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米范文>实用范文>优秀范文

安全素质教育范例(优秀8篇)

2023-12-24 15:24:54

中小学生安全素质教育有感及心得有哪些?每个人的生命仅有一次。生命也许是一生,也许只是那短暂的路程。下面是一米范文的小编为您带来的8篇《安全素质教育范例》,我们不妨阅读一下,看看是否能有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中小学生安全素质教育 篇一

在过去的半年度里,我认真学习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认真执行上级交办的各项工作。带领中心小学一班人自我加压、真抓实干,宣传教育大好形势,为教育教学工作服务。以“拼搏奉献,争创示范”为主题,以“全面育人”为宗旨,以“五爱”教育为基本内容,以“创示范校”和教育教学质量提高为工作重点。努力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性、时效性。各项工作取得了显着的效果,得到上级业务部门和当地群众的认可和肯定。

XX年度,带领中心小学一班人,扎实细致开展教学质量提高。邀请涡阳县教研室组成专家组,对我们学校每一位任课教师进行听课和评课,促进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以保障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收到很好的效果,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在学区质量检测中,位列第一。

XX年度,带领中心小学一班人,继续加强与巩固教师师德建设,继续对教师进行师德教育,以良好的师德形象塑造学生。教师队伍的素质决定着学校教育教学的质量,教师的师德师风状况决定了学校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力度。为此,我们在广大教师中不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让教师明确教师素质要求和师德标准,注重改变教师的道德价值观念,提高教师素质和师德水平。

一年来,紧紧抓安全,时时刻刻不放松。制定详细安全管理目标,落实安全责任制,与各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签订安全责任状,分级管理,实施目标管理,为创建平安校园打下坚实基础。经常开展各类安全课教育,春季疾病传播安全课教育,夏季防溺水教育,秋冬季防火、防冻防寒教育,道路交通安全教育,校园内安全教育,食品安全教育等系列安全教育。让学生学会用安全知识保护自己。进行地震安全演练和防火安全演练,教会学生在自然灾害来临是学会逃生和自救。

创建文明卫生校园,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狠抓文明卫生校园的创建,实施目标层层落实制度,使我校文明礼仪和卫生状况,得到明显提升。紧紧抓住班主任,对各班级进行卫生评比,实行优奖劣罚。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配合节假日和重要活动,办好黑板报、墙报、宣传栏和校园广播繁荣校园文化,组织演讲比赛,征文比赛,歌曲比赛,文艺汇演等多种形式对学生素质教育。

中小学生安全素质教育 篇二

中学体育教学中生命安全教育的长期缺位长期以来,我国中学体育教学主要注重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主要进行技术动作的教学和练习,基本不涉及生命安全教育相关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大部分中学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进行运动损伤的预防、损伤后的应急处理等内容的教学,以此来预防学生在体育课上以及课外活动时的意外伤害事故。关于学生的安全教育也仅仅局限在运动损伤的层面,很少涉及逃生技巧、应急避险等生命安全教育内容的教学。

2.中学体育教学实施生命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2.1中学生生活环境不安全因素的增多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环境的不断恶化,各种自然灾害和社会危害频频发生,如地震、泥石流、火灾、交通事故、刑事犯罪等,并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据统计,我国每年有16万0~14岁的儿童死于意外伤害,约有64万致残,意外伤害成为0~14岁儿童的第一死因,全国每年的交通事故造成的伤亡人员中小学生就占30%。据统计,2006年全国各地学生安全事故中,近一半因学生的安全意识淡薄而发生。因此,在中学体育教学实施生命安全教育并进行系统的教育和训练是非常必要的。

2.2中学生生命安全意识和技能的欠缺

据调查资料显示,我国民众尤其是学生生命安全意识淡薄,由于生命安全教育的缺失,青少年在面对重大自然灾害或突发事故时惊慌失措,酿成惨剧的事例屡有发生。2009年12月7日晚9点10分左右,湖南湘乡育才学校发生学生踩踏事故,8人死亡、26人受伤。事故调查发现,学校缺乏对安全工作的超前预见性,没有重视安全隐患的存在,没有切实可行的预警措施,没有将安全工作纳入绩效管理,从而使学校领导和教师形成了只重教育教学业绩,轻视甚至忽视安全的观念。频发的悲剧清楚的告诉我们,实施生命安全教育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3中学体育教学中实施生命安全教育的可行性

3.1教育理念和指导思想的同一性

体育课程的指导思想是“健康第一”,通过运动技能的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各项基本素质,为学生的终生健康服务,而这也正是生命安全教育所贯彻的基本理念。生命安全是健康的基础,如果生命安全都得不到保障,健康从何谈起。我国的素质教育早就把生命安全教育列为中小学生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缺少生命安全教育的素质教育是不完整的,同样,缺乏生命安全教育的学生就会缺少生命安全知识和技能的保障,学生的生命安全就缺少了必要的防护。因此,在中学体育教学中进行生命安全教育的教学是完全符合素质教育的思想和理念的。

3.2教育内容的一致性使得它们可以相互渗透

中学体育教学基本就是一些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教学,基本都是用来提高学生的基本身体素质和体能的,而较好的身体素质和良好的体能是生命安全教育的基本保障。首先,通过对学生的基本身体素质进行训练,可以强化学生各项身体素质,保护与帮助的教学,让学生在日常的上课和活动中掌握基本互救技能,从而使中学生在受到危害时进行必要的自我保护并竭尽所能去保护别人。另外,中学体育教学和大量的课外体育活动不仅可以增强中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团队意识的发展,使其在危险发生时处变不惊,进行有效的自救和互救,以保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不受威胁。在体育教学中挖掘生命安全教育功能,是中学生生命安全教育最有效的途径。

3.3体育教学是实施生命安全教育的最佳途径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目的的必修课程”。该课程兼有学科性和实践性的特点,除了具有增强学生基本身体素质的功能外,还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反应能力和应变能力。此外,大量的课外体育活动与游戏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强大支撑,可以有效的提高人体的各种能力,使青少年掌握各种自救互救能力,有效的避免外力伤害,大量的体育运动和游戏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使学生在遇到危险情况时可以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做到处变不惊。有效利用体育教学活动性强的特点结合生命安全教育,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自救互救的知识和技能,形成学生在应对各种危险情况时良好的身体状态和处变不惊的心理态度,培养中学生独立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进而促进学生科学生命观的树立。

4中学体育教学实施生命安全教育的对策

4.1树立积极科学的生命观

中学生生命安全事故的发生是多种因素造成的,但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原因还是中学生缺乏生命安全意识,对自身周围环境没有正确的认识,尤其在面对危险时,缺乏对危险正确的认知和评价能力。在中学开展生命安全教育最主要的目标就是提高中学生的生命安全意识,形成他们对自身周围环境自觉负责的态度,让他们真正开始关注生命,珍惜生命。保证他们在危险发生时能够冷静的面对同时积极的进行自救和互救,从而保证自身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4.2构建中学生命安全教育的体育环境

安全素质教育 篇三

茶道和当代大学生的素质培养之间联系密切,学习茶道知识,能够使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淬炼学生的人格品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本文从目前茶文化教育的现状分析入手,探讨了茶文化对高校学生素质教育培养的重要作用,并对其有效实现路径做了初步探讨,旨在为现代茶文化教育学科建设作出贡献。

关键词:

茶道;素质教育;作用

作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主力军的大学生的培养问题一直是重点研究问题,而对其的素质教育则是大学生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当今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如何使学生在纷繁复杂的文化冲击下仍能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念是值得深思的问题。学习茶文化知识,品悟茶道精神,可以深刻了解中华传统文化,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有效进行。

1我国开展茶文化教育教学的现状分析

由于茶中蕴含着无私奉献、勤慎坚韧、平和超然等精神,学习茶艺知识的人,近年来不断增多,许多高校也开始逐步开设茶文化有关专业、设置了有关茶道的课程体系,此外,教育工作者们还积极尝试将教学管理与茶文化相结合,以有效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但目前还是存在着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

1.1我国的茶文化是体现了儒、释、道等丰富精神的传统文化精髓,要想使学生正确领悟其中的精髓,必须要避免纸上谈兵、教条灌输,而具体的方法创新问题则尚未有科学完备的解决系统。

1.2茶文化相关学科的教学内容过于单一,大都侧重于教授茶文化的历史或茶艺方法,而缺少与时代紧密结合的知识。

1.3茶文化相关学科的教学方法单一枯燥,以教师的理论灌输为主,忽视了实践的重要性,而这既不能使学生真正学会茶艺,也使教学过程枯燥无聊,调动不起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1.4现今的茶文化在高校学生素质教育中所起的作用并不明显,这是由于茶道素质教育的专业模式还未形成规范,对其素质教育作用理解并不深入全面。由此可见,对茶道的素质教育作用做出详尽探讨,并形成有效实施路径是非常有必要的。

