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米范文>作文写作>体裁作文>观后感

《阿凡达》观后感精选8篇

2024-04-22 01:44:24

细细品味一部作品以后,从中我们收获新的思想,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观后感了。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观后感而烦恼吧,这里是www.1mi.net爱岗的小编沧海红颜为大家收集的8篇《阿凡达》观后感,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阿凡达》观后感 篇一

看了《阿凡达》,让我看到了人性的两个极端,首先就是人性的丑陋。人为什么可以为了自己的一点利益就可以发动一场战争。而不幸在这部片子里人类成为了侵略者,男主角杰克最后又化身阿凡达,回到纳美人中,并领导纳美人一起反抗地球人,我认为这是本片最高潮的地方,身为地球人却要领导别的星球别的种族来对抗自己人,这得需要多大的勇气。

人类侵占了潘多拉星想得到更多的资源和矿物,他们当纳美人只是一种拿着弓箭长的像人生物而已,可是人类忘了或是太过高看自己的高科技,纳美人有智慧有自己的语言有自己的信仰和文化,他们热爱自然,保护自然,与动物们和谐相处,片尾当纳美人不堪人类枪炮,飞机和火箭的攻击,伤亡惨重时,那些曾经凶残的动物们出现了,他们帮助纳美人抵挡了人类的先进武器,成为人类最终失败的关键。

在第一次袭击纳美人的家园时,杰克(男主角)的一个朋友——一名女飞行员,她不愿做这丧尽天良的事而没有发射任何一枚导弹就撤回了,当生命之树倒塌时,许多纳美人凄惨又无奈的叫喊,让人们的心都随之一震,试像一下如果我们的家园被毁了,我们会怎么办!我想08年的四川大地震,依然让中国人民记忆犹新吧!当看着别人家园被毁,无家可归时,我们全中国第一团结在了一起,纷纷解囊相助,就连拾荒老人都捧着一张一张的毛票就捐款。而有时候我们却为了一点点利益,肆意践踏别人毁坏别人的家园。

当第一次人类得手后,格蕾丝,杰克,诺姆被关了起来,而那女飞行员出现把他们救了出去,格蕾丝因为在逃跑的时候中枪,需要救援,善良的纳美人却愿意帮助这个害他们失去家园的地球人,虽然最终没能成功,但可见纳美人的胸怀。当主角一行人决定逃出人类基地的时候就说明了他们是背叛者,而人类对他们开枪并打死了格蕾丝说明他们是被人类所抛弃了,而对纳美人来说,他们又是外来者,而他们虽然处境尴尬,却依然坚定的站在正义这边。

女飞行员在帮助纳美人与将军的主战机作战时,被导弹击中,炸死了;诺姆则化身阿凡达被子弹击中后,变回人类,可是他没有躲起来,而是继续拿着枪战斗;杰克则驯服了最凶猛的图鲁克龙,当他驾驭着图鲁克龙在空中撕毁了许多直升机时,我不由的为之称快。人类被欲望冲昏的头脑,他们不是输在装备上,也不是输在人数上,他们输在了正义面前。人类有先进的飞机,导弹,枪炮,而纳美人有什么,一匹马一条飞龙,一把弓箭再加上一把腰刀,这就是他们的全部,但他们没有畏惧人类,依然为了保护自己的家园而斗争。

影片的最后,人类彻底输了,没有了飞机和枪炮,连基地都失去了,被纳美人驱逐出潘多拉星,最后之剩下了杰克,他留了下来选择和他的爱人在一起,放弃人类的身份成为了真正的阿凡达,一个纯正的纳美人。

看完整部电影我真正的感觉到了人性的贪婪和高傲,不过还好人类中也有像杰克他们那样,不分种族,不歧视别人,只站在正义一方的人。作为侵略者,人类只想如何尽快的得到矿产,却不考虑他们需要的原本是人家的东西,这和强盗有什么区别。侵略者永远都是失去的要比得到的还要多,而这部电影的结局也正是如此,人类什么也没有得到,却搭进去无数的生命。希望有一天人类可以像纳美人一样,纯洁,善良,勇敢。

阿凡达观后感 篇二

我最近看了《阿凡达》,这个电影非常好看。

那好看之处有哪些呢?就在它里面的探险、科幻,还有反战技术都很棒,里面最精彩的一句话就是“人类,我要告诉你们,这是我们的土地!”我看完那个直升机失事以后,感觉人类这种行为太可怕了:这里是纳威人的土地,你凭什么来攻打这里,你凭什么来强占我们的资源,我们追求的是生态平衡,这有什么不对的吗?

