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米范文>作文写作>体裁作文>读后感

《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精彩8篇)

2024-05-14 13:00:53

《肖申克的救赎》无疑是一部励志的杰作,影片的一切似乎都在表明:日常生活埋葬着所有的希望和梦想,以及对幸福、自由、友谊和爱情的感知能力。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本文是一米范文细致的小编为家人们找到的8篇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的相关范文,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200字 篇一

刚刚看了肖申克的救赎,感觉自己被教育了,安迪经历了那么多的不幸被误判在监狱里关了将近20年,而他并没有消沉的过这20年,他仍对生活抱着希望,即使身体没办法享受自由也要让灵魂不受任何约束,在狱中几乎所有人都被体制化,像老布即使给了他自由他也没办法在社会上生存下去,最后只能结束自己的生命,因为他对生活已经失去了希望,而安迪从来没有放弃希望,直到他逃狱成功,而他的朋友认为自己已经体制化的瑞德也受了他的影响,在假释出狱之后并没有消极像老布那样死去,而是找到安迪和他一起奔向希望

《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 篇二

开篇的数目触目惊心。一个教师从走上工作岗位到退休,大约有35到40年的时间,从技术层面上讲,应该都能成"师",但事实上,教师队伍似乎有些意外,全国1300余万的教师,真正称得上"师"究竟有多少?有人不无心酸地这样描述老师:只是置于玻璃罐里的青蛙,有光明,却没有前途,这让我不得不想起了"肖申克"。

肖申克是一个监狱。但那里不失是一个小社会,等级分明,人物详尽,各司其职,有着明确的规章制度,在其下也有着很具影响的潜规则,导演用这样"一滴水见太阳光辉"的张力,把观众带入他的大预设: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座大监狱。

在这所大监狱里,你如何救赎你自己?

主角安迪给我们带来的是什么?是希望。

有了希望,肖申克监狱不过是一座形同虚设的监狱,有了希望,一把小小的锤子,一张大海报,便可以救赎生命,可以救赎自由。有了希望安迪可以在救赎自己的过程中尽情的享受每一个小小的乐趣,并将这乐趣传播开来,将希望播种在每个人心里。

希望就是本文所要表述的核心词汇:成长意识。所谓成长意识,就是教师个体自我成长的强烈欲望和内心渴求。注意这里的关键赐予,自我、内心,表明是一种自愿、自觉、自律、自立。

在《肖申克的救赎中》有一次精彩的对话,当安迪说出希望这个字眼时候,瑞得如是解释:希望?听我说一句老朋友,希望是很危险的,它会让你发疯,在这种地方,千万不要有这种念头。

这是对困于肖申克的一种提醒,因为他们已经是被制度化了。

什么是制度化?又是瑞得来解释:刚入狱的时候,你痛恨周围的高墙;慢慢的,你习惯生活在其中;最终你会发现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那就是制度化。那个在肖申克当了50年的图书管理员,当得知自己被假释时,却是要将与他告别的人杀死以继续留在这里,最终上吊,这就是制度化的悲哀。

老师从刚毕业踏上讲台,可以说就是被制度化的,换一个词说就是被格式化了。慢慢被消掉自己的棱角,慢慢适应着制度,慢慢习惯,一眼望去,有多少张麻木而绝望的脸在校园里耕耘,那么刺眼而又无动于衷,你是否已然处于"沉睡"状态。

唤醒你内心的,那个叫做希望的东西呢?

于是,就有了另外一个本文核心词汇:成长行动。希望总是要付诸于行动中的,否则是空谈。

安迪管理图书馆,要改变现状,每周一封写信,终于有回应,然后每周两封,终于有州政府支持,得到稳妥支金;他用一把小锤子,一张海报,用了20年的时光,给自己叩开走出肖申克,通往自由的路,他赢得了自由。

成长行动在安迪的手中就是小锤子和一张大海报,以及一个缜密的头脑。老师的手上是什么?

