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米范文>作文写作>体裁作文>观后感

集结号观后感6篇600字(优秀10篇)

2024-01-26 00:22:50

电影《集结号》是冯小刚导演的最新力作,战争讲述了解放战争时期,九连连长为掩护大部队撤离而带领团队与敌军主力作战的故事。你是否看过这部作品?看完之后你有什么感想呢?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里是勤劳的编辑为大家整编的集结号观后感6篇600字(优秀10篇),仅供借鉴,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集结号》观后感 篇一

刚刚看完《集结号》,感觉非常不错。虽然初衷只是为了许三多在里面有一些镜头而引起的兴趣,走进电影院我便知道这一趟没有白来。看了,哭了,心里沉甸甸的,却有一种酣畅淋漓的快意。

一九三连连长谷子地携其子弟,共48条铮铮铁骨的汉子,硝烟里同仇敌忾,无所畏惧,拼命的同时,每颗活生生跳动的心都在期待着,期待着那永远都不可能吹响的撤退信号——集结号!

血肉横飞是战争的写实,生离死别是战争的必然,轰隆隆的炮声在他们的头顶炸响,也在在我的心间炸响。我不是影评,没有资格做过多的评论。只想让时间静止于此刻,让一颗崇拜军魂,崇拜兄弟情的心,穿越浩淼的时空,回到那烟花般绚烂的汶河战场,承蒙连长谷子地不弃,做他最后弟兄的第49人,哪怕没有台词便倒在血泊中。

“头皮儿上飞子弹,裤裆里跑手榴弹”,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局面下,谁敢有半点犹豫。这48条汉子不但视死如归,更向世人展示了英雄有血有肉的一面,别说什么时势造英雄,也别说什么生不逢时,换做今天的我们,只见那漫山遍野四处涌来的敌人便早已魂魄不知去向,何谈完成任务,何言退敌之勇,即便集结号真的吹响,又有几人能全身跑掉?

让这虽死犹存的凛然飘遍神州,如果说五星红旗是烈士的血染红的,那就让这份浩然英气彻底清除战场的硝烟吧。清新的空气,金黄的阳光,艳红的杜鹃,伴着学堂里孩子们朗朗书声,谁说不是这伟大英雄主义理性的延伸呢。

英雄不一定有素质,英雄不一定不怕死,但英雄在浴血沙场时,听不到比听到集结号的响起,要快乐一百倍,因为,英雄不想也不愿听到集结号!

战争片《集结号》观后感 篇二

在《集结号》这部影片中,我感到作为一名战士他们的那种誓死服从命令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影片中,连长谷子地坚决地服从上级的命令,在仅有47人的状况下,面临超多敌军,临危不惧。当时,许多战士以已经听到了集结号为由,要求撤退。但连长谷子地仍然坚守着对团长的诺言,在听不到集结号的状况下,即使打到最后一个人,也不撤退。但事实上,并没有人给他们吹号。在几次交火之后,除了连长谷子地外,全连所有的人都牺牲了。即使此时,谷子地都在坚持战斗,最后被炮弹击中,昏了过去。影片中那真实的战斗场面,战士们泼洒的热血,都给人一种强烈地震撼,给人十分深刻的印象,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热血沸腾的感觉。

在生与死的考验下,他们坚守着阵地。这就意味着他们选取了死亡。这是一种怎样的精神,怎样的意志?对此我不敢妄加评论。对于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我们来说,我是无法想像他们所应对的究竟是什么。我对于战士们敢于牺牲的精神产生了一种由衷的敬佩之情。

影片中,幸存下来的连长谷子地,历尽千辛万苦为战友的事让人敬佩不已。一个人能够做到这一点,他的行为实在让我佩服。在证明战友们烈士身份的当天,安排了一个相当庄重的场面,却让我的心里涌起一些伤感。影片中充满了浓厚的兄弟般的战友情谊,使得影片更不缺乏感情色彩,让人觉得荡气回肠,让人感到无比的震撼。

这部影片开启了我对我们中国军人的无比崇敬的感情,我为我们的祖国拥有这么出色的,这么出色的军人而感到自豪!

