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米范文>教师教学>小学教案>四年级教案

小溪流的歌【优秀9篇】

2024-03-26 13:22:37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下面是勤劳的小编给大家收集整理的小溪流的歌【优秀9篇】,仅供参考,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溪流的歌 篇一

18         《小溪流的歌》导学案  一、走近作者    严文井,原名严文锦。湖北武昌人。现代作家、散文家、著名儿童文学家。中共党员。1935年到北平图书馆工作,1938年赴延安,历任延安鲁艺文学系教师,《东北日报》副总编辑,中宣部文艺处处长,中国作家协会党组副书记书记处常务书记,《人民文学》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总编辑。人民文学出版社编审委员会委员,国际儿童读物联盟中国分会主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儿童文学委员会主任,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全国第五、六、七届政协委员。1932年开始发表作品。 1941年在桂林出版的第一部童话集《南南和胡子伯伯》,描写了孩子们的悲惨遭遇和对美好生活的热望。1944年出版长篇小说《一个人的烦恼》,批判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软弱和个人主义思想。1945到东北,担任《东北日报》副总编辑兼副刊部主任。写有反映土地改革的报告文学《一个农民的真实故事》和童话《丁丁的一次奇怪的旅行》。   1951年到北京担任中共中央宣传部文艺处副处长。从1953年起先后担任中国作家协会党组副书记、作协书记处书记、《人民文学》主编、作家出版社和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等职,为发展我国的文学事业,为培养青年作者付出了辛勤的劳动。  严文井因病于XX年7月20日凌晨4时3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童话作品有:《南南和胡子伯伯》(1943)、《丁丁的一次奇怪旅行》(1949)、《蚯蚓和蜜蜂的故事》(1950)、《三只骄傲的小猫》、《唐小西在下一次开船港》(1957)、《小溪流的歌》;杂文集《关于鞭子的感想》;游记作品《印尼,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你》。   主要著作被收录在《严文井散文选》、《严文井近作》、《严文井童话集》、《严文井童话寓言集》等。 二、文本助读

1、文章结构

文章采用空行的形式,以小溪流不断成长壮大为线索,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总叙小溪流的特点,引出下文。

第二部分:小溪流不分日夜地奔流,长大成小河。

第三部分:小河不知疲倦地奔流,汇集成一条大江。

第四部分:小溪流最后成了汪洋大海,仍然不停止。

本文结构也可以这样划分:

按分——总结构,文章可以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1--45),写小溪流的歌。

(1--15)写小溪流向前奔流(不知疲倦)

(16--27)写小溪流形成小河(精神旺盛)

(28--38)写小溪流长成大江(十分强壮)

(39--45)写小溪流汇成海洋(猛烈翻腾,强烈欢唱)

第二部分(46),永远唱不完的歌。

2、从文中挑出关键词,补全下列两个题目的空白。

①小溪  →      →        →        (小河、大江、海洋)

②枯树桩

枯黄的草→      →        →        (乌鸦、泥沙、沉船)

3、内容概要:

成长阶段

歌声特点

力量表现

劝阻者

主题

小溪流哼哼唱唱,用清亮的嗓子歌唱。推着小树枝打转,冲过石块的阻拦。

枯树桩

枯黄的草 坚持前进永不停步 在前进中不断成长

小  河沙声地歌唱 推送着木排,托起沉重的木船。

乌鸦

大  江 低声吟唱,用洪亮而低沉的声音唱。 掀起汹涌的波涛,举起庞大的轮船。

泥沙

大  海强烈地向着四方歌唱。 他不断地涌起来,向上,向前,向着四面八方。

沉船

4、文章主旨

本文通过一条小溪流逐渐成长壮大微小河、大江、海洋的过程,歌颂了小溪流乐观向上、永不停息的奋斗精神。

三、理解字词1.给加点字注音 牢骚(    )沉淀(    )阻碍(    )恐吓(    ) 低沉(    )怨悔(    )富足(    )积蓄(    ) 2.解释下列词语 (1)五颜六色: (2)兴致勃勃:

(3)无穷无尽:

(4)富足:

四、预习反馈   1、给加点字注音 牢骚(    )  沉淀(    )   阻碍(    )  恐吓(    )

低沉(    )  怨悔(    )  2、解释下列词语 (1)五颜六色: (2)兴致勃勃:

(3)无穷无尽:

3、《小溪流的歌》的作者是____。

五、合作探究

1、小溪流在成长为小河、大江、海洋过程中的精神状态及性格特点是怎样的?从原文中找出相应的语句并概括。

2、“枯树桩”、“乌鸦”、“泥沙”比喻社会生活中什么样的角色?他们与小溪流有什么关系?

3、“小溪流就这样不知疲倦地奔流、奔流”,“小河就这样奔流,不断向前奔流”,“大江就这样奔流,不断向前奔流”,“他奔流着,奔流着,永远向着前方。”这些相似的语句间隔地在文中反复出现有何作用?

