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米范文>实用范文>意见建议

人才培养方面的建议通用14篇

2024-04-24 06:10:51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以下是爱岗敬业的小编老李帮家人们整编的14篇人才培养方面的建议,欢迎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人才培养建议范文 篇一

关键词:流通业;人才培养;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35-0132-03

完善和加快培养现代流通业人才,推进现代流通业发展,有利于我国优化经济结构,构建和谐社会,有利于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现代流通业人才培养基本评价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近年来现代流通业的发展,目前我国各地已经形成了由多种培训主体、多种培训渠道,以及多种层次、多种规格、多种类型多种模式构成的的社会化立体式流通人才培训体系。但是在人才培养中仍然要面对以下问题。

(一)现代流通业人才结构不合理

现代流通业人才结构性矛盾突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熟悉计划经济和计划管理的人才多,熟悉市场经济并且懂得现代流通企业管理的人才少,现代流通业人才资源知识结构矛盾突出;擅长传统批零业务的人才多,擅长期货交易等创新业务的人才少,现代流通业人才资源能力素质结构矛盾突出;具有传统长线专业教育背景的人才多,具有新兴高新技术专业教育背景的人才少,现代流通业人才资源专业结构矛盾突出;中初级低学历人才多,高层次高学历人才少,人才资源学历结构矛盾突出;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外资企业人才多,国有企业人才少,人才资源职业结构矛盾突出。总之,现代流通业人才队伍总体能力和水平与流通业大发展的差距巨大。

(二)各地现代流通业中介组织、行业协会、商会尚不能适应发展带来的新需求

主要表现为:一是流通中介组织、行业协会的运行机制还不健全。有的行业协会虽与政府机构脱了钩,但官办色彩仍然较浓,已经成立的一些行业协会也还没有从根本上转变思想观念,其今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还要依赖政府的扶持。二是从总体上看,各种流通中介组织、行业协会、商会等数量少、规模小、影响力十分有限。

(三)现代流通业人才的培训体系有待进一步充实和完善

1.教育和培训市场鱼龙混杂

由于培训市场技术壁垒和资金壁垒不高,加之培训业的快速发展和业内巨额利润,导致一些社会培训机构在资质、授课能力、研发、就业服务等方面存在不少的问题,教育培训机构鱼龙混杂。在教育培训市场中,无研发能力、无自有课程、无固定师资、无教材的培训机构不少,一些培训机构的培训课程粗制滥造、教材存在严重的抄袭现象,还有培训机构夸大培训师的资历和能力。更有甚者,一些培训机构对受训人员虚假宣传,骗取受训人员培训费,造成受训人员上当受骗,给社会培训机构造成了强烈的负面印象。

2.流通企业人才内部培训相对滞后

流通行业企业在对其自身员工的人才培养方面缺乏针对性,培训的内容、方式等与企业外部社会机构培训大同小异,停留在一些操作性和概念性的层面,没有结合现代流通业企业的具体情况来培养紧缺缺的人才,行动较为盲目。在着眼于未来企业可持续发展,前瞻性、国际化视野培养人才方面也非常滞后。

3.学历教育的培养方式与实战结合不够

大专院校开设了不少流通类专业,以培养中高级管理和运营人才。但是,培养出来的学生现实理论功底相对比较扎实,学习能力较强,但严重缺乏实践经验,并且很容易理论脱离实际。此外,高校现代流通业专业开设的还不多,不仅培养出来的人才数量有限,而且培养周期长,加之进入工作岗位之后的一段实习和适应学习的过程,很难满足现代流通业对专门人才的多样化需求。

4.执业资格认证模式尚未普及

这种方式是一种较为现实理想的培养模式,受训人员和用人单位都能广泛接受,但目前在现代流通业人才培养中这类培养模式宣传力度不够,未能大面积推广普及,影响力不大。

二、完善现代流通业人才培养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的流通人才培训体系

对于学历教育与非学历培训而言,要统筹兼顾、明确分工、各有侧重,同时发挥两个渠道的功能,力争又快又好地为现代流通业大发展输送合格人才。

1.学历教育

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强化学历教育。一是要面对实际、面向未来发展需求,梳理目前高校的专业和院系设置情况,力争多开设流通类专业和院系。在师资和教学设备有保障的前提下,引进教学和科研人才,充实和加强教师队伍,为现代流通业人才培养奠定人力资源基础。二是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加大流通类专业的招生规模,加大博士、硕士、本科和专科各个层次的学生的招生规模,尽可能为为实现现代流通业国际化、上层次多培养专业人才、多输送有生力量。三是明确并强化高校流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面向实际和未来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是:具有扎实的经济学与管理学理论基础,掌握信息科学技术与其他现代技术方法与手段,并能够使用信息技术手段和其他高科技手段,开展市场营销、物流管理等现代流通业工作,能够从事企业生产运营与综合管理的、符合企业实际需求的复合型人才。四是明确分工和侧重点,对高职教育合理定位。高职教育要与大学学历教育区分开来,应更加强调基层操作层次的实用人才。要培养面向流通企业生产运营第一线的技师、服务员等基层熟练和高层次员工。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要突破思想观念上的种种障碍,培养的高水平一线操作人才要体现职业化、实用性的特点,要保证毕业学生进入流通企业就能直接在普通岗位和关键岗位熟练操作,力争使优秀高职毕业生毕业即成为技术能手和操作骨干。

2.非学历教育

支持各种社会力量和培训机构开展非学历教育。一是大力支持各种有资质的机构开展中短期培训班,倡导培训主体多元化。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拥有丰富的现代流通业人才、信息资源,在完成学历教育任务的同时,可以对非流通专业的学生和社会人员进行形式多样、层次不同的中短期培训,以便为社会输送更多的现代流通业人才。行业协会和大中型企业对各自领域非常熟悉,应尽可能多举办中短期的培训班,缺什么、补什么。行业协会可以与政府机构合作,开展业内的岗位资格认证培训班,迅速补充实际运作中的短缺人才,社会机构也可根据自身所长和企业要求,定点定向为行业和企业在职员工开展中短期职业技术类培训。二是提倡非学历教育内容多元化。各种类型的中短期培训班,应根据现实和未来发展的需要,在补充企业工作所需知识的同时,增加像外语、计算机、国际贸易等新知识。

(二)加强行业协会对现代流通业人才的培养力度

各类行业协会和商会应结合自身的特点,运用行规行约等富有特色的方式,开展行之有效的行业人才培训。一是推动会员企业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职工培训制度,倡导内部培训。结合建立企业自身发展,推动企业内部职工培训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将企业职工培训纳入企业发展总体规划,为职工创造主动学习、终身学习职业技能的良好环境。鼓励会员企业通过推行企业内部培训师制度和名师带徒制度,开展技术攻关、岗位练兵等活动,强化岗位培训、以及新技术、新知识和新技能的培训,培养和形成一批技术骨干队伍。二是积极开拓人才培养途径,多渠道培训行业人才。建议加强与高等院校的沟通,合作培养贸易经济、市场营销、物流专业的本专科人才;对于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可与开办MBA的高等院校合作,在系统学位教育的基础上,结合行业特点,开办流通行业的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班,进一步提升其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和国际交流能力。三是加强与境外商会、行业协会与在华大型流通企业的合作与交流,培养为我所用的现代流通业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四是行业协会应加强对各种职业考试的审查、考核、认证,严防不法分子假冒培训机构非法牟利,确保行业培训所长的健康有序运行。

(三) 整合产学研资源培养各级各类流通人才

1.高中基层现代流通业人才的培养途径和模式

要从企业实际出发,采用差异化的途径培养现代流通业中高层管理人才。 对于中小型流通企业,由于培训资金实力有限,中高层人才培训以非学历教育、继续教育为主。建议多参加社会培训机构、行业协会和商会组织的中短期培训班,多参加行业协会的会员企业内部交流会。对于大型流通企业来说,企业资金实力相对较强,但是中高层管理人才数量比较多,培训课程和内容比较复杂,建议将中高层人才分类培训。可以分类分批送入高等院校的流通类专业培训班,开展为期半年或一年的全脱产培训;可以与国外同行同业机构和培训机构合作,出国深造培训;可以聘请业内知名专家学者或行业领袖级企业家定期来公司安排讲座授课;信息条件和资源允许的企业,可以通过国际国内网上远程授课来安排培训。

建议以企业内训、业务外包的途径开展基层一线员工的教育培训。内训机构要结合企业发展战略和年度目标,制订企业年度、季度和月度培训计划。安排设计针对不同岗位的培训课程,并且通过培训把企业总体发展和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结合起来,实现企业与员工利益双赢。对于一些中小型流通企业,还可以根据其培训目标、培训成本比较,将内部员工的人才培训外包给企业外部机构。

2.特殊现代流通业创新人才的培养途径和模式

应建立政府指导下产学研人才培养战略联盟,大专院校、科研机构与流通企业各尽所长,联合培养技术创新人才。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要创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通过校企共建科技创新平台、校企共同实施重大项目等方式,实施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创新。大力发展专业学位教育,建立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企业高层次人才双向交流制度,推行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双导师制”。应改革完善博士后制度,建议在政府主导下,建立多元化的资金投入渠道,发挥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主体作用,尤其是在大型企业建立博士后流动站,校企联合为博士后开展游击创造条件。应重视发挥校企协同效应,在实践中不断集聚和培养创新人才。

(四) 创新现代流通业人才培养模式

1.在教学内容方面

第一是强化对现代流通业人才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创造性思维具有非常活跃的灵感,善于辩证地分析和处理问题,能够形成出超常规的成果。要鼓励受训人员突破传统的的商贸流通观念和管理方法的限制和束缚,按照市场与业态发展的特点和规律进行新探求和实验,勇于标新立异、大胆实践创新。第二是突出并优化实践教学环节。流通类专业应以应用能力培养为目标,构建专业课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组成的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确保实践教学课时不少于教学总课时的1/3。在实践环节要强调综合性、创新性和应用性。第三是加大投入,改善实践条件。鼓励开展实验和情景模拟教学,比如建立证券投资实训室、电子商务实训室、超市零售实训室等教学实训基地。第四是推进创业教育模式。创业教育模式鼓励教师与学生自主创业,它既能培养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加强流通专业与市场的结合程度,又能拓宽学生的就业面,促进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与运用,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创新能力与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等。

2.在师资队伍方面

一是加强对现行教师队伍的实践培训,增加现代流通业教师的实战背景。国外的大学教授许多具备在大公司任职的经历,进入高校后这种从商的背景就是宝贵的教学财富,也使教学活动有声有色。鼓励教师以专家顾问的角色与企业挂钩,对企业的发展进行跟踪研究,使教师在实践经验中提炼出最先进的理论以教育培养学生。二是优化师资队伍,提高引进政府和企业家在师资中所占比例。吸纳政府部门的专家型官员,大型流通企业的中高层负责人,以及咨询机构的高级管理人员,组成实战型高水平讲师队伍。

3.在教材方面

除了使用现行国内外优秀教材外,还可以按不同职业分类,由产学研多方专家编写实用培训类专门教材。比如贴近行业,贴近企业发展的需要的美容美发店管理教材、网吧管理实用教材等等。还可以根据省级现代流通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开发继续教育培训教材、岗位认证类教材、职业培训案例教材。

(五)关注现代流通业人才国际化战略

1.整合国际和国内资源,培养现代流通业人才

首先,整合现有高校资源,通过与国外知名高校联合办学,实现现代流通业人才培养的国际化。高校应在对商贸流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和课程设计进行深入研讨的基础上,通过大规模中外联合办学,积极引进国外教师,积极引进国外的先进教材、教学方法和管理政策,学习发达国家高校的教学标准和培养规范,借鉴国外高校的成熟经验,提出一套适合商贸流通发展的人才培养方案等方式,使学生接受国内高校和国外高校的共同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为知识面宽、适应性强、熟悉国际规则、具备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人才。其次,选拔优秀高层管理人才出国培训或到国外名牌大学深造。每年在现代流通业内部,针对一批有重大影响的行业,选拔一批年龄适中,有培养潜力的优秀的现代流通业高级管理人员,到境外考察、研修,提升专业能力、管理能力和国际交流能力。最后,积极开展地方商会和零售企业与国外同行的交流与合作,通过经验交流、相互学习,提升商贸管理能力。

2.引进国际现代流通业人才

坚持唯才是举,建设开放型的国际国内人才选调机制,在国际和国内范围选拔人才,构筑国际国内现代流通业人才高地。一是充分利用国际交流,合作研究、咨询考察等形式,加大引智力度,吸引国外商务人才来工作,重点引进现代流通业国际人才和紧缺人才,最大限度地利用国际人才资源。二是开展柔性引进。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利用国际项目和国际合作的渠道,高薪聘请世界级现代流通业人才,充分利用他们的智力和资源优势为商贸现代流通业服务,并积极探索“资源共享,成果共有”的新路子。三是推进国际国内中介服务,大力发展国际商务人才市场、机构等各类商务人才中介服务机构,促进商务人才的国际交流。

