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米范文>教师教学>教学设计

《永远的歌声》教学设计6篇

2023-01-01 02:40:54

《《永远的歌声》教学设计6篇》是由一米范文为您提供的“永远的歌声教学设计”相关范文样本,希望可以在您写作“永远的歌声教学设计”相关文案时,起到一定的参考价值。

《歌声》教案 篇一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习运用联想的方法读懂课文。

2、 整体把握课文内容,能随文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

3、 知道为什么小姑娘可以救大家,正确理解“英雄”的概念

教学重点:

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学习运用联想的方法读懂课文。

2、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

教学难点:知道为什么小姑娘可以救大家,正确理解“英雄”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齐读课题

2、复习上节课生词 我们先来和上节课学习的词语打打招呼,看看孩子们有没有把他们忘了呢?开火车朗读 指导正音

3、现在我们来回忆课文内容,谁能根据老师的提示语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述了在轮船沉没后,__________ 用__________拯救了大家的事。

( 谁 ) ( 什么 )

课文讲述了在轮船沉没后,__________ 用__________拯救了大家的事。 课文讲述了————————————————————————的事。

4、围绕课文的主要内容,你最想知道什么?

这节课,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走进这个真实的故事。

二、理解课文,体会小姑娘镇定勇敢不向命运屈服的精神

(一)体验沉船后绝望的环境

1、教师语:故事发生在1920年,马金纳乘坐着一艘轮船准备回到自己的家乡。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会遇到一场灾难。轮船在一个夜晚碰到了一块大礁石。(课件播放视频)

2、这时,船上的人们的表现是什么样的?翻开书,谁来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3、是呀,船沉了,人们都有求生的欲望,他们多么想活下去呀。落水的人们是怎么做的呢?

4、出示词卡:挣扎 指名读,分析,这两个字中都带有提手旁,你能猜出这个词的意思吗?带着体会再读。人们都在拼命的想获得生的希望,谁再来读一读这句话,放入句中读。

5、可是,等了很长时间,救生船还是没有来,此时的人们,包括马金纳在内都已经:出示词卡:筋疲力尽 人们拼命挣扎了很长时间,一点力气都没有了 带着体会再读

6、人们都已经一点力气都没有了,救生船还是没有来,马金纳怎样了?我们一起来读最后一句话。

7、已经绝望的马金纳这时会想些什么呀?

8、带着你的感受,我们一起再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二)、体会小姑娘的镇定、勇敢、不向命运屈服的勇气

我们真替这些落水的人们担心呀,然而,正在这时候,你们听,远处隐隐约约的传来:

1、课件播放一段歌声

2、就在你绝望的时候,听到这样的歌声,你想到了什么?

3、课件出示课文第二段话,指导读句子:马金纳顿时觉得浑身有了力量,拼命朝着歌声游去。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请你带着自己的体会去读。

4、这样让人充满希望的歌声是什么样的呢?谁来读一读?

突然,远处海面上隐隐约约传来断断续续的歌声。 歌声是,出示词卡:隐隐约约 歌声还是,出示词卡:断断续续

5、 什么是隐隐约约?再读读轻一些

6、把这两个词语放回到句子中,再读

7、老师现在特别想知道为什么歌声会是断断续续的?你能告诉我吗?

8、课文中也有一句话是在描写歌声为什么是断断续续的,默读,找出来。

9、课件出示课文第三自然段,读句子:她一次又一次从浪花中冒出头来,用手抹一抹脸上的海水,又唱起来。 齐读

10、读词语:一次又一次、又

11、你从一次又一次,又,体会到什么?把你的体会和同桌说说

12、全班汇报,教师相机板书:勇敢 坚持 镇静

13、带着你的体会读好这句话

14、多么了不起的小姑娘,多么了不起的歌声啊,让我们再次充满敬佩的读 齐读

(三)、理解小姑娘的歌声是救命的歌声。

1、小姑娘深深的打动了我们每一个人,让我们再来听一听她的歌声(课件播放一段歌声)

2、教师泛读:海风把她清脆、激昂的歌声传播的更远的地方,远处的人们像马金纳一样聚拢过来了。

3、抽读

4、齐读:让我们一起把这歌声传得远一些,更远一些

5、在小姑娘歌声的指引下,最终怎么样了呢?让我们一起读最后一自然段。

6、获救后的人们会对小姑娘说些什么呢?