4、首段“太阳出来了,太阳向他微笑。月亮出来了,月亮也向着他微笑”,语序和词语稍加变化后又出现在尾段有什么作用?前后意思一样吗?

5、题记中的"小溪流有一个歌,是永远唱不完的"该怎样理解?

6、小溪流的形象是什么?

7、小溪流的精神绐我们怎样的启示?

六、当堂检测

1、小溪流的成长经历了:小溪流→_____→______→_____。

2、《小溪流的歌》的主题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②  __________________。

3、完成下表

成长阶段

歌声特点

力量表现

劝阻者

主题

小溪流哼哼唱唱,用清亮的嗓子歌唱。

小  河

乌鸦

掀起汹涌的波涛,举起庞大的轮船。

大  海

小溪流的歌 篇二

罗山二中

一、说教材:《小溪流的歌》是语文版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是一篇表达新时代主题的童话。这篇童话用通俗、生动的语言叙说了小溪流坚持前进,演变成小河、大江、海洋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只要不断前进,永不停步,就会在前进中成长壮大”的道理。这篇童话既能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意识,也能使学生在认识世界的同时发展自己的思维。基于此,我设计以下三个教学目标:1、识记本文字词,能流畅地有感情的诵读课文。2、能读懂童话、体会本文的主旨、并能结合现实社会理解“小溪流、枯树桩、乌鸦、泥沙、沉船”等所蕴含的象征意义。3、启发学生热爱生活,不断进取,永不停步,在前进中不断成长壮大。其中2、3、是重点也是难点。

二、说教法:解读这篇童话,主要是引导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互辩、对话、交流,让学生正确理解课文主题,并能理解其社会意义。为此本课采用多媒体教学,充分创造情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解读。

三、说学法:学生阅读这篇童话时要反复朗读和默读,理清作品的思路,领会故事的含义,并有意识地加以学习和运用。本文宜采用“读一读――找一找--想一想――说一说――练一练”等学习方法。

四、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启思(多媒体展示动画)

文章题记说“小溪流有一个歌,是永远唱不完的”。那么,小溪流唱的是一首什么样的歌?

(二)、读一读、找一找

1、学生速读课文,圈画生字词并自己动手解决。

2、找出小溪流逐步成长的4个阶段(小溪流→小河→大江→海洋),并完成课后第二题(学生作完后展示多媒体动画)。

(三)、读一读、说一说

1、有感情的朗读在四个阶段中能表现小溪流精神的句子。

2.分角色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叙说不同阶段小溪流成长的情况。如:

学生甲:我不知疲倦地往前奔流,冲过巨大石块的阻拦,拒绝枯树桩的劝止,同我的伙伴们汇合在一起,我就长大了。——我成为了一条小河。

学生乙:我精力旺盛,精神饱满,托起沉重的木船,拒绝乌鸦的恐吓,不知疲倦地奔流、奔流,别的小河同我汇在一起,我又长大了。——成为一条大江。

学生丙:(略)

学生丁:(略)

(四)、读一读、想一想

1.小溪流在奔流中力量有没有变化?有怎样的变化?

有变化。力量逐渐变大。

2.小溪流唱的歌究竟是一首什么样的歌?

(1)师生交流。

老师可有意提出有误的主题,激活学生思维。

(2)得出答案。

是一首永不息止的前进中不断成长壮大的歌。(抓住两点)

(五)、想一想、说一说

1. 小溪流的歌给你什么启示?

2.由小溪流的形象你联想到了些什么?

(六)、说一说、作一作

1、说一个具有小溪流精神的人物故事

2、展开联想,编一则童话“    和小溪流和对话”(如树桩、枯草、乌鸦、泥沙、沉船等)

板书设计:

小溪流的歌

严文井

小溪流

小河

大江

海洋

小溪流的歌 篇三

【教学目标】

1、诵读课文,读准字音,理清文章脉络。

2、品味作品形象、生动、充满童趣的语言。

3、理解“小溪流的歌”所体现的精神,领会作品的主题。

【教学重点】

品味作品形象、生动、充满童趣的语言。

【教学难点】

理解“小溪流的歌”所体现的精神,领会作品的主题。

【教学方法】

品读赏析、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堂导入】

童话我们都很熟悉,《白雪公主》描述了嫉妒导致的残忍的阴谋,《海的女儿》写了一种自我牺牲的精神,《青蛙王子》体现了对承诺的态度……在这些优美的故事里,不仅有丰富奇特的想象、幻想,它还蕴含着生活中许多深刻且耐人寻味的道理,它以最恰当、最轻灵的方式为读者打开一扇可以终身受益的大门——思考人生。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严文井先生的童话作品《小溪流的歌》,看看这篇文章会给我们怎样的人生启示?

