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米范文>教师教学>教学设计

夹竹桃教学设计(通用14篇)

2024-04-22 13:43:28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如下是勤劳的小编为大伙儿收集整理的14篇夹竹桃教学设计。

《夹竹桃》优秀教学设计 篇一

教材分析:

《夹竹桃》是苏教版第十一册中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以优美的语言、比衬的手法,描绘了在万紫千红、五彩缤纷的花季里夹竹桃的可贵韧性和花影的有趣动人,字里行间流露着作者对夹竹桃的喜爱之情。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无……不……”和“无不”等词语造句。

2.理解课文重点句子的意思。

3.欣赏夹竹桃的可贵韧性和动人的花影,体味作者对夹竹桃的喜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

教学流程:

一、实物导人

1.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的这棵植物叫夹竹桃。请仔细观察一下这是一棵怎样的植物,并把你观察到的向大家介绍一下。(学生观察后介绍)你还想了解什么?

2.课文《夹竹桃》不仅能让我们感受到夹竹桃可贵的韧性,还能让我们和作者一起去想象花影的有趣动人。现在就请大家读读课文,了解一下课文的大概内容。

二、初读了解

1.根据本课的预习要求自学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

三、细读指导

1.默读思考:作者为什么要写夹竹桃?

2.朗读第一自然段,完成练习:夹竹桃不是

,也不是 ,但是对我来说,它却是——。

3.为什么说夹竹桃是“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

4.朗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认识文章的中心句:“这样的韧性,又能这样引起我的幻想,我爱上了夹竹桃。”

(这句话既能回答作者为什么要写夹竹桃,又是对全文内容的总结。)

四、研读分析

(一)分析夹竹桃的韧性

1.“夹竹桃的韧性”是“我”爱上夹竹桃的原因之一。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夹竹桃的韧性?(第三、四自然段)

2.默读第三、四自然段,画出最能表现夹竹桃韧性的句子。

3.投影出示下面两句话,指导学生理解。

a: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中,在深秋的清冷里,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茂盛的时候,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衰败的时候,无日不迎风吐艳。

b:从春天一直到秋天,从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无不奉陪。

(1)这两句话主要讲了什么?

这两句话主要讲了无论是季节的变更,还是气候的变化,只有夹竹桃始终如一,没有哪一天不是迎风开放。它的花期之长,没有哪一种季节性的花可以与之相比。

(2)体味“无……不……”和“无不”的作用。

(3)练习用“无……不……”和“无不”造句。

4.读第四自然段最后一句话,把它改为陈述句。

投影出示:

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的那些花比起来,不是显得非常可贵吗?

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的那些花比起来,显得非常可贵。

5.课文哪一自然段写了“院子里的那些花”?f第三自然段)默读并思考:课文重点写夹竹桃,为什么要用一个自然段来描写“一年三季,花开花落,万紫千红”的景象呢?

6.朗读第四自然段最后一句话,明确反衬的作用。

小结:作者通过描写一年三季的花开花落衬托出夹竹桃的花期之长、始终如一,写出了夹竹桃的“韧性”。

(二)分析夹竹桃引起作者的幻想

1.夹竹桃“引起我许多的幻想”,也是“我”爱上了夹竹桃的原因之一。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作者的想象和幻想?

2.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思考:“我”为什么觉得这景象十分奇妙,十分有趣?

(1)这是什么景象?(两盆夹竹桃,一盆红色的,一盆白色的。)

(2)为什么觉得这景象十分奇妙,十分有趣?

3.作者对夹竹桃的想象还不止于此,默读课文第五自然段,思考:

(1)月光下的夹竹桃为什么会引起作者的幻,想?

(2)月光下的夹竹桃引起了作者哪些幻想?

4.月光下的夹竹桃有什么特点?(花朵、香气、影子)抓住“模糊”“浓浓烈烈”“叶影参差”“花影迷离”等词语赏析月光下的夹竹桃。

小结:月光下的夹竹桃香气袭人、叶影参差、花影迷离,“我”把它幻想成地图,幻想成荇藻,幻想成一幅墨竹……让“我”领略了无限的妙处。

五、品读欣赏

画出文中描写几幅图景的文字,仔细品味,体验衬托和想象表达方法的妙处。

1.雪火相映图。

2.一年三季,花开花落,万紫千红。

3月光下的夹竹桃。

总结:这篇文章描绘了在万紫千红、五彩缤纷的花季里,夹竹桃的可贵韧性和花影的有趣动人。作者在文中运用了比衬的手法及排比的句式将夹竹桃写得生动有趣。今后我们在写作中,也要学习和运用这一写作手法。

六、拓展练习

同学们,你们还熟悉哪些植物?请选择一种介绍给大家。介绍时要抓住植物的特点,展开合理的想象。语言力求生动形象,并恰当地运用你所喜欢的修辞手法。

夹竹桃教学设计 篇二

一、创情境,孕情感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学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便能发挥其高度有效的作用。”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儿童的情感易于被激发,且儿童的认识活动一旦有情感参与,他们的认识会更丰富,体验会更深刻。文学作品负载着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双重情感交流。语文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与作者、作品中人物进行深入的情感交流和心灵对话,引起情感共鸣。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情境,善于拨动学生情感之弦,叩击学生的心扉,激起他们的感情波澜,从而使文本中蕴含的情感深刻地渗透到学生的心田。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中很多篇章,都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因素,教师可以凭借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去点燃学生心头的火花,把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密切结合起来。我是这样教学第二册《识字6》的四个词串的:在学生初读的基础上,通过播放“塞北、江南、海岛、高原”四个不同区域的风景、美食、人物等录像,让枯燥的词语在形象的画面和动听的音乐中变得丰盈起来,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既加深了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又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二、嚼字句,品文字

“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髭”,“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语文是感性的,一切语言文字的自然组合所构建的文本,皆为心语,皆为情语,都是通往作者心灵深处的一级级阶梯。作品的遣词造句总是经过了作者精心地推敲和打磨。文本细读,就要从关键词句入手,咬文嚼字,虚心涵泳,才能感受作品中的形象和意境,走进人物心灵,走近作者内心,才能引导学生感受、理解和欣赏,领悟作者的写法,迁移运用。字词是能够表达意义的最小的语言单位。沉入文中字词,就是把文本读到了最小,细读的功夫就是沉入字词的功夫。许多语文教师上课时注重字词教学,一味的把它看成是基本功的训练,认识了一些生字,理解了一些新词,教学时孤立于文本之外,变着花样的识字积累词语,这种做法有悖真正意义的阅读,应该是把字词融于语句,融于文本之中,赋予字词在于文本中的独特魅力,达成积淀中华优秀文字的精髓,体验字词运用的准确与精到之韵,细细品味,倾听文本发出的细微的声响,以摸索作者的行文思路。

三、借想象,学表达

古希腊生物学家普罗塔戈说:“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唤醒生活的积累,引导学生利用联想和想象,牵引学生的心灵与作者的心灵产生和谐共振,渗透师生的生命体验。教学《夹竹桃》“奇妙的幻想”的环节中,我以作者的想像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的想像,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月光下的夹竹桃为什么能引起“我”的幻想?学生通过对月光下夹竹桃动人迷离的品读,体会幻想的缘由。在自读后问:你还能把夹竹桃幻想成什么?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积累写法,并运用想像,感悟作者想像的奇异与月下夹竹桃的朦胧之美。优秀的作者都会有意或无意留下没有写明的、召唤读者想象的未定的意蕴空间文本――留白。它能够激活读者的思维,引起读者的想象,是读者与作者之间沟通的桥梁。《望月》一课最后一个自然段结尾处写到“我久久凝视着月亮消失的地方,轻轻地展开了幻想的翅膀……”其中省略号颇具余味,给人遐想。笔者适时引导学生发挥想象:“面对浩瀚的星空和皎洁的月色,你肯定也有过无穷的遐思和美妙的想象;或是神秘的仙境,或是动人的故事……将它们写下来,一定能打动人。”这样的习题设计无疑会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为课文续个结尾,既深化了对原文的理解,又开拓了学生思维,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在小学语文教材中,许多课文都可用类似的方法。

