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米范文>作文写作>初中作文>初三作文

最新碗中日月作文初三精彩3篇

2023-08-02 08:39:28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下面一秘范文为您精心整理了3篇《最新碗中日月作文初三》,希望朋友们参阅后能够文思泉涌。

碗中日月中考满分作文 篇一

每逢端午节,家家户户都要吃粽子,我们家也不例外。这是一年一度的大事儿,家中的长辈们早早地就会开始张罗。

妈妈会提前准备好包粽子要用的材料:粽叶、糯米、五花肉等。提前一天,妈妈就会把粽叶浸泡在清水里,泡水前的粽叶是土黄色的,经过一夜的洗礼就会神奇地变成鲜艳的绿色。接下来要清洗糯米,洗净后也要在清水中浸泡两个小时。然后需要往白白的糯米里倒入酱油调色调味,妈妈一边倒一边搅拌,不一会糯米就变成了深棕色,并散发出一股咸香的味道。包粽子的五花肉也要提前处理,先把肉切成寸长的块状,肉最好选择肥瘦相间的五花肉,带着脆骨就更美了,然后里面加入料酒、生抽、糖和盐腌渍一个小时。每次包粽子前都会有这些准备工作,这些制作美味的过程日日月月重复着,却续写着一种家的味道,碗中日月,朴实又温馨。

接下来,我们就开始包粽子了,妈妈一边包一边给我讲解示范,让我学着包。首先把粽叶窝成一个圆锥体,像一个小喇叭的形状。然后,往里面放入一层糯米,再加入腌渍好的肉块,再铺上一层糯米把肉埋起来。最后,再用一张粽叶把露出来的部分完全地包裹起来,用白色的线一圈一圈扎进,一个胖乎乎的粽子就包好了。粽子长长地,捆得很饱满,外面用绳子勒得很紧,向一节一节的小香肠一样。

粽子包好以后,会一个一个整齐地码放到锅里,倒入清水煮上一个小时。终于可以出锅了,打开盖子,浓浓地粽香扑鼻而来,粽叶特有的香味混着肉香,是一种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味道,吃上一口,又糯又软,美味极了。吃着香喷喷的粽子,我忍不住问妈妈:“妈妈你包的粽子太美味了,是谁教你的呀?”妈妈笑着回答:“当然是外婆教我的。”我又问:“那是谁教外婆的呢?”“当然是外婆的妈妈咯,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美味,以后也要靠你传下去。”我明白了,这是家的味道,碗中的日月交替,每一家都有不同的味道传承,就像南方的肉粽和北方的甜粽,各不相同,各有千秋。

我们的国家是由千千万万个不同的小家构成,每家不同的风味构成了国家的味道,我们要把这些传统的美味和文化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碗中日月作文600字中考作文 篇二

“岁月在碗中,碗中有日月”。人们把找工作称作“找饭碗”,干工作称作“干活路”,工作没了称作“砸饭碗”,工作就是有关饭碗的,我们吃的喝的都要靠工作换来的钱去买。

“民以食为天”这句话没有错,食物在人们心中是第一位,我们工作是为了什么?为了拿到工资,拿到了钱为了什么?为了能让自己吃饱。

“醉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有些人为了吃的,为了能让自己填饱肚子,不惜付出惨痛的代价。女的甚至可以卖身来换食物,男的则可以为奴为仆,哪怕是做牛做马也愿意。如果你把一个人软禁了,三天不给他任何吃的,足以让他疯掉。

以上的这些,在现代当然是不可能的,但是把这些情况放在古代呢?假如放在汉代、秦朝呢?一些老百姓为了能让自己和家人填饱肚子,不惜付出惨痛的代价来换取食物,可能他们工作了一整天,也许到最后,也只能换到几个馒头而已,他们想这样吗?他们不想啊!可是这又有什么办法呢?

好在我们爷爷奶奶小时候的那个年代,出了毛泽东这么一个伟人,他是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他不像蒋介石那样,他是在为我们人民着想啊,他在为我们人民的未来着想。而在现代,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引领下,开展了脱贫攻坚战的口号,在2022年,我们全部人民几乎已经全部脱贫,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全中国的人几乎都可以吃上饱饭了。

我们人类碗里的食物就像日月一样,日月就像我们碗里的食物一样啊!

碗中日月作文1100字记叙文 篇三

黄睿祺

一只小小的碗,一头连着餐桌,一头连着国家大事。碗,可寄托情感,可传承文化,亦记载文明兴衰。

碗的起源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我在博物馆里见过。那时,泥质陶制的碗,其形状与当今无多大区别。即口大底小,碗口宽而碗底窄,下有碗足,外面还绘制着当时老百生活劳作的各个场景。在夏、商、周三代碗已成为人们主要的餐具之一。即使在青铜文明高度发达的商周时期,陶碗仍是老百姓吃饭满分作文网必备家什。宋时,著名瓷都景德镇与当时的官窑,制造出了许多传世佳品,其中以碗为多。现在,我们去博物馆,会见到各个朝代的碗,每只碗旁边都有注明其制造时期与出土年份,其中不乏花碗等名贵瓷器,当然也少不了民间的各类碗。可见,碗最贴近真实的历史,碗的发展即为历史车轮的滚动。

文学作品中的“碗”比比皆是。《水浒传》中梁山好汉们喝酒时也总会说:“上一碗好酒!”如果说“上一杯酒!”,读起来好像气势就没有“大块吃肉,大碗喝酒”这么豪放了呢;我记得我还读过《一碗阳春面》,老板给客人煮了一碗热腾腾的阳春面,温暖了异乡母子,故事感人,吃面的人也是幸福的;《骆驼祥子》里,祥子再累,也要到桥头吃了碗老豆腐;梁实秋写过一碗沁人心脾的酸梅汤,消解了先生暑天的热气……可见,就算是在高雅的文学作品里,碗也是深入中国人骨髓的文化。

中国人有句俗语叫“丢了饭碗”,意思是比喻失去了赖以生存的职业。老百姓“丢了饭碗”,一家人就会衣食无着;官员们“丢了饭碗”,就被贬官,被排挤,壮志难申;要是皇帝“丢了饭碗”,那朝代也就在不经意间也发生了更迭,皇室只得逃亡。如果只有一个人“丢了饭碗”,那只影响他一家人的生计,如果大多数的人都“丢了饭碗”,这个国家的人民就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例如北宋末年,官场黑暗,皇帝愚钝。北方金国又时时搔扰,人民被压榨,家里常常无饭可煮,正值饥荒,就出现“人吃人”的现象。因此,各地农民起义大爆发,最终北宋走向了覆灭。这样的历史不胜枚举,可见国运与饭碗密 不可分。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碗文化也有一些生活中的说法和含义。比如说过年时候,碗里装的饭不会盛满,吃的话总会剩下一点,这叫年年有余;还有就是如果过年时,有些年龄比较小的孩子如果打碎了碗,这个时候一定要念叨岁岁平安,因为“岁”通“碎”,念出后即代表这变成了好事。

一只小小的碗,使中华文化零散的碎片被连接在一起,使古人今士的精神传承,被人熟知,被人发扬,被人传承。中华文化精神传承这一环,碗必不可少,我爱中国的碗。

以上内容就是一米范文范文为您提供的3篇《最新碗中日月作文初三》,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

最新范文

29 173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