2茶文化在当代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可以怡情、可以修身、可以明志的茶道精神对学生素质教育有积极且重要的作用,以下即茶道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归类:

2.1激发爱国热情,弘扬民族文化

茶不仅仅是农学家们研究的物,茶还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承载者,茶文化是传统文化的分支。起源于中国的茶和茶道,是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结晶,并且自古以来就为其他国家所借鉴。在当今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往往更倾向于接受西方现代文化,而忽视了中国传统文化。在作为茶叶原产地的中国,虽然拥有着丰富的茶文化精髓思想,但在现代,中国茶道却渐渐被我们遗忘。在大学生教育中引入茶文化教育,引领学生了解茶道知识,品悟茶道精神,能够使学生了解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并同时不断增强爱国心和民族情,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与价值观念。

2.2提高艺术修养,增加人生品悟

自古品茗似佳人,仅仅是一缕绿色,便能给人带来精神的享受。在我国古代,茶是一种大众饮品,茶文化是一种普及文化。在泡茶步骤、茶具设计、≤www.1mi.net≥品茶环境等方面均有详尽要求,这其中囊括了种种礼仪、修养的艺术文化。而茶道精神更是融合了儒、释、道的文化精髓,蕴含着深刻的古代中国哲学道理,可以使人修身养性、舒展情怀、淬炼品行,而这些都是现代大学生需要品悟、学习的,必须深入理解并掌握的。大学生需要具备的坚韧、果敢、乐观、奉献等的基本素质都是能够在茶道当中体现的。当今时代物欲横流,很多人早已忘记了什么是奉献、什么是奋斗,这时,一泓清香的香茶或许可以使得我们被污浊的思想得到再次升华。

2.3丰富知识结构,理论联系实践

根植于华夏传统文化的茶文化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的学科领域也十分广泛,在政治、文化、宗教、经济、社会、哲学等领域均有涉及,由此引发的诸如《茶经》等的著作也非常之多。如今的茶文化已然登上了国际舞台,并且仍在不断发展,而当前社会正需要拥有多元知识积累的全方面复合型人才,因此,学习茶道知识,能够使大学生的知识结构不断完善。与此同时,我们要重视茶文化教育的实践环节。理论必须要联系实践才能够得到验证和丰富发展,有所建树的伟大人物一定不是只会纸上谈兵的。要知道,《茶经》这部巨作的问世正是由于陆羽在潜心研究的同时跋山涉水、亲自实践努力的结果。因此,必须要摆脱我国重理论忽视实践环节的弊端,要多举办茶道竞赛、创新项目、茶艺表演、学生演讲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

2.4正确树立“三观”,开拓自身眼界

茶文化的研究者倡导的是茶中蕴含的平和喜乐、勤俭奉献的精神。茶有茶德———廉、美、和、静,茶德重的是精神的锤炼,心灵的洗涤。目前信息社会,面对大量信息的冲击,很多学生开始茫然浮躁,甚至是开始被诸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道德漠视等错误思想所洗脑,这时若能正确利用茶道文化,便可使大学生们能在繁杂的社会保持一颗淡然宁静的心,坚定自己的信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而在树立了正确的“三观”之后,在了解了中华文化的比大精神之后,便能够真正开拓自己的视野,品悟到人生的独到魅力,学会在广阔的世界舞台上找到自己的闪光点、立足点,而不仅仅是拘泥于眼前的一片狭窄天空、方寸土地。

2.5树立正确校风,加强文明建设

校园是座美丽的象牙塔,同时更是学生真正迈入社会大染坊前的过渡期,而为了使学生能更好的融入社会,就必须要加强高校文化建设,树立积极向上的校风,以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人才。正如前文所述,茶道中蕴含着丰富的积极思想和精神,如若校风中有茶文化中所蕴含的宁静致远、坚韧勤慎的氛围,如若学生可以学习茶道知识,参加和举办丰富的茶文化活动,那么不仅学生之间的交流加强了,表达能力、交际能力、实践能力等得到提高了,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也会得到有效提高。长此以往,校园暴力事件、大学生参与黄赌毒的现象、信仰缺失、诚信危机等等不良现象都会逐渐减少,校园文明建设会不断加强。

3高校茶道教学模式及有效路径分析

茶道教育确实在高校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中起着重要且广泛的作用,但是目前茶文化的素质教育功能的发挥效果并不显著,这就需要我们对教学模式进行探讨,对实施路径进行分析。

3.1高校茶道教学模式

第一,茶道教学要分层次,由浅及深。由于茶文化内涵过于繁杂,初学者很难一次性把握其中的精华,因此,教学过程必须要科学合理,将其中的哲学精髓分层次讲授,并做到因材施教,切忌急功近利,填鸭式灌输。第二,茶道教学要适当增设课程量,尤其是实践环节。目前的茶道课程大多是涉及茶史、茶文化等传统课程,未能很好的将传统茶道和现实结合起来,这就要求高校适当增设相关的实践课程和活动,使学生在接受传统知识理论的同时,亲自动手采茶、制茶,并在其中加入自己的创新,可以真正切身体验茶艺,接触到实用性知识。这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更有效的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第三,茶道教学要引经据典,灵活变换教学方式。为了避免茶文化学习过程出现枯燥无聊的情况,同时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印象,可以适当引用与茶有关的典故、诗词、名人轶事等,使茶道课堂气氛生动活泼,使得学生们能在轻松的环境中陶冶情怀、丰富知识。

3.2茶文化的有效措施探究

了解了茶道的素质教育作用,分析了茶道教学应有的科学模式,就要在此基础上对具体路径进行探讨。首先,要增设相关选修课程。茶文化能够有效对大学生进行素质培养,各大高校要增设茶文化相关选修课程,抑或开设茶道专业,培养专业人才。经由专门的老师教授讲解,更能增加茶道文化的教育作用。课程课涉及茶史、茶经济、茶文化等不同方面,可采取多媒体教学、网络授课、教师茶艺表演等多种教学方法,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知识体系,更能够使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学生“三观”得以塑造。其次,要举办多种活动,多渠道宣传茶道。可以在图书馆增设茶文化专区,可以在校园广播中宣传茶文化故事,可以举办茶道讲座,组织相关辩论赛、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等活动,鼓励学生组织茶道社团,广泛招募社员…

总之,要利用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和宣传路径,使广大学生都接触到茶道文化,并从中品悟精髓思想,收纳到自身的知识和价值体系当中。最后,要与不同专业相结合。茶道可以和许多专业相结合,例如文学专业可以探讨茶文学,如《茶经》,如各种与茶有关的诗词歌赋;哲学专业可以以茶道中蕴含的哲理入手,引经据典;经济专业可以学习茶经济,以此为例讲授经济学理论;外语专业可以开设茶名翻译课程,等等。这样可以在更好帮助学生有效为就业做准备的同时,主动使其吸收茶文化中蕴含的思想精华。结语茶道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结晶,并且在时代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的。在急需加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倡导和谐社会的今天,普及茶道教育对素质教育的有效开展、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进行有重要作用。高校开设茶道课程,重视茶道宣传,能够让大学生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塑造健康积极灵魂,使其素质得到全面发展,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合格接班人。

作者:王晓惠 单位:呼和浩特职业学院马列部

参考文献

[1]朱海燕,萧力争,刘仲华等。茶文化教学中素质教育实施的途径探研[J].教育教学论坛,2010(35):20-22.

[2]吴华,冯小琴。茶文化与素质教育[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3):79-80.

[3]朱海燕,萧力争,刘仲华等。高校茶文化教学现状及茶文化素质教育模式探研[J].教育教学论坛,2012(23):154-156.

[4]高旭晖,张子强,刘桂华。论茶文化与当代大学生的素质培养[J].中国茶叶加工,2003(2):36-38.

[5]孙勇。论茶文化与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J].福建茶叶,2016(1):172-173.

