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米范文>教师教学>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最新5篇】

2024-04-01 01:25:45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该页是勤劳的编辑为家人们收集的语文教案【最新5篇】,欢迎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语文课教案 篇一

一、本单元内容:

精读课文:

21、《古诗三首》

22、《寓言二则》

23、《西门豹》

二、单元教学目标:

体会古诗的诗情画意,了解西门豹的智慧与才干,理解预言讽喻的意思,了解神话故事中的大禹公而忘私的精神,受到中华民族文化的熏陶,产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情感。

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积累词语的能力;培养学生古诗的能力;培养学生用指定的词语造句的能力;培养学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能力,背诵课文的能力;培养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读了课文后把自己的感受写出来的能力;培养学生联系课文的内容理解句子的意思的能力;

三、重点分析:

本单元要学习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古诗;提出不懂的问题;了解每篇课文的内容,体会的思想感情。

四、难点分析:

体会古诗的诗情画意,了解西门豹的智慧与才干,理解预言讽喻的意思,了解神话故事中的大禹公而忘私的精神,受到中华民族文化的熏陶,产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情感。

五、知识点地位及系统性分析:

本单元要培养学生用指定的词语造句的能力;

培养学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能力,背诵课文的能力;

培养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读了课文后把自己的感受写出来的能力;

培养学生联系课文的内容理解句子的意思的能力。以前学生都接触过,此单元需要继续学习,掌握方法。

六、学生已具备的知识水平及能力分析:

学生已经能用普通话正确的朗读课文,但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上还需要练习。已经掌握了把课文分成几部分的方法,但还要多练习。能提出不懂的问题,但字词方面上比较多,还应交给学生方法。

语文教案 篇二

一、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学习课文的写法,能用笔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积累美好的语言。

3、整体感悟课文,体会文章所表现出的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的美好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重点:体会文章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2、学习难点:挖掘文章的思想内涵。

三、授课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四、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MV《爱的奉献》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最质朴的话语道出人类最美好的情感!在英国作家莫里斯吉布森的作品里,就有一位医生,他与小镇上的人们一起让我们感受到了人间的真情!下面我们就一起学习这篇作品《冬夜的灯光》。

二、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

偏僻 提防 穹隆 引擎 猝不及防

辽阔 无垠 启程 领悟 婉言谢绝

2、快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在朗读中思考问题

1〉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人物、事件)

2〉读了文章后,你有怎样的感受?

三、研读赏析

1、导学:文章以“冬夜的灯光”为题,有着怎样的含义?

本文以“冬夜的灯光”为标题,蕴含有两方面意义:一是实指,只在那个风雪冬夜里农户们为医生出诊指路照明的一盏盏灯光;还有另一方面的深层含义:冬夜喻指黑暗、寒冷,而灯光则象征光明、温暖。在那个荒凉、偏僻的'小镇,真诚淳朴的友情,人与人之间的的相互关爱,深深打动了寒夜里出诊的医生,驱走了冬夜的黑暗、寒冷,温暖了夜行人的心,让人由衷地发出感叹:哦!温暖、明亮的冬夜灯光。

2、自主探究:

学生在课文中勾画,四人小组讨论回答,教师补充归纳。

1〉为什么偏僻、寒冷、荒凉的小镇在“我和我的妻子”心中充)www.1mi.net(满了温暖、友谊和乐观?

2〉细读文章描写小镇和冬夜的语句,分组讨论:这些描写出了交代故事发生的地点、时间外,还有怎样的作用?

3〉文章最后引用阿瑟查普曼的诗,有什么作用?

1〉加拿大西部的小镇虽然荒凉、偏僻,天气寒冷,却拥有淳朴而真挚的情意,这情意让荒凉的小镇和寒冷的冬夜洋溢着无限的温馨和暖意,让读者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的美好和温暖。

2〉文章写到小镇的荒凉,实际是为了和小镇上人们的热情形成对比,在对比中突出文章的主题。环境描写的作用主要是更好的表现主题,本文对环境的描写主要是突出一个“冷”字和一个“暗”字,环境的“冷”与人情的“热”形成鲜明的对比,而“暗”又更加突出了深夜中灯光的“亮”。

3〉从内容上说,进一步升华、概括了文章的主题。阿瑟查普曼的这几句诗,截取了“握手”与“笑容”两个意象,非常简洁、有力的传达出了西部地区人们品质的善良与淳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信任、支持与关爱。这与文章主题是一致的。从结构上说,这首诗与文章第一段首尾呼应。诗中所说的笑容的“长久”,握手的“有力”,与第一段中“这里有的是温暖、友谊和乐观”一脉相承。从表达上说,文章至此戛然而止,引用的这几句是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引发读者的思考。

