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米范文>作文写作>体裁作文>观后感

《集结号》观后感(9篇)

2023-03-01 04:31:36

当品味完一部影视作品后,这次观看让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观后感了。现在你是否对观后感一筹莫展呢?这次漂亮的小编为亲带来了9篇《《集结号》观后感》,希望朋友们参阅后能够文思泉涌。

电影《集结号》观后感 篇一

我看了《集结号》这部电影,看完之后只有四个字的评价:非常震撼!

《集结号》的内容是这样一个故事:解放战争时期,连长谷子地接到团长命令,要打阻击战帮助大部队撤离,以集结号为撤退信号,整个连都打光了,也没听见集结号响,谷子地也被炮炸晕,在死人堆里得以生还,之后漫长的岁月里,他寻找原来队伍的遗涵…为追溯他们"烈士"的称呼而活着……。

首先,我对那些日本人非常痛恨,他们抢夺民粮,杀人放火,后来被八路军杀死,真是罪有应得,活该!活该!

其次,我对那些英年早逝的英雄们感到痛心,指导员为救一名小兵被敌人炸成两半,吕宽沟为一块表放弃自己的生命,可惜!可惜!

最后,便是对那些英雄能人的钦佩,王金存用最后一口气炸毁了两辆敌人坦克,全连人都死了,就剩谷子地一人,还继续战斗,佩服!佩服!

《集结号》真让我感动,它告诉我们:只要国家强大,就不会让别的国家攻击。

集结号观后感 篇二

幕幕炮火连天、尸横遍野、血流成河、血腥撕杀的场面令人惊心动魄;一场场战友惨死、尸骨无存、背负“失踪”名份的情节使人撕心裂肺、悔恨哀怨;一个个舍生取义、视死如归、锲而不舍的英雄壮士让人无限敬仰、难以忘怀。整个影片让人震撼、让人心碎、让人感动、让人长叹。当人们期待以久的集结号终于在片尾中吹响的时候,我禁不住热泪盈眶,感慨万千。这就是我观看了电影《集结号》后的切身感受。

有许多人都说电影《集结号》是一部战争片,但我却感到她更像一部伦理教育片。本片导演冯小刚说《集结号》是表达诚意的作品,我认为还是很有道理的。战争的残酷场面只不过是为这部片子的主题思想铺垫一个前提,其真正的思想主题是在弘扬“忠诚”。

《集结号》吹响的是一曲以忠诚为主旋律的壮丽诗篇。四十七个壮士血洒疆场是忠诚、为的是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为的是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焦排长在重伤弥留之际说听到了集结号吹响了是忠诚,为的是余下的战友的生命;刘营长不让吹集结号也是忠诚,为的是大部队的安全撤退和《太极旗飘扬》+《拯救大兵》+《兄弟连》+《激情燃烧的岁月》+《艺术人生》。也有人早就宣传称这是一部中国的“拯救大兵瑞恩”。无论人家说什么,自己眼见为实——在战场戏那部分的确有点“美国味”。

说到战争片,让我恶心的就是中国战争片,连长顶着炸药包对手下喊“兄弟们你们撤!那里有我顶着!”……(吐了)好假!在这部冯氏战争片里,虽然许多地方采取西风东借,可还是看得到一些低能的中国风格,如吕宽沟和姜茂财去为连长拿手表,宽沟找到手表后竟然高兴地跪了起来(上半身垂直于水平面)!这不是自告奋勇地当活靶子嘛!!但是从中也许还能看出一点,那些士兵不是天生的职业军人,他们都是普通人,都是种田的老实人,因此一高兴,忘了自己置身战场也是人性流露的表现。这时我就觉得这个傻军人很可爱——可如果我是连长我肯定能被他气得吐血,这绝对属于非战斗性减员。

可见《集结号》并不是传统的,教条的,宣扬解放战争怎样怎样的影片。他“我但是是把一个人的经历给拍下来。”哪来什么教条?哪来什么英雄主义?有的只是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有人性的人呀!“炸碎了,就捏不起来了。”

《集结号》观后感 篇三

上周四,我们起欣赏了冯小刚导演的部作品——《集结号》,看完这篇文章,留给我的是莫大的感慨。

这部电影主要描述了:解放战争时期,连长谷子地接到团长命令,要打阻击战帮助大部队撤离,以集结号为撤退信号。整个连队打光了,也没听到集结号响,谷子地被炮火轰晕在死人堆里,侥幸生存了下来。

后来,个司号员告诉谷子地,其实团长从来就没有打算吹响集结号,原来为了大部队的转移,团长和谷子地的连队样,也是战争的牺牲品。谷子地觉醒后,决心要把九连兄弟的遗骸挖出,为他们找回“烈士”的名号。

看完这部电影,我们应该记住,今天的美好生活都是由先烈们用鲜血换回来的,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现在美好的生活,所以在这里,我要把这份最崇高的敬意献给那些为国捐躯的烈士们!

