文本相关的图像作品之存在与其意义。刘跃进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通论?魏晋南北朝卷》就是这样的教材,其中单列一章“绘画与魏晋南北朝文学”,论及文学与绘画之间创作与被创作的关系,图像作品成为教材内容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其次,图像资源成为教学课件等多媒体材料的重要构成。

多媒体设备为教学的实践完善提供了技术与手段的支撑。这改变了汉语言文学原有的教学模式。图像作品成为多媒体课件展示的重要内容。这些图像作品有的源自他人的绘画、雕塑等艺术创造,有些源自教学者摄影、绘画等艺术创造,有的源自对影视作品的截取。源自各种途径进入教学多媒体课件内容的图像作品,显现了其感性形态,成为教学内容的重要构成。另外多媒体设备的视频系统为图像的动态展示提供了条件,因此,长短不一的视频等动态图像资源因此也成为教学内容的重要构成,其中相关汉语言文学的影视作品是其中的重要内容。静态与动态的图像资源在多媒体系统中进入教学环节,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语—图”互文成为相关教学实践的重要方式。语言与图像在教学实践中形成了相互阐释、相互补充、参互成文的互文关系。教学实践中的这种变化体现了教与学实践的需要,也体现了图像与文学关系发展的历史趋势。正是因为适应了教学的需要,体现了文化发展的趋势,“语—图”互文的教学方式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进一步阐述汉语言文学文本的意义,丰富教学的手段与方式,从而促进教学的进步与发展。利用图像资源,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图像的线条、色彩、构图、造型多源自自然外物的边线、本色、形状,它直接反映了事物的感性形态,多为人们熟悉或了解,因此感性、直观的图像传达的信息易于为人接受。语言通过概念传达意义,抽象的概念使得语言无法直接反映事物的形态,只能间接地显现事物的存在,因此不易为人直接感知。黑格尔说:“我们把我们所意谓的一个感性存在用语言说出来是完全不可能的”⑤。可见语言与图像在传达信息的实践中存在差异,各具优势:语言通过概念传达意义,抽象,但意义丰富,图像通过色彩、图形传达意义,感性、易于接受。在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实践中,图像资源进入教学内容与教学环节,有效地弥补了语言传达信息间接、抽象的局限。

在图像的感性表现中,汉语言文学文本的意义得到感性彰显与体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

利用图像资源,能够进一步阐述了汉语言文学文本的意义。在中国文艺发展的历史中,诸多图像作品形成于对语言文本的再创造。这些图像作品不是对语言文本简单的重写与复制,而是个性化的创造,它们通过图像符号的创造进一步体现了源文本的意义。顾恺之的《洛神赋图》进一步体现了曹植《洛神赋》语言文本的意蕴。在顾恺之创作之后,任熊创作的《洛神像》、沙馥创作的《洛神图》、卫九鼎创作的《洛神图》、丁观鹏创作的《摹顾恺之洛神赋图》、萧晨创作的`《洛神图》皆为对曹植《洛神赋》语言文本再度演绎的结果,它们进一步丰富了《洛神赋》文本的意蕴,是深度理解《洛神赋》文本的重要依据。显然,这些图像作品进入汉语言文学教学内容,可以帮助人们进一步理解语言文本的意义。利用图像资源,丰富了教学的手段与方式。在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实践中,进入教学环节中的图像资源包括静态的图片与动态的视频。这些图像资源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还能优化教学手段与方式。教师在教学中因此能够动静结合,图文并茂,激发学生的想象与理解。多重教学手段改变了课堂单调、枯燥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够使得教师教学的语言、内容以及叙事方式因此得到提升与优化。图文并茂的教学方式符合传统的“左图右史”的传播与接受传统,这种教学方法能够以人们习惯的方式在课堂教学中营造出师生和谐的教学氛围。图像资源成为当下汉语言文学课程教学内容,促进了教学的发展。但是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对古代图像资源利用不多与对“语—图”互文教学方式重视不够是两个重要问题。在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实践中,当代图像资源,尤其是影视图像倍受重视。这可以发挥学生熟悉或易于理解的图像画面在教学中的意义,但是过多地依赖于这样的资源也对教学造成不良的影响。这是因为,当代不少影视作品的创作是以服务市场为核心目的,作品多是以大众接受兴趣为立足点而对源文本进行改编的结果,因此这样的作品即使被称作为根据某某文学名著改编,其实它已经与源文本大相径庭。因此,源自这样商业影视作品的图像很难深层显现语言文本的意义,过多地依赖它们,会造成教学中的误导。在教学实践中,人们过于依赖影视资源也会造成对古代图像资源重视不够。其实在中国古代,有大量的图像资源,生动形象地演绎了语言文本另一种存在状态。

