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米范文>实用范文>总结报告

《揠苗助长》教学设计优秀8篇

2024-04-19 08:45:23

《揠苗助长》让我们懂得:人们对于一切事物都必须按照客观规律去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把事情做好。反之,单凭自己的主观愿望去做,即使有善良的愿望,美好的动机,结果也只能是适得其反。以下是小编阿青为大家找到的8篇《揠苗助长》教学设计。

《揠苗助长》教学设计 篇一

预设目标:

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默读课文。

2、会认5个生字,会写4个字。

3、能在读中悟出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

流程预设: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1、还记得我们学过的《坐井观天》吗?它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2、像这样借故事来说明道理的一种文章,我们就称它为:寓言。故事中寄托或隐含的意思就是寓意。

3、今天,我又给大家带来一则寓言:《揠苗助长》。板书课题,齐读。

二、层层深入,引导初读

1、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汉语拼音,可以请教同桌同学。划出带拼音的生字词。

2、自由认读生字词,纠正字音。

3、小老师教读。

4、语文童子功:即用上声音、表情或动作读出词语的意思。

5、交流: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6、理解课题中每个字的意思并板书。

三、细读课文,理解寓意

1、再读课文

⑴指名说:揠苗助长会产生什么后果?

⑵用上你的声音、表情或动作读出枯死的'意思。

2、这人为什么要拔禾苗?理解巴望。

⑴边朗读边感悟,用上自己的声音、表情读出十分巴望的心情。

⑵禾苗其实长高了吗?可这人觉得呢?他此时心情怎样?

⑶理解焦急,说说近义词。

⑷齐读这个人自言自语说的话。

3、他这么说,有没有这么做?想了个什么办法?你从哪个词发现他想了很长时间?有感情地读一读。

4、你发现他是怎么拔的?拔了多长时间?累吗?你从哪个词知道?理解筋疲力尽并感悟。用上声音、表情或动作读出它的意思。

5、这么累,他认为值吗?你从哪知道?

出示:力气总算没白费,禾苗都长高了一大截。

⑴自由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⑵理解白费、一大截。

⑶用上声音、表情或动作边读边感悟他此刻的心情。

⑷你认为值吗?为什么?

6、看图讲讲这个故事。

7、此时此刻,你想对这个人说些什么?

8、读了这则寓言,你明白了什么?

四、拓展思维,深度挖掘

1、小结寓意。

2、说一说你身边有哪些这样的事例?同桌交流,再指名说。

3、播放课件:断骨增高手术造成瘫痪的相关资料和图片。

⑴指名读一读相关资料

⑵结合今天学过的揠苗助长,你有什么体会想说一说。

4、小结: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学习中做事千万不要急于求成,明白自己的生长要靠自己的力量,犹如禾苗的生长要靠自己的力量。学会珍惜自己,爱惜自己,善待自己的生命。成长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五、指导生字书写

评析:

1、自主合作学习生字。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又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2、提倡个性朗读。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通过看图、表演,让学生用上自己的声音、表情或动作读出词语、句子的意思,并引导学生进入情境,让他们犹如身临其境,再将自己的切身体验表现在自己的朗读中。

3、新课标指出:学生阅读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获得思想启迪,形成积极、正确的人生态度。为此,在完成好本课基本任务的前提下,我适时进行拓展。引导学生寻找、关注身边相同的事例。并播放眼下最现实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即:断骨增高手术带来的危险性。让学生在理解揠苗助长的寓意的基础上学会更深入地挖掘。明白生命的珍贵,知道自己的生长要靠自己的力量,犹如禾苗的生长要靠它自己的力量。从而学会珍惜自己,爱惜自己,善待生命。让学生真正成为社会的一员。

揠苗助长优质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在读、说、想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

3、会用自己的话讲故事给别人,并能续编。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领悟故事的寓意。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设计思路:

通过创设情境、再现故事、体会词语、激发学习兴趣,将字词教学融入朗读与游戏中,并在朗读与问答中感悟其蕴含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动画导入

1、同学们,老师先请大家看一段小动画,看谁能在看完以后猜出它的名字。(课件出示动画)

2、学生猜出后,教学“揠”,并启发学生换字成词“拔苗助长”来理解“揠苗助长”的意思。

3、学生分组讨论质疑,看到课题后你想问些什么?或是想到了什么?

