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米范文>作文写作>小学作文>六年级作文

家乡的风俗500字六年级作文优秀9篇

2024-04-02 23:16:08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本文是美丽的编辑给大家分享的家乡的风俗500字六年级作文优秀9篇,欢迎参考。

家乡的风俗500字六年级作文 篇一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我们邵阳的春节也是如此。祭灶神,扫灰尘,杀年猪,打糍粑,煮年根。

从前每家每户都会养几头猪,过年的时候杀一头来煮年根。现在和以前不一样啦,农村离养猪的很少,作文外婆去市场上买了几十斤猪肉,把猪肉切成大块,把上面的毛用烧红的铁烫干净,再杀几只鸡处理干净后,和肉一起放到一口大锅里,用柴火煮着。等绕组到可以把筷子插进去后就差不多了。拿一个不锈钢的大盆装着放到堂屋门口,再倒上三杯酒,点上三柱香烧一些纸钱,再放一挂鞭炮。祈求来年风调雨顺。我不经感叹,原来的条件艰苦却不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现在经济条件变好了。我们更要好好学习,让生活蒸蒸日上。

传说是因为以前农耕社会不发达。杀猪杀掉自己养的猪,割肉拿去集市上卖过年的肉,但是当时的人都很贫困,所以只有在一年一度的春节才能吃到肉。固始春年跟流传下来的传统民俗是主年庚。

主年庚一定离不开杀年猪,以前每家每户都会杀年猪,那时的猪养一年只有近百斤,是吃草长大的,所以比现在的味道要好很多,杀的猪肉用来煮,肉跟猪血都给邻居们分一碗。年味是真的非常非常的浓。

现如今春节的年味越来越淡,只有一小部分人坚持传统,大部分把春节当做一个普通的假期,所以我们要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小学生家乡风俗的作文500字 篇二

“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风。″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在我的印象中,我的老家每在三四月份会举办一个梨花节,也可以叫做桃花节。

我的老家位于寿县八公山脚下的郝家圩村,那里盛产水果,什么梨啊,桃子啊,葡萄啊,无花果啊……都是一些特别常见的水果,特别是梨树和桃树随处可见,每到桃花梨花盛开的季节,山上田间到处可见它们的身影,因此便有了桃花节。

一连十几天都可以是桃花节,一直到山上的花全部落光之后才结束。那几天特别热闹,不比过年的气氛差。当地的人们都非常重视每年的桃花节,所以那天到处堵车,人山人海,人声鼎沸。有些重视的家庭还会在那一天里放炮,一一天听到十几场炮并不稀奇,在花朵竞相开放的时候,还会举办许多节目在舞台上表演,小孩子们都要三五成群地跟着两名大人上山、捕鱼、抓虾、赏花。看人们看表演看的不亦乐乎,小孩子也玩的不亦乐乎。

在半山腰中有一条公路,从公路上往下看,你会发现真正的绝世美景一一大片大片的油菜花。山间还有一个小峡谷,小峡谷里面有个桃花林,桃树在小路两旁错落有序,一条有小鱼小虾逗留的小溪环绕在桃林四周。

似霞一样的红桃花,是委婉的;像雪一样白的梨花,是朴素的;像金子一样的油菜花;是热情的。桃花劫没有什么特殊的寓意,那一天只是纯属的赏花,除了这些,留下的只有人们的欢声笑语。

冬至 篇三

冬至,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象征着冬天的到来。在这一天,客家人喜欢酿酒,认为冬至时水最醇;杭州人会吃年糕,祝小孩子“年年长高";北方则习惯吃饺子,甚至有“冬至不揣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谚……而在我生活的重庆,冬至,便是吃羊肉的日子。

为什么要吃羊肉呢?妈妈说,羊肉拥有很高的热量,以暖祛寒,所以冬天吃羊肉对身体很好。哇!想不到,一个普普通通的习俗还有这么深的学问呢!于所以每个冬至,吃羊肉时,我几乎都饱含敬意地看着面前那锅热腾腾的羊肉汤。

的确,吃羊肉时,是感受得到妈妈说的祛寒的。夹一块煮好的羊肉送进嘴里,鲜昧立即在唇齿之间弥漫开来。等咽下羊肉,作文肠胃马上就生出一股暖意,像是捂着小火坛。吃羊肉时,要是能捞到一片肥羊肉,那才叫妙呢!肥的羊肉不似肥猪肉那么腻,最大的味道就是香,和着些许蔬菜下肚后,还得再嘬嘬筷子上的汤汁才能满足。

吃完了羊肉,便到了最重要的环节——喝羊肉汤。撇开油点子,盛上一碗近乎乳白色的鲜羊肉汤,与锅中剩余的羊肉一同喝下,最后再呼出一口心满意足的热气——又度过了一个冬至。

