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米范文>教师教学>教学设计

《青蛙写诗》教学设计(精选5篇)

2023-03-01 17:32:34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下面一秘为您精心整理了5篇《《青蛙写诗》教学设计》,希望能够给您提供一些帮助。

《青蛙写诗》教学设计 篇一

一、教学内容:

人教20xx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青蛙写诗》。

二、教材分析:

《青蛙写诗》是一首轻快、活泼儿童诗。作者用丰富而又合理的想象,把池塘里的美丽景物“蝌蚪、水泡泡、水珠”拟人化,并把它们生动准确地想象成逗号,句号和省略号,富有情趣,适合儿童学习。

三、学情分析:

学生刚学完拼音可以自己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老师重点纠错即可。小孩子模仿力强,老师的师范就显得尤为重要。刚入学的孩子,对新鲜的事物一定很好奇,所以动画就能吸引他们,通过视频孩子很容易认识逗号和句号。他们的表演欲望也强,分角色朗读很适合他们。

四、教学目标:

1、认识“写、诗”等11个生字和秃宝盖、四点底两个偏旁;会写“下、雨”两个字。

2、正确有感情读课文感受诗歌的生动有趣。

3、借助视频中具体事物认识逗号和句号。

五、教学重点:

正确朗读课文,认识逗号和句号。

六、教学难点:

读好儿化音;会写雨

七、教学准备:

课件,卡片

八、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孩子们,你们看过中央电视台诗词大会这个节目吗?你们心目一定有自己喜欢的儿歌或古诗对吧?谁能给大家背诵一首?有一只小青蛙也要写首诗送给你们,想看一看吗?(由学生感兴趣的电视节目入手,引起学生背诵儿歌或古诗的兴趣。

2、板书课题

认识课题中“写诗”两个字,认识秃宝盖。

过渡:齐读课题,看了这个题目你有没有什么问题啊?那我们接下来看看是不是可以从课文中找到答案呢?(给学生埋下问题的种子)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师范读全文,生评价。师指导读“点儿”的儿化音。强调“们”轻声的读法。

2、生学老师的样子练读,读准字音。

2、生读课文中圈出来的生字。

3、读带音节生字。

4、读去音节生字

交流识字方法,认识偏旁四点底。师点拨“串”是象形字,展示演变过程;“们”形声字,右边的门表示声旁,汉字中绝大多数是形声字,这种识字方法很方便。

5、新语境识字。(及时复习刚学过的生字,换环境是为了更好巩固生字)

6、学习书写“下雨”。

观察动画“下雨”笔顺。

书空(记忆笔顺)。

观察每一笔的位置。

师范写。

生描一个写一个。

投影展示学生作品,生评价。

对照展示的字修改,再各背写一个。

律动:青蛙跳舞。

(三)再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认识逗号和句号

1、学习第一小节。

出示“淅沥沥”、“沙啦啦”。

问:这是两个拟声词,你知道是模拟什么声音吗?是大雨还是下雨?该怎样读?

过渡:“听,淅沥沥、沙啦啦,雨下起来了,青蛙说“我要写诗啦!”(青蛙的话齐读)

看图体会青蛙心情,带着高兴的心情读第一节。

过渡:青蛙说写就写,瞧,它的诗写成了。课件展示无标点的14个“呱”字。生自读,谈感受。(通过读不带标点的诗,感受读没有标点的句子很累。)

过渡:听说大家不喜欢这首诗,青蛙的三个好朋友要来帮忙,是谁呢?打开书找一找。

指名回答,师板书“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

2、学习第二节

问:小蝌蚪要怎么帮忙?找一找、读一读。板书“逗号”生看视频,(小蝌蚪游到诗中,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形象直观地认识逗号)。师生共同圈出青蛙诗中的四个“,”。

师板书“,”。师小结:逗号是一种标点符号,读书时遇到它要停顿一下。

师范读青蛙的诗。(师范读时遇到逗号右手握拳向下拉一下,让学生形象地感受读书遇到逗号时要停顿一下。)生跟读。生再谈感受。(学生通过读有标点古诗和无标点古诗初步感受标点的作用)

过渡:小蝌蚪帮上忙了,它高兴吗?带着高兴的心情读第二小节。

3、学习三四节

“水泡泡”和“水珠”要怎样帮忙?找一找,读一读。

板书“句号”、“省略号”。学生独立圈出“。”看视频(水泡泡、水珠游到诗中)认识“。”