还有,《阿凡达》里的武器、直升机、飞船、机器人都很棒,里面有好人也有坏人,有的人勇敢,有的人心小谨慎,有的人是和平的使者,有的人纯粹就是个战争狂。

《阿凡达》这部影片中,让我给它打分的话就是十分。我很喜欢,希望大家也能喜欢上《阿凡达》。

《阿凡达》观后感 篇三

昨天晚上在家里看了《阿凡达》,总体的效果还是不错的,感觉电影的细节做的相当的好,潘多拉星球上的每一个东西都做的很精细,感觉和真实的没有两样。还有上面所使用到的高科技,让我感觉最深的就是平板电脑使用的频率,上面的电脑几乎都是可以触控的平板电脑,薄的像玻璃一样的,看上去帅极了,这应该也是像我们传递一个信号,下一代电脑应该逐渐的要淘汰鼠标和键盘,换来更加便捷的超薄可触控的平板电脑。

《阿凡达》在剧情上稍显不足,总得来说就是一群地球人到一个叫做潘多拉的星球上进行采矿,但这个星球上有很多人类未经发现过的生物。人类到一个野蛮的星球上一般都是拿起自己所谓的高科技武器进行毫不怜惜的动作,毁掉本来属于潘多拉的东西和上面生物生存的环境,以至于引致整个星球的反抗。

最后人类失败被迫退出潘多拉。这其实也是这部电影给我们的最终启示:人类不是上帝,人类不能自私,不能为了自己的利益毁掉其他生物的生存环境,毁掉大家的希望,如果自以为是,必然会带给自己无情的抱负,最终失败的还是人类自己。

当然剧中不能缺乏爱情,主人公的爱情也确实让人感动,当维斯特已经知道简的目的和欺骗之后,虽然开始很是气愤,但在她心里还是一直很是挂念简,为他的生存担忧,而简也因为这个本是不该的爱情,和自己良心站在了和自己同类的反面,带着维斯特的族人一起反抗人类,因为他确实爱维斯特,在生命树下他们的爱情宣言是真实的。

但最终简的死,让我心里有点失落,维斯特还是单身,还是会一直思恋曾今和自己一起飞翔天空的男人,思恋那个懵懂的男人,爱情是伟大的,爱情可以超越种族,超越一切,因为我们都有一个共同感情,共同的良心在支撑着我们美好的家园,片中开头陈述:一个人死了,必然另外一个和自己相同的人就会诞生,所以我们的精神永远不灭。

以上是自己的一点感受,说的可能有些混乱,不过等大家看过《阿凡达》相信会有更深的感触,不在于剧情多么的跌宕起伏,而在于剧本身给我们的传递的东西。国内好像要等到元旦过后才会在影院上映,相信电影院的效果会更好。

阿凡达观后感 篇四

一、《阿发达》相关简介

詹姆斯?卡梅隆出生于1954年,生于加拿大,擅长拍摄动作片以及科幻片,代表作《泰坦尼克号》《阿凡达》。在1981年就开始了他的导演生涯,在1984年自编自导的科幻片《魔鬼终结者》使他一夜成名。詹姆斯?卡梅隆不仅仅是导演,同时还是编剧。在电影中还担当剪辑以及制作等重任,可以这样说,詹姆斯?卡梅隆是一位全能的导演。在1997年导演的《泰坦尼克号》,使用了大量的电脑特技,成为当时投资最高以及票房最高的电影,使得导演路更加得到了发展。

《阿凡达》是詹姆斯?卡梅隆在2009年拍的一部电影,在2010年上映后,与同时期上映的电影相比较,票房均是最高的,获得了第67届金球奖戏剧类最佳影片以及最佳导演奖,并且同时还获得了最佳原创配乐以及原创歌曲提名等。这部电影涵盖了挑战、探险、战争以及爱情,主要描述在2154年,故事是从地球开始的,杰克?萨利是一个双腿瘫痪的前海军陆战队员,他认为已经没有任何东西值得他去奋斗,因此,就被派遣到潘多拉星球的采矿公司去工作。在探索潘多拉星球的过程中,杰克丛林遇险,得到了纳威部落公主倪特丽的救助,并且由此成功地进入到了纳威部落中。在这个部落生活的一段时间里,跟随倪特丽学习了纳威部落人的生存技能以及对待自然的态度,并且杰克与倪特丽坠入到爱河中。在这部影片中,视觉效果是非常令人震撼的,其魅力就像施了魔法一样,使得人们纷纷跑向电影院去观看这部电影。当然,对于这部电影,从中发现电影中的色彩魅力是其他电影无法比拟的。

二、电影《阿凡达》中的色彩魅力

正如摄影师斯托拉罗说过:“色彩是电影语言的一部分,采用色彩来表示不同的情感以及感受,就像运用光与影像来象征生于死的冲突一样。”色彩成为电影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恰当地使用色彩就能够使电影增添了不少魅力,渲染了电影情节。在影片中,往往能够将色彩与电影中特定的情节相结合起来,从而达到更高的审美价值。例如:我们观看的《绝代艳后》中,最为明显的就是色彩淡雅柔和,真实地将法国宫廷糜烂的生活展现出来;又如我国张艺谋导演的《大红灯笼高高挂》中红色的灯笼与黑色的院落形成对比,将悲凉以及凄美的生活展现在观众面前。当然,《阿凡达》这部电影中使用的色彩相对于上面两部电影并不是自然色彩的呈现,而是与影片的人物以及情节相结合的。

对色彩的理解不仅仅局限于颜色本身,而是由这个颜色带来的象征意义,或者是一种情绪。电影的画面能够直观反映出事件的发生以及发展过程,就像音符能够将音乐的起伏表达出来。色彩能够唤醒人们内心的某些记忆。例如:我们看到橙色就能够联想到秋收的麦田;看到绿色,就能够想到茂密的森林;看到红色,就能够联想到红彤彤的太阳。色彩同时还能够引起观众嗅觉以及触觉的变化,是属于一种心理反应。一部成功的影片就是利用这一系列的反应,从而引起观众的共鸣,强化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例如:在《阿凡达》中,通过利用不同质感的绿色,像轻盈透明的荧光绿,在夜晚发散出比较明亮的光芒;同时还有层峦叠嶂的森林给我们展现深绿墨绿的背景,让我们眼前一亮,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生机盎然的潘多拉星球。