一、整体感知

1、作者介绍

严文井(1915~20xx),原名严文锦,中国儿童文学作家。湖北武昌人。作品有:长篇小说《一个人的烦恼》;报告文学《一个农民的真实故事》;童话《丁丁的一次奇怪的旅行》、《蚯蚓和蜜蜂的故事》、《三只骄傲的小猫》、《唐小西在“下次开船”港》;童话集《南南和胡子伯伯》、《小溪流的歌》。

2、自读课文,正字正音

sāo mò diàn bó ài hè xù

牢 骚 水 磨 沉 淀 兴致勃勃 阻碍 恐吓 积蓄

xiōng mò yuàn náo xiǔ tiào

汹 涌 泡 沫 怨 恨 挠 挠 朽 烂 眺 望

3、分角色朗读课文,感知形象

⑴全班分成四组,分别朗读小溪流、小河、大江、大海四个部分。

⑵ 分组探究,培养学生想象力。

成长阶段 歌声特点 力量表现 劝阻者 主题

⑶分组讨论刚才分角色朗读的优缺点,提出改进的意见。

⑷教师重点点评朗读小溪流、小河、大江、大海所说的话的语气要求。

附:朗读时的语气要求

(1)小溪流是快乐的、活泼的、同时又比较幼小,所以应读得快乐、活泼,声音清脆纯净,像一个可爱的儿童。

(2)小河比较壮大了,他精神旺盛,精力饱满,所以应读得洪亮、朝气蓬勃,像个青少年。

(3)大江比小河更壮大了,他积蓄着巨大的精力,同时也变得有些深沉,所以应读得洪亮,又略带些深沉的声音,像个成熟的青年。

(4)海洋无边无际,欢乐地动荡着,他博大、复杂而又单纯柔和,所以应读得洪亮、饱满,而又稳重、安详,像个稳健成熟的中年人。

4、诵读全文,理清结构:

第一部分:写小溪由山间流经山谷渐渐长大成为小河的历程。

第二部分:写小溪长成的小河壮大成大江的历程。

第三部分:写大江汇入大海,继续生命的涌动、永不停息。

二、探究主题

本文的主题,可从多个角度理解。

1、组织学生讨论,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

2、分组讨论,全班交流上述问题。

3、学生口述讨论出的结论。

4、若学生讨论不完整,教师可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进一步讨论。

附:讨论的角度

(1)本文赞扬了小溪流的什么精神?

坚持到底或坚持前进,永不停步或反对掉队。

(2)课文为什么以“小溪流的歌”为题?小溪流经过哪几个成长阶段?每个阶段力量是否有变化?

暗示“成长”或“发展”的主题。

(3)本文揭示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吗?这是一个怎样的关系?

本文揭示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即个人只有汇入到集体,才能积聚起巨大的力量,发挥巨大的作用。

5.教师小结讨论的情况,引导学生归纳本文的主题。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通过朗读整体感知了文章内容,积极主动地探究了课文的主题。这篇童话通过小溪成长为小河、大江、大海的过程,点明了小溪流唱的歌是一首在永不止息的前进中不断成长壮大的歌,表现了坚持前进,永不停步,在前进中不断成长的主题思想。

第二课时

一、回顾旧学,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分角色朗读了课文,探究了课文的主题。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本文的写作特点。

二、合作探究

1、讨论思考

(1)小溪流的形象是什么?

(2)“枯树桩”、“乌鸦”、“泥沙”比喻社会生活中什么样的角色?他们与小溪流有什么关系?

(3)阅读文章第2段,讨论思考本段的语言有何特点?

(4)“小溪流就这样不知疲倦地奔流、奔流”,“小河就这样奔流,不断向前奔流”,“大江就这样奔流,不断向前奔流”,“他奔流着,奔流着,永远向着前方。”这些相似的语句间隔地在文中反复出现有何作用?

(5)首段“太阳出来了,太阳向他微笑。月亮出来了,月亮也向着他微笑”,语序和词语稍加变化后又出现在尾段有什么作用?

2、学生分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口述讨论结果。

3、上述每个问题讨论完之后,教师及时点评。

附:点评意见(仅供参考)

(1)小溪流在自然中,本是没有性格,没有理想,没有语言的自然界的事物之一,但在本文中,作者却赋予它这一切,使它成了一个性格鲜明、思想坚定、富有顽强生命力的形象。

(2)“枯树桩”属于社会生活中腐朽没落的事物,他们即将走完生命的历程,对于未来没有信心,只有牢骚。“乌鸦”属于社会生活中没有上进心,不思进取的人,他们考虑的只是有没有“好玩意”。“泥沙”是跟随时代或潮流前进了一段之后,认为“已经走得差不多了”,半途停顿,甘愿掉队的人。

他们都是作为小溪流的陪衬者出现的。他们在不同阶段从反面表现了小溪流坚持前进,坚持成长的可贵。

(3)作者有意识地把小溪流当作一个欢快活泼的儿童来写,使文章充满了童趣。这些词语形象传神,生动有趣,极大地增强了这篇童话的吸引力和可读性。

(4)这些语句,既有力地串连着各部分内容,又反映事物的发展,暗示成长的主题。

(5)既拉紧了文章的结构,又表现了小溪流成长中的快乐之情。

4、归纳本文写作特点:

(1)把自然界的事物社会化。

(2)词语形象传神,生动有趣,富有表现力。

(3)相似语句间隔反复出现,语序和词语稍加变化后的句子又出现,在写作时值得借鉴。

三、拓展延伸,突出主题

1、小溪流的精神给我们以怎样的思考?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我们的人生也是在不断地发展前进的,我们也应该以小溪流坚定执着的精神,勇往直前,在前进中不断壮大自己,这就是小溪流给我们的启示。

2、同学们想过没有:并不是所有的小溪流都能在前进中与其他水流汇合,最终流入大海。许多小溪流在流淌的过程中,因为种种原因,最后只能干涸。同学们认为,和流入大海的。小溪流相比,他们的命运怎么样?是悲剧吗?