书上给老师的成长行动点出五个方面。行动计划、行动目标、行动策略、行动恒心和行动境界。

核心词汇:行动计划,就是成长行动的具体安排。安迪用20年的时间和耐心,用一柄比铅笔大不了多少的手锤,挖通了一条通往自由的道路。这条路他的狱友瑞德认为600年才能挖通。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很好理解。

核心词汇,行动目标,就是成长行动该达到的目标。这很好理解,不必多说。

核心词汇:行动策略,就是教师在成长行动中需要考虑的方法和应遵循的原则。凡事都不可蛮干,这是真理。安迪的行动无不充满着策略性,随身带500美元去申肖克,为自己购置所需要的物品,包括海报和铁锤,冷静地用专业分析逃税帮工友讨啤酒,渐渐成为狱警的会计师,从体力劳动转向脑力劳动,成为诺顿的洗钱的助手后,虚构人物转账,继而在越狱后扳倒了他。

所谓得法者事半功倍,不得法者事倍功半。作为一个老师的策略,就不能紧紧盯住你的专业上,眼光更多的要考虑到自己作为一个人的修养该是如何的。就像安迪那样,喝啤酒就是像帮自家盖房子那样,多么惬意,这是作为一个自由人的向往。

核心词汇:行动恒心,指的是行动的持久性,坚持性。有志者,事竞成,这是我们常挂嘴边的一句话。但事实上正如书中所言,我们教师缺乏的不是"志",而是"常志",所有光有"志"是不一定"事竟成"的。安迪坚持了20年,你又能为自己的目标坚持几年?

核心词汇:行动境界,是行动的"真"的情感体验和"美"的心灵呼唤,它能保证行动的持久和有效。看过电影的人,都不会忘记那个场景,安迪通过扬声器将《费加罗的葬礼》音乐播放出来,导演处理的非常好,愤怒的狱警,碌碌无为的服刑人员,麻木不仁的服刑人员、绝望悲观的服刑人员,纷纷停止了手中的工作,将目光投向那个扬声器,此时,目光越过的是高墙,是那一道道桅杆,那是对自由的渴望,对生的向往,对未来的一种憧憬,这种美好的场景令我不得自拔。

作为老师,在自己的专业成长上,永远都不能带有功力性质的。你要做的是教好孩子,努力让她们快乐学习,快乐地拿到好成绩,这才是你的目标。

希望是关不住的,锁不牢的,是有翅膀的鸟,是流动的空气,是息息尚存的呼吸,是永远无法遏制的,是任何黑暗都无法染指的。意识尚存,成长就犹存,有了希望就有了一切,有了希望就一切皆有可能。

那么,请你救赎你自己逃出"肖申克"吧!不要让自己格式化在自己的囚笼里。套用电影里的台词来结束我的笔记:希望是好事,甚至是最好的事,美好的东西永不会死

《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 篇三

今天看完《肖申克的救赎》对我的感触还是挺大的,让我知道了希望真的不是一件坏事,有希望才会有努力的必要。

其实刚开始真的没有很认真去看,因为我看电视比较喜欢开弹幕,弹幕上很多人说这个电影看不懂,当时就为自己智商堪忧了…,主人公安迪以为是自己杀害了自己的妻子和情夫,被冤枉入伍,从刚来入狱一个月不跟别人沟通,到后来的跟瑞德成为好友,并且在狱中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自己的生存之路…,后来看到安迪20年时间用小铁锥挖出了别人600年也挖不出的通道,最后越狱成功。我被安迪身上这种坚持不懈的毅力打动了,我起初抱着很好奇的心理,想知道知道自己是被诬陷以后的安迪究竟会怎样打发自己的余生,是放弃吧。在经历过这样大的转变后,应该就会选择放弃吧。不过另我出乎意料的是,他从来没有放弃过希望,即使身处绝望,依然能对生活充满希望,并且坚持了20年挖出能够通往自由的道路。

包括后来的一个点安迪给瑞德希望,不让瑞德走布鲁克的后路,布鲁克一个在监狱呆了大半辈子的人,因为不想出狱离开,差点又做错事,出狱后虽然获得了自由,但是离开了肖申克监狱,离开了自己熟悉大半辈子的环境,人,最终选择了从这个时间消失,安迪就是怕瑞德也会这样,无法适应这个社会,所以在自己还没有逃狱前跟瑞德说了自己想去的地方,自己跟妻子求婚的地方,给了瑞德出狱后活下去的'希望,包括影片最后的相遇。

总的来说是希望给了他无尽的动力,才能让他二十年来坚持不懈,就是这么一个不可思议的故事,深深地震撼了我,对生活要有希望,一切都会往美好的方向发展,当然也需要给身边人带来希望!

