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米范文>教师教学>小学教案>一年级教案

蚂蚁和蝈蝈优秀3篇

2024-02-29 08:37:17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我们要有一流的教学能力,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教学反思要怎么写呢?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如下是小编为大伙儿分享的蚂蚁和蝈蝈优秀3篇,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蚂蚁和蝈蝈》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蚂蚁和蝈蝈夏天不同的生活态度导致冬天不同处境的对比,让学生懂得: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的生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0课——《蚂蚁和蝈蝈》。生齐读课题。

2、最近,老师发现小朋友们的衣服穿得越来越少了,尤其是到了中午,有的就穿起了短袖和裙子,是的,现在已经到了——[板书:夏天]。再往后啊,这天气还会越来越热,等到大热天,当火辣辣的太阳照在你身上时,你会觉得——

(),这时,你特别想——()。

3、我们会情不自禁地说——[出示:夏天真热。]

谁来读好这句话?指名读。

评读:你读得有点热了,谁还能读得更热!——真不错,你把夏天热得不得了的感觉读出来了!一起来学学!齐读。

二、夏天的蚂蚁和蝈蝈。

(一)夏天的蚂蚁。

1、这么热的天,小蚂蚁在干什么?(搬粮食)[播放蚂蚁搬粮食的动画]

2、你看到蚂蚁是怎样搬粮食的?(他们有的背,有的拉。)

1)不错,你会用“有的、有的”来说话了,你再仔细看看图,还有的蚂蚁——(推)。

2)谁能连起来说一说?还有谁能说?

3)想想看,这后面的蚂蚁还会怎样搬粮食呀?——(抱、扛、拎……)

是啊,没有一只蚂蚁在休息,个个都在卖力地搬粮食累得满头大汗。[板书:满头大汗](网)

3、让我们也一起来学学小蚂蚁搬粮食。

[出示:蚂蚁们有的背,有的拉,有的推,有的抱,有的扛,有的拎……]

1)老师读,小朋友们在下面表演。

2)这次,大家一边看大屏幕读,一边加上动作演一演。

4、谁来接着把蚂蚁又累又饿的样子读出来。[出示:他们有的背,有的拉,个个满头大汗。]

评读:这只蚂蚁刚开始背,还没怎么出汗。谁再来读?——这只蚂蚁干得真吃力,我都忍不住想上去帮他一把了!——谁再来象他这样读?——齐读。

5、能不能把整个第一自然段都读好了?[出示第一自然段]

6、天这么热,小蚂蚁还在这么起劲地干活,想不想夸夸他们?

(二)夏天的蝈蝈。

1、正当小蚂蚁干得满头大汗的时候,蝈蝈上哪儿去了?(躺在大树下乘凉)他们不但不夸蚂蚁,反而笑他们是——(傻瓜)。

[播放蝈蝈乘凉动画]瞧,他们——(有的唱歌,有的睡觉,有的弹琴……)看看,一个个多会享受呀!

2、[出示:他们躲到大树下乘凉,有的唱歌,有的睡觉,个个自由自在。]谁愿意来读这句话?——能不能再神气一点、轻松一点?

3、你能想象得出,他们一边自己这样快活着,一边是怎样笑话蚂蚁的吗?

这只唱歌的蝈蝈会对小蚂蚁说……

旁边这只弹琴的蝈蝈会对小蚂蚁说……

还有那只躺着睡觉的蝈蝈会对小蚂蚁说……

4、你们看看,这几只蝈蝈不仅自己不肯劳动,只知道享受,而且还笑话别人是傻瓜。谁再来读读这句话,把蝈蝈自由自在、得意的样子读出来?[板书:自由自在]

指名读——齐读。

5、谁能一个人把第二自然段连起来读一读?