《集结号》观后感 篇四

这是我第二次看这部电影了,这次对这部电影有了不同的感受。

《集结号》是以国共内战和朝鲜战争为题材的电影,是一部实打实的充满战争令人热血沸腾的电影。

主角九连连长谷子地接受了一项阻击战的任务,他与团长约定以集结号作为撤退的号令,如果集结号不吹响,全连必须坚持到最后一刻。然而一直战到最后一刻的谷子地同志也未曾听到集结号的响起,并不是由于他的耳朵在战争中震聋了的缘故,而是139团的团长刘泽水同志根本就没有下达吹响集结号的命令。谷子地只能带着他那可怜的47人奋战到死。个人对于这种战友间的背叛行为是十分应当遭人唾弃和鄙视的,然而对于战争这种事来说,不能把和平时期的道德观价值观去衡量的。

刘泽水这么做完全是出于战略的需要,并不是他个人想要这么做的(这么想我心里平衡多了)。故事除了走血腥的战争路线外,其实不难发现还有条情感路线,是由连长谷子地串起来的,对47个弟兄都被视为失踪者的愤慨谷子地设法加入解放军炮兵部队,跟随队伍的步伐南征北战,他生存的唯一动力只是为死去的战友找回应有的荣誉。即使时光飞逝事过境迁,即使历史已渐渐被人淡忘,那刻骨铭心的兄弟情谊却丝毫不减,在谷子地的脑海里,永远鲜活的是自己那些兄弟们的影像:王金存,焦大鹏,姜茂才,吕宽沟等。

故事的结局仍然是令人振奋人心的,谷子地听见了集结号的响起,全九连的战友们都听见了集结号的响起。为本片的片名《集结号》画上了点睛之笔。

集结号观后感900字 篇五

《集结号》是部以战争背景为题材的电影,电影场面逼真、朴实,人物的写照不乏细腻,视觉效果很棒。那是其次,一部电影的灵魂无非是它给人们带来什么,视角感受只是一种艺术的形式要求,或从功利的角度而言是市场竞争的需要,是门票的压力所必然考虑。但仅有这些并不足以让人们喜爱。《集结号》这部电影用艺术展现了一段我们不应该忘记、应该去认识的历史,也折射出了我们应该去思考的社会问题。

谷子地,一个非常个性的名字,影片最后的解说是因为这个主人翁是在田地里发现被遗弃,并被人收养的,姓氏何名不知道,拾养人也就是他善良的养父母给他起了个非常的姓名——谷子地。我想,他们的养父母要么是有点诗情的浪漫,要么是一时即兴思维的巧合,因为这个名字真的太富有想象的空间和命运的预示了。我并没有去考究影片是否真的是个真实的故事改编,但我相信那段历史没有谷子地也会有别的什么地的。

谷子地,影片刻画了他这么一位代表性的优秀的中国军人——别看他似乎不识什么字,也揭示了一段心酸的故事。谷子地和他所带领的团队在战争中展现的是一种为某种理想无愄牺牲的精神,和许许多多的感人故事没有什么例外。如果仅是这样的话,这部电影似乎没有自已的东西了。看过这一部电影的人,我想他们不得不为这影片所感动——除非看的人没有感动的能力。

四十七条性命在为完成大bu队转移的狙击战中,打退了装备和人力都数倍于自己的敌军的三次进击,成功掩护了大bu队的转移。四十七条生命沉睡在一块了。谁不想活着?但是那个意味生存机会的‘集结号’始终没有响过。指挥官谷子地有幸存活,却要面对历史的愚弄,成了解放军的“俘虏”,但这并没有消磨他心中的信念。

解放了,明明是用生命出色完成战斗计划的四十七名英雄,最后被定性为失终。我想观众们能不打报不平?于是故事的下半段为“公平”而描述。

如果谷子地没有这样的生命经历;

如果谷子地没有一定的关系;

如果谷子地不是这么执着;

如果谷子地不是这么性情;

如果谷子地没有那种个性;

那么,四十七个英雄真的就是失踪了。

这样的历史现象和逻辑有谁愿意说仅是“历史”,答案是肯定的话,我想《集结号》并没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因为答案是否定的,所以,这就是《集结号》耐人寻味的地方。回到自己所面对现实的法制,有时候也在面临着这种潜规则的考验。希望这不是种职业偏见。

集结号观后感2200字 篇六

“嘀——嘀——”5月19日14时28分,四面八方传来了阵阵鸣笛。正在默哀的我,心狠狠地震了一下。隐隐的痛,却带有些欣慰。

“不能让弟兄们的尸体落在敌人的手里。”谷子地把导火线坚定地递给指导员王金存……

这体现了什么?是那战友与战友之间超越生死的友情!——这是至善至美的人间真情!而这些弟兄们,是为谁而倒?弟兄们的尸体,是为谁而留?

