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米范文>实用范文>优秀范文

幼儿园环境布置与设计5篇

2024-01-29 16:40:59

方案的可行性原则要求策划人员时时刻刻为项目的科学性、可行性着想,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差错,防止失败。该页是一米范文勤劳的小编给家人们找到的幼儿园环境布置与设计5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幼儿园环境布置与设计 篇一

关键词 幼儿园环境 环境创设 环境创新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1 当前我国幼儿园环境创设的问题

人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现今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环境正在作为一种“隐性课程”,在开发幼儿智力、促进幼儿个性形成方面,越来越多地引起学前教育界的关注和重视,被誉为“幼儿的第三任老师”。然而,目前也有许多幼儿园在环境创设的实践中显示出了一些问题:

1.1 对幼儿园环境及环境创设的有关概念理解不清

说起幼儿园的环境,我们的头脑里立即会出现一副活泼可爱的画面:逼真的卡通动物“活跃”在幼儿园的大门口;阳光下色彩斑斓的滑梯、木马;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活动区;一幅幅赋有智趣的图画……其实,幼儿园环境的内涵远远不止这些。《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这里讲的“环境”,主要指广义上的幼儿园环境,是幼儿园内幼儿身心发展所必须具备的一切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总和,它是由幼儿园的工作人员、幼儿、各种物资器材、人际环境以及各种信息要素,通过一定的文化习俗、教育观念所组织、综合的一种教育的空间、范围和场所。这种空间、范围和场所既是物质的,又是人文的;既是开放的,又是相对封闭的;既有保育的性质,又有教育的性质,因此说,幼儿园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两大部分。通过一系列调查发现,许多幼儿园教师片面地将幼儿园环境理解为物质环境。因此他们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只注重有关活动室、游戏场、教室、科学发现室等的墙面、窗户的装饰和布置,割裂了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关系,从而忽视了环境创设中人文环境的部分。殊不知,从某些方面来讲,人文环境更能影响幼儿的身心发展。

1.2 以教师的制作和布置为主,忽视幼儿在环境创设中的重要地位

在我国幼儿园中一提到环境创设,许多教师就开始抱怨,又要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加班加点来进行环境的布置,他们将幼儿园环境创设当做了教育教学以外的工作来完成,因此大家显得很忙,也很累,有时结果还不尽如人意,幼儿仿佛不领情,教师也常常会为自己精心布置的环境不受幼儿喜爱而大伤脑筋,这些方法往往都是错误的,教师出了不少力气,却没有讨到好的结果。走访了许多幼儿园后笔者发现,许多幼儿园在进行环境创设时,教师们主要依据自己教育教学方便来考虑环境创设,他们毫无根据地凭空想出一个环境创设的主题,较少听取孩子们的建议。更有甚者,连一些最基本的创设原则都不清楚,创设的环境既不能够吸引儿童,又不能够与幼儿的身心发展相适应。他们所进行的环境创设主要是从教师的角度出发的,混淆了环境创设主客体的关系,忽视了幼儿在环境创设中的重要地位。

1.3 不注重环境的变化,认为环境创设可以一劳永逸

幼儿是活泼好动的,他们的成长环境应具有弹性,应不断地变化,让幼儿在变化中与环境“对话”。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今我国许多幼儿园已经做到了这一点,每月都有主题墙的布置,但不可避免,仍有一些幼儿园的教师认为环境创设可以一劳永逸,从幼儿小班入园一直到大班毕业,教室里的装饰自始至终就没有更换过。参观过中学、大学的人们不难发现,这些地方的主体环境布置一般不会经常变换,因为这些阶段的学生心理发展已经具有了较强的稳定性,很明显他们与幼儿是不同的。试想,幼儿园的小朋友整天生活在一种不变的环境当中,每天面对的是同样的东西,时间久了必然感觉乏味,这怎能利于幼儿的身心发展?

2 幼儿园环境创新的几点思考

2.1 掌握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相结合的创设方法

幼儿园的人文环境,包括幼儿园人际环境和文化环境,是幼儿园生存和发展的内涵和灵魂,是人们能够切身体会到的一种氛围,它看起来不像物质环境那么明显,但它却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教师,应彻底改变将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割裂的现象,全面地去理解幼儿园环境创设的真正含义,不仅为幼儿创设美好而丰富的幼儿园物质环境,更要为他们创设爱与宽松的人文环境,学会将物质环境与人文环境相结合的创设方法,只有将这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充分发挥出环境创设的教育价值,从而多方面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2.2 尊重幼儿在环境创设中的主体地位,鼓励幼儿参与其中

我国著名学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在分析“布置时应注意的弊病时”曾指出:“不要教师自己来做,让学生们自己来设计,自己来布置,这才格外有意思,也才更有教育意义。”“通过儿童的思想和双手所布置的环境,使他们对环境中的事物加深认识,也更加爱护。因此,做教师的应当学会如何引导儿童运用大脑和双手来布置环境”。的确,幼儿才是环境的主人,体现在幼儿按自己的意愿和兴趣,自主参与、自由结伴、自定主题、自选材料、自己探索、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自发进行交流、积极表达情感、共享快乐过程,使情感得以激发,社会交往能力得以培养。这对幼儿增强探究周围世界的意识、主动获取经验、扩展兴趣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幼儿参与设计、创设环境。引导幼儿参与墙饰、活动区域、游戏环境、节日环境等方面的设计与创设,帮助教师收集游戏材料,准备制作工具,变教师操作为幼儿自主。玩具是游戏的物质支柱,高价格玩具不一定有高价值。自然材料、废旧材料是制作玩具的好材料,让幼儿收集制作材料,进行简单的制作,既能解决游戏材料的来源问题,节约资金,又能提高幼儿的参与意识。