四、语言积累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千百年来积累了许多爱心方面的格言警句,搜集一些相关资料收录在集锦本中。

五、作业

俗话说: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关爱自己、关爱他人,我们的世界将会更美好。你亲身经历过这样的事情么?以此为中心,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要求写出真情实感。

语文教案 篇三

一、教材简说

本课是三组关于秋天的四字词语。这些词语既描绘了秋天的美丽景色,又描绘了秋天的气候特点和丰收景象。三组词语排列有序,合辙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

教学本课要注意采用多种方法复现生字,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合作学习。应注意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联系生活实际,边读边想象画面,了解词语的意思。我会读中的`词语,具有积累词汇和巩固生字双重目的,要引导学生在读中发现其中的规律,如,尽力、尽量;爽快、凉爽、直爽写字时应注意指导学生把字写端正,写美观。

二、学习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有收集词语的兴趣。

三、教学建议

教学本课,可按照主动学习的策略,激发学生主动、积极地收集关于秋天的词语,培养积累词语的习惯。

(一)识字写字

识字课教学的重点是识字写字,在教学环节设计和时间安排上,要突出这个重点。

在引导学生识字的过程中,应倡导自主识字,注意在生活中识字。比如,让学生自制生字卡片,在制作过程中自主识字;自编字谜,在编字谜、猜字谜的过程中自主识字;自己去收集关于秋天的词语并记下来,用学到的词语去描述秋天的大自然。

识字不能孤立地进行,要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在反复朗读中识字,在积累词语中识字。

要求认识的字要在多次复现中巩固。在认读时,要注意提醒学生读准前后鼻音和平翘舌音的字层、尽、染、淡、登、翠、爽、壮。在学生认识后应采取多种方式来反馈、巩固,如用生字卡片做游戏、听写、阅读补充的短小儿歌等。

语文教案 篇四

教具准备

1. 生字、生词卡片。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爱迪生的聪明才智。

3.学习爱迪生细观察、爱动脑的优秀品质。

重点难点

1. 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 感情朗读,感悟爱迪生的聪明才智。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谈话引入

2分钟

1、 谁知道爱迪生的故事?

2、 大家知道这么多爱迪生的事情,看来我想考考大家的一个填空也难不住大家了。(出示课件:爱迪生长大以后,为电灯的发明( )了很多工( )。

3、 小朋友,你还知道生活中的哪些东西是他发明的?大家互相说说。

4、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关于他小时候的故事。大家齐读课题。

1、 自由发言。

2、 填空练习。

4、 爱迪生救妈妈

自学生字词

结合词句朗读感悟

1、 大家都读过课文了吗?

2、 还想读吗?

3、 好。那就请大家再把课文读读。读完后,请你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4、 请大家说说,读完课文你都知道了什么?

5、 关于生字你们都知道了什么?这样吧,请大家再把课文默读一遍,做这样两件事:(1)把生字连词勾画出来,看看懂不懂这个词语的意思,如果不懂可以和同学商量也可以问老师。(1)其他的词语你要是喜欢也可以勾画出来,也要考虑一下它的意思。小朋友,咱们一起读书勾画吧。

6、 生字都认识了吗?请大家先齐读一遍。(然后在跳读(

7、 谁能把课文读的正确流利?大家都想读,那我们就一个人读一段吧。

8、 读的真好!几乎一点都没错。谁来说说自己画了哪些词语?

9阑尾,就是人们平时说的盲肠,它长在我们的右下腹。它一发炎非常疼痛,还能夺去人的性命。突然发作的又非常厉害的阑尾炎就叫急性阑尾炎,也叫急性盲肠炎。小朋友,你们听懂了吗?

10、 为什么画这个?

11、 溜是个生字,你记住了吗?

12、 谁接着说。

13、 哎呀,老师没讲你就知道意思了。你事先查过成语词典吗?

14、 那你怎么知道的?

15、 啊,真聪明!能够根据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小朋友,咱们一起看看他是怎样理解的。

16、 真了不起呀。同学们,我们要学习这种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的好方法!这个词语里有两个生字哦,你是怎样记住的?

17、 请继续说说。

18、 是啊,晃是多音字。老师这里要告诉你们,晃在明晃晃这个词中读成第一声,大家跟我读一读:“明晃晃”。(出示词语卡片:明晃晃、晃荡)大家跟着老师读读这两个词语。

19、 还有别的吗?

20、 为什么要画这个词呢?

21、 其实你也很聪明。既然你画出了聪明,我建议大家再画一个词语。请看第一段,请大家把“爱动脑筋”画下来。

22、 知道我为什么请大家画这个词语吗?