电影色彩的意义不再仅仅是传统电影观念衬托人以及物,而是通过画面色彩的美感来将现代电影观念中的视觉表意功能得到展现。不可否认,《阿凡达》中对色彩的象征运用是令人称道的,电影中的色彩往往都有着自己特定的意义,从而超越了色彩本身的意义。例如:在影片中,红色的“魅影”是最具有特色的。红色是所有可见光中波长最长的,同时也是最容易引人注目的。尽管在影片中红色的使用并不是很多,但是很醒目。主要表现在那只奇异的大鸟上。在电影中,纳威部落有着这样一个传说,当部落有困难时,这种鸟就会集中所有的力量帮助纳威部落战胜困难,使纳威人们脱离苦海,恢复平静的生活。细心的观众会发现,当这只鸟在影片中第一次出现时,自身具备的霸气以及神秘给人们带来很大的恐惧,甚至感觉它不是一只好鸟,它的霸气给观众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同时也为电影后面的情节奠定了基础。当纳美人聚集在一起,为前途忧虑时,这只大鸟出现了,全身的红色此时就像带着新的希望来到了纳美人的世界。与此同时,杰克化身的阿凡达也骑着大鸟与敌人搏斗。当看到这幅画面时,不禁让人想起了在19世纪的法国浪漫主义画家德拉克洛瓦的《自由领导人民》这幅作品,画面中的女神举着三色旗来领导人们冲锋陷阵,画面中的三色旗尤为醒目。电影中阿凡达骑的大鸟就如女神举着三色旗一样,给人们带来了希望。詹姆斯?卡梅隆导演充分利用红色展示了纳美人的美好愿望,给残酷的战争画面带来了几许的神秘,这正是詹姆斯?卡梅隆导演的聪明之处。

又如:影片中白色的灵魂之树,只有灵魂树是大面积的白色,从而给观众带来圣洁的光辉。白色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象征着平和、安静以及纯洁等。在《阿凡达》中将白色的意义发挥到了极致。灵魂树的每一次出现都推动着剧情的发展。第一次出现是在倪特丽的箭上,当倪特丽准备射杀阿凡达时,白色的灵魂树就出现了,救了阿凡达一命。第二次出现是在倪特丽跟踪阿凡达,准备对他再一次进攻时,阿凡达周围有很多的精灵围绕着他,并且照亮着他,从而使倪特丽改变了当初的决定。在影片中,唯有白色的灵魂树是祥和的,是真实的,它是纳美人的希望,是纳威部落家园最后的防线。尽管白色不如红色鲜艳,但是在影片中却有着更为深刻的意义。只要白色的灵魂树还在,纳美人的希望就在。

众所周知,《阿凡达》中的故事是发生在几百年之后的星球上,有着强烈的科幻色彩,因此,影片中每种色彩的运用都有目的性。电影中的色彩运用并不是简单叙述故事,而是超越现实,向观众展现一个前所未有的科幻世界。为了营造科幻的世界,在影片中大量使用了紫色以及蓝色。通常情况下,紫色给人神秘以及高贵的感觉;蓝色给人带来梦幻以及神秘。例如:在影片中经常出现的飞龙以及奇怪的植物大多都是紫色,绚丽的场景让人眼花缭乱,但是另一方面也让观众看到了一个真实的潘多拉星球。又如:拥有蓝色皮肤的纳美人,当观众第一次看到纳美人时,就对其充满了好奇,给观众眼前一亮的感觉。随后,通过电影情节的展开,我们了解到纳威部落的人群都是这样的颜色,随着大量的出现让我们更加期待接下来剧情的发展。同时,在影片中还有黑色的使用,当然,这种黑色主要是运用在野兽Thenator的身上,形象地将野兽的凶猛以及残暴展现出来。在现实的生活中,黑色往往象征着死亡、压抑的情绪以及未知的风险等。当野兽Thenator虎视眈眈看着猎物时,眼光发绿,同时油亮黑色的皮肤更加明显,加上急促的怒吼,使人感觉到危险正在接近,从而制造出恐怖的效果。

色彩是电影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阿凡达》这部影片中,色彩随着影片的主体在不断变化着。詹姆斯?卡梅隆拍摄《阿凡达》的主要目的就是告诫人们应该守护自然以及守护正义。这样的影片主题似乎有很多,比较平常,但是《阿凡达》却使用不同的方法向我们展示了一个非凡的世界――潘多拉星球。这个世界是人们无法预知的,在潘多拉的星球上有着人类也有着纳美人。纳美人在纯真的生活中倾听自然,而人类却因着某种利益而破坏自然。使用不同的颜色将人物的心态形象地展现出来。例如:以绿色以及神奇色彩为基调的纳美人生活与以灰色基调为主的人类生活,形成鲜明的对比。在影片中,潘多拉星球第一次出现在观众面前,是通过夸里奇上校指出的,他一边指着未来的潘多拉星球,一边向杰克说明潘多拉星球是如何的危险。随后,在夸里奇上校的身后就是一片大自然的绿色,尽管这种大自然的绿色被窗户分成了一条条,但是和屋内的灰色的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阳光下闪闪发亮,从而引起了观众强烈的幻想。在接下来的剧情发展中,大面积的绿色占着主要的屏幕,展现纳美人的生活。在生活中,绿色并不是什么奇特的颜色,但是在纳美人的生活中却频频出现,将大自然的生机以及气氛形象展现在观众面前,也变现着纳美人的生活观念。在影片中,以灰色为主的人类生活,在影片的一开始就是各种各样的仪表以及仪器,统统都是通过灰色来展现的。灰色的科技仪器向观众展示了一种陌生以及冰冷的感觉,同时也说明了当时地球资源的匮乏。在影片的中间,当纳美人与人类战斗时,整体的画面也是灰色的,以往绚丽的绿色,顿时失去了光彩,变得暗淡无光。在影片中,将灰色与绿色相错使用,从而使观众更愿意倾向于绿色。