姜茂才,揣着炸药包匍匐前进,钻进了敌人的坦克。炸了坦克,却在同时,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焦大鹏危险地举着燃烧瓶,想要烧毁坦克,可惜被敌人抢先了一步。火,在他的身上,燃烧着、吞噬着,直到又一个生命壮烈离去……王金存,一个文弱书生,在国难当头之时毅然投笔从戎,离母别妻,义无反顾;谷子地,为了让团队能够有充足的时间安全转移,带领着仅剩的四十七名战士,与敌人浴血奋战……

《集结号》,悲壮!震撼人心!

眼前,战火在燃烧;地上,血流成河。

那是一部怎样的血泪史啊!

曾经,爱国之心,让我们为了新中国,努力!奋斗!乃至不惜付出生命!

现在呢?

5月12日,四川汶川县里氏8。0级重大地震。

有多少梦想,就在那一刹那的瞬间,化成一片空白;有多少颗星星,从空中悄然滑落,只留下一道曾划过的痕迹,却再也寻不见,曾经的面容。

集结号观后感

鲜血承载着一份责任和勇气,泪水蕴藏着一份情义与感动,号声凝聚着对生存的希望。

那声悲怆的集结号遥远了,“曾经”已概括不了他的沧桑,唯有历史,灰白的一段历史,冰冷而又陌生的记忆,冷不丁经心激起情感上的一层涟漪。

看完《集结号》思绪被带到那个为人民幸福斗争的战争年代,解放战争时期,九连连长谷子地带领全连四十七名兄弟奉团长的命令坚守狙击阵地,以集结号为令撤退。然而团长为为战争全局考虑,没有吹响集结号,致使九连全体战士在打退敌人的三次进攻后,除谷子地以外全部壮烈牺牲,并按失踪处理。为给九里哦按正名,谷子地张开了执着的探寻,最终在烈士墓前吹响了47个生命一直想听,甚至死也没有听到的集结号。

故事情节就是如此简单,这简单的背后却屹立着那些被遗忘的人英雄。没有人生来是英雄,他们都是被那个年代所傲。为了革命胜利,为了人民幸福,即便是抛头颅洒热血,他们在所不惜。

“将有必死之心,士无贪生之意”在这部影片中得到了最完美的诠释。连长谷子地坚守上级所下达的听不到集结号绝不撤退的命令,带着47个弟兄死守汾河拦截战壕,只为了争取大部队撤退的宝贵时间。当连中有人提出自己已经听到集结号响了,可谷子地没听到,他怀疑自己耳朵被炮火震聋了,问代理指导员王金存他是否听到集结号。这个文弱书生此刻彰显了英雄本色,他说他没有听到,因为集结号根本没有响。他没有昧着良心讲话,尽管他知道如果他说他听到了谷子地也许会下令整个连撤退,九连也许就会留下种。最终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九连从47人到43人,再到13人,最后圆满完成任务只剩下连长一个人。

集结号的响起意味着任务的结束,意味着生存的希望,可它并没有响起。因为它没有吹响,所以我们的革命战时不能撤退;因为他没有吹响,所以我们的英雄很执拗地坚持到最后。这就是命令,对一个战士来说,它高于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我不由得想起我们年轻的一代,贪图享乐,懒惰娇逸。不必说关于生死的革命任务,就连老师布置的作业,我们当中某些人也不乐意认真完成。是该反思一下了。我们应当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要加倍珍惜。如今,没有了战火纷争,硝烟弥漫,我们生活和平的年代里,有父母学校和社会的呵护,还有什么理由去浪费时间而不好好学习呢?我们这年轻的一代,幸福的一代,如果非要下达什么任务的话,那么我们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好好学习,加倍努力,将来报效祖国,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做贡献。