明确:让学生展开充分的讨论,只要言之有理即可。教师可适当引导类似的人生当中去,让学生思考这种人生价值。

四、课堂小结

在这篇童话中,作者为我们刻画了一个顽皮、可爱而又奋斗不息、勇往直前、持之以恒的小溪流的形象,通过小溪流成长成为小河、大江,最后冲向海洋的历程,让我们深受启发:人的一生也应该是一个不断勇往直前、奋斗不息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成功,赢得美好的前程。这就是我们应该向小溪流学习的。

【板书】

18、小溪流的歌

冲过巨大石块阻拦 奔流不息

小溪流

拒绝枯树桩的劝止 汇成小河

托起沉重的木船 奔流不息

小 河 1

拒绝乌鸦的恐吓 汇成大江

掀起汹涌的波涛 奔流不息

大 江

拒绝泥沙的劝止 汇成大海

不断地涌起来

海 洋 永不休息

向上、向前

无尽无止

拒绝沉船的劝止

【反思】

童话是一种儿童文学样式,它通过丰富的想像、联想,用拟人、夸张等艺术手法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和知识教育。童话教学要特别注意儿童的接受心理,切忌成人化、一律化和替代灌输。

小溪流的歌 篇四

【思路综述】

本设计用多媒体动画引导入境,力求通过对语言的品读赏析,让学生感知童话语言形象生动的特点,感知作品所塑造的形象,进而在表演中悟出本文的主题思想,并感知童话这种文学样式。

【教学简说】

一、课前准备

⒈学生利用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熟悉教材内容。

⒉教师制作4幅多媒体动画(配音乐):淙淙流淌的小溪、奔流不息的小河、滔滔不绝的大江、波涛汹涌的大海。

二、教学过程

1.感知。

(1)形象感知。

播放多媒体动画,同时播放课文朗读录音(或教师范读)。

(2)分组品读。

①将学生分成4个小组,要求分别细致地阅读课文的4个部分,从中找出最能体现小溪流、小河、大江、大海的特征的词各一个。

②再读课文,看看各有哪些词语体现了这一特征,在下面画上横线。

③细细品味这些词语,然后联系各部分内容,明确小溪流、小河、大江、大海各自的歌声特点、力量表现,看看它们碰到了哪些劝阻者及应对情况。

(3)制表整理。

将品读赏析的结果加以整理。参照课后习题(可补充“特征”一栏)制成表格。

2.再现。

各组举荐朗读能力较强、表现力强的学生,到台前表演各自品读过的片段(配以多媒体动画作为背景)。

方法:一名学生在台下朗读叙述性文字,一名学生在台上表演小溪流(小河、大江、大海),一名学生在台前表演劝阻者。

3.整合。

由分析课题入手,师生互动,共同归纳出课文的主题思想。

(1)课文为什么以“小溪流的歌”为题,而不以“小河的歌”、“大江的歌”或“大海的歌”为题?

(2)“小溪流的歌”是一首怎样的歌?

4.练习。

(1)体会本文语言生动形象的特点,看看哪些词句特别有表现力。

(2)保持语言风格不变,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写出小溪流成长为海洋的过程。

小溪流的歌 篇五

《小溪流的歌》 教学设计(一)

教材说明

儿童文学作家严文井的童话《小溪流的歌》用拟人的方法,歌颂了勇往直前、永不停留、奋斗不息的精神。文章按照隔行分段的方法,文章的开头、主体和结尾部分都很明晰。

教学设计思路

在教学中,小组合作,通过品读充满了想象和幻想的童话故事的方式,在分角色朗读的过程中感知作品所塑造的形象,感知童话语言形象生动的特点,进而悟出本文的主题思想。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本课生字词。

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反复的诵读中了解小溪流成长的过程。体会“小溪流”、“枯树桩”、“乌鸦”、“泥沙”的各自特点以及他们的象征意义。

情感目标:学习小溪流奋斗不息的积极进取精神。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热爱一切美好的事物。

教学重难点

1.在反复的诵读中了解小溪流成长的过程。体会“小溪流”、“枯树桩”、“乌鸦”、“泥沙”的各自特点以及他们的象征意义。

2.学习小溪流奋斗不息的积极进取精神。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热爱一切美好的事物。