《阿凡达》观后感 篇五

今天去天津金逸影城花了80块大洋,看了3D《阿凡达》。影片的确很绚,戴上3D眼镜,梦幻世界里的东西似乎近在眼前。那种与故事主人公同呼吸共命运的感觉,确实让人有种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当然影片并非完全3D,有些像圣树种子飘落的场景立体效果就很好,也有些就是很普通的平面感觉。总的来说,《阿凡达》兼有《变形金刚2》的超绚色彩,和《2012》的震撼特效,应该是一部值得去电影院好好欣赏的影片。

片中的场景美轮美奂,很佩服导演的想象力,虚构出一个如此梦幻般色彩斑斓的世界。那段眩目的人类与纳美人的最后空战也成为整部影片的高潮,不禁让我想起星际中人族和虫族的对决。当然,这部科幻大片的华美,依然无法掩盖情节的单一老套。也许我们不该苛求太多,去电影院就是为了享受视觉的盛宴。抛开政治因素,客观地讲,老美的科技的确令人佩服。

影片中的大多数人类都是反面角色,人类的“叛逆者”Jack的阿凡达最后成了纳美人的英雄,骑着飞龙穿梭于漂浮的山体之间,那感觉应该很酷。导演似乎是在讲述随着工业文明的进步,人类对自然的贪婪索取,削弱了人类良好的天性,不仅毁坏了人类的家园地球,而且还会毁灭影片中的潘多拉星球。

影片发人深思,我们在不断的文明进步中,也失去了原本最美好的东西,即人类善良的天性。这些最美好最珍贵的东西,被人类自己创造出来的机器所毁灭,而且还在歌颂着这个毁灭的过程。我们从文明中受益,但机器终究无法代替人本身。所以,与其说是原始狩猎的纳美人打败了现代化装备的人类,还不如说是人类被贪婪打败了自己。

《阿凡达》的主旨并非反人类,而是爱之深恨之切。如果人类能够爱护自己的地球,解决好气候变暖等各类环境问题,维护好生态平衡,也用不着跑别人的主场抢他们的资源了。最后引用一位记者很经典的话说:“矛盾的是,影片用最先进的技术讲述了一个反技术的故事,用最多的美元说了一遍原始社会的美好。”

《阿凡达》观后感 篇六

周末,我看了电影《阿凡达》。我并不是在电影院看的,而是在家看的。

这是一部非常好的科幻电影,剧情非常吸引人。在此之前,我从没想过会那样的好看。

在这部电影里我最喜欢的人物是女飞行员朱迪。一般女人来潘多拉星是来做科研的,而她却是来当飞行员,是来战斗的。这就是我喜欢她的原因。

对于人们想占领纳威人的家园的行动,我是理解的。因为谁会放弃眼前的好处呢?而且敌人还只是会用弓箭的生物,对自己一点儿威胁都做不到。

而导演卡梅隆的想象力也是非常厉害的,能想象如此美的星球和那些善良的那伟人。

当看到《阿凡达》,我才发现自己的想象有多么现实,现实得都不叫想象了。卡梅隆能想象出潘多拉星、纳威人、阿凡达、艾娃、伊卡兰和魅影。而我只能幻想自己有很多钱过上很好的生活。

卡梅隆说科幻故事并不只是科幻故事,而是一种警示寓言故事,向我们警示的也不是未来而是当下。

看《阿凡达》对我马上要写的科幻故事很有帮助,希望我之后写的故事不会太差。

阿凡达观后感 篇七

[关键词]美学角度;电影《阿凡达》;色彩魅力;展现

每一种艺术都有自己的审美理念,就像绘画的审美理念就是手工艺术与现实的融合,音乐的审美理念在于音符与心灵的撞击,文学的审美理念是文字艺术与时空想象的结合。而电影的审美理念就在于色彩以及背景的融合上。色彩作为电影视听元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电影的感情基础以及情节的渲染起到很大的作用。《阿凡达》就是这样一部融合3D以及色彩的科幻电影,画面魅力逼真,被看成是旷世佳作。同时这一部电影也是电影史上预算金额以及耗费金额最高的影视作品。