第二篇:高校大学生安全素质教育分析

摘要:

针对大学生所面临安全问题日趋复杂化、多样化这一严峻形势,采用问卷法对大学生安全素质水平和安全素质教育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探讨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应在今后高校安全教育中加强针对性,丰富教育形式,着重培养学生自主安全意识。

关键词:

大学生;安全素质教育;问题;对策

安全素质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最重要环节之一,合理的安全教育能够有效提升大学生的安全素质,为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今后服务社会、建设祖国提供有力保障。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各种新事物、新理念的不断涌现,大学生所面临的安全问题也日趋复杂化、多样化。面对这一情况,传统的高校安全素质教育方式、手段已很难完全适应形势的变化,需要根据新问题、新矛盾积极做出调整,使其更具针对性,更有实效性。为了解大学生安全素质水平和高校安全教育现状,我们深入高校大学生中间,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期发现问题并探究解决具体问题的途径。

1问卷调查内容及结果

问卷内容由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性别、年级、是否独生子女、是否城镇户口)、被调查者的安全知识和安全意识水平、安全技能水平和接受安全教育情况四个主要部分组成。采用纸质问卷和网络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发出纸质问卷300份,回收问卷296分,其中有效问卷279份,网络问卷调查回收有效调查结果99份,有效问卷总数量为378份。调查中,“你对在校期间的安全问题关注吗”一题,仅有7人选择“从不关注”,选择“十分关注”和“偶尔关注”的分别为168人和203人。“外出时,你会检查宿舍门窗是否锁好吗”一题,290人选择“每次都检查”,80人选择“偶尔检查”,仅有8人选择“从不检查”。“对于来历不明的中奖电话或网络链接,你如何处理”一题,仅有3人选择“发财的机会来了,赶紧打开查看”。对于其他问题,只有1.9%的被调查者在财物被盗后选择“自认倒霉”,6.1%的被调查者在使用完电脑或其他电器后“从不拔下电源插头”,4.2%的被调查者在没有人行横道的路段过马路会“抓紧时间跑过去”,3.2%的被调查者独自外出时“从不向亲友告知去向”,1.3%的被调查者在人员密集场所“从不留意自己的财物”。由以上结果可以看出,被调查大学生中严重的安全意识缺失行为较少,多数具备一定的安全防范意识。在调查中,“你了解安全知识的主要途径是什么”,选择“学校的宣传教育”者最多,有325人,选择“网络、电视等媒体”的略少,但也达到248人,选择这两个选项的人数远高于其他选项。由此可见,学校的宣传教育仍是学生获取安全知识、培养安全意识和技能的最主要途径,而随着网络等新媒体的高速发展和普及,大学生开始更多地通过网络、电视等媒体获取安全相关知识。在调查中,283人每学期都参加学校的安全教育,76人仅在入学时参加过安全教育,只有19人从未参加过安全教育。这表明,高校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十分关注,安全教育工作比较到位。

2安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2.1大学生安全技能水平较低

在调查中,虽然340名被调查者都表示了解灭火器的使用方法,但其中只有91人进行过实际操作。这说明大学生安全知识水平和安全技能水平发展不协调,缺乏安全技能和应急逃生能力方面的培训。这是由于受到场地、资金等多方面因素限制所造成的,这会形成一旦发生突发安全状况,大学生难以将所学安全知识应用到自救逃生中去,使安全教育所应该产生的实际作用微乎其微。[1]

2.2高校安全教育形式较为单一

调查显示,高校的安全教育形式以主题班会和安全知识讲座为主的,所选人数分别为347人和270人,而安全演习和安全知识竞赛分别只有127人和59人选择。这说明高校的安全教育形式较为单一,且知识讲座和主题班会两种主要教育形式更注重安全知识的灌输,从而弱化了技能的培养。调查中,最容易被接受的安全教育形式是安全演习,超过半数受调查者选择了此选项。这是因为安全演习这种形式更贴近实际,参与性更强,能很好地吸引学生去学习、去练习,容易被学生所接受,使他们既学习了知识、又锻炼了技能,对学生安全素质的提升是全方位的。然而,对比目前高校主要的安全教育形式,安全演习却恰恰是最欠缺和亟待加强的。

2.3大学生主动安全意识较差

调查显示,仅有61人选择通过自己搜集的方式主动获取安全知识和技能,多数被调查者都依靠被动的接受安全教育,这说明大学生的主动安全意识较差,这是由于校园中相对宽松、安逸的环境造成的。然而,对于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仅仅靠被动地接受安全教育是远远不够的[2],必须不断强化锻炼其主动安全意识,完成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3]的转变。

2.4安全教育所面临的形势日趋复杂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巨大的提升,生活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之而来的安全问题也更加复杂、多样和易发[4],其中网络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调查显示,对于身边最常见的安全问题的选择中,选择网络安全问题的多达203人,排在第一位。而对于传统的安全问题,如交通事故、意外伤害、打架斗殴和财物被盗,也有较多的人选择,分别为159人、118人、115人和110人。由此可见,新的安全问题凸显出来,旧的安全问题仍然存在,整体安全形势变得愈发复杂多变。

3对策与建议

3.1注重高校安全教育形式的多样性

要提高大学生的安全技能水平和应急逃生能力,使大学生综合安全素质得到改善,就必须先改变现有的较为单一的高校安全教育形式,转而采取更易被学生接受、更为丰富多样的手段进行安全教育。在安全教育过程中应在现有条件下克服困难,多组织类似于安全演习这种实用高效的安全教育活动,锻炼学生的安全技能和逃生能力,增强学生的综合安全素质;同时辅以知识竞赛、文艺演出、墙报展览等安全教育形式,加强学生对安全知识的掌握;结合情景演出、座谈交流、现身说法等安全教育形式,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水平和安全防范经验。要改变固有的说教为主、实践为辅的安全教育结构,增加实践环节,部分有需要、有条件的专业还可以开设专门的安全实践、实习课程。另外,可以开设心理咨询室或者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解决学生的心理疑惑和情感问题,减少心里安全问题的发生。

3.2积极引导大学生自主安全意识发展

在高校安全教育中,应注重引导不断提升学生自主安全意识水平。只有自主安全意识提高了,大学生才会主动去想要保证自身和周围的人的安全,才会主动去学习安全知识和技能,才能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去,把安全当成本能的渴望,实现自身安全素质的真正提升。大学生这种安全素质的提升是永久性的,不仅能保证其在校期间的安全,更会使他们在今后的事业和人生中受益无穷。主动安全意识的培养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任务,无法依靠一次或几次的讲座乃至演习就能成功,更需要的是一种长期的教育和引导。因此,必须把主动安全意识的培养贯穿大学阶段的始终,这就需要教师、辅导员相互配合,将主动安全意识融入到一次次的教学和课外活动中去[5],通过日积月累的不断努力最终牢牢铭刻在学生的脑海中。

3.3加强高校安全教育的针对性

首先,要针对安全问题变化的趋向性,调整安全教育重点。网络安全已成为最主要的安全问题之一,在今后的安全教育过程中,应加大网络安全教育的力度。针对近年来出现的网络诈骗、网络传销、网络贷款等网络安全问题,及时了解学生受影响程度,有的放矢的进行针对性培训,有效预防安全问题的发生。在网络安全问题凸显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网络在信息传播上的优势,充分利用网络途径,比如在网络相关课程中加设网络安全内容,又或者开设安全教育宣传微信、微博公众号等,以此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合理利用网络资源。其次,要针对校园环境差异,结合本校特点进行安全教育。大学生的绝大部分生活、学习活动都在校园内进行,保证其在校园内的安全,就杜绝了大多数安全问题的发生。然而,在调查中仍有超过1/4的被调查者不清楚校园内各安全通道的位置。因此,安全教育的开展应紧密围绕本校安全环境实际,逐步加大针对学生所在校区吃、住、学、行环境中易发生的安全问题的教育和防范力度。在安全演习、安全知识竞赛、安全教育情景剧等环节中,充分利用本校场所,结合校园内的应急逃生装置和相关安全隐患开展实施安全教育,即节约了人力物力,又能极大增强安全教育的实效。

4结论

采取多样的安全教育形式,使大学生的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和安全意识得到全面发展;坚持长期的教育和引导,使大学生逐步建立自主安全意识;通过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教育的实效性。将以上对策落到实处,并持之以恒,就可以使高校的安全教育更好地适应错综复杂的安全新形势,发挥出更大、更好的作用,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高校的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作者:潘滋涵 刘涛 吴效楠 崔喜贺 单位: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方怀芒.大学生校园安全问题对策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13.

[2]邓国林.论加强大学生的安全教育[J].苏州大学学报,2005(5):127-129.

[3]毛少田.以人为本抓好安全管理[J].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2011(2):109-110.

[4]陆锦冲.关于高校安全教育新内容的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11(4):49-52.

[5]李波海,王冠蕾,吴效楠,等.预防和减少大学生安全事故的几点思考[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6):101-104.