人才培养建议 篇二

关键词:就业导向 培养模式 课程改革 建议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趋向多元化。目前,高职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培养出的技能型人才还不能很好地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的结合薄弱。中国人才发展报告(2009)指出:预计到2020年,我国专业技术人才需求总量将高达8127万。高等职业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主要任务,面对庞大的专业技术人才需求,提高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就必须加快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正确看待市场需求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关系,实现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的全面衔接。

一、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就业质量千里行调研概况

1.调研概述

(1)调研目的。2012年7月13日到8月22日,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了以“行广东、看就业、求质量”为主题的毕业生就业质量跟踪调研活动。主要目的是通过本次调查,掌握历届毕业生就业的基本情况和企业对毕业生的满意度,及时了解企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为学院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调整专业课程设置、强化校内外的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以及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教育等提供合理的依据。

(2)调研内容。毕业生就业的基本情况,包括分布的地域、单位性质、专业对口率、薪酬、工作满意度等;用人单位对我院毕业生使用情况的评价;毕业生对学院师资水平、专业课程设置、实验实训条件、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大学生职业规划与指导等的建议。

(3)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的调查研究方式有随机抽样问卷调查、实地访问调查、资料收集法、企业家座谈法。调研小组按毕业年份对历届毕业生随机抽样法进行调查和走访,采用发放问卷、单人访问、座谈会、召开城市校友会等形式。同时采用实地考察方法,深入毕业生的工作地点、工作现场,进行考察,并对优秀毕业生进行个案研究。在调研过程中,他们还通过与企业家座谈,就调研内容向他们征集意见和建议,并了解他们对毕业生的评价。本次问卷由学院实习就业处统一设计,共31道题,涉及毕业生实习和目前工作状况,毕业生对母校教学质量、专业设置、就业工作的意见、建议等多个方面。共派发调研问卷500张,回收456张,回收率91.2%,有效问卷425张,其中媒体传播系还拍摄了企业家现场教学视频25份。

2.调研结果分析

(1)毕业生。从毕业生反馈的信息来看,毕业生对学院就业工作基本满意,普遍认为在校期间个人的知识、素质、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对现在的工作满意程度,大部分毕业生选的是“基本满意”。同时,也对学院的2+1学制、专业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环节、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职业指导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

(2)企业。从企业反馈的信息来看,大部分企业比较认可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与其他院校的学生相比,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的稳定性较强,能吃苦耐劳,但缺乏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和创新精神,自我提升能力较弱,发展后劲不足。

二、对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几点建议

根据本次调研活动的结果分析,笔者认为,高职院校应“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理论够用,注重实践”的原则来构建人才培养模式。

1.以能力为本位,进行“双证式”课程改革

高职人才培养要打破过去那种知识本位的模式,转为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来设计高职课程内容。而“双证式”课程改革恰好体现了这一要求,将使课程突破原有学科理论体系的束缚,形成鲜明特色的职业培养目标,缩短毕业生与实际工作岗位的距离。

2.注重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是培养职业人才,提高教育质量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围绕能力培养核心,教学中要增加实践教学比重,在确定实践教学内容时,要使理论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并根据课程建设和改革的实际要求对实验实训内容进行系统化整合。要及时吸收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最新成果,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减少演示性、验证性实验,增加工艺性、设计性、综合性实验,逐步形成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综合实践能力与综合技能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3.努力建设“双师型”的师资队伍

抓好“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努力提高中青年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使他们既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又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积极从企事业单位聘请兼职教师,实行专兼结合,改善学校师资结构,适应专业变化的要求,同时淡化基础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的界限,逐步实现教师一专多能。

4.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及实践能力培养

加强校企合作,发展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高校应该确保每个专业都有校内实训基地和校企合作单位,保证学生在校内学习得到实践,并能够走出去,到具体的合作单位中顶岗实习,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培养出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

5.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加强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能力素质教育。加强能力素质教育,着重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精神和实践创新能力。大学生能力素质包括正确认识社会和自我的能力、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和善于竞争的能力、独立工作的能力、以法律为武器自我保护的能力、开拓进取和创新能力等。

(2)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着重培养大学生具有与当前社会相适应的生活方式。人文素质教育即教学生为人之道,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人文知识的传授、环境的熏陶使其内化为人的气质、人格和修养,成为受教育者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品质,是大学生成才之基本。

(3)加强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加强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着重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思想道德素质是大学生成才的核心,是大学生应具备的首要素质,它包括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以及良好的道德品质。

6.加强大学生创业意识培养

高校应当出台一些更加切实有效、操作性更强的政策来激励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同时,还可以通过创业前指导等措施帮助大学生规避风险,顺利创业。

参考文献:

[1]高传勇,沈延兵。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录用标准的调查分析,中国青年研究,2005.2.

[2]谭璐。广西工学院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报告。中国大学生就业,2008.13.

[3]张炳武,张毅。注重素质培养提高大学生就业综合竞争力。中国大学生就业,2009.14.

人才培养建议 篇三

实施人才强县战略,不仅仅要重视人才引进,更要重视人才的就地培养。引进的人才犹如“空降兵”,确实能够解决本地在某些领域的人才匮乏,但仅靠“空降兵”是无法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人才强县的战略目标的,因为:一是人才引进成本较高,针对的应当是一小部分帅才,而不是中坚力量的将才。但要实现人才强县,不仅仅要帅才,更要一大批一线的将才。二是引进的人才由于根不在桐庐,当工作和生活上受到不便和困难后比较容易放弃,也可能因有更好条件的吸引而离开,稳定性相对不如县内自我培养的人才。

办法(提议):

1、增加培训经费的预算。

2、规范培训经费的使用。

3、建立真实可信的培训需求和人才需求统计渠道。

4、鼓励广大企业单位自主自觉开展员工培训。

办理结果:叶林茂委员:

首先,感激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您提出的关于重视本地人才培养的建设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县委人才办、县人事局的**十分重视,对您的提案进行了专题研究。**来,我们在不断加大引进高层次人才力度的同时,进取转变观念,加大对本地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切实发挥出本土人才在经济转型升级中的引领、支撑作用,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实施人才素质提升工程。为加大对本土人才的开发力度,强化本土人才的教育和培养,今年在人才专项资金预算中专门拿出112万元,用于企业经营管理、专业技术等8支人才队伍的教育、培训和学术交流。为助推企业持续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今年还首次采用项目委托外包的形式,与浙江大学经管学院联合举办了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高级研修班,邀请了**外享有较高盛名知名学者郎咸平等为大家授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是实施技能人才“522”培养工程。技能型人才出现结构性短缺,高技能人才严重匮乏,正成为影响我县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为加快培养一批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和知识技能型人才,在前期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目前正在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该**出台后,县人才办每年将拿出必须人才专项资金,用于技能人才的培养、培训和高技能人才的奖励补助,经过建立完善的培养体系、科学的评价使用机制、健全的激励保障措施,逐步构成适应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经济转型升级需要的技能人才队伍,

三是开展“330”优秀创新团队遴眩为适应我县经济发展重点和转型升级需要,推进我县企业技术创新树立典型,培育一批本土化的优秀创新人才,我们将选择企业经营者有进取性、产品技术含量较高、技术创新本事较强的企业,作为我县第一批重点企业技术创新团队建设服务对象加以重点培育,进一步加快推进我县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

四是开展大学生就业创业工程。抓好本地人才的培养,加强对回桐大中专毕业生的培养和使用是关键。近几年来,我们在引导大学生就业的同时,我们进取鼓励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为鼓励和扶持大学生创业,今年以来先后4次召开部门协调会和大学生座谈会。为搭建服务创业的。一体化扶持体系,先后成立了大学生“创业联盟”和“专家服务团”,发放了服务联系卡。针对一些大学生有创业激情、却没有创业项目的现状,建立了大学生创业项目信息库,召开了创业项目推介会,遴选了投入少、效益好、发展前景大的12个涉农项目为大学生创业供给参考。为帮忙大学生解决创业资金难题,专门出台了《桐庐县大学生创业资助资金实施细则》,已有4名大学生领取了2万至5万不等的创业项目资助资金。

五是实施环境优化工程。今年初,我县先后下发《关于建立和完善人才工作运行机制三项工作**》等7个**文件,进一步健全人才工作**网络,整合人才工作力量资源,经过落实人才工作联席会议**、联络员**及信息收集和反馈**,及时研究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服务企业转型升级。同时,我建立“定向联系、定时交流、定题协调、定期**”机制,帮忙解决企业和各类人才在生产、工作、生活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举行优秀人才**座谈会、联谊会、青年团体婚礼等为大型活动,丰富企业人才业余生活,畅通人才沟通渠道,促进企业人才互动,构**才集聚效应。此外,我县还坚持每两年开展一次“十佳人才”和“重才爱才单位”评选,宣传人才创业创新先进典型,营造全社会尊才重才、爱才护才的良好氛围。

**来,尽管我们在加强对本地人才培养使用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但在实际工作中也存在一些不可回避的问题。对与您提出的提议,今后我们将进一步转变观念,重视本土人才的开发管理,强化本土人才的教育和培养,制定本土人才成长的激励**,努力营造尊重本土人才的良好氛围,切实做好本地人才的培养与储备。

在此,对您提的宝贵意见表示感激,并请您继续关注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以促进我们的工作提高。

人才培养建议范文 篇四

关键词:人才市场;供需;分析;预测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7-0179-02

重庆“十二五”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提出,要力争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保持12.5%左右,达到1500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0000元,工业总产值超过25000亿元,建成西部地区现代产业高地、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和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这一宏伟目标的顺利实施,需要各种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为了更好地了解重庆市人才供求发展状况,推动重庆人才资源的科学发展和合理配置,本文基于2009~2011年三年重庆市各行业职位需求以及人才供应的相关数据,对重庆人才供求的现状以及需求预测进行初步分析,并提出初步的建议。

一、重庆人才供需现状

重庆直辖以来,随着农业规模化的发展,第一产业人数逐步减少,第二产业发展相对较好,第三产业受到市政府加快发展服务业的有关政策的激励,已经成为就业吸纳能力最大的产业。2011年,重庆市一、二、三产业各个季度需求比较稳定,合计年度需求比重分别为0.83%、30.58%、68.59%(见表1),从表中可以看出,第三产业人才需求占人才总需求的较大比重,对提高重庆市的就业率做出了突出贡献。

从各行业需求情况看,制造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住宿和餐饮业、租赁和商业服务业、信息传输与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教育、国际组织、金融业的用工需求量最大,位居前十位,上述十个行业劳动力需求占需求总量的94.4%。根据人力资源市场调查资料,需求大于求职缺口人数最多的五个职业分别为:电子元件制造工、裁剪缝纫人员、推销展销人员、机械冷加工工、部门经理及管理人员。以2011年为例,其中电子元件制造工需求37926人,求职7274人,缺口30711人,求职人倍率5.21;裁剪裁缝人员需求21529人,求职2817人,缺口14265人,求职人倍率7.64,成为需求大于求职最不平衡的两个职业。2009~2011年三年大学生供需情况分析表明,与2010年相比,2011年重庆市就业人数基数明显增加,高中、高职(大专)的供需比较稳定,但本科生所占比例变化却不大(见表2)。初步访谈表明,许多企业认为部分学历较高的毕业生不能安心地去一线工作,造成了工作能力及人际交往方面存在着很多问题。相反,一些学历较低的应聘者,非常珍惜工作机会,愿意吃苦耐劳,经过一段时间的系统培训后,基本能弥补学历方面的缺陷。还有一些企业认为本科生流动性比较大,往往在某个企业获得一段时间的工作经历后跳槽去其他单位。而职高、技校生工作情况相对更稳定。

从重庆人才市场档案分析的情况来看,2011年需求量前十名的专业有:市场营销、机械制造、建筑地产、IT行业、金融、广告策划、教育培训、医药卫生、生产管理、旅游管理类。其中,市场营销专业仍位居各类专业人才需求之首,供需比例较稳定,大体在1.2∶1~1.9之间。重庆历来工业经济基础雄厚,近些年大量大型工业逐渐复苏,同时也引进了大量的外资、合资企业,因而对精通现代机械设计与管理的人才有较大的需求。随着房价持续的上涨,建筑房地产行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尤其是中高级技术和管理岗位,甚至出现此类岗位人才供不应求的现象。

二、重庆市人才需求预测与建议

从2011年数据看,重庆工业销售值从5年前的3000多亿元,发展到2011年的1.4万亿元,预计今后5年会到2.5万亿元。政府在近几年大力引进了MDI项目、笔记本电脑基地、“云计算”数据处理中心等若干项目,因此工业组织对于中高级技术和管理类人才的需求量将会持续增长。目前重庆市提出未来城市的发展将形成大都市、大城市、县城、小城镇等组成的城市连绵带,大量的城市规划、设计、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也将成为未来重庆城市化紧缺人才的需求。随着重庆城乡统筹改革的进一步推进以及金融业的发展,围绕城乡产业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等,将需要大量规划、环保、建设、管理、策划以及金融等方面的高层次专业人才。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根据“十二五”规划,重庆市要建成国内先进制造业基地,第二产业人才需求紧迫,包括通信制造业、高性能集成电路、轨道交通、环保工程、风电装备及系统设计、光源设备、新材料、仪器仪表、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从2011年重庆市人才供需现状分析情况可以看出,具有现代企业经营意识和管理能力、了解和掌握行业发展方向、擅长市场运作的高级经营管理人才以及具有较强创新开发和应用研究能力、把握国际国内技术发展动态的高级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是重庆市人才发展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第三产业的人才需求会稳步增长,熟悉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通晓外语的高级国际经贸人才、物流配送与管理人才、商品和服务市场的营销精英、信息网络高层次管理人、房地产评估与营销、物业管理方面的人才仍将有较大需求。培养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应当是今后重庆中高层人才培养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从高等教育的角度而言,在实践中集聚和培养创新人才,加强实践锻炼,这些模式都是今后值得好好研究的内容。从人才市场的角度而言,坚持以市场机制来实现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人才资源的社会化、资源配置的市场化,推动人才市场向信息网络型发展。从政府组织的角度而言,政府应转变观念,创新制度,充分运用政策、法律和组织手段,营造“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建立健全科学的人才培养、评价、激励机制,使人才工作更好地适应重庆总体战略目标以及“十二五”规划的要求,更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王斌,罗洪铁。重庆市高端人才引进与培养发展战略体系研究[J].探索,2009,(2):88-91.