四、多拓展,促训练

语文课程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这就要求阅读教学要不断拓宽文本的范围,适度的文本拓展与训练更能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实践能力。比如在教学《夹竹桃》课文结束以后,学生已然了解为何季先生独爱夹竹桃了,也爱上了季羡林这位“学界泰斗”。2006年,95岁的季羡林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播放了中央电视台的视频,我设计了让孩子们试着给季羡林爷爷写一份的颁奖词,再与孩子们一起聆听给季老的颁奖词:最难时也不丢掉良知。智者永,忍者寿,长者随心所欲……进一步提升其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从而提升文本《夹竹桃》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在教学《桂花雨》一文时,我除了抓住“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院子里的金桂。”展开教学之外,让学生再去体会这份浓浓的思乡情。接着介绍了琦君的其它作品,读了相关语段,使孩子们明白:许多年过去了,作者琦君早已告别了童年,早已离别了母亲,远离了家乡50多年,如今,她已经89岁高龄,可是她依然喜欢用自己的笔写童年,写母亲,写故土。是因为“我总是不能忘却旧事,我一辈子最爱写的就是故乡,亲人,朋友,花草树木。这魂牵梦萦的故土,这难以割舍的童年,倘若都能一一地收藏起来,藏在记忆的花园里,我想一定是一朵朵常开不败的花。”原来琦君写桂花雨,其实是在记录美丽、难忘的人生啊!无疑处生疑,是文本细读的最高境界,也是拓展的主要方向。

朱熹说:“大凡读书,须是熟读,熟读了自精熟,精熟后理自见得”,这是读书人的切身体会。教师熟读了,在课堂上才能成为一个谙熟一切的向导,才能真正地把学生带入文本,又把学生从文本中带出来,如此循环往复,才会让学生感到学习语文的乐趣,使课堂充满语文味,使阅读教学有效而高效。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邓振英。 通过文本细读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策略研究[J]. 中国教育学刊。 2014(06)

[3]张健。 文本细读:文本中的因果逻辑探寻[J]. 江苏教育。 2014(34)

[4]张 琴。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对于文本细读的运用策略研究[J]. 中国校外教育。

[5]金翎。 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D]. 湖南师范大学 2012

夹竹桃教学设计 篇三

一、“理解”借助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基本规律

1.抓关键词语,品文意。

教学中教师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善于捕捉作者用词的精准,品味关键词语在作者表情达意中的作用。如六年级的《半截蜡烛》一课,其中有一句:“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说着,轻轻把蜡烛吹熄。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似乎”一词能不能去掉,为什么?通过探究这个话题,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这个词准确的反映了危机的过去只是暂时的,为下文更紧急的情况出现埋下了伏笔,从中我们不得不赞叹作者遣词造句的严谨,通过这个环节教学潜移默化影响着学生自己表达时用词的严谨。

2.抓篇章结构,析文趣。

每篇文章作者选用不同特点的句法、段法和篇法都是有讲究的。如三年级教材中有一课《北大荒的秋天》,其中第3自然段总分结构的构段方式是学生学习围绕中心句写一段话的开始,抓住非常典型的语言结构进行言语能力训练是践行课标理念的有效途径。

3.抓表达方法,悟文情。

每篇课文的作者总是根据内容的需要寻找最恰当的方法来完美地表达,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特别像“学界泰斗”季羡林老先生的作品《夹竹桃》,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课文毋容置疑是写夹竹桃的,但课文的第3自然段只字未提夹竹桃,却足足写了与之毫无关系的另外十四种花,为了让学生捕捉到季老先生这种衬托对比表现手法的独特魅力,我在学完描写夹竹桃的所有段落后,请学生质疑。学生自然就落到我事先设想到的陷阱里来了,“课文明白着是写夹竹桃的,那作者为什么要花费那么多的笔墨去写另外的花,增加一个毫无意义的第3自然段呢?”当这位学生一提出这样的观点,另外一些有反对意见的学生就不服气了,立刻提出了反驳的理由。“如果没有第3自然段来写其它的花,怎么能够衬托出第4自然段中夹竹桃花期长和韧性可贵呢?”甚至有学生立即联系起了以前学过的《青海高原一株柳》,“你忘了在《青海高原一株柳》这篇课文中,不是作者也花费了很多笔墨写家乡灞河边的柳树,为的就是衬托出青海高原一株柳的坚强不屈吗?这篇课文的作者当然也是为了达到这样的表达效果啊!”听着同学们的争论,我在一旁偷着乐呢,这不就达到了从学生的“学”出发,学会衬托对比这种表达方式了吗?学会了表达方式,领悟了作者在文字中蕴含的情感,又使得学生言语能力的建构在相互争鸣中得到发展、提升。

二、“运用”言语经验和语用方法尝试表达

任何一种能力的形成,不经过历练是不可能实现的,言语能力的建构也不例外。成功的读写结合,应该是引导学生学习把文本中学到的言语经验和语用方法付诸于实践,而且要根据年级的不同提出相应的训练要求。

1.低年级模仿式表达。

低年级学生的表达以模仿语言为主。《木兰从军》课后有一道练习:展开想象,说说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的,然后用几句话写下来。木兰说服家人的理由可以学习课文中木兰“想”的语言:“父亲年老多病,难以出征;弟弟又小,还不够当兵的年龄。”以及“做”的语言:“女扮男装,替父从军。”这样一个读写训练的设计,既抓住了课文的重难点,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化解了学生在语言组织上的难点,又让学生学会了运用文本语言合理规范表达自己内心真实感受的方法,起到了一箭双雕的作用。

2.中年级迁移式表达。

中年级的训练应该着重在语言表达形式的迁移运用中,强调思维的独特性。在《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时,学生学习到了叶圣陶爷爷写金华双龙洞的一种方法,教者引导学生进行练笔,写一写身边周围的特色景点,一方面抓住景点的特点把看到的、听到的写下来,另一方面把当时的感受真实地表达出来。如此,以后学生来写参观的习作、游览的习作,就自然会用上见闻外加感受的表达形式了。

3.高年级创造式表达。

夹竹桃教学设计 篇四

叶圣陶曾经说过:“阅读教学总得读。”张天若先生也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可见,在语文教学中,读是多么的重要!

当下,我们一直在追求课改,强调打造高效课堂。那么在语文教学中,究竟我们还要不要“读”,如何“读”呢?“读”会不会影响课堂的高效呢?其实,叶圣陶老先生早就说过:“教师教语文,无非是引导学生练习看书作文的本领,须反复玩味课文,由字句章节而通观全篇。作者的思路、文章的脉络,都宜求之于文本,不宜舍文本而他求。”“读”,要贯穿于课文学习的整个过程。一切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都要在“读”中求。我把语文阅读分为:“读”中质疑、 “读”中释疑、“读”中创新三个阶段。在预习阶段,让学生“读”中质疑,通过查阅字典,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记录读书疑问。在学习阶段,达到释疑和创新,通过理解内容,学习阅读方法,掌握阅读技巧,形成阅读能力,从而提高语文素养。

一、“读”中质疑

古人云:“读书无疑须教有疑,有疑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要善于激发学生质疑,充分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那么,疑又从何而来呢?

首先,要善于激发学生质疑的兴趣。当学生提出一些问题时,哪怕是一些极其简单的问题,教师都要积极鼓励。这会促使他们多读多想,逐步学会思考问题。

其次,授之以渔。一些有价值的疑问就隐藏于文本的字、词、句中。教师要善于引领学生细心读书,引领学生在读中对字、词、句进行大胆思考。在值得思考、咀嚼的词句上反复朗读,并把心中的疑问化作一个个小问号,标注在课文中。这样的质疑,才是有效的,是智慧的流淌。

案例: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看到题目后,我先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疑问,学生纷纷发问:“我”是谁?“我”肯定不在祖国,一定十分思念并热爱祖国,要不为什么要将心脏带回祖国呢?“我”是怎么离开祖国的?为什么不能回国呢?

通读课文后,我再次让学生提出自己新的疑惑,学生的问题也很多。

(1)肖邦那么爱自己的祖国,可为什么还要离开自己的祖国呢?

(2)埃斯内尔老师送肖邦一个盛满泥土的银杯,这有什么意义呢?

(3)肖邦为什么把亡国的痛苦和对祖国前途的忧虑,全部倾注在自己的音乐创作之中?