(2)幼儿可以自主选择活动材料。可以设立“材料仓库”的形式,师幼共同收集材料,把使用材料的自交给幼儿。活动和游戏中供幼儿自由选择、自由活动,启发幼儿以想象的方式使用游戏材料,给予幼儿发挥和创造的机会。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感受到自己是真正的主人。

2.3 让环境在变化中灵动

生命的本质在于“动”,只有变化的环境才是生生不息的。幼儿园的环境就像一个“会运动的生命体”,它不仅属于硬件层次的一个空间,也包括了时间运用方式以及环境中人的期望。因此幼儿园环境是根据课程内容、季节变化、幼儿兴趣和心智不断变化的。此外,由于幼儿是在与周围环境的作用中得到发展的,所以环境的建构不是固定的,而是“流动”的,它总是伴随着幼儿活动的展开而变化,并不断重新构造,使之始终有利于幼儿的发展,我们可以说,环境是一个变化着的“会运作的生命体”,它时刻激励着幼儿探索事物的愿望,因此,根据环境变化和幼儿发展的需要不断生成新的内容是促进幼儿发展的生命力所在。在幼儿的周围环境中,蕴藏着大量的教育信息,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通过观察和倾听及时捕捉幼儿的兴趣点,以便与幼儿共同建构新的、有趣的方案和内容。

如春节后,有两位幼儿穿着唐装来到了幼儿园,有几个女孩就围绕着这两个小朋友唧唧喳喳地议论开了,有的说这个漂亮,有的说那个漂亮,唐装引起了幼儿的议论和兴趣。老师因势利导,以“唐装”为题和幼儿一起讨论起中国的服装国粹,又让幼儿在父母的帮助下了解中国文化。幼儿不断从不同渠道了解了京剧、昆剧、文房四宝、四大发明、窗花……教师根据幼儿不断生成的兴趣创设各种活动区域,和幼儿一起用蓝色印花布、旗袍、唐装、京剧脸谱等装饰墙面。由此生成“我爱祖国”的主题活动,以及以“京剧脸谱”、“我爱长城”、“剪窗花”、“中国结”等为分支的活动方案。

马克思说过:“人创造了环境,环境也创造了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总之,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环境作为一种“隐性课程”,是幼儿每天都接触的,幼儿的身心发展、个性发展及社会性发展无一不受到它的影响。因此,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应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调动幼儿参与到环境创设中来,引导幼儿与环境积极互动,在于环境的积极互动中学习到宝贵的知识与经验。不同地区的幼儿园都有其自身发展的优势,教师充分开动脑筋,合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发挥本地优势,认真探索幼儿园环境创设的理念,因地制宜、与时俱进、不断提升,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郭星白。幼儿园环境创设的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2(4).

[2] 陈艳颖,冯旭芳,牛俊杰。关于幼儿环境教育的思考[J].山西教育学院学报,2002(1).

[3] 刘洪岩。探索新时期幼儿园的环境创设[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3).

[4] 奚文君。幼儿园环境布置的现状、问题及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1(27).

[5] 张同梅。幼儿园环境创设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山东教育,2003(9).

幼儿园环境布置与设计 篇二

【摘 要】环境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的教育资源,在幼儿教育中承担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教师应该对儿童环境予以足够的关注与重视,而且还应通过对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儿童的发展。

关键词 幼儿教育;教育环境;发展需要

问题的提出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促进每个幼儿在不同水平上得到发展”。可见,环境是幼儿教育的一个重要资源,我们教师不仅应对儿童环境予以足够的关注与重视,而且还应通过对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儿童的发展。

我们知道幼儿的发展是其个体因素与周围环境主动、积极地相互作用,而幼儿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则是在活动中实现。从本质上看,幼儿教育就是一种环境的创造,环境作为一种隐性课程越来越大地发挥其应有的教育价值。因此,幼儿园的环境创设要起源于幼儿发展的需要,通过活动服务于幼儿发展的过程,其成效最终反映在促进幼儿发展的结果上。

1.环境创设中存在的问题

(1)根据教师自我的需要,环境创设作为教师新学期的任务,总是不停地设汁、布置,冥思苦想出各种主题和内容来布置环境,希望能给孩子一个惊喜。但由于存在教师动手动脑多,幼儿可参与操作,创设的机会很少,过多地考虑环境的美化和新颖,幼儿处于被动地接受影响的地位。这样的环境创设往往就成为一种摆设。

(2)为应付各类检查,幼儿园要求教师们进行环境创设。教师们在环境创设上追求精雕细刻,把墙面布置成展示自己美术技能的舞台,这样创设出的环境多半是为了迎合各种检查的需要而创设的,缺乏教育作用。

2.创建适合儿童发展需要的教育环境,因地制宜创设以幼儿为主体的教育环境,满足不同年龄孩子的需要

创设环境的目的主要就是为幼儿的发展创造条件,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他们的创造潜力。

(1)幼儿园环境创设的色彩:以色彩艳丽的纯色为主,色泽宜单纯,接近自然这些单纯、源于自然的色彩,易使阅历浅短的幼儿产生共鸣、易于理解,便于他们欣赏、借鉴、表现。

(2)幼儿园环境的造型特点:幼儿园环境中的绘画造型圆浑、墩实,稚拙、简洁的美术最能吸引幼儿,因为尚未完全走出视觉模糊阶段的幼儿,对圆浑的造型能淋漓尽致地感知,产生更多的关注和怜爱。简洁的美术造型,还能让注意力不持久的幼儿较快地感知,因此,在环境造型上应注重一些幽默、活脱的细节。