6、蝈蝈和蚂蚁的表现是多么不同呀!女生读第一自然段,男生读第二自然段。

二、冬天蚂蚁和蝈蝈的不同处境。

1、日子一天天过去了,蚂蚁继续搬着他们的粮食,蝈蝈呢,还是自由自在地过着每一天,很快冬天到了,[板书:冬天]你听——[播放风声]

你听到了什么?你听了之后,有什么感觉?

[出示:冬天到了,西北风呼呼地刮着。]你能读读这句话,让大家都感觉到冷吗?指名读——齐读。

2、[出示封面图:蚂蚁躺在装满粮食的洞里过冬了。]你们看,外面西北风呼呼地吹,雪下得很大,蚂蚁们围在火炉旁,有的吃着香喷喷的饼子,有的唱歌,有的跳舞,有说有笑,要多开心有多开心,要多舒服有多舒服。谁来读?——齐读。

3、再看看这时候蝈蝈怎么样了?[出示封面图:蝈蝈又冷又饿,再也神气不起来了。]谁能用上“有的……有的……”来说一说?

你看,这只蝈蝈哭得多伤心啊,他一边哭可能会一边说些什么?

他现在要是想起蚂蚁夏天搬粮食的情景,还会笑他们是傻瓜吗?

你能把蝈蝈这时伤心、后悔的心情读出来吗?指名读——齐读。

4、这个时候,蝈蝈和蚂蚁的日子过得又是多么的不一样啊![出示第三自然段]师读第一句,女生读第二句,男生读第三句。

5、小朋友,为什么到了冬天,蚂蚁过得舒舒服服[板书:舒舒服服],而蝈蝈却只能又冷又饿呢[板书:又冷又饿]?指名说。

6、让我们拿起书,把这个好听的故事再一起来读一遍。生齐读。

二、小结。

1、[出示封面图][看板书完成箭头]小朋友,在夏天不肯劳动,成天自由自在的蝈蝈,到了冬天就——又冷又饿,再也神气不起来了。而在夏天不怕吃苦,辛勤劳动的蚂蚁,到了冬天就过上了——舒服、幸福的日子。所以啊,——[出示: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的生活。]齐读。

2、课文学完了,老师想问你们一个问题:你更想和谁交朋友?

板书设计:

蚂蚁和蝈蝈

满头大汗(夏天)自由自在

舒舒服服(冬天)又冷又饿

蚂蚁和蝈蝈的教学反思 篇二

《蚂蚁和蝈蝈》是苏教版第四册的一篇课文,通过描写在炎热的夏天,蚂蚁辛勤的搬运粮食,而蝈蝈在大树下乘凉;到了寒冷的冬天,蚂蚁躺在装满粮食的洞里过冬,而蝈蝈又冷又饿,再也神气不起来了。告诉我们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的生活。

课文属于童话故事,内容浅显,道理清楚。因此学生在理解内容和论理方面不难。

首先,在教学本文时,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运用直观有趣的动画片导入课文,此环节先声夺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其次,为了让学生有效的参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动脑思考,参与学习。在学生学习第一自然段时,先让学生充分练读“他们有的背,有的拉,个个满头大汗”,说说“满头大汗”是什么意思(通过动作来检查学生是否理解)。接着出示句型“有的……有的……”让学生用这一句型说说小蚂蚁还用什么方法搬运粮食,最后由课内拓展到课外,让学生联系实际说话,先个人说再同桌说,这一环节,学生由读到悟再到练,学习积极性很高,不仅动脑思考,参与学习,而且思维得到启迪,语言得到发展。如有学生拓展学习时说话:下课了,有的小朋友在操场上玩球,有的小朋友在操场上跳绳。

但是由于是新教师,经验不足,在备课时忽略了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导致在教学过程中有许多不尽如人意,应该改进的地方。

新课程标准强调:

低年级教学,要注意学生在情景中学习,在活动中学习,在游戏中学习,这样做有利于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促进合作互动。如本节课的识字教学,在检查预习的环节中,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每一组选一个代表找出一张共同认为学起来困难的生字卡片,贴在黑板上,其他小组的小朋友互助学习。这种看似活跃的“自主”,在实际操作时,由于考虑不周全,大部分学生在预习时已学会了生字,导致教学失控,此教学环节虽热闹,却无效。即使是参与活动的学生不过是随意找一个字贴在黑板上,匆匆而过,期间没有过多的思考和选择。这样就变成了热闹的游戏,没有达到检查预习的效果,既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又没能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实现自主学习。

智力的核心是思维能力,只有学生的思维总量大了,才有可能启动他们的智力发展。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形成,必须有他们自己的时间和空间。没有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也就没有思考的存在,当然也就不会有创新意识。因为本节课容量较大,包括识字、词,学习课文,指导写字。在一些教学环节的安排上考虑不周全,致使我为了使整个教学环节完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思维还停留在表层,就匆忙把学生领到另一个教学环节上去了。特别是在提问时,几乎没有等待的时间,学生的思维还没有展开就要求回答问题,这样做大多数学生可能还来不及思考,只有个别思维敏捷的学生能作出反应。

新课程标准强调:

给每个孩子以同样的表现机会,表现是人实现发展的途径,让学生获得生动表现的机会,他们的学习热情会被调动起来,自信心增强了,也就会走向成功。但是由于是借班上课,对学生的了解不充分,怕发生冷场的情况,导致面向全体不足,有的学生回答了很多次问题,而大部分学生一次机会也没有。

因此,我想,如果把识字熟悉课文放在第一课时,第二课时重点讲解课文,可能教学效果更好,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思考,合作学习,那么他们的表现将会更精彩。

通过这次教学活动,作为一名新教师,我应该加强教学基本功的训练,在教学结束以后做到认真反思,一课一得。多向老教师学习,多听课,多请教。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多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学习新的技能,争取做得更好。

蚂蚁和蝈蝈 篇三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认识新偏旁“米,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通过辛勤的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的生活。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1.板书:蚂蚁(ma yi)各自拼读后指名读,教者指出“蚂”和“蚁”都是第三声。当两个第三声在一起时,第一个字要读得像阳平。教者示范。领读。

再板书:蝈蝈(guo guo)各自拼读后指名读,教者指出重叠式的名词,后一个音节读轻声。教者示范。领读。

最后用彩色粉笔写“和”,问:从“和”字我们可以知道什么?

2.齐读课题。

3.这篇文章写的什么事?这件事又告诉我们什么呢?我们学习了课文就知道了。

二、初读指导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小小组交流:读了第一遍后,懂得了什么?

2.指名读课文,要求读通,处理好长句子“蚂蚁/躺在装满粮食的洞里/过冬了”的停顿。

3.全文一共三个自然段,说说各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第一自然段写夏天蚂蚁忙着搬粮食;第二自然段写蝈蝈在大树下乘凉,,笑蚂蚁是傻;第三自然段写冬天到了,蚂蚁和蝈蝈不同的结果。

4.学生提出本课生字词:

粮食满头大汗自由自在过冬呼呼

洞里又冷又饿躲乘凉刮风

躺装饿

(1)自主拼读,读准字音,互相检查。

(2)小小组交流;机警读懂了哪些词语的意思。

(3)教者检查“自由自在”的意思。

讲:“自在”也是“自由”的意思。“自由自在”讲的是很自由,一点儿不受拘束。

(4)用生字口头组词:

汗(   )冬由冷

(5)互相交流记住字形的方法。

5.读读、记记、写写生字词。

同桌互报词语听写,订正。

6.自由读课文,质疑。

三、作业

1.组词。

冬乎玩元

东呼完原

2.看课文插图,结合朗读课文,说说两幅插图的意思。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出示生字词卡片,指名认读,结合正音。

二、精读训练

1.讨论:书上几幅插图的内容,从事情发生的时间看,哪个在前,哪个在后?为什么?

(1)自由看通版图,自由练说。

指名当众说图意。

(2)仔细观察另外两幅插图,说说画的是什么季节的事,什么内容?