23、 对。这是一个原因。

24、 呵呵,和我想的一模一样。

25、 啊?注意了,咱们好好听听。小朋友们,你们也听听这个连我自己都不知道的深刻含义。

26、 (与学生握手)天哪,你把我的心理话都说出来了。那么你愿意这样做吗?

27、 是的,老师相信你愿意,因为你现在就是一个爱动脑筋的聪明的孩子!小朋友。你们愿意多动脑筋吗?

28、 现在就请大家动脑筋。请看大屏幕:(课件──课后“我会填”:上医院已经来不( )了,爸爸很着( )。)那位小朋友会填?

1、 读过了。

2、 想

3、 自由读书

4、 (1)我知道爱迪生很聪明。(2)我知道爱迪生用镜子把光聚在一起,使病床上一下子亮堂起来,让医生给妈妈成功地做了手术。

5、 默读课文、勾画生字、互相讨论,询问老师。

6、 认识了。

7、 轻读课文。

8、 我画了“急性阑尾炎”,但是我不懂它的意思。

9、 我画了“一溜烟似的”。

10、 因为这能形容人跑得非常快。

11、 记住了,很简单,就是三点水加上留下的留。

12、 我画了恍然大悟。就是一下子就明白了的意思。

1.3. 没有。

14、 看课文知道的。

15、 课文第四段写了,爱迪生和几个小伙伴拿来大镜子以后,被爸爸斥责:什么时候了还胡闹!这说明爸爸不明白爱迪生的意思。等到镜子把灯光聚在一起,病床上明亮起来后,爸爸一下子就明白了大镜子的作用,就不骂爱迪生胡闹了。这就是恍然大悟。

16、 很简单。这个词语是形容心里明白的,所以这两个字都有竖心旁。竖心加上光就是恍,竖心加上吾就是悟。

17、 我画的是“明晃晃”。我发现这里的晃字读音和前面学过的“晃荡”的晃字读音不一样。

18、 (跟读)

19、 (简单说说“环顾四周、斥责委屈、夸奖”等。)我还画了“聪明”这个词。

20、 因为爱迪生很聪明。

21、 画词语

22、 您想让我们多动脑筋。

23、 您可能是想说,爱迪生聪明的原因是爱动脑筋。

24、 我还知道您的深刻含义。

25、 您的深刻含义是让我们以后要多动脑筋,不能光靠自己的小聪明,如果耍小聪明,就不能把学习搞好。

26、 愿意。

28、 填空并读读。

写字

6分钟

1、 聪明的孩子们,能用你们的聪明帮助大家把本课要写的3个字和3个词写好吗?

2、 (出示课件:要求写的字──油、检查、团、斥责、炎、夸奖)请大家先自由读读

3、 小朋友,我们一起把这些字词齐读两遍吧。

4、 现在请大家开动脑筋,睁大眼睛,看看、想想,想想、看看,书写这些字词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几个红色的字要特别注意哦,很容易写错的。(范写“炎、检查、夸奖”)

5、 在座的小朋友,小朋友,现在我们一起动手,把这写字认真地写两边,看谁写的最漂亮。

6、 下面我们一起做个认字游戏。将认识的字组词。

1、 能──!

2、 自由读字词

3、 齐读字词

4、 观察后发表自己的意见

5、 写字

朗读全文

1、 这片课文很有意思,大家回去后可以表演,也可以做个小实验,看看镜子能不能把灯光聚在一起变得更加明亮。为了表演的更好,我建议大家再把课文有感情地朗读一遍,大家愿意吗?

2、 好了,下课。

1、 愿意。(集体朗读全文)

语文课教案 篇五

教材分析

《啄木鸟》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北老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5单元中的第一篇课文。第5单元主要以“动物”为主题,使学学生通过学习课文,一方面了解有关啄木鸟的知识,另一方面感受动物是自然界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人类的好朋友,从而树立保护动物的意识。

学学生分析

本班学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语文学习,已具备了一定的自学学生字的能力,能借助拼音自己朗读课文,能就某一个问题展开初步的合作学习与讨论,能够用比较通顺的语言回答课堂上教老师提出的问题,有一定的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的能力。

全体学学生都比较喜爱语文课,在课堂上能积极思考,踊跃发言,特别喜欢以四人小组的形式进行朗读练习。在分角色朗读的过程中,每一位学学生的朗读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设计思路

1.课前布置学学生搜集有关啄木鸟、喜鹊、猫头鹰的知识,培养学学生动手查找资料、积累知识的能力。课堂上,大家交流自己搜集的知识,让每一位学学生都积极参与进来,锻炼口头语言的表达能力。