第三篇:高校健美操教学人文素质教育分析

近年来,各高校越来越重视健美操教学。作为一种新兴的强身健体的方式,健美操能够有效地训练学生的身体柔韧性,较好地塑造学生的良好体型,促进学生身体的良好发育。现代化的教育理念倡导人文教育和素质教育,所以我们有必要将人文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内容,渗透在在健美操的教学中,让学生的身心健康得到全方位的提高。

关键词:

健美操教学;人文素质教育;高校体育

健美操是一种老少皆宜的新兴健身方式,在社会中广受欢迎,拥有很高的普及率,同时也是深受高校师生喜爱的体育教学项目。作为一种新兴的强身健体方式,健美操能够有效地训练学生的身体柔韧性,较好地塑造学生的良好体型,促进学生身体的良好发育,其优势比起传统的体育教学项目是不言而喻的。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工程的不断推进要求高校在开展健美操教学工作引入人文素质教育[1],也就是把健美操与人文素质教育有效结合,把人文素质教育渗透到健美操教学中。这就要求我们要对健美操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和创新,让学生在熟练掌握健美操的同时,在人文素质方面也得到提高。

1在高校开展健美操教学的好处

在高校开展健美操教学的最大好处,就在于把体育教学与学生通常较为感兴趣的形体塑造结合在一起,可以有效地增强学生的身体柔韧性,并增强其肌肉、韧带、肌腱的弹性,使全身肌肉的力量得到强化,进而能行之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耐力。此外,高校健美操教学还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性。由于其各套动作之间的连贯性较强,需要学生身体的不同部位进行充分的协调和配合,因此它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身体协调性,使学生的身体协调程度得到有效提高。

2在高校健美操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在高校健美操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可以将单一的体育教学变为综合素质培养的课程,让学生通过对健美操的学习,全方位提高自己身心诸方面的素质。

2.1避免高校健美操教学沦为走过场

受高中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高校的部分新生并不重视体育课程,上体育课不认真,高校健美操教学很容易就成为走过场。但如果在高校健美操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就可以让学生最大程度地认识到高校健美操教学的重要性,认识到高校健美操教学对于塑造他们良好身心的益处,进而认真对待体育课,认真进行高校健美操的学习。

2.2有效促使教师因材施教

在实际教学中,一些高校体育教师并不注意因材施教,不能根据不同学生群体在体能、身体素质等方面的差异来开展教学。如果在高校健美操教学当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就能有效促进教师带着对培养社会主义未来建设者的高度责任心来开展教学,进一步在真正意义上做到因材施教。

2.3有效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现代社会对团队精神日益重视。学生毕业进入社会后,很少会有机会单打独斗,而是必须进行团队合作。因此,不管个人能力有多强,专业技能再出色,如若缺少团队协作能力,也很难胜任工作岗位。这就要求高校必须在日常的教学中,注意对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团队协调能力的核心在于团结合作精神。团结合作精神倡导通过提升全体成员的组织凝聚力、向心力,使无数个弱小的个体组成为一个强大的整体,并朝着同一目标努力前进[2]。而健美操作为一种团体性的体育运动,本身就要求其参与者做到个人服从团体,保持队列及动作的整齐性,并互相配合,互相激励,互相帮扶,使团队共同朝着统一的目标前进。这样,如果在高校健美操教学中,有意地对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进行培养,那么对于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自然是大有裨益的。

2.4有效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有效践行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可以说,健美操是体育和艺术的完美结合,对美感的塑造和对审美价值的挖掘,贯穿在健美操运动的动作、技巧、编排、力量的整个过程当中。美、力、健是构成健美操运动的三大基石。如果在高校健美操教学当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就能深化健美操教学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功能,让学生在健美操的学习中,同时得到美育,潜移默化地去欣赏美、追求美、创造美,并有意识地塑造其正确的美丑观,启发其去正确判断和理解事物的美和丑,提高其对于美和丑的鉴别能力,有效地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2.5有效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高等院校的一大功能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可以说,对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培养,应该贯穿在各门课程的教学中,并体现在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塑造中。而中国传统的健身观向来提倡既修“身”又修“心”。过去的那种只注重知识传授而忽略心灵上的熏陶,忽略对正确价值观培养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时代需要。如果在高校健美操教学当中能够行之有效地渗透人文素质教育,那么在进行体育教学的同时还满足了德育方面的需求,使学生受到了正确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培养,懂得应当怎样做一个具有高尚精神情操、遵纪守法的好公民,既提高了他们的身体素质,又提高了他们正确的善恶观,使他们树立了良好的道德意识,做到了修“身”和修“心”并举。可以说这是对优良传统文化和传统健身观的有效弘扬。

3在高校健美操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的措施

在高校健美操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可以说是高校体育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在资金、政策等方面提供充分的支持,需要师生双方都更新观念,对高校健美操的教学定位进行正确认识,改变固有的教学思维模式。

3.1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高校健美操教学的支持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只有在资金、政策及资源配置等方面,对高校健美操教学提供充分的支持,才能使高校健美操教学改革进展顺利。所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充分重视高校健美操教学,加大对高校健美操教学在设施、场地、资金、政策方面的倾斜,为高校健美操教学尽可能地提供最优的资源。

3.2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

无论什么课程改革,教师都是其中关键性的一环,高校健美操教学也不例外。目前各高校的体育教师,绝大多数还是秉持原有的教学理念,对于同人文素质教育相结合的新型健美操教学模式还不够深入了解,因此,要对教师进行培训。可以邀请通晓在高校健美操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的人士,采取组织学习和专业讲座等方式,进行新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的专门传授,使他们懂得怎样才能更好地驾驭同人文素质教育相结合的新型健美操教学模式,更好地开展教学。在教师已经接受新型的教学理念后,就要在教学中贯彻实施。这种与人文素质教育相结合的新型健美操教学模式,学生在一开始可能会感到不太适应。因此,教师要先对此种全新的教学模式进行充分说明,讲透其重要性,以让学生能够更好地配合教学。在具体的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教师可以首先将学生划分为若干小组,通过小组的学习,让学生在保持队列及动作的整齐性上不断规范。同时,教师要制订具体明确的教学目标,有意地引导各小组成员之间互相配合,互相激励,互相帮扶,让每个小组当中的所有成员共同朝着统一的目标前进。最后,教师要对每个小组的目标完成情况进行打分,来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这样,学生在小组学习中,团队意识得到了潜移默化的熏陶,团队协作能力得到了有针对性的培养。同时,也要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审美观的培养,通过带领学生体验健美操当中的套路美、形体美和形体美,来开发他们对于审美的理解和鉴赏,启迪他们对美丑的判断,培养和提升其审美能力。另外,在教学中也要有意地渗透德育。同志在《体育之研究》中写道:“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3]。所以,教师要在在高校健美操的教学中,有意地渗透德育,把健美操的教学看作是为学生塑造良好道德品质的土壤。具体在教学中,教师应当让学生感受到一种体育精神和人文情怀,比如可以将中国传统的提倡既修“身”又修“心”的健身观有意识地传授给学生等。

总而言之,现代化的教学理念不光强调知识的习得,更通过主张全方位的人文素质教育,把他们塑造成一个人格健全的人。高校健美操教学既是一种独具特色的体育教学项目,又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良好平台。所以要通过高校健美操教学,在提升学生的身体柔韧性和耐力的同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这也要求教师要及时地更新观念,不断地加强学习,努力顺应全新的教学理念,驾驭全新的教学模式,使高校健美操教学得到升华,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才而不断奋斗。

作者:梁爽 单位:晋中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孙延。高校健美操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的研究[J].科技风,2015,(25):132-135.

[2]徐?.高校健美操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渗透[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15):106-109.

[3]郑红芳。浅谈德育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上),2013,(8):57-60.