汇报:指名到大屏幕上圈,说出理由。

集体订正,板书“。”

小结:读书遇到逗号和句号时要停顿,不过句号停顿时间要比逗号稍长一点。

师再次范读青蛙的诗,生跟读。(这次范读握拳向下拉两次)

“水泡泡”和“水珠”也帮上忙了,有感情读三四小节。

过渡:青蛙的诗因为有了三位朋友的帮忙变得更完美了,你们喜欢他们吗?让我们扮演一下它们吧!(通过分角色朗读,感受诗歌的生动有趣)

四、回归全文,情感升华

1、配乐读全文。(回到整体,了解青蛙的诗就是它的叫声。)

2、还记得刚上课时大家的问题吗?现在有答案了吗?

3、小结:是啊,青蛙“呱呱呱”的鸣叫声,在作者心中就是一首美妙的诗,这多有趣啊!其实在我们身边还有许多这样的声音,也有各种各样美丽的风景,它们在你心中又是什么呢?下节课我们一同分享。(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以及继续学习本课的欲望)

五、作业:

从课外书中找到一首小诗,背给爸爸妈妈听。

九、板书设计:

青蛙写诗

小蝌蚪逗号,

水泡泡句号。

一串水珠省略号……

十、教学反思:

1、整堂课以青蛙为主线,青蛙带着新语境词语从河对岸过来,学生读完,青蛙来到教室同学生一起学写字。学生累了,在同大家一起律动。接着给同学写诗。开始没带标点,学生不喜欢,因为有三位朋友帮忙,学生又喜欢上了这首诗。

2、教学中在识字环节主要是学生自学,教师重点引导学生用形声字和象形字方法在今后生活中认识更多汉字。

3、通过学生读有标点和无标点诗感受标点的作用。

4、在认识逗号和句号环节,通过动画演示小蝌蚪、水泡泡、水珠一点一点游到青蛙的诗中,让孩子形象地认识逗号和句号。并且由师生共同圈出逗号过渡到学生独圈出句号,顺理成章。

5、读有逗号诗时,老师右手握拳向下拉一次,遇到句号时,向下拉两次,学生通过直观的动作,明确了句号停顿时间比逗号长。

6、学生第一次读文是在老师的范读之后,模仿老师读,小孩子最爱学老师,这激发了孩子读文的兴趣。之后三次朗读都是在理解了课文之后,带着感情朗读。最后一次是配乐朗读,孩子们的情感达到了高潮。

《青蛙写诗》教学设计 篇二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词,学习2个偏旁。

2.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悟诗歌内容。

3.在读中通过具体形象的事物认识逗号、句号、省略号。

4.鼓励学生热爱学习,热爱小动物,关爱生命。

二、教学重点

1.运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悟诗歌内容。

三、教学难点

鼓励学生热爱学习,热爱小动物,关爱生命。

四、教学时间

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师:今天呢,我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看谁最先猜出来:

身穿绿衣裳,露着白肚皮,专捉害虫保庄稼,唱起歌来顶呱呱。(青蛙)

2.师:“小青蛙不但是捉虫高手,而且还会写诗呢,你们想知道它写了一首什么诗吗?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出示课题:青蛙写诗。认读“写、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练习朗读,画出课文生字、词语,借助拼音多读几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课件出示课文生字、词语,四人小组合作,一起读一读。

3.小组间比赛读、指名代表在全班读。

4.指导“当、串、水珠、蝌蚪”等字词的读音。

(三)指导识字,练习书写

1.出示课件,学习生字。

2.指导学生识记生字,并组词练习。

3.认识“冖、灬”2个偏旁。

4.指导“雨、下”等字的书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出示生字卡片,采用多种形式认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二)学习第一小节,感受雨天的美

1.(出示课件)快听:淅沥沥,沙啦啦……什么声音?(下雨了)是啊!从声音中你感受到什么?(雨点儿很轻很小)

2.看到这么轻柔、这么细腻的小雨,小青蛙的心情怎么样?(高兴极了)它是怎么说的?(齐读最后一句:我要写诗啦!)

(三)学习第二至四小节,感悟童趣

1.听到小青蛙要写诗啦,瞧瞧,都有谁来帮忙啦?(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

2.自由读并思考:它们都帮了什么忙?(板书:逗号句号省略号)

3.朗读课文,说说为什么它们能当逗号、句号、省略号呢?