学生“俯而读,仰而思”,天长日久,就会慢慢养成用心读书、认真思考的好习惯。

二、“读”中释疑

“读”中释疑是提高阅读能力最关键的一步,它直接决定着学生阅读的效果。提出的问题要把控好难易度。过易,缺乏思考性;过难,思而不得,读而不知所措,学生会丧失信心。问题最好具有阶梯性,能逐步引导学生寻求到正确的答案,让学生似有所悟,自觉阅读,读出兴趣,读出味道。教师还要讲解一定的阅读技巧,去引导学生释疑,因为有些疑点对于小学生来说就如同“八卦阵”,钻得进去却钻出来,教师要及时给予点拨,适当的提供解题思路。

案例: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夹竹桃》

我设计的问题层次如下:

(1)课题是“夹竹桃”,课文是怎样具体描写它的呢?

(2)阅读第二段,画出直接描写花的句子。看到这样的景象,你有什么感受?

(3)第四节又写夹竹桃的花的什么方面呢?用简练的文字来概括。

(4)“这一点忍性”指的是什么?“不止于此”中“此”指代什么?

(5)月光下的夹竹桃的影子有什么特点?

问题设计有层次,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在阅读中找到阅读价值,得到阅读认同,获得阅读满足,从而使阅读能力的提高成为可能。

三、“读”中创新

“读”中创新就是创造性的阅读,这是更高层次的阅读。这种阅读要求教师贴合学生的认知水平,顺应学生的思维规律,给以恰当的点拨和引导,使学生的思维散发在阅读中。这既能使学生养成认真研读课文、深入理解作品的习惯,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高阅读欣赏能力。

案例:苏教版六年级《爱之链》

为了进一步启发学生思维,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我抛出了如下问题:

(1)在荒无人烟的地方,老妇人的车在这抛锚了,此刻她的内心会是怎样的?

(2)乔依是怎样为老妇人修车的?想象当时修车工作的困难。

(3)正因为乔依曾受到他人的许多真情帮助,所以他认为在别人需要帮助时,伸出友爱的手是天经地义的,这正是用“爱之链”作课题的道理。请以“乔依醒来……”为开头,展开想象写一段话。

学生联系课文,通过合理的想象和推理,展开了创造性思维。

《夹竹桃》优秀教学设计 篇五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6个生字,认识两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无……不……”、“无不”造句。

3、能找出直接描写夹竹桃的句子,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懂得作者为什么爱上了夹竹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

1、认识文章的中心句,体会作者对夹竹桃的喜爱的原因。

2、通过朗读、重点体会第四节描写夹竹桃可贵韧性的句子。

3、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欣赏夹竹桃可贵的韧性。

三、教学过程:

1、谈话揭题,导入新课。5分

((2)夹竹桃是一种什么样的花呢?我们来欣赏一下它的美。

(看录像,直观了解。)

(3)说一说你在哪儿见过夹竹桃,你对它有什么印象?

(抓住学生回答时的普通、不引人注意巧妙地进行过渡。)

(4)出示句子1读一读:

是的,“夹竹桃不是名贵的花,也不是最美丽的花,但是对我说来,它却是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突出两个最字体会情感。)

过渡:这两个“最”字让我们感受到作者对夹竹桃的情有独钟,下面我们轻声读一读课文,想一想作者为什么会那样深深地爱上夹竹桃?

2、你能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概括作者为什么喜欢夹竹桃吗?12分

出示句子2读一读:

“这样的韧性,又能这样引起我许多的幻想,我爱上了夹竹桃。”

板书:“爱”、“韧性、幻想”(强调理解“韧”字的含义。)

(1)自读课文看一看哪些自然段直接描述了夹竹桃呢?

(2、4、5小节)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评价,并读准有关生字。

适时板书生字正音:(参差、荇、奉、蛾、乍)

(3)读后议一议各小节都写了什么?

过渡: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夹竹桃的韧性?(3、4节)

(组织学生讨论)

3、精讲课文第3节。5分

(1)第3小节没有写夹竹桃,它又写了什么呢?它和夹竹桃又有什么关系呢?(出示第3节课文,指名读,读准“榆、锦、腊、簪的字音。)

(2)指名再读,从第3节中找出你最想用的一个词形容以一下我家院子里花的美丽?

应有尽有、花团锦簇、满院生辉、五彩缤纷、美不胜收、花开花落、万紫千红

(3)你还想用那些词赞美这些花儿?(指名说几个词)

指导朗读:这么多美的花儿,这么多美的词儿,能不能用你的语言来打动我们的心?谁有勇气来试一试。

过渡,质疑:这美不胜收的满院鲜花和夹竹桃又有什么关系呢?

(更能对比衬托出夹竹桃可贵的韧性)

4、精读第4节。15分

(1)出示第4节课文,指名读一读,想一想这一节围绕哪两个字来写的?(结合板书突出“韧性”)

(2)再读这一节,画出最能表现夹竹桃韧性的句子。

(学生读文画句子,指名读,交流。)

(3)出示两个重点句子,指导学生理解。

句子1:“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茂盛的时候,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衰败的时候,无日不迎风吐艳。”

句子2:“从春天一直到秋天,从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无不奉陪。

a读一读,讨论这两句话主要讲了什么?

(无论是季节的变更,还是气候的变化,只有夹竹桃始终如一,没有哪一天不是迎风开放;它的花期之长,没有哪一种季节的花可以与之相比。)

b体会“无……不……”、“无不”的作用。

C练习用上面的两个词造句。

(4)读了上面的句子,在你内心涌动的是什么?

(涌动着对夹竹桃韧性的喜爱、敬佩之情……)

(5)齐读最后一句话,体会含义。

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那些花比起来,不是显得非常可贵吗?

小结:再读,夹竹桃可贵在什么地方?(韧性)所以作者深深爱上了夹竹桃!(读出夹竹桃的可贵,读出你对它的喜爱,读出你对它的敬佩!齐读第4节课文。)

5、课外拓展:你知道还有哪些植物像夹竹桃一样具有可贵的韧性?

3分

(雪松、竹子、月季花、广玉兰、万年青、香樟……)

老师向你们推荐两首小诗,读一读:

青松竹石

(陈毅)(郑燮)

大雪压青松,咬定青山不放松,

青松挺且直。立根原在破岩中。

要知松高洁,千磨万击还坚劲,

待到雪化时。任尔东西南北风。

结束:作者对夹竹桃的喜爱不仅因为它有可贵的韧性,它还引起了作者许多奇妙的幻想,作者又幻想到了些什么呢?我们下节课再学。下课,谢谢同学们,同学们再见!

板书设计:

韧性

夹竹桃爱

幻想

《夹竹桃》优秀教学设计 篇六

教材分析:

本课为苏教版第 11 册中的一篇美文,相对于高年段的学生来说,他们已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并对文质兼美的文章具有一定的鉴赏能力,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并非难事。然而并非所有的学生都见过夹竹桃,怎样在头脑中形成夹竹桃形象,并且通过语言文字了解夹竹桃的韧性以及月光下的夹竹桃给人带来的幻想,从而更准确地感知美、表现美,则需要教师加以引导,将学生引入教学情境,真切地感受作者对夹竹桃的喜爱之情。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四、五自然段。

2 、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懂得作者为什么爱上夹竹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体会作者对夹竹桃的喜爱之情。

3、学习作者由眼前景合理展开想象的写作方法,进行小练笔。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夹竹桃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夹竹桃图片)有这样一种花,她静静地、默默地绽放,开得泼泼洒洒,充满无限生机。虽然它在百花中并非最艳丽,更谈不上名贵,但它却算得上最令人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它就是夹竹桃。

二、自读课文:

看了这些图片,你肯定惊叹于它的美丽,去读读 季羡林 先生的文章,你更会深深地爱上夹竹桃。轻声读课文,圈画出令你不禁爱上夹竹桃的语句。

指名读。是什么原因令作者爱上夹竹桃的?指名读(出示第六自然段)。你有什么问题吗?(一、夹竹桃的韧性体现在哪里?二、月光下的夹竹桃给人带来哪些幻想?)让我们先来见识一下夹竹桃的韧性。

三、品读课文:

(一) 韧性

1 、出示:“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的花比起来,不是显得非常可贵吗?”