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 篇四

第一次读《肖申克的救赎》还是上高三的时候,那时内心充满了敬佩之情。如今第二次读这本书,心中除了敬佩之情外,又多了一分思考:肖申克的救赎,到底是谁得到了救赎?是安迪吗?好像是的。

安迪被指控杀害自己的妻子和她的情人,从而被判无期徒刑。但随着故事的发展,我知道,安迪是无辜的,但是谁又能说他是无罪?故事的最后,安迪逃狱前对他的好友瑞德说:“是我杀了她,因为我的不善表白,害她离我而去。”人与人之间的爱,即使再伟大,也需要向对方诉说。也许,如果安迪善于向他的妻子表达他的爱的话,这一场悲剧就不会发生。这,也许就是安迪需要救赎的地方。

安迪在监狱里的19年,救赎的就是自己。正因为在监狱里的所看所思,他深深的明白,爱别人就要表达出来,也是因为这样,他才会在修葺房屋的时候,冒着生命的危险,利用自己的知识,为自己的“同事”赢得了一点点的自由。

“公差犯人,在五月的早上十点,喝着冰凉的啤酒,由肖申克监狱历来最狠的狱官请的客。阳光洒肩头,仿佛自由人,像在修葺自家屋顶,我们仿佛造物之主般存在。”就在这一刻,安迪和他的同事们得到了心灵上的救赎。那是生为人的自由,当然,还有安迪自己的那份帮助他人的愉悦,正是通过这种行为,他表达了对别人的爱。

自我的救赎从此开始。

当然,监狱的生活不是那么的美好。从第一天,洗澡和洒除虱粉,带他们进入到了监狱的生活。而老鸟们对菜鸟们的捉弄,又给他们上了残酷的一课。紧接着,三姐妹对安迪的骚扰与毒打,并没有使安迪屈服。他依旧坚持着自己的原则。每当我看到安迪被三姐妹毒打时,总是悬着一颗心。心中矛盾不已。既希望安迪不要屈服与三姐妹的淫威,又希望他少受点苦。但是,安迪的确是好样的,他以他的行为告诉了我们什么是坚强。

后来,安迪开始向议会写信,一周一信,整整写了六年。正是由于他的坚持,终于使得监狱得到一笔钱及捐赠的图书。欣喜若狂时,他播放了《费加罗的婚礼》。面对监狱长的发怒与威胁,他微笑着放大声音“有音乐才不会忘记,是石墙关不住的,在心里,有他们管不到的,是完全属于你的,希望。”也许,这就是安迪播放音乐的目的,他要带给所有囚犯们希望!

“监狱里的高墙实在是很有趣,刚入狱的时候,你痛恨周围的高墙;慢慢地,你习惯了生活在其中;最终你会发现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这就是体制化。”也许,安迪害怕自己的伙伴们在这种体制化中磨灭自由的希望,他利用自己的知识,为监狱长洗钱,来为自己的伙伴们获得更大的利益。

他每周写两封信给议会和慈善团体,将监狱里的储蓄室改成了新英格兰最棒的监狱图书馆。而且,还帮囚友们考取中学文凭。日子就这样过去了。虽然安迪早就挖好了地洞,但是,他一直没有离开监狱,因为他觉得自己应该救赎自己的囚友,同时,也救赎着自己。妻子的死深深地打击了他,也许,他是以这种方式来赎罪。但汤米和他的惨死,促使他逃离监狱,揭发监狱长的罪行。

于是,他从自己挖了19年的地道中爬出来,逃离了监狱。当他终于逃离时,在暴雨中,他脱下衣服,伸开双臂,迎接着新生。我才知道,自由,一直都在他的心中。那一刻,我忍不住潸然泪下,不仅为他的重获自由高兴,更感动于他的执着。

安迪的自我救赎,在他的努力适应环境,利用自己的知识,并通过朋友的互相帮助,既救赎了自己,又救赎了他人——心灵上的!