一、《阿发达》相关简介

詹姆斯・卡梅隆出生于1954年,生于加拿大,擅长拍摄动作片以及科幻片,代表作《泰坦尼克号》《阿凡达》。在1981年就开始了他的导演生涯,在1984年自编自导的科幻片《魔鬼终结者》使他一夜成名。詹姆斯・卡梅隆不仅仅是导演,同时还是编剧。在电影中还担当剪辑以及制作等重任,可以这样说,詹姆斯・卡梅隆是一位全能的导演。在1997年导演的《泰坦尼克号》,使用了大量的电脑特技,成为当时投资最高以及票房最高的电影,使得导演路更加得到了发展。

《阿凡达》是詹姆斯・卡梅隆在2009年拍的一部电影,在2010年上映后,与同时期上映的电影相比较,票房均是最高的,获得了第67届金球奖戏剧类最佳影片以及最佳导演奖,并且同时还获得了最佳原创配乐以及原创歌曲提名等。这部电影涵盖了挑战、探险、战争以及爱情,主要描述在2154年,故事是从地球开始的,杰克・萨利是一个双腿瘫痪的前海军陆战队员,他认为已经没有任何东西值得他去奋斗,因此,就被派遣到潘多拉星球的采矿公司去工作。在探索潘多拉星球的过程中,杰克丛林遇险,得到了纳威部落公主倪特丽的救助,并且由此成功地进入到了纳威部落中。在这个部落生活的一段时间里,跟随倪特丽学习了纳威部落人的生存技能以及对待自然的态度,并且杰克与倪特丽坠入到爱河中。在这部影片中,视觉效果是非常令人震撼的,其魅力就像施了魔法一样,使得人们纷纷跑向电影院去观看这部电影。当然,对于这部电影,从中发现电影中的色彩魅力是其他电影无法比拟的。

二、电影《阿凡达》中的色彩魅力

正如摄影师斯托拉罗说过:“色彩是电影语言的一部分,采用色彩来表示不同的情感以及感受,就像运用光与影像来象征生于死的冲突一样。”色彩成为电影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恰当地使用色彩就能够使电影增添了不少魅力,渲染了电影情节。在影片中,往往能够将色彩与电影定的情节相结合起来,从而达到更高的审美价值。例如:我们观看的《绝代艳后》中,最为明显的就是色彩淡雅柔和,真实地将法国宫廷糜烂的生活展现出来;又如我国张艺谋导演的《大红灯笼高高挂》中红色的灯笼与黑色的院落形成对比,将悲凉以及凄美的生活展现在观众面前。当然,《阿凡达》这部电影中使用的色彩相对于上面两部电影并不是自然色彩的呈现,而是与影片的人物以及情节相结合的。

对色彩的理解不仅仅局限于颜色本身,而是由这个颜色带来的象征意义,或者是一种情绪。电影的画面能够直观反映出事件的发生以及发展过程,就像音符能够将音乐的起伏表达出来。色彩能够唤醒人们内心的某些记忆。例如:我们看到橙色就能够联想到秋收的麦田;看到绿色,就能够想到茂密的森林;看到红色,就能够联想到红彤彤的太阳。色彩同时还能够引起观众嗅觉以及触觉的变化,是属于一种心理反应。一部成功的影片就是利用这一系列的反应,从而引起观众的共鸣,强化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例如:在《阿凡达》中,通过利用不同质感的绿色,像轻盈透明的荧光绿,在夜晚发散出比较明亮的光芒;同时还有层峦叠嶂的森林给我们展现深绿墨绿的背景,让我们眼前一亮,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生机盎然的潘多拉星球。

电影色彩的意义不再仅仅是传统电影观念衬托人以及物,而是通过画面色彩的美感来将现代电影观念中的视觉表意功能得到展现。不可否认,《阿凡达》中对色彩的象征运用是令人称道的,电影中的色彩往往都有着自己特定的意义,从而超越了色彩本身的意义。例如:在影片中,红色的“魅影”是最具有特色的。红色是所有可见光中波长最长的,同时也是最容易引人注目的。尽管在影片中红色的使用并不是很多,但是很醒目。主要表现在那只奇异的大鸟上。在电影中,纳威部落有着这样一个传说,当部落有困难时,这种鸟就会集中所有的力量帮助纳威部落战胜困难,使纳威人们脱离苦海,恢复平静的生活。细心的观众会发现,当这只鸟在影片中第一次出现时,自身具备的霸气以及神秘给人们带来很大的恐惧,甚至感觉它不是一只好鸟,它的霸气给观众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同时也为电影后面的情节奠定了基础。当纳美人聚集在一起,为前途忧虑时,这只大鸟出现了,全身的红色此时就像带着新的希望来到了纳美人的世界。与此同时,杰克化身的阿凡达也骑着大鸟与敌人搏斗。当看到这幅画面时,不禁让人想起了在19世纪的法国浪漫主义画家德拉克洛瓦的《自由领导人民》这幅作品,画面中的女神举着三色旗来领导人们冲锋陷阵,画面中的三色旗尤为醒目。电影中阿凡达骑的大鸟就如女神举着三色旗一样,给人们带来了希望。詹姆斯・卡梅隆导演充分利用红色展示了纳美人的美好愿望,给残酷的战争画面带来了几许的神秘,这正是詹姆斯・卡梅隆导演的聪明之处。