7、老师也有话想对小姑娘说,你能根据提示语帮老师把话补充完整吗?

课件出示:

小姑娘,如果没有你的歌声,

救生船就——————————————。 (怎们样)

小姑娘,如果没有你的歌声,

人们就——————————————。

(怎么样)

这就是小姑娘能够救大家的原因,老师觉得她真了不起。

四、升华主题

1、我们本单元的主题是小英雄。今天这位用歌声救了大家的小姑娘,你们认为她也是一位英雄吗?

2、联系地震的实例,让学生懂得什么是英雄。

3、教师总结

五、课堂作业: 听写本课词语

板书设计:

歌声 挣扎 勇敢 筋疲力尽 坚持 绝望 镇静

11、永远的歌声 教案 篇二

11、永远的歌声 教案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自学指导

1、谈话导入。

这是谁的歌声?为什么说这个歌声是永远的?文章的故事和歌声有什么关系?

好,请带着你的问题,我们来共同学习课文。

2、带着以下三个问题开始进行学习。

(1)默读课文,画出生字生词以及文中出现的主要人物,借助字典或结合上下文理解字义或词义。

(2)想想文章写了什么内容? 指名说——补充说 (3)再读课文,文章可分为几个部分?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学生首先自己找答案,然后小组协作探讨。

三、反馈展示,质疑释疑

第一个问题全体反馈交流

挑同学说,重点词语所在的段落句子。其他同学共同补充 主要人物有:我、二牛、二兰、石花、老师 第二个问题指名说——补充说

主要讲了童年时“我”和二牛、二兰、石花为生病的老师上山采草药、抓小鱼的故事。 第三个问题小组展示 可分为三部分: “我”走出童年已经很久了,童年的一些歌至今仍响在耳边。 2--10 “我们”为生病的老师上山挖草药,捉鱼的故事。 11、12 老师的歌声永远留在“我”的记忆中。 也可分为四部分: “我”走出童年已经很久了,童年的一些歌至今仍响在耳边。 2--5 “我们”的山乡小学和老师。 6--10 “我们”为生病的老师上山挖草药。 11、12 老师的歌声永远留在“我”的记忆中。

四、精讲提升,拓展延伸

补充学生的回答,并加以总结

五、达标检测,反馈巩固

提问:

1、能够正确念出PPT上面的词语读音。

2、总结本节课学到的内容。

11、永远的歌声 教案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自学指导、

1、导入新课

由上节课文章的内容导入,全文分为几个部分?哪个是全文的重点部分?

2、带着以下三个问题开始进行学习。

(1)自由阅读文章7、8自然段,找出文中运用了语言、心理、动作描写的句子。

(2)自由阅读文章的6-10自然段,用横线画出最让你感动的句子,并在旁边写下自己的体会。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学生首先自己找答案,然后小组协作进行探讨。

三、反馈展示,质疑释疑

第一个问题,1、3、5、7、9小组展示 第二个问题2、4、6、8、10小组展示

四、精讲提升,拓展延伸

1、语言描写的句子有:(1) 放学的路上,二牛拽住我,悄悄地问:“是男子汉吗?是,明天就跟我进东山去!我知道东山石沟里有样草药叫烟袋锅花,专治咳嗽,老师一吃准好。”(2)她说老师是南方城里人,爱吃鱼。

心理描写的句子有:我马上想起大人告诫的东山不能去,山里有狼,可还是立即使劲地点了点头。

动作描写的句子有:我和二牛干脆下了水,摸呀,捉呀,追呀,堵哇,一条条小鱼被甩上岸,二兰和石花就用柳条把它们一条一条地穿起来„„

2、(1)我马上想起大人告诫的东山不能去,山里有狼,可还是立即使劲地点了点头。明知进山有危险,还要进山为老师采药。学生对老师的爱

(2)老师嗓子哑了,学生很着急,想尽一切办法为老师治病。学生爱老师

(3)“眼尖的二兰忽然又发现溪里有小鱼„„把它们一条一条的穿起来”学生对老师浓浓的爱

“老师是南方城里人,爱吃鱼”——学生的心多细呀!

