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米范文>作文写作>阅读答案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优秀6篇

2022-10-05 05:29:01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优秀6篇》是由一米范文为您提供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相关范文样本,希望可以在您写作“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相关文案时,起到一定的参考价值。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篇一

作者:陆游朝代:南宋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创作背景 篇二

这组爱国主义诗篇作于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年)的秋天,当时陆游已经六十八岁,罢归山阴(今浙江绍兴)故里已经四年。但平静的村居生活并不能使老人的心平静下来。南宋时期,金兵占领了中原地区。诗人作此诗时,中原地区已沦陷于金人之手六十多年了。此时爱国诗人陆游被罢斥归故乡,在山阴乡下向往着中原地区的大好河山,也惦念着中原地区的人民,盼望宋朝能够尽快收复中原,实现统一。此时虽值初秋,暑威仍厉,天气的热闷与心头的煎沸,使他不能安睡。将晓之际,他步出篱门,以舒烦热,心头怅触,写下这两首诗。

注释 篇三

1.将晓:天将要亮。篱门:竹子或树枝编的门。同题诗有二首,这是第二首。

2.三万里河:指黄河。“三万里”形容它的长。

3.五千仞岳:指西岳华山。“五千仞”形容它的高。古人以八尺为一仞。

4.王师:指宋王朝的军队。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赏析 篇四

《秋夜将晓篱门迎凉有感》是宋代诗人陆游所写,主要是写南宋时期,金国侵略,民不聊生,诗人希望回到过去的事。

第一句“三万里河东入海”,光是念着“三万里河”这四个字,就让人感受到黄河激情奔流,涛涛翻滚的场面。这里本描写黄河的长,实际是在写祖国以前繁荣昌盛,如黄河那样波涛滚滚,活力无限,也写出了以前祖国国王的辽阔。

第二句“五千仞岳上摩天”和第一句一样是写景物的。“五千仞岳”眼前就浮现出华山高高耸立,直入云霄,好像能碰到天了,十分壮观、激昂。这里本描写华山的高,也是借此来说明以前祖国权力是如华山这样高的,但自从金国统权之后,如此秀丽的山河却被别人夺走了,表达了诗人愤恨的思想感情。

诗中的第三句“遗民泪尽胡尘里”突然从本来美好的景色,笔锋一转成了悲。“遗民”在这里是指在金国统治地区的原宋朝百姓。“泪尽”是眼泪都流光了。“胡尘”指的是金统治地区的风沙,也借指金朝政权的冷酷。原本在宋朝生活得好好的百姓,受到金政权的欺压,眼泪都流干了。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在金国统台地区的宋朝百姓企盼南宋朝廷收复失,却一次次落空的失望之情,读起来令人心生酸楚。

在第四句“南望王师又一年”中,有和第三句一样的失望落空的情感,也抒发了出诗人失望,但尚未绝望的心情和诗人的满腔悲愤,热切期盼。

作者简介 篇五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1]),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宰臣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次年,幕府解散,陆游奉诏入蜀,与四川制置使范成大相知。宋光宗继位后,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即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书成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1210年)与世长辞,留绝笔《示儿》。

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具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词与散文成就亦高,宋人刘克庄谓其词“激昂慷慨者,稼轩不能过”。有手定《剑南诗稿》85卷,收诗9000余首。又有《渭南文集》50卷、《老学庵笔记》10卷及《南唐书》等。书法遒劲奔放,存世墨迹有《苦寒帖》等。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的赏析 篇六

出自宋代诗人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赏析

这是一首爱国主义诗篇,作于1192年(宋宗光绍熙三年)的秋天,诗人当时在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

南宋时期,金兵占领了中原地区。诗人作此诗时,中原地区已沦陷于金人之手六十多年了。此时爱国诗人陆游被罢斥归故乡,在山阴(今浙江绍兴)乡下向往着中原地区的大好河山,也惦念着中原地区的人民,盼望宋朝能够尽快收复中原,实现统一。

六十八岁的陆游,罢归山阴故里已经四年。但平静的村居生活并不能使老人的心平静下来。此时虽值初秋,暑威仍厉,天气的热闷与心头的煎沸,使他不能安睡。将晓之际,他步出篱门,以舒烦热,心头怅触,写下两首诗,这是其中的一首。

诗人热情地赞美了沦陷区的祖国大好河山,对沦陷区百姓的痛苦予以极大的同情,而对南宋统治者不收复失地表示无比的愤慨。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这两句描写了沦陷区祖国山河的壮美,充满了向往之情。黄河滚滚东流,一直流入大海;西岳华山高耸,直插云霄。诗人大笔如椽,极力赞美祖国的山河。然而这美好的河山却一直被金人占领,字里行间流露出悲痛之情。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这两句写沦陷区的百姓热切盼望恢复之情景。沦陷区的百姓在金人的铁蹄下痛苦呻吟,他们的泪水已经流干了,他们多么想回到祖国的怀抱啊,然而年年盼望王师北伐,年年都注定失望。泪尽、又都是充满感情的词汇。南宋统治者奉行投降路线,每每和金人签定和约,他们置沦陷区百姓的死活于不顾,诗人的感慨之情溢于言表。

这首诗爱憎分明,感情真挚、沉痛,尤其是前两句用夸张手法极力赞美祖国半壁河山的壮丽,正所谓以乐景写哀,则哀感倍生。

诗中运用夸张和想象,真切地反映了在金国统治下,北方人民遭受的苦难和他热爱祖国、盼望南宋王朝的军队早日收复国土的思想感情;表现了诗人对沦陷的壮丽河山、苦难百姓的深切怀念和念念不忘收复失地的爱国热情;字里行间也流露出对南宋统治者长期未能收复失地的失望和悲愤的心情。

前两句是写景,描写祖国北方的壮丽河山,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三万里和五千仞是夸张的语言,赞叹黄河的长远和华山的高耸。东入海写出黄河浩浩荡荡奔流入海的磅礴气势;上摩天表现了华山巍峨高峻直刺云天的壮美雄姿。

后两句是在写景的基础上抒情,写沦陷区人民的痛苦、失望。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多年来,在金兵的铁蹄下,沦陷区百姓不知遭受了多少苦难,眼泪都流干了。泪尽二字,包含着无限的辛酸,他们眼巴巴地望着南方,盼望朝廷军队前来收复失地,可是一年又一年,他们所等来的只有失望和痛苦。一个尽字,表现了沦陷区人民苦难的深重。一个又字,表现了沦陷区人民对南宋朝廷的彻底失望。

这首诗虽然只有四句,但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思想。诗的前两句用壮阔的景色来衬托后两句悲凉的心情,使诗中的感情更加沉重,使人读后产生强烈的共鸣。

以上就是一秘为大家整理的6篇《《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能够帮助到您,是一秘最开心的事情。

最新范文

92 17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