《集结号》观后感 篇三

这是我第二次看这部电影了,这次对这部电影有了不同的感受。

《集结号》是以国共内战和朝鲜战争为题材的电影,是一部实打实的充满战争令人热血沸腾的电影。

主角九连连长谷子地接受了一项阻击战的任务,他与团长约定以集结号作为撤退的号令,如果集结号不吹响,全连必须坚持到最后一刻。然而一直战到最后一刻的谷子地同志也未曾听到集结号的响起,并不是由于他的耳朵在战争中震聋了的缘故,而是139团的团长刘泽水同志根本就没有下达吹响集结号的命令。谷子地只能带着他那可怜的47人奋战到死。个人对于这种战友间的背叛行为是十分应当遭人唾弃和鄙视的,然而对于战争这种事来说,不能把和平时期的道德观价值观去衡量的。

刘泽水这么做完全是出于战略的需要,并不是他个人想要这么做的(这么想我心里平衡多了)。故事除了走血腥的战争路线外,其实不难发现还有条情感路线,是由连长谷子地串起来的,对47个弟兄都被视为失踪者的愤慨谷子地设法加入解放军炮兵部队,跟随队伍的步伐南征北战,他生存的唯一动力只是为死去的战友找回应有的荣誉。即使时光飞逝事过境迁,即使历史已渐渐被人淡忘,那刻骨铭心的兄弟情谊却丝毫不减,在谷子地的脑海里,永远鲜活的是自己那些兄弟们的影像:王金存,焦大鹏,姜茂才,吕宽沟等。

故事的结局仍然是令人振奋人心的,谷子地听见了集结号的响起,全九连的战友们都听见了集结号的响起。为本片的片名《集结号》画上了点睛之笔。

电影集结号观后感 篇四

昨天看了《集结号》,故事大意是:谷子地是9连连长,他率领9连47个弟兄奉上级命令去阻击敌人。上级说,听不到集结号,不许撤退,集结号一直没响,9连的人除了他以外全部战死;他用了他的后半生都来寻找真相;最后的真相是:上级为了大部队的转移,牺牲了这支部队,集结号根本就没响过!

我喜欢是因为拍的真实!之所以认为真实,是因为很多情节真实地表现出了一个人面临死亡的危险时正常人肯定有的恐惧心理,这是原来中国的战争片遇到这种情节时,所有战士都举手争着上战场,回避反映在战争中人表现出来的恐惧和懦弱。因为在战场上,肉体很容易象蚂蚁一样被开动起的来战争机器碾碎,成百上千的人会在一次轰炸中毫无反抗能力的死去,有一个场面是:很多人都听见,但其实没有响过的集结号时,多真实地表现出一个人、一个正常人肯定会有的恐惧。战争年代,英雄之所以能成为英雄,不是因为有崇高的使命感,而是因为别无选择!

“明明是烈士,怎么就变成失踪了呢?”这句台词给我的印象很深,虽然认为电影的前半部分是很晃动的战争场面与后半段谷子地找寻部队的戏的风格有点不符,但我想冯导更希望通过前后的对比来反映出谷子地的这份认真,表现出一个战争年代平凡的人所焕发出的人性光辉!他为了让战友们得到安息,为他们的尊严在不断地寻找……

电影集结号观后感 篇五

刚看完《集结号》回来,浑身有些发软。因为电影所带来的视觉冲击、心灵震撼都太大了!一开场的一系列战斗场面,就给你强烈的视觉冲击,因为拍摄的真实无比;疾步行进时脚步声,战斗时枪的抖动,人的身体被子弹击穿的场景,都让人的神经绷的紧紧的。这时,你已感受不到谁是正义谁不正义,战争本身就是一种残酷!战争本来就是不应该发生的。

死守窑场的战斗,始终没有听到集结号想起,连长以下四十七人全部阵亡!后来真相大白,为了掩护大部队的转移,团长根本没让吹号;看到这里时虽然也有点气愤,也为九连兄弟们的牺牲可惜。但是战争就是战争,典型的舍卒保车战术,似乎也无可厚非。这样的事例在当年估计很多很多吧。

想起了以前看过的另一部战争片《太极旗飘扬》,听说《集结号》就是参照前者拍的战争场面。《集结号》讲述的是一个群体,经过残酷的战争,和平后去寻求本属于他们的荣誉的故事。而《太极旗飘扬》首先描绘的是平民家庭的安静生活,一对亲兄弟如何因为战争而被卷入战场,兄弟情深的故事。相对来说《太极旗飘扬》给人的震撼更大,因为是完全站在平民的角度去看待战争,让你看到战争的残酷,让你看到肚子被打穿肠子流出来,让你看到伤口没有及时清理而生蛆;我想看了这部片,没有人会再大言不惭的去鼓吹战争的刺激、好玩。

珍爱生命,和平为贵!