又如:影片中白色的灵魂之树,只有灵魂树是大面积的白色,从而给观众带来圣洁的光辉。白色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象征着平和、安静以及纯洁等。在《阿凡达》中将白色的意义发挥到了极致。灵魂树的每一次出现都推动着剧情的发展。第一次出现是在倪特丽的箭上,当倪特丽准备射杀阿凡达时,白色的灵魂树就出现了,救了阿凡达一命。第二次出现是在倪特丽跟踪阿凡达,准备对他再一次进攻时,阿凡达周围有很多的精灵围绕着他,并且照亮着他,从而使倪特丽改变了当初的决定。在影片中,唯有白色的灵魂树是祥和的,是真实的,它是纳美人的希望,是纳威部落家园最后的防线。尽管白色不如红色鲜艳,但是在影片中却有着更为深刻的意义。只要白色的灵魂树还在,纳美人的希望就在。

众所周知,《阿凡达》中的故事是发生在几百年之后的星球上,有着强烈的科幻色彩,因此,影片中每种色彩的运用都有目的性。电影中的色彩运用并不是简单叙述故事,而是超越现实,向观众展现一个前所未有的科幻世界。为了营造科幻的世界,在影片中大量使用了紫色以及蓝色。通常情况下,紫色给人神秘以及高贵的感觉;蓝色给人带来梦幻以及神秘。例如:在影片中经常出现的飞龙以及奇怪的植物大多都是紫色,绚丽的场景让人眼花缭乱,但是另一方面也让观众看到了一个真实的潘多拉星球。又如:拥有蓝色皮肤的纳美人,当观众第一次看到纳美人时,就对其充满了好奇,给观众眼前一亮的感觉。随后,通过电影情节的展开,我们了解到纳威部落的人群都是这样的颜色,随着大量的出现让我们更加期待接下来剧情的发展。同时,在影片中还有黑色的使用,当然,这种黑色主要是运用在野兽Thenator的身上,形象地将野兽的凶猛以及残暴展现出来。在现实的生活中,黑色往往象征着死亡、压抑的情绪以及未知的风险等。当野兽Thenator虎视眈眈看着猎物时,眼光发绿,同时油亮黑色的皮肤更加明显,加上急促的怒吼,使人感觉到危险正在接近,从而制造出恐怖的效果。

色彩是电影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阿凡达》这部影片中,色彩随着影片的主体在不断变化着。詹姆斯・卡梅隆拍摄《阿凡达》的主要目的就是告诫人们应该守护自然以及守护正义。这样的影片主题似乎有很多,比较平常,但是《阿凡达》却使用不同的方法向我们展示了一个非凡的世界――潘多拉星球。这个世界是人们无法预知的,在潘多拉的星球上有着人类也有着纳美人。纳美人在纯真的生活中倾听自然,而人类却因着某种利益而破坏自然。使用不同的颜色将人物的心态形象地展现出来。例如:以绿色以及神奇色彩为基调的纳美人生活与以灰色基调为主的人类生活,形成鲜明的对比。在影片中,潘多拉星球第一次出现在观众面前,是通过夸里奇上校指出的,他一边指着未来的潘多拉星球,一边向杰克说明潘多拉星球是如何的危险。随后,在夸里奇上校的身后就是一片大自然的绿色,尽管这种大自然的绿色被窗户分成了一条条,但是和屋内的灰色的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阳光下闪闪发亮,从而引起了观众强烈的幻想。在接下来的剧情发展中,大面积的绿色占着主要的屏幕,展现纳美人的生活。在生活中,绿色并不是什么奇特的颜色,但是在纳美人的生活中却频频出现,将大自然的生机以及气氛形象展现在观众面前,也变现着纳美人的生活观念。在影片中,以灰色为主的人类生活,在影片的一开始就是各种各样的仪表以及仪器,统统都是通过灰色来展现的。灰色的科技仪器向观众展示了一种陌生以及冰冷的感觉,同时也说明了当时地球资源的匮乏。在影片的中间,当纳美人与人类战斗时,整体的画面也是灰色的,以往绚丽的绿色,顿时失去了光彩,变得暗淡无光。在影片中,将灰色与绿色相错使用,从而使观众更愿意倾向于绿色。

三、结语

《阿凡达》之所以能够创造这么高的票房,受到大量观众的追捧,不仅仅在于其故事的新颖,更多的是不一样的思维,采用不同的色彩,给观众眼前一亮之感。也许《阿凡达》这部影片会淡出观众的视线,但是运用的色彩会给观众留下无尽的回味。我国的电影产业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也要在电影的色彩方面进行创新,为观众打造一幅幅绚丽的画面。

[参考文献]

[1] 王诤。《阿凡达》的理念表达及对色彩流行趋势的冲击[J].新闻爱好者,2010(04).

[2] 何雨津。从《阿凡达》看电影世界设定的对比表达技巧[J].新闻界,2010(02).

[3] 孙铭悦。电影《阿凡达》的文化解读[J].新闻爱好者,2011(05).

[4] 吕瑛。论影片《阿凡达》的色彩运用[J].电影文学,2010(15).

[5] 周婷。瑰丽的视觉盛宴――电影《阿凡达》色彩赏析[J].科技风,2010(01).