(3)幼儿园环境创设的主题:考虑不同楼层幼儿的年龄特点,分楼层确立主题。楼层的过道、楼梯等公共区域的墙面上的巨幅画和墙饰主题应体现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幼儿为主体,整个墙面整体美观,这样的环境更激发他们的自信和参与艺术活动的兴趣。

(4)环境主题的设汁:注重对幼儿进行良好习惯养成的环境创设,可在走廊、楼梯、厕所、盥洗室和公共活动区角,张贴各类标记。

3.创设适合各年龄阶段幼儿发展需要的班级主体环境

环境创设的最终目的是能有效地激发幼儿发展的欲望、探究的兴趣,实现幼儿的主动发展。在班级的环境创设过程中,把重点放在引导幼儿产生与环境互动的效应上,根据教育内容让幼儿参与环境创设,不仅能给幼儿提供参与活动的机会,满足幼儿自我表现的欲望,而且能发展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

(1)选择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内容: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因此,室内环境创设中应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身心特点设置不同层次的墙面,做到有的放矢,具有针对性和计划性。

(2)选择幼儿感兴趣的内容:教师在预先的构思中,抓住孩子的兴趣和热点话题,对即将开展的主题活动进行一些环境的预设,使幼儿在环境的刺激以及与环境的互动中自然地生成新的主题,并不断地深入和展开。

(3)选择易于幼儿参与的内容:幼儿对周围环境的变化很敏感,有较强的表达自己的欲望让幼儿充当环境布置的主人翁,让幼儿动手动脑、亲身参与环境布置,幼儿参与主题环境的设计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教育过程。

4.创设教育环境需要注意的问题

(1)注意为幼儿营造宽松、和谐的心理环境,《纲要》指出:“教师的态度和管理方式,应有助于幼儿形成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以往教师总是担心幼儿不行,做得不够美观,或是未能达到教师设计的效果,教师急于求成,直接抹煞了幼儿的创设作品,从而大大地扼杀了孩子参与环境创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久而久之,最终导致幼儿对环境创设的漠不关心。为此,教师应保持开放性的心态,对幼儿对环境的好奇、接触给予支持、鼓励,使幼儿与环境产生亲近感 同时帮助他们积累一定的布局布置的技能技巧,从而实现了让幼儿自主创设环境的目的。

(2)注意为幼儿提供丰富的环境创设材料,《纲要》强调: “在环境创设中,要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位幼儿都能运用感官,多种形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因此在环境中,及时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操作性强的材料,让他们参与布置环境,可以使幼儿获取新的知识经验、锻炼双手技能的绝好机会,同时也满足了幼儿发展的需要。切忌一劳永逸地投放材料,而忽略了孩子的需要。

(3)注意倡导家园的互动合作。作为幼儿的家长,他们应是幼儿环境教育的支持者、理解者、欣赏者、响应者、参与者和创造者。因此在环境创设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家长的资源,为幼儿环境创设搜集材料,为布置环境提供物质保障;让家长参与到富有创意的环境创设中,使家长认识到环境对幼儿发展的意义,家长通过参与环境布置,可更好地协助幼儿园开展教育活动。

5.结语

总之,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该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发展。环境创设不再是一种背景、一种支持,而是一种活动课程。我们在环境创设中应充分利用环境来展示幼儿的学刊过程、探索过程,使幼儿真正地参与到环境创发中,让环境成为幼儿展示自己的舞台,从而发挥其教育作用,体现出环境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江苏教育出版社

幼儿园环境创设 篇三

幼儿园游戏化教育是以幼儿游戏为基本活动,以幼儿主体性的发展与培养为核心目标的教育。游戏是在学前教育阶段培养幼儿主体性的适宜途径,对幼儿主体性的发展与培养具有重要的价值。

(一)游戏与幼儿教育的关系幼儿游戏需要教育。游戏是幼儿主动学习的重要方式。在游戏中,幼儿用自己的方式去感知和探索周围世界,模仿和演练社会行为规范。但游戏也受到情绪、兴致和外界刺激的强烈影响和扰动,一旦遇到难题,原有的活动意向就会改变,而改变常常意味着中止甚至干脆放弃活动。教育的重要意义就在于及时提供有效帮助、引导和支持。这在游戏教育中是必要的、重要的。比如游戏中相关的模仿、交往、探索和操作等技能因素,是需要成人示范、教练的。这种帮助、引导和支持,要顺其自然。学前教育需要游戏。幼儿园是区别于家庭和其他场所的学前教育机构。由于学前教育有知识启蒙和素质培养的重要目标,幼儿园要有系统、有步骤地让幼儿达到教育目标。但幼儿在学前教育阶段获得的知识技能,有别于中小学正规的“知识密集型”教学,这就决定了幼儿园的教育形式,要有别于中小学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教育教学方式,而且必须寓教育于幼儿的活动中。最好的活动便是游戏。

(二)幼儿游戏的支持与指导幼儿游戏的需要能否得到满足,游戏能否在实际上成为幼儿的基本活动,游戏活动开展的效果如何关键在于将幼儿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与教师的正确引导结合起来。1.幼儿游戏的激发与引导。教师采用不同的方法激发和引导幼儿的游戏,不放任自流,不包办代替。如提出启发性的问题,有意识地创设丰富、变化、新颖的游戏环境,当游戏未能向前发展的时候,教师及时地提出合理化建议或以角色身份介入游戏以引导幼儿开展游戏。2.幼儿游戏的支持与推进。教师应以幼儿的眼光来看待游戏,尽量满足幼儿游戏的各种需要,从物质上和精神上给幼儿的游戏予以支持,推动游戏不断地向前发展。如满足幼儿游戏的材料要求、关心幼儿的游戏意愿、关心游戏的发展进程、师生共同探索游戏奥秘等。