4、课件出示重点问题:

(1)那个人为什么要拔苗助长?

(2)他是怎么做的?结果怎么样?

(3)他在做前想过后果吗?

二、理解课文

1、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读课文。

2、出示(课件分段朗读课文),自选课文中喜欢的`一段读给同学听。

3、教师随机指导朗读,(课件比较句子):禾苗一点也没长高。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长高。两句中有什么不同?哪句更好些?为什么?怎么样才能读好呢?

4、你从书中哪些词语能感受到那个人的迫切心情?(巴望、天天、焦急、转来转去)课件出示图片,选择正确的词语选择连线,进行理解。

5、他想出了什么方法帮助禾苗生长呢?请同学上台做实验,将课件中的禾苗点高。体会理解“筋疲力尽”。

6、他这样做的结果是什么呢?(看图片理解“枯死”)

7、课件出示小练习:(口语交际)

(1)古时候有个人,他巴望,于是。结果。

(2)如果你是禾苗谈谈感受,引出寓意,课件中出示朗读。学生记录或跟读。

三、生字游戏

(1)比赛摘苹果。(课件中识字1中出示7个生字)看谁摘的苹果多!(课件中点击小图片进行鼓励)

(2)(出示课件中识字)认生字,分析字形特点再读组词(一类字)看谁组词多!

四、拓展练习

1、想一想,说一说,填一填。

如果你是这位庄稼人,你看到结果会怎么想?会想什么方法让禾苗快长?你想对他说什么?

2、在生活中你遇到过课文中这样的事情吗?你会怎么做?(课件出示)

3、第二年,这个庄稼人听从了大家的劝告,耐心地给禾苗浇水、施肥、杀虫,禾苗一天天地长高了,终于获得了好收成。他高兴地对大家说:“谢谢你们!”

部编版揠苗助长教学设计 篇三

预设目标:

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默读课文。

2、会认5个生字,会写4个字。

3、能在读中悟出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

流程预设: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1、还记得我们学过的《坐井观天》吗?它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2、像这样借故事来说明道理的一种文章,我们就称它为:寓言。故事中寄托或隐含的意思就是寓意。

3、今天,我又给大家带来一则寓言:《揠苗助长》。板书课题,齐读。

二、层层深入,引导初读

1、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汉语拼音,可以请教同桌同学。划出带拼音的生字词。

2、自由认读生字词,纠正字音。

3、小老师教读。

4、语文童子功:即用上声音、表情或动作读出词语的意思。

5、交流: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6、理解课题中每个字的意思并板书。

三、细读课文,理解寓意

1、再读课文

⑴指名说:揠苗助长会产生什么后果?

⑵用上你的声音、表情或动作读出枯死的意思。

2、这人为什么要拔禾苗?理解巴望。

⑴边朗读边感悟,用上自己的声音、表情读出十分巴望的心情。

⑵禾苗其实长高了吗?可这人觉得呢?他此时心情怎样?

⑶理解焦急,说说近义词。

⑷齐读这个人自言自语说的话。

3、他这么说,有没有这么做?想了个什么办法?你从哪个词发现他想了很长时间?有感情地读一读。

4、你发现他是怎么拔的?拔了多长时间?累吗?你从哪个词知道?理解筋疲力尽并感悟。用上声音、表情或动作读出它的意思。

5、这么累,他认为值吗?你从哪知道?

出示:力气总算没白费,禾苗都长高了一大截。

⑴自由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⑵理解白费、一大截。

⑶用上声音、表情或动作边读边感悟他此刻的心情。

⑷你认为值吗?为什么?

6、看图讲讲这个故事。

7、此时此刻,你想对这个人说些什么?

8、读了这则寓言,你明白了什么?