人才培养建议 篇五

集团公司的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如何引进人才、开发人才、培养人才和使用人才,充分发挥人才型员工的积极作用,已成为摆在集团公司面前的重要课题。

针对集团公司如何进行人才引进和培养,谨提出个人的几点思考:

一、对人才引进的思考

(一)制定与集团公司规划相匹配的人力资源发展规划。

集团公司要先应有一个明确的集团公司生产经营发展规划,然后再以此分析这种发展规划需要什么样的职能规划(包括人力资源规划、财务规划等)来匹配或支撑,也就是说集团公司生产经营发展规划决定人力资源规划,没有明晰的集团公司发展规划,人力资源规划也是无从谈起。所以,集团公司要对未来的经营和发展方向有着明晰清楚的预期,再制定清晰、完整的集团公司发展规划。在制定人力资源规划时必须考虑到集团公司所处的环境背景以及发展规划导向;而在制定集团公司规划时,也同样要考虑到集团公司现有的以及可能达到的人力资源状况。

(二)制定明确的选聘标准来引导整个人才引进工作。

在引进人才的过程中,要做好人才岗位适应性、人才流失可能性、人才业绩表现、人才对团队影响程度、人才团队磨合速度等各方面的评估分析,不能只看到短期效益,更要注重集团公司的长远发展。但是在人才选聘时,人才还没有被配置到拟任职的岗位上,当然无法检验其业绩表现。通常做法是采用各种科学方法,如面试、心理素质测评、知识考试等,来评价候选人才的素质,是否与拟任职岗位的素质要求相匹配。关注人才对集团公司文化、价值追求的认同程度。选聘人才的过程中,除了关注人才个体的素质外,还应认真分析人才拟任职团队的结构特点,如团队成员的学历、性别、年龄、观念等。强调人才与其拟任职团队的兼容性,应该减少因拟聘人才的个人工作能力、综合素质的“突出”,而带来的不必要的“孤独感”,否则会影响人才能力的有效发挥,甚至会迫使人才流失。

(三)拓宽人才引进的渠道,丰富人才引进的途径。

首先集团公司在引进人才时,应不断拓宽渠道,利用媒体、网络、人才交流中心以及猎头公司等多种渠道进行招聘,也可定点与高校的就业中心联系,采取推荐或委托培养等方式,广纳贤才。其次就是在集团公司内部,对优秀的员工进行岗位调整,在内部形成推荐、竞聘的方式,使内部优秀员工得到晋升。再次,还可以采用内部员工引荐的方式。因为集团公司员工对集团公司和被引荐人都非常了解,所以,内部员工更能为集团公司引荐合适的人才,但既要保证“举贤不避亲”,又要避免“沾亲带故”,严格把握好引进关。

二、对人才培养的思考

(一)建立科学的选才用才机制。

建立人才竞争机制,大力推行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竞聘等方式,引入科学的定性定量的人才测评手段,把优秀人才选聘到合适的岗位上,实现能上能下、能进能出、量才使用、人尽其才。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人才考评机制,将考评结果与任用和收入挂钩,保证符合集团公司考核标准的人才在集团公司内有其位、谋其职、授其权、获其利,实现人才优胜劣汰。做到人才使用和人才培养的统一,以合理使用来加快培养,以进一步培养来促进使用,对有潜力的年轻人,要大胆压任务、给待遇,让他们在重要岗位经风雨、见世面、长见识、增才干。

(二)多措施并举,做好专业人才、技能人才的培养使用。

充分发挥人才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通过举办各种综合性和专业性的技能人才招聘恳谈会,为集团公司和各类人才提供双向选择的机会,使各种人才真正成为集团公司选才、人才择业的主渠道;围绕重点岗位和关键岗位紧缺的专业,通过建立专业技能人才培训计划,加快培养一批具有较高专业水平、综合素质较强、能独立解决工作难题、具有较高工作水平和能力的人才;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不断加大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多给他们锻炼、考验、成长的机会,给他们交任务、压担子,按照不同的岗位要求,实行“订单”式培训,量才所用。

三、对用人机制的思考

(一)建立正确的用人机制,创造激励性的工作平台。

在集团公司当前的形势下引进、培养并留住人才,关键是建立正确的用人和激励机制。这就需要集团公司建立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公平、竞争、宽松的用人机制。

建立有效的激励性工作平台:一是要建立竞争机制,在集团公司发展的同时,不断提高重要工作岗位的收入水平,并根据个人贡献大小,拉开分配档次。通过合理、公平的竞争,真正实现“能者上,庸者下”,努力建立一套完善的岗位竞争机制和人才脱颖而出的宽松环境;二是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不断完善奖励制度。建立集团公司奖励基金,对有突出贡献的集团公司人才型员工实行奖励。把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结合起来,既要从待遇上给予人才以物质激励,又要通过尊重人才的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需要,给予人才以精神上的支持和激励;三是要建立集团公司自身实际的绩效评价机制,不断完善福利制度。科学地评价人才对集团公司的贡献和作用,保证各类人才的福利待遇随着集团公司效益的提高而不断提升,不断调动人才的积极性。

(二)关心关爱,积极营造栓心留人的工作环境。

首先要在思想上重视人才。人才工作是一项长期、重大而紧迫的重要工作任务。集团公司必须把人才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作为集团公司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主动加强市场人才化建设,建立健全人才工作议事制度、例会制度、办事制度等工作机制。同时,要积极引导工会等力量广泛参与人才建设工作,整合集团内各方面的力量,形成人才良性流动的局面。

其次要进一步明确人才工作责任机制。人才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明确责任。集团公司主要领导作为人才工作第一责任人,应亲自抓、亲自问,以自己的表率作用带动和影响在集团公司内关心、支持人才建设工作。人力资源部要从创优环境、创造机会、搭建平台、形成机制等方面,不断完善人才的引进、培养、使用机制,推动人才引进、培养工作上新台阶。

人才培养方面的建议 篇六

关键词:创新人才培养 经济学基地 理论经济学人才

由教育部高等学校经济学类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辽宁大学经济学院承办的“全国高校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工作会议暨2009年(第八届)学生学术研讨会”于2009年10月10日在辽宁大学蒲河校区召开。教指委副主任委员、辽宁大学党委书记、校长程伟教授,教指委委员、西南财经大学副校长刘灿教授以及全国13所“基地”负责人和学生优秀论文获得者代表共6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开幕式由辽宁大学副校长徐平教授主持。辽宁大学校长程伟教授首先致欢迎辞。他首先代表学校党政领导和全体师生对各位领导和同学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对本次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程伟教授指出,建设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是教育部从中国改革开放、经济学理论研究和基础人才培养的战略高度做出的一项重要决策,对推动理论经济学学科建设、“211工程”建设和“985工程”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从辽宁大学的情况看,经济学科一直是全校的龙头学科,“基地”建设11年来,在人才培养、教学改革、科学研究和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发挥了明显的示范和带动效应,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堪称全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典范。他衷心希望各位专家能够广开言路、畅所欲言,为“基地”建设提供新的思路,同时为辽大的学科建设和“基地”建设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指导。

刘灿教授代表“教指委”向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并阐述了这次会议召开的背景和主要议题,介绍了教育部“质量工程”建设的进展情况,全面总结了“基地”建设取得的优异成绩,同时向辽宁大学、经济学院对此次会议召开所做的工作表示感谢,希望这次会议能够取得圆满成功。

辽宁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林木西教授作为“基地”院校负责人代表,从“基地”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时期“基地”建设面临的主要任务和进一步加强“基地”建设的几点思考等三个方面做了系统性发言。

开幕式结束后,“基地”建设工作会议和学生优秀论文研讨会在上午第二节和下午同时进行。建设工作会议分别由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刘文昕教授、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白永秀教授和吉林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李俊江教授、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李建建教授共同主持,与会十三所“基地”院校代表围绕会议主题进行了热烈地讨论,分别介绍了各自学校的具体做法和经验,对进一步加强“基地”建设提出了许多好的建设。

在讨论中,吉林大学吴宇晖教授认为,各基地应加强联合、互相支持,建议进一步提炼基地以往建设经验并积极创新工作思路,如跨学科培养、与法学、数学等学科的联系等,还要注重培养和引进人才,希望各基地特别是一流学校积极接收基地学生。

吉林大学李俊江教授介绍说,吉林大学基地班的招生、学生培养在整个吉林大学处于前列,但同时也指出,现行的研究生招生和培养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交流,他还建议经济学院可与数学院相互交换学分,夯实学生的数学基础,为今后的理论研究工作做铺垫。

复旦大学李慧中教授认为,对“基地班”的定义应更加明确,是指整个经济学专业,还是从学生中选拔优秀者组成基地班,这涉及到基地班学生培养的连续性。为了加强理论培养对学生的吸引力,可以通过主办“夏令营”吸引更多的优秀学生来基地院校就学。但同时指出,在基地保送过程中,有些院校对名次要求过严,个别名校要求排名前5名,从而给实际招生培养带来困难。

西北大学白永秀教授认为,基地班学生的培养必须加强经济学基础理论的学习,保送的研究生可去西方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等理论经济学专业,精品课程、配套经费也应向理论经济学倾斜。

北京大学刘文昕教授介绍了北京大学的建设经验,主要是对学生专业的选择强调个性化、人性化,在注重理论的大前提下,尊重学生的选择,使教学更符合学生的愿望,更贴近社会需求。具体做法是:经济学院一年级不分专业,通过两年的理论基础学习(政治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国际经济学、数学等)使学生对经济学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基本方法有坚实的把握,有一个较好的认识和定位,在此基础上选择具体的专业。在硕士研究生招生中,对本校学生坚持“宁缺毋滥”的原则,对外校学生积极录取。学生培养主要注重四个关系:一是科学主义和人文关系,二是历史性、价值取向、意识形态和逻辑解释,三是思想内容和表达形式,四是民族特殊性和国际规范性。课程设置为两年的必修课(全院)+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尽量压缩必修课学分,选修课要偏理论,在大框架不动的前提下每年进行微调。主要教学方法是:教授主讲本科课程、应用类课程课堂讨论、双语教学(因课而异)、前沿性课程注意发挥社会力量(如公司、研究机构等)的作用、加强社会实践(如发放问卷、建立数据库等)、实行本科生科研导师制、加大评奖力度等。

西南财经大学刘灿教授指出了外部环境的变化给基地班建设带来的压力,主要有:大学价值、学生选择、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面临的挑战、国际化的冲击等。

厦门大学杨继国教授指出,厦大将基地建设与教育部“质量工程”结合起来,以系为单位进行建设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同时也指出目前存在的有些学生对理论基础兴趣不大、经济学基础理论教学师资力量紧缺等基地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厦门大学赵建教授建议,基地学生研讨应有所创新,可以以基地为平台搞夏令营活动,聘请有关专家介绍一些前沿性课题,以培养学生对理论的兴趣及加强经济学素养的熏陶。

武汉大学曾国安教授介绍,武汉大学基地班单独招生,保证了较好的生源,现在基地班已形成了自己的吸引力和品牌。

武汉大学文建东教授指出,单纯的导师制下学生与导师联系较少,今后应在课题立项、经费支持、学术论文等方面加强联系,建议开设数学分析课程,使部分文科生的学术素养得到加强,同时完善推免机制、基地班淘汰机制等。

福建师范大学李建建教授认为,基地班的定位应做到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与中国经济发展相结合,坚持课程体系设计理论与应用并重的原则,要走出国门与国外一流大学加强交流,加强基地间师生的交流与合作。

西南财经大学刘方健教授阐述了基地建设的宗旨,即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在经济学教育中的主导地位,为国家和民族培养一批具有较高理论素养的经济学基础人才,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学理论人才培养模式,在国内经济学人才培养方面发挥良好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同时,建议在本科阶段注重政治经济学的学习、在硕士阶段注重西方经济学及其他工具的学习、在博士阶段注重联合培养。