“我和二牛干脆下了水”——为老师抓鱼不顾一切。

“摸、捉、追、堵、甩、穿——想尽一切办法抓小鱼。

(4)回头一看才知道,原来一只老狼跟在我们身后很久了,而傻乎乎的我们竟然毫无所知。孩子们为老师抓鱼忘记了一切,全然没有发现自己身边隐藏的危险,因为他们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是——

(5) 老师一下搂住我们脏乎乎的身子,哭了,泪水一滴一滴掉在我们的脸上。学生的童真感动了老师,以及老师对学生的爱。

五、达标检测,反馈巩固

1、自由读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部分,你发现了什么? 首尾呼应,文章结构更加完整。

2、文章为什么以永远的歌声为题目,你现在能回答这个问题了么?

歌声是老师留给我们的,但那遥远的歌声已化为美好的记忆,那诚挚的师生情感留在了同学们的心里,永生难忘。

作业:如果此时你就是那位深受学生爱戴的教师,看到学生这样的表现,你会怎么说、怎么做呢? 字三词二加注音。 练习册做到11课 字帖做到11课

《永远的歌声》教学设计 篇三

《永远的歌声》教学设计

汤神庙中心小学 王阳丽

一、教材分析:

《永远的歌声》这篇精读课文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作者是邹德学,主要写了童年时自己和二牛、二兰、石花为生病的老师上山采药的事,表达了他们对老师诚挚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方法:

以读为主,读中感悟,自由地说。说的过程让学生自由地说、补充说、选择说、异样说,人人都说,人人都有体会,改变了以往课堂教学以教为主,以学为辅,变学生被动学为主动学,以动带静,以优促困, 抓准关键字词,感悟文章的主题。

三、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读懂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学生对老师诚挚的爱,教育学生树立尊敬、热爱老师的优秀品德。

2、帮助学生学习作者通过典型事件,抓住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作者通过典型事件,抓住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方法。

2、反复读课文,能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孩子们对教师诚挚的爱,能够从小树立尊敬师长的优秀品德。

五、教具准备:自制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指名回答)

(二)回应学生课前质疑问题。 上节课我们还有两个没有解决的问题:

1、文章为什么叫做《永远的歌声》?

2、当“我们”向老师献上草药和小鱼的时候,老师为什么搂着“我们”哭了?

师:我相信通过这节课的交流探究,这两个问题的答案会更加清晰,明确。

(三)快速浏览2-5自然段,找出一句能概括你心目中老师的句子。 【培养学生运用浏览的读书方法。】

(学生快速找出“我说,我们老师好,样样好,天下第一好”这一句。) 再默读2-5自然段,从哪些句子、词语当中体会出我们老师哪都好?(出示幻灯片)。

【培养学生静思默想,自主探究的能力。】

学生通过认真默读以后都争先恐后的回答:学生有的说我们老师是个从城里来的女学生,剪着短头发,又年轻,又漂亮。有的说她用好听的嗓音教我们唱“小放牛”。她还教我们唱劝人识字的小歌剧„„当学生回答这一句时我赶紧追问为什么这一句后面加省略号而不加句号。学生的思维一下子活跃起来,有的说因为老师还有许多特长没有写出来。如教我们画画、跳舞等等。我还和姐姐争论过,到底是我们老师有知识„„还是我们老师唱的好听。读中体会这是一位怎样的老师,在旁边写上批注。

【让学生自由地说,补充说、人人都说,人人都有体会。】

感受:我们这些山乡的孩子对老师非常热爱,带着你的体会自由读读这些句子。

过渡:有一位这样好的老师,学生是怎样爱她的?

(四)自由读6-10自然段,找出文中表现学生爱老师的句子,并在旁边加上批注(师出示幻灯片)。

【小组合作,团结协作,以动带静,以优促困, 抓准关键字词,感悟文章的主题。】

然后小组进行讨论。小组代表汇报如下:

1、老师嗓子哑了,学生很着急,想尽一切办法为老师治病,感受到学生爱老师。

2、明知进山有危险,还要进山为老师采药,体会到学生对老师的爱。

3、放学的路上,„„可还是立即使劲地点了点头。

①抓住动作“拽”“悄悄地问”,联系上下文体会孩子心里着急,却又不能声张,感受孩子们对老师的关心和爱。根据学生的发言,相机指导朗读。

②抓住“马上想起”“立即”“使劲”等词语。感受孩子为了给老师治病不顾危险、毫不犹豫的态度,也出自对老师的一片爱心。根据学生的发言,相机指导朗读。

4、“眼尖的二兰忽然又发现溪里有小鱼„„

“老师是南方城里人,爱吃鱼”——学生的心多细呀! “我和二牛干脆下了水”——为老师抓鱼不顾一切。 “摸、捉、追、堵、甩、穿”——想尽一切办法抓小鱼。

„„把它们一条一条的穿起来”表示学生对老师的爱戴。

A.“摸呀,捉呀,追呀,堵哇” 其实学生抓的这几个词是描写人物动作的词,抓住了几个非常关键的词,那么能不能把你的理解带进去读一读?再读,“摸呀”(打断生)摸呀?这么容易就能摸到吗?是呀,那该怎么读呢?(如果还读得不好,师:这样摸摸不到,摸得再仔细些)摸到了赶快——“捉呀”(鱼早就跑了,该怎么读?),可是鱼太光了,吱溜一下跑了——“追呀”(鱼跑了你心里不急吗?急,急该怎么读?)太快追不上怎么办?——“堵呀”。谁再来读一读?(指一生读)全班读。

B.同学们你们再仔仔细细读读这句话,其实,读着读着你还能听到一些声音,不信你读读看。听到了吗?(听到了)你都听到了哪些声音?(摸到鱼的欢笑声;叫喊声;水花的声音;扑嗵声„„)是呀,这么多的声音交织在一起,那不就像一首——歌。同学们,把我们的感受带进去再来读一读。(生再读)你们看,我们不仅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学生对老师的爱,其实隐隐约约的我们还感受到了这里面包含着他们童年的那份——(快乐,高兴,欢乐„„)作者仅仅用了几个动词,就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学生爱老师的画面,也为我们展示了作者童年时的那份欢乐,用词多么精炼呀!看来,准确使用词语,有利于我们表达真实的情感。

教师小结:从学生的一连串抓鱼的动作中,我们感受到了他们对老师浓浓的爱。 孩子们为老师抓鱼忘记了一切,全然没有发现自己身边隐藏的危险,因为他们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 老师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训练。

5、当孩子们委屈地献上自己为老师采的草药、抓的小鱼时,老师为什么搂住“我们”脏乎乎的身子,哭了?(幻灯片出示相应的问题和图片。)

变换角色体会: 、如果此时你就是那位深受学生爱戴的教师,看到学生这样的表现,你会怎样说,怎样做呢?

学生可以表演的形式进行汇报。 教师小结:

是啊,学生们的童真感动了老师,感动了家长,也同样感动了他们自己,以至于多年以后回想起来,依然是那样的美好。请同学们看文章的开头和结尾。

(五)学习开头和结尾,体会写法。

1、自由读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部分,你发现了什么? (首尾呼应,文章结构更加完整)

2、要求学生要说出体现首尾呼应的语句。

(六)总结全文,升华主题。

此时此刻,假如我要问你这歌声里包含着什么,你知道吗?(学生对老师的爱,老师对学生的爱,童年的欢乐。)你们看,这么零零散散的内容,就像一颗颗闪闪发亮的珍珠,而这歌声就像一条丝带一样把这颗颗珍珠串成一串璀璨的项链,这零零散散的内容更像那跳动的音符,为我们谱写了一首人世间最美、最令人难忘的爱之歌。此时,你知道作者为什么要以“永远的歌声”为题吗?学生抢着回答:(因为这歌声里包含着那么多的爱,这爱让作者难忘,所以„„)

师小结:爱是无形的,它需要用心灵去感受;爱是永恒的,它使人终生难忘;爱是伟大的,它给人无穷的力量。让我们都成为爱的使者,去继承爱,弘扬爱,传承爱。

(七)知识拓展(幻灯片出示)。 小练笔:

生活中,哪位老师能成为你心目中永远的歌声?写写你心目中的老师。 板书设计:

永远的歌声 ↙ 爱 ↖ 学生 → 老师 挖药 捉鱼

年轻 漂亮

童年的欢乐 有学问

《永远的歌声》教学反思

汤神庙中心小学 王阳丽 《永远的歌声》这一篇精读课文主要写了童年时“我”和二牛、二兰、石花为生病的老师上山采草药的事,表达了“我们”对老师诚挚的热爱之情。为了让学生深切体会到师生间真挚的情感,我把课堂这个大舞台要交给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让他们有机会无拘无束地说,在说中体验人物的内心世界。下面就上面设计谈几点自己的感受:

1、抓准关键字词,感悟文章的主题爱。

2、以读为主,读中感悟,要让学生读的精彩,悟的透彻。

本课的教学设计要让学生人人都有话说,人人都有体会,人人有收获。 以往那种以教为主,以学为辅的陈旧形式,变学生被动学为主动学,以动带静,以优促差。本课设计学生化,更重要的是语言表达能力在师生间,生生间交流过程中得到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积极性才能有很大提高,文章的重点、难点在学生无拘无束地说的过程中得到提高。

《永远的歌声》教学设计 篇四

教材分析

1.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主要写了童年时“我”和二牛、而兰、石花为生病的老师上山采草药的事、表达了“我们”对老师诚挚的热爱之情。

2.学习这篇课文的主要目的:一是让学生感受纯洁、诚挚的师生情;二是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品味文章的精彩语句,学习作者通过典型事件,抓住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学情分析

1.经过六年的学习,学生知识水平、分析理解能力、朗读能力等都有了一定基础。

2.学生能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抓住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初步感受纯洁、诚挚的师生情。

3.学生认知障碍点:品味文章的精彩语句,学习作者通过典型事件,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方法。

能力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能学习课文的描写方法进行通过典型事件,抓住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仿写。

情感目标:感受纯洁、诚挚的师生情,教育学生树立尊敬、热爱老师的优秀品德。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习课文通过典型事件,抓住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

2、说一说课文主要内容。

(二)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1、阅读课文的第二部分时,提出问题以交流:

(1)从那些方面可以看出“我们的老师好,样样好,天下第一好”?

(2)“我们”是怎样为生病的老师上山挖草药的?

(3)当“我们”委屈的向老师献上草药和小鱼时,老师为什么一下子搂住“我们”脏乎乎的身子,哭了?

2、阅读课文的第一、三部分时,提出:

(1)走出山乡、走出童年已经很久了,而童年的一些歌至今仍响在耳边,说明了什么?

(2)走出童年真的很久很久了,她那歌声一直滋润着“我”童年的梦,说明了什么?

(3)为什么用《。永远的歌声》作题目?

3、学习本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4、感悟本课在写作上的特点,学习作者通过典型事件,抓住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人物思想感情的方法。

《永远的歌声》教学设计 篇五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读懂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感受“歌声”里所包含的内容,体会题目的含义。

2、帮助学生学习作者通过典型事件,抓住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方法。

【教学重点】

重点:引导学生读懂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我们”对老师诚挚的爱。

【教学难点】

感受作者如何抓住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

【时间安排】

两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音乐激趣,导入新课。

人们常说“音乐能陶冶人的情操”,今天我就给大家带来了一段音乐,听!(放音乐)这段好听的音乐是河北民歌《小放牛》中的一个片断,在作家邹德学童年的时候,他的启蒙老师也教过他这首歌,今天就让我们在这歌声中再一次走进作者的童年,倾听作者的心声,感悟他所要表达的。情感。(板题)

二、温故互查,明确内容。

1、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学习一篇课文,仅仅知道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需要关注的是作者是如何通过语言文字来表情达意的。

三、细读课文,理解“歌声”。

(一)学生对老师之爱

过渡:请大家静下心来默读课文,看看文中那些语句最能体现学生对老师的爱,在文中圈点勾画,做好批注,尤其要关注其中的重点字词。

刚才,同学们读课文都很认真,现在一定也有不少感悟吧,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吧!(请每组3、4号同学发言,1、2号补充)

预设一:第7自然段

放学的路上,二牛拽住我,悄悄地问:“是男子汉吗?是,明天就跟我进东山去!我知道东山石沟里有样草药叫烟袋锅花,专治咳嗽,老师一吃准好。”我马上想起大人告诫的东山不能去,山里有狼,可还是立即使劲地点了点头。

1、指导学生抓住了重点词体会二牛对老师的关心。

评价:请记住这种抓住关键词句体会文本情感的阅读方法。

2、听了二牛的话以后,我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

指导学生抓住“立即、使劲”两个词语体会到“我”为老师采药毫不犹豫和坚决的态度。

3、体会“告诫”。

谁来说说这个词是什么意思?你能想象大人是如何告诫孩子的吗?