提到“韧性”你想到了哪些词语?(不屈不挠、顽强不屈、能屈能伸……)

2 、(出示第四自然段)轻声朗读第四自然段,画出你认为最能体现夹竹桃韧性的句子。再读读画的句子,说说自己的心得体会。

第一句:默默绽放,常年不败,不张扬。指导朗读“一朵花败了,又开了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

第二句:生命力顽强,一年三季充满生机,花期长。

(出示…无日不…)还可以换个说法吗?为什么说“无日不迎风吐艳”能体现韧性?应该如何读?请你指导大家读出赞美之情。齐读。 板书:可贵的韧性

第三句:别的花无法与之相比。(出示…无不…)指名读,你读懂了吗?换句式说。齐读。

小结:不论天气变化,还是季节更替,夹竹桃依旧迎风吐艳。春天的和风里,它在烂漫的花丛中笑;夏季的暴雨里,它仍然笑意盈盈;秋天的清冷里,它送走了谢幕的花儿们,这不正体现它难能可贵的韧性吗?齐读第四自然段。

3 、院子里其它的花又如何呢?请三人分季节读第三自然段。

《夹竹桃》优秀教学设计 篇七

一、引导谈话,揭示课题。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季羡林先生给我们带来的一篇优美散文——《夹竹桃》。(板书:夹(jiā)竹桃)请注意这里的“夹”读第一声,让我们齐读课题。

二、浏览课文,初知大意:

1、昨天,我们初读了课文,现在请同学们浏览一遍课文,找出文中直接写夹竹桃的自然段,在开头画上三角符号。然后读读这些自然段,请同学们自个儿先去感受感受。

2、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

3、读好了吗?文中哪几个小节是直接写夹竹桃的呢?

4、学生汇报:第2、4、5自然段。

5、接下来就让我们共同走进夹竹桃花的世界,去欣赏、品味它……

三、学习第2自然段:

1、让我们一起到季先生家的大门内,看看那两盆夹竹桃吧!(指名学生朗读第二自然段)

2、大家看到了那两盆夹竹桃了吗,她是什么样儿的呢?用“——”画出直接描写花的语句,读一读想一想,夹竹桃的花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3、这是两盆什么颜色的花?(板书:花色)(生答:红色和白色的)

4、作者由这两种花色分别联想到什么呢?看课文,老师引读,请大家跟读。

5、看到这样的景象,你有什么感受呢?(板书:奇妙有趣)

你为什么觉得这样的景象奇妙有趣呢?(火与雪是不相融的,却能融洽地开在一起。)

6、你们真的觉得这景象奇妙而有趣吗?请大家试着读出这景象的奇妙有趣。

学生自由练读;

通过练读有了自己的体会吗?怎样才能把这段话读好呢?(指名说,教师标出重音)你能为大家朗读吗?

读得真不错,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好,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这奇妙有趣的景象吧!(齐读)

四、学习第3、4自然段:

过渡:第2自然段对夹竹桃的花已经作了细致的描写,为什么接下来在第4自然段中还要写夹竹桃的花呢?这其中必有缘由。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四段,想一想这段主要写了什么。(夹竹桃花期很长。)(板书:花期)

2、请同学们再读第四自然段,同桌之间合作学习,先画出描写夹竹桃花期很长的句子,再用着重号标出反映花期长的词语,然后好好地品读品读。

3、学生合作,交流,探究,教师巡视。

4、学生汇报交流:

师:刚才同学们学习得很认真,能一边读一边圈画,这真是“不动笔墨不读书”。那么,哪些句子写出了夹竹桃的花期长?

生(1)读第一句:(相机出示句子)

师:哪些词语反映了它的花期长?(又开出、又长出)

师:这句话不但写出了它的花期长,还写出了它的品性“悄悄地一声不响”,它是默默绽放,不张扬,常年不败。

师:该怎样读好这句话呢?请大家自己读。

指名读;评价。(“悄悄地一声不响”要读得轻柔些,而“又开出、又长出”要读得重些。)

齐读。

生(2)读第二句:(出示句子)

师: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它花期长的?

生2:看不出、也看不出、无日不

师:我们一起来感受感受吧!(齐读)

师:

(1)标出“和煦的春风里”、“盛夏的暴雨里”、“深秋的清冷里”,从这里的三个“在……里”你体会到什么?(不管什么气候,夹竹桃始终是迎风吐艳。)

(2)“无日不”可不可以换个说法?(每天都这样)

这里为什么不用“每天都这样”而用“无日不”呢?(它的语气更加强烈,更能突出对夹竹桃的赞美之情)

应如何读呢?(指名读)

自由练读;

齐读;(大家读得很投入,我也被感动了。)

生(3)读第三句,从“无不”一词反映了夹竹桃的花期长。

师:“无不”是什么意思?(是“都”的意思)

这里不用“都”而用“无不”一词,大家懂了吗?(起强调的作用,不管什么季节夹竹桃都一一奉陪,突出了花期长,表达了对夹竹桃的赞美)

师:谁来读读这句话。

师:真不错,我们一起读。

6、师:夹竹桃的花期真长呀,所以在作者的心理又有什么新感受呢?

生(4)读句子;(教师相机出示句子)

这一点韧性,(板书:韧性)同院子里的哪些花?文中哪一小节写了?(生:第三小节)

同学们有没有注意第四自然段开头的词语“然而”,用“然而”过渡到夹竹桃,就说明第三自然段写了其他花。

请同学们读读第三自然段,看看写了多少花,有没有写夹竹桃?

(生答)

一百几十个字,写了十四种花,却没有一个字写夹竹桃的。那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段内容呢?(对比衬托夹竹桃的花期之长。)

我们再回到刚才的句子上,“不是显得非常可贵吗?”,请大家换个说法。(出示陈述句)

请同学们把这两句话读一读,体会一下用哪一句好?

学生对比读。

哪一句好呢?(生答:反问句好,强调了夹竹桃韧性的可贵)(师标出“不是……吗?”)是啊,说得真好。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反问句。

7、让我们完整地欣赏一下第四自然段,好好地品味夹竹桃一年三季,花开不落的可贵韧性。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四自然段。

五、设置悬念:

夹竹桃的花色奇妙有趣,花期之长韧性可贵,读到这你们是不是也喜欢上了这夹竹桃?告诉大家,夹竹桃的妙处还不止于此,月光下的夹竹桃别有一番情趣,让我们下节课再接着去领略她月下的扑朔迷离的花影吧!

夹竹桃教学设计 篇八

关键词:阅读教学;语文实践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21-092-1

2011年版语文课程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如何站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制高点上,在阅读教学中扎实开展语文实践,优化阅读效果,增强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养,谨以此文作粗浅思辨和梳理,以求教于方家。

一、增加思维含量,唤醒主体意识

【课堂观察】 《螳螂捕蝉》

如果按照课文的记叙顺序,围绕“侍奉吴王的少年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引出了什么道理?”等问题展开教学,学生则只要找到课文的相关内容就能较为轻松顺利地将课文学完。而这样的教学往往是浮于表面,肤浅有余思辨不足,不能引起学生积极的语文实践。如果教师经常按部就班地组织教学,还会造成学生思维的惰性,消磨语文实践的热情。

因此,不妨换了一种思路设计问题:“少年成功劝服吴王取决于哪9个因素?”学生一看到9个因素,探究的兴趣立马飙升,纷纷开始钻研文本,并适当标注。提出9个因素,一方面是极言因素之多,唤醒学生探究的欲望;另一方面,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进行不同的归类,所以大可不必拘泥于几个因素,重点是要训练学生分析归纳的思维能力。

当教师叫停学生自学探究时,教室里发出了“再等一下!”的呼声,大有找不齐全不罢休的探究激情。交流阶段,学生们一个接一个地汇报学习思考的成果,我欣喜地发现学生对“天时地利人和”各方面因素都有了通盘考虑,对“做样子”、“摆噱头”、“卖关子”等劝说技巧也有了个性化的解读。最终凝聚全班智慧,总结出9个因素。至此,学生真切地领会了少年智劝、巧劝的艺术。这个教学过程避免了照本宣科的低层次重复,打开学生的思路,突破了接受、记忆的框架,让学生经历了分析、综合、评价的高阶思维训练,是一段高质量的语文实践之旅。