西南财经大学陈志舟教授对本、硕、博连读培养计划和培养模式的有关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西北大学任保平教授认为,基地建设应注重五大体系:一是理论基础课体系;二是教材体系;三是第二课程和社会实践体系;四是论文体系;五是领导体系。当前,基地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基地班毕业生的出路问题,二是培养目标问题。因此,建议每年的基地工作会议应设定一个主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研讨,同时对学生的论文选题实行进一步规范,如增加教师点评。

上海财经大学夏纪军教授指出,当下基地毕业生真正从事科研工作的人数并不多,与基地培养的初衷不符,在现有社会环境及学生价值取向的前提下,更应注重提高基地自身的培养质量,增加数学等工具的学习,增强经济学基础,做到学生走得出去、也留得住。

南京大学安同良教授建议,应强调对学生科研能力的训练,办好本科生论文刊物,既尊重学生的志愿、又要加强数理深化,通过保送研究生进行调节。

南开大学王昭凤教授建议,要注重师资力量的引进、注重学生的社会实践、注重学生的科研水平的提高,为此可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各学校设立专门的科研经费等。

中国人民大学李军林教授指出,要坚持基地的培养目标和宗旨,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特色专业建设适应注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教学改革相结合,应加强课程设置调整、教学体系改革、师资队伍建设。

建设工作会议最后,由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何自力教授做了总结性发言,并代表刘灿教授对进一步加强“基地”建设提出了五点建议:第一,向教育部高教司申请将“基地”建设立项为“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具体可由西南财经大学、辽宁大学和南开大学三所学校牵头,13所院校共同参加,该项目的研究和实践,可以物化为教改成果,为下一轮部级教学成果奖评奖做准备;第二,设立“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网站”。具体可设在一个学校,也可轮流做,一轮4年,以便加强信息交流、宣传基地教改动态和学生科研活动,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如精品课程、特色专业、教学团队等);第三,定期举办“基地”核心课程暑期研修班。每个学校可根据自身特色优势重点负责1门课程,如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资本论》选读、经济思想史、中国经济改革等,每个暑期可举办一次,请最好的老师来讲,各基地教师参加研讨,也可以吸收基地外学校的教师参加。该项目也可以在高教司申请立项;第四,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可考虑采取项目制的办法进行操作,设立合作培养、合作研究、学术访问等项目,以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名义组织,每个项目由1个基地学校负责,其他基地学校自愿参加;第五,成立“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工作协调小组”(或“领导小组”)。由高教司、教指委领导和指导,还可设顾问组,聘请经济学老一辈经济学家参加。该协调或领导小组由13个基地各出1人(原则上为经济学院院长或基地负责人),在本次会议后即可成立。为便于该协调或领导小组开展有效工作,可在某个学校设秘书处,一轮4年或2年,原则上秘书处所在学校的基地负责人为该协调或领导小组的当值召集人。

人才培养建议 篇七

1、战略意义。当前,我市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转入科学发展轨道的关键时期,要实现新一轮创业创新,关键在于建设一支善于科学发展、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队伍。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只有进一步培育和壮大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队伍,才能夺取未来区域竞争的制高点。

2、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按照科学发展观、人才观的要求,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紧紧抓住培养、引进两个环节,进一步培育和壮大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队伍,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供高端人才智力支持。

3、主要目标。经过5年左右的努力,构筑起比较完善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引进、开发和管理机制;构筑起有利于高层次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和创业创新的良好环境;力争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总量达500名以上,全市每万人口中高层次创新型人才达0.9人以上;力争培育市级创新团队50个以上,新增部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技术中心、研发中心等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集聚平台60个以上;努力建成一支适应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群体。

4、界定范围。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是指创造科技成果的专家、学者;高水平科技创新团队的领军人才和核心骨干;利用科技创新催生具有竞争力产业的创业者;具有创新能力、取得创新成果且有创新潜能的专业人士。主要是指以下几类人才:

(1)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2)国内有知名度的高级专家(国家杰出专业技术人员,部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学术技术带头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员,国家科学技术奖前两位完成人等);

(3)有重要影响力的高级专家(省级特级专家,省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省级某一学科、技术领域带头人,省“151”第一层次人才,学者或学者特聘教授等);

(4)国外具有以上(1)-(3)项相当资历和知名度的人员;

(5)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各类人才(在职的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届内市拔尖人才,培养期内省“151”第二层次和市“211”第一层次人才,获得市级以上创新团队称号的团队领军人才等);

(6)在县、市、区级以上事业单位、“513”预选企业和新办法认定的部级高新技术企业担任研发机构主要负责人或在研发机构从事项目研究、技术开发且业绩突出的核心骨干人才,或有自主知识产权来台进行合作研究或实施成果转化的创新型科技研发人才,或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受聘来台担任市重点骨干企业主要负责人的高级职业经理人,或从事本专业技术岗位工作且有创新成果的高级技师。

(7)未落户我市,具有以上(1)-(6)款条件之一,在台工作时间满3年的柔性引进人才。

二、强化政策保障,大力优化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成长的新环境

5、培养资助。

(1)对新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培养人员,在培养期内,分别给予20万元、10万元经费资助。对新入选的省“151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培养人员,在培养期内,分别给予5万元、3万元科研经费资助。对新入选的市“211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员,在培养期内,分别资助每人科研经费3万元、1万元。以上所需资金,由获资助人员工作地政府从同级财政人才经费中列支50%,其余部分由获资助人员所在单位匹配。

(2)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出站研究人员留台工作满3年的,给予5万元的补助。所需资金由获资助人员工作地政府财政列支,具体由人事部门负责落实。

(3)经评价认定的市级创新团队可享受科研经费、税收减免、融资担保等各项资助政策,具体由组织部门按照《市重点扶持创新团队管理办法》有关规定负责落实。

6、获奖奖励。

(1)对新入选部级、省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新批准的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按其所获得奖金数额给予等额奖励,奖励经费由获奖人员工作地政府从同级财政列支。

(2)对获得我市“杰出创新人才”荣誉称号的,每名奖励20万元;对获得我市“拔尖人才”荣誉称号的,每名奖励1万元,同时届内每年定期给予一定数额的工作津贴。具体由组织部门负责落实。

7、柔性引才支持。

(1)鼓励和支持企业以兼职、顾问、合作等方式柔性引进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和智力,并纳入相关人才政策的保障范围。

(2)发挥在外商会、人才联谊会、留学生组织等作用,及时组织开展院士行、故乡行、博士企业行等专项引才引智系列活动,进一步拓宽企业柔性引才引智渠道。

8、继续教育保障。

(1)有计划地选送一批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到国内著名高校、科研院所挂职进修。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每4年享受一次赴大院名校参加脱产进修的机会,进修安排由市县两级组织人事部门具体负责。

(2)鼓励用人单位加强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继续教育和培养,用人单位要保证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接受继续教育的时间和经费,确保每人每年脱产接受继续教育的时间不少于半个月,继续教育经费可单独列入企业成本在税前扣除。

9、分配机制保障。

(1)鼓励用人单位构筑以年薪、股权、期权等多种形式为内容的多元化分配体系,允许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用专利、发明、技术、资金等要素参与用人单位利益分配,比例由用人单位与本人协商确定。

(2)经认定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按其上一年度在所缴个人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以工作津贴的方式由工作地政府财政给予等量补助,为期5年。

10、社会服务保障。

(1)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全员参加社会保险,其中养老保险缴费基数可按上年全省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100%-300%确定。在企业工作的,企业也可以根据有关规定,为其建立企业年金。

(2)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每年享受一次健康体检,由工作所在地卫生部门专门建立健康档案,所需经费由工作地政府财政列支。

(3)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每2年享受一次疗休养待遇,由组织人事部门负责落实,所需经费由工作地政府财政和用人单位共同承担。同时用人单位按有关规定,落实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带薪休假的待遇。

11、子女就学安排。

(1)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子女在台就学时,需要转入实际居住地或父母工作所在地学校就读的,应由当地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其父母的要求统筹安排到相应学校就读。

(2)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所在单位于每年中小学招生前半年,将需要解决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子女就学报告、有关证明等报送相关教育部门,由教育部门妥善安排解决。

三、加大扶持力度,努力创造吸引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新优势

12、创新团队来台创业资助。对携带重大高科技开发项目或高新技术成果等来台落户创业的创新团队或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采取一团队(人)一策的办法,一次性给予50万元-300万元的创业启动资金。创业项目要经审核认定,并符合以下标准之一:拥有在国内外某一学科或技术领域的高新科研成果,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广阔的市场开发前景;拥有在国际领先或能够填补国内空白项目的核心技术,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潜力,可进行产业化生产;拥有可形成市新的具有良好发展前景产业的重大项目;能引领市优先发展产业和重点产业的快速发展。具体由科技部门牵头组织进行审核认定,补助资金在科技经费、技改经费等渠道列支。

13、海外人才来台创业资助。来台从事高新技术研究或科技成果转化的海外留学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除享受培养资助、社会服务保障、子女就学安排等政策外,其创办或领办的独资、合资企业在税收、融资等方面可享受扶持政策,具体由人事部门制订实施意见负责落实。对列入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人选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一次性给予10万元的科学技术人才配套奖励。

14、博士后研究人员引进资助。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每招收1名博士后研究人员,在进站两年研究期间,由政府给予8万元经费资助。椒江区、黄岩区、路桥区,资助经费由市、区财政各承担50%,其他市、县由当地财政全部承担。

16、配偶就业安置。引进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配偶就业由用人单位负责落实,当地组织、人事、劳动部门做好相关服务工作;对符合当地政策性安置条件的,要及时列入,由当地人事部门负责对口优先安置,有关部门要主动接受。

17、参政议政。建立重大决策专家咨询机制,遴选一批符合条件且本人愿意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担任各级党委、政府及其工作部门的咨询专家。支持和鼓励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参选党代表、人大代表,不断提高他们的社会政治地位。建立健全市党委政府领导联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制度,帮助解决工作、生活、学习中碰到的困难,广泛听取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意见和建议。

四、落实责任分工,不断形成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工作的新机制

18、资金保障。各级财政要重点保障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引进各项政策落实的资金投入。按照《关于实施人才强市战略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台市委〔〕10号)落实人才专项资金,其额度不少于地方可用财力0.3%-0.5%,并随财力的增长而逐步增加,确保各项政策性经费支出能够兑现到位。科技经费要重点保障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科研项目资助。

19、细化操作规程。组织、科技、教育、人事和财政等部门要根据本意见,结合实际,制定实施细则报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下发;本意见各项条款具体操作要按照职能部门实施细则进行。人事局牵头组织专家定期开展高层次创新型人才资格审查认定工作,认定结果向社会公布。各县、市、区可依据本意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实施办法。

人才培养建议 篇八

关键词:高校;IT;需求;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调研的重大意义

有数据表明,我国2004年毕业生人数为280万人,2005年为340万人,2009年将达到600万人。如何培养社会需要、企业满意的应用型人才,涉及毕业生的切身利益,直接关系千家万户。高校毕业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其就业问题关系到我国经济建设、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如何更好地了解社会对大学生,特别是IT人才的需求情况,建立与市场相协调、与高校大众化教育相适应的IT人才培养机制,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调研的基本情况

2.1调研对象、方法

多层次、多角度选取调研对象保证了调研的全面性和科学性。本次调研主要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两种方式进行。调查问卷搜集具有普遍性的数据,涉及大学生求职意向、目标期望、就业服务、生涯发展等内容;访谈提纲包括毕业生、高校院(系)和用人单位两个部分――与毕业生进行网络联系或谈心方式,院(系)访谈主要采取座谈方式进行,对企业访谈则采取个别了解普遍需求、专业需要等,保证调研的点、面结合。

调研的结果如下:

(1) 我们联合天津香农有限公司,在天津各高校共发放问卷180份,回收175份。其中南开大学73份、天津大学29份、天津师范大学33份、中国民航学院25份、天津工程师范学院15份。

(2) 对天津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200名学生进行了2次问卷调查。

(3) 与学院的部分教师和学生开展座谈。

(4) 面向企业开展访谈活动,包括天津香农有限公司、北京软通动力有限公司、斯坦德、天津方卫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易泰达科技有限公司、豪峰动漫游戏公司等。

2.2调查结果

企业针对大学生进行调查情况(2008.5)

问题1、你觉得大学生就业的难度如何?

A、很难34.8% B、有些难度47.6%

C、容易 15.4% D、很容易2.2%

分析:总体来看,目前大学生普遍认为就业困难,天津师范大学在这点上尤其突出。大学生就业压力逐年增加,尤其是文科类的本科毕业生。

问题2、你认为自己在就业过程中会不会产生困难?

A、没有问题,很容易找到工作18.4%

B、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不断努力58.4%

C、困难很大,可以先就业后择业18%

D、不会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5.2%

分析:超过一半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在就业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不断努力。但同时可以欣慰地看到,虽然大学生认为目前的整体就业形势很严峻,但是都有不断努力的思想准备。

问题3、你就业时重视用人单位的哪些方面?