4、质疑:山里真的有狼吗?你是从哪知道的?

是什么让孩子们不顾家长的告诫,明知东山有狼,还偏要去那采药呢?(师相机板书:热爱)

5、全班齐读。

6、这段话中作者通过抓人物的语言进行描写,表达了自己的真情实感,让我们体会到了二牛和“我”对老师的爱,谁还有其他的发现?

预设二:第8自然段

而眼尖的二兰忽然又发现溪里有小鱼,她说老师是南方城里人,爱吃鱼,让我们抓。我和二牛干脆下了水,摸呀,捉呀,追呀,堵哇,一条条小鱼被甩上岸,二兰和石花就用柳条把它们一条一条地穿起来

1、引导学生抓住抓住描写人物动作的词语谈体会,并将感受融入到句子中进行朗读。

通常我们把三个或三个以上这样的词组组成的句子叫做排比句。齐读,体会排比的好处。

2、创设情境,感受童年欢乐。

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朗读这几句话,看看你的耳边都响起了什么声音?

谁来说说你听到了什么?这些美妙的声音交织在一起,不就是一首动听的歌曲吗?同学们,把我们的感受带进去再来读一读。

3、作者仅仅用了几个动词,就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学生爱老师的画面,也为我们展示了作者童年时的那份欢乐,看来,抓住人物的动作进行描写,也能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预设三:第9自然段

我们兴高采烈地抱着草药,拎着小鱼往回走,迎面碰上找我们的大人、老师和同学。

1、抓“兴高采烈”一词体会大家采到草药无比喜悦的心情。

2、请试着读一读。

3、抓住人物的神态进行描写,也能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预设四:第10自然段

在大人们的责骂和追问声中,我们委屈地向老师献上了草药和小鱼。老师一下搂住我们脏乎乎的身子,哭了,泪水一滴一滴掉在我们脸上

1、推敲“献”。不用“献”行不行呢?看来,准确的使用词语就能恰如其分地表达我们的真情实感。

2、带着理解再来读读这句话。

3、看到我们如此的用心良苦,老师有什么表现?这是怎样的泪水?

4、同学们为了老师敢冒生命危险,老师又怎么会不感动呢?我们在体会学生对老师真挚的热爱(板书:热爱)同时,我们也关注到了作者利用采药、捉鱼这一典型的事件,抓住了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进行描写,恰到好处地表达了自己的真情实感,希望大家将这节课上所学的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当中。

(二)老师对学生的爱

过渡语:那么,这究竟是一位怎样的老师,值得学生如此热爱,冒着生命危险去为她挖草药呢?让我们回到前文中找一找。

1、我说,我们老师好,样样好,天下第一好。

这句话中有几个“好”?同学们,当一句话中反复出现某一个字的时候,就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了,通过这三个“好”你体会到了什么?

男女生分组来读一读。

2、体会老师的好。

大家为什么这样说呢?请大家再次默读前文,找到描写老师的语句,并在旁边简短的写下体会。

(长相美、嗓音美、有知识、有爱心)

3、小结:

学校破旧荒凉,学生一个个脏兮兮的拖着鼻涕,而老师却是从城里来的又年轻又漂亮,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让我们把感受送到句子里面,再来读读这句话。

甘愿舍弃城市的繁华,留在这里教我们,这就是老师对我们的——无私的关爱。(板书:关爱)

4、学到这里,相信大家已经知道了这歌声里包含着什么,看着板书大家一起说。

(教师随机板书)

四、总结升华,感悟“歌声”。可以忍受委屈,甚至不顾生命危险,孩子们就是这么热爱着老师;可以放弃大城市优越的生活来到这穷乡僻壤,悉心教育这群农村娃儿,老师就是这么关爱着孩子们。正是因为这份爱把学生和老师的心紧紧连在一起。现在让我们再读课题,想想为什么用它做题目?

是啊,这歌声让作者难忘,每当听到这歌声都会让作者想起童年,想起童年的老师。其实这“歌声”犹如一条丝带将童年的点点滴滴穿在了一起,如果我们把这些宝贵的经历看做是一颗颗珍珠的话,这“歌声”就犹如一条线,将颗颗珍珠串成了一条璀璨的项链。(完善板书)

五、概括写法,拓展延伸。

1、课文学完了,它在阅读和写作方面对你有什么启示?