2.课文是怎么说的呢?

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想一想:这一段写了什么?

a.想象“天气真热”的情景,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

b.这时,蚂蚁们在干什么?怎么干的?

(板书:搬粮食蚂蚁夏天背拉满头大汗)

(2)用一个字概括一下蚂蚁的表现。(板书:勤)

(3)用赞扬的语气读第一自然段,突出重音:真、背、拉、满头大汗。

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问:这一段写了什么?(谁干什么怎么干的)

a.蝈蝈笑蚂蚁是傻瓜,想象一下,会说些什么呀?

b.蝈蝈这时在做什么呀?(板书:乘凉唱睡自由自在)

(2)用一个字概括一下。(板书:懒)

(3)讨论:用什么样的语气读第二自然段?(讽刺)突出重音:笑躲唱睡自由自在。

练习用“有的……有的……”说话。

指名读。

a.他们有的背,有的拉,个个满头大汗。

b.他们躲到大树下乘凉,有的唱歌,有的睡觉,个个自由自在。

教者问:句a中的“有的”指谁?

句b中的“有的”又指谁?

(让学生知道,像这类句子,“有的……有的……”指前面整体中的一部分)

练习说:

a.小小组练说;

b.指名当众用“有的……有的……”说话。

第三自然段——

(1)齐读第三自然段。

(2)结尾说蝈蝈“再也神气不起来了”,他们什么时候神气过?

(3)为什么现在蝈蝈现在神气不起来了?

(4)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呢?

(5)作者是用什么方法告诉我们这一道理的?

(采用对比手法,从一“勤”一“懒”已经他们不同的结局上让我们知道只有辛勤老,才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c.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作业

1.练习用“有的……有的……”写一句话。

2.继续朗读课文,准备背诵。

3.想一想怎么演这个小故事。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扩词

由过

冷冬

2.填空:

夏天,一群小蚂蚁在搬,一个个忙得;蝈蝈躲到下乘凉,一个个。

冬天到了,蚂蚁躺在过冬,蝈蝈,再也不起来了。

二、背诵指导

1.理文章层次

轻轻读全文,回忆三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夏天,蚂蚁忙着搬粮食——蝈蝈在大树下乘凉—冬天到了,蚂蚁安全过冬,蝈蝈又冷又饿)。

2.记关键词语。

第一自然段:夏天搬背拉满头大汗

第二自然段:笑乘凉唱歌睡觉自由自在

第三自然段:冬天蚂蚁躺装满粮食蝈蝈又冷又饿

3.各自试背,发现疏漏,继续练习背诵。

4.同座互相背,教者抽查。

三、写字指导

1.出示生字:粮汗由冬呼洞过冷

2.自主观察生字,分析各个生字的特点,指出写时的注意点。

3.教者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小结:

“粮、汗、洞、呼、冷”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写时都要左让右,左边偏窄,右边稍宽。“氵”并不是从上到下直线排列,而是略呈弧度,第二点稍稍向外露一点,落在横中线上。

教“米”字旁,“米”字作“粮”的左偏旁,捺要改成点,整个字才能显得紧凑。

“由”,独体字。要居中安排,第四笔竖写在竖中线上。笔顺规则:先里边,后封口。

“冬”上下结构。“夂”(折文旁)的交*点落在竖中线上,最后的两点是上下排列,不能左右并列。

4.按笔顺描红。

四、研究分角色演课本剧

试演。

1.采用自愿报名担当某个角色的办法,确定上台表演的人选。

2.试演,表演后对“演员”的表演一分为二地提出意见。

3.默读课文,思考:哪些地方到底该怎么演?

再演,表演后师生共同评议。

五、作业

1.写出下列字的笔顺:

由    过     粮

2.背诵课文。

3.自由结合组成《蚂蚁和蝈蝈》表演小组,排练课本剧,争取“六一”儿童节把这个小故事演给大家看。

最新范文

71 55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