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米范文>教师教学>教案大全

数学的教案精选9篇

2023-10-13 07:20:59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9篇《数学的教案》,我们不妨阅读一下,看看是否能有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数学教学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万以内的口算进位加法,会正确地进行口算。

2、创设情景,激发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识的愿望,通过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相互协作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口算方法。

教学准备: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澄溪小学大队部昨天派四、五年级部分学生到黄沙调查关于《殡葬改革》问题,四年级去了19人,五年级去了26人,大队辅导员从公交公司包来了一辆48座的大客车,你觉得这些小朋友能坐下吗?你有没有什么好方法?(电脑显示大客车,座位数,上车各组人数)

2、只要算出19+26=?就可以了(教师板书:19+26=)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19+26=?可以怎样计算?有几种不同的算法?请四人小组一起讨论?

2、全班交流:学生汇报各小组讨论结果。(教师板书)

生1:10+20=30 9+6=15 30+15=45

生2:19+20=39 39+6=45

生3:9+6=1510+20=30 15+30=45

生4:19+1=20 20+26=46 46-1=45

生5:26+10=36 36+9=45

生6:26+4=30 30+19=45 49-4=45..

3、你们真棒!想出了这么多好方法,仔细看一看,想一想你最喜欢哪一种方法呢?悄悄的'和你的同桌小朋友说一说,为什么认为这种方法好?

4、学生反馈

5、第二种方法是怎样的呢?谁能说说。

生1:19+26=45想:19+20=39 39+6=45

6、用你喜欢的方法算一算下面这几道题(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37+2756+3864+28

(1)学生自己算一算

(2)学生自己说说是怎样想的

(3)学生反馈

(4)抽做得快的学生说说用的是哪一种方法,帮学生导向计算时选择步骤少的计算较快一些。

7、小结、归纳: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怎样口算。

8、针对练习

54+38 37+46 68+32 76+18

28+43 19+75 27+73 44+39

刚才同学们真聪明,通过自己学习就学会了好方法解题,这道题会吗?1900+2600=

(1)自己算一算,再与同桌小朋友交流算法

(2)反馈

生1:1900+2600=4500想:19+36=45然后在得数后面加两个0就可以了。

生2:1900+2600=4500想:19个百加26个百等于45个百,也就是4500。

生3:1900+2600=4500想:只要算19+26=45后面加两个0就好了。

(3)为什么加两个0就可以了呢?老师不明白能帮忙解释一下吗?

生:后面加两个0也就是把这个数看成了整百数,所以是对的。

10、巩固练习:

29+5756+3818+36

290+570 560+380 180+360

2900+57005600+38001800+3600

(1)学生先独立计算

(2)反馈校对

(3)通过计算你知道了什么?

生1:第一组题都有数字29、57

生2:只要算出29+27=86,整百数相加在后面加一个0,整千相加在后面加两个0

生3:29+57=86想:9+7=16;20+50=70;16+70=86。后面两道题只在86后面加0就行了。

生4:有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加法,也有整百整十数加整百整十数的加法。

生5: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想:个位加个位,十位加十位,整百整十数加整百整十数的加法想:先把前面的数相加,然后整十数在后面加一个0,整百数在后面加两个0。

11、归纳、小结。

三、巩固提高、知识内化

1、综合练习

37+28 45+17 3400+3900 56+21

230+480 67+27 480+20035+75

数学教学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根据方向和距离,在示意图中确定物体的具体位置。

2、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空间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问题情境中感受根据距离和方向确定位置的价值。

教学重点

正确标出物体的准确位置。

教学难点

掌握确定位置的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绘图工具:直尺、铅笔、卡纸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确定物体位置,必须要哪些条件?

2.观察下图,说一说。(课件出示)

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问题,展开问题探讨。

师:同学们,台风登陆后方向发生了改变,正向B市移动,C市也将有大到暴雨。如何利用A市这一观测点,很快画出B市和C市的位置图呢?