也就是说,在中国古代,相关的文学图像是人们接受汉语言文学文本的重要见证,它是我们在当代理解、解读汉语言文学文本不可缺少的资源。

显然,在汉语言文学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充分利用这样的图像资源不仅可以凭借图像的感性彰显功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可以多角度打开教与学的思路,丰富教学内容,深化教学思想。在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实践中,借用图像资源就需要发挥图像资源的价值。但是在当下汉语言文学课程教学的实践中,图像材料往往只是教学材料中的“摆设”,是摆放在语言文字之中的调节视觉情绪的材料。教师在讲解中甚至不对图像资料进行介绍与分析。这会忽视图像本身富含的意义,图像资源在教师对语言文本的深度阐释中难以发挥应有的价值,在教学方式与方法领域也未能形成深度的“语—图”互文的教学模式。语言是擅长表现时间过程的抽象符号,图像是擅长体现空间场景的空间符号,但是事物并不只是仅仅显现为时间过程或空间场景,因此,可以说,在汉语言文学课程的教学实践中,仅仅依靠语言或图像都可能会产生表达与接受方面的局限,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能够做到“语—图”互文,形成“语—图”互文的教学模式,也就是说,语言与图像在教学实践中实现相互补充、相互阐释,将会切实地提高教学效果。因为“语—图”互文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凭借图像的感性彰显功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可以利用富含意义的历代图像资源,揭示语言文本存在的另一种形态的意义,从而发掘汉语言文学课程教学中相关文本形态与意义的真相。总之,适应时代的需求,图像资源越来越多地受到汉语言文学课程教学的重视。图像资源在汉语言文学相关课程的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价值。人们在利用图像资源的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合理地解决这些问题是进一步完善当下汉语言文学课程教学的重要途径。

提升汉语言文学散文教学和赏析水平的方法和途径 篇五

(一)改变汉语言文学散文教学及赏析的风格

要想提升汉语言文学散文教学和赏析的整体水平就要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改变教学的整体风格,只有这样才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开展相应工作的过程中要从学校做起,要能够在学校建立起汉语言文学教学和教育的组织领导体制,为教学水平的提升提供制度保障。同时高校要十分重视对于哈语言文学的教学工作,要能够制定出完善的文学散文教学体系,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风格进行改革。

(二)丰富汉语言文学散文教学及赏析的教学方法

在进行汉语言文学散文赏析和教学的过程中要丰富课程的教学方式与方法,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应当根据时代精神对汉语言文学教学工作进行改革。要能够在开展教学工作和鉴赏的过程中推陈出新,让语文的课堂活跃起来,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看一些相关的动画的影像资料,只有这样才能够加深学生对于散文教学内容的了解。同时可以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分享彼此的意见,加深对于散文内容和散文意境的了解。

(三)拓宽汉语言文学散文赏析的学习途径

在开展汉语言文学散文赏析工作的过程中应当拓宽汉语言文学散文赏析的学习途径,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注重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散文的诵读,要能够通过诵读对散文的意境和内容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在学习散文的过程中产生共鸣,同时通过对散文的学习来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提升学生的文化底蕴和综合素质,促进学生汉语言文学散文鉴赏水平的提升。

汉语言文学论文 篇六

在高职教育阶段,写作能力是最能体现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主要能力,也是影响甚至决定学生未来是否能顺利就业的关键能力。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应全面了解与分析制约学生写作能力提升的多种因素,并大胆创新、不断探索可优化写作教学实效的策略。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一些积极因素为高职汉语言专业学生写作能力的显著提升创造条件。那么,在高职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中,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是教师急需思考的问题。