第四篇:高校英语教学人文素质教育途径

学生人格的形成在进行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英语的学习过程也促进了人生修养境界的提高。学习英语的过程不仅能够使学生获得丰富的知识与技能,更有助于学生良好性格的培养和创新性思维的形成,还能够进一步帮助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因此,高校英语教学不仅仅是为了促进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提高,更是希望利用教学内容启发学生关于人生道路、社会的思考,旨在提高高校学生整体人文素质的前提下,有效实现英语教学。

关键词:

人文素质教育;高校;英语教学

1人文素质教育与高校英语教学

1.1人文素质教育的涵义

人文素质教育是培养和提升学生人文精神的一种长期过程。人文精神包含思想、情感和精神世界等方面,通过对外部世界的感知追求,同时对内形成自我约束力来实现人格的升华。

1.2高校英语教学与人文素质教育的关系

目前,国内外学术界的主流观点之一就是在语言教学中能够有效深入地进行人文素质教育,这也进一步指导了英语教学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以传授语言知识为基础,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与交际能力,最终实现人文素质的有效提高。西方的经典人文主义对外语学习的内涵进行了明确阐释,即基于优美、雅致的名家经典名著的广泛阅读与背诵,有效提高语言的感悟能力与人文素质修养。高校的英语教学中蕴含着大量人文精神,这对于学生道德的塑造提供了优秀、充分的示范内容,使学生在语言能力得到提高的基础上,进行文化情操的培养,发挥出高校英语教育的个性化发展,旨在实现高校英语教学的最高层次,即先进的科技信息同高尚人文精神的共同发展。作为大学中的基础课程,英语在人文教育的过程中对于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发挥着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输入多元文化,使学生充分了解西方文化知识,丰富人文素养水平;第二,提高听说读写基本技能,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众所周知,语言同文化水乳交融。任何语言的形成都离不开该语言使用国的民族、国家的文化、历史等因素。充分领悟与理解了语言文化内容,在加大学生关于语言意义理解的基础上,运用正确的语言内容,减少语言误用现象,有效实现与国外交流。

2高校英语教学的现状

高校英语教学的有效组成部分之一就是人文素质教育,但目前我国部分英语人文素质教育尚且没有彻底摆脱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这就难以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难以适应高校教育改革的要求。我国的外语教育存在盲目引进西方外语教学理论与方法的现象,忽视了我国学习外语的文化环境与进行外语学习的优良传统,片面重视技能、听说能力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就忽视了人文素质教育。在高校英语课堂中仅仅是教师讲、学生听的状态,学生很少有独立思考的空间,这都构成了高校英语教学中进行人文素质培养的重大障碍,限制了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此外,受应试教育以及盲目遵循西方外语教学理论的影响,我国高校英语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相对落后。英语被看成为一门知识性学科,注重语法、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交际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以及交际能力较差,这是我国应试教育遗留的弊端。

3人文素质教育视域下高校英语教学实施路径

3.1确立教师的主导性及学生的主体性

在高校英语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就必须始终坚持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传统教师一言堂的现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之主动参与到教学实践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必须保持一种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良好师生关系。教师本身作为传道者,自身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不足,必须在教学中不断发现存在的问题,努力提高,不管是在专业知识方面还是道德素质方面,都必须能够为学生树立一个优秀的榜样,并关注学生的成长。作为学生而言,首先应该从情感上尊重教师,按照教师制定的教学计划和学习计划自主安排学习,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其次对不懂的知识点利用课堂和课余时间展开讨论,并向教师请教。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抛砖引玉打开话题,引导学生之间讨论交流,教师自己也参与其中,做好讨论的记录;最后听取不同学生的讨论结果,然后教师再结合专业知识进行讲解和分享,进行查漏补缺。

3.2注重英语教学的实用性

高校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就是高校的英语教学,与实施高校全面素质教育关系重大。而当前改革的目标是修正以应试英语为主干的英语教学内容,增加西方国家相关文化、风俗教学,为终身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要采取切实措施以突破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放弃注入式的陈旧教学模式,逐步转变为愉悦性教学模式,以便开展多渠道的教育教学方法,提高大学生身心素质,贯彻好素质教育。因此,高校英语在教学的环节中应重视以实用为主,使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从事的英语锻炼活动尽量适应将来的职业和社会环境的特点,使其在人生的各个阶段,各个不同情况下都能采用正确方法保证英语水平,为其高质量地完成工作任务提供有效保证。

3.3改革高校英语课程设置,改革英语教学方法

首先,目前高校英语课教学内容及教学学时根本就无法满足大学生的兴趣和提高人文素质教育的需要,学生英语锻炼的目标只是想着达标和考试,这样的思维会在很大程度上抑制大学生的个性发展,这对于现代社会创新人才的培养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其次,高校英语教学方法一直都比较单一,缺乏生机,使大学生的个性难以发展,使大学生创新精神难以尝试。所以必须改革高校英语教学方法,打破陈旧框架的约束,变被动灌输为主动学习,营造出轻松欢乐的英语学习氛围,有效调动大学生进行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强调师生动态互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为培养学生的终身英语意识打好基础,同时为顺利实施素质教育创造条件。

4结语

在深化大学英语改革的今天,高校英语教学也是传扬民族精华、增强综合国力的一项系统工程。因此,在培养大学生人文素养的过程中还应该统筹学生思想道德涵养的进步,让学生在知道并尊敬国外优秀文化传统的同时,更好地了解和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构成健全的人格。同时,大学英语课程应当有效地与其他学科发生联动,建造一支训练有素的教师队伍,为人文素养教学提供更强的动力。

作者:穆瑛 单位:阳泉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蔡基刚。全球化背景下外语教学工具与素质之争的意义[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10,(6).

[2]张绍杰。全球化背景下的外语教学———行动与反思[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0,(1).

[3]汪国军。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素质教育质量[J].外语学刊,2009,(5).

[4]刘继华,王文斌。高校外语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弱化与强化[J].中国外语,2008,(5).

[5]杨忠。培养技能发展智能———外语教育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J].外语学刊,2007,(6).

[6]王立群。试论大学英语精品课程的人文素质教育功能[J].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

[7]顾宝珠,史爱华,廉勇,刘海斌。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的培养[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

第五篇:高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培养

在大学数学教育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学习态度,逐步培养学生严谨的数学风格、良好的人文主义思想和严密的数学思维,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形成高尚的思想品德和健康、高雅的审美情趣。本文将浅谈高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在数学系列课程中的渗透方案,希望能为高校数学教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

高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培养;数学系列课程;渗透

一、引言

人文素质教育充满了人文色彩和美学色彩,该项教育具有四大功能,即教育功能、影响功能、培养功能和塑造功能。大学数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严谨的数学精神和崇高的数学素养。在大学数学教育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可以加强学生的人文精神,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修养和品德修养。

二、人文素质教育和大学数学教育的内涵

人文素质教育属于一种有意识的教育学生、影响学生、培养学生和塑造学生的教学活动,开展该项教育活动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端正的学习态度和人文精神,净化学生的思想。大学数学教育具有能动性、可塑性和创造潜能等特点,其主要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严谨的数学精神和崇高的数学素养。教师在开展大学数学教育活动时可以依据数学教育特点和人文素质教育的功能来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和创新实践能力,塑造学生的完美人格,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人文素质融入大学数学中的理论提出

人文素质教育和大学数学课程教育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在大学数学教学工作中融合人文素质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运用多样化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大学数学教育效果,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另外,大学数学教育工作可以反作用于人文素质教育的发展,执行数学教育工作能够培养学生严谨、高尚的作风和艰苦奋斗思想,有助于实现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

四、如何在大学数学中渗透人文素质

第一,借助数学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教师在开展大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时要注意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打造活泼、有趣的数学课堂,用中国著名数学家祖冲之、华罗庚、陈景润以及德国数学王子高斯的故事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培养学生的数学精神。其次,教师可以升华教学层次,将人文素质渗透到数学知识体系中,像解析数论、微积分、最小平方法等,引导学生刻苦钻研数学知识,树立崇高的理想,为创建辉煌的数学事业而奋斗。另外,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从一切学习工具中探索为人之本,例如告诉学生圆规之所以能画出完满的圆圈和各种美丽的组合花瓣,是因为支点坚定,做人也应该坚守原则,具有坚韧、正直、不动摇的品质,或者告诉学生橡皮为了修改错误而磨平了自己所有的棱角,从而培养学生顽强的毅力、刻苦、勤奋的精神和灵活的应变能力。第二,挖掘数学教材的美学因素。教师应注意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的美学色彩,挖掘数学教材中的美学资源,像黄金分割、函数图像以及各种几何图形,在数学课堂中施以美育教育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教师可以借助现代技术,制作精美的课件,让学生在欣赏教学中提高审美鉴赏能力,激发学生对美的热爱与呵护。第三,发挥数学教学工作的德育功能。教师在开展大学数学教学工作时要注意挖掘德育因素,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和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例如,在进行计数教学时,教师要指导学生遵守运算规律,认真完成每一道习题,教师可以为学生列举生活中的例子,告诉学生计数运算类似于去商店买东西,如果计算错误就等于算错了钱,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与浪费,不符合节俭的传统美德,因此,要认真对待计算题,形成严谨的作风。此外,教师要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逐步养成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品质,在此阶段,教师应意识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不仅是学生个人的,而且是社会的,既有特殊性,又蕴含着普遍性,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实践数学教学活动,让学生模拟演练“棋盘上的米粒”或者代表祖国参加国际数学竞赛,也可以指导学生用各种几何图形绘制社会主义模拟建筑和其他装备,参加数学合作学习小组,积极融入班集体,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实践数学教学活动中培养严谨的作风,树立荣誉感和爱国思想,崇尚科学,增强团结合作能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另一方面,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在进行运算、假设、论证、分析的过程中形成数学道德规范,培养探索精神,勇于创新和质疑,不断开发自身的智力因素,养成良好的学习作风。第四,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在大学数学教育中成功渗透人文素质教育,教师理应精心构建和谐、友好、平等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想法和意见,为学生树立高尚的榜样,将全部的工作热情应用于数学教育工作中,不断研究各种数学问题,带动学生努力学习数学,形成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大学数学教育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能够培养学生严谨的数学风格和良好的人文主义思想。教师在开展大学数学教育工作时应汲取教学资源,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挖掘数学教材的美学因素,培养学生健康、高雅的审美情趣,充分发挥数学教学工作的德育功能。而且,教师应注意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学生树立崇高的榜样,推动人文素质教育和数学教育的双向发展。