2、请再读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你还有什么发现?

3、请运用本课学到的写作方法,把你童年温暖的记忆,真挚的情感留在你的习作本上。

六、总结全文,升华主题。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发现不管是文中的作者和他的小伙伴,还是老师,他们就像那乐谱上跳动的音符,用各自的行为共同谱写了一曲爱的赞歌。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身边处处都有爱,那就让我们静心去感受,积极去传承,用心去谱写这人生爱的华彩乐章吧!

七、作业布置。

1、阅读《给老师的礼物》《师恩难忘》《藤野先生》

2、童年是多彩的,童年是欢乐的,童年是难忘的。请运用本课学到的写作方法,把你温暖的记忆,真挚的情感留在你的习作本上。

《永远的歌声》教学设计 篇六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习生字,并掌握“淙淙”、“龇牙咧嘴”、“鼻涕”、“剃头”、“小辫儿”、“拽住”、“吆喝”等词语。

引导学生趣味读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我们”对老师诚挚的爱。

过程与方法:

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方式帮助学生学习作者通过典型事件,抓住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教育学生树立尊敬、热爱老师的优秀品德。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我们”对老师诚挚的爱。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通过典型事件,抓住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激发兴趣

观看歌曲视频,揭示课题。

二、自由读文,检查预习:

1、检查生字词,理清文章脉络。

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精读课文,感悟理解。

(一)学习第一层,体会孩子对老师的喜爱之情。

1、默读2——5自然段,找出与老师有关的语句,读读这些句子,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2、全班交流,有趣讨论:

语句:

(1)“我们的老师是个从城里来的女学生……又漂亮。”

(2)“她用好听的嗓音教我们唱……小歌剧。”

(3)“我还和姐姐争论过……还是我们老师唱的好听。”

(4)“我说,……天下第一好。”

感受:“我们”这些山乡的孩子对老师非常热爱。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孩子对老师的热爱之情。

(二)学习第二层,进一步感受学生对老师的热爱之情。

1、自由读6、7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全班交流:

感悟:

(1)明知进山有危险,还要进山为老师采药,体会到学生对老师的爱。

(2)老师嗓子哑了,学生很着急,想尽一切办法为老师治病,感受到学生爱老师。

3、练习有感情朗读。

同桌分角色对读第7自然段,读出对老师的热爱之情。

(三)学习第三层,感受师生情。

1、指名读8——10自然段,交流感悟。

2、全班交流,趣味分析:

(1)“眼尖的二兰忽然又发现溪里有小鱼……把它们一条一条的穿起来。”

“老师是南方城里人,爱吃鱼”——学生的心多细呀!

“我和二牛干脆下了水”——为老师抓鱼不顾一切。

“摸、捉、追、堵、甩、穿”——想尽一切办法抓小鱼

教师小结:从学生的一连串抓鱼的动作中,我们感受到了他们对老师浓浓的爱。

自由读——指名读

(2)第9自然段。

教师:孩子们为老师抓鱼忘记了一切,全然没有发现自己身边隐藏的危险,因为他们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

(3)当孩子们委屈地献上自己为老师采的草药、抓的小鱼时,老师为什么搂住“我们”脏乎乎的身子哭了?

有趣的变换角色体会:

如果此时你就是那位深受学生爱戴的教师,看到学生这样的表现,你会怎样说,怎样做呢?

学生自由汇报。

教师小结:是啊,学生们的童真感动了老师,感动了家长,也同样感动了他们自己,以至于多年以后回想起来,依然是那样的美好。

四、学习开头和结尾,体会写法。

1、阅读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部分,你发现了什么?

(首尾呼应,文章结构更加完整)

2、文章为什么以《永远的歌声》作为题目呢?

小组讨论——全体交流

(要点:歌声是老师留给我们的,但那遥远的歌声已化为美好的记忆,那诚挚的师生情感留在了同学们的心里,永生难忘。)

五、联系实际,寻找感动。

回顾教过你的老师中,哪一位老师让你最难忘,说说你们之间感人的故事,或者你为老师做过什么有意义的事。

六、布置作业。

趣味练笔:你在生活中和老师发生过什么感人的事,请写一写,试着运用首尾呼应的写法。

上面内容就是一秘为您整理出来的6篇《《永远的歌声》教学设计》,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更多实用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一秘。

最新范文

95 5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