一、高职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写作培养现状问题

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当前高职汉语言文学专业写作教学中尚且存在一些问题,限制与阻碍了学生写作能力的快速提升。现将这些问题总结如下:

(一)写作基础薄弱

与普通院校汉语言专业学生相比,高职院校学生普遍写作基础很薄弱,虽然部分高中生源的写作基础还较为理想,但是大多数职高、中专生源的写作基础就不尽如人意,并且这些学生在高职教育阶段对文化课也不够重视,这就使得他们不能积极参与写作训练与学习活动,从而不利于写作能力的快速提升。另一方面,因为生源来源渠道繁多、写作基础差异性过大,导致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在组织写作教学活动时很难制定出符合各个特点学生的教学方案,以至于其写作教学成效一直处于较低状态。

(二)教学方式枯燥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当前高职汉语言文学专业写作教学质量不够理想的主要原因,是教学方式过于枯燥、乏味,难以激起学生参与写作教学活动的兴趣与积极性,从而使得他们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去创新与优化写作内容与形式,进而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显著提升。高职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受传统“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模式的长期影响,不重视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的互动与交流,将理论教学作为主要教学内容,片面地认为只要让学生学习足够多的写作知识与技巧,自然就能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了,忽略了学生主观能动性对教学成效的巨大影响作用,从而限制了高职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写作能力的切实提升。

(三)写作延续性不足

汉语言文学属于一门工具性学科,学生要想真正优化自身的语言素养,就应该从点滴做起通过大量的写作训练活动逐渐积累写作经验与技巧,而不可急于求成。但是,在高职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中,院校与师生都对写作训练的延续性认识不足,比如从高职课程安排方面就可窥视一二:很多高职院校只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大一新生安排有写作课程,并且课时数十分有限。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不能对写作课程报以严肃而认真的态度,只有在教师明确布置一定的写作任务时才会动笔,而自身缺乏主动进行写作训练的意识。在这种缺乏延续性训练的写作教学背景下,很多高职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都难以高质量、顺利完成,这也不利于学生科学写作习惯的养成。

二、有效应对高职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写作问题的策略

依据上文归纳的当前高职汉语言文学专业写作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笔者凭借自身多年从事高职汉语言文学专业写作教学工作经验,在深度剖析出现以上问题原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探究了一些解决对策,供各位同仁参考。

(一)加大基础写作技能教学

为切实解决高职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写作基础薄弱问题,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全面了解学生的写作基础,并刻意加大对学生基础写作能力的训练活动。比如针对作品中条理不清、病句、错别字较多的学生,教师应加大对这类学生汉语基础知识的训练力度,帮助他们增强应用字词句的能力;针对各种常见文体格式没有清晰认识的学生,教师应引导他们主动搜集各种文体写作教程,大量阅读范文,使得他们在耳濡目染中扎实掌握各种文体的写作规范。在实际操作中,高职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应做好以下几点:(1)创新写作教学理念,帮助学生明确认识写作教学的重要性,鼓励他们从字词句等基础知识入手,逐步增强自身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从而为写作技能的显著提升奠定良好基础。(2)引导学生梳理各种常用文体的写作格式,为学生推荐优秀的阅读素材,鼓励他们通过大量阅读与批量训练,循序渐进地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3)制定健全而科学的写作教学考核制度。考核制度不仅是激励学生积极学习的法宝,而且也是引导学生如何提升写作能力的指挥棒。因此,高职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应依据学生特点及具体的写作教学目标,恰当制定完善的考核制度,使得学生的写作优点与缺点都能在考核过程中得以清晰体现,从而为学生后期的写作学习提供精准依据,进而使得学生都能更有目的'性地参与到写作教学中,最终快速提升自身的写作能力。