启示: 引导学生开展自觉的语文实践,重在学生对所学的东西感兴趣,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重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有广泛参与和自由表达的机会;重在学生能把感知的文本信息转化为自己的认识,独立思考,发表主见。

二、联系文体特点,促进理解感悟

【课堂观察】 《夹竹桃》

学习课文中直接描写夹竹桃韧性的那段文字, 最难的是理解“韧性”。韧性的字面意思是柔软而结实,不易折断。文中又有怎样的内涵呢?这就既须感知夹竹桃的形象,更需领悟夹竹桃的精神。因此,绝不能把夹竹桃仅仅当作花来教,而要看到“花”隐喻的“人”,需要逐词逐句地品读,感悟文字之美,情感之美,思想之美。

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知晓了散文“借物喻人”、“形散神不散”的文体特点,由此生发的理解也是灵动而智慧的。如果再联系季老写作此文的背景,联系季老的一生,则对文本的阅读建构会更丰实,更深厚。由此看来,教学触及课文核心内容的关键词句时,不可照搬词条,浅尝辄止。而要联系语境,联系文体特点,甚至联系作者生平,联系写作背景,形象地感知外在意象,深入地品味内在意蕴。

启示: 引导学生开展深度的语文实践,重在潜心会文,虚心涵泳;重在真正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重在明内涵、悟情思,促成开放而灵动的理解感悟,获得审美体验,使文学修养得以潜滋暗长。

三、揣摩语言特色,增长言语智慧

【课堂观察】 《水》

课文是这样描述“我”出生的地方缺水的:“记得那时候我们一个村子的人吃水,都要到十公里之外的一处很小的泉眼里去挑,经常要排上一个小时的长队,才可以挑上一担回家。”面对这样看似浅显的语段,有的老师这样组织教学:1.自读,把握主要意思:这个地方缺水。2.出示图片:直观了解缺水的地方人们取水的情景。3.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生活的实际,在对比中加深对缺水的感悟。4.有感情的朗读。这样的教学,关注了文本内容,关注文本的内涵,学生确实能感悟“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但缺少对言语特色、表达技巧的关注,对文本言语智慧的品读赏析还欠火候。

如何改进呢?首先可以引入一段意思相仿的文字,引导学生与原文比较品评:“记得那时候我们村子里的人很多,吃水要到一个很远又很小的泉眼去挑,挑水的队伍很长,要等很长的时间才能挑到一点水。”一对照,学生自然将目光聚焦到几个数据上,体会到了文本的秘妙。“一个村子”中“一”是全,整个的意思,暗含人多,“十公里之外”说明路远,“一处很小的泉眼”极言缺水,“一个小时”意即等待时间之长,“一担”体现了水量的少。正因为这样的词句,文本才达到了准确妥帖的表达效果。一个“一”字时而蕴藏多的意思,时而表达少的含义,虽普通但含义多样。通过逐个品味,学生对缺水的感悟更加细腻深刻,对言语特色更加敏感,也深深感佩作者马朝虎的语言表达是那么清楚、准确、简练,形象,真正做到了言简意赅、意蕴深长。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朗读感悟,才货真价实地做到了文意兼得。真真切切感悟了语言的内涵,体会了语言的精妙,领悟了表达的效果,增长了言语的智慧。

夹竹桃教学设计 篇九

关键词:小学语文; 设计; 课堂;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6)01-083-001

教学设计是对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能力最大的考验,“居高” 才能“临下”,“游刃”才能“有余”。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个人的思考:

一、三维设计,水融

在语文教学设计中,巧妙地把语文知识的学习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通过科学的过程与方法,三维整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可以获得最佳效益。

如苏教版《第一次抱母亲》一课,就在同学们一次次汇报朗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抓住每段的重点词语,体会它们的深刻含义。抓住“重担”“翻山越岭”,让学生体会这“重担”不仅指肩上的担子,还指生活的重担;“翻山越岭”还指人的一生的崎岖坎坷这样的双重含义;抓住“一次”与“无数次”两个词语的对比,让学生体会自己仅仅只抱了病中的母亲一次,母亲就那样满足,流下了欣慰的泪水,而自己从小到大,母亲抱了自己无数次却不以为然;抓住了“八十多斤”与“一百多斤”的对比,让学生体会身体瘦弱,一辈子只有八十多斤的母亲挑起一百斤的担子翻山越岭是多么艰难……学到这里,老师情不自禁地朗诵起几首古诗文中赞美母亲的诗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同学们,相信大家一定不由自主地想到了自己的母亲,把我们此时此刻的敬爱与感谢通过你的朗读抒发出来吧!”接着,老师和学生一起动笔,一起诵读自己的读书心得。学生情不自禁,对母亲的赞美溢于言表。

二、直奔重点,提领而顿

“直奔重点,提领而顿”,主要是指学生初读课文、了解大意后,老师引导学生直奔重点,明确主旨,“牵一发而动全身”。由整体感知出发,再联系上下文读书。培养学生养成读书时善于抓住重点词句的良好习惯,掌握阅读方法。

例如我在《夹竹桃》一文的教学中,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扫除生字障碍,然后直奔课文的最后一段,抓住全文重点句:“这样的韧性,又能这样引起我许多的幻想,我爱上了夹竹桃!”师生达成共识,全文都是围绕这一点来写的。

接着就势引导学生:“这样的韧性到底是怎样的韧性呢?请联系课文,看看哪一段描写了夹竹桃的韧性?”学生很自然联系上文引出第四自然段,抠住“无日不”“无不”“从……一直到……”等重点词句读书,体会夹竹桃的花期长、坚韧不拔。

第三步,紧紧围绕“韧性”一句,联系上下文读书,找出描写韧性的句子多读多想,抠住“又开出”“又长出”“看不出”“也看不出”等词句和人物对话指导朗读。

三、研读对话,共同成长

研读对话式的教学,需要关注*一米范文 www.1mi.net*学生个性化的感悟与体验。教师的任务不只是讲课,更不是以自己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感悟与体验。要实现研读、对话学习的有效性,我们要注意:

1.教师、学生、文本充分展开对话

教师要引领学生,用整个心灵去走近文本、浸润文本、重构文本。《海洋――21世纪的希望》是一堂较好地实现了研读对话的课。第一步:学生初读感知,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是讲我们迎来了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海洋是我们人类21世纪的希望,我们要好好珍惜海洋。此时可让学生质疑问难,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第二步,由重点句:“人们热爱海洋,又敬畏海洋。”“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迎来了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入手,“人们为什么对海洋又爱又恨?为什么说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再读课文,可以就自己感兴趣的话题着重研读,(强调这一点)在此基础上,分为若干个探究小组进行专题研究和交流。第三步,回归整体,感情升华。再读课文、或发出感慨时,此时师生的对话已经自然融入“不愤不悱”的状态。

2.认真倾听捕获灵感寻求共鸣

倾听是一种民主的氛围,课堂是学生放飞心灵的课堂。首先是老师的倾听。老师要蹲下身子,眼睛平视,敞开心扉。没有矫揉造作,没有顾作姿态,热情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尤其关注他们的个性差异,满足他们的需求,在情感上走近学生,达成心灵的共鸣。其次是学生间的倾听。每一个人都需要得到尊重与欣赏,不管对方讲得如何,都应给予鼓励的眼神,热情的肯定,善意的尊重与欣赏!