当然,也救赎了我!我更懂得了救赎的含义——面对厄运,不去抱怨,努力适应它。利用自己的知识,和伙伴们互相帮助。坚守信念,永不放弃!也许,面对环境的不如人意,我会自我消沉;面对人际关系的困惑;我会黯然;面对学习的压力,我会放弃。但是,从安迪身上,我看到了他写信时的坚毅,挖地道时的不放弃,帮助别人时的不抛弃。他,就是我心理上的支撑点。

从此,自我救赎,正在开始……

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 篇五

“人,不是忙着活,就是忙着死”主人公安迪的这句话给我启发很大,一个人只有心中有希望,而且用实际行动解救自己,才能获得真实的自在。

故事讲的是安迪因被冤枉背上了杀死妻子和妻子情夫的罪名而被判了无期徒刑。经过他19年的尽力,挖墙逃狱了。安迪之所以能获取自在,有很大的一部分缘由是他有非凡的聪慧与天赋,还有他那刚强的毅力。安迪向几乎能弄到所有器材的瑞德买来一把小锤子,并把他藏在圣经中。瑞德开玩笑的说,要有六百年才能逃生,而安迪只用19年,他用海报贴住了那个挖的黑洞。安迪19年来抱着心中的希望,与对自在的渴望,去挖掘可以救赎他的通道。这便是他追求自在的过程。安迪因为心中有信心,便没有被体制化。像老瑞德说的顺应了监狱的生活就离不开监狱,而他不被外界所影响。而安迪最初通过雷声砸破了下水道管,忍着恶臭爬了500米。到最初的那一刻混着雷雨声,冲刷着安迪的全身冲着安迪20年在监狱的污秽……那一刻,他自在了!是啊!是安迪心中不变的信心是他对梦想。对自在的追求,他真正把自己救赎了!

我对《肖申克的救赎》的感受是:寄义深刻复杂,虽然不克不及全部读懂,但也理解了之前从未想过的,心中充满希望与对抱负中的自己的追求。鲨堡这个可怕的监狱就像我们人生中必定遭受的极大的挫折。像老布,他就被“体质化”打倒了,最初选择了永远的和平——自杀,可能会一点一点的打倒你,改变你,最初让你绝望。而海利和监狱长就像人活路上有权威的人,他们命令你,熬煎你,为所欲为。老布被这一切打倒了。而安迪没有,他选择相信自己,不放弃尽力与希望,耐心等待着性命中属于他的辉煌。他释放了。救赎了他自己。这也是一种人生价值观。老瑞德就是安迪的心,安迪寄托他去她自己与妻子快乐的地方,完成对妻子的赎罪。最初瑞德与安迪相拥,给电影了一个圆满的结局,真叫人心花怒放啊!安迪在解救自己的同时也解救了瑞德,让他也为希望而活。最初一刻,我与作者产生了共鸣,那就是——心中充满希望。

看完了这部影片,就仿佛自己也得到了心灵的净化,对人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相信自己,不放弃希望与尽力……

肖申克的救赎英文观后感 篇六

After watching the whole movie, what impressed me most was Andy's efforts to expand the library in the prison and his final escape. Andy, a man who works in a bank, is naturally full of books and books, and has a wealth of knowledge. He was proficient in all aspects of politics and economics, and gave me the impression that he was a mathematical genius. As long as it was related to economics, nothing seemed to faze him. Because of this, he got the position of the warden, in order to launder money, he naturally became a celebrity in the prison.

Once when he was transferred to the library, he told his fellow inmates that he wanted money to expand the library, which they all found impossible. So he wrote a letter to the government every week, day after day, his letters were only sent out, but did not return, a year later, still so, but he did not give up, still keep writing, another year, his efforts have a small result, he began to write two letters a week. I couldn't believe his amazing persistence. 19 years in prison is too much for him, he wants to get out of this place, he escaped from the tunnel he dug for 19 years, he went through the sewer, the stench is more than most people can stand and it's a long distance...

Andy's endurance is hard to imagine. He's been digging tunnels for 19 years and writing letters for three. This perseverance really let me admire, I should be like him in the study of hard work, to reach the goal of perseverance.

