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米范文>作文写作>小学作文>五年级作文

家乡的味道(优秀3篇)

2022-10-07 14:52:12

《家乡的味道(优秀3篇)》是由一米范文为您提供的“的味道”相关范文样本,希望可以在您写作“的味道”相关文案时,起到一定的参考价值。

美味的家乡菜 篇一

小时候在外婆家生活了几年, 外婆家的“美食菜”给我留下了难忘的记忆。现在我想起了外公外婆就想起了那叫人嘴谗的家乡菜。所以,一放寒假,急着和父母一起赶着回外婆家,补美食。解解馋。

一到那里,外公外婆就带我们去了美食一条街,让我们这几个饿鬼先解解馋。我们来到一家叫“宏丰洋酒行”里就餐。点菜了,外婆想点一些好菜,我说:“外婆,我想吃一些家乡菜。”上菜了,第一盘好像是鱼饼,在鱼饼旁边还有用瓜和胡萝卜制成一盏小灯篓,可能是用来装饰的。外婆说:“这就是家乡菜中的一道菜“鱼饼”。”外婆还说:“我们温州鱼饼早在汉朝时期就有了制作的记载,而到了民国十年(1921)就已很出名。当时,永强沙村人周阿实专卖鱼饼。主要原料是豆腐、山粉、鱼肉,打成长条,放在蒸笼里蒸熟,然后再放在油锅里去炸,人们称他为“鱼饼实”。现在鱼饼制作法又有了进一步的改进,做时先刮取东海的冕鱼、野生无污染马鲛鱼、黄鱼、带鱼等少刺多肉的鱼肉剁成肉泥,加入酒料,拌人豆腐、菜泥、葱、姜等和番薯粉揉成粉团,然后作饼形,放上蒸笼,或下油锅炸至焦黄再入锅炖熟,可即食,也可以切成片块煮,或切丝加佐料翻炒。味道鲜美,即可以享受鱼肉的鲜美,又省去剔骨的麻烦,尤其适合我们老人和你们这些孩子食用。”第二盘是一碗汤,像一碗水果冻放成的汤。外婆说:“这是蛤士蟆,这也是家乡菜。”服务员说:“哈士蟆为名贵滋补品,本身无味,全凭料理得当,配料讲究,烹调得法,此菜第选优质蛤士蟆,配以鸡汤烩制,成品洁白细腻,柔滑鲜嫩,它味道鲜美,看上去有一点像被切开的水果冻片。再加上用鸡茸做佐料,味道美上加美,更加有色,有香,有味。第三盘菜好像是一碗沙锅,里面好像是鱼的什么部位。外婆说:“这是沙锅鱼唇。”服务员说:“鱼唇是犁头鲨之头的干制品,经水浸发去腥后,用干贝、母鸡、火腿等多种增鲜原料配佐,采用沙锅小火炖制,原锅上席。主品柔糯,汁浓味醇,营养丰富。”我说:“那我可要多吃点。”第四盘菜上菜时盘里吱吱作响,好像还在油里炸似的。服务员说:“这是炸溜黄鱼,这道菜选用新鲜大黄鱼烹制,以鲜、嫩、香三大特色著称,是温州的传统内味菜。此菜炸制和制卤紧密配合,上桌时气泡翻滚,吱吱作响,很能活跃气氛,食品以外脆里嫩,酸甜可口。”我吃了几口,却实外脆里嫩,酸甜可口。

这几道菜都是外婆点的,可能她是想让我像这些菜一样“家喻户晓”。像鱼饼一样“洋名远扬”。像蛤士蟆一样有“色”有“香”有“味”。像沙锅鱼唇一样的“营养丰富”。像炸溜黄鱼上菜时一样的“气泡翻滚”。

母亲的味道作文 篇二

今天母亲为我做了一次面糊,而且是我最喜欢吃的韭菜面糊。做面糊其实很简单,这在农村非常普遍。从小到大,我吃过奶奶做的甜面糊,吃过外婆做的咸面糊。但我最爱吃的韭菜面糊只有母亲为我做过。大多数人都嫌麻烦,不愿意拣韭菜,更何况只是做一个面糊。只有母亲,经常不辞辛劳地从田地里割回韭菜,坐在屋檐下的一张小凳子上,耐心地一根根拣着韭菜,只为了能给我做一盆香喷喷的韭菜面糊。最怀念母亲的味道。

吃着这面糊,只觉得眼前韭菜的清香与记忆中的阵阵清香味融合在一起,越吃越香,越吃越有味,这就是我熟悉的母亲的味道。记忆中,母亲的味道是那么清甜,那么可口,那么有味!

