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米范文>教师教学>教学设计

组合图形的面积教学设计优秀3篇

2023-11-28 11:22:54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下面一米范文为您精心整理了3篇《组合图形的面积教学设计》,希望能够满足亲的需求。

组合图形的面积教学设计范文 篇一

一、学习“变异理论”,有所思

“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这一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概念及面积计算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境和具体图形,探索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这一内容既是对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面积计算的进一步拓展,又是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体现。这一内容旨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针对“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这一内容,我的第一次教学设计了三个环节:一是回顾学习过的平面图形及面积计算方法,回忆推导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公式过程中运用的方法及得到的启示;二是通过创设“给小华家的客厅铺地板”这一情境,探索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把学生计算组合图形的方法分类、命名(分割法、割补法和添补法);三是巩固练习并小结。

针对我的教学设计,“变异理论”课题组的老师展开研讨,最终指出两个关键问题:一是教学“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这一内容时,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建立“组合图形”的概念。二是探索“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时,例题要丰富,以利于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

“变异理论”鼓励教师在教学中采用多种多样的“非标准正例”,以使学生在多样化的问题情境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共同规律。在教学中,学生在把分别求出的简单图形面积整合为组合图形的总面积时,最易犯两个错误:一是忘记把计算时增加的图形面积减去,二是忘记把分别计算的部分面积相加。上述两个错误说明学生对“组合图形”的概念理解不深,因而在计算“组合图形”时具有一定的盲目性。

二、运用“变异理论”,有所为

在备课过程中,由生活实例认识“组合图形”的思路给我启示,于是,联系“变异理论”,我增加了认识“组合图形”的教学环节。根据“变异理论”,列举“正例”和“非标准正例”对于学生认识概念的基本属性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引导学生认识“组合图形”的环节中,我特意将“正例”和“非标准正例”先后呈现,以使学生全面认识“组合图形”的多样性。首先,我让学生观察房子、风筝和七巧板等“组合图形”,请学生说说这些“组合图形”是由哪些简单图形组成的,从而引出“组合图形”的概念。其次,我出示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旗,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感知“组合图形”。最后,我请学生观察周围的物品,让学生找找哪些物品的表面形状是“组合图形”,以加深学生在生活中对“组合图形”的认知。崭新的教学设计正是通过富于变化的“正例”和“非标准正例”,有序、完整地呈现了“组合图形”的基本属性(包含简单图形,是由几个简单图形组合在一起形成的)。一方面,学生通过观察房子、风筝和七巧板这些“组合图形”(“正例”)认识了“组合图形”的一般形式;另一方面,通过观察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旗(“非标准正例”),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组合图形”在基本属性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可展现多样化的形式。正是在例证的有序变化中,“组合图形”的基本属性凸显出来,有助学生准确地理解和掌握。

在教学“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这一内容时,为了避免学生以往经常犯的错误(即在算出基本图形的面积后忽略了相加或相减),我决定准备充分的“非标准正例”,以使学生理解“组合图形”的面积是基本图形面积相加或相减的结果。

分析这三个例题:例1可运用分割法把基本图形的面积相加,最终求出菜地的面积;例2可运用添补法把基本图形的面积相减,最终求出草地的面积;例3除了可运用分割法、添补法,还可运用割补法使队旗形成一个基本图形,最终求出队旗的面积。这三个例题的选择,不仅考虑到计算方法的多样化,更将已学的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这些基本图形全覆盖。通过列举“非标准正例”,既强化“组合图形”的基本属性,又让学生充分掌握组合图形面积计算的多种方法。

三、反思“变异理论”,有所悟

我原来的教学设计是通过“给小华家的客厅铺地板”这一例题,即通过一个教学情境让学生探索“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修改后的教学设计中,我运用了三个不同的“非标准正例”,这样不仅有效地强化了学生对“组合图形”基本属性的认识,更将算法的多样化建立在多个“组合图形”的基础之上,进而将对“组合图形”的认识有效地迁移到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上。反过来,运用多个“非标准正例”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进一步巩固了对“组合图形”的基本属性的认识。

组合图形的面积教学设计范文 篇二

新课标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教学中要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

【教学活动】

一、创设问题情景(多媒体出示课件)

老师:在一块长16m、宽12m的矩形荒地上,要建造一个花园,并使花园所占面积为荒地面积的一半。假如你是设计师,你能设计方案吗?

布置任务:同学们认真审题,理解题意后,分组进行讨论,设计具体方案,并说说你的想法。

二、活动与探索

各小组纷纷讨论设计(电脑机房,用“几何画板”画图),教师巡视,然后请各小组代表发言。

小组1:我们组设计的方案如图(1)所示,连接矩形的对角线把相对的两个三角形作为花园,整个图形对称美观。且根据矩形的性质一定成立。

老师:噢,同学们设计来想一想,小组1的设计符合要求吗?

学生1:小组1的设计符合要求,只要过矩形对角线交点的直线与对边相交,都会把矩形面积平分。

老师:很好,那你们组设计的方案是什么?是否有别的思路?