对话教学其实不仅是一种教学的艺术,更是一种教学精神,是师生双方各自向对方的精神敞开的彼此接纳。

四、猜想问题,探究阅读

猜词语:上课前,吹个口琴曲,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然后对同学们说:“老师看大家的眼睛瞪得大大的,不由得想起了一个词。谁能猜得出来?”大家兴趣高涨:“全神贯注”“不是。”“聚精会神。”“不对。”“津津有味。”“还不是。”“兴致勃勃。”“还没猜对。”“兴趣盎然。”……“其实,你们的词语都用得太正确了,说得太好了!”就这样,同学们的积累思潮如涌。

夹竹桃教学设计 篇十

一、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平衡

新课程改革,使我们高兴地看到小学语文教学人文性的回归,语文教学更多地关注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但同时有些课在落实人文性的同时却忘却了语文的工具性。人文性与工具性,应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学生在理解、品味语言中受到人文关照;在学习、运用语言中,得到人文滋养;把学习语言、培养语文能力和人文熏陶统一起来,事半功倍,相得益彰。如何做到这一点呢?例如,在教学《爱之链》一课时,我抓住文中的一个生发点――老妇人给女店主留下了字条。让学生写留言条的设计,巩固以前所学的知识。如果训练只是单纯地进行文字的练习,那将是毫无生命活力可言的,而要把读书与语言文字训练结合起来。我出示两位同学写的不同的留言条,问:“你们觉得两个同学的留言条哪个合理?”再次启发学生充分读书,深入思考。学生在读书中,真诚地与文本对话,在相互交流中,初步地领悟了本课的情感目标――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应该伸出援助的手。

二、主体与主导的平衡

主体是指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主导是指教学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如果主导过头了,就变成了“满堂灌”;如果主体太充分了,很可能就成了“放羊式”,课堂效率会受到影响。所以在教学中,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也应该发挥教师这个课堂组织者、引导者和点拨者的作用,我们在教学中,也应把握好这两者之间的平衡。例如在教学《和他的大黑骡子》一课时,我巧设 “陷阱”:“究竟该不该杀他的大黑骡子?”让学生展开辩论,当我发现有的学生阅读不够细致,急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时:

师:别忙回答,请大家先在小组中讨论,亮出你的观点,摆出你的理由,要抓住关键的字词支持你的想法。

当我在学生的辩论中发现学生都忽略了课文中和老饲养员的那段对话时:

师:课文中和老饲养员的一段对话也许让我们有更深的体会,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接着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拓展。

师:杀了大黑骡子就会彻底解决红军饥饿的问题了吗?你对彭大将军还有哪些了解?

生:爱兵如子,行军打仗时常常将自己的被子、军毯、大衣,悄悄地盖到战士们的身上。

教学中,学生主体得到充分的尊重,而教师的主导也发挥得淋漓尽致,在老师的引导和点拨下,学生的阅读活动由浅入深,理解层次不断深入,爱大黑骡子更爱战士,与战士同甘共苦的形象也在学生的脑中逐步丰满起来。

三、整体与部分的平衡

课文要深入研读,要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充分挖掘文本所蕴含的人文精神,这是新课程所反映出来的语文教学的主要方向。但教学中每一个局部细节又都必须体现课文的整体。我们不能在抓词句的同时忽略了文本原有的整体美感,将原本内在紧密联系、具有整体美感的文本割裂开来教学。对关键性问题必须在整体框架下去理解,对文章各个部分的学习,若离开了赖以生存的语境也就成了无源之水,变得空洞干瘪。在教学中既要对课文进行逐字逐句地揣摩,又要能尊重文本的整体美感,两者要做到有机融合,和谐统一。

例如在教学《夹竹桃》一课时:

师:上节课我们初步读了课文,在作者眼中,夹竹桃为什么最值得留恋与回忆?

……

师:夹竹桃韧性可贵,从哪可看出来?再读读这三、四段,把你喜欢的句子读好了。

师:你最喜欢哪句话?读出来让大家欣赏一下,好吗?

生1:……无日不迎风吐艳。……无不奉陪。

师:为什么喜欢这句话?

生1:因为两个“无不”写出了夹竹桃花期长,其他没有任何一种花能与之相比。

师:让作者留恋、回忆的仅仅是夹竹桃的韧性吗?

生2:还有月光下的夹竹桃引起作者的幻想。

……

师:(引读)夹竹桃花色之美,花期之长,花影之妙,难怪作者说――

出示最后一段:这样的韧性,又能这样引起我许多的幻想,我爱上了夹竹桃。(学生齐读)

师: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受,再次体会这让人惊叹的韧性、奇妙的幻想吧!(学生读四、五段)

以上教学片段从整体入,又回归整体,自始至终能够在整体的语境中感悟语言文字,很好地实现了整体与局部有机融合。

《夹竹桃》优秀教学设计 篇十一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找出直接描写夹竹桃的句子,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懂得作者为什么爱上了夹竹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3、学习作者对比,联想的写作方法。

4、学习用:“无…不…无不…”造句。

教学重点:

感悟夹竹桃花期和花影所呈现出的可贵韧性和奇幻动人。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文本对比、映衬手法的作用,从中感悟夹竹桃可贵的韧性。

教学准备:

夹竹桃图片,以及相关语段的幻灯片。

教学程序:

一、导入

罗丹有句名言: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对美的发现。在我们生活中,每一种植物都有可能是一幅画,请看大屏幕。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些花的叶,花朵都有哪些特点?人们把这种花起了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夹竹桃”。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来欣赏当代教育家季羡林课写的一篇有关夹竹桃的文章。板书题目。齐读课题。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作者为什么写夹竹桃?

二、通览全文,抓住主旨

1、作者为什么写夹竹桃?(夹竹桃不是名贵的花,也不是最美丽的花,但它对我来说,却是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

2、作者是怎样爱上夹竹桃的呢?你能用课文中的话来回答吗?

“这样的韧性,又能这样的引起我许多的幻想,我爱上了夹竹桃”。

出示并组织读该句,从中提挈出关键词、灵魂词--“爱”,板书。作者爱夹竹桃的什么呢?板书。

三、品读课文

(一)韧性

1、课文哪一自然段直接描写了夹竹桃的韧性?画出你认为最能体现夹竹桃韧性的句子。哪儿让你感受最深?细细地品味,在书旁做一做简单的批注。

2、学生自由读课文

3、提到“韧性”你想到了哪些词语?(不屈不挠、顽强不屈、能屈能伸…)那么夹竹桃的韧性又体现在哪呢?学生自己朗读体会

4、同学们,我们交流一下,哪些地方让你感受最深?

(1)“一朵花败了,又开了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夹竹桃默默绽放,常年不败,不张扬。):

过渡:默默无闻的夹竹桃总是连续不断地竞相开放着。能通过你的朗读来体现吗?指名读一朵接一朵,一茬接一茬,从不间隙,确实让我们感受到了它的韧性。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2)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茂盛的时候,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衰败的时候,无日不迎风吐艳。

A、谈谈你的感受(夹竹桃生命力顽强,一年三季充满生机,花期长。)

B、能通过朗读把你的感受表达出来吗?

C、“无。不”能不能换一种说法呢?(每日都)比较句子,体会双重否定的作用

用“无…不”造句。(无时不、无人不、无法不)

(3)“从春天一直到秋天,从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无不奉陪。”

A、谈谈你的感受,一直、一直、无不:开花时间长。这是别的花无法与之相比的。

B、换一种说法。造句。

C、指名读句子

5、小结:不论天气变化,还是季节更替,夹竹桃依旧迎风吐艳。它们不张扬,不倦怠,不抢眼,而生命之歌却是那样嘹亮,这是多么可贵的韧性呀!齐读第四自然段。

6、是啊,“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那些花比起来,不是显得非常可贵吗?”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反问句改陈述句)

7、院子里其它的花又如何呢?请三人分角色读第三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想,通过她们地朗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场景?

(1)多美的庭院,让我们美美地把这一段读一读。(齐读)

(2)对比朗读:春天,迎春花…夹竹桃…夏天,更是满院生辉…夹竹桃…秋天,玉簪花…夹竹桃…一年三季,虽万紫千红,却又花开花落。唯有夹竹桃,在和煦…

8、是啊,夹竹桃不仅花期长,而且生命力强。它不与其它花争芳吐艳,而是默默地开放。同学们是不是已经喜欢上了夹竹桃呢?让我们再来看季老先生喜欢夹竹桃的另一个原因吧。

(二)幻想

1、过渡夹竹桃的妙处还不止于此,月光下的夹竹桃就像一剂催化剂,引发了我许多幻想。

自由读一读课文的第五自然段,说一说月光下的夹竹桃为何能引起“我”的幻想?引起了作者产生哪些幻想,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一种幻想去读一读。

2、月光下的夹竹桃为何能引起“我”的幻想?