(1)出示小蝌蚪图片,你们发现什么啦?(小蝌蚪就像一个小逗号)

(2)老师请孩子吹泡泡,你们发现什么啦?(水泡泡圆圆的,很像句号)

(3)引导学生认识省略号,出示图片理解词语“一串水珠”,为什么不说一个水珠呢?(省略号是六个小黑点,一个不行。)还能说一串什么?(训练语言表达)

4.根据课文内容,想想大自然中的事物还有什么可以当逗号、省略号和句号?

5.在标点符号家族中,你还认识哪些标点?(学生讨论交流,教师适当指导。)

(四)学习第五小节,启迪灵性

1.有这么多好朋友帮助小青蛙,它终于把诗写完了(出示诗文——),快来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青蛙写的诗多有意思,只有一个字——呱。这个字是拟声词、形声字。再读,读出不同的语气。)

2.“呱呱,呱呱”是小青蛙的语言,你能不能做个小翻译,给大家解释一下青蛙的诗写的是什么意思?(发挥想象,启迪孩子的灵性。)

《青蛙写诗》教学设计 篇三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1个生字和2个偏旁,学会书写“下”“雨”2个字。

2、正确朗读课文,积累词语,感受诗歌的生动有趣。

3、借助具体事物认识逗号、句号,初步感受它们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今天的语文课,蒋老师邀请了一位特殊的客人——你们瞧,它来了。(板贴青蛙)这只青蛙有一个特别的爱好,老师要把它的爱好写在小青蛙边上,你要特别认真地看,如果认识就举起手。(板书:写诗)如果你认读有困难,可以借助拼音朋友的帮忙,(板书:xiě shī,生读)。你们看“写”这个字,它戴着一顶小红帽,这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偏旁:秃宝盖(板书:秃宝盖)。“平平屋顶秃宝盖,一根杂草也不生”,写的时候不能在上面加一点。齐读课题。

2、就在这时,天空飘起了雨(课件出示雨点儿的图片),谁来叫一叫它的名字,指导读好儿化音。(评价:好可爱的小雨点儿!好温柔的小雨点儿!好调皮的小雨点儿!)

3、孩子们这么热情,小雨点开心极了,你听,它还唱起歌来!(播放雨声)小雨儿的歌声是怎样的?(出示词语“淅沥沥”“沙啦啦”,指名读)雨可真小啊,雨点儿落下的声音真轻啊!展开想象,用上这两个词说一说小雨点“淅沥沥、沙啦啦”落在了哪儿?雨点落下来,也落到了这个字宝宝上——“点”,有几颗水珠?它的名字就叫“四点底”(板书并齐读)。

4、小青蛙听见雨声,开心极了!它从池塘里跳了出来:“我要写诗啦!(出示句子,齐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小青蛙是怎么写诗的呢?先听蒋老师来读一读。

教师配乐范读,要求:眼睛跟着声音走,老师读到哪里,小朋友的眼睛就要看到哪里。思考:( )帮青蛙写诗。

2、都有哪些朋友来帮小青蛙了?(学生回答。出示朋友的图和名字: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同桌讨论:( )、( )和( )帮青蛙写诗。

4、它们都是怎么帮忙的呢?请小朋友自己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得地方可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读完了用最端正的坐姿告诉老师。

5、指名读。认真读书的你们真是讨人喜欢!蒋老师没听够,谁愿意一个人把课文读给大家听一听呢?(生评价)

6、开火车读。你们都很会欣赏,还有谁愿意读?我们开小火车读吧,每个小组读一小节。(评价:多么可爱的小青蛙,把掌声送给自己。)

三、精读课文,积累实践

1、孩子们,你们想看一看、读一读小青蛙刚在写出来的诗吗?(课件出示不加标点的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指名朗读,感受没有标点停顿,要读得喘不过气来了。

2、诗歌和文章没有标点符号,就不方便,可是青蛙不会使用标点符号,还好热心的小蝌蚪、小水泡、小水珠来帮忙。这三个小伙伴是怎么帮它的呢?