集结号的观后感 篇六

在我刚带上鲜艳的红领巾时侯,老师就告诉我们:红领巾是五星红旗的一角,然而五星红旗是中国的烈士用鲜血染红的。一直以来,我将这句话牢记在心但又不是很明白。直到今年的寒假,妈妈带我去看了电影《集结号》,看完之后我感到非常震撼也深深地理解了这句话的意义。

《集结号》讲述了在解放战争时期,连长谷子地接到团长命令,要打阻击战帮助大部队撤离,以集结号为撤退信号,结果,整个连都打光了,也没听见集结号响,谷子地也被炮炸晕,在死人堆里他奇迹般的得以生还,之后在漫长的岁月里,他历经千辛万苦寻找死去战士的遗骸,为的是给他们一个“烈士”的称呼。

当我看到指导员为救一名小兵被敌人的炮弹炸成两半;解放军战士们在敌人的枪林弹雨中一个一个地倒下,地上的鲜血像小河一样流淌;全连人都死了,就剩谷子地一人,还继续战斗……我的心一直在强烈地震撼。

看了电影以后,我的心情非常沉重,我知道了,我们现在的生活是多么的幸福,多么的快乐,我们出生在和平的年代里,长在幸福的红旗下,在天堂一样的学校里生活,在操场上奔跑、做早操、玩游戏,让欢歌笑语充满整个校园;我们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学习……这一切都是无数的英雄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呀!这些烈士为了我们祖国的和平和美好,不怕牺牲、甘愿奉献,用自己的鲜血换回了我们现在幸福的一切,他们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们用鲜血染红了五星红旗,我们这些少先队员,一定要继承先烈的遗愿,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好真本领,将来承担起我们的责任和义务,为祖国创造美好的未来。

《集结号》观后感 篇七

那飞腾的子弹穿过的是肉体,流下的是鲜血。别忘了,他们是烈士。——题记

最初爱上电影,便是因为《集结号》。头一回热切地感受到那烽火连天、硝烟弥漫的战争岁月的残酷,那令人感动的铁汉柔情。相比起外国的高科技大片,纯正的中国式电影更是令人印象深刻。我们为之欢呼难忘的不是那震撼人心的战争场面,而是坚定不移的情怀。

再次观看《集结号》,才深刻地感受到这部影片给我留下的印象竟如此之长久。时隔三四年再观这部电影,我依然没有忘记那感人的每一幕。

一位普普通通的连长,在十几年中疯狂地走遍全国各地,寻找那曾经的一三九团。1948年那一场死神的盛宴,他们九连为了抵御进攻,全连47名战士无一幸免,惟独连长一人死里逃生。但这侥幸得来的性命对他来说已经不重要了。战争结束之后,他在众人怀疑、不解与逼问之中,用尽毕生的时间,为那群英勇的烈士们寻回他们应得的荣誉——他们是光荣的革命烈士!他要用自己余生的时间,告诉所有的人,飞腾的子弹曾无情地穿透战士们肉体,他们,是至高无上的烈士!

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没有舒适安定的生活,那抗争在一线的战士们,可能上一秒还精神抖擞地豪言壮语,下一秒却已粉身碎骨。他们没有我们现在所拥有的一切,但却有着我们现在没有的一切,那真正的同甘共苦的手足情谊。一个无人知晓的连长,可以为了牺牲的47个兄弟找回属于他们的烈士称号而不顾一切;而当下那些有着真正血脉亲情的兄弟,却会为了家族的遗产、权势而勾心斗角。就是这样,当我们不断跻身于高处时,总是会遗忘最初的肝胆相照。

感谢那位连长,他用自己对战友的真挚情感,告诉了我们,什么才是真正的兄弟,真正的人世。

集结号观后感 篇八

冯小刚在《集结号》中讲述了一个不一样的关于战争和人性的故事。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好故事,然而打动我的却并非故事本身,而是它带给我的思考与启迪。