作者:邰志艳 单位:吉林医药学院

参考文献:

[1]熊妍茜,张辉蓉。高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在数学系列课程中的渗透途径探析——基于《艺术与数学》的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015(35).

[2]陈冠辉。加强学生德育意识培养是提高德育效果的根源[J].中华少年,2012(19).

第六篇:高校体育教学素质教育运用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在高校教育方面有着更高的要求,在人才战略储备方面有着更高的目标。为了促进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将素质教育运用到高校体育的教育教学中。目前的高校体育教育仍存在许多问题,在素质教育方面有着很多缺失之处,比如过于注重体育技能训练而忽视了学生的人文与品德教育,在教学方式方面缺乏紧随时代的创新,很多教师对于体育教育中的素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也不够。本研究对素质教育在目前高校体育教育教学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对素质教育的教学应用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素质教育;高校;体育教学

前言:

目前很多高校在体育教育教学方面仍有许多不足,很多高校在制定体育教学方案的时候出现了重视技能而轻视学生素质的问题,教师对于素质教育的认识与应用策略的了解也不够,这对我国高校体育教育教学发展有着消极的影响,难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且阻碍学生体育能力的全面发展。因此大力发展素质教育,将素质教育与技能水平教育相结合,提升教师的教学认知与意识、强化学生品德教育与心理教育、改革创新教育方式,是十分必要的。

1高校体育在素质教育方面的现状

1.1过于注重技能训练:

由于教育部对大学生体能的要求,当下很多高校非常注重对学生各种体能测试与锻炼,而忽视了体育的德育教育方面的培养。很多学生仅仅是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而去锻炼,忽视了体育锻炼中对个人身心健康的锻炼与个人品格的培养,没有很好的发挥体育课程的特点,即同时锻炼身体素质与提高精神风貌。体育教学基本的原始功能是强健身体,但是仅仅达成这一目标是不够的,为了符合社会要求与人才培养的实际所需,应该不仅注重学生的技能能力训练,也要强化知识、能力、思想品德素质教育,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学生的知识水平与层次。

1.2人文素质教育缺失:

现代的体育教育教学就是要将学生的情感、观念、个性加以正确的引导。对于人文素质教育来说,其核心就是对人文精神和人文知识的培养与提高。而在体育教学中,要将人文素质很好的融入体育课程。目前的高校体育教育过程中存在着体育精神人文教育的缺失问题,这就导致了很多学生的身体素质强健,但在品德方面却存在着问题,很多运动员出现了使用兴奋剂等违反体育精神的行为,这就是体育教育中人文教育缺失导致的结果。人文教育缺失,则不利于学生在几年的学习中养成良好的精神风貌,形成健康的人格,无法跟上主流社会的发展需要,也不利于我国体育教育与文化教育的发展。

1.3教学方法陈旧:

目前的体育学科教学过程中存在着教学方法陈旧、教学计划缺乏科学性等问题,对于学生全面发展与综合能力的提高很不利。高校并没有对学生的运动精神与体育思想进行培养,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创新,没有令学生变被动为主动而去积极学习体育课程,导致了很多学生注重技能训练而忽视体育运动精神方面的提升,最终容易失去对体育课程方面的兴趣。应该努力令学生提升体育锻炼的兴趣,培养形成主动学习的能力与习惯,使学生具备努力拼搏的体育精神,养成良好的人格品质与心理素质,使得高校的体育素质教育变得更为科学合理有效。

2提高高校体育中的素质教育水平的措施

2.1提升体育教师素质:

体育教师作为体育教学活动中的引导者,对学生的身心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因此体育教师的素质与教学水平也决定着学生素质与能力水平的上限,体育教师提升自身的教学意识与教学能力才能更好的引导学生发展与提高。高校体育教学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让体育教师充分认识到体育教学中所蕴含的素质教育的内容和价值,重视对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工作,充分发挥体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功能,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养[1]。教师应该转变自身的传统观念,树立新型的素质教育教学思想,将素质教育添加到教学大纲中,注重引导学生全面发展。教师应尽力提升自身的教学专业知识与技能,在学科交叉方面有着专业训练,在人文教育与德育教育方面进行专业培训,才能将素质教育融入到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更好的提升教学效果。

2.2着重加强学生品德与心理教育: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品德教育,同时注意对学生心理的把握与引导,充分运用体育的教学特点,同时提升学生的体能与身心健康水平,这是当下教育发展与改革的必经之路。体育教学有利于促进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在就业竞争压力不断增大的今天,对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心理抗压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高校开展体育教学的目标就是增强大学生的体质,同时注重促进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2]。高校应该着手完善学生的体育精神与人格的塑造,不应只关注学生的技能教育,根据社会的需求以及我国对于新时代大学生的人才要求来完善教学目标,将德育纳入其中,解决目前有些大学生出现的高能力而低素质的问题,培养出符合时代需要的能力与素质并存的高水平人才。

2.3创新教育形式:

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是死板僵硬的训练计划,很难调动学生的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可以采用创新的寓教于乐的教育方式,将枯燥的训练计划变更为更具趣味性的课程,提高学生在体育课程方面的兴趣。教师在教学开始前应充分把握教学难点,贯彻教学理念,全力设计教学计划,采用发现教学法、合作教学法、问题教学法等新式教学方法来对学生进行教学,使得学生在体育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更具积极性,提升自己的动手能力与思考能力。在体育教学中,可以将体育训练计划变更为游戏的形式。例如,设计角色扮演游戏,让学生扮演成士兵去跨越障碍物营救战友,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障碍跑的能力,也令学生更为乐于学习体育课程,同时很好培养了团队合作的能力。

3结语

全面建立落实高校的素质教育与能力教育相结合,是当下高校教育的重中之重与基本出发点,能够有效避免当下大学生可能出现的有能而无德的现象的出现,尽力使接下来的数年出现一批高素质、高能力的大学生,为我国高水平人才培养打下基础。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于体育教学中学生素质能力的要求也会与日俱增,教育部门应该努力思考如何引导与教学来培养出一批更高素质与能力的学生,使得大学生更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同时促进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作者:吕坤 单位:吉林大学珠海学院

参考文献

[1]谢涛.高校素质教育再思考[J].江苏高教.2016(03).