3、学生交流发言。(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相关的标点符号,结合图画识记。)

(1)学生读小蝌蚪的话:

“我要给你当个小逗号。”说说小蝌蚪要当什么?出示“逗号”卡片:和小蝌蚪比一比,像吗?大大的脑袋细细的尾巴,这就是逗号。

(2)学生读水泡泡的话:

“我能当个小句号。”出示“句号”卡片:和水泡泡比一比,句号就是个小圆圈。

(3)学生读一串水珠的话:

“我们可以当省略号。”出示“省略号”卡片:数一数,一共几个点?跟老师说它的名字“省略号”。出示词卡“我们”:看看省略号的样子,再结合上下文和插图想一想,水珠为什么不像小蝌蚪和水泡泡那样说“我”,而是说“我们”?(因为省略号是六个点,需要一串水珠来帮忙。)

识记生字“串”。(看图)小水珠一颗接着一颗连在一起,这就叫“串”。你还见过一串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观察字形,感受“串”字就像肉串、冰糖葫芦串。)

4、分角色读小蝌蚪、水泡泡和水珠的话,记住三种标点符号的样子。(评价:真是热于助人的好伙伴。)

5、你们看,有了好朋友的帮忙,青蛙的诗变了。(课件出示“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三位好朋友藏在哪呢?用铅笔把它们圈出来。

6、指名读诗。来,小青蛙们,请把自己写得诗朗诵给大家听一听把!(评价:一只快乐的小青蛙;一只可爱的小青蛙;一只调皮的小青蛙。)

7、全班一起诵读一遍。(评价:哇,好壮观的诗歌大朗诵!)

8、感受标点不同位置的不同读法。你们知道吗?这些标点符号也有很顽皮的时候,像蝌蚪一样的逗号最淘气,它非要变个位置,所以青蛙的诗就要换一种方法读了,谁可以试试?(课件出示: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

你们看,标点符号位置变了,停顿就要发生变化。淘气的小逗号又变了个位置,青蛙的诗就又变了。(课件出示: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

四、识记字形,学习书写

过渡: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青蛙的诗,青蛙不仅会写诗,还要和我们比一比识字和写字呢!大家有信心超过青蛙吗?

1、复习生字词:雨点儿、写诗、可以、当、要、过来、我们、一串水珠、写成。(认读词卡)

2、书写“下、雨”

(1)出示田字格中生字,认真观察,交流注意点和相同笔画。

(2)重点识记“雨”的字形:(画简笔画:雨点儿从云层中落下)下雨了,小雨点从天而降。看看图,再看看“雨”字,你记住雨了吗?(雨字上面的部分像云,里面的四个点像小雨点)。用手比一比雨点儿落下的方向。风朝一个方向吹,所以小雨点的方向也是一致的。(教师在田字格里范写“雨”,学生跟着书空识记。)

教师范写生字“下”和“雨”,提示“雨”的四个点分布要均匀、对称。

3、学生书写,教师巡视关注学生写字的姿势,展评反馈。

结语:青蛙见大家字写得这么工整就蹦回家了,这节课就上到这儿,下课!

《青蛙写诗》教学设计 篇四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写”等11个生字,认识偏旁:秃宝盖、四点底

2、能正确书写“下”、“个”2个生字

3、能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说出青蛙写诗的时候谁来帮忙了。

4、说出逗号、句号、省略号分别与蝌蚪、水泡泡、水珠之间的关联。

5、能找出逗号和句号,在朗读中体现停顿。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写”等11个生字,以及偏旁秃宝盖和四点底。

难点:读出停顿。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1、谜语:宽嘴巴,白肚皮,头顶两只鼓眼睛,身披一件绿花衣。

2、青蛙,你了解多少?(冬眠、捉害虫)

3、今天我请来的青蛙可不一般,它会写诗哦!

4、我们今天来学习课文《青蛙写诗》

5、【识字】

写:

(1)出示字卡“写”,指导读音第三声。

(2)它还带来一个新的偏旁——秃宝盖,谁有火眼金睛,它和我们以前学过的一个偏旁可像了。你有什么办法区分它们?(房顶平平秃宝盖、加个烟囱宝盖头、八人住进穴宝盖)

(3)开小火车,给它找找朋友。

诗:

(1)这里,青蛙写的是什么?——诗。翘舌音谁能读准确?

(2)你有什么妙招记住这个字?(加一加、换一换、偏旁归类……)言字旁:与语言有关

6、齐读课题,青蛙写诗。

(二)初读儿童诗,勇闯字词关

1、读诗歌,圈出你认为难读的生字多读2遍。

2、识字大闯关,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自己练读。

3、你觉得哪个字比较难读或者容易读错的,指出来提醒大家。请你当小老师带着大家读。“当”、“成”后鼻音、“们”轻声

4、请小老师带领大家读一读

5、去掉拼音,你还会吗?读给你的同桌听一听。

6、标红的这些生字,你有什么办法记住它?