(三)重视游戏的价值与作用福禄贝尔认为游戏符合儿童的天性,是一种儿童自发的、充满愉悦情绪的活动过程,通过游戏的形式组织幼儿园教育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通过游戏活动,儿童可以利用各种物体材料进行想象和创造,同时也可以与伙伴或成人进行交流与沟通,在游戏中学习人际交往,促进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6]游戏的价值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游戏可以发展儿童的动作和与人合作的精神;第二,游戏可以激发儿童学习的兴趣,在游戏活动中自由地发现探索,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第三,游戏可以帮助儿童建立并形成规则意识,在游戏活动中,儿童必须遵守规则才能够把游戏进行下去,因此可以帮助儿童逐步形成责任感和规则意识。游戏源自模仿。刚开始孩子只是模仿他们所看到的。到差不多两岁的时候,对于正常成长发育的孩子来说,他们已经可以从单纯地模仿所看到的动作,逐渐以创造性和想象的方式玩假装游戏。皮亚杰对儿童假装能力的发展做了解释,当儿童能够对事物、行为和模式具有“内在表象”时,就开始了这种向假装游戏的转变。“内在表象”是指幼儿能把自己所看到的景象保留在自己的意识里,正是这个能力让他可以假装。假装游戏与幼儿的自我发展和社会化认识密切相关。幼儿通过游戏创造他们自己的世界,并由此而获得了力量的意识。除了获得个人力量之外,幼儿还能获得沟通交流的技能。例如,通过与玩偶一起游戏,幼儿可以经历多重的交流,包括玩偶之间的交流和操作玩偶的幼儿之间的交流。同时游戏中有充足的时间、空间和器材,为幼儿提供了学习的机会。如藏与露、绕巡、俯瞰、地面跳跃以及语言沟通,这些行为协助儿童发展责任、问题解决能力、合作、空间能力和其他多样的技巧和能力。

二、幼儿园游戏环境的创设

(一)游戏环境创设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地位1996年正式实施的《幼儿园工作规程》和2001年试行的《纲要》都明确规定: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这一命题确定了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地位,也是开展游戏化幼儿园课程的重要依据。教育者要思考在什么样的环境之下对孩子有益处,并对环境做出相应的安排,使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能满足自己的发展需要,健康快乐地成长。

(二)游戏环境创设在幼儿园教育中的作用1.游戏环境创设对培养幼儿主动意识的作用。幼儿的大多数时间都在与环境进行互动,因此,所创设的环境就应该给幼儿提供各种选择,这样,他们才能够选择如何度过那段时间。不仅要有可供幼儿选择并适合幼儿发展的活动、玩具和器材,而且这些活动和器材被妥当布置,使得它们对幼儿富有吸引力并愿意使用它们。2.游戏环境创设对幼儿情感发展的作用。幼儿并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环境刺激的影响和塑造,而是积极地参与自身发展的能力建构。幼儿的喜、怒、哀、乐在游戏世界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他们本着维乐的原则自由选择游戏的主题,在游戏中得到快乐、自信,发展积极情绪。所以在幼儿园游戏活动中,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是十分必要的,儿童由此获得深刻的主体性体验。幼儿教育者要争取多方资源,为幼儿创设符合其身心发展需要的良好宽松的外部游戏环境,秉持游戏指导的情感取向,关注幼儿的情感发展,保证幼儿在幼儿园游戏中能得到未来更好生活的经验与启发,实现幼儿园游戏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和谐发展的终极目的。3.游戏环境是幼儿的第三位老师。环境作为幼儿的第三位老师在潜移默化地促进幼儿的发展。教师精心创设的环境有助于引发儿童主动探究的与欲望。如将环境中的设施布置的具有挑战性、创新性、吸引性,儿童就能以自己的身心发展规律循序渐进的主动发展。这样儿童在游戏环境中自由发展,智力和思维得到启发和调动。而且,环境具有相关性,它把儿童相互经验的各种因素结合在一起,促成新知识的习得,使儿童的发展更深一层。4.游戏环境的教育功能。游戏环境本身具有教育功能,环境本身就提供给幼儿发展信息和发展的可能性。如墙饰对幼儿的感染作用等。游戏环境还发挥着为幼儿园课程顺利开展提供资源,做出引导,创造条件等作用。