生:要知道两座城市的方向和距离,才能画出准确位置。

2.出示下列文字:

B市位于A市北偏西30°方向、距离A市200 km。C市在A市正北方,距离A市300 km。请你在例1的图中标出B市、C市的位置。

3.教师板书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进一步学习确定位置。

标出B市和C市的位置。

(1)师:那物体位置平面图该怎么画呢?我们应该先画什么,再画什么?又该注意些什么呢?请小组同学互相说说。

(2)交流汇报。

生:绘制平面图的方法:找准参照点(中心点),了解B市和C市在参照点的哪个方向和它们之间的距离,还要确定每厘米格子表示的距离。老师进行引导:你们打算怎样在图上表示出B市距离A市200千米,C市距离A市300千米?

生:因为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100千米,所以只需要在图上画出B市距离A市2厘米,C市距离A市3厘米就可以了。

(3)动手绘制B市和C市位置平面图。

(4)展示各位学生绘制的平面图,交流绘图体会,点评绘图效果。

(5)评价绘制的正确性,如果平面图有问题,说一说问题是什么,应该怎样确定位置。

订正后交流:你们认为在确定这点在图上的位置时,应注意什么?怎样确定?

这里要重点关注以下几点:以谁为参照点?北偏西30°是以哪条边为起始边?向哪个方向旋转?旋转多少度?如何表示“距A市200 km”?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

(6)教师小结:绘制平面图时,一般先确定角度,再确定图上的距离。

(7)说说你在绘图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你又是怎么克服的。

三、巩固提高

1.完成教材第21页“做一做”。

2.选一选:课件呈现题目。

3.课件呈现题目。

四、课堂小结

在绘图过程中,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在每一次课堂教学设计时,我总是想方设法以创设一系列生活情境为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课我从学生感兴趣的探险入手,通过对已知方向的判断和理解,使学生认识到准确的方向,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发展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和思维。

数学教案 篇三

活动设计背景

为了培养本班幼儿的观察能力,根据物体的高矮进行排序,设计了本节教学活动。

活动目标

1、 学习依据物体间的高矮差异进行排序活动。

2、 培养幼儿的观察比较能力。

3、 让幼儿在中体验 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准确区分物体间的高矮差异,理解排序中的可逆性。

活动准备

高矮不同的瓶子若干,气球每人一个,长短不同的棉线每人一条。

活动过程

-开始环节

瓶子娃娃排排队

出示高矮不同的瓶子若干。

-基本环节

1、 幼儿从中任意选出高矮不同的瓶子三到五个。将瓶子放在一起观察比较,一次找出最大的瓶子,然后依次排成序列 ,并描述。

2、 谁的气球飞得高。幼儿将气球吹起来并用线扎紧。

3、 自由结伴组成三至五人一组,比一比谁的气球飞得高,谁的矮。

-结束环节

依次由高到矮排成序列。

-延伸环节

比个子,老师随意叫起三至五名高矮有明显差异的幼儿,引起其他幼儿,按从高到矮把他们排成一队,然后更换角色,人数逐步增多,继续进行排序活动。

数学的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掌握数轴的概念,理解数轴上的点和有理数的对应关系;

2.会正确地画出数轴,会用数轴上的点表示给定的有理数,会根据数轴上的点读出所表示的有理数;

3.感受在特定的条件下数与形是可以互相转化的,体验生活中的数学。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数轴的概念和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

难点:同上。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观察屏幕上的温度计,读出温度。(3个温度分别是零上,零,零下)

问题1:

在一条东西向的马路上,有一个汽车站,汽车站东3m和7.5m处分别有一棵柳树和一棵杨树,汽车站西3m和4.8m处分别有一棵槐树和一根电线杆,试画图表示这一情境。(分组讨论,交流合作,动手操作)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通过刚才的操作,我们总结一下,用一条直线表示有理数,这条直线必须满足什么条件?(原点,单位长度,正方向,说出含义就可以)

小游戏:

在一条直线上的同学站起来,我们规定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按老师发的数字口令回答"到"游戏前可先不加任何条件,游戏中发现问题,进行弥补。

总结游戏,明确用直线表示有理数的要求,提出数轴的概念和要求(教科书第11页).

三。动手动脑学用新知

1.你能举出生活中用直线表示数的实际例子吗?(温度计,测量尺,电视音量,量杯容量标志,血压计等).