吃了羊肉、喝了肉汤,背上、手上、额头上都会沁出汗来,这便是湿气被羊肉逼出来了。于是,人们又可以温暖地度过一个寒冷的冬天了……

家乡的风俗作文400字 篇四

五月五,是端午,温州人家家户户都有草头汤洗澡的传统。每年这个时候,大街上都飘着一股草药的`味道。

所谓的草头汤其实就是艾草、葛蒲、金银花等十多味挥发性中草药混合煮成。在端午节这天温州人习惯用草头汤为小孩子洗澡。据说,可以防止皮肤病,洗了之后不会长疥疮,还可以清凉解毒,驱暑避热。

端午在五月,“五”为阳数,正逢夏至左右,天气开始转热,阳气会开始变盛,寒气收起,一起蚊虫苍蝇滋生。

五月开始,由于气候温热的原因,食物容易变质,小孩子容易长痱子。因此,端午节时,温州人们就用中草药洗澡来防止皮肤病。

记得五岁那年的端午节,妈妈跑大老远买来了菖蒲,说要用“草头汤”给我洗澡。

到了晚上,从浴室中飘出一股中草药的味道,一探头,看到盆中的液体是棕黄色的,于是上前询问妈妈:“这是什么呀?”我指着盆里的液体。妈妈笑了笑“这是草头汤,给你洗澡用的,快点进来吧。”

妈妈一边帮我洗澡,一边给我念诗:吃爻雄黄酒,毒蛇远远游。重五草头汤,疤瘰洗精光。重五吃麦麦,字眼学得快。吃爻重五卵,做个状员卵。重五吃大蒜,读书做高官。

洗完澡,整个人感觉神清气爽。

那年之后的每年端午,再也没有用草头汤洗过澡,真希望这家乡的风俗可以永远流传!

家乡的风俗500字六年级作文 篇五

打糍粑

邹涵璐

一到过年的前几天,老家的村庄里总是热闹非凡,因为大家都聚集在一户人家里,准备轮流打糍粑。

奶奶排到最后,所以前面我只在别人家看看做法,偶尔帮一点小忙,步骤还挺简单:把蒸了五到六个小时的糯米倒入一个很大的石窝子里,请村里的二到三个壮汉,分别拿着又粗又长的木棍,一般都是两个人砸,因为这样更有序,有时嘴里还唱着歌,特别有气氛。当糯米砸到没有一颗糯米的时候,就可以不砸了,这下糯米,可不粘石头,全粘到木棍上了,一个奶奶用绳子将粘在棍子上的糯米弄到了一个装很多面粉的框子里,这下,上面粘了面粉的糯米团算是被征服了,不再那么粘了。现在开始分工啦!一人把糯米团分成几个小团,要均匀,再请几个人,把小团放入模具中,也可以在把小团子放进模具之前,先放松柏叶,这样正吉祥,这小团子必须要非常用力压。这样才能有印子出来,最后在糍粑的正中间点上可以吃的颜料,糍粑便做好了。

刚打出来的糍粑可以生吃,也可以用糖煎糍粑,煎到焦黄就可以吃了,一口下去,甜甜的,香香的,这可是过年的时候,我最爱吃的美食,不仅是我们家的大人还是小孩,别人家的大人还是小孩都特别爱,最爱的还是糖煎糍粑。

这糍粑,象征着团团圆圆,也代表甜蜜的生活,吃着糍粑,我觉得我自己好幸福!

关于家乡的风俗的作文六年级 篇六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这是元宵节赏花灯的诗句,元宵节也是家乡的一种风俗,它有着悠久的历史。

说起元宵节就少不了看花灯。据说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正月十五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所有人效仿。后来逐渐形成了元宵节和看花灯。

天刚蒙蒙黑,妈妈带着我和妹妹赶往和平广场看花灯,街上车水马龙,到处张灯结彩,我们把车远远地停在了停车场。步行了一段路程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国泰民安花灯,它由十朵不同造型的牡丹花簇拥而成,“哇,太漂亮了”,我不由得尖叫起来,沿着广场走,各式各样的灯应接不暇,有跳龙门的鲤鱼灯、有十二生肖灯,有元宝形状的灯……它们组成了一片光的海洋,流光溢彩,火树银花。

但我最喜欢的还是走马灯,它是一个六边形的灯笼,各个面上都绘制了古代武将骑马的图画,灯内点上措独,产生的热力造成气流,令轮转转动。轮轴上有剪纸,烛光将剪纸的投射在屏上,图像便不断走动,看起来好像在你追我赶一样。随着天空中炸开了一朵朵绚烂的烟花,灯展也接近了尾声,尽管很不舍,我们还是离开了。希望下个元宵节我还能看到这样精彩的花灯。

这就是家乡的元宵节,因为有了一代又一代的传承,才成了家乡的风俗,为人们增添了许多快乐。

家乡的风俗作文 篇七

春节是我们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

每当春节到来之际,我们都会到集市上买年货,就比如坚果,零食,对联,烟花,灯笼等一些东西。每到那时,我就会偷偷从塑料袋中取出一包小零食,之后在妈妈后面快速吃掉,有趣极了!