①指名回答。

②谁能用朗读将我们领入情境中去。

3、如此叶影参差,花影迷离,如此精妙绝伦、生动有趣的幻想,确实令人着迷,作者又是如何将它们写得这么美的呢?(体会排比句的运用)

4、如此花影还能让人产生哪些幻想呢?现在,让我们在音乐的引领下也写一写自己独特的想象。学生配乐想象,书写。

5、通过大家的幻想,这婆娑的花影越发的令人神往。

这样的夜晚,这样的花香,你站在它下面,早已醉倒在这花香中了,让我们带着这份沉醉,把心中的感觉美美地读出来。

配乐朗读月光下的夹竹桃

三、总结全文

夹竹桃平凡,却具有顽强而持久的韧性;夹竹桃默默无闻,毫不张扬,却始终如一,却持之以恒,这就是作者眼中的夹竹桃,老师和大家也对夹竹桃有了敬意之感。让我们通过朗读来表达这种情感吧。出示:这样的韧性,又能这样这样引起我许多的幻想,(引读)我爱上了夹竹桃。

四、课堂延伸,拓展阅读

(一)在总结课文的基础上,补充了解下列内容:

不仅季羡林喜欢夹竹桃,古代也有许多文人墨客有对夹竹桃的描述。出示:诗句

(二)布置课外阅读季羡林先生的散文集《二月兰》。

夹竹桃教学设计 篇十二

一、品文析句,学习表达的基本方法

1.品文意,抓关键词语

教师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善于捕捉关键词语在表情达意中的作用,品味作者用词的精准。比如六年级的《半截蜡烛》一课,其中有一句:“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说着,轻轻把蜡烛吹熄,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似乎”一词能不能去掉,为什么?通过探究,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这个词准确地反映了危机的过去只是暂时的,为下文更紧急情况的出现埋下了伏笔。着力欣赏作者遣词造句的严谨,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精准的表达。

2.悟文情,抓表现形式

好文章的作者总是根据内容的需要寻找最恰当的方法力求完美地表达,学界泰斗季羡林老先生的作品《夹竹桃》这方面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毋容置疑,文章是写夹竹桃的,但第3自然段只字未提夹竹桃,却足足写了与之看似毫无关系的另外14种花。为了让学生感受到季老先生这种衬托对比表现手法的独特魅力,我在学完描写夹竹桃的所有段落后,请学生质疑。果然有学生问道:“课文明白着是写夹竹桃的,作者为什么要花费那么多的笔墨去写另外的花,增加一个毫无意义的第3自然段呢?”这位学生一提出问题,立即招来了不少的反对意见:“如果没有第3自然段来写其他的花,怎么能够衬托出第4自然段中夹竹桃花期长和韧性可贵呢?”甚至有学生联系以前学过的课文进行释疑:“你忘了在《青海高原一株柳》这篇课文中,作者不也花费了很多笔墨写家乡灞河边的柳树,为的就是衬托出青海高原一株柳的坚强不屈吗?本文当然也是为了达到这样的表达效果!”在争论中,学生进一步领悟了作者在文字中蕴含的情感,以及表达这种情感的适切方式,言语能力的建构在相互争鸣中得到发展、提升。

3.析文趣,抓篇章结构

作者选用不同特点的句法、段法和篇法都是有讲究的。比如三年级的课文《北大荒的秋天》,其中第3自然段总分结构的构段方式是学生学习围绕中心句写一段话的关键,抓住这一典型的结构对学生进行言语能力训练,可以有效提升教学的效率。而《花瓣飘香》一课的提示语很有特色,有时在前,有时在中间或者后面,善于捕捉语言文字特点的老师就会充分关注这一方面,进行独特有效的训练,并在以后的教学中进行类比,不断强化,帮助学生真正掌握提示语的用法。在教学中,教师对文章篇章结构的引领,能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感受到剖析语言文字的乐趣,在潜移默化中习得合适的表达之法。

二、扶放结合,尝试表达的基本形式

任何一种能力的形成,都要经过反复的锤打,言语能力的建构也不例外。成功的读写结合,应该是引导学生把文本中学到的言语经验和语用方法付诸实践的重要路径。

1.模仿式表达

学生的表达,往往是从模仿开始的。《木兰从军》课后有一道练习:展开想象,说说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的,然后用几句话写下来。木兰说服家人的理由可以学习课文中木兰“想”的语言:“父亲年老多病,难以出征;弟弟又小,还不够当兵的年龄。”以及“做”的语言:“女扮男装,替父从军。”这样一个读写训练的设计,既抓住了课文的重难点,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化解了学生在语言组织上的难点,又让学生逐步学会了运用文本语言合理规范地表达自己内心真实感受的方法。

2.迁移式表达

语言表达形式的迁移运用可以帮助学生温故知新,举一反三。在《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时,叶圣陶爷爷写金华双龙洞的方法是教学的重点之一,教师联系课文,引导学生进行练笔,写一写身边的特色景点,一方面抓住景点的特点把看到的、听到的写下来,另一方面把当时的感受真实地表达出来。学生以后在写参观类、游览类的作文时,自然就会用上见闻加感受的表达形式了。

3.创造式表达

夹竹桃教学设计 篇十三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学生融入课文所写的“事、景”之中,树立起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直接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内在动力。在教学中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情境,就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学。而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则更能使学生积极自主地去探索求知,自主创新。

例如,教学《夹竹桃》一课时,我用多媒体展示了课文第三自然段中提到的十四种花,让学生充分领略了“一年三季,花开花落,万紫千红”的美丽景象,再用多媒体展示了夹竹桃的图片,然后我提问:“与刚才那些花相比,夹竹桃看上去并不出众呀,为什么作者一开始说夹竹桃是最值得自己留恋、最值得自己回忆的花呢?”这样,大家就带着强烈的好奇心,饶有兴趣地去品读课文,专心致志地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了。这样,在教学中,学生主动地感知,学习自主性得到了提高。

二、树立“平等”意识,采用“讨论式”教学,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

《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如何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实现“平等对话”呢?——尊重学生的感受,采用“讨论式”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解、感受、评价等综合能力,注重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鼓励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自主探究,让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说出自己的疑惑与对他人所提出的问题的见解,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1.导入新课时,我会让学生说说“读了课题,你最想问什么问题?”这样学生就能带着好奇心,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地去感知课文内容了。

2.指导写字时,我会问:“你觉得哪些字的笔划写的时候要注意?”学生说出各自在抄写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后,我再有针对性地作指导,这样就能突出写字训练的重点与难点,加深学生的印象,也让学生充分发挥了主体作用。

3.在理解课文时,我会问学生:“刚才读了课文,你划了几个小问号呀?把你不懂的提出来,我们一起来讨论讨论,好吗?”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在教师的鼓励下各抒己疑,各抒已见,而我则只需把握好哪些问题非常浅显,就一带而过;哪些问题体现了本篇课文的重点或难点,就组织学生进行重点讨论;哪些问题可以适当地延伸,就帮助学生拓展思维空间,适时引导并参与讨论,以便让学生的讨论更有意义。这样,“讨论式教学”有效地提高了学生朗读课文、质疑问难、表达自己观点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提高了教学效率。每一次的讨论活动中,大家都有自己的主见,他们提出的问题常常会出乎我的意料之外,而他们对问题的见解也常常让我受益匪浅。

这样,在课堂上,师生进行着平等的对话,教师有扶有放,有导有促,学生被尊重着,被呵护着,进行着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真正做着课堂的小主人,他们的自学能力得到了锻炼与提高,也使课堂教学效率大大地提高了。

三、巧设习题,挖掘思维的发散点,拓展学生的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用心挖掘适当的知识点,精心设计“说一说”“写一写”等练习,让学生联系实际,展开想象,鼓励全体学生积极发散思维,大胆求异,积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寻求尽可能多的独特见解,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与实践能力。

例如,在教学《美丽的南沙群岛》一课时,在引导学生充分理解课文后,我让学生以“小导游”的身份,介绍美丽的南沙群岛。上讲台站在课文插图前根据课文内容来“导”时,有的学生声情并茂,有的学生加入了小故事,有的学生加入了更多的有关南沙群岛的知识……学生都充分发挥了自己的特长,“导”出了自己的特色。再如,学习了《争论的故事》这一课之后,我布置了小练笔:“生活中,你见到过别人争论的情景吗?你自己曾经与别人争论过吗?选择一个情景,写下来,注意要写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好人物之间的对话。”这样的“说话训练”与“小练笔”,使课文内容得到了有效的巩固与延伸,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提高了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夹竹桃》优秀教学设计 篇十四