(二)大胆创新写作教学方法

在全新的教学环境与教育目标背景下,要想有效提高高职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就应该大胆创新与探究更生动、有趣、形象的教学方法,尽可能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组织教学活动,从而使得他们都能将全部身心都投入到写作教学中。由于高职院校生源过于复杂,学生基础差异性过大,因此“一刀切”的传统教学模式不能满足多个特点学生的学习需求。在这种情况下,高职汉语言文学专业写作课程教师应全面了解学生的知识背景、写作水平、兴趣爱好、个性特点、就业意愿等情况,在此基础上依据一定的标准,将学生合理划分为多个层次,然后以学生的兴趣为中心、结合具体的写作教学内容,并为各个层次学生制定与其学习需求与学习能力相一致的教学目标与考核方案,从而使得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写作教学中获得一定的提高与进步,进而使得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最终都能以更积极而自信的态度投入到以后的写作教学活动中。教学实践表明,在分层教学法组织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写作课程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普遍很高,他们都能以饱满的热情、活跃的思维分析与探究写作知识与技能,最终的教学成效也十分理想。

(三)鼓励发展个性化的写作

在学生基础写作能力得意提升的基础上,高职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尽可能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写作需求得意实现。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激发高职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参与写作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才能使得各个层次学生的写作学习需求得意满足。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汉语言文学教育,应以学生的就业需求为核心,尽可能为学生组织出有助于其职业素养与就业能力提升的写作教学内容。比如,有些高职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希望自己毕业后能成为编剧、有的希望自己能做企业的文案、有的希望自己能当一名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通过调查问卷、访谈法等方式对学生的个性化写作学习需求进行全面而清晰的掌握,然后以他们的就业特点为核心精心设计恰当的写作教学内容与形式。在实际操作中,高职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应重审自身的教学引导者与组织者地位,提高自身的服务意识,鼓励学生全方位、多层面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以充分发挥他们自身主观能动性高效率学习写作知识、提升写作能力。比如,在备课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依据自身兴趣自主选择相关写作课程,从而使得学生所学习的写作知识与自己未来的职业需求更为契合,进而使得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到各种写作训练活动中去。总而言之,高职教育是一种以就业为导向的特殊教学阶段,其肩负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优秀的应用型、实践型人才的重任。因此,高职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应全面了解学生的就业意愿,并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中心尽可能为他们组织出符合他们学习需求的写作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在重视对学生基础写作能力提升的同时,还应兼顾学生的个性化写作愿望的满足,并可于与时俱进地将先进性的、生动的、有趣的教学方法应用到日常写作教学活动中,以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参与写作教学活动的兴趣与主动性。只有这样,才能为高职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提供更为优质的学习平台,才能循序渐进地增强他们的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王俊霞.对高职汉语言文学学生写作能力培养研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xx(11).

[2]吴国忠,牛静,刘小禾.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写作能力培养的思考[J].学理论,20xx(36).

[3]李丹.加强写作训练,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写作能力[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xx(2):37-38.

[4]张培.试论高职汉语言文学学生写作能力培养[J].知识经济,20xx(20):145.

[5]李小亚.如何提高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写作能力[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xx(2):45-46.

[6]杨荣.浅谈如何培养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写作能力[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xx(14):81-82.

[7]姜馨越.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写作能力培养的思考[J].中华少年,20xx(11).

文学欣赏论文 篇七

浅析中国文学作品中的雅俗欣赏

摘要: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幅员辽阔的文化大国,早在几千年前文字出现不久的时期,就有了各种类型的文献记载,包括历史文献、文学作品等,这些都成为了中国现今留存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文学作品作为中国传统与现代文化艺术的具体体现形式,是作者通过人物性格和形象的刻画、环境及背景的描述、事情的叙述等来表述作者的内心思想或社会现实的一类文化作品,同时也是作者思维和想法的具体形式的载体。

然而不同的文学作品给予读者的感受又不尽相同,在我国文学作品的流变中逐渐形成“雅”、“俗”两大类别,这两类文学作品都具有其独特之处。

因此,文章从我国文学作品的雅俗概念着手,从文学作品的叙事特点、文体特征以及其语言风格等方面对中国文学作品中的“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的特性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中国文学作品;雅俗欣赏;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

引言

中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随着时间的推移与历史的沉淀,中国的文学作品层出不穷、类型多样,有诗集、词赋、小说、戏剧等不同文体。