影片中的瘸腿小山炮一出场就吸引了我的目光,他似乎就是战后陷入窘境的九连,而他与坦克的对比正如九连与敌军实力悬殊的对峙,同时也预示了谷子地等人最终的命运,所以说这无疑是个悲剧。而将集结号作为影片的名字,这一选择清晰的激发了人们的联想,这种联想也是理解该片的关键。在这里要47名战士抵挡数倍甚至数十倍的敌军,再加上装备的落后与弹药的紧缺,如此悬殊的力量对比,使得集结号一吹响就预示着撤退,预示着生存。集结号本是战士们生的希望,有些讽刺的是,全连在敌我实力悬殊,完全没有胜利可能的情况下,仍然拼死着抵抗,集结号是这些战士唯一的生机,然而为了大部队的安全转移,团长根本没让号手吹号,当时组织就已经决定用一个连的牺牲去换取大部队的安全转移。战士们的以命相许换来的却是被抛弃,成为了的最名副其实的“炮灰”。如果九连的战士一开始就清楚自己身上背负这样光荣而又伟大的使命,那牺牲也成了理所当然,可事实是这些可爱的战士在走向死亡的路上却天真的期盼着天堂的风景,虽然也做了牺牲的准备,可这其中的峰回路转多少还在战士们心中萌着芽,集结号就是这颗干涸大地上饱满的种子。

壮士一个一个倒下,他们拼死守卫的战地转眼间成为了他们的墓地,他们以死抗争捍卫着的党组织却为了自己的安危把他们推向死亡的深渊。分分秒秒都在盼望的集结号却在多年后企图令他们安息!试问他们该以何种心态接受这迟来的号声?!

电影《集结号》观后感500字 篇九

今天度过了愉快的一天,中午和小宁去逛厂甸庙会,很不错,买了几套小儿书和盘,虽然人很多,环境也不太好,但很开心。下午4:00我们一起去东环广场看电影,她选的是冯小刚的集结号,感觉很不错,确实让我们感动的流泪了,而且两个小时不知不觉就过了。我敢说这是冯导的目前拍过的电影最高水平了,无论从题材和拍摄的节奏都非常好。

下面我想谈谈看过这部电影的感觉,一个看似简单的故事,却让我感概良多,感觉到谷子地的真情,哥们义气,有人可以说他傻,说他疯了,但我想说这才是真男人,执着而执拗的男人让人感动,就是傻也傻的那么可爱,为了一群死去的战友的荣誉,拼尽全力,就现在的人能有几人做到!放弃一切,不顾一切,不怕牺牲的精神,让我作为一个现代的青年人感到汉颜。今天下午还和淑宁讨论她与到的不平事,现在她觉的平衡了,我也是。凭什么我们得到今天的一切,而那些死去的英雄们却什么都没有,甚至连个名字都没留下,无名的英雄们你们的灵魂安息了吗?你们在那个世界还好吗?你们用血肉换来的世界,我们大家珍惜了吗?我想看完这部电影我们都会平衡,都会有所触动,那是来自心灵深处的声音,我将珍惜我们眼前的一切,无论树木花草,鸟兽,乃至自然万物生灵,以及得到的一切,用我们的行动把世界变的更加美好和充满生机,由衷感谢那些无惧生死,无计得失的人们,是他们彻底改变了这个世界,让我们祝他们在那个世界里平安幸福,宁静安详。敬礼!

《集结号》观后感 篇十

生命对于我们芸芸众生来说,是何等重要的。更何况是如今的太平盛世。对于生命最深的感悟,是源于曾经看过的一个电影《集结号》。

《集结号》将镜头对准了这样一群人。团长让谷子地坚守一个阵地,必须等到后方集结号吹响才可以撤退。于是带着他的46个兄弟上去了,坚守了十几个小时打退了敌人三次进攻之后,他的46个兄弟全部阵亡了,而他那些牺牲的兄弟却被埋在厚厚的历史尘埃之中慢慢腐烂变质,变成了老谷叹息里那一排排刻着“无名”的树桩,那些年轻的生命灰飞烟灭了,可见当时的战场是怎样的残酷。人的生命是可贵的,战争就意味着牺牲,但当战争不可避免时,我们仍然需要士兵的信念和勇气。中国几千年来经过了无数次战争,战争不仅仅带给我们灾难,也给我们流传下来许多不朽的精神,这些精神才是国家不亡、民族常在的保证。可悲的是那些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品格似乎现在忽然不被提倡了,似乎那样牺牲太傻了。我认为在我们现在这个年代,人们不用宣传就都懂得“好死不如赖活”的思想了,反而是太缺少对牺牲精神的歌颂。人是需要有一些精神的。我们要告诉这些在战争中献出生命的人我们并没有忘记他们,他们的生命是何等的高贵。如果人们真的把在战争中牺牲的那些战士当成炮灰,才是对他们生命的侮辱。

这部影片让我正视了对生命价值的领悟,让我对生命有了更深的理解,如何谱写一曲生命的赞歌,是我们这些青少年应该需要去想,去深思的。

最新范文

36 275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