A、高工资、高待遇18%

B、能够学到更多的东西17.4%

C、工作比较稳定20.4%

D、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23.2%

E、综合考虑以上因素20.8%

分析:天津大学与中国民航学院学生更追求高工资、高待遇;其他院校学生追求工作的稳定性;天津师范大学更为重视用人单位的发展前景。

问题4、你求职的薪水要求是多少?

A、1000以下 无 B、1000―2000元25.8%

C、2000―3000元40% D、3000元以上34.2%

分析:2008上半年,1500―2000元是大部分大学生所能接受的底线(除去某些热门专业,他们的底线可能会大大高出这个水平)。因为尤其对于外地学生来说,租房就是一笔很大的支出,所以过低的薪金水平可能会对他们的正常生活产生影响。

问题5、你是否考虑过自主创业?

A、没有想过39.4%

B、想过,但感觉不具备条件53.2%

C、准备毕业后自主创业6.2%

D、决定毕业后就自主创业1.2%

分析:大部分学生都有自主创业的想法,但是时机不成熟,所以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自主创业还比较困难;只有极少数毕业生毕业后会借助一些外部力量创业。

问题6、就业中你首选哪类工作单位?

A、国家机关19.2%

B、外资或合资企业37.2%

C、私营民营企业2%

D、国有企业18.2%

E、医疗、教育等事业单位17%

F、自主创业3.8%

G、其他无

分析:外资或合资企业因为具有薪金水平高、管理规范、积累个人经验等优势,对大学生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问题7、你是否会选择去规模小但有发展潜力的公司?

A、是64.2% B、否35.8%

分析:大学生较为关注公司的发展潜力。

问题8、你认为在就业过程中大学生的哪些方面最重要?

A、学习成绩5.4%

B、学历背景(包括毕业学校以及双修等)14.4%

C、专业21%

D、办事能力38.8%

E、计算机和英语等方面的证书10%

F、性格与公司要求是否符合9.4%

G、其他1.6%

分析:每个学校的学生都认为办事能力很重要,这与实际情况相符,越来越多的公司更为重视实际能力。

3大学生就业形势及原因分析

3.1择业观念落后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

一是“铁饭碗”观念,部分毕业生仍抱着老观念不放,求稳定、为保险;二是精英就业观念,长期以来大学生就业层次一直较高,而就业形势的变化让大学生不适应,仍抱着狭隘的“精英”就业观;三是学生及家长“学而优则仕”的观念,择业范围限定在公、检、法和党、政机关等部门,区域上圈定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从而造成就业拥堵,家长把自己的希望和整个家族的荣辱寄托在子女身上,也希望他们找到轻松、体面、待遇好的工作。

3.2结构性矛盾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

要实现从劳动力资源大国到人才资源强国的转变,现阶段我国大学生的数量还远远不够。但是,高校设置专业缺乏足够的市场调研和论证,并不是按照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培养,专业设置和结构比例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形成了大学生就业的结构。

3.3实践能力差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

教育思想、教学手段陈旧落后,现行的大学教育普遍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死记硬背的多、灵活运用的少,教材严重滞后于科学技术在生产实践中的运用,学生缺乏工作经验和实际操作能力,因而不受企业欢迎。

3.4企事业单位不合理的用人制度影响大学生就业

用人单位的期望值随着毕业生供大于求而水涨船高,出现互相攀比、盲目提高录用标准的现象,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大学生就业困难,也同时存在资源浪费的现象。

4天津IT应用型人才培养建议

学校与企业的密切联系和合作,是世界教育改革与经济发展的共同趋势。企业是学校最大的“顾客”,是学生培养的参与伙伴,也是办学中重要的受益者。因此,校企合作又被人们称之为“企业眼中的教育”。与此同时,学校以外教育资源的最大提供者也是企业,人才培养特色中最根本的一条就是企业需求驱动、企业价值导向和企业介入。

4.1与IT相关用人单位合作,积极创新校企联合培养模式

可以就合作培养、建立毕业实习基地、就业实训等方面,在企业和学校之间架起桥梁,达到各取所需、双赢的局面。“量身定做”毕业生。

4.2进一步创新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模式

从调研情况可以看出,目前高校培养的人才与企业需要严重脱节。统一的人才培养模式、雷同的专业课程设置、单一的教育教学方法,造成了“千校一面,万生一模”的尴尬局面。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的内容陈旧,脱离企业生产实际,参加专业实践机会较少,动手能力较低,走上工作岗位后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适应企业生产需要。而企业也需要投入相当的人力和物力,拿出相当一段时间培养学生。

因此,积极创新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成为新形势下人才培养的重要课题。企业不仅可以在相应院(系)设定企业奖学金,达到宣传企业、资助学生完成学业的目的,还可以与各校院(系)共同确定人才培养模式,根据企业需要设置相应课程,增加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实现订单培养,不断完善校企合作模式。

(1)“订单”式培养培训。这是一种较普遍的做法,学校招生时与企业签订联办协议,实现招生与招工同步、教学与生产同步、实习与就业联体。

(2)“校企互动式”人才培养模式。这是一种比较深入的做法,由企业提供实习基地、设备、原料,参与学校的教学计划制定,并指派专业人员指导学校的专业教学。学生在实训中做到“五个合一”,即车间、教室合一;学生、学徒合一;教师、师傅合一;理论、实践合一;课题、产品合一。学生实训时的作品就是为企业加工的产品,直接接受市场的检验。

(3)“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把培养学生的模块分解,将专业理论和专业基本技能培训放在校内,把与企业接轨的技能培训放在工厂。学生通过学校-企业-学校循环的学习,在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上不断提高,企业也可在培训当中选取适合在企业发展的人才。

(4) 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聘请企业技术权威参与学校教学计划的制定和调整,根据企业、行业的用工要求调整实训计划,派专业教师到企业参观学习,组织学生参观企业的生产实践。

4.3积极与企业建立校外就业实习基地

各院(系)应结合专业优势和特点,利用高校科研服务功能,打造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毕业生实习基地和就业基地。充分利用大学生的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教学实践环节,加强与用人单位之间的联系,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锻炼。通过这样的环节,学校可以利用社会资源丰富教学手段,学生可以了解社会需要技能,进行有目的的锻炼,企业针对需要培养和检验毕业生,达到“三赢”。

4.4与人才交流中心等社会服务机构联手搭建毕业生就业平台,铺就大学生就业绿色通道

我校与中国天津人力资源开发服务中心联合服务毕业生10项措施,为大学生提供全程性、宽领域、多层面、高质量的优质服务。这10项服务涉及提供就业岗位、提供相关政策的指导、档案保管、户口落户、创业相关服务、提供实践机会、进行职业培训、开展职业测评等内容。通过这样的就业工作,真正实现服务功能。

4.5积极做好用人单位的跟踪调查和回访工作

学校各院(系)不仅要就毕业生情况、就业服务等方面及时征求企业的意见,还应定期征求用人单位对专业设置、学生素质和能力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这样既可以及时改进就业工作中出现的缺陷和不足,还可以针对社会需要培养学生,不断完善学校的各方面工作。

总之,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的培养,联系企业进一步参与到教育教学当中,更好地提高大学生的专业技能,特别是实践能力,才能够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

参考文献:

[1] 钟岚。 谈高职院校“外语+轻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定位[J].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

[2] 曹瑞明。 复合型人才课程设置――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J]. 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校报,2001,(12).

[3] 刘晟。 对形势下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体系现状的思考[J]. 铜陵学院学报,2006,(4).

人才培养建议 篇九

1、着力研究,提高对企业人才工作的认识。

人才培养是企业的义务,也是对员工负责的表现,更是赢得员工忠诚的重要**。人才是企业中的中坚力量,对企业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企业如果没有充足人才资源做支撑,将无法适应经济市场化、知识化的要求。抓紧培养和造就一大批优秀的青年人才,加快企业人才资源开发,构成有利于人才发展的工作机制,是有效的促进企业快速发展的关键任务。

人才工作在*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这既贴合历史发展的规律,也贴合人才这一动态概念特点。为企业如何顺应发展提升竞争力指明了方向,所以将企业的人才工作落到实处,才能为企业的发展供给充足的人才保证,为企业的发展发挥充分的作用。

2、多措并举,拓宽企业人才培养途径。

人才培养,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对人才当培养目标明确之后,就要制定培养计划,加大培养力度,经过多种途径,促进人才的迅速成长。

(一)**素质的培养。根据不一样时期的发展需要,举办****培训班、后备**培训班,青年***的知识学习班等。使****到达“掌握理论、加强*性、增长知识、锻炼本事”。加强管理人才职业道德教育。企业管理人才要具备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才能取信于广大职干人员,树立起良好的形象。经常利用反面案例进行廉政勤政教育。

(二)**本事的培养。读书学习是培养人才本事的一个重要方面。必须系统地学***科学理论,掌握现代管理知识和技术,按照不一样层次人才的需要和知识结构,系统地学几门**科学,提高人才的管理本事和水平。

(三)业务素质的培养。对业务拔尖的人才,要逐人详细做好业务方面培养规划,保证其在从事工作的同时,不影响业务的发展。必要时,要有计划地为其配备好各种梯队,保证人才有从事业务工作的良好的环境条件,要避免因对人才使用不合理,而造**才的浪费。

(四)要尊重个体价值。尊重个体价值体现最为直接的就是对付出劳动、实现创造的劳动者给予必要的荣誉、职位、经济激励。重要的是要建立人才收入与经济效益、工作业绩、个体贡献挂钩的分配机制,大力推进知识、资本等要素参与分配,并针对不一样的需求分别施以“保健因素”或“激励因素”,从而满足各类人才不一样的心理需求,更大限度地调动各方面人才的进取性,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才的潜能,发挥知识在创新中的作用。

(五)要用人所长。建立科学的人才分类标准,是用人所长的关键。要按照经营管理、专业技术、技能操作人才三个类别,把人才细分为尖端人才、高级人才、中级人才和基础人才等阶梯层次,合理配置,有效开发,让尖端人才有荣耀,高级人才有空间,中级人才有阶梯,基础人才有盼头。在人才的选拔、任用、考核标准中,应力求准确、明晰、实用,尽量剔除繁琐的、模糊的、不合理的要求,既不误选又不求全责备,有专长就让其发挥、有潜能就去发掘,做到选用一名人才,就树立一面旗帜。

3、人企结合,加大企业人才工作力度。

人才工作,是经济发展中的一项战略性工作。企业的人才培养与开发,从微观角度来看,它关系着个人自身价值的体现和发展空间;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它关系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也是决定企业成败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加大企业人才工作力度至关重要。

(一)高层*政**人才队伍建设。在坚持*管人才的原则下,切实加强实施人才战略的****。坚持**队伍年轻化和德才兼备原则,建设一支以具有较高**水平的高层次*政***才为重点的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知识经济时代的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给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推动,根据企业发展的方向,培养大批能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专业技术人才,必须首先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本事,健全和规范专业技术人才评选考核**,带动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建设。

人才培养建议范文 篇十

关键词:建筑学;创新型人才;建议

建筑学是一门严谨、灵活、实用的基础学科,以培养学习设计建筑的能力与创造性为己任。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社会需要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建筑专业人才,这不仅是建筑学专业发展的内在要求,还是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面临的一项十分紧迫而重要的战略任务。培养创新型人才,不仅是实现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客观要求,还是个体知识、能力、素质整体发展的最佳途径。因此,要积极探索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方法和途径,加快建筑专业领域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力度,确保建筑专业人才能够满足构建创新型国家的要求。

1 转变教育观念:创新性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1世纪是一个以知识经济为主体的时代,只注重满堂灌,学生思想长期禁锢的传统建筑教育观念受到了巨大冲击。当然,强调创新意识的教育观,并非完全否定传统的教育模式,而是积极地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树立素质教育的大教育观念,真正把教育的重心放到提高受教育者的创造力上来。因此,要转变我们的传统教育观念,及时扭转教师为中心的局面,明确学生在建筑专业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自我学习为主、师生互动为辅的学习方式,创新学习思路和手段,开拓学生的认知视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增强和提高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转变观念,大力倡导教育创新,充分培养和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才能激发学生的想象欲望和灵感,创作出优秀的建筑设计作品。

2 构建教育体制:开放性

开放式教育体制要求包括开放的师资队伍、开放的教学计划和开放的教学内容。实践证明,封闭式的教育体制极度地缺乏汲取外在先进思想和资源的活力。对于建筑学这一门专业性较强的学科来说,依托一支学术造诣深、热爱教育、有一定工作经历、年龄结构相对合理的专职师资队伍来完成当前的建筑学教育任务,还是显得不够。因此,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还必须也应该吸纳社会力量参与进来,形成一支由实践经验丰富的建筑师、工程师、社会学家等构成的兼职教师队伍。“不为我有,但求所用”的用人机制,可为我国建筑学专业教学注入新鲜血液,有助于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和兼职教师的规范化建设。同时,制定开放的教学计划。开放的教学计划要求在低年级班构筑专业基础平台,由基础课和建筑、规划、景园三位一体的建筑学专业必修课组成,旨在为学生奠定理论基础。而在高年级班则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挖掘特长优势。此外,教学内容要体现开放性。开放的教学内容是指教学内容要不断地更新和扩展。也就是既要汲取传统中的精华,又要了解前沿的学科动态;既要掌握本专业的学术精髓,又要注重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