文学作品是作者表达自身情感或反映社会现状的一种载体,根据时代的不同可划分成古典文学作品与现代文学作品两种类型,而无论是哪一类别的文学作品,其写作的手法、表达的方式都有不同程度的雅俗性。

为了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学作品中的主题思想与作者的情感,对其雅俗性进行赏析和探讨十分必要。

基于上述几点考虑,文章对中国文学作品中的雅俗的定义与关系做出说明,并结合文学作品中的叙事特点、文体特征及语言风格等几大行文特点对中国文学作品中的雅俗欣赏进行了阐述,详细情况如下文介绍。

1、文学作品中的雅俗概要

1.1 雅俗的概念

雅俗是一对反义词,在中国文学作品之中是相对立而存在的两个概念,是在人们对文学作品进行广泛的、长期的研读之后,在文学领域形成的一类与作品的赏析和评鉴相关的专业术语。

“雅”,即为优雅、美好的意思,用在文学作品的赏析中通常用来指代程度很高,相当于“极致”、“典范”等释义[1]。

与“雅”相对应的即为“俗”,其在文学作品的赏析中通常用来代指该作品具有大众化、通俗易懂的特质。

然而随着人们对文学作品的研究程度逐渐深入,在文学领域中对这些作品的雅俗的评价也逐渐演化为更为委婉的“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

1.2 雅俗之间的关系

通过上文对“雅”、“俗”二字的释义以及在文学作品赏析中所代表的含义的阐述可知,当一部文学作品被称为“雅”或“阳春白雪”时,就说明该文学作品具有庄重严肃、

传统、经典规范的特质,相反地,当一部文学作品被称为“俗”或“下里巴人”时,该作品的内容的描述通常较为平庸和通俗,或者不够新颖、流落俗套。

由此可见,雅是代指文学作品不受低级趣味的局限,而俗则是代指文学作品落于俗套且缺乏品味或较为普遍化、大众化。

另一方面,雅俗虽在所代表的含义与立场上处于相对面,却具有辨证统一的关联,且在特定情况下,雅俗可以互为转换,甚至在同一部文学作品中可以出现雅俗共存的现象。

这是由于在文学作品雅俗的流变过程中,当作者们一味地追寻高雅时就会造成许多作品风格雷同,而那些通俗易懂、趋于大众化的作品反而脱颖而出,在这一特殊条件下,雅俗便本末倒置了。

2、中国文学作品中叙事特点的雅俗赏析

在中国的众多文学作品中,叙事是许多作者通常采用的创作手法之一,其概念是指在作品中通过对事情的进展过程采用一系列的词汇和语句来对整件事情进行表述。

从叙事特点的角度来看,一部文学作品,无论是小说也好,戏剧也罢,其能称之为“雅作”,必然是作者在叙事手法上采用了独特的方式,或是站在独特的视角对整件事情进行阐述[2]。

例如,在大多数叙事的小说作品中,文中通常是以第一人称即“我”的角度来描述整个故事的起因、经过与结果,且传统的中国小说中,阐述事情的视角较为单一,通常只有一个,这就容易使读者对整个文学作品产生片面的认知。

因此,灵活的站在不同的人物角度进行叙事是体现作品雅的主要方式之一,如清代曹雪芹的小说《红楼梦》,从作品开端以旁白的角度对黛玉进府的事情进行叙述后,作者接连以贾府众人、王熙凤、黛玉等众人的视觉进行描述,从而将众人的外表与性格特点刻画出来,使读者产生开门见山的感觉,同时也体现了作品的灵活多变,从而表现出其“雅”的特质。

另一方面,在叙事的作品中,叙事的时间也是体现作品雅俗的另一重要成分。

在通俗、大众化的文学作品中,作者通常采用顺序的方式进行描述,即按照事情发生的一般顺序来阐述,这类作品通常被称为“俗”。

然而为力求新颖,达到“雅”的等级,许多作者在文学作品的描述中采用插叙、倒叙等方式,从而读者们不仅在其作品中看到主观性,还能充分体会到客观的特性。

如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作者就是按照主人公零碎的浮想而行文的,使读者在研读时充分体会到时间的跳跃、停滞、交叉等感受。