[2]黎玉浓.素质教育在体育教学改革中的作用[J].中国校外教育

第七篇:高校素质教育文化素质讲坛实践

文章通过介绍高校文化素质讲坛的实践探索,然后从建设思路、举办形式、品牌效应和配套制度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思考,具体体现在:挖掘文化内涵,明确建设思路;创新举办形式,开拓广度深度;打造品牌效应,形成系统体系;完善配套制度,养成自觉行为,进一步提升高校素质教育的效果。

关键词:

文化素质讲坛;素质教育;思考

近20年来,在教育部的大力推动下,素质教育在促进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大学文化建设、提升大学文化品味、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当前,素质教育的理论体系不断完善,实践成果不断丰富。其中,文化素质讲坛的出现,形成了一种特殊的讲坛文化,开辟了全新的文化素质教育课堂,成为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坚实阵地和提升素质教育效果的有效渠道。

一、文化素质讲坛的实践探索概述

中国历史上一直就有“设帐讲学”的传统,最早可追溯至孔子的“杏坛讲学”。高等院校中的讲坛,与大学课堂教学不同,它是以公共讲座为主,包括论坛、辩论会、报告会等平台或形式[1]。而文化素质讲坛则直接指向提升大学生文化素质的特殊功能,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利于素质教育的开展,利于师生继承和弘扬大学文化传统,彰显大学文化以学术文化和道德文化为主线的内在特点,利于大学生肩负起社会文化建设的使命。正是因为文化素质讲坛的作用越来越凸显,全国各大高校纷纷设坛开讲,各类文化素质讲坛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它们有的是直接以文化素质的字样命名,如暨南大学的“文化素质教育讲堂”、华南师大的“文化素质大讲坛”等;有的是自创讲坛品牌,从古籍名句中引申命名或依托地域文化、校园历史传承、校园标志性景观或校训等来命名,如西安交通大学的“学而讲坛”、云南大学的“东陆讲坛”、复旦大学的“星空讲坛”、武汉大学的“弘毅讲堂”、上海外国语大学的“思索讲坛”等。笔者所在的大连工业大学自2012年创办“博慧讲坛”,取意“博采众家之长成就智慧人生”,以“传承文化素养,弘扬时代创新精神”为主线,是面向全校师生推出的文化素质教育讲坛,旨在活跃校园文化氛围,全面推进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博慧讲坛”由学校教务处主办,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学生工作中心承办,内容涵盖社会人生、文学艺术、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科学文明、创新创业、军事等领域,通过听取国内外高校名师、央视“百家讲坛”学者以及社会名流的精彩讲座,使师生能够在校园里零距离感受名师魅力,分享智慧人生,更为大学生开阔视野、活跃思想、提高品味、成人成才搭建了阶梯。

二、文化素质讲坛提升高校素质教育效果的思考

现阶段,文化素质讲坛的开办虽受到师生的普遍关注和广泛欢迎,但据调查显示,一些高校仍存在讲座形式单一、学生积极性不高、个别讲座遇冷等问题,学生对讲坛需求的肯定与行动懈怠间的矛盾不断升级。随着文化素质讲坛的不断演进,如何引导其健康发展,成为高校通过文化素质讲坛提升高校素质教育效果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挖掘文化内涵,明确建设思路

教育的本质是“立人”而非“育才”。从哲学层面分析,素质教育即是促进人全面自由发展的教育;从教育层面分析,素质教育即是促进人的智力发展,健全人格,并在此基础上培养人的创造精神和提高人的实践能力的教育。因此,文化素质教育责无旁贷成为高等院校全面素质教育的切入点和突破口。现如今的高校除了培养人才、科研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之外,还要兼具文化传承创新功能。高校必须不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加大文化传承创新力度,充分发挥自身的文化育人作用,推动文化素质教育的发展[2]。厘清教育、素质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三者的关系进一步明确了文化素质讲坛的建设思路,即以促进高等教育以“文”化人、推进高校文化育人进程、满足大学生精神文化需求为己任,提高高校的素质教育水平。

(二)创新举办形式,开拓广度与深度

文化素质讲坛开办至今,其举办形式无非是学者登台演讲,学生席坐听讲,时间一长,即使内容再新颖,演讲者再知名都会造成台下的“审美疲劳”。久而久之,文化素质讲坛也会沦为知识传授的普通课堂,而非素质教育的重要平台,显然,这是与讲坛的建设宗旨相违背的。教育的目标应该由知识的传播、分数的获得转向对人的关注与尊重,如果只是一味地传道,如何做到授业解惑?因此,我们要认识到文化素质讲坛既是第一课堂的课外形式,是第二课堂的课上形式,集两个课堂的优势和特点于一身,又是两个课堂沟通的桥梁和纽带,对两个课堂和素质教育工作的整体开展具有引导性的作用[3]。因此,文化素质讲坛除了在内容上更加多元化,邀请更具时代感的演讲者,拉伸讲坛广度与宽度,使之适合不同兴趣爱好的师生共同参加,更应该创新讲坛举办形式,开拓广度,增加深度,拓展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打造品牌效应,形成系统体系

文化素质讲坛品牌的构建,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实现的,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而且要将高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办学思路、学科核心竞争力、人才培养方向等作为理念支撑,借助多种物化、非物化的舆论宣传,在校园文化活动中融入讲坛文化的精神和制度,使文化素质讲坛在实践中得到认可和升华[4]。它既要彰显一所大学的文化理念,又要体现大学师生的文化修养。因此,在举办讲坛时,高校要加大讲坛的普及力度,走近学生,构建较为系统的讲坛文化体系,该体系包括与讲坛相关的管理制度、标识、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同时要注重讲坛开讲前的宣传,高校可以通过校园媒体、校园广播等多种手段来营造浓厚的学术气氛。另外,高校要注重讲坛周边产品的开发,一次讲坛的结束不是文化传播的终止而应余音绕梁。高校还要重视整理讲坛成果,使讲坛可以将内容记载与思想传播有机结合,例如:西安交通大学已发行的《学而讲坛:百年名校文化雅集》和云南大学出版的《东陆之声》,这些集册中对往期讲坛的精彩内容、观众反响等都做了详细记录,大连工业大学的“博慧讲坛”会在每一期讲坛结束后制作讲坛纪念册并将现场视频刻成光盘,由此,校园文化的源远流长性得以彰显。总之,优质的高校讲坛重视其自身的延续性,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增强文化育人的效果。

(四)完善配套制度,养成自觉行为

客观地讲,当代大学生极度缺乏学习自主性,自主学习的动力和良好习惯不足,也缺乏自主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质的自觉性。所以,高校应采取合理手段对学生进行引导和规范管理。例如:可以将听讲坛取得的学分纳入专业教学计划,或者设置素质拓展创新学分,丰富实践教学内容。然而,硬指标并不能改变讲坛的“自主学习”本质,我们只是创造一种适合学生成长的制度环境,创新对学生的引导和管理机制,最终使学生产生“我要学”的学习主动性。此外,高校要逐渐完善相应的配套措施,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力;指定带队教师,建立学生团队,做好宣传、组织、会务等具体工作,保证各个环节的顺利实施;由学生自主来设计选题并组织讲坛,让讲坛成为学生自主创新的成果,促使学生在活动组织中得到充分锻炼与提升。

三、结语

大学之道在“育人”而非“制器”。然而长久以来,高等教育的工具理性导向制约着价值理性的复苏,进而严重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本文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出发,以文化素质讲坛作为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提升高校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和学生的文化素质,从而促进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作者:张德鑫 房竣 房学军 单位:大连工业大学

参考文献:

[1]刘光华,王敬群。当前大学讲坛文化构建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0(8):17-19.

[2]杨叔子。素质文化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2012(10):1-7.

中小学生安全素质教育 篇四

随着教育的发展,目前藏区小学的学校管理一方面要强化改革创新意识,另一方面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这对藏区小学的学校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当前,在小学校开展加强学校管理,共建和谐校园活动的总体目标任务,切实保障学校管理的全面发展和学生健康成长。学校管理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学校办学品质的优劣。关系到基础教育的发展,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学校教学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针对藏区学校教师综合素养整体水平高低参差不齐的情况。只有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确定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思想。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要抓好教师的继续教育和业务学习,鼓励教师积极提高自己的学历层次,取长补短,以《课程标准》为依据。探索适合藏区学校的管理方式,构建新的教学模式。那么,在当前的藏区小学学校管理中,如何提高管理水平呢?我根据自己的学校管理经验粗略的分析一下。

一、抓基础,创特色

基础和特色好比火车的轨道,只有轨道坚固,列车才能安全,飞速的运行,同理可证,只有抓好小学基础教育,才能为学教管理打下夯实的基础,学校才会得以飞跃。藏区学校管理要更好更快的发展,只有优化管理,使管理制度化形成良好的教学秩序和校园文化,才能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育人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在我们藏区学校一些学生毫无尊师观念,纪律观念淡薄,盲目崇拜奢华,人生观、价值观错位等不良的观念。究其原因是出在,学校学生长期生活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程度相对不高的环境,一些学生养成了很多不良行为习惯,例如缺乏文明礼仪,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卫生习惯等。在藏区,很多学生家长长年在外地打工、做生意,致使这些学生的家庭教育处于很空洞的状态。由于没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造成一份学生我行我素,身上带着很多的不良习惯等等,因此,作为学校管理工作的一部分,我们要加强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并常抓不懈,此外科学文化知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传授与教育业不能放松。在任何时候,都要向课堂教学要效益。如果在小学阶段教育阶段,对学生管理忽视,那将是学生终身的遗憾。我们要为学生的终身负责。