3 构筑知识结构:合理性

合理的知识结构是进行创新思维的硬件系统,是形成创新能力的基础。只有具备合理知识结构的人才,才能够做到思维灵活敏捷,富有创造性的联想,善于抓住客观事物的本质,产生思想火花。但是,目前建筑学专业的学生对社会、人文及自然生态科学方面的知识掌握很不够,加之建筑知识结构单一,这就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广义建筑学、可持续发展等理论和观点,从而影响着创新性的设计作品。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随时关注本学科的前沿问题和发展方向,并把研究的新成果、新见解、新突破丰富到教学内容中,使学生直接了解国内外学科研究的最新动态,帮助其丰富自己的学科知识。

4培养思维能力:创造性

“建筑教育对学生创造活力的激发,关键在于提供一个宽容、积极、富有挑战性的外部教育环境。”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式,它不仅能揭示事物的本质,而且能提供新的具有社会价值的产物,建筑学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不仅应具备获取新知识的渴望和强烈的创新意识,而且还应具备创造性思维能力。但是,“依葫芦画瓢”的传统建筑专业教学模式依然延续,长期以来建筑教学内容几乎未经过学生自己的思考和消化,创作设计的效果十分不理想。对此,在教学方法上必须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的教学,将讲授、自学、讨论和研究结合起来,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和讨论,逐步培养他们对学习浓厚兴趣和强烈的好奇心,从此转变教师填鸭式灌输教学的局面。

5培养个性品质:独特性

个性品质是独立个体能否成就一番事业的先决条件,还是一个人能否成才的力量源泉。一般地,创新型人才不仅要有创新的思维和能力等要素,而且还要拥有良好的个性品质,主要包括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树立,对社会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勤奋求实、不断进取、寻求真理的强烈愿望和不懈追求;顽强的意志和坚忍不拔的求知精神;善于与他人进行交流并能学习长处,具有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诚然,品质教育不能单靠增加课程进行强制性灌输式的说教,而是将思想建设工作贯穿于全部教学活动之中,要在教学过程中有机地融入品质教育的内容。此外,老师还要言传身教,做好示范,使自己的言行成为学生现实生活中的德育教材。

总之,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创新将成为社会发展最根本的推动力。为此,我国的建筑学高等教育必须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根本目标。创新型人才培养是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将会遇到许多新问题,只有不断探索和实践,把握人才成长规律,把对学生的创新教育摆在突出位置,才能培养出一大批适应时代要求,有所创造、有所作为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吴雁:论新形势下我国建筑学人才创新思维的培养,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9卷第3期。

[2]罗玲玲;李家坤:建筑学专业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理论探讨和实践, 国际创造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2004 年。

[3]刘d;赵继龙;仝晖; 张建华; 江海涛: 面向区域创新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中国高等教育, 2009年07期。

[4]朱洪波:论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年3 月第22 卷第2 期

[5]冷余生:论创新人才培养的意义与条件,高等教育研究,2000-01.

人才培养方面的建议 篇十一

一、学校合作协议合同范本甲方:

乙方:

甲乙双方本着“各展所长精诚合作坦诚以待互利共赢”的原则就青少年华杯赛项目相关事宜达成协议签署本合作协议书。

一、合作项目

青少年华杯赛培训项目

二、合作期限

自20xx年10月15日起至20______年____月____日止为期______。如双方认可合作可以续签协议。

三、合作方式

华杯赛项目品牌由思雅教育咨询有限公司所有华杯赛项目由双方负责组织招生、甲方负责具体的常规管理工作负责智力检测服务及学习管理教师和心理咨询教师由乙方负责华杯赛训练课程授课。

四、利益分配

以单个学生学费为标准甲方收取每生600基础费用后再进行招生受益分成所剩学费甲乙双方按照55的比例分配收益。甲方在协议期内不再提高600元基础费用华杯赛参赛费用、交通费用、前期招生运营费用由甲方负责。

五、双方职责

(一)甲方职责。

1.负责提供办学所需的基本条件包括社会力量办学许可证、公章等提供需要数量的办公室和教室

2、负责草拟全部宣传推广招生广告的策划、设计、文字和内容

3、负责学生教学班级日常教学管理具体工作宣传推广、招生广告、招生咨询、招生报名、除华杯赛教学内容以外教学组织、教学安排、学生管理、学员答疑等

4.协助乙方加强安全管理保证合作项目的正常运营与乙方就招生、课程安排、教学教务管理等友好协商以项目正常运转为要务。

5、负责开具学员学费的正式收据并收取相关课程费用。

(二)乙方职责。

1、乙方为华杯赛项目组成员以华杯赛项目组的名义对外招生负责甲方在招生期内的推广课公开课参与、执行甲方组织的有关华杯赛项目组的招生活动或见面会

2、负责华杯赛课程授课

3、负责监管收取学员的学费保留收据一联。待一期课程结束结清分成后将收据归还甲方

4、协助甲方团队加强安全管理保证合作项目的正常运营。

5、与甲方项目负责人就招生、课程安排、教学教务管理等友好协商以项目正常运转为要务。

六、担责

在协议期内及协议结束后6个月为期为保证华杯赛项目组的合法权益华杯赛项目组成员不得以个人的名义组织招生不得在外使用华杯赛项目组资源进行开班授课华杯赛项目组相关资源为甲方所有为充分保证华杯赛项目组成员的利益如需增设华杯赛教练人员需经华杯赛项目组成员多数人表决同意增设华杯赛教练员。

七、协议的变更本协议未尽事宜或条款有变更需经甲、乙双方共同协商做出书面补充协议补充协议与本协议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八、协议的中止

1、本协议执行期间任何一方如有不规范操作违背协议约定在对方提出三次整改要求后仍未改正的情况下对方有权提出中止本协议。

2、任何一方提出中止本协议需提前一个月以书面形式通知对方并经甲、乙双方书面同意后中止本协议。但甲、乙双方应继续履行各自职责完成未完成3的培训。

3、如果本协议中止甲、乙双方应积极配合妥善处理并完成与培训相关的一切善后事宜不得侵犯已入学学员的合法权益。

九、协议生效甲乙双方签字起生效。

本协议一式二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具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

乙方:

代表签字/盖章

代表签字/盖章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二、学校合作协议合同范本甲 方:

地 址:

联系方式:

乙 方:

法人代表:

地 址:

联系方式:

为充分发挥院校双方的优势,发挥职业技术教育社会服务功能,为医院培养更多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同时也为学生实习、实训、就业提供更大空间。在平等自愿、充分酝酿的基础上,经双方友好协商,现就双方合作事项达成如下协议:

一、合作原则:

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双赢、共同发展”的原则,院校双方建立长期、紧密的合作关系。

二、合作方式及内容:

经双方友好协商,合作方式及内容参照以下条款执行。未尽之处可做其他补充。

(一)互认挂牌、就业推荐、员工培训合作:

1.甲方在乙方挂牌设立“博州医疗卫生教学部教师医院工作站”,乙方在甲方挂牌设立“护士学校工作站”。双方均同意在对外信息中使用共建基地的名称,并开展管理、实习、培训、科研合作。

2.作为甲方的校外实训、就业基地,乙方在同等条件下应优先录用甲方毕业生;甲方每年邀请乙方用人单位参加甲方组织的校内毕业生供需洽谈会,优先为乙方输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

3.作为乙方的人力资源培养基地,甲方应利用学院的软、硬件教学资源,根据乙方要求,为乙方提供包括各类员工职业培训、技能考证等在内的人才培训服务。

4.乙方向甲方提供本医院职业岗位特征描述,各职业岗位要求的知识水平和技能等级,为甲方相应制订各专业培养目标,审订合作各专业培训计划、员工培养计划提供依据。

5.双方将定期(每季度一次)通过走访或座谈形式就双方合作开展情况、协议执行情况进行阶段性总结。如遇突发情况,双方将及时联系并加以解决。

(二)订单培养、合作办学:

1.双方共同合作,根据乙方需要,本着学生自愿的原则组织一定数量的学生为乙方定向培养、输送人才,并根据乙方医院发展状况,根据生产经营规模或投资领域的变化等情况,适时共同商讨调整定向培养专业、规模和合作方式。

2.为保证合作培养的人才质量,乙方应投入一定的办学资源。推荐医院的技术骨干承担合作班级的部分教学任务;积极为合作班级的学生下医院实践创造条件,以使合作培养的学生快速适应医院的需求;与甲方共同开发相关课程等。

3.应乙方需要,甲方报经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在乙方挂牌设立“教师医院工作站”,采取培训模式组织实施教学工作,为乙方相关医务人员的培训创造条件,并按照招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医务人员的培养专业和培养方案。

4.乙方有对甲方的人才培养方案提出改进意见的权利。甲方以产学合作、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按照医院人才规格要求设置课程、组织教学,保证乙方人才培养质量。

5.甲方选派优秀教师和业务骨干参与乙方科研项目开发、技术援助和学术研讨,科研产权归双方共同所有,并对双方成果进行推广。

6.乙方选派中高层领导、技术人员、中高级技师担任甲方专业带头人或兼职教师,参与甲方人才培养过程;参与甲方科技开发、教学改革、教材编写等工作。成果产权归双方共同所有。

(三)顶岗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合作:

1.甲方从合同签订之日起,根据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每年选派一定数量、指定年级、专业的学生到乙方进行顶岗实习,具体人数根据乙方岗位需求、甲方学生情况等因素,由甲乙双方协商决定。

2.乙方作为甲方学生的顶岗实习单位,同时也是甲方的校外实训基地,应优先满足甲方学生在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等方面的需求。双方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本着共同发展的原则,建立紧密、长效的合作机制。

3.甲、乙双方应从符合教学规律、切合医院实际、适应医院生产周期的角度,制订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以保证顶岗实习期间工、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同时,甲方应加强对学生的岗前思想教育,指导教师、班主任老师必须定期下医院协助乙方做好顶岗实习学生的各项工作。

4.乙方为甲方学生顶岗实习提供相应的实习工作(顶岗实习期限一般为8个月)。实习期间医院与实习学生不具有劳动合同关系,实习单位对实习学生应切实维护学生权益。

5.顶岗实习学生在实习期间,根据实习协议的要求应服从乙方管理人员的管理,遵守乙方规章制度(含考勤管理和技术管理),同时不得违反甲方的有关管理规定。乙方应指派专门技术人员担任实习指导教师,同时乙方应负责实习学生在乙方单位实习期间的人身、财产安全。

6.因实习学生或甲方原因提前终止实习,甲方应提前一周告知乙方。反之亦然。实习结束,乙方应向甲方提交学生实习的证明和评价。

7.甲方成立实习指导小组对学生实习情况进行指导、监督,并加强对学生思想

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发现问题及时提出解决办法,协调乙方和实习生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科研及产学合作

1.甲方聘请乙方相关专业的中高层领导为医疗卫生教学部兼职教师,进行医院文化与管理实务的系列讲座,并参与甲方的教育教学工作。

2.乙方聘请甲方高层(院领导)担任乙方医院发展顾问,并定期进行系列讲座。

3.甲乙双方合作进行各种类型、各个层次的科技项目研究开发,可以通过博州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网站刊登相应的科研成果。【学校合作协议合同范本】

三、需另行明确的双方权利和义务

(一)甲方

1.确定实习基地的名称和牌匾的制作,并负责在媒体上进行宣传报道,扩大乙方的社会知名度。

2.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拟定每次实习的详细方案,并提前一个月与乙方协商,共同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

3,实习学生的相关费用有双方协商决定。

4.实习学生如因故意违章办事造成的事故和经济损失有当事人承担赔偿责任。

5.优先安排乙方职工的业务进修,外语培训和职业培训。

6.按照乙方提出的订单式培养方案,积极推荐并培养一方所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7.为从乙方聘请的兼职教师提供必要的教学和生活条件。

8.根据乙方的用人需求,优先并择优推荐毕业生。【学校合作协议合同范本】

(二)乙方

1.充分利用医院的行业优势和影响,根据自身需求为甲方提供实习

2.根据情况酌情为实习生提供生活和劳动补贴。

3.在学生实习期间,要加强学生的管理和安全教育,发现异常问题应及时通报甲方。实习期满后,根据学生实习期间的表现,做出面鉴定对实习生的实习成绩进行全面的评价和考核,并提供给甲方。

4.学生在实习期过程中因乙方过失造成的人身伤害,乙方应承担赔偿责任。

5.按照甲方的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安排学生实习内容,并指派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实习生的指导老师,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素质。

6根据学生的综合表现和素质,可优先选择毕业生到本单位就业。

以上协议如遇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或其他未尽事宜时,双方另行协商解决并签订补充协议(或备忘录),补充协议与本协议具有同等效力。本协议一式四份,各双方各持二份。