(三)创设最佳幼儿园游戏环境1.游戏环境的维度。在创设最佳游戏环境时,要在以下维度上达到平衡:柔韧性与坚硬性,开放性与封闭性,外联性与隐私性,高移动性与低移动性,及简单性与复杂性。游戏环境中的柔韧性来自诸如地毯、温暖舒适的家具、草、沙子、衬垫和护膝等东西;硬度则来源于家具、塑料和木质玩具等。开放性与封闭性与玩具的玩法有关,有些玩具或材料只有一种正确玩法,而有些玩具和材料则鼓励幼儿探索各种玩法。合适的外联性是指幼儿能通过有些空间,接触到外面更广阔的世界,例如,允许他们透过窗户观看外面正在发生什么事情,但又要保护他们免受意外伤害。平衡的游戏环境既要满足高移动性的活动要求,又要满足低移动性的活动要求。幼儿需要安静的活动,也需要有机会自由走动及参与一些剧烈的运动。2.创设游戏环境的原则。游戏环境的创设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既要贴近幼儿的生活,又要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既有利于幼儿掌握最基础、最粗浅的社会规则并发展交往能力,又有利于幼儿提升对未来社会的适应能力;既要注重整体性又要照顾个体性,能被每位儿童接受。最后,安全性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幼儿园要把幼儿培养成具有社会性的人,全面发展的人,就要培养幼儿在自我意识、社会认知、情感、技能、道德品质等几方面的统一发展。3.创设游戏环境的策略。瑞吉欧教育指出,“没有一无用处的环境”。陕西省榆林市一所幼儿园在环境创设过程中充分利用幼儿园室内室外的地面、墙面、天花板甚至栏杆、楼梯等,在走廊和过道侧面设置分层架,展示孩子们的手工作品,室内活动区的墙面和玩具造型富于童话色彩和儿童情趣,这不仅引起儿童的兴趣,同时也给人亲切、愉且富有艺术性。幼儿教师在可利用的所有三维空间内为幼儿提供尽可能多的认知信息、操作材料和探索材料等,以丰富幼儿的学习内容并激发幼儿的潜在发展。具体说来幼儿园游戏环境创设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围绕课程内容来源进行环境创设。根据幼儿教育的目标和任务,幼儿当前的兴趣与需要,幼儿身边的人和事等课程内容的来源进行选材,创设环境。(2)从幼儿的视角,让幼儿参与环境创设。目前幼儿环境的创设大都是教师在唱独角戏或花很多时间将活动室布置得富有艺术性,却将成人的意念带进了幼儿世界,因缺少儿童的参与,很难引起幼儿的探究兴趣。因此,我们应从幼儿实际出发,让幼儿参与环境的创设,幼儿只有在真正属于他们的环境中,才能充满自信地参与活动,积极愉快地介入活动中。(3)创设动态的环境。环境的创设信息要随着幼儿的兴趣和能力、课程内容、节日、及主题活动的发展变化,不断提供适宜的材料,让环境随时得到补充和调整,使环境永远对儿童保持新鲜感,保持极大的吸引力,使幼儿与环境产生积极互动,经常能从环境中获得新知识、新经验、新发展。(4)户内户外环境的创设。户外游戏环境在考虑一定安全性的基础上创设更丰富的游戏资源,首先引进各种不同类型的游戏器械,其次场地的设置最好大而且丰富,再次周边最好拥有较多的自然资源,最后采取相关措施将周边的不良因素降到最少,保证幼儿游戏活动的顺利开展。户内游戏环境色彩要鲜艳、明快,但不宜过于杂乱,同时注意游戏环境的变化性、生活性、丰富性。区域活动游戏环境的设置应注重幼儿的想法与感受,这会让幼儿更有游戏的兴趣,并能将游戏活动中所习得的经验运用到生活中去,加强幼儿在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相关能力。4.对特殊儿童的考虑。成人有责任确保包括残疾儿童在内的所有儿童都有机会接触到玩具、操作材料和参与活动。在幼儿园游戏中重组环境让坐在轮椅中的小孩自由移动,对于不能行走的孩子来说,另一个可行的策略就是把玩具放在他伸手可及的地方,或者把儿童放在适当的位置,让他觉得可以足够安全地去使用他的手和手臂来探索和操作,这样就为残疾儿童能更充分地体验环境创造了条件。还可以对一些已有的玩具进行改装,使得这些玩具更易于使用。例如,教师把压舌板粘在纸板书的页码上,这样,患脑瘫的孩子翻起页码来就会少些困难。

(四)游戏环境创设中教师的角色幼儿教师是幼儿教育工作的专业人员,必须对幼儿教育的本质有深刻的理解。要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发挥环境的教育功能,就必须建立师生之间合乎于需要的、最富有成效的相互作用的关系。教师必须理解幼儿,理解幼儿的发展,认清自己在幼儿发展中担任的角色。教师应把幼儿作为具有独特的潜力和需要的人,进入到他们的精神世界中去,从而把握他们的特点,察觉他们身上正在不断发生的变化,及时地对他们的需要做出合理的应答,并给与帮助、指导和鼓励。特别是在引导幼儿与环境的交往中,教师应当与幼儿共同在创设环境、与环境的交互中,体验操作快乐以及合作欣喜的过程。教师始终是提供环境、指出方向、关键时给予引导的“导师”。幼儿园教师在创设游戏环境和引导幼儿参与游戏环境创设中,要处理好三个问题:我是谁;我想创设怎样的环境;我怎样创设环境。而且,教师的角色要根据活动的需要和幼儿的年龄特点随时变化。