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 篇七

肖申克的救赎值得看两遍,甚至更多遍。大部分电影如同时装,赶一个时髦,过上一把瘾,就永远过去了。但是确实有些电影是可以沉下来的,它将在这个世界永存,比如肖申克的救赎。有些电影,给我们感官上的快感,让我们暂时降低智商,如孩童般地快乐;有些电影,给我们人世间没有的奇景,满足我们白日间想入非非的幻想;而肖申克的救赎不同,它是一部感动我们心灵的电影。

最初听到肖申克的救赎这个片名,以为肖申克是个人名。实际肖申克不是这部片子中两个男主人公的任何一个,它是一个地名,即“鲨堡监狱”。

这个监狱,是座人间炼狱,不仅是因为它那里狱卒残暴、狱霸横行,而且是因为它对人的精神的磨蚀。在那种漫漫无期的禁锢中消磨生命,似乎只有全部放弃希望变。

成行尸走肉才能生存下来。但是在监中服无期徒刑的安迪不同意这样,他像是用一件无形的护身罩护住自己,心中永远有希望。

肖申克的救赎中的什么感动了我们?是安迪历经20xx年的牢狱之灾、20xx年水滴石穿般地不懈挖掘,终于在一个雷雨交加之夜从500码长的污粪。

管道中爬出,奔向自由?是安迪的朋友阿瑞在被关押40年后在假释审查官面前那番看似无谓,却令人动容的话?(“我没有一天不在后悔,我回过头去看看往昔,那个愚蠢的男孩儿犯下了可怕的罪行……小男孩早已不见了,只剩下这个厌物,垂垂老矣。”)

——是这些,却又不仅是这些。电影是在一点一滴的叙述中渐渐渗入我们的心灵的。如果要全讲述出来,就要把电影整个重讲一遍。是的,一点一滴地叙述,那撞击我们心灵的东西在你不设防间直触你的内心深处。即使在唯一能证明安迪是无辜的证人被监狱长枪杀了以后,安迪仍不肯放弃希望。阿瑞看到他在神思恍惚间讲述自己心中最美好的记忆与梦想,以为他快要精神崩溃了,“人的忍耐总是有限的……”他这样解释安迪。其实如果真是这样,我们也会如此原谅安迪:曾有多少人被残酷的环境毁掉啊!

但是——这真是好莱坞式的——电影竟然不给我们这个充满必然的悲剧结局。安迪没有被命运毁掉,他获得了一个完满的结局。他重获自由,惩罚了监狱长等恶人,还与老友阿瑞在海边重逢。知道这情景是梦,好莱坞制造的梦,但我们仍然感激这梦,因为它实在是太美好了。回想一下这部影片,虽然讲了那么多残酷的事,但留在我们脑海中的竟然都是美好的记忆。比如安迪冒死向看守队长进言,为狱友们赢得了一箱破,大家在阳光下畅饮的情景;比如安迪不顾一切进入监狱长办公室为大家播放费加罗的婚礼的场面:你从来没有觉得自由的阳光是如此灿烂,莫扎特的音乐是如此美妙。那些平日里最粗劣最愚昧的人在这一瞬间都变得高尚美丽,容光焕发……这时你就明白了:为什么人类在经历了那样多的苦难与沉沦之后,还能生存,因为美好永在,希望永在。

《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 篇八

这个暑假由于学校的推荐,我观看了《肖申克的救赎》这部电影,之前就对它早有耳闻,超高的评分和口碑让我对它非常期待,下面是我对它的观看体验。

首先,这部电影本身可以简要概括为一个遭受了冤屈的银行家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走出监狱得到自由生活的故事。这个主题本身所蕴含的自由,人权思想在当下也是非常的常见,并没有多新奇,然而就是这样一条简单的脉络,制作人员在其中穿插了许多暗示和内涵,将整部电影的形象与内容丰满了起来,就好比写小说,同样是爱情小说,我们可能只能写成普普通通的玛丽苏小说,而大师却能将其润色升华为“简爱”这样的世界名著。