甲 方: 乙 方:

代表(或授权)人:

代表(或授权)人: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三、学校合作协议合同范本甲方:

乙方:

为了充分发挥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功能,加强高校教学、科研及人才培养工作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联系,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同时借助于地方和企业的优势,为校企合作提供更大空间,以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江门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甲方)与(以下简称乙方)在平等自愿、友好协商的基础上,同意建立合作关系,并达成如下协议:

一、合作原则

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双赢、共同发展"的原则,甲乙双方建立长期、紧密的合作关系。

二、甲方的责任与义务

1.根据乙方对人力资源的需求,甲方应为乙方优先推荐相关专业的优秀毕业生;在不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科研的前提下,应乙方要求,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提供人力资源方面的支持。

2.应乙方要求,甲方选派优秀教师和业务骨干承担或参与乙方科研项目开发、技术改造、技术援助和学术研讨,科研产权归双方共同所有,双方可另签具体的合作协议。甲方的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向乙方转让。

3.应乙方要求,可在甲方挂牌设立"人力资源培训基地"、"校企合作实验室"、"校企合作生产性实训车间"和"产品研发中心",为乙方提供技术讲座、员工职业技能培训、考证、资料翻译、产品研发及生产等方面的服务,双方可另签具体的合作协议。

4.乙方有对甲方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或"企业员工培训"等培养方案提出改进意见的权利。甲方以产学结合、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现代人才培养模式,按照企业人才规格要求设置、开发课程、组织教学,保证乙方人才培养质量。

5.根据乙方生产经营的需求,为乙方提供企业规划、发展、管理、经营和科技信息等方面的咨询和服务。

6.甲方在组织教师和学生参与科研合作、专业实习、人员培训等活动的过程中,严格遵守乙方的相关规章制度及其他合理要求,严守企业的商业秘密。

三、乙方的责任与义务

1.根据甲方的教学需要,可在乙方挂牌设立"江门职业技术学院校外实训基地、就业基地或产学研合作基地",为甲方相关专业学生的见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及社会实践等活动提供必要的协助。

2.乙方应优先满足甲方学生在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就业等方面的需求。及时向甲方提供人力资源需求方面的信息,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优先录用甲方的毕业生。

3.应甲方教学改革需要,乙方在条件许可的前提下,选派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担任专业带头人或兼职教师,参与甲方人才培养过程;参与甲方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教学改革、教材编写等工作,成果归双方共同所有。

4.应甲方科学研究需要,乙方选派工程技术人员和业务骨干参与甲方科研项目开发、技术援助和学术研讨,科研成果产权归双方共同所有,双方可另签具体的合作协议。

5.乙方应根据行业和企业的发展,对甲方的专业设置、课程设置、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工作提供建议和咨询。

6.甲方定期派遣一定数量的专业骨干教师到乙方及其下属相关企业挂职锻炼,培养"双师"队伍。挂职期间乙方提供相关食宿条件和工作岗位,保证挂职效果。

四、附则

1.为加强沟通和联系,甲、乙双方应明确联系人和联系方式,并通过不定期的会面研究解决合作过程中的问题。

2.双方的具体合作项目可在本协议的基础上另签协议;双方合作过程中因实习、培训、技术开发和咨询、生活安排、劳务等发生的费用,由双方本着"平等协商,互惠互利"的原则加以解决。

3.本协议有效期年,协议期满可根据双方需要确定是否续签。

4.本协议履行中出现纠纷,双方应尽力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提交江门仲栽委员会仲栽。

5.本协议一式三份,甲方二份,乙方一份,自双方签字、盖章之日生效。

甲方:

乙方:

签字代表:

签字代表:

人才培养建议 篇十二

关键词 “一带一路” 沈阳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9. 21 文献标识码:A

1“一带一路”背景下沈阳人才培养面临的障碍

1.1创新创业人才匮乏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众多,涉及到相关领域较为复杂。目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青年失业问题日趋严重,反映出学生缺乏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问题。近年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研发投入不断增加,科技成果也节节攀升。但是由于缺少创新创业型人才,研发与市场脱节现象严重,创新创业的质量没有得到保证。沈阳是东北最主要的老工业基地,急需具备创新创业能力的装备制造业人才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还不能充分反映出市场对人才的渴求。可见,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沈阳人才培养的核心应放在提升创新创业的能力上。

1.2跨国合作中面临语言障碍

“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不仅需要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更需要能够掌握多种外语的人才,但目前沈阳的跨国企业中精通多种外语的人才较少。据研究显示,与我国建交多达175个国家,涉及95种语言,“一带一路”在包括中亚、南亚、西亚等多个地区实行,40多种官方语言,而我国内地高校教授的语种仅有20种,而沈阳高校则是少之又少,沿线国家进行跨国合作时面临的语言障碍问题比较显著,对这方面人才尤其是非通用语言人才表现出了巨大的需求。长期以来,高校对英语等主要语言教育的投入较大,而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言特别是非通用语言投入较少甚至没有投入,精通多种语言人才短缺的状况远远不能解决,而且也满足不了对“一带一路”建设的需要。

1.3贸易相关领域专业人才有限

“一带一路”战略急需贸易领域专业人才,主要涉及项目工程、技术、经济、管理、贸易、金融、法律等多个领域。根据世界银行数据统计可得,从1990―2013年,全球贸易、跨境直接投资年均增长速度分别达到7.8%和9.7%,而“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同期的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13.1%和16.5%,超过全球平均水平很多,这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财力、物力才可以更好的协同对外经贸的发展,其中人才是重中之重,但从沈阳目前的人才结构和数量来看,还远不能达到“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实际需求。

2“一带一路”背景下沈阳人才培养的对策建议

2.1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加强沈阳高校与产业的合作

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跨国企业不仅要求沈阳人才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还要能够及时创造商机、捕捉商机,利用商机。具备较强创新意识,能够迅速开展业务、适应市场、开拓市场。高校在培养对外经贸人才的进程中,应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及培养规格,构建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比如增设创新创业与国际贸易相结合的课程,举办国际贸易类创新创业大赛等,激发学生对创新创业的兴趣,增强学生个人就业能力,提高人才培养有效性。此外,加强高校与商业界相关企业、商会和行业协会的密切合作,产业界及时向高校输送人才需求信息,高校主动与产业界协同制定人才规格标准、联合开展人才培养培训计划。

2.2学习掌握多种语言,鼓励出国留学和海外实践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社会发展模式各异、历史文化习俗传统多样,能够顺利的交流沟通是保持沿线国家密切联系的首要前提。从高校角度来看,可以增加贸易专业语言相关课程,并同时增设多个国家的语言课程。此外还可以加强多国之间的高校合作,互换交流与学习,清除沟通交流上的障碍,可以尝试专门成立“一带一路”建设的留学生与访问学者小组,鼓励出国留学和海外实践,只有在沿线国家和地区长期生活和学习,才能接地气,才能深入了解当地的生活风俗、风土人情,才能更好地为“一带一路”战略服务。在政府层面上应进一步加大对高校学生出国留学和海外实践的支持力度,国家发改委、外交部、财政部、商务部、教育部等部委应联合制定章程,面向国内应届本科生和研究生开展提供长期和短期相结合的留学和实习资助计划。高校层面应以国际人才培养实践基地为主要渠道,通过专项财政资金或学校自筹资金的方式开展出国留学和海外实践,结合专业培养计划和课程安排,有针对性地派遣在读的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相应的企事业单位,其他经济组织和国际组织开展见习、实习和实践活动。

2.3精通扎实的专业技能,提升高等教育质量保证

过硬的专业技能是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就业的基本前提,也是“一带一路”背景下沈阳人才培养的侧重点。在国际贸易人才培养中应结合现代企业需要的人才要求,明确培养目标,科学制定培养策略,以就业为导向,进行相关专业技能教学,展开有针对性的培养,提升学生专业技能水平和就业指导能力,加强对学生职业技能和专业技能的评估与鉴定,使其能够正确定位职业和自身专业技能水平。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所需的人才是面向社会实践、服务国家战略的高端应用性专业人才,“一带一路”建设所紧缺的工程、建筑、金融、医学、法学、会计、管理等多个专业领域的人才,恰恰也是专业教育国际认证最为成熟的领域。参与国际认证可以促进高校按照相关领域专业教育质量的国际标准和基本要求进行改革,使其改善教学条件、加大教学经费投入,促进教师队伍的建设和专业化发展,建立科学规范的教学质量管理和监督体系,提高高校教学管理水平,从而促进高等院校和相关专业进一步办出特色和优势。而参与国际认证的结果则可以吸引最优秀的学生,并将其文凭变成可以流通的“货币”,推动高等教育系统运行变得更加透明。

基金项目:本文是2016年度沈阳市社会科学立项“关于‘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提升沈阳对外经贸发展水平的对策研究”(SYSK2016-18-02)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5(9).

人才培养建议 篇十三

关键词:法律;专科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D03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 98(2009)11―0120-02

1 法律专科人才培养目标的现状

1、1 法律专科人才培养目标的现状

根据国家教育部关于法学专科的规定,原来法学专科的专业均改为法律事务、司法助理、民事执行等。现在各专科学校均以开设法律事务专业为多,但法律事务课程的设计,教学的手段和方式基本上还是按照原来法学本科专业进行。法学专科的培养目标和法学本科的培养目标基本相似,没有太大的区别。法律专科人才的培养没有自己成熟的目标,法律专科人才培养目标的缺失就是急需要解决的问题,它直接影响到法律专科人才培养的前途。

1、2 法律专业人才就业难的原因

(1)法治环境不够理想。

自“依法治国”的问题首次由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到十五大明确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战略目标,到1999年宪法修正案正式把“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宪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逐渐为广大社会公众所知悉。经过多年的社会各个方面的努力,法治观念已经成为全社会的主流思想。创建良好的法治环境已经成为全国人民的共识。针对目前中国的法治发展水平和状况,中国已经启动并将继续推行的法治改革是全方位的,改革的触角已伸入立法、行政、司法等诸多法治环节。但中国几千年来崇尚“人治”排斥“法治”的传统不可能立即得到彻底根除。人治的影响还将存在,是完美法治环境的最大障碍。比如,决策的非民主化,行政权力过大,司法不能独立,法官徇私枉法现象较为严重等司法腐败问题还有待加强,法律普及方面还存在薄弱等。对人治的信赖,寄希望于某个人,纠纷解决机制和规则充斥着人治的色彩,导致法律的权威难以真正树立。法治环境的欠缺以及由此产生的法治需求的低迷,导致法科毕业生的就业范围相对狭窄。

(2)传统行业很难进入。

选择法律专业的同学,除了因为法律职业的神圣和自己的兴趣,也考虑到将来的发展前景。从就业单位性质上来看,党政机关依然是法律类毕业生的首选。其次是企事业单位,二者占了需求总数的近70%。同时选择到部队、海关、武警边防等单位的也在逐年增加。如:据不完全统计,2003届政法类毕业生到机关事业单位就业的比例占到了40%左右,到一般企业单位的占25%左右,到部队、海关、武警边防的占到10%左右。时下毕业生青睐的传统就业行业,如政府机构、党政机关等,由于机构改革和人员精简,正在大大减少人员需求。另外,国家机关录用公务员已全部进行公开招考,参加公务员考试仍是目前法律专业毕业生进政法部门就业的唯一渠道,能考入国家公务员队伍并非易事。由于职位的有限,常常出现几十个、几百个报考者竞争一个岗位,必然导致大多数毕业生遭到淘汰。

(3)社会资源不足。

社会资源主要指建立在信任和互助合作基础之上的社会关系网络,是个人发展所必要的资本之一。法律专业的学生长期呆在象牙塔里,对社会缺乏了解,更谈不上对社会资源的把握。一方面是社会需要大量的法律服务找不到适当的对象,尤其的低端市场,另一方面是大量的法律人才没有事可做。对在校的法律专业学生,应当积极走出校门,获取到律师事务所或政法机关实习的机会,向法律界的前辈学习,将理论学习和实务学习相结合,积累相关工作经验。同时,在参与实践过程中,面对开放的信息源和多渠道的获取途径,较容易得到有利的资讯,可以节约求职成本,弥补信息的缺乏,提高就业的机会。跟相关单位的接触,让更多人了解、认识自己,在与对方合作和共事中建立的良好关系,为自己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社会基础。

2 法律专科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2、1 专业口径单一

(1)虽然1998年进行了法学课程设置改革,但到现在已经过去了10年,我国的法学教育正面临着一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挑战。法学专业的学生是被按照学校的统一计划来培养的,而不是按照他们自己的兴趣和需要来培养的。由于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和专业必修课等课程的学习都有最低学分的要求,因此,学生能够真正选择专业选修课的机会是很有限的。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郑成良首先提出了专业选修课在课程中所占比例问题:“根据我个人了解的数据,我国法学院本科教学中,专业选修课与专业必修课的比例为3:7,至于专业选修课在所有课程中的比重就更低了,只占17%左右。也就是说,在法学院四年2700课时左右的学习中,本科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和未来选择职业的需要,自主决定学习的课程时间不到20%!”由于缺乏学习主动权,导致了专业结构简单,知识体系单一,人才的培养如同流水线生产,难以形成自己的专长和优势。本课学生尚且如此,专科学生更加严重,很多学校连选修课都没有,知识结构非常单一。