教学时间  2~3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曾经有一首歌曲叫《泉水叮咚》。歌中唱道:“泉水叮咚,泉水叮咚,泉水叮咚响。”“泉水啊泉水你到哪里去?”它要流到小溪里去,要流到大海里去。当代著名作家严文进笔下的小溪流也“唱着歌儿,弹着琴弦,流向远方”,今天,就让我们来欣赏这首——《小溪流的歌》。

二、初读课文,熟悉内容。

先由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想象,小溪流是怎样一步步成长壮大奔向大海的。课文篇幅较长,教师要明确提出具体的阅读要求。

1.小组合作或自己查字典解决预习时遇到的难懂的字词。

2.从课文中找出最能体现小溪流、小河、大江大海的特征的词语,再看看各有哪些词语体现了这一特征,在下面画上横线。

3.揣摩小溪流、小河、大江、大海及各个劝阻者的形象特点,把握各角色的语气语调,为分角色朗读做准备。

三、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

1.小溪流唱着歌儿流进小河,流进大江,流进大海,那么小溪流、小河、大江、大海各有什么特点?请用课文中一个词语来描述,文中还有哪些词语体现了这一特点?

引导学生抓住“快活的”“不知疲倦的”“十分强壮”“无边无际”……等词语理解课文。

2.四个劝阻者都有什么特点?

与小溪流的奔流不息相对照,抓住“发牢骚”“叹气”“懒懒地跟着”“恐吓”……等词语理解。

3.小溪流唱着歌儿向前奔流,我们仿佛能听到小溪流悦耳的歌声,那么小溪流的歌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除了它的歌声发生变化标志着它在长大,还有哪些变化可以表示它在成长?

五、分角色朗读,进一步感悟艺术形象。

1.指定学生分角色朗读。

2.指导学生评价朗读,提出评改意见。

六、深入探究,领悟文章主题。

1.课文为什么以“小溪流的歌”为题,而不以“小河的歌”“大江的歌”“大海的歌”为题?

小河、大江、大海分别是小溪流成长中的各个阶段,小溪流是起点,小溪流的歌是整个水的生命之歌。他们都乐观向上、倔强、坚定、勇往直前,都为人类造福,都唱着同一首歌。以其他几个为题不足以涵盖水之歌的全部。

2.课文中“枯树桩”、“乌鸦”和“泥沙”各有什么特点?分别可比喻社会生活中什么样的人?他们与“小溪流”有什么样的关系?

课文中的“枯树桩”,属于社会生活中衰朽没落的事物,他们即将走完生命的历程,对于未来没有信心,只有牢骚。“乌鸦”属于社会生活中没有上进心,不思进取了人,他们考虑的只是有没有“好玩意”。“泥沙”是跟时代或潮流前进了一段后,认为“已经走得差不多了”,半途停顿起来,甘愿掉队的人。他们反面表现了小溪流坚持前进,坚持成长的可贵。

3.“小溪流的歌”是一首什么样的歌?

“小溪流的歌”是一首快乐的歌,勇往直前的歌,积极进取的歌,永不懈怠的歌……

小溪流的歌 篇六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   概述小溪流的成长过程

2、品味语言   理解文章的主题

一。 课前预习

1.学生利用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熟悉课文内容。

2.学生查资料,了解作者情况。

二。 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见过会唱歌的小溪流吗?你们听过小溪流唱的歌吗?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严文井所写的《小溪流的歌》,去认真感受一下这首永唱不衰的歌吧。

三。作者简介:

严文井,原名严文锦,19xx年生,湖北省武昌人,当代作家。他以童话和寓言的作品成就最高,这些作品都收集在《严文井童话寓言集》里。

四。检查预习情况

1.请给下面划线字注音:

牢骚    沉淀    阻碍    水磨    恐吓

眺望    泡沫      怨恨       卵石

2.解释下列词语:

积蓄:

汹涌:

富足:

兴致勃勃:

无穷无尽:

五。整体感知课文,

1.请听课文朗读录音,找出小溪流逐步成长的四个阶段。,

2.小溪流在它的成长历程中歌声特点,力量表现形式以及遇到的劝阻者有什么不同,填写表格。

成长阶段

歌声特点 力量表现 劝阻者

小溪流 哼哼唱唱,用清亮的嗓子歌唱。 推着小树枝打转,冲破石块的阻挡。

枯树桩

枯黄的草

小  河 沙声地歌唱。

翻腾起沉淀的泥沙,卷起漂浮的枯树枝,推送着木排,托起沉重的木船。

乌鸦

大   江

低声吟唱,用洪亮而低沉的声音唱。

掀起汹涌的波涛,举起庞大的轮船。 泥沙

大  海  强烈地向着四方欢唱。

他不断地涌起来,向上,向前,向着四面八方。

沉船

六。合作探究。 1.小溪流唱的歌是一首什么样的歌?

2.这首歌体现了什么精神?

-----1.(一首永不息止的在前进中不断成长壮大的歌。)

2.(这首歌体现了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

七。品读课文

1、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朗读课文。

2、品味小溪流的语言。

思考:小溪流的语言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小溪流的语言:

“为什么呀?就不!不能够停留! ”

“为什么?才不听你的咧!就不能停留!”