本片的大部分情节都在监狱中发生,一般来说以这种背景创作的有两种线路,要么通过描写监狱内部勾心斗角,权钱交易,尔虞我诈,最后发现小伙伴的悲惨过往,从而揭露社会问题的黑深残作品。或者就是以监狱为一个背景,通过极其艰苦困难的条件来反映出主人公的刚强,从而表达诸如乐观,不向命运屈服这样的思想。而肖申克不是,它没有否认监狱的黑暗,在影片的开头,就有犯人被随意殴打甚至死亡的场面,初看时着实让我吓了一跳,随着故事发展下去,我们能够看到主角在监狱中为了“光明”的种种努力。诚然,他也不是那种天才,徒手造炸弹,家财万贯,意志坚定,面对任何挫折都不动摇的人,那是神,而安迪只是一个可怜的纯情银行家罢了,只是一个有小聪明的普通人,他有自己的感情,在被监狱长拒绝出狱后也曾经丧失过希望,灰头土脸的活着,他的才智也不得不屈从偷税漏税这些邪恶的伎俩,与他在徒弟被杀时露出的绝望与我们这些普通人如出一辙,监狱的黑暗也曾向他招手。我认为最能概括这些思想的是在他被姐妹帮羞辱的时候,正如电影中说的,我很希望我能说安迪奋力反抗,最后打败了姐妹帮,然而这不是童话世界,这里是监狱。这个世界并非非黑即白,而是一道精致的灰色。真正的强大不是说在面对所有困难时都能承担的能力,而是即使被命运打倒在地也不会失去自己方向的决心。

我相信,安迪不会是第一个,当然也不会是最后一个有才能但是冤屈入狱的人,然而只有他一个人,最后打破了那扇墙壁,来到了自由的世界。是他最有智慧还是最有力量呢,都不是。他从一开始就已经做好了出狱的准备,用一块鹤嘴锄,挖透监狱的大墙壁,听起来像是个童话故事但也并不是遥不可及,试问安迪的狱友们哪个不比他有力量,有时间?电影中的布鲁克斯其实可以算是一个例子,他1911年入狱,大半辈子都在监狱度过,监狱的墙壁从束缚他渐渐到保护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哪怕真的走到了墙外,他的心里也会永远被无形的枷锁束缚了,有时候啊,困住一个人的,往往是他自己。而安迪在监狱中的二十年也明白了很多,这里有黑暗,无情的棍棒,恶心的狱友以及道貌岸然的典狱长,到头来,宗教与信仰在钱权面前也只不过是遮掩保险柜前的那副画罢了。当舍友都是文盲流氓时,安迪在用自己的努力办了一个图书馆,即使是全世界的黑暗也不能遮住一支蜡烛的光辉,就像他向士官讨要冰镇啤酒一样,他并不是真的想要一瓶来喝,他只不过是来怀念自由的时光罢了,设立图书馆大概也是如此。但与啤酒不同的是,安迪不仅仅只为了愉悦自己,哪怕是一个素不相识,负有恶名的小混混,他也愿意用自己的时间,去亲力亲为的辅导他,子曰:“吾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盖如是也。这种善良是伟大的,但在监狱里格格不入,监狱不是童话世界,他还是要服务于典狱长的淫威下,接近全力却无法改变这个无情的社会,也只能选择离开了。当他决定凿穿墙壁,爬过五百米长的地下管道,走向墨西哥的阳光时,没有人能说他自私。

命运给予他最大的打击,空有天赋,女友背叛,锒铛入狱,苟且偷生,他仍然在逆境中保持自我,保持一颗真诚的心。暴力,欺诈,宗教,欲望,所有社会中的阴暗面在电影中到表现的淋漓尽致,然而在经历了这些后,真诚,勇敢,美学,善良与追求自由这些我们心中最原初,最美好的品质,安迪将它们保存的完好如初。如果有来生,安迪一定更希望他能在大树下,和他最爱的女孩相约白头。我们不能知晓背叛的真正原因,恐怕他也会因此一直心存愧疚,但是在结尾处,海风铺面,海鸥盘旋,一个酒店,一只小船,安迪与她久别重逢,相拥而泣时,我们都知道,他们在肖申克完成了对自己的救赎。

最新范文

35 340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