换一换、加一加、偏旁归类

7、全班齐读词语。(拍手有节奏地来读)

(三)再读儿童诗,寻找“小帮手”

1、生字难题都解决了,我们带着问题一起来读一读课文吧。(谁来帮忙了?)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

2、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小节,来读一读。

3、纠正字音(小蝌蚪读得真准确。水泡泡读得也不错。一串水珠也真热心)

4、分三组:读课文

5、青蛙的诗终于写成了,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四)写字

一看二写三对照

1、下:压线笔画,点从竖中线上,横中线偏上一点起笔,斜向下

2、个:一撇一捺要舒展,压线笔画是竖。

3、们:左右结构,单人旁,左窄右宽。右边的门的点要略低于单人旁。

(五)营造写诗氛围

1. 出示雨天的动图,你看到什么?你仿佛听到了什么?

2. 出示第一小节第一句:

下雨了,

雨点儿淅沥沥,沙啦啦。

3. 谁会读?

4. 出示“点”:四点底就好像火,上面一个人端着锅在煮东西。(想象识字)

5. 词卡:雨点儿,结合手势读儿化音。

6. 【写字】雨:雨天上落下来,雨点儿淅沥沥、沙啦啦均匀地分布在两边。

7. 把它放回句子里,读得更好听。(从你的朗读中我感受到了绵绵细雨。下雨了, 请你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池子里的小动物们吧。)

8. (青蛙跳出来:“我要写诗啦”),瞧瞧!这是一只怎样的青蛙?从哪儿看出来?(得意、开心的)

9.把这种心情带到朗读里面去。自信的青蛙、开心的青蛙。

(六)青蛙的诗

1、我这有两首诗,我搞不清楚哪首是青蛙的诗,你们来帮帮我(去掉逗号、句号、省略号)

2、你是怎么知道的?(因为青蛙有好多小帮手呢!)

3、出示: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

小蝌蚪游过来说:“我要给你当个小逗号。”

池塘里的水泡泡说:我要给你当个小句号。”

荷叶上的一串水珠说:我们可以当省略号。”

4、为什么他们能当逗号句号省略号,比一比,你发现他们有什么共同点?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5、小蝌蚪大脑瓜、黑身子、细尾巴,像逗号;水泡泡圆圆的,而且晶莹剔透,像句号;

6、一颗水珠行不行?那一串水珠是什么样的呢?

【识字】串:欣赏古汉字,你觉得像什么,一串糖葫芦。把多个东西连贯起来。出示图片:一串葡萄、一串珍珠、一串鞭炮。

7、原来青蛙的诗里面留下了小蝌蚪、水泡泡、水珠的身影。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朗读指导:小蝌蚪刚学会游泳,没那么快呀!水泡泡没有尾巴,哪能追的上小蝌蚪呢。六个小圆点儿是排着队来听你们念诗,慢一些他们才听得清楚。

结合动作:小蝌蚪游过来,水泡泡从水里探出小脑袋,一串小水珠在荷叶上滚来滚去地说:

7、拓展:我是小小翻译官

有了这么多小伙伴的帮忙,青蛙的诗也写成了。可是,诗里到底说些什么呢?请你来当当翻译官。先跟同桌说一说。

教学板书:

青蛙写诗

小蝌蚪 ,

水泡泡 。

小水珠 ……

《青蛙写诗》教学设计 篇五

教学目标:

1、正确朗读课文,感受诗歌的生动有趣。

2、 借助具体事物认识逗号、句号和省略号。

3、 了解三种标点符号的不同用法,会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三种标点。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借助具体事物认识逗号、句号和省略号。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目标导向,确定航点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先来猜一个谜语:

绿衣小英雄,田里捉害虫,水陆都是家,唱歌呱呱呱。(打一动物)

你知道青蛙生活在哪里,它有什么本领吗?我们去看看小青蛙,好吗?青蛙生活在美丽的池塘里,粉红色的荷花是它的阳伞,碧绿的荷叶是它的摇篮,它沐浴着和煦的春风,享受着淅淅沥沥的小雨,实在是太美妙了!于是它诗兴大发,向我们展示了它的又一项本领——写诗,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青蛙写诗》。

二、自主学习,探索航行

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读顺句子,不会读的、难读的圈住,多读几次

三、合作交流,共享航海

1.学习第1小节——感受雨天的美。

(1)你们听!(播放雨点落下的声音)你想说——

(2)教师:张秋生爷爷把雨点儿的声音写得可美啦!