“为什么?不行!不能停留!”

“休息?为什么?那可不成!”

启示:(1)、坚持前进、永不停步;

(2)、在前进中不断成长。

3.找一找,说一说

在第1部分中,找出直接赞颂小溪流的精神的句子,然后说说小溪流的精神是什么。

小溪流就这样不知疲倦地奔流,奔流,渐渐又有旁的小溪流来同他会合在一起,小溪流就长大了。(进取、百折不挠)

在他清亮的眼睛里,世界上所有的东西都像他自己一样新鲜,快乐。(乐观、充满活力)

村庄里有水磨等着他去转动。(奉献、无尽无止)

4.找一找,读一读

在小河、大江、海洋这三部分中,分别找出表现小溪流精神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

八。拓展训练

请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写出小溪流成长为海洋的过程。

例:我不知疲惫地往前奔流,冲过巨大石块的阻拦,拒绝枯树桩的劝止,同我的伙伴们汇合在一起,我就长大了。——我成为了一条小河

九。课堂小结。自由谈谈

同学们,谈谈你学完本文的收获吧!(温馨小提示:可以从思想、写作方法等)

自主实践

一、语言实践

1.给下列词语中粗体字注音。

牢骚(   )  挠痒(   )  沉淀(   )  恐吓(   )  积蓄(   )

2.根据文段内容填上词语,不一定拘泥于课文中的词语。只要合理即正确。

①海洋翻腾起白色的泡沫,强烈地向着四方欢唱。他是这样复杂,又是这样(   );是这样猛烈,又是这样(   )。他一秒钟也不停止自己的运动。

②他(   )起水底沉淀的泥沙,(   )漂浮的枯树枝,激烈地打着回旋。他兴致勃勃地推送着木排,托起沉重的木船向前航行。什么也阻止不住他的前进。前面有石滩(   )他,他就大声(   )着冲过去。

3.课文中的“枯树桩”、“乌鸦”、“泥沙”可以象征什么样的人?它们的作用是什么?

4.你一定读过很多童话或科幻作品吧。请你写一段话,介绍给你印象最深的一篇童话或科幻文章。也可给同学或老师介绍这篇文章的作者,还可对这篇文章作一点评价。在80字左右。

二、阅读实践

(一)

于是,一条大江低声吟唱着,不分时刻地向前奔流。他变得十分强壮,积蓄了巨大无比的精力。他(   )(tiào)望着远远隐在白云里的山峰,以洪亮而低沉的胸音向他们打招呼。他不费力就(   )(xiān)起一阵汹涌的波涛,他沉着地举起庞大的轮船帮助他们迅速航行。他负担着许多,可是他不感觉什么负担。大江就这样奔流,不断向前奔流。

那些被波浪卷起,跟随大江行进的泥沙却感到累了,问:

“喂,大江!老这么跑,到底要往什么地方去呀?”

大江回答:

“还要到前面去呀。”

疲乏得喘不过气来的泥沙愤愤地说:

“前面  前面  哪有那么多的前面  已经走得差不多了  还是歇口气吧”

大江的记性很好,他没有忘记自已原来是小溪流,轻轻地笑了笑:

“为什么?不行!不能停留!”

泥沙带着怨恨,偷偷地沉下去了。可是大江还是不住地奔流。许多天就好像一天,许多月就好像一月,他经过了无数繁荣的城市和无数富足的乡村,为人们做了无数事情,终于到了海口。

大江还是不知道疲倦是怎么一回事;他奔流着,奔流着,永远向着前方。

5.根据拼音在括号内写出汉字。

6.给带线文字加上标点。

7.你从小溪流的成长过程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参考答案

1.sāo  náo  diàn  hè  xù

2.①单纯  柔和  ②翻腾  卷起  阻碍  吼叫

3.“枯树桩”属于社会生活中衰朽没落的事物,他们即将走完生命的历程,对于未来没有信心,只有牢骚。“乌鸦”属于社会生活中没有上进心,不思进取的人,他们考虑的只是有没有“好玩意”。“泥沙”是跟随时代或潮流前进了一段之后,认为“已经走得差不多了”,半途停顿起来,甘愿掉队的人。

“枯树桩”、“乌鸦”、“泥沙”是作为小溪流的陪衬者出现的。他们在不同阶段从反面表现了小溪流坚持前进,坚持成长的可贵。

4.略  5.眺  掀

6.“‘前面’,‘前面’!哪有那么多的‘前面’!已经走得差不多了,还是歇口气吧!”

7.含有下列因素都算正确:

①坚持前进,才能逐渐强大起来。

②坚持进步,不半途而废,就能健康成长。

③认准前进的方向,不听信错误的意见,就能成长壮大。

④在前进过程中,永不满足取得的成绩,才能成长壮大。

小溪流的歌 篇七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

1、能按要求预习课文。

2、学会本课6个生字,理解10个词语的意思。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感受小溪流自强不息、永不停步的精神。

教学重点:能按要求预习课文

教学难点 :感受小溪流自强不息、永不停步的精神

教学过程 :

一、揭题

读题。说说你想知道什么?