二、强化师德与安全教育,增强教师工作的责任心

教师要正确对待自己的教育职能,增强教育工作的责任意识,在维护学生的人身权益的同时,也应考虑自身的安全。 建立健全完善的规章制度,校管理才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要根据上级要求,结合学校自身实际,制定符合本校实际安全管理制度。学校主管安全部门要定期排查,及时消除隐患,并制定相应的措施。纵观学生发生的安全事故,十有八九是安全意识淡薄造成的,帮助学生树立牢同的安全意识是重中之重。家长把子女送到学校,学校和老师就有责任和义务做好学生安全的教育和监护。要帮助学生懂得安全的重要性,珍爱自己的生命,用班队会、板报等形式宣传安全教育的重要性,也可聘请公安、消防、交通等部门现身说法。通过系列教育活动使师生的安全意识得到加强。其次,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增强预防、处理意外事故的能力。

三、以教学为主导

无论从哪个角度分析,课堂教学都是学校教育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学校管理中要排除干扰,突出教学工作的主导地位。反对课堂教学的形式化与随意性,避免教师在课堂上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以教材为主线,教师课堂教学要有新意,在课堂教学上,要重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建立新型的教学关系和师生关系,大力倡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引导学生彼此相互讨论交流,重视合作方式的学习。为抓好课堂教学主渠道,提高教学授课水平和教学效率。一所好的学校,首先学生上课聚精会神,气氛活跃;其次课外活动龙腾虎跃;最后学校管理井井有条。教师相互间要一起研究教材,设计教学方法,商讨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只要教师在思想观念的转变才是根本的转变,思想观念的转变不是一种自发的过程,也不仅仅是通过一两次学习就能完成的,必须通过科学的管理来实现。要保持教师的角色,教好一门课。要经常带头上示范课,自加压力,努力做到学有专长,教有特色,这样,才有利于教育教学工作。

四、增强素质教育意识

依据藏区小学生的认知特点,重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智力指的是人的认识方面的能力,它是各种认识能力的综合,主要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其中思维力是核心。能力指的是一个人顺利完成各种活动所必需的、影响活动效率的个性心理特征。从教学管理的角度上看,小学阶段应着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还要结合学科特点,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思想品德素质是学生整体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联系实际向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使学生正确认识学习的意义,从而产生正确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的自觉性;结合教材的德育因素,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产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科学的情感;结合数学知识、数学方法的教学,向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学习的主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和学是辩证统一的。义务教育是全民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的教育。为了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发展,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确立基本的学习水平标准,以构成学习目标的第一层次,使绝大多数学生都能顺利通过标准。在此基础上,提出更高层次的学习水平要求,构成第二层次的目标体系,以满足学有潜力的学生深入学习。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热情关怀,要分析产生困难的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帮助、补差,坚持每个例题、每个小节、每个单元的知识及时补救,及时过关。

中小学生安全素质教育 篇五

教育事业是值得我们为之不懈奋斗的事业,“建设教育强市,办人民满意教育”是我们为之不断奋斗的目标。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建设、实施校舍安全工程、教育考试改革发展、校园安全工作责任重大,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定信心,锐意进取、振奋精神、扎实工作,努力创我市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快速发展、持续发展的新局面!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教育局长致辞,方便大家阅读与鉴赏!

教育局长致辞1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市委、市政府确定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中心议题是,贯彻落实x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动员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进一步统一思想,理清思路,坚定信心,开拓创新,努力把全市教育工作推向更高更好的发展阶段。年初,我们教育系统已经召开了教育工作会议,对20x年的工作进行了认真总结,研究部署了20x年的工作任务。今天这次会议,主要是围绕全市推进素质教育工作,总结成绩,正视问题,研究部署今后的目标任务。一会儿,战市长还要做重要讲话,我们要深刻领会,认真贯彻执行。下面,我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今年以来,全市推进素质教育工作的基本情况1月16日全省素质教育工作会议后,全市教育系统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各项规定,按照?规范行为、减负增效、强化实践、提升能力?的总体思路,建立了规范有序的工作机制,狠抓各项工作落实,取得了良好效果。具体讲,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宣传发动积极深入。根据省市部署,市教育局立即召开专题会议,要求各学校从贯彻x大精神、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以对党、对人民、对广大师生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将省市会议精神和工作要求落到实处,并通过召开不同层面的管理干部会和师生座谈会,就作息时间、课程安排、考试评价等问题,广泛征询意见和建议,理清了工作思路,提供了实践依据。全系统充分发挥宣传主阵地作用,通过家长会、致家长一封信以及校园网、宣传栏等形式,集中宣传解读素质教育有关政策,并积极联系电视台、电台、新闻中心等部门开展系列宣传,使素质教育的重大意义和相关规定迅速传递到全体师生和家庭,做到了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从社会各方面的反响来看,素质教育已成为群众普遍关心、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为工作的继续推进和全面深化创造了良好条件。

(二)措施落实迅速得力。首先着力狠抓各项规定的落实,先后制订了《关于落实?全省中小学素质教育会议?精神的实施意见》、《关于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意见》等规范性文件,对规范作息时间、落实课程方案、推进教学改革、深化考试评价制度等,都做出了明确规定,划定了制度?红线?,做到工作有章可循。其次是层层落实责任,教育局与各学校,学校与各年级逐级签订了《落实素质教育责任书》,强化责任意识,进一步明确了目标任务。再是公开接受监督,教育局向全市公布了举报电话和电子邮箱,各学校也向广大家长发放了?家校联系卡?,公开了办公电话,接受最广泛的社会监督。同时加大检查力度,教育局成立了班子成员牵头,相关科室参加的专项督导小组,在短时间内,就开展了三轮全面督查,做到及时掌握信息,随时查纠问题。

(三)工作推进扎实有效。经过各方努力,目前全市中小学办学行为得到切实规范,各学校严格按照上级规定,全面落实课程方案,开齐课程,开足课时,规范了音体美等学科教学,全面开展了?体育大课间?活动,普遍开设了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全市执行了统一作息时间表,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平均增加1小时。完善了作业设臵和审批制度,作业量得到有效控制,课业负担明显减轻。全面推行日常考试无分数评价,成绩评定实行等级制,建立完善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以规范求质量,向课堂要效益?已成为教育系统的共识,?问题即课题?的理念日益普及,全市教师的课题参与率由年前的43%提高到65%,教科研的引领作用得到进一步加强,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模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许多学校在?自主学习?、?有效教学?、?生命化课堂?等教学创新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越来越多的学校在用足用好现有设施设备,面向学生开放学校资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采取了切实行动;遍及全市40多所学校、数万名师生参与研究的?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体育大课间?和?实践与创新?三大主题活动,已经由去年的局部实验研究,进展到目前的全面实施阶段。随着全市中小学运动会、特长比赛等大型赛事的举办,学校艺术节、科技节、读书节、成人仪式等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活动也空前活跃,全市素质教育工作呈现出全面开花、突破进展的良好态势。

我们的工作之所以能够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主要取决于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取决于有关部门的鼎力支持;取决于全社会的关心参与;取决于教育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在此,我谨代表教育局党委向各级领导、各界人士和全市教育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表示衷心感谢和崇高敬意!

尽管我们在推进素质教育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要清醒认识到,实施素质教育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能急功近利。就目前来看,我们还面临着不少亟需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在思想观念上,个别学校和教师还存在模糊认识,还持怀疑态度,认为素质教育是?一阵风?,工作中畏手畏脚,观望等待,甚至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在落实规范上,至今还有部分学校开不齐课程,开不足课时,综合实践活动和校本课程流于形式;还有26%的初中生和10%的小学生反映作业量明显超时;个别学校还臵三令五申于不顾,仍然在考试中公布分数和名次,仍然在早晨和中午组织学生上自习,最近市教育局通报批评了这样一批违规学校。在工作方法上,个别学校管理过于粗放或僵化,出现两极分化现象,有的对提前到校的学生缺乏有效管理手段,存在着安全隐患;有的在活动课上缺乏必要的组织指导,对学生放任自流;有的在自习时间布臵大量任务,学生的自由时间被变相剥夺,还有的将课堂转移到图书馆、活动室等场所,使学生失去自主发展空间等等,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强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理清思路,狠抓关键,努力推进素质教育工作健康发展

20x年是x省办学行为规范年、素质教育推进年,也是我市教育借势发展、快速发展、突破发展的关键年。各级各类学校要进一步认清形势,理清思路,突出重点,狠抓关键,扎实推进全市素质教育工作卓有成效进行。

(一)要深刻把握素质教育的内涵和本质。什么是素质教育?早在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就明确界定:?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党的x大报告更明确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综上所述,素质教育的内涵可以从四个方面理解,即贯彻?一个方针?,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围绕?一个宗旨?,就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坚持?一个优先?,就是