2.在学课文之前,进行反复的自由读、选择喜欢的段落读、小组读、分自然段读、选择最喜欢的句子读;学课文之后,再进行回顾性分角色朗读。朗读是培养学学生语感的有效途径,它可以唤起学学生的想像,锻炼学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情感的能力。

3.教学中围绕“是不是猫头鹰、喜鹊的本领不如啄木鸟”这个问题,开展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是学学生交往互动、情感交流、思维碰撞、信息沟通、资源共享的过程。学学生在小组内充分与同学交流,也可以与教老师交流。多层次的交流活动,使学学生能摆脱教老师这一权威的束缚,自由发表自己的言论。

4.创设情景,进行课文内容表演。学学生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小组成员合作编排小品并精心表演。这个过程既可以培养学学生的表演才能,同时又能培养学学生之间互相合作的能力。

5.进行课外知识的拓展。引导学学生将自己熟悉的小动物的知识通过“自我介绍”等方式进行交流。这个过程可以使教学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使学学生可以充分展示自己从书本、电影、电视、网络以及参观访问等各个渠道获得的知识,使学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教学目标

1.会写8个学生字,会认14个二类学生字,认识“言字旁”。

2.在多媒体课件的帮助下,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到动物是自然界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人类的好朋友,从而树立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流程

一、激情导课。

1.交流搜集的资料。

(1)教老师(用多媒体出示猫头鹰图片):谁认识这只鸟?(出示学生词“猫头鹰”)谁认识这个词?(指名读。会读的同学一起读。)

(2)老师:老老师知道同学们搜集了很多关于猫头鹰的知识,谁愿意为大家介绍介绍?

【这个环节重在开阔学学生的视野,让学学生通过多种渠道,发展思维的灵活性、多维性、开拓性,培养学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能力以及收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3)多媒体出示教老师收集的关于猫头鹰的知识。老师学生进行交流。

(4)用相同的方法请出喜鹊和啄木鸟。老师学生共同交流有关喜鹊和啄木鸟的知识。

2.引出新课。

(1)教老师范读课文,请学学生说说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什么?

(2)(多媒体展示学生病的苹果树请猫头鹰、喜鹊、啄木鸟治病。)老师:这三种鸟到底能不能帮苹果树治好病呢?请同学们按照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朗读课文第2、3、4自然段。

【这个环节重在使学学生通过对课文的反复朗读,理解课文内容,并把自己的理解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表现出来。】

(3)学学生汇报读书情况。

教老师提问:

①猫头鹰是怎么说的?谁来读猫头鹰的话?反复朗读并体会。(教老师指导朗读。)

②猫头鹰不能帮助苹果树的原因是什么?

③用同样方法读喜鹊的话。

(4)教老师重点指导啄木鸟这一段。

①(多媒体出示词语:敲敲、找到、捉出。)读词。让学学生做动作表演,理解词意。

②把这三个动作连起来,说一说啄木鸟是怎样捉虫的?

③说说苹果树的病是怎么治好的?

(5)分角色表演,读第2、3、4自然段。

(6)苹果树的病好了吗?找出来读一读。

(7)四人小组讨论:是不是猫头鹰、喜鹊的本领不如啄木鸟呢?

【这一环节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根据自己以往积累的知识做出回答。重在培养学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8)分小组按课文内容编排小品。按小组来表演。再由学学生自我评价,互相评价。

【这一环节能将抽象的文字转化为具体鲜活的情景,充分调动学学生的积极性,激活学学生的思维和想像力,更好地理解课文,体会感情。重在培养协作精神、自编自导自演的才能及评价和自我评价的能力。】

二、发散思维训练。

老师:除了这几种动物外,同学们还知道哪些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呢?请同学们戴上头饰,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向同学们介绍它们的知识。

【将课本知识有效地扩展到学学生的现实学生活中,将适合学学生的课外知识引入课堂,不仅能充分调动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能充分利用课本以外的教育资源,突破教学内容的单一性,让学学生自主地、创造性地学习语文知识,全面提高学学生素质。】

三、总结。

老师:我们不但知道了有关猫头鹰、喜鹊、啄木鸟等许多动物的知识,还懂得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的道理。今后,我们每个人都要保护动物,做动物的好朋友。

评析

本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当学学生心中有疑问时,能做到及时组织学学生进行讨论,在讨论中巧妙点拨,引发学学生探讨的兴趣,从而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之中。通过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使每个人在合作学习的同时,能加深理解,提高认识,获取深刻的体验。这个过程,是学学生与学学生、教老师与学学生之间交流的过程。经过思维火花的碰撞,大家对所讨论的问题有更明确的认识,获得了知识,感悟了方法,同时获得极大的情感满足。

最新范文

90 59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