四、拓展思维,深度挖掘

1、小结寓意。

2、说一说你身边有哪些这样的事例?同桌交流,再指名说。

3、播放课件:断骨增高手术造成瘫痪的`相关资料和图片。

⑴指名读一读相关资料

⑵结合今天学过的揠苗助长,你有什么体会想说一说。

4、小结: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学习中做事千万不要急于求成,明白自己的生长要靠自己的力量,犹如禾苗的生长要靠自己的力量。学会珍惜自己,爱惜自己,善待自己的生命。成长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五、指导生字书写

《揠苗助长》教学设计 篇四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懂得光有美好的愿望是不够的,还要有好的措施。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播放录象揭题

1、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则小故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播放录象《揠苗助长》

3、师:哪位小朋友已经知道这个故事的题目了?(若有学生说拔苗助长,老师提示揠苗助长是拔苗助长的另外一种说法,这两个词语的意思是一样的。)

4、师:这个故事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件出示课题:揠苗助长)请小朋友们一起来读读。刚才看了动画片,你能结合故事用自己的话来说说什么叫“揠苗助长”吗?

5、齐读课题。

二、自学课文

1、师:《揠苗助长》是一则生动又有趣的故事。读了以后,它会让你在快乐中懂得道理。现在,请小朋友们翻开课本,先自己来读一读课文,在读课文的时候,读准字音,遇见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师:大家都读好了吗,那老师就来检查检查大家读得怎么样了吧!(课件出示词语:时候巴望禾苗好像焦急终于急忙喘气总算白费揠苗助长转来转去自言自语筋疲力尽)

(1)自读屏幕上的词语(请小朋友们先自己来读一读屏幕上的这些词语,把字音读准确。)

(2)指名读(哪位小朋友能站起来大声地读一读这些词语?)并正音

(3)齐读词语(大家读得真好,一起来读一读这些词语吧!)

三、围绕“急”展开教学

1、师:在这些词语里,有一个词语,老师是用红色打出来的,这个词语是什么?(一起读焦急)请大家整整齐齐地再来读一次这个词语。

师:哪位小朋友知道这个词语的意思呢?

是呀,焦急的意思是着急,着急起来是什么感觉呀,是不是就好象一团火在心里烧呢?所以老师用红色把焦急表示出来。请大家赶紧在文中找一找,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焦急?(课件相机出示:巴望天天转来转去并理解巴望的意思:盼望,但是比盼望程度更深一些。)

从这些词,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个农夫真是太希望自己的禾苗能早点长大结谷子。那谁能读好它?

2、师引:瞧,他多着急啊,在田边自言自语地说:“我得想个办法帮他们长大。”那他最终想了一个什么办法呢?请大家再默读课文,从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来说一说。

指名答——出示第二段——齐读。

自己读读这句话,你读懂了什么?(很累,从哪里看出?)

随机理解“筋疲力尽”、“终于”。——谁愿意来读读?(慢些)

还从文中哪里可以看出这位农夫对自己拔苗助长的办法很满意呢?

3、指名回答——出示第三段。

谁能读好它,来演一演农夫?——(不行的话,教师范读。)——男生齐读。

4、师引:他的儿子听了父亲的话,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于是第二天他跑到田里一看,发现禾苗都——枯死了。他急忙跑回家,把还在沾沾自喜的父亲拉到田边。农夫一看,田里的禾苗都枯死了,后悔极了!他想:

(课件出示)学生自由说。

师小结:是呀,这个农夫太想让他的禾苗快快长大,能早点收获,结果却使田里的禾苗都枯死了。他这种做法是不对的,违反了禾苗生长的规律。他真是太“急于求成”了,结果却是“徒劳无功”。(教师板书八个字)——齐读。

5、师:这就是这则故事要告诉我们的道理,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个故事吧。(配舒缓的音乐。)

你周围有《揠苗助长》中的农夫这样的人吗?

6、指导学生学习“寓言”。

师:像我们今天学的“揠苗助长”这样短小而生动的故事,故事中又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这样的故事我们叫它——寓言。(板书:寓言

7、学习“则”:有两个寓言故事,我们也叫它——寓言两则。(板书:两则)

8、师引:平时,你们还知道哪些寓言故事呢?学生自由说。

《揠苗助长》优秀教案 篇五

一.教学要求:

1.学习生字,理解词语。

2.理解寓言含义,回答课后问题。

3.朗读课文,培养学生阅读寓言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理解寓意、培养学生阅读寓言的兴趣。

三.教学准备:

课件

四.教学时间: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新课,揭题,以旧引新。

同学们,你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什么是寓言呢?在二年级我们学过哪些寓言?这节课老师再给你们讲一个寓言故事,也就是我们要学习的13课寓言二则的第一则寓言,揠苗助长。板书课题。

二)学习课文。

1.读了课题你们想到了什么?