2.画一个数轴,观察原点左侧是什么数,原点右侧是什么数?每个数到原点的距离是多少?

四。反复演练掌握新知

教科书12练习。画出数轴并表示下列有理数:

1.5,-2.2,-2.5, , ,0.

2.写出数轴上点A,B,C,D,E所表示的数:

问题1先给出情境,学生观察,思考,研究,表示。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满足的条件可以先不必明确,基本能明确就可以,在后面逐步明确。

游戏的目的是使学生明白数与点的对应关系,并知道要想在直线上表示数必须满足的条件是什么。

明确数轴的正确画法和要求。

练习中注意纠正学生数轴画法的错误和点的表示错误。

小结

1.数轴需要满足什么样的条件;

2.数轴的作用是什么?

作业

必做题:教科书第18页习题1.2:第2题。

备选题

1.在数轴上,表示数-3,2.6, ,0, , ,-1的点中,在原点左边的点有个。

2.在数轴上点A表示-4,如果把原点O向负方向移动1.5个单位,那么在新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是xx。

A.B.-4C.D.

3.(1)(请先在头脑中想象点的移动,尝试解决下面问题,然后再画图解答)一个点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5,这个点先向左边移动3个单位,然后再向右边移动6个单位,这时它表示的数是多少呢?如果按上面的移动规律,最后得到的点是2,则开始时它表示什么数?

(2)你觉得数轴上的点表示数的大小与点的位置有关吗?为什么?

总结可以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总结,教师完善。

数学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1、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正字法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个格子表示两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身边有趣事例的的调查活动,激发学习的兴趣,培养学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

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正字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条形统计图(1个格子表示两个单位)和统计表。

教学难点:

认识条形统计图(1个格子表示两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问题。

教学方法:

讨论法、观察法、情景法、分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具准备

操行统计表、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设情景问题置疑,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六一儿童节就要来了,我们班上要出两个节目,大家觉得我们可以出什么呢?

生:唱歌、跳舞、绘画、走时装步。

师:不错,合唱、舞蹈、小品、乐器我们可以考虑一下,我们可以从这四类节目中选出两个,我们怎么决定出哪两个节目呢?这就要用到我们一年级时所学的统计知识。老师想让大家投票来决定,下面老师请每组讨论出两个节目,等会投票。板书课题:“统计”

二、探究新知(随时注意给表现突出的大组或个人加五星和红旗)

1、收集数据的过程

师:我们要知道哪两个节目的票数第一步就需要我们来收集数据。

板书“收集数据”

师:小组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教师行间巡视,对方法收集好的小组和合作愉快的小组加五星)

师:下面请各小组汇报交流各种方法,并说说本小组认为最简单的记录方法,谈谈为什么?

师: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个新的方法正字法,下面组长就把讨论结果在黑板上按“正”字的书写顺序画一笔画。(学生按大组顺序上台投票配上音乐伴奏曲)

2、整理数据的过程

师:请大家整理好每种节目的票数,再填到统计表中,我们数“正”字笔画的过程,就是我们整理数据的过程。(板书“整理数据”)

师:为了能够使每种节目的数目更直观的表示出来,让我们来共同制作统计图。(小组讨论汇报交流,老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在条形统计图下板书节目种类。)师:0是起点,如果1格表示1票,则数轴上依次应标的数字是1、2、3糟了,合唱的票数最多有8票,只有5格,不够涂该怎么办呢?

师:下面请小组一起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

生:(汇报交流结果)一个格子不表示1票,而把它表示成两票刚好用4个半格子

师:大家觉得他的方法可行吗?没错,我们可以用一个格子表示2票。请大家分别在条形统计图上用这种方法表示出每种节目的票数。老师想请一位同学到黑板上来画一画。

师:一个格子表示几票要根据统计表中数量最多的项目和每竖行总共的格子数来确定。

3、描述、分析的过程

师:从黑板上的统计表和统计图中你看出了些什么?知道了什么,明白了什么?生:的票最多?的票最少?最多的比最少的多几票?知道了条形统计图中一个格子不但可以表示1个人或物,还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表示2个或3个甚至更多个人或物。

师:刚才大家的回答就是我们对统计表描述分析的过程(板书“描述、分析”)