到了大年三十,也就是春节,我们要贴春联,福字。我每当看到火红火红的联纸贴到墙,心里就禁不住激动起来,这便给朴素的门前增添了一丝色彩。这天下午,奶奶会和妈妈一起包水饺,把硬币,花生包在里面,吃到什么,就会寓意来年的运气。

到了晚上,我们都打开电视,播放着春晚,我们一边吃饺子,一边看着春晚,心里开心极了,我喜欢看春晚,因为他的节目非常精彩,有小品,相声,歌曲,舞蹈等。我看着绚丽多彩的服装,看着那传统的表演,给一代一代的人留下了美好的回忆,不过当你没注意的时候突然“咯噔”一声,发现无意间吃到了一枚硬币,那就可笑了。吃过晚饭,就到了我最喜欢的事,那就是放烟花了,我手中拿着一柱细细长长的香身着金黄的外衣,如一根魔法棒,只要它轻轻碰一下烟火,美丽的烟花就如同白莲一般绽放开来,我激动地跳起来,绚丽的烟花渐渐散去,这使我心旷神怡。回到屋子里,我连忙给爷爷奶奶拜了年,也如愿以偿得到了压岁钱。

第二天早上,又称大年初一,这天,我早早起了床,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亲戚家拜年,我非常高兴。

春节虽然只是一种形式,但却让我们体会到家的温暖。

我家过年的习俗 篇八

过年是我们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而我们小孩儿最喜欢过年。因为过年能吃上很多好吃的,还能穿上新衣服。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习俗,而我们家的习俗基本上与下面的歌谣相同: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沥沥啦啦23,23糖瓜粘,24扫房子,25磨豆腐,26去买肉,27宰公鸡,28把面发29蒸馒头。30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

现在就来看看我们家的过年习俗吧。最重要的腊八的那一天,妈妈忘了,没有熬腊八粥,后来想起来时妈妈煮了饺子。接下来的23的,妈妈记住了。她按照我们本地的习俗,烙了火烧馍,又买了麻花和麻糖,用来祭灶。24,那天妈妈大扫除了一番。也算是扫房子。

而昨天是腊月28,因为和奶奶说好了,我们蒸馒头。所以妈提前发了面,准备了馅料蒸馒头。而爸爸和我则忙着贴对联儿了。在绿色作文网贴对联了时候,我想起来了宋朝王安石写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今天29,我们一家人回到了老家。妈妈一到老家就开始忙活起来,她先准备做炸货,炸了酥肉和丸子。后来又剁了饺子馅儿。妈妈看起来真忙啊。

这就是我们家过的习俗,春节的时候,不管在外面多远的家人有条件的情况下,在这一天都会赶回家中和家人团圆。在除夕的时候,我们要吃年夜饭年夜饭又称团圆饭,在除夕吃年夜饭,表达出了对家人的互敬互爱。和对家乡的思念,对未来一年了美好的期盼。

家乡的风俗500字六年级作文 篇九

春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在这个节日里,我们依照祖先留下的习俗,放鞭炮、贴春联、收压岁钱、吃年夜饭、守岁、拜年等。现在,让我带着大家一起去了解一下春节习俗吧!

首先是在腊月初八喝腊八粥。腊八粥其实就是八宝粥。在一些地区,还有其它饮食习惯。然后,就是在腊月二十三过“小年”,传说古时官府在这天举行祭灶仪式,后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因此称为“小年”。祭灶是祭灶神的,人们祭了灶神,就收买了灶神,让灶神上天在玉帝面前说说好话,保佑新年平安。

腊月二十四主要是扫尘。在随后的几天,年味儿就逐渐变浓了。人们要洗浴、蒸馒头、贴春联,大街小巷挂着各式各样的大红春联,让人们一下感觉春天到来了。春联在很久以前是用桃木符制的,把喜庆的句子刻在桃木符上。桃木红红的,红色象征着喜庆 红火,预示人们的生活红红火火。演变到现在我们使用印制的春联,人们把喜庆的春联贴在自家的大门、小门上,另外还倒贴着一个“福”字,寓意“福(倒)到了”。

大年三十的年夜饭也就是团圆饭,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有说有笑,述说着一年来的收获以及来年的打算,外边不时响起一阵阵“噼噼啪啪”的鞭炮声和五颜六色的烟花,年夜饭一直持续到新年的钟声敲响。大年初一大早,拜年就开始了,小辈给长辈拜年,求得压岁钱。

过了大年初一,人们就开始走亲访友互相拜年,年味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闹元宵才会慢慢的淡去。

最新范文

25 319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