2.带着问题我们来看看《揠苗助长》的录相(进入网站)

过渡:我们来看看课文是怎样描写的?

3.点击课文自学。

自学要求:

①轻声朗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

②理解文中的词语,可以同桌互相讨论。

1.游戏:勇敢者闯关,小老师回答同学提出的问题。

2.完成课堂练习。填空:古时候有个人,巴望

做法

结果

3.指导朗读

①你最喜欢课文的哪一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练习朗读。

②指名朗读,问:你为什么这样读呢?

③指名读全文,评议,全班齐读全文。

三)讨论

读了这则寓言我们明白了什么道理?(进入校园网)

四)理解寓意

你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有没有遇到像《揠苗助长》的事情呢?今后该怎么做?

五)表演寓言,锻炼能力

六)课外延伸

1.你还知道什么寓言?

2.欣赏寓言,说说明白了什么道理?

揠苗助长教学设计 篇六

教材分析:《揠苗助长》是一篇讲读课文,这篇课文,是用生动有趣的故事,揭示一个深刻的道理。通过了学习让学生明白事物是有它自身内部的发展规律, 借助外力,强求速成,反而会把事情弄糟。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第27课寓言两则之《揠苗助长》

教学要求:

1.学习生字,理解词语。理解寓言含义,回答课后问题。

2.能正确流利的读课文,培养学生阅读寓言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教育学生做事不要急于求成,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侥幸心理,做事要老老实实,成功要靠诚实的劳动。

教学重,难点:

1读懂词句,理解寓意,培养学生阅读寓言的兴趣。2复述故事给爸爸妈妈听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 这节课老师再给你们讲一个寓言故事,也就是我们要学习的27课寓言两则的第一则寓言,《揠苗助长》.请听课文欣赏(放课件)同学们认真听 认真看

二,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

(一)自学要求:

(1)轻声朗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标出自然段序号。

(2)理解文中的词语,可以同桌互相讨论。

(二)自读自悟:

1,这篇课文很有意思,咱们试着演一演,怎么样 想要演好这篇寓言,首先咱们就要揣摩一下文中这个人的动作语气,把自己当作这个人,来,自己试着读读课文。

2,把你认为读的最好的一段读给小组的人听听,并说说自己为什么要这样读

3,指名读文

(1)第一自然段:

a,你读得挺着急的,这个人为什么这样着急 请看课件2——4(巴望禾苗快点长高)巴望刚刚咱们了解了它的意思,是很希望,希望的不得了,这一段中还有那些地方表现出他很希望 再读读看。(板书:巴望,着急)

b,指名答

(天天,你能读读这一句吗 )

(好像一点儿也没长高,到底长高了没有 这个人为什么觉得一点也没有长高呢 太着急了,读)

(焦急,转来转去,自言自语),谁再来读 谁上来把这个人的着急演一演

c,齐读这一段

(2)第二自然段:课件5—7

a,你怎么这样读"筋疲力尽"呢 (这个人太累了)你为什么这样筋疲力尽呀 (因为着急禾苗快点长,这个人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这个人真太着急了,想出了这么个办法。

b,虽然这么累,你看看他脸上的表情:高兴着呢!怎么呢 (想着禾苗马上要长高,心里高兴)

c,咱们一起来读读

(3)第三自然段课件8——9

a,你为什么这样读 (喘气,很累)还有哪里可以看出这个人很累 看来这个人累极了,你怎么还笑着读呢 (想着禾苗马上要长高,心里高兴)所以,他虽然累坏了,但还说自己的力气"总算"没有白费!认为自己这么做对极了!

b,你能试着读读吗

(4)第四自然段课件10——11

a,这么着急的结果是什么 (禾苗都死了)为什么禾苗都枯死了(太着急了:他把秧苗拔高了,秧苗没有水和养料都死了。如果你是禾苗想说什么 )

b,如果你是这个农民的邻居,看到这幅情景,你想对他说什么 (禾苗要慢慢长,急着拔只会坏事)对,禾苗生长都有它一定的规律,要慢慢的长,如果咱们不依照他的生长规律,急于求成,就会坏事,这——就叫做"揠苗助长".

c,在我们生活中,你见过哪些事就像"揠苗助长"一样急性子办了坏事呢 (小组讨论)

四,总结寓意课件12.