“我是中原战军独立二师一三九团三营九连连长谷子地。”无论是被误会是国民党俘虏时,还是得知独二师军队已经改编,谷子地介绍自己是总是说这么一句。在他心目中,集体是最重要的,先是集体其次才是个人。生活在物质横流的社会,我们似乎变得很自私,太以自我为中心,根本不关心集体,或是忽视别人的感受。其次,没有一个人是与社会他人隔离的,我们总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总要与别人交往,我们有各自的社会地位和身份,也隶属于某个社团团体。《众人划桨开大船》这样唱到:“一支竹篙难渡汪洋海,众人花匠开大船。一根筷子轻轻被折断,十双筷子牢牢抱成团。你加我。我加你,大家心相连。同舟共济海让路,号子一喊浪靠边。”所以我们,年轻的一代,要增强集体主义观念,这也是建设新时期的社会主义所要求我们这么做的。

“每一个牺牲者都是垂不朽的。”这是《集结号》这部电影所要的表达的主题。经过谷子地的不懈努力,终于让那47个被遗忘的弟兄得以正名,他们没有失踪,也不是逃兵,而是真正的烈士。最后,九连全体烈士道德墓碑前,团长的警卫员小梁终于吹响了集结号,那响彻天空的号角悲怆而有凄婉。

今天,我也听见那最后一声集结号,你听,它真的在响,环绕在我们的耳边。它在提醒我们,作为生出和平年代的青年人,不能忘记那段腥风血雨的日子,应该永远缅怀那些千千万万不留姓名却前赴后继为民族解放事业捐身献躯的革命先辈。

轰隆隆的枪炮声,血与火的拼杀,这是电影带给我们的视觉震撼,也许没多久,我们便会我忘记;但那一声悲壮凄凉的集结号却永远响彻在我们心中,鞭笞我们奋发向上,勇往直前,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武装自己,为祖国的持续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电影集结号观后感 篇七

战争,犹如一场与死神的盛宴。一旦踏上战场,就等于随时献出自己宝贵的声明。然而对于谷子地来说,还有比生命更宝贵的,那就是属于九连47个弟兄的崇高荣誉。他用毕生的时间去寻找他致爱的死难的战友们,无论如何他也要将荣誉归还给这群荣誉的英雄。

片子里,不能忘却的那些镜头,刘团长叫谷子地重复他的命令,他说:“还有呢?”怎么忍心,他那么冷静得近乎冷酷地给了希望又叫人绝望。在他墓碑前嘶声大叫的谷子地,是他意料外的生还者吧。有时候,活着比死更痛苦。但活着,至少是活着,多少希望活着的士兵连全尸都没有。谷子地说过一句:“轰碎了就拼不回来了。”面对这些,他,应该是见多了,习惯了,但听的人是一阵揪心。面对那块染血的手表,他该攥紧还是狠狠丢掉?还有那一段,为了那没听见的集结号,焦排长说听见了集结号,在他生命的尽头,他这么说。于是,听力受损的谷子地固执地一问再问,好几个人都说听见了。真的听见了?还是说服了自己,所以听见了?我没有如此地就近死亡边缘的经历,我不知道那是幻觉还是善意的谎言。但九连的指导员,那个被人瞧不起的贪生怕死的王金存清醒地回答:我没听见。

最终,都认了,九连的战士们除了谷子地,其余的都死了。注定了的,九连里没有懦夫,所以,他们都牺牲了,死在那个英魂永存的时代。

谷子地生存的唯一动力只是为死去的战友找回应有的荣誉。即使时光飞逝,事过境迁,即使历史已渐渐被人淡忘,那刻骨铭心的兄弟情谊,那抛洒在战场上的鲜血的应急怎能忘怀,永远烙印在谷子地以及我们的脑海。九连牺牲的战士们,那个号没吹响,一直也没吹响,他们的灵魂就得不到安息。直到最后一刻,集结号吹响,那些烈士们的灵魂才得以安息。谷子地的心灵也可以安歇。

那些连“残骸”都寻不到的战士们,那些“失踪”的无名氏,多少人至今或许都没有得到认证,却是真实为解放事业牺牲的烈士们。历史没有记住你们的名字,但历史不会磨灭你们所付出的牺牲与代价。我们会以深深的认可与感激记住影片所写的一句话:每一个牺牲都是永垂不朽的。

《集结号》观后感 篇八

记得在一年级,老师组织我们全校小学生,观看爱国主义电影《集结号》。看到战争的惨烈、看到英雄们为遵守军纪,坚守阵地,最后除连长谷子地一人外,全部壮烈牺牲……当时,我年纪小,看到英雄们血流成河、体无完肤的场景,我非常的害怕。