三、联系生活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都要用到我们的统计知识,比如跟跟妈妈一起去超市购物回来,我们可以统计买的什么种类的商品最多;老师在班上要统计哪一组的五角星最多,哪一组的表现最优秀等等。回家后大家继续找一找能够用到统计的例子,下节课我们一起来说一说。

四、描述分析

这个案例能贴近学生生活,从学生感兴趣的事例中选取素材进行教学。案例中,教师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从熟悉有趣的“庆六一”开联欢会出节目出发。由于学生喜欢的节目很多,可是出2个节目,产生进行统计活动的需要,必须从同学们喜欢的节目中选取最多人喜欢的2个节目。只有通过统计才能确定出哪2个节目。让学生经历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过程,逐步体会统计的必要性。在这样一个良好的情境中,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合作、交流,课堂成了学生创造灵感的空间。

数学教学教案 篇六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观察算式的特点,引出倒数的意义,并能够真正的理解和掌握。

2.学习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求出一个数的倒数。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正确理解倒数的意义及互为的含义。

2.正确地求出一个数的倒数。

教学过程设计

(一)激发兴趣,引出概念

1.投影。哪个同学和老师比赛?谁说得快?

师:你们想知道老师为什么说得这么快吗?这两个因数之间有什么联系吗?这节课老师就要把这中间的奥秘告诉你们,相信你们得知后比老师说得还快。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倒数的认识。(板书课题)

2.同学认真观察每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同桌互相说一说。指名说。

板书:乘积是1 两个数

3.你还能很快说出乘积是1的两个数吗?你为什么说得这么快,有什么窍门吗?

生:两个数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就可以了。

师:说得好,因此我们把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把板书补充完整)

4.举例说明,什么叫互为倒数?

师:3是倒数这句话对吗?为什么?

你们说得对,谁能说出几组倒数?

同桌互相说,每人说两组。(指名说)

问:怎样判断他们说得是否正确?

生:看这组数的乘积是否是1。如果乘积是1,这两个数是互为倒数。

数学教案 篇七

活动目标:

1、以同伴10个手指的“藏起”为情境进行10的减法算式的记录,体会减法算式在记录数量变化中的简单、便捷。

2、比较同伴间10的减法算式记录条目的多、少、一样多,体会“有顺序”的操作活动给记录带来的帮助。

3、在游戏活动反复进行中,增进幼儿对“一”、“一”等符号的理解。

4、激发幼儿对数学学习活动的兴趣。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幼儿有过两两结伴进行合作运算和记录的经验。

2、教师自制10只手指分别藏起1个到9个的图片,以及对应的10的减法算式PPT课件。

3、记录纸,记号笔。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手指游戏。

和幼儿一起玩他们所喜欢的手指游戏。

师:你有几个手指头?你喜欢它们吗?你会用手指头摆造型吗?这个造型要用几个手指头?

(这一环节的意义在于让孩子从对手指游戏、手指造型的自由表现中’,丰富和加深幼儿有关手指和数量的特殊表象,为接下来的数的运算活动建立“跳板”。)

2、看“图”玩游戏——手指头,藏起来!

(1)介绍游戏玩法,激发幼儿的兴趣:老师喜欢一个“藏起来”的手指游戏。我来藏,你来猜,看看能不能猜出老师藏了几个手指头。

(2)教师演示,幼儿猜测。幼儿猜测后,教师追问:你怎么猜得这么准的呢?鼓励幼儿把自己的观察、思考用清晰的语言表达出来,比如“我知道少掉了××,它们一共是4个,所以藏起了4个”。

(3)鼓励幼儿自主玩这个游戏。教师可以用激将法,比如说:你们会玩这个游戏吗?让你看“图”玩“藏手指头”的游戏你能行吗?

(4)出示“图卡”,逐张和幼儿讨论图画的意义:这是什么意思?提醒你们藏几个手指头?