阿凡达观后感 篇八

[关键词] 《阿凡达》;霍纳;配乐;自我创新

电影音乐,可以直义地理解为是电影和音乐的产物,理所当然也就是音乐范畴中的一个分支,它与电影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电影音乐作为电影的一个构成要素,可以很好地进一步诠释电影,可以进一步地挖掘电影的内涵和深层次的东西。电影音乐就是起到更好地配合画面来演绎电影的故事情节,就是要起到更好呈现电影的内容在观众面前。虽然故事情节的开展用人物来体现,但音乐却能够独特地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正因为有了电影与音乐的结合,才使得电影更有欣赏的价值。但电影音乐与单纯音乐形式有很大的差别,电影音乐要与电影主题,主人公的思想情绪,场景等相结合,是一种全新的音乐形式。电影音乐的作用是其他艺术形式不能替代的,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它与电影的关系是多重的。它能解释、烘托和提示电影视觉效果,对画面等平面效果的东西更好地解释等。并用电影音乐还能放大情感、补充情节等作用。电影音乐还能够反映人物的内心丰富情感,营造一种特定的时代背景、社会背景等。詹姆斯•卡梅隆导演的电影《阿凡达》能取得这样的成绩,能创下如此不菲的票房收入,除了电影本身之外,电影的其他元素也是非常重要的。它的配乐就是非常成功的,实现了霍纳电影配乐一次自我创新,一次自我蜕变。作曲家詹姆斯•霍纳为了此片配乐的成功到全世界各地进行媒体造势,可谓是尽心尽力。也正因这部电影的配乐,霍纳还获得了当年的奥斯卡最佳配乐提名。可以这样说,《阿凡达》的配乐使得电影《阿凡达》更加光彩夺目。

一、电影《阿凡达》及其音乐

电影《阿凡达》是由著名导演詹姆斯•卡梅隆执导,20世纪福克斯出品的一部科幻电影,自上映以来就创下不菲的票房收入。《阿凡达》电影原声由《泰坦尼克号》的主题曲创作者、奥斯卡奖得主詹姆斯•霍纳作曲。《我懂你》表达的意境是爱情,一个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这首歌曲也获得了第67届电影金球奖最佳原创歌曲的提名。故事讲述的是2154年,前海军陆战队员杰克•萨利为了体现其人生价值,欣然接受派往潘多拉星球去采一种别的星球没有的矿物元素“Unobtanium”,然后在这个星球上发生的一系列故事,当然有正义,也有爱情。

在电影《阿凡达》的整个3小时中,在詹姆斯•霍纳给我们展现了一个全新的潘多拉的声音系统,将新西兰、冰岛和拉普兰乐器结合在一起,当然做了一些变化,给观众表现一个同电影色彩一样奇异绚烂的音乐世界。各种打击乐和无言似的女声咏唱都制造出一个类似非洲音乐的自然系统,多种乐器融合在一起,充分烘托电影的气氛。

二、电影《阿凡达》的配乐

(一)数字音乐与实体音乐的较量

如今的电影音乐市场面临着非常尴尬的局面,人们基本上一打开电影或收音机都能听到数字音乐。一上网络就能下载P2P的电脑原声音乐。但是电影《阿凡达》作为一部商业片,整体包装和利润是他们追求的最佳效果。电影音乐再怎么样,也都是电影发行的必备品,电影音乐理应成为商业电影的一部分。霍纳召集了《泰坦尼克号》音乐创作原班人马来创作《阿凡达》的音乐,整体音乐的包装模式也是按照《泰坦尼克号》的模式来进行的,在他的想象里还是想把《阿凡达》的配乐做成当年《泰坦尼克号》2 000万的发行量,给本来就不太活跃的电影音乐产业加点突击力。但要冲击数字音乐的市场谈何容易,最终《阿凡达》的电影音乐碟也只卖出了数十万张而已。事物是有两面的,我们仔细考量下《阿凡达》的音乐,你会发现在这个非常低迷的市场,在这个被P2P下载的冲击的时代,十万这个数字也是一个相当不错的表现。这些实体唱片销量再加上网络销量总数还是很能说明观众对这部电影的配乐的认可,也说明这部电影的配乐还是相当成功的。

(二)未来与野性的探索

电影《阿凡达》的音乐创作和录制总共花了詹姆斯•霍纳两年的时间,霍纳用一种非常敬业的态度来诠释这部电影的配乐。何况霍纳与卡梅隆过去合作过两次,并且取得了非常辉煌的成绩。这次霍纳也还是用一首像《星球大战》系列、《星际迷航》系列以及《超人》系列那样的开场序曲。除了这种以视觉特效来烘托电影本身,霍纳对电影的诠释都集中在配乐的细节表现上。

电影《阿凡达》来身就是人类对未来社会的探索,为了表达出100年后的人们的世界观,霍纳使用了大量的电子合成音乐,还有大量非常传统的乐器来塑造我们的未来世界。传统乐器诠释的是经典,是大气,是音乐的主导作用,是电影的气场。但非传统乐器能够表达出对未来世界的悲观情绪,也具有非常强的听觉冲击力。詹姆斯•霍纳利用声音的数字化技术创造很多种新的声音效果,然后又将来自于世界各地的民族乐器进行声音采样后,进行重新的合成和混音,最后把这种全新的声音效果在配乐中使用以实现一种具有包容性的,而且是新颖、独一无二的声音造型。这样,詹姆斯•卡梅隆也就创造出我们人类暂时还没有或 “从未经历”过的听觉体验。整个音乐被竖琴和颇具跳跃性音色的合成乐器所引导,用饱含着灵动和起点缀效果的声音来诠释潘多拉这个全新的世界。而音乐创作上也交融着东方小调等大量地域特色的旋律和脱胎于热带雨林原始部落的鼓点音型节奏。此外,音乐中还使用了大量纳美语的吟唱来体现这种原始文明的特色。