今天,我再一次看完这部影片,深深地感动了、流泪了,但更多的是思索:鲜血承载着一份责任和勇气,泪水蕴藏着一份情义与感动,号声凝聚着生存和希望……

1948年冬天,淮海战役。中原野战军独立二师一三九团三营九连连长谷子地带领全连四十七名战士奉团长刘泽水的命令坚守狙击阵地,以集结号为令撤退。然而团长为战争考虑全局,没有吹响集结号,致使九连全体战士在打退敌人的三次进攻后,除谷子地以外全部壮烈牺牲,并按失踪处理。为了给九连按正名,谷子地张开了执着的探寻,最终在烈士墓前吹响了47个生命一直想听,甚至死也没有听到的集结号。

集结号的响起意味着任务的结束,意味着生存的希望,可它并没有响起。因为它没有吹响,所以我们的革命战士不能撤退;因为他没有吹响,所以我们的英雄非常执拗地坚持到最后。这就是命令,对一个战士来说,它高于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我不由得想起我们新一代的小学生,贪图享乐,懒惰娇逸,自私自利。不说关于生死的革命任务,就连老师布置的作业,我们当中某些人也不乐意认真完成。我们要加倍珍惜今天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因为他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如今,我们生活在和平的年代里,有父母、学校和社会的呵护,还有什么理由去浪费时间而不好好学习呢?我们是幸福的一代,如果非要下达什么任务的话,那么我们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好好学习,加倍努力,将来报效祖国,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做贡献。

每一个幸福的背后总有一份艰辛的付出。虽然现在是和平年代,但只要祖国有需要,我也要像影片中的英雄叔叔一样,不退缩、不哭泣,自力更生,勇敢面对,担起我的一份责任和义务。我更要努力学习,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武装自己,为祖国的持续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集结号》观后感 篇九

我们没有战争的记忆,但我们应当对每个牺牲表达应有的敬意。集结号吹响了,这是冯小刚表达敬意的方式,也是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正逐渐失落的情怀。那些混合在黑色焦土,模糊血肉中的,属于男人在质感,伴随着这悲壮的号声,被重新润色,提炼。梦想,勇气,意志,信念,情谊这些散发着光芒和硝烟的词汇,象一枚炮弹轰入我们的生活。那些英雄,我们不能忘记;那些失落的情怀,我们没有忘记的权利。

《集结号》吹响。从进电影院至今,那悲壮的集结号,一向响彻在我的大脑,浸入我整个身体,每一个细胞,每一根血管,都被敲打着,充斥着。好久没有一部片子能让我流泪了。对于感情戏,早已经麻木,而应对这样铁骨铮铮的的场面,我忍不住悄然掉泪。原本此类题材一向觉得都不太适合我,所以当亮剑被朋友津津乐道的时候我并不热衷,只是偶尔换台的时候瞄上几眼,人物刻画也形象,也生动,但都激不起我的观看欲望,习惯以感情为主要创作题材的我,骨髓都是填充的浪漫主义。

我是一个普通的观众,按照我的个人习惯,我仍坐在电影院的角落,专心投入的去看导演和演员创造出来的作品。那种身临其境的战争场面,直入心扉的紧张和恐惧,那些平凡普通如乡下孩子的战士,那么多不知名的战士牺牲都那么的揪心和感动,触及心底,触动灵魂。男主角谷子地在中国革命史上还是算一小人物,带领一个连47个战士奉上级命令守在窑场打狙击战,他们死守在窑场,等待集结号的响起,直至弹尽人亡。他一个人活了下来,他把所有的战士的尸体都掩藏在窑里,让他们不至于被炸飞而没有完整的躯体炸碎了,就捏不起来了——谷子地语。他穿着敌人的军装逃出来而被误认为是战俘,他被扭曲了,所以他要咆哮,所以他要怒吼。47个死去的战士被定为失踪,从解放战争的战场,到朝鲜战场,再到进入和平年代后,谷子地的后半生就是在为了给九连正个名,为了寻找47具遗骸、为追溯他们烈士的称号而存活着在他不懈的找寻中,我看到了一种属于真正的中国男人的脊梁,那就是坚忍不拔百折不挠,铁骨铮铮!他所受的一切委屈和不理解无不令人为之动容!

电影完结,我永远无法用我浅显的文字来刻画我内心的震撼和感触,文字与我用,也永远略显苍白。我们在今日的和平下,感受着战争的残酷,体会历史的严肃。向逝去的革命烈士们,致敬!

以上就是一秘为大家整理的9篇《《集结号》观后感》,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

最新范文

36 82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