3、中国文学作品中文体特征的雅俗赏析

文学作品的文体所涵盖的内容十分广泛,可以理解为作品的形式,包括小说、诗歌、戏剧等,也可以理解为作者行文的风格,包括议论文、散文、叙事文等。

文体主要是对作者的思维结构和方式以及社会的历史背景等的一种体现,是按照一定的话语组成顺序所形成的文体格式,也是作者个性及意识的体现形式。

文体是文学作品的具体体现形式,早在我国封建时期,我国文学领域的学者们就将文学体裁进行了雅俗的区分,古人认为诗词歌赋是文学作品中高雅文体的代表,相对而言,戏剧、小说等则被认为是低俗的文学,难登大雅之堂。

这是由于诗歌的起源悠久,且各统治阶级大力推崇诗词,而戏剧、小说等的发源时间较晚,难免受到歧视。

另一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转变,现代文学领域对于文体的定义则有别于古人,在现代文学界中通常认为阐述社会现象及处事真理等的文学作品是为“阳春白雪”,而以叙述个人情感,尤其是爱情的文体是为“下里巴人”。

例如,描写共产党员在抗战时期坚强不屈好品质的军旅文体的小说作品《红岩》相比于描写都市爱情的小说作品《悲伤逆流成河》,读者普遍认为前者更为高雅,后者更为庸俗。

4、中国文学作品中语言风格的雅俗赏析

语言风格是文学作品的艺术体现形式,若是没有语言的支持,文学作品将无法呈现。

在对待语言风格的问题上,需要充分将时代的发展趋势纳入考虑范围,从而创造出有感染力的新型文学作品。

由于戏剧起源于封建时期,通常在戏剧中,人物的对白及旁白的阐述通常是用文言文进行描写的,在古人认为是低俗文体的戏剧,随着现代社会对文言文使用频率的下降,而逐渐被看做是高雅的文学作品。

相反,由通俗易懂、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组成的文学作品则被现代文学界视为庸俗之作[3]。

然而被视为高雅的戏剧却远不如被视为庸俗之作的幽默风趣的小说受读者青睐,由此可见,语言是不断发展的,作者在创作文学作品时应避免语言风格过于雅正而脱离群众。

5、结束语

中国文学作品是经历数千年的文化沉淀、流变而沿传至今的一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的艺术瑰宝,也是可以给予读者心灵慰藉的文化载体,对于陶冶读者的情操、提高读者文学素养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文章通过对中国文学作品中的雅俗概念的阐述及各种行文手段的雅俗性的分析,为我国文学作品中的雅俗欣赏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参考文献

[1]王冰冰。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试评当代中国文学评论的雅俗分化倾向[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03(28):137-138

[2]杨剑龙。执著探索于中国现代小说的雅俗之间 评徐德明《中国现代小说雅俗流变与整合》[J]。博览群书。2011,01(07):214-215

[3]万木春。一套雅俗共赏的现代文学欣赏丛书――评《中国现代作家作品欣赏丛书》[J]。文学评论。2012,06(29):313-314

大专院校汉语言文学教学探析 篇八

【摘要】大专院校是我国高等院校教育体系中主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就教学的人数与规模而言都占有相当大的一个比例。在教学内容上而言,大专院校一贯将汉语言文学放在一个主要的地位,不单单是针对于在校学习的大学生,对于推动整个社会的民族文化提升起着重要的意义。同时大专汉语言文学的教学过程中采取正确的方式与方法对高效完成教学任务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针对现有的大专汉语文学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对教学的作用与策略进行分析与创新,旨在提升我国大专院校的汉语言文学教学质量与水平。