一、设计理念: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积极互助、共同探讨、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二、教材简析:

《夹竹桃》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五单元中的一篇散文。其中第四、第五自然段写夹竹桃的韧性和月光下的夹竹桃引起作者许多的幻想是文章的重点,而感悟夹竹桃的韧性又是教学的难点。教学中,我紧紧抓住这两个自然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品味语言文字,朗读感悟蕴涵在夹竹桃身上的嘹亮的生命之歌,带着学生在摇曳的夹竹桃下张开想象的翅膀,流连于幻想的世界。

三、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无……不……”、“无不”造句。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四、五自然段。

2、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的二、三、四自然段,在自读自悟中,感受夹竹桃花的花色“奇妙有趣”和花期之长“韧性可贵”的特点,品味课文的语言。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懂得作者为什么爱上了夹竹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教学重点:

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懂得作者为什么爱上了夹竹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五、教学难点:

理解夹竹桃可贵的韧性。

六、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过程:

(一)直入课文,质疑

出示首尾两段。自由朗读这两个自然段,学生质疑:

(1)“夹竹桃不是名贵的花,也不是最美丽的花”,但为什么是作者最值得留恋和回忆的花?

(2)夹竹桃有怎样的韧性?

(3)为什么能引起“我”许多的幻想?有哪些幻想?

【直入中心,引导学生探索读书方法,有滋有味地读书,有情有趣地读书,品味着语言,享受着读书的乐趣。】

(二)自主读文,晰“路”

1、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自由朗读课文2~5自然段,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并试着初步解决刚才提出的疑问。

2、全班交流:你知道作者写了夹竹桃的哪些方面吗?(花的颜色,花的韧性,月光下的夹竹桃引起的幻想)文章除了写夹竹桃之外,还写了什么?(院子里的花)

【以读促读,深化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感受,使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情感深深注入学生的心田。】

(三)品读韧性,悟“情”

1、个体自主学习:默读课文第四自然段,画出你认为最能体现夹竹桃韧性的词句。再细细地品读自己画出的句子,用一两句话简要地批注自己独特的发现和体会。

2、师生共同探讨夹竹桃的韧性,引导学生从三个层面去体会夹竹桃的韧性: 首先,抓住“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茂盛的时候,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衰败的时候,无日不迎风吐艳”,“从春天一直到秋天,从迎春花到玉簪花和菊花,无不奉陪”这几句话引导学生朗读感悟到夹竹桃不管季节更替,还是气候变化,它总是始终如一的开。花期之长、生命力之顽强令人赞叹。

其次,结合学过的课文《滴水穿石的启示》和《我爱文竹》,引导学生品味夹竹桃的花品个性:生命之花开的不张不扬,弄得洋洋洒洒,弄得锲而不舍,任凭风吹雨打,悄悄地一声不响、从迎春花到玉簪花和菊花,无不奉陪。面对纷争它默默不语,甘于寂寞,乐于奉献,谦虚朴实,心境坦然。

接着,研读第三自然段“院子里的花”。指名分季节朗读课文,配乐播放一年三季院子里万紫千红的图片资料,引发学生对其它花的赞美之情。接着反问:作者为什么单单钟情于那一声不响、悄然绽放的夹竹桃呢?文章明明写的是夹竹桃,为什么还要写院子里的花?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然后,引导学生想象:从春天一直到秋天,夹竹桃目睹了百花的繁华盛世,又亲见了百花的无奈凋零,它的始终如一,它的坚强,它的持之以恒,它的自强不息,它的默默奉献,让我们陷入了无限的遐想。此时此刻,你联想到了哪些具有夹竹桃一样品性的人或物呢?学生开始了与文本的对话,开始了与他人心灵的交流。有的同学想到了顽强的仙人掌,有的同学联到了“岁寒三友”松竹梅,有的想到了立志学画的徐悲鸿,还有的想到了每日迎着朝阳美化世界的清洁工……

最后,引导学生个性化朗读第四自然段。

【在教师巧妙地引导下,学生经历了自读品悟的情感体验学习了课文语言,体悟了文章情感,领会了作者的写法,享受着语文学习的快乐。】

(四)赏读幻想,入“境”

1、过渡:月光下的夹竹桃更是别有一番情趣。让我们去领略她月下扑朔迷离的风姿吧。

2、师生围绕夹竹桃引起“我”的幻想图:“地图、荇藻、墨竹”三幅画面入情入境的朗读、品析。

(1)我幻想它是地图,它居然就是地图了。这一堆影子是亚洲,那一堆影子是非洲,中间空白的地方是大海。碰巧有几只小虫子爬过,这就是远渡重洋的海轮。

(2)我幻想它是水中的荇藻,我眼前就真地展现出一个小池塘。夜蛾飞过,映在墙上的影子就是游鱼。

(3)我幻想它是一幅墨竹,我就真看到一幅画。微风乍起,夜影吹动,这一幅画竟变成活画了。

这一幅幅画面给你什么感觉?(富有童趣而又如诗如画)你能通过朗读把我们带进这神奇的境界吗?

根据学生的朗读,教师及时评价:听了你的读,我感觉到了夹竹桃与众不同的神韵;我仿佛看到了作者的童心和宁静的心境;我也变成了一幅墨竹,和小鸟倾诉着自己的情怀呢;我已经徜徉在蓝色的大海,与小鱼儿嬉戏玩耍呢!……

3、如此令人神往的境界是谁带给我们的呢?朗读感悟“你站在它下面,花朵是一团模糊;但是香气却毫不含糊,浓浓烈烈地从花枝上袭了下来”。

(1)指名朗读,教师在评读中提升学生对文本的感悟:

听了你的读,我觉得月光下的夹竹桃就像一位浑身散发着香气的少女;你看不清它,觉得这一切充满了神秘感,就像从你身边飘然而过的姑娘,你见到的是一个俏丽的背影;我感到那花香好像荡漾起来似的;我觉得那花香像潮水一样涌过来;我觉得那花香就像纷纷扬扬的雪花一样飘落下来……

(2)全班齐读:

同学们,这样的夜晚,这样的花香,你站在它下面,你是否早已醉倒在这花香中了,请你们带着这种沉醉,把心中的感觉美美地读出来!

4、引导学生仿照文中的句式想象写话

(播放动画画面:月光下的摇曳的夹竹桃,师深情地配乐朗诵)

此时此刻,我们也来到了夹竹桃边,如水的月色疏密有致地通过茂密的枝叶,把梦幻般的阴影洒到柔软的地面上,微风轻拂,使得这带上神秘色彩的影子微微晃动。迷人的月色,婆娑的树影,浓烈的花香,阵阵地清风,把我们带进了一个奇特美妙的世界。同学们,拿出你的神笔,插上想象的翅膀,和作者一起飞翔吧。请以《我幻想……》为题写一段话或一首小诗。

【语文学习有价值的不只是理性的认识,更多的应是感性的体悟,情感是内核,情感是血肉,情感是语文教学生生不息的脉搏。学生借助课文的描述,教师凭借课文的情境,将学生引入到梦幻的世界。】

八、教学反思:

新课程特别强调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在学生个性化阅读中应善于运用相似的理论,引导学生进行积极体验,展开合理联想和想象,把课文的文字符号化为言语信息,化为符号所代表的具体事物,用自己的生活经历去体验作者的生活经历。要善于提醒、帮助学生开发学习资源,并借此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教师要用感悟式、点评式的话语提醒学生注意相应的内容,或要求学生揣摩遣词造句的妙处,或提醒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加深体会和理解,或引导学生向课外拓展延伸。

语文教学中更要发挥语文学科的文本优势,凭借课文优美的文字,发挥语文教师语言的优势;凭借教师语言的魅力,发挥语文诵读的优势;凭借学生体悟性的朗读,从而形成多角度、多层面的意境和氛围。这虽非直观,但学生往往能够由此生成和引发更多的想象和感悟,这是语文教学苦心追求的境界。

最新范文

95 60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