三、对幼儿园游戏环境的评价

科学地对幼儿园游戏环境进行评价,是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通过游戏环境评价,教育工作者可以了解游戏课程的适宜性、有效性,这些信息有助于调整和改进课程,从而提高教育质量,使幼儿园教育更有效地为每一个儿童发展服务。在游戏环境评价中,最重要的是看儿童的游戏权是否得到保证。《儿童权利公约》中将游戏作为儿童的一项基本权利,足见游戏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性。儿童的游戏权是否得到保证,最主要的是教师是否给儿童提供了游戏机会,包括游戏的时间和游戏空间等。游戏有多种类型,儿童有权玩各种类型的游戏。评价幼儿园的游戏,应该注意搜集幼儿园开展了哪些类型的游戏方面的信息,各种不同类型的游戏时间和场地是否都能得到保证?比如有的老师怕制作道具、舞台布置的麻烦,较少给儿童创造玩表演游戏的机会,甚至将表演游戏异化为“时装表演”。游戏环境设置要有利于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类型与数量适宜。还要与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水平相符。游戏区域类型单一,数量不足、过多或不符合幼儿发展水平都会影响儿童参与游戏的积极性。各游戏活动区域位置适当。区域之间的直接关系协调,如关系不当,就会相互干扰。如榆林市一幼儿园在走廊的入口处设置一图书角,书架的色彩造型很吸引人眼球,还有很多有趣的图书。但由于是在走廊入口且旁边是室内活动区,嘈杂的环境氛围影响图书角的小读者不能安心读书,被周围的环境分心。各游戏区提供的游戏材料、玩具种类和数量适当,以免提供材料不足或过多,未体现出游戏环境创设的教育性意义。而且能依计划投放和更改材料,变换玩法,激发儿童发展的新需要。而现实中往往存在游戏材料投放一次性,游戏环境无变换的问题。幼儿要有机会参与环境创设,从而表达他们的话语权,体现他们的主人翁地位。教学中有些老师怕麻烦,为了省时间环境创设都是老师包办,幼儿无机会参与。游戏环境要与集体教学适当联系,相互配合促进。如教师在教室环境设计一个兽医办公室,目的是为了儿童对动物,特别是对家庭宠物进行课堂研究。在这个戏剧性的游戏区域中,配备有接待房间,包括椅子,桌子,桌子上摆有书籍以及照管宠物的小册子,还有一块带纸夹的笔记板,放着生病动物的表格和电话号码簿及地址。办公室还包括白色外套、口罩、手套、供儿童使用的玩具“医务工具箱”,以及作为“病人”的小宠物等。老师在游戏期间,指导儿童在兽医办公室里使用各种材料,除了进行指导外,老师还要通过与儿童一起参加游戏活动来确定有关的知识,增进儿童对动物的了解。

幼儿园环境创设 篇四

关键词:幼儿园;环境创设;基本原则

幼儿园环境创设指的是幼儿园针对孩子的兴趣和爱好,针对孩子的性格和思维对幼儿园周围的环境进行的有针对性的建设活动。幼儿园环境是家长为孩子选择幼儿园时优先考虑的问题,也是幼儿园评优时的重要依据。幼儿园环境作为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孩子学习活动兴趣以及人格健康成长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我国在幼儿园环境创设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在实际的幼儿园环境创设过程中仍有不少问题存在。本文主要研究我国在幼儿园环境创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基本原则,为我国幼儿园在环境创设方面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

一、一致性原则

幼儿园环境创设的目的是激发孩子学习兴趣和无限的想象空间,在一定程度上来讲,幼儿园环境创设必须有一定的针对性和一致性,使环境的每一部分都呈现出教育性。因此,幼儿园环境创设的目的要明确,要努力做到把目标落实到每天、每周、每月甚至每学期。如在每一天的目标中教师可以开展关于“墙饰”的活动,将小朋友和教师所做的小礼物、图画等小作品贴在墙上,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在每一周的目标中可以将孩子的思想限制在讨论的天地中,让孩子在一周的时间里进行思考和行动,进而在每周做出总结,让他们畅所欲言。总之,幼儿园环境创设必须遵循一致性原则,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无限的想象空间。

二、发展性原则

发展性原则指的是幼儿园环境创设应该逐步开展,逐步提高和完善,每一周的环境创设同上一周都应该不同,针对现在孩子学习水平和当前教育目标分期变换创设。幼儿园孩子的学习能力和模仿能力是很强的,教师在环境创设时应针对孩子的这一特点进行创设。如在小班时教师可以通过画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画树让孩子画叶,或者教师画小鸡让孩子涂颜色等。到了中班可以开设“个人小画展”,提高孩子们的绘画热情和兴趣。但是升入大班后这些比较幼稚的活动就不适合了,教师此时可以开展关于个人摄影展,使孩子的审美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总之,幼儿园环境创设应该遵循发展性原则,在不断提高环境创设水平的前提下对孩子逐步进行教育。

三、互动性原则

幼儿园是一个所有孩子在互动中不断成长的地方,孩子和孩子之间,甚至孩子和老师之间都是通过互动的形式进行的,因此教师在对幼儿园环境进行创设时,应充分体现这一原则。在创设墙面环境时,无论是内容来源、主题产生等,都应体现教师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孩子与孩子之间的关系,营造老师与孩子之间、孩子与孩子之间良好的氛围。总之,幼儿园环境创设应该遵循互动性原则,在老师与老师之间、老师与学生间的互动中进行教育。

四、环保性原则

幼儿园是个特殊的教育场所,孩子是一群特殊的教育对象,幼儿园环境创设要一切以环境保护及安全为前提,一切为孩子着想。因此,教师在对环境进行设计时要图文并茂,以画为主,并且运用多种材料,特别是废旧材料,让孩子在活动中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另外,幼儿园环境保护教育内容应该以幼儿熟悉的植物或者小动物为主,比如花花草草、小狗小兔子,设计画面应该带有童趣、童真,在设计中拉近同幼儿的距离。特别是创设环境时应运用各种手段提高创设艺术性,让幼儿生活在充满自然、和谐色彩的世界里面,将来长大才会懂得去爱、去保护这个美好的世界