二、按要求预习课文

三、检查自学

1、生字词

(重点:耍、愁、桩、挠卵石拐弯)

2、质疑问难

四、自读课文,初知大意

1、这篇课文主要讲谁,讲他做了些什么?

2、用横线划出写小溪流如何奔流的句子读一读。然后填空。

小溪流在( )地奔流。

小溪流一边( )一边( )。

小溪流在( )奔流( )。

小溪流就这样( )地奔流、奔流。

(体会小溪流永不停步的精神)

3、讨论课后题1。

五、朗读全文

六、作业 作业 1—3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

1、能用“不断”、“欢快”造句。

2、了解第2自然段先总后分的写法。熟读这一段中的几个拟人句。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感受小溪流自强不息、永不停步的精神。

教学重点: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感受小溪流自强不息、永不停步的精神

教学过程 :

一、复习检查

1、齐读课文(对话分角色朗读)。

2、填空:

( )的小溪( )的卵石

( )的嗓子( )的样子

( )的山谷( )的海洋

3、交代任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读:小溪流的心情怎样?给你的感觉如何?

2、朗读指导:朗读的声音应该怎样?速度怎样?

3、练读、评议。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1、导读小溪流怎样玩耍的句子。

读着读着,给你什么样的感觉?(调皮活泼)你觉得现在的小溪流就像什么?你喜欢哪些词句?

2、填空:

他( )岸边的卵石,( )地上的小草,让漂浮着的小树叶打( ),一会儿( )那些追赶他的小蝌蚪。

所填的词语应该怎样读?

3、这一段是什么结构?(先总后分)

4、感情朗读。

四、学习第三自然段

1、导读:小溪流是怎样冲过巨石的?读出它的勇敢劲儿。

2、难句理解:他用清亮的嗓子歌唱,山谷里不断回响着的回声也是清脆的,叫人听了就会忘记疲劳与忧愁。(小组讨论)

3、朗读指导。

五、学习第二大段。

1、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各角色当时的心情。

2、指导朗读:第一句两个分句中的第二个“到前面去”语调要变高。后一句中的“为什么呀?”要读出反问的语气。“我不能停留要读出坚定的语气。

3、明确枯树桩已失去了生命的力量,生活没有意义。而小溪流为什么停不下来呢?(为人民做好事)

讲讲小溪流可为人民做哪些有益的事?

六、学习第三段

明确小溪流汇合成了大河,它就更有力量,可以为人们做更多的事了。

小结:小溪流这种自强不息,永不停留的精神真使人感动。

七、总结

学了课文,你认为应该向小溪流学些什么?

板书设计 :

10、小溪流的歌

一、快活、玩耍、冲了过去

二、我不能停留——推动水磨  勇往直前、自强不息

三、汇成大河◆[2004-01-26]

小溪流的歌 篇八

教材分析:

《小溪流的歌》可以说是一篇散文化的童话,语言比较优美,内容通俗易懂,主题鲜明,也有想象表演的空间。教学过程应兼顾散文性和童话性两大特色,并以童话性为重。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认识生字新词,流利朗读全文,掌握“童话”的体裁特点,理解文章的主题(可加以延伸)。

能力目标

分角色朗读兼表演,培养想象力、课堂应变能力、表演才能;准确抓住课文的关键句帮助理解课文;能结合生活实际发散思维,使文章主题获得新的生命力。

情感目标

通过音乐欣赏帮助了解小溪流成长的特点,初步体验音乐与文学的共通性,激发学生的艺术感受,接受美的熏陶,以小溪流的精神比照自身。

教学重点:

1.分角色朗读兼表演。

2.通过讨论了解小溪流成长过程及主题。

教学难点:

通过音乐欣赏进入情境,激发想象力。

教具制作:

1.自制音乐欣赏带:包括打乱次序的四支乐曲和按正常次序录制的四支乐曲,取材于《D小调第一号奏鸣曲》、《故桃钳进行曲》、《黄河船夫曲》、《第一号钢琴协奏曲》,一般截取曲子开头一分钟左右的乐段,第一部分播放时间约5分钟,第二部分开头添加流水声,末尾添加涛声,播放时间约6分钟。

2.表演头冠:根据课文内容设计的角色头冠,共13枚,由学生手工兴趣小组帮助制作。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情趣

同学们,今天我想先请大家欣赏四首乐曲,这些曲子是老师精心挑选出来的,在欣赏乐曲的时候,同学们可以思考一下,这些曲子让你们想到了什么?再顺便想想老师的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现在先请大家轻轻松松地欣赏音乐吧!