读了这则寓言你们明白了什么道理 (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做事情要遵循规律,不能违背规律,急于求成的道理。)

五 拓展

1 演一演

2 说一 说

板书设计:

农夫 急 拔禾苗 枯死

做事不能急于求成

《揠苗助长》教学设计 篇七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教育学生做事要遵循规律,不要急于求成。

2、在理解寓言内容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讲出寓意。

3、朗读和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在理解寓言内容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讲出寓意,并口头联系实际学习、生活谈感想。

教学难点:

在理解寓言内容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讲出寓意,并口头联系实际学习、生活谈感想。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弄清题意。

1、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一则寓言《揠苗助长》。

板书课题:揠苗助长

齐读课题。

2、这则寓言的作者是孟子,他和孔子一样都是我国古代的大教育家。

3、“揠苗助长”是什么意思?“揠”是拔的意思。

(“揠苗助长”是拔禾苗帮助禾苗长高。)

二、讲读课文,理解内容。

1、自读课文,思考:(1)这个故事中讲的是怎样一个人?(2)他做了什么事?结果怎样?

指名回答。

(这个故事讲的是古时候一个种田人,用拔苗助长的方法帮助禾苗长高,结果禾苗都枯死了。)

2、教学第一自然段。

⑴指名读

思考:种田人为什么要拔苗助长?

⑵从哪些词语看出种田人很焦急?用横线划出来。

指名回答。

板书:巴望 好像 焦急

⑶“巴望”是什么意思?(盼望)

为什么不用“盼望”而用“巴望”?(为了说明他当时心情十分焦急。)

⑷第一自然段讲种田人为什么要拔苗助长,也就是讲清了“拔苗助长” 这件事的起因。

板书:起因。

⑸这个自然段主要讲什么?(种田人焦急地想帮禾苗长高。)

⑹读的时候要体会种田人什么样的心情?(焦急)

指名读,齐读。

3、 教学第二、三自然段

(1)种田人一心想帮禾苗长高,他想出办法了吗?让我们一起看第二、三自然段。

指名读第二、三自然段

(2)他有没有想出办法?(有)

哪个词语说明他好不容易想出办法?(终于)板书:终于

他想出了什么办法?(拔苗助长)

他有没有考虑一下这个办法好不好?(没有)

从哪个词语看出他没考虑?(急忙)板书:急忙。

为什么他只想出拔苗助长的办法,而没有想出别的办法?

四人小组讨论。

(因为他只想让禾苗长高。)

他拔禾苗干了多少时间?(“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

“筋疲力尽”说明了什么?板书:筋疲力尽

(“筋疲力尽”说明他下了很大功夫,费了很大的劲。)

(3)他干得“筋疲力尽”后,回到家里自我感觉如何?(很得意,自认为力气没白费。)

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总算”)板书:总算

指名读种田人说的话。

(4)齐读第二、三自然段。

4、教学第四自然段。

(1)第二天,他的儿子到田里一看,发现什么?

(禾苗都枯死了。)板书:禾苗都枯死了

(2)禾苗为什么都枯死了?

(拔苗助长会伤了禾苗的根,使禾苗枯死。)

(3)齐读四自然段

5、四人小组讨论:种田人错在哪里?

小结:禾苗是不能拔高的,违背了它的生长规律。

板书 :急于求成

违背规律

6、朗读课文

三、联系实际谈寓意。

1、学习了这篇寓言,你懂得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

让学生各抒己见,从各个方面来围绕课文内容谈。

2、请你举一举生活、学习中的例子来说明你懂得的道理。

同桌讨论,指名回答。

若举不出,则出示下列例子。

(1)有一次,老师叫我背诵一篇课文。我没有先理解就急着背课文,结果花了很多的时间也没有背下来。

(2)有一天上午放学,我饿着肚子回家,发现妈妈还没回来,就炒冷饭吃。我把煤气灶的火开得太大,结果把饭烧焦。

四、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寓言《揠苗助长》,同学们从中懂得了不少的道理,希望同学们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不要像那位种田人一样犯同样的错误。