小组2:我们组的设计方案如图(2)所示,花园的四周是小路,它们的宽度都相等,这样设计既美观又大方。通过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得小路的宽是2 m或12 m。

老师:是吗?大家想一想,小组2的设计符合要求吗?若符合,请说明是如何列方程求解而得的?若不符合,请说明理由。

学生2:小组2的设计符合要求。

我们可设小路的宽度为x m,根据题意,列方程:(16-2x)(12-2x)= ×16×12,化简得x2-14x-24=0,然后利用配方法来求解这个方程,即,x2-14x=24,(x-7)2=25,x-7=±5,

所以,x1=2,x2=12。因此小路的宽度为2 m或12 m。

综上所述知,小组2的设计方案符合要求。

学生3:不对,因为荒地的宽度只有12 m,所以小路的宽不能为12 m,因此小组2方案的结论不妥当,应改为:花园四周小路的宽度只能是2 m。

(大家不约而同地鼓掌)

老师:好,从大家的掌声中可知学生3说得在理。我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注意解的合理性。因为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根,不一定都符合实际问题,解完之后要按题意来检验这两个根是否为实际问题的解。这一点,学生3所在的组做得很好,大家要学习他从多方面考虑问题。接下来我们来看其他组设计的方案。

小组3:受第一组的启发,我们组又设计了一个方案,如图(3),以矩形的对角线的交点为圆心,以5.53 m长为半径在矩形中间画一个圆,这个圆也可作为花园的场地。

小组4:我们也设计了一个方案,如图(4)。

以矩形的四个顶点为圆心的扇形,和小组3的一样,扇形的半径为5.53 m,我们把扇形以外的荒地作为花园的场地。

老师:同学们的方案设计得都很好,能触类旁通,太棒了!其他组怎么样?

小组5:我们组设计的方案如图(5)。

以一边的中点为顶点的等腰三角形作为花园的场地。因为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69 m2,刚好是矩形面积的一半,所以这个设计也符合要求。

小组6:我们组设计的方案如图(6)。顺次连接矩形各边的中点,所得的平行四边形作为花园的场地。因为矩形四个顶点处的直角三角形都全等。每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24 m2,所以四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之和为96 m2,则剩下的面积也正好是96 m2,即等于矩形面积的一半。因此这个设计方案也符合要求。

小组7:我们组设计的方案如图(7)。图中的阴影部分可作为建花园的场地。经计算,也符合要求。

小组8:我们组的设计方案如图(8)。图中的阴影部分是作为建花园的场地。

老师:噢,同学们能帮助求出图中的x吗?

生:能,根据题意,可得方程:2× (16-x)(12-x)= ×16×12,即x2-28x+96=0,(x-14)2=100,x-14=±10。所以x1=24,x2=4。因为矩形的长为16 m,所以x1=24不符合题意。因此图中的x只能为4 m。

老师:同学们真棒,通过大家的努力,设计了这么多在矩形荒地上建花园的方案。还有没有其他不同的方案?

学生4:我的设计方案如图(9)所示。不知是否可行。

老师:你能求出图中的x吗?

解:根据题意,得(16-x)(12-x)= ×16×12,即x2-28x+96=0。解这个方程,得x1=24(舍去),x2=4。所以x=4。

老师:真的不容易,同学们的方案真是五花八门。不仅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了实际问题,而且各个设计还注意了图形的对称性。大家肯定还有其他不同的想法,我们课后再交流。以后,若你家要建花园,可千万别错过这样的机会。

【教学反思】

组合图形的面积教学设计范文 篇三

教学内容:教材第69~70例3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认识组合图形的特征,掌握计算“外方内圆”和“外圆内方”图形面积的计算。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合作探究的习惯。

重点难点:

探索并掌握“外方内圆”和“外圆内方”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温故知新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圆的面积及圆环的面积计算,下面我出两个问题试一下大家掌握的如何?1.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是什么?(S=πr²)2.

圆环的面积该如何计算?(S圆环=πR²-πr²)

今天这节课我们将利用已有的知识来探究圆与正方形有关图形的面积的计算。

板书课题:《组合图形的面积》

二、

探究新知

中国建筑中经常能见到“外方内圆”和)一米范文○www.1mi.net(“外圆内方”的设计。请大家欣赏下面这些图片。

图1

图2

图3

图4

图2和图3中的两个半圆半径都是1m,你能求出正方形和圆之间部分的面积吗?

(1)阅读与理解:找出已知条件和未知问题

提问:正方形和圆之间的部分的面积是指哪些呢?

生:两个圆的半径都是1m。

生:左图是求正方形比圆多的面积,右图是求圆比正方形多的面积。

生:左图是正方形的面积-圆的面积=正方形和圆之间部分的面积。

生:右图求正方形和圆之间部分的面积需要分割。

分析与解答:

1.外方内圆

提问: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呢?(正方形的边长就是圆的直径。)

正方形的面积-圆的面积=正方形和圆之间部分的面积。

2.外圆内方

提问:下图中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呢?

可以将上图中的正方形看成两个三角形,它的底和高分别是圆的直径和半径。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便可以计算出正方形的面积。

回顾与反思:

如果两个圆的半径都是r,结果又是怎样的呢?

三、

课堂练习

用心填一填。

(1)在一个边长为4厘米的正方形内画一个最大的圆,则这个圆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2)用一根长62.8米的铁丝围成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面积是(

)平方米?

四、课后小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我学会了观察组合图形的特征,掌握了解决“外方内圆”和“外圆内方”问题。

五、

巩固作业

1、

计算下边圆的面积:

4cm

4cm

2.

一个运动场(如下图),中间是长方形,两头是半圆形。这个运动场的周长是多少?面积是多少?

六、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组合图形的面积

1.外方内圆

2.外圆内方

2×2=4(m²)

(2×1×)×2=2(m²)

3.14×1²=3.14(m²)

3.14-2=1.14(m²)

(2r)²-3.14×r²=0.86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一米范文为大家整理的3篇《组合图形的面积教学设计》,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更多精彩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一米范文。

最新范文

95 46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