记忆的味蕾飘到了从前。母亲也为我做过中秋节的糯米饼。现在的中秋节,商店里各式各样的月饼琳琅满目,传统的糯米饼早已被人们摒弃。但我忘不了母亲的味道。那年,母亲做了满满一筛子的糯米饼。我可乐坏了,这可是我最最喜爱吃的了。母亲说,只要有时间,她每年都可以为我做。但做糯米饼可比做面糊难多了。首先要准备好糯米,放在锅里煮熟了,这可很有讲究。但母亲每次都能做到恰到好处。我想除了母亲的手艺好之外,母亲肯定是饱含了对我满满的爱,非常细心,用心地煮,才煮出这么香喷喷的糯米饭。接着便是揉糯米饭,揉成像面团的样子,这个时间可得掌握好。因为一旦饭凉了,就不能包馅了。但母亲并不急躁,她总是这么从容淡定,像一位熟练的老手,把肉包进一块块糯米饼中。每块糯米饼肉都塞得满满的。我知道,这糯米饼里不止塞满了可口的肉馅,装的是一位平凡的母亲对她的孩子的真挚的爱啊!

那年,母亲整整忙了一天。第一个糯米饼“出炉”后,我就迫不及待地咬上一口。那种美味的感觉,肉香中带着米香,香甜可口,这真的让我无法忘怀。不一会儿,满屋子都洋溢着阵阵清香。它们不住地钻进我的鼻孔,使我的整个身心都好像充满了香味,多么美妙的感觉!这正是我要寻找的母亲的味道,原来它一直都在我心里,一直藏在我的`记忆深处。

母亲的味道,正是爱的味道!

家乡的味道作文 篇三

无论走多远,总会有一种味道时时刻刻在召唤着你,那就是家乡的味道。——题记

小时候的大部分时间是在乡村度过的,那儿远离城市的喧嚣,有的是那一片清新与自然。那时候我最爱吃的也就是自家种的土特产——香沙芋。

八月下旬,那宛若荷叶的绿色身影已出现在田头,此刻它的果实也已在潜滋暗长了。这个时候,这个时候可以拿个小锹去挖两个芋头来尝尝鲜,那鲜嫩的口感回味无穷,可要想吃到真正的美味,还需等待。

到九月下旬,对芋头生长期再熟悉不过的奶奶已掐好了时间,去挖一筐巴掌大的芋头回来。刚出土的芋头是棕白相间,一个个奇形怪状,原来是芋头妈妈周围长满了芋头宝宝,掰开它们,一个个大都是椭圆形的,浑身上下都是棕色的“胡须”,许多身上都还裹着一层潮湿的泥土,不仔细看,还真以为是个小土块。别看它貌不惊人,吃起来可是别有一番风味。

洗净、去皮,那洁白的肉质便凸显出来了。用手轻轻一碰,那味美的秘诀——粘性,便显山露水了。放入水中,加少许油,清煮,便是最普通的做法了。当然,在国际化的大都市用液化气灶可能烧不出这样的野味。在奶奶家,土灶就能烧出它最原汁原味的味道了。将无用的秸秆放入灶膛中烧火,随着柴火的慢慢熄灭,厨房中的香味也就越来越浓。揭开锅盖,那洁白的芋头在沸水的过滤下,几乎透明,它们随着沸水不停地颤动着,周身分泌出那一根根细小的银丝,黏黏的汤汁,让人食欲大开,赶紧将滚烫的香沙芋装入盘中。中国的饮食最讲究色香味形俱全了,这不,到自家田里找两根刚刚长出来的嫩蒜叶,在温烫的开水中一掠而过,切成碎叶,洒在那早已熟透的芋头上,绿色与白色相间,如同那陡峭的山头点缀着那一抹一抹的绿色,让人垂涎三尺。这一个又一个洁白而又蕴藏着汗水的芋头,便是对早出晚归的农民们最好的犒劳了。

眼馋了吧?那就赶紧拿起筷子,来尝尝这人间的美味吧!可是,香沙芋外表的柔软会让你手足无措,不是只夹到最外面一层如稀泥一般的外层;就是用力过猛,让芋头滑过了你的筷子。不过,奶奶可是有诀窍的。将芋头的中心点找到,用筷子往下一戳,美味的芋头就到手了。咬一口,清香四溢,入口即变成了比豆沙还细腻的小粒,黏在一起,如巧克力一般润滑。吃到芋头的中间,竟又有了些许韧劲,还带着板栗的味道。此刻张开你的嘴巴,牙齿上下还粘着些许“银丝”,一口接着一口,纯正地道的芋头香味充满你的口腔,舌尖上的味蕾一发不可收拾,香糯可口,即便有时被烫的直呵气,也舍不得放下,那种温暖的味道充盈着我的胃……

现在,随着家乡的发展,香沙芋也被披上了“高大上”的外装,送去了全国各地。但那精美的包装下面,是那永远也掩盖不了的极具乡土气息的香沙芋,它会将属于你的温暖及时传到。

我想:无论我今后走多远,游览了多少山川,走遍了多少城市,但总会有那香沙芋的味道萦绕在我身边,给我带来温暖,牵引我那回家的路。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一秘为大家整理的3篇《家乡的味道》,您可以复制其中的精彩段落、语句,也可以下载DOC格式的文档以便编辑使用。

最新范文

24 17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