总之,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已成为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为此每学期我园将环境创设作为工作的重点,坚持以美、趣、乐为主线,以艺术教育为突破口,把民间艺术、爱祖国、爱家乡、爱父母融入保教工作的各个环节中,倡导幼儿自主性的探索、研究、学习活动,重视幼儿与周围环境的互动,注重环境的营造。幼儿园环境作为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孩子学习活动兴趣以及人格健康成长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幼儿教研工作者应该深入研究我国幼儿园在幼儿园环境创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为我国幼儿园在环境创设方面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幼儿园环境创设方案 篇五

幼儿园环境创设常见的表现形式和**主要有绘画、手工及二者相结合的运用等。我国幼儿园户外环境一般可以划分为三大区域:集体活动区、器械设备医、种植养殖区。集体活动区主要供幼儿集体做操、上体育课,进行各种体育游戏,要求场地宽阔平整,器械没备区要能放置各种大、中型体育活动器械与设备,如滑梯、秋千、平衡木、爬网、跷板、攀登架等,以供幼儿练习与发展基本动作,锻炼身体活动能力。种植养殖区般供幼儿种植蔬菜、花草、喂养一些小动物。

(一)户外环境的创设

1.地面

户外环境是幼儿进行奔跑、跳跃、攀登等较剧烈运动的场所,因此,户外环境的创设首先要注意地面的安全适用。一般来说,地面以坚实平坦的土地、沙地、草地为宜。这种地面可以减少跑跳活动对脑部造成的震荡,同时比较安全。在北方地区,雨水较少,且土壤含沙量高,渗水性强,幼儿园户外活动场地以坚实平坦的土地为宜,既经济实用又安全。南方地区雨**,土壤黏性大,渗水性差,因此,需要对自然的地面进行改造,如铺塑胶场地。但费用较高。一般说来,水泥地面过于坚硬,不适合作为户外活动场地地面。

2.器械设备

大肌肉活动的目的除了促进幼儿的肌肉机能发展外,还可锻炼幼儿强健的体魄和矫健、灵活、遇事机敏的身手,因此,在选购大肌肉活动的设备时,必须注意设备的安全、坚固耐用和可变组合。同时,也应以刺激幼儿进行探索、发掘和体验作为大前提。有些年轻父母对幼儿子女溺爱和过分保护,以致很少让他们接触一些天然的物料,如沙、水、落叶、石子、泥土等,甚至推、拉和上下梯级等活动机会也不多。因此,选用器材时,需兼顾幼儿在这些方面的感官训练和肌肉机能发展。有关体育活动器械的配备请参考《幼儿园玩教具配备目录》(1992)。

(二)室内环境的创设

1.活动室面积与空间利用

足够的空间是幼儿在室内开展各种活动的必要条件。研究表明,过于拥挤的环境有可能增加幼儿的攻击行为,减少幼儿的社会**往活动,使观望、不主动参与活动的幼儿人数提高。蒙台梭利指出:“以我们的经验。要达到舒适的感受,必须使房间的地面有一半是空着的,不得放置任何东西。这就是使孩子们感到愉快的可以进行活动的空问”。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和*l988年颁布的《城市幼儿园建筑面积定额(试行)》中有明文规定,如果活动室与寝室分设,活动室的使用面积不小于54m2。如果寝室与活动室不分设,则活动室应为90m2。按每班30名幼儿计,每名幼儿应1~3m2(包括家具、设备、占地面积)。幼儿园室内环境应达到这一额定面积,按规定**每个班级的幼儿人数。

在面积既定的情况下,要充分利用空间,尽量减少不必要家具、设备,为幼儿空出活动空间如一些日托幼儿同把床改成壁床或睡垫,睡觉时放下,不睡觉时就收起,**扩展了有效的活动空间。还有一些幼儿园走廊较宽敞,走廊就被利用作为幼儿进餐的地方一些幼儿园在天气晴好的时候,让幼儿把角色游戏区、表演游戏区等放在户外,室内、室外环境打通使用。

2.室内环境的结构

环境的结构是环境各部分之间形成的相互关系与联系,对空间的有计划的合理的安排与利用可形成良好的环境结构,并对幼儿的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一个结构良好的室内环境应符合以下标准。

(1)活动区数量、面积适宜

活动区也可以称做活动角、游戏区或兴趣中心、学习区,是指一个有规划且多样性的学习环境,幼儿能够在这里依照自己的兴趣、能力与发展阶段,有效地且有系统地完成某种学习活动,或达到某一学习目标。

活动区的设置需考虑幼儿活动的实际需要与效果。在活动区,幼儿的活动往往采用松散的小组活动形式。一般来说,容纳2~3个幼儿在一起活动的小活动区,可使幼儿安静地活动交往。活动区所容纳的幼儿人数以不超过5个为宜。5个以上幼儿在一起活动的活动区,经常使噪音增大,幼儿吵嚷行为增加,而且增加了幼儿社会**往的复杂程度。应当根据活动室的面积,幼儿人数以及教学活动的客观需要来设置活动区,决定活动区的数量。每一个活动区所占据的空间,要使在其中活动的幼儿能够自主地、不相互妨碍地开展活动,进行有效的探索和学习。

(2)各活动区的活动减少干扰

由于幼儿在各活动区进行的活动性质不同。有的安静,有的吵闹。因此在设置活动区时,动静应尽量分开避免相互干扰。像角色游戏、音乐、表演、小木工等活动一般来说是比较吵闹的,要使这种活动区远离需要安静的图书区、教学区。

为了使活动区能被清楚地识别,它们之间应有明确的分隔物,以利用各种玩具柜、书架、地毯等现有设备作区域屏障或分界线。划定每一角落的范围可以协助幼儿遵守规则。

但作为分隔物的橱架的高度和间隔,应尽量以不阻碍成年人的视线为原则。这样可以使教师视野广阔,无论站在活动室内的任何一个角度,都可以看见幼儿在每一活动区的活动情况,以便有需要时能够及时给予辅助。