(5)幼儿自主看“图”游戏。

(由“藏起”的游戏,自然引发到对“少掉”的直观理解,再分别与数学符号“10”、“一”、 “4”等之间建立更进一步的联系,引发幼儿自主建构“10一4”这一算式中所隐藏的数学运算意义,并通过自身的实践——也来玩“藏起”游戏,在动作表现中不断巩固和加深对减号以及减号前后数字的理解认识。这个过程必须以孩子自身的反复动作为基础建构,孩子的理解认识才能深入透彻,日后的应用也才有可能自如流畅。)

3、“示意图”大变身——看看“?”来回答。

(1)将“10一1”变化成“10一1=?”,引导幼儿观察思考:你发现了什么?这是什么意思?如果让你来回答这个“?”你会怎么回答?

(2)结合情境小结“10—1=9”所表达的完整意思:原来是10个手指头,藏起了一个手指头,还剩下9个手指头。

(3)通过追问,引导幼儿理解各种符号的意义:“一”后面的数字是什么意思? “=”后面的数字又是什么意思?

(4)出示图片“10一4=?”,引导幼儿思考:你会回答吗?你怎么回答出来的?我们一起来检查一下。

(5)请幼儿自主出题进行运算:让你来出“题目”考考大家,你还会出些什么题目?教师根据幼儿回答及时书写算式,并引导集体中的其他幼儿及时回答。

同时引导幼儿思考:哪些题目我们回答比较快?为什么?有没有什么方法把那些让我们“回答得慢”的题目再快一点呢?

小结:如果让你给今天我们玩的这个游戏取个名字,你说是什么游戏? (10的减法)刚才我们看到的这些“图”就是“减法算式”。

数学的教案 篇八

教学目标:

1、体验感知10以内数量不同组合的可能性、变通性。

2、感受集体游戏的快乐。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

大、中、小不同的圈若干。

活动过程:

1、做游戏前有一件事情要做,打招呼。

今天我们玩这个游戏是有规则的,每一个圈里只能站一只小羊,如果小羊站到圈里,老狼就吃不天小羊了。

教师放圈的同时让幼儿数几个圈?6个

2、第一次游戏:在幼儿争抢进圈时,教师说:有时候让一让大家的安全都得到保障了。(突发事件,养成教育。)

师自言自语我怎么一只羊也没抓到?幼儿把上说:你拿走一个圈就能吃到羊了。教师马上和他握握手:谢谢你,帮我想了一个好办法。(突发事件处理)。

板示:6,6代表6只羊,-代表什么?

3、师问:拿掉一个圈,为什么能抓到羊?

有没有办法,让一个圈里躲几只羊。拿出大圈比一比,有什么不同?说的清楚拍手

用二字表示:大小

4、新规则有了,大圈里躲二只羊

要想6只羊都有地方躲,要几个大圈,几个小圈?

幼:6只羊,5只圈,试试看

教师要求,要会玩还要会说。

5、再试一试,4个圈能放6只羊吗?玩一玩

说道理,他们是怎么躲的?6只羊最少用几个圈?用什么样的圈?

10只羊呢,考考你们,最少用几个圈?(5个)还能少吗?(大小不是一成不变的,同伴说时要听好,有时候听也是学习)

幼:减少羊的数量(师说不行);用再大点的圈;

6、看看有没有大圈,大中小一个大圈里站3只羊,试一试,玩一玩,只玩了一种没玩够,有什么办法,再想一想,你有其它办法吗?如果14羊,今天14个孩子一起玩,最少要几个?回去玩一玩。

活动反思:

1、感知不同组合的可能性,拓宽他们的思维,组合不仅是二个数组成一个数,在孩子不断解决问题中来思考的,对发展孩子思维是有帮助的`,培养孩子的思维品质。

2、在这个活动中,关注幼儿其它方面的发展,例:不但知道还要说出来,让大家都知道,说出自己想的对孩子发展有一个助推作用,抽象的符号,从形象到抽象转变的方法,表象符号,绘画,动作的方式,展现数学思维,能把内心思维通过外在的表达出来,今天活动的形式是游戏化的,老师在集体活动中是有预设目标的,老师在关键的部分进行小结。

活动建议:

1、数学最难设计,敢于突破,颠覆了以往数学活动的设计,当10个圈出来时,数学活动不主张太难。去让孩子去个别尝试怎样?太难,快乐就会降低,让每个孩子操作一下,尝试的过程,数学是自主建构着,可能性的支持,不要求一节课有一个结果,而且推广会难些,个别、集体有机的结合,感性的积累,放给孩子,各种尝试,就知道各种物品的关系,低结构高结构手拉手。

2、跑上来讲规则,再说一遍,第一第二,听清楚了吗?心里要放着每一个孩子,对孩子倾听习惯的培养,有一个等待,一个重复,4个圈能放6只羊吗?这是一个坎,可以先来3个,再来4个,从易到难,尊重孩子对数学的理解。

数学的教案 篇九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通过活动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知道方程与等式的关系,能正确判断方程。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等量关系的过程,积累将现实问题数学化的经验,感受方程的方法及价值,培养学生的观察、描述、分类、抽象、概括和应用能力,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和符号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方法:合作探索,小组交流、观察、分析、概括等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认识它吗?(出示天平)它是用来干什么的呢?然后说明天平用途和原理。

(二)观察现象,抽象概括

1.平衡现象数量关系的抽象概括。

师:我这里有2个25克的果冻,把它们放在天平的左边,右边再放一个质量为50克的砝码,天平怎么样了?

师:你能用一个数学式子表示你看到的现象吗?(生:25+25=50或25×2=50。)

师:用这个简单的式子就能表示天平的这种平衡状况,那么左边表示的是什么?右边表示的又是什么?

2.不平衡到平衡现象数量关系的抽象概括

师:我这里还有一个大果冻,不知道是多少克,可以用什么来表示呢?我们把这个重X克的果冻放在天平的左边,右边放一个克的砝码,这时天平平衡吗?

师:谁能用一个数学式子来表示现在天平的这种不平衡状况?(生:X<)师:那我们怎样才能让天平平衡呢?(生:往左边盘中加砝码)我们往果冻

这边加150克砝码,观察天平平衡了吗?

师:左边盘中物体质量的可以怎样表示?(生:X+150)

师:能用一个数学式子来表示现在天平的这种不平衡状况?(生:X+150>)

师:刚才往左边盘中加的物体多了,现在我们拿掉50克,现在天平的`左边怎样表示呢?

师:谁能用一个数学式子来表示现在天平的这种平衡状况?(生:X+100=)

3.不确定现象数量关系的抽象概括

师:我这里还有两瓶矿泉水,红色的有380克,蓝色的有350克,如果将这两瓶矿泉水放到天平左右两边,天平会怎么样?

师:现在请一位同学将这瓶矿泉水喝掉一些,谁来?(请一位同学喝)

师:这瓶矿泉水被喝掉了多少克?(生:不知道)

师:可用什么来表示喝了的克数?(生:用X来表示喝了的克数,即X克)

师:这瓶矿泉水剩下的质量可以怎样表示?[生:(380-X)克]

师:如果现在把这两瓶矿泉分别放在天平的左右两边,天平会出现什么状况?(生:可能平衡,可能左轻右重,可能左重右轻,分别用380-X=350、380-X<350、380-X>350来表示)

(三)观察分类,抽象概念

1.观察分类。

师:大屏幕上出现的这些数学式子,你能按照这些数学式子的不同特征分类吗?请孩子们自己独立思考,按自己的方式进行分类。(自主学习)

2.展示分类。

①交流分类情况,说明分类理由。

②揭示“等式”与“不等式”的概念

师:像这样的含有等号的式子,数学上称之为等式。像这些含有不等号的式子,我们都称之为不等式。(课件出示相应的分法。)

3.抽象概念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等式,它们有什么不同?

师:这些等式中的字母表示“未知数”,像这些“X+100=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称之为方程。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

师:谁来说说什么是方程?(板书: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四)应用新知,加深理解

1.判断下列式子是不是方程。

2.创作方程。

3.问题质疑,揭示方程与等式的关系。

①含有未知数的式子是方程?

②“方程一定是等式,等也一定是方程?

(五),巩固练习。

师:说说你这节课有什么收获,你还想学习有关方程的什么内容。

师:我们一起来应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吧!

以上内容就是一米范文范文为您提供的9篇《数学的教案》,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一米范文范文。

最新范文

90 40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