二、音乐欣赏

1.教师放音乐带第一部分(曲子间歇可提示) 。

2.学生谈听完音乐的感想。

学生各抒已见,自由畅谈,教师鼓励学生随想象驰聘。学生思维活跃,都能切合实际。有学生谈到感觉像水流,教师自然地向课文内容靠拢。

3.教师放音乐带第二部分,并配乐朗读,朗诵内容为从文中抽取的适合音乐需要的优美文字。

(学生随音乐进入情境,表情愉快。)

4.指导学生将音乐欣赏中得到的美好感受带入课文。

三、自由朗读

要求:大声、流利地朗读课文,可读全文,也可选取喜爱的段落,在读的过程中,遇到生字、词或已学过但仍未掌握的字、词,可以自由上台填入教师划定的板块——生字格中,要注意秩序。

(这一环节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自主、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字词积累

学生自行分析生字格中的字词:哪些较难掌握?哪些容易出错?也可以自由选择预习过程中已掌握的词语造句,教师注意控制时间。

五、分角色朗读兼表演

1.选取角色:根据角色性格特征找有一定的朗读基础及表演技巧的学生表演。

2.准备表演的学生协商表演细节。

3.正式表演。

(学生参与热情高涨,气氛热烈,表演效果较好。)

六、课堂小结

教师:刚才,在表演的过程中,你们有时大笑,有时鼓掌,为什么?

学生甲:他们演得好。

乙:他们有加上自己的话,还有表情、动作。

丙:他们还说英语,和课文不一样。

丁:这叫创意。

教师:这些同学对课文进行了加工创造,没台词的加了台词,有台词的添上表情、动作,这些靠的是什么呢?

学生:想象力。

教师:对。童话就是想象的产品,想象力能让我们的思想插上翅膀,只要忠实于原著,再大胆的思维也是可以的。今天这节课,我们通过音乐欣赏和分角色朗读让课文变“活”了,同学们也能初步感受到这些角色的性格特征,明天我们将深入分析这篇课文。

七、布置作业

A计划——基础题:分角色朗读。

B计划——提高题:制作连环画。

要求:根据自己的能力和爱好任选一题,自由组合以小组形式完成,连环画可进行改编。

小溪流的歌 篇九

江西万载黄茅中学 龙永忠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体会并掌握挑读法

导入  :有人讲了一个生动的比喻:一个猎人到森林里去打猎,要准备猎枪和干粮。如果一个学生在学校里,只知道积蓄知识,而不懂得与此同时,掌握获得知识的方法,那么,他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就像猎人走进森林,只带干粮没带猎枪一样。没有猎枪,干粮带得再多,也会很快地消耗殆尽。如果有一支猎枪,并能运用自如,那么还愁没有吃的吗?这番话比喻生动,意味深长。说明了掌握学习方法对学生来说是何等重要。

所以今天,就来体味一种阅读的好方法——挑读法。

一、齐读明大意。

1、挑出你们认为不认识的字词,大家相互质疑,或自己自查工具书解决。

2、选出你认为最不好理解的三至五个词,联词成段,说个小片断。

3、课外用最为工整的楷书摘录这些词语,每个词摘录三遍。

二、挑词理线索。

1、从文中挑出关键词,补全下列两个题目的空白。

分小组讨论后补全空白:

①小溪  →      →        →        (小河、大江、海洋)

②枯树桩

枯黄的草→      →        →        (乌鸦、泥沙、沉船)

2、请思考:在小溪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四次阻力,你认为代表了生活中哪种人?而小溪成长的四个阶段你认为又代表了生活中哪种人?小溪成长的各个阶段有什么特点?

三、挑句悟主旨。

请同学们带着以下两个话题,分小组讨论后回答:

1、请同学们快速挑读全文,挑出文中不断反复出现的一句语话。

2、请谈谈这句话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何妙用?并联系生活谈谈你对这句不断反复的话有何看法。

四、挑段评妙语。

1、自由朗读。

2、挑出喜欢的妙段,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3、学生自由发言展示。

五、迁移训练。

运用“挑读法”阅读中国和平出版社出版的配语文版七年级语文课本的自读课本P147页的童话作品《小螳螂学艺》,并在空白处作出自己的评点。

后附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探究童话的特点,并试写童话。

一、提供参考料。

1、阅读教材P112页的第五单元说明。

2、听读几段材料:

①    周扬论童话: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这种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进行思想教育。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童话又往往采用拟人的方法,举凡鸟兽虫鱼,花草树木,整个大自然以及家具、玩具都可赋予生命,注入思想感情,使它们人格化。

②    贺宜谈童话

童话中的形象是从生活中来的,但是,并不是生活中实际存在的,甚至也不是生活中可能存在的。童话的形式是象征性的形象,并且具有极大的夸张性。

二、分角色创造演读课文。

在班上选4位学生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叙说不同阶段小溪流成长的情况。

三、探究发现并简述童话的特点。

请学生根据以上参考材料,有理有据地讨论童话的特点,准备好后发言。

四、迁移训练:

完成片断童话创作《            的歌》。

1、起草准备。

2、学生发言教师精要点拨。

2004-12-10根据教学实践后改进设计

最新范文

74 58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