活动室内的“交通路线”力求畅通无阻,以避免儿童在如厕、变换区域、取水时产生拥挤、碰撞等情况。为此。活动室**和各个门口(盥洗室、大门、阳台门等)最好不要设活动区。活动室内区域的过道要清晰。过道的大小要适当。研究发现:给人以视觉清晰的过道是一种促使儿童投入适当活动,防止破坏性行为发生的环境**。

(3)设备的摆放应方便幼儿取用和走动

室内每设备的安排或玩具的摆放,应尽量以方便幼儿取用和走动为原则。每组桌椅安放的位置应尽量靠近玩具或用品的橱架,这样可以尽量避免幼儿因长距离取用或放置玩具时,掉了玩具,而要俯身拎起,造成秩序混乱。每组桌椅的距离不可太近,桌椅橱架之间须预留约0.6米宽的通道,以便幼儿走动或取用玩具。桌椅也不要“之”字形摆放,这样会使幼儿难于走动和容易碰撞。

(4)幼儿有独处的地方

在活动室内应为幼儿提供独处的空间,因为独处也是幼儿的一种心理需要。独处空间的创设可以有多种形式。例如,可以利用楼梯下面的角落,小板等作为分隔物遮挡,当幼儿在独处空间活动时,教师不要参与和干预幼儿的活动。

(5)各活动区应该遵守的活动规则要清楚明确

活动区是幼儿**活动的场所,但**不等于放任不管,为所欲为,而应该是充分理解和掌握规则之后的自律自在。创设活动区时就必须考虑规则问题。因为有些规则就蕴涵在环境之中,教师妥善利用环境来暗示规则。如,书架上排列有序、整齐清洁的书籍似乎在告诉儿童要爱护图书,看完后,要放回原处。关于进区人数的规则,可以采用进门挂牌、挂项链或其他方法。例如,在积木区,可以在地板上贴上四对小脚印,表示每次这里只能进四个人。在娃娃区,门口挂上5朵纸花,当花拿完了,则表示这里不能再进入了。

使用材料的规则也可以通过环境来提示。例如,可以在玩具柜贴上标志:把剪刀的图形告诉儿童这是放剪刀之处,贴着红纸条的笔筒表示这里是放红颜色铅笔的这样做还能起到教幼儿学习对应、分类的作用。

当然,规则的建立不能只依靠环境暗示,有些规则还可以用图画的方式表不出来,贴在适当的位置,提醒大家遵守。只有在一个规则明确的环境中,幼儿才能更加**而有序地活动、学习。

3.材料的投放

材料是室内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玩具与游戏材料是幼儿活动的物质支柱。活动区确定下来之后。教师便要去选择、收集适当的活动材料。这是关键的一步。材料是教育意图的物质载体,它本身的特性及由这些特性所规定的活动方式往往决定着儿童可能获得什么样的学习经验。获得哪些方面的发展。当然,同一个材料可能具有多种玩法和用途,具有不同的教育价值,这种“多功能”的活动材料更受欢迎。

但活动区材料的这种稳定性并不是不变的,工具类材料可能不必有多大的变化,但有些属于活动内容的材料往往需要根据幼儿的能力适当加以改变,如同样是穿珠,小班的应该大些,用来穿珠子的线也应粗些,随着年龄的增长,应该逐渐变小变细。而当幼儿有特殊的兴趣和需要、教师有特殊的教育意图时,材料更应该做相应的调整。

玩具与游戏材料的投放。应满足幼儿活动的需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每个幼儿有效的探索和学习活动。当然,还应考虑课题的需要,不能把准备的物品应有尽有地摆放出来,活动区变成了杂货摊,幼儿置身其中会不知如何做出选择。

壁报板是给幼儿学习用的,必须要以幼儿为中心,让他们能看得清楚,能随意触摸,以及有机会参与布置的工作。现把有关布置壁报板的原则分别说明如下。

(1)要看得清楚。要使幼儿看得清楚,就要注意壁报板的高度,幼儿的视线水平约离地76~100厘米。而成年人的视线水平约离地160厘米,几乎是幼儿的两倍。成年人跪着时,视线水平就和幼儿的视线水平差不多,可以以此为标准。

(2)能随意触摸。幼儿通过感官来学习,其中很大比例是通过触觉来学习。如果幼儿常被告诫:“勿用手触摸”。那么幼儿的学习经验就不完整了。因此,壁报板的布置,应该让幼儿能随意触摸,使他们感觉到实物的质感。要使幼儿通过触觉进行学习,布置壁报板时,除了摆放的东西不易损坏之外,最重要的是要放置不同质感的物件。例如粗糙的、光滑的、软的、硬的、脆的、韧的等。

(3)让幼儿参与布置幼儿能有机会参与布置壁报板,会使他们感到自己受到重视,增加自主的意识。视壁报板是他们自己的东西,学习时会更投入,并懂得珍惜和爱护它。另一方面,幼儿参与布置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

幼儿除了参与搜集材料和物品外,他们的美术作品同样可以用来美化壁报板,或者依据题材绘图。

总之,要把布置壁报板看做是幼儿学习的过程,一切以幼儿为中心,便能掌握正确的做法了。综上所述,一个好的幼儿园物质环境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①安全卫生;②空间安排合理有序;③材料丰富多样,可以满足不同幼儿的兴趣与需要;④环境具有探索性;⑤美感与兴趣的****。

最新范文

145 282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