【关键词】大专;汉语教学;教学现状;方法策略

汉语作为我们国家民族的母语,也是起源最早历史最为悠久的语言之一,我国的悠久的历史文化绝大部分都是以汉语言为基础进行传承的。而现有世界全球化的大前景下,来自其他国家与地域的文化越来越多的流入到我国,已经对我们的传统文化造成了一定的冲击,特别是青少年群体更容易对外来的文化理念进行接受与模仿。在两种迥然不同的文化交汇的时代,需要将我们的传统文化加以巩固与传承,就势必需要加强对青年人群的文化宣传与教育,不仅仅对于其本身的文化素质修养的提高,更能够帮助他们在今后在社会的工作与生活中更加熟练的对汉语言文化进行应用。最终能够使我们的传统文化得到加强与巩固,从而长期维持民族的精神文化家园。

一、大专院校汉语言文学教学现状

现代社会的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对于人才能力的要求越发的广泛与全面,特别是一些复合型人才,一些企业表现出极大的关注。而汉语文学的综合素质能力也是作为人才的综合能力重要的依据,现有的大专院校的语文教学在整体教学过程中将语文教学作为选秀科目,只需要满足一定的学分就能够完成学生在语言文学类的教学考核。这就导致语文教学被放在了整个教学体系中一个次要的位置。现列举现有的两个主要方面问题:

(一)学生学习整体实力较弱:大专学生在语文学习上所使用的教材一般多采用大学本科的教材为主,教材构架以知识点的学习与难点的记忆理解为主,对于一部分非文学专业的本科生和专科院校的学生来说理解能力稍欠而且整体的学习氛围不高,就容易使学生欠缺对相关的学习内容的掌握。

(二)学习态度消极:语言文学类的学科在中小学阶段长期作为重要学科进行学习,学生的态度较为积极重视。而进入到大学阶段由于专业《一秘·www.1mi.net》与学科的特性,绝大部分的学生都失去学习的积极性,而对于语文这门需要长期积累的学科,其后期的学习难度会逐渐加大,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下降,从而造成一种恶性循环,学生的语文能力与素养进一步下降。

二、大专院校汉语言教学的策略创新

对于熟练掌握了汉语言文学能力的学生,能够从事例如教师、编辑、文秘等工作,其涉及到社会上存在的诸多行业,要想提高学生的能力水平,需要确立一个全新的教学目标,通过对现有教学内容方法的改革,提高课程的实用性,从而对汉语言文学的深入教学有效得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学能力。

(一)注重文化特色的教学

通过在小学以及中学数十年的语文学习过程中积累的语文学习知识与技巧,以及具备了一定的汉语基本常识的积累与应用技巧,对于一些简单的文学文字的鉴赏也能够快速掌握。进而要求学生在进入大专学校学习过程中就需要进一步加深语文的学习层次,其中一个方面就是文化特色的教学。通过分析鉴赏现在流行于全世界的西方主流文化,可以轻易对比出我们国家传统文化独有的内涵与特点,这些内容其实也是能够加以合理的编排与创新去鼓励学生去认识了解与学习的。学生们能够在这些特色文化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发觉自己身上的共同点,产生文化的共鸣,这样就能够更加积极的投入到汉语言文学的学习中去。

(二)合理安排汉语言的学习内容

通过丰富大专院校的汉语言教学内容,合理安排课程顺序,使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学与现代文学以及一些国外的优秀文学作品进行学习与欣赏,丰富了学生的眼界的同时扩展了他们的知识面,更能够给他们做出一些正确思想指引。而对于一些文学优秀文段的欣赏过程,要尽力摆脱应试的学习目标,使学生从高中时期的语文应试中的标准答案中引导出来。打破凡是文学鉴赏都有固定的一套解析模式的思维禁锢中解脱出来,将汉语言文学的学习的不利环境逐渐改善。鼓励学生在学习之余多阅读鉴赏古文献、诗歌等,让学生大胆发挥自己的天性,进行文学的创作尝试,进一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建立起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的创新学习。

(三)合理安排阅读任务

语言的学习语文的学习一方面是知识的积累,另一方面就是具体的场景应用,单纯的知识点与技巧的学习只会给学生带来疲劳与厌倦,降低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得将课堂学习的内容自己下去实践。在大专院校的汉语言文学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尝试多安排一下优秀文学作品的阅读,也不都局限于古代的一些金典名著,也可以包括现代的一些创新式的文学作品。让学生在阅读之后尝试自己进行文字的鉴赏,可以没有格式与内容的限制,就让学生在阅读之后凭借着第一感觉去分析,让学生养成文学鉴赏的习惯,从而逐渐感受其中优劣,并且能够渐渐将一些方法活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势必要比课堂上单纯地讲授方法技巧要有效果得多。