除了在音乐中表现未来的因素,电影《阿凡达》的配乐还把更多的精力用到了原生态气息的刻画上,表现出野性的一方面。大量地使用多元化的世界音乐,乐器的演奏方式也是多样化,使用到不同民族的原生态音乐和原生态演奏方式。霍纳还汲取了《启示》和《新世界》的配乐及创作思路,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全新呈现潘多拉(Pandora)星球的世界观。

(三)情感与动作的碰撞

《阿凡达》不仅要表现潘多拉星球的未知性,也要将人类的感情带到那个星球上去,要表达人类的感情,那爱情是再好不过的主题了。霍纳用了10年前《泰坦尼克号》那样的一个爱情主题,并且扩充和丰富了它,创作出了主题曲《我懂你》(I See You)。与《我心依旧》一样还是那样荡气回肠,然后所有的配乐都围绕着这个主题进行发展,将男女主角的爱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观众现在都还能想象二人感情的飞翔场面,是男女主角最直接的关系体现。这种对情感的表达霍纳采用了大量的铜管乐器为主奏,以弦乐为铺垫的方式,当然这种做法其实好早就应用于早期的《星际迷航》的配乐。

除了对情感的丰富表达外,霍纳还用打击乐器来表示电影的动作场景。《阿凡达》的动作场面中,霍纳使用相当直接的音乐素材,主要体现在运用钢管,运用打击乐器和打击音型。在影片高潮,男女主人翁的最终决战里,霍纳创作了近几年少见的超长乐章,既保证了音乐的影像表现力和细节魅力,也表现出对动作独有的理解力。霍纳采用了八度和声,同时引用主题旋律及附属变奏,并配以细节音色加以塑造。

(四)创新与守旧的冲突

电影音乐爱好者对《阿凡达》的音乐评论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他们认为整个配乐没有逃离《泰坦尼克号》的影子。主题歌脱胎于配乐旋律,启用当红歌手演绎,而且不论怎么听都能在主题旋律里听到《我心永恒》的影子。《阿凡达》的主题曲《我懂你》所有的概念都是人们对席琳•迪翁那首销魂的《我心永恒》的概念,人们之所以会去购买《我懂你》那只是人们怀念《我心依旧》而已。如果从这个音乐角度来说,詹姆斯•霍纳的这部配乐总体上是失败的。该部电影的音乐几乎采用了他一贯的自我借鉴的光荣传统,不管是排箫制造的悬疑音色,还是泛滥成灾的四音动机,整个配乐的主题旋律和商业包装模式也是在按照《泰坦尼克号》的模式进行。但我们要注意的是,既然该作曲家早就被贴上了“自我借鉴”的标签,那么看待他作品的角度就应该做一些调整。

值得一提的是,该部电影还是用独特的音乐实验性手段创造出了一个相对完善的音乐体系。这个体系与作曲家阿兰•希尔维斯特利的《回到未来》的电影配乐有相似之处,我们可以很明显地听到《阿凡达》的配乐始终都保持在作曲家本人所构造的这个音乐空间内,笔者想这个就是本片音乐最为神奇的地方。随着最近20年人们聆听电影音乐模式的逐步变化,再加上产业的浮躁之气,越来越多的听者更以那种在配乐中听到大量的低频“噪音”为喜,而事实上霍纳也投入了很多的精力去探索电影音乐创新性研究。除了在音乐形象的创造上使用传统音乐创作技法外,更用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实验性手段将电影配乐推向另一个高度。

三、结 语

电影音乐的作用是其他艺术形式不能替代的,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它与电影的关系是多重的。它能解释、烘托和提示电影视觉效果,对画面等平面效果的东西更好地解释等。并用电影音乐还能放大情感、补充情节等作用。电影音乐还能够反映人物的内心丰富情感。营造一种特定的时代背景、社会背景等。《阿凡达》的音乐,从去年年初就开始显露风声,到上映数月前的主题曲首发、唱片预购,最后再到作曲家詹姆斯•霍纳频繁地在各大媒体露脸为音乐宣传造势,詹姆斯•卡梅隆的目的可想而知,那就是力争为《阿凡达》的配乐再造一个《泰坦尼克号》式的神话。《阿凡达》音乐的整体商业包装俨然是在按照《泰坦尼克号》的模式进行:主题歌脱胎于配乐旋律,启用当红歌手演绎,而且在主题旋律里能听到《我心永恒》的影子。但《泰坦尼克号》音乐的成功显然难以被《阿凡达》复制。但《阿凡达》电影配乐却是霍纳的一次自我创新,一次自我蜕变,一次更高层次的挑战。《阿凡达》的配乐是数字音乐与实体音乐的较量;是未来与野性的探索;是情感与动作的碰撞;是创新与守旧的冲突。

[参考文献]

[1] 曾田力。音乐中的启示――《阿凡达》音乐解读[J].当代电影, 2010(09).

[2] 龚叶。天神下凡之美――《阿凡达》原画精美设计欣赏[J].中国校外教育:美术, 2010(09).

最新范文

36 32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