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从简单的技术型人才向复合型人才转变。综合性、复合型人才是现代社会人才需求的主流方向,用人单位也更青睐综合素质强的毕业生。中国加入WTO后,迅速增长的市场需求,对法律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复杂的国际经济活动中,必须掌握经济、国际贸易、企业管理和外语等综合知识,只懂的自己的本专业远远不够。因此,应当给予法律专业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鼓励他们跨学科,跨专业,学有所长,学有所专,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2、2 法学教育大众化与法律职业精英化的冲突

目前,全国开设法律专业的大学已√一米范文★www.1mi.net√经近620所,在校法律专业的学生约36万人。自1999年扩大招生规模以来,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普通高校法律专业的本科生人数增长了几倍。一些高校追求建设综合性大学,在师资、硬件设施尚不完善之际,先后设立了法律类专业并大规模招生。除了法律本科的大规模扩招外,法律专科,第二学士学位等全日制教育,成人法学教育,在招生数量上也有了飞速的发展。除正规法律院校(系)外,还有各种与法律有关的“干校”。此外,还有函授、电大、自考、夜大、业大、职大等多种形式的法律教育。由于法学一直以来被认为是热门专业,接受法学教育的机会在增加,在校生人数不断增长,法学教育出现了大众化的趋势。而法律职业的专业化和精英化上世界上发达国家的法律传统之一,也是一些发展中国家法律职业的发展趋势。我国自2002年首次进行了全国的统一司法考试,欲取得法官、检察官、律师资格,均须通过统一的司法考试并取得合格的成绩。统一司法考试虽然没有覆盖法律职业的全部,但是覆盖了法律职业的主要部分。自2002年实行司法考试制度以来,2002年司法考试的全国通

过率是7%,2003年是10.18%,2004年是11.22%。司法考试的低通过率和法律职业的高门槛,决定了虽受过法律教育的高校学生。在毕业时却并不能轻易迈过这个门槛。从事法律职业。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并非招聘律师、法官和检察官,也对法科毕业生提出了司法考试资格证的要求。

正是因为法律职业需要本科及以上文凭,所以法律专科的教育就处在一个相对尴尬的局面,大量的专科人才游离在法律职业之外。

3 对法律专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建议

3、1 法律专科人才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

由于我国法律专科人才的培养模式长期以来都以抄袭本科培养模式为主,基本没有什么大的区别,所以这样的现状肯定影响到法律专科人才的培养,因此如何创新法律专科人才的培养模式是一个重要的课题。笔者认为我们既要考虑到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又要考虑到我国司法制度的现状,还应该结合学习西方国家的一些先进的经验。探索一条适合我国法律专科人才培养的成熟培养模式。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以下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1)加大我国法律专科人才的实践操作能力,让学生走出校门就能独立处理简单的纠纷。(2)让学生在校期间就参加自学考试,力争在毕业时拿到本科文凭,以弥补学历上的不足。(3)除法律知识课程外辅修其他相关的知识,拓宽知识结构,增加就业机会,以弥补就业难的困境。(4)既要做好向法律职业精英阶层冲刺的准备,也要做好从事基层法律服务者的打算。

3、2 法律专科人才培养课程的重新设计

我国法律专科课程的设计主要是根据本科教育来设计的,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区别。为了培养我国的法律专科人才,应根据新的培养模式来重新设计我国法律专科的教学课程,坚持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的法律人才,因此,在课程设计上应减少理论课时,加大实践课时的学习。

3、3 法律专科人才培养教学方法的改进

传统的教学方法仍然以老师灌输型的为主,这样的教学方法以传授法学理论为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较差,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因为没有学历上的优势而很难找到与法律相关的工作。为了能体现我国法律专科学生的优势,必须加大实务能力的培养。为此,必须做到以下三点:一是减少课堂的理论教学,二是增加学生的课内实践活动,三是增加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到司法机关中实习,接触法律实务的实际,增加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如:安徽经济管理学院法律教研室在修订教学计划中就增加了实践课即在第4学期、第5学期的最后一个月让学生集中到司法机关实习,这应该是一个有益的尝试。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法学专业学生就业在当前正处于寒冰期。但是我们不能就此悲观下去,对法律专业,尤其是法律专科就失去信心。种种信息表明,中国巨大的法律市场需求尚未开发,广大农村地区,中小企业的法律需求和服务还没有启动。就个人律师的拥有量而言,根据国家有关的统计资料,全国现有律师15万人,平均每万人拥有律师的数量仅0.8个,这个比例不但低于发达国家,例如:美国30人,英国15人,而且,还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如巴西和阿根廷就分别达到了20人和12人。就企业方面讲,我国现有企业5000万家,仅有4万家聘请了律师当法律顾问。目前面临的种种挫折,只是暂时的。作为法律专科教育,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应当善于开拓,改革目前的培养模式,挖掘自己的潜力,培养出综合素质较高,有不同的目标定位。相信终会冰破泉涌,每个法律专科人都将有属于自己的空间。

参考文献

[1]马焕秋,高职法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

人才培养建议范文 篇十四

关键词:市场需求;体育人才;创新;培养模式

一、社会主义经济市场对体育人才的要求

我国体育事业发展迅速,为了适应新时期的市场需求,体育人才的培养目标也需要很大的提升,原始的基础知识显然跟不上社会发展的步伐。高校要高度重视体育人才的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的对象首先要热爱体育事业,诚实守信,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和优秀的思想品质。在培养过程中,养成良好的习惯,讲卫生,懂礼貌,热爱祖国,愿意为祖国的体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了解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情况,认清新时期下社会发展对体育人才的需求,熟练掌握体育方面基础知识,培养自身的创新精神,加强组织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掌握体育锻炼、组织活动等服务的知识和方法,积极地参加科研工作,学习好外语和计算机的基本技能,可以灵活地运用到实践生活当中。总之,社会在不断地进步,所以培养人才的目标思想要随之转变,对体育人才的培养要全面,使体育人才在走向社会后有立足于社会的能力,达到社会发展中市场需求的目标。

二、体育人才培养过程中遇到的阻碍

1.招生困难。近年来,虽然体育事业发展迅速,但是高等院校招收体育专业学生却非常困难,学生对体育的爱好程度以及家长的支持程度都会影响,由于体育训练相当辛苦,现在的家庭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没有吃苦耐劳的毅力,所以对体育运动产生了排斥,家长也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受苦,所以不支持孩子搞体育事业,只想孩子选择热门专业,毕业之后可以顺利地走进工作岗位,就业方向与途径比较宽的专业,目前又一个关键问题出现了,就是就业难问题,体育专业毕业后就业方向单一,培养周期比较长,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体育专业的兴趣,种种原因直接影响到高等院校对体育专业生源的招收,高等院校需要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运动员和体育专业学生有更广阔的前景,注重学生的全面培养,拓宽社会服务领域,提升大家对体育专业的认识,完成高校体育专业招生的目标。2.资金短缺。高校教育经费问题也是目前面临的问题之一,虽然高校支持体育事业的发展,但是资金短缺会对体育人才的培养产生严重的影响,没有足够的体育教育经费,无法建立良好的训练场地,无法购置完善的训练设备,对学生的训练造成很大的影响,严重打击学生训练的积极性。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没有专业的训练器材,很难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使得学生学而不精,慢慢地失去了对体育的信心,对于体育事业来讲也是一大损失。所以在培养资金方面,学校要给予大力支持,寻找渠道,向政府申请,确保学生又一个健康、安全、完善的训练环境,在基本训练的基础上不断发展,不断创新。3.教育理念不够开放。高校的体育人才培养接近于封闭教学,与外界几乎失去了联系,不去关注社会市场的需求,只是一味地盲目教学,教育理念不够开放,阻碍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与其他院校合作比较少,不能做到知识资源信息共享,使体育人才培养服务处于封闭状态,学生毕业之后对整个社会都非常陌生,一时间无法适应,阻碍了学生适应市场需求的步伐,学校教育只有树立全新的观念才能使体育事业在人才培养方面逐步走向开放,使得学生的潜能可以释放,没有任何束缚,只有与外界结合在一起,才能有效地提升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带动体育事业的整体发展。

三、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创新体育人才的建议

1.校内校外相结合。优秀的创新型体育人才不但要有扎实的体育知识与技能,还要有适应能力与知识合理运用的本领。这就要求高校在培养创新型体育人才的过程中,加强学生实训的机会,让学生把所学到的内容真正运用到工作生活中去。学校需要扩大体育培训渠道,拓宽培训领域,建立起专业的培训基地,使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发现自身的不足,通过分析,及时改正。另一方面,学生可以提前接触社会,了解市场需求,对自己未来的发展有明确的定位,加强训练与学习的动力。校内校外相结合的培养模式,有效地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和实际运用能力,加大了对社会需求的认知,对学生的学习培训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所以,高校要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体育人才,一定要让学生走出去,实现校内外结合培训的真正意义。2.改变教育观念。我国传统的教育观念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只是一味地机械式教学,使学生对体育专业的学习过于死板,学生的学习处于被动状态,学校的教学目的也仅仅是完成教学指标,完全失去了高校培养人才的意义,创新是体育事业的指导方向,没有创新的体育事业就像是人没有了灵魂,只剩下空空的躯壳,无法抵挡住冲击,高等院校需要改变教育观念,以学生为主体,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专业系统地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使学生可以真正达到学以致用,而不单单是为了应付考试,拿到文凭。失去了教学的意义,高校要重视体育专业,对体育人才的培养给予大力支持,为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提供高素质有用的人才。3.改变教学模式。教学模式单一化是教育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培养优秀的体育人才,课堂需要活跃,建立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是人才培养的关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组织与课题相关的活动,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技能,运用多媒体教学,运用声音、视频、动态图片等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使学生可以扎实掌握教师所教的内容,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紧紧与社会主义市场需求结合在一起,加大选修课程的范围,强化人文社会学课程设置,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对课程的内容进行筛选、补充、更新和重组。在体能训练方面,合理安排训练时间,让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训练中来,提升训练效率,逐渐向市场需求的方向靠近。4.加强师资力量的培养。优秀的体育人才一定出自优秀的教师,我国高校体育人才培养在师资力量上还存在一定的不足,缺少专业性的教练,教师和教练的综合素质还有待于提高,两者不能混为一谈,教师负责理论知识的传授,教练负责意志的培养和体能训练以及技巧的掌握,高校加大体育专业的经费,聘请专业的体育教练,并且鼓励教师定期地参加培训,结合市场的需求,适当地调整教学方案,积极参加课题研究,提高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学生做出好榜样。教练员要有专业的指挥能力、领导能力、活动策划与组织能力,严格要求学生的训练和生活,依据个人的自身条件制订培训计划,真正培养出可以适应社会发展的体育人才。所以,师资问题还是高校需要解决的培养体育人才方面的主要问题。5.设立创新培养机构。创新来源于个人智慧和潜能的自由发挥,只有创新才能发展,高校在培养体育人才的过程中,不能对学生的创新力过度束缚,可以专门设立创新机构,有针对性的对学生创新能力进行培养,收集一切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有益的资源,开展有创造性的教育知识讲座和竞赛,让学生能够真正掌握创新的思维和方法,培养学生创新净胜和良好的创造品质,在培训过程中,把创新思想和能力培养有机的结合起来,确保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培养,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对体育实践的敏感性,加强学生适应社会的本领,积极地组织学生参加科研项目,发挥自身的创新思想,由教师的正确引导,加大宣传力度,及时表彰有创造精神的学生,对学生创造性的科研成果给予奖励,营造良好的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的氛围,全面提升创新意识,为社会主义市场需求奠定良好的基础。6.了解体育市场经济发展动态。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北京奥运会的成功申办,体育事业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全新焦点,体育人才的培养要以正确了解体育市场的经济动态为基础,中国是世界最大的体育用品生产基地,也不断地鼓励全民体育的发展方向,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带动了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国民收入水平。所以在人才培养方面,可以依据我国体育经济发展的动态,对人才进行分类培养,使其适应体育的各个领域,扩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面,也解决了就业难问题,解除了学生与家长的后顾之忧。充分了解体育经济市场,是高校培养人才的前提条件。只有这样,培养方向才能确定,免得过于盲目,没有起到人才培养的目的,同时也耽误了学生的前程。

四、结语

伴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对体育事业逐渐重视,以市场需求来实现人才培养,是高校适应市场变化最明显的教育改革。在人才培养方面,紧随社会发展的步伐,高等院校及时发现在体育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正确链接好学校与社会的纽带,为经济社会的发展输送高素质创新型体育人才,实现体育专业开设的真正意义。

参考文献:

[1]王爱丰,王正伦,王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

[2]夏贵霞,舒宗礼,夏志。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我国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7).

[3]井红卫。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创新性体育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青春岁月,2014,(7).

最新范文

147 321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