三、结语

为了符合当前的教育目标与要求,进行大专院校的汉语言文学的改革是势在必行的,不过也应该避免急功近利的现象出现,盲目追求改革,最终得不偿失没能够真正达到效果。只有结合实际情况,才能够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有效地提高国家技术性人才的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张罡风。关于专科院校语文教学改革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3):115-116.

[2]姜明月。大专院校汉语教学的作用和策略[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5(31):36-37.

汉语言文学论文 篇九

一、高等职业院校汉语言文学等选修课程的建设现状

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填鸭式教学模式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材知识较为固定死板,跟社会热点联系不够紧密,不能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教师讲解难以实现理想的效果,考试模式单调,不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能力的提高。

二、汉语言文学类选修课建设的重要性

高职教育发展战略为“实施育人为本,提高教学质量”,所以,我们要努力提升人才质量,有效促进高职学生的职业规划可持续发展。汉语言文学选修课成为重要的一环,这门课程主要为培养学生人文素质、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自身素养及品位,所以,汉语文学选修课在高职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三、高等职业院校汉语言文学选修课的建设思路

(一)建立健全汉语言文学课程结构体系

在高职院校中,要充分认识到努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意义。要对汉语言文学类选修课进行深入的了解和研究,注重教学内容的思想性,融育人于教书。无论在设计课堂教学,还是在汉语言文学课程建设上,教师用心对教材的内容进行取舍。本着对学生负责,对课程负责的太度,要选择那些思想性强且有较高文学价值的作品,让学生受到心灵和艺术的感染。教师应选取新的课程标准,努力提高授课内容的丰富性。注重教学内容方面的实用性,创建新的课程体系,让学生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喜爱的课程,这样就可以减少选课的盲目以及随意性,提高学生选课的准确性。总之,课程建设需注意细节,并依据学生职业生涯过程中所需要的能力和素质要求,让教学的内容随着所需专业知识与自身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不断更新,调动师生积极性,鼓励教师多开汉语言文学类选修课,建立便捷畅通的选修课开设渠道。

(二)完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在高职汉语言文学类选修课教学中,注重课堂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以往的文学类课程往往采用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容易束缚学生思维,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应对于不同的教学内容而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以达到教学目标,要适当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形象、丰富的多媒体课件能够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和想象,比如莫言的文学作品时就可以适时结合《红高粱》等优秀的影视作品,通过相关作者来解析文本的关系。在课堂教学和课堂以外教学同时进行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的同时,增加课外拓展培养活动,开展读书报告、演讲等实践环节活动,激发学生的文学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丰富他们的人生体验,陶冶情感。

(三)重视实用性教学以及公正考核学习相关情况

重视改革教材,优化教学知识,有效提高学生的文学水平。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课程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应用技能,让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学习到更多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精华,运用汉语文学课程,最终实现学生自身语言应用能力。考核是考查学生对所学课程掌握情况的重要手段,教师开展多样性、全方位的考核,也是培养人才的重要环节之一。采取“五五计分”考核,就是期末的考查占总成绩的百分之五十,平时的学习表现好要占总成绩的百分之五十,加大了平时学习过程的考核,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保证了考核的公正性、客观性,能够公正的考查出学生上课的情况。汉语言文学类选修课的开设对于落实以人为本的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这门课程,在满足学生各种知识需求的同时,更能够完善他们自身的知识体系,以满足高等职业院校学生获得终身受益的自我教育能力。虽然目前在一些或多或少的方面仍然存在各种问题,但是,学校如果能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大教学质量的监管力度,就一定能使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类选修课教学向健康方向发展,最大化地发挥其育人功能。

以上内容就是一秘范文为您提供的9篇《浅谈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发展论文》,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一秘范文。

最新范文

135 163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