(3)指导朗读:下雨了,雨点儿淅沥沥,沙啦啦。

(4)雨点儿还落在小青蛙身上了,小青蛙们,你想干什么?

(5)雨点儿落在这只小青蛙身上,你们瞧——小青蛙说(指名读句子)

(6)看看图,想一想,小青蛙会怎么说呢?

(7)这是多么美好的一天呀!教师导读——下雨了,引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2.学习第2~4小节。

(1)青蛙写诗都有谁来帮忙了?请小朋友们自由地读一读课文2-4小节,再用笔圈一圈。

(2)随着学生回答板书: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

(3)随着学生回答板书:小蝌蚪——逗号;水泡泡——句号;一串水珠——省略号。

▲出示小蝌蚪图片,你们发现什么了?(小蝌蚪真像逗号。)

①(出示句子):我要给你当个小逗号。

②现在你们就是一群可爱的小蝌蚪,你们是怎样过来的呢?(游过来)

③创设情境,指导朗读:请一位小朋友来演一演。

④教师指导学生在田字格里写好“,”,逗号要写得小小的,圆圆的脑袋,还要拖着一条小尾巴,就像小蝌蚪一样,学生练习写一个。

▲为什么水泡泡能当句号呢?(水泡泡圆圆的,很像句号;我觉得它不但圆,还透明,很漂亮!)

①(出示句子)我能当个小句号。

②指导学生朗读:多有趣啊!快大声地读一读水泡泡的话。

③除了水泡泡外,还有什么也能当个小句号呢?

④引导学生认识句号:刚才小朋友们说了这么多西瓜、皮球、珍珠都能当句号,你觉得谁说得最恰当呢?为什么?(你真是个会读书的好孩子。)

⑤再一次强调:“小”句号的“小”字。

⑥指导学生写好句号:句号要写得小小的,要写在田字格的左下格,学生练习写一个。

▲为什么要一串小水珠才能当省略号?

①教师范读第四小节,故意将“一串”读成“一颗”。

②学生指出老师的错误,教师故意质疑:为什么一定要一串小水珠呢?

③数一数,当省略号的这串水珠有几个?

④指导朗读:这串水珠们多团结啊!请六个小朋友站起来大声地读一读。

⑤指导学生在田字格里写一写省略号:省略号一共有6个小圆点,要写在两个田字格中,请小朋友们练习写一个省略号。

4.教师:课文2-4小节可有意思了,让我们一起来演一演吧!分角色表演。

5.学习第5小节,美读诗文,启迪灵性。

你们看,青蛙的诗写好了吗?

(1)(出示青蛙写的诗)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

你想说——

(2)学生指出呱呱呱太多了,这么多呱写也写不完,怎么办呢?

(3)了解省略号的作用:你们瞧,只要一个省略号就把这个问题给解决了!现在你喜欢这首诗了吗?(还是不喜欢,连在一起。)

(4)(出示诗歌)小蝌蚪,水泡泡赶紧来帮忙!

呱呱,呱呱,呱呱呱。

呱呱,呱呱,呱呱呱……

现在这首诗写好了吗?赶快把这首诗里的逗号和句号都圈出来吧!(学生圈出诗里的逗号和句号。)

(5)这首诗应该怎么读呢?教师范读,注意停顿。你发现了什么?(教师:句号时要停顿长一些。)

指导朗读:你能学着老师的样子把这首诗读得美美的吗?(把高兴读在脸上,高兴还可以加个动作呢!)自由读,指名读。

(6)教师小结:有了逗号、句号、省略号的帮忙,小青蛙的诗变得多有意思啊!逗号、句号、省略号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标点符号。

四、拓展延伸,放眼航程

教师小结:哇,小小的标点符号让一首诗变得那么有趣,给我们带来了那么多的快乐,让我们再来读读《青蛙写诗》这篇课文,把这些标点牢牢记在心里的。

板书设计:

7、青蛙写诗

小蝌蚪——逗号 ,

水泡泡——句号 。

一串水珠——省略号……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一秘为大家带来的5篇《《青蛙写诗》教学设计》,希望对您有一些参考价值。

最新范文

95 13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