五、作业:

1、背诵课文。

2、完成练习册练习一。

板书设计: ya 揠苗助长 起 因: 巴望 好像 焦急 经 过: 终于 急忙 违背规律 拔 筋疲力尽 总算 急于求成 结 果: 枯死

揠苗助长教学设计 篇八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意思,会写四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续编故事。

3.明白做事不可急于求成,要遵循事物发展规律的道理。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学习一则寓言故事《揠苗助长》,齐读课题。学习“揠”。

二、初读感知,学习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提出要求:把课文读通顺,字音读准确。

2. 相信小朋友们已经把课文读会了,要是课文里的词娃娃跑出来了你们还认识吗?课件出示带拼音的词语。

焦急  喘气  一大截  巴望  自言自语  白费  筋疲力尽  总算

生认读,多种形式读。

3.写写“费、算”。

3.请同桌互读课文,看看是不是能把句子读通顺,课文读准确。

三。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1.读完课文,小朋友们能给“揠苗助长”换个词语说说吗?(拔苗助长)那你知道“揠”的意思了吗?

2.那个人为什么要帮助禾苗长高呢?指名回答。

出示“古时候有个人,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天天到田里去看。”

(1) “巴望”是什么意思?你能换个词语说吗?希望、盼望、渴望。写写“望”

(2)谁来读一读?

(3)农夫天天到田里去看,他的心情会怎样?(焦急)

(4)农夫这么心急,会对禾苗说些什么呢?

3.但禾苗有向他所想象的长得那么高了吗?

出示“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1)禾苗真的一点儿也没长高吗?从哪个词看出来的?

禾苗实际是长高了,“好像”一词就说明禾苗是在不断生长,只不过速度不像这个人想象的那么快。

(2)比较句子,去掉“好像”可以吗?

“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3)你发现了什么?你觉得哪句更加确切?

4.这个时候他的心情会怎么样?(焦急)谁来给它找找近义词?(着急)

写“焦”。

从哪里可以看出他很焦急?

出示“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自言自语地说:“我得想个办法帮它们长。

(1) 谁愿意来读一读?

(2)再读句子,一边读一边想像一下他当时的样子。

(3)谁愿意来边读边演一演?

(4)齐读,看看能不能把这个人焦急的心情读出来。

5.齐读第一自然段。

6.农夫看到禾苗长得这么慢,他心里非常(焦急)。板书:焦急

四。学习课文第2.3自然段。

过渡:读2.3自然段,说说他是怎么做的?

出示2.3自然段

1.指名说他是怎么做的?板书:拔苗

2.你有什么不懂的词语吗?(筋疲力尽、喘气)

3.他人是很累,但是他心里呢?(高兴)所以这两段读时要又累又高兴,自己去试一试。

4.陈老师想来读一读,师范读。谁愿意来挑战陈老师?

五。学习课文第4自然段,点明寓言。

1.他这么高兴,这么得意,可是结果呢?板书:(枯死)

出示最后一段。

2.他的儿子看到禾苗都枯死了,跑回家告诉了农夫,想想农夫知道后会是什么反应,又会怎么想呢?

3.他的邻居朋友知道了这件事后,会怎么跟他说呢?

4.师小结:是啊,小朋友们,禾苗长大,要经过生根发芽,长出小苗后,农民伯伯还要经常给它们锄草,施肥,捉虫,这样它们才会慢慢地长大。这位农夫就是太心急了,禾苗才会都枯死了。其实我们做很多事情都不能急于求成,太着急了好事也往往会变成坏事。(板书:急于求成,反成坏事。)

六。续编故事。

1. 农夫听了他们的话,以后会怎么做呢?请四人小组讨论,给这则寓言续编故事。

出示:第二年,农夫又开始种禾苗了,(          )

八。拓展延伸。

1.小朋友编故事的能力都很棒,向这样通过一个故事能告诉我们一些道理,我们就称它为“寓言”,出示课题“寓言两则”。读一读。

今天我们学的就是第一则寓言故事,还有一则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下课后小朋友也可以通过读《伊索寓言》,网上查询“中国寓言网”来读读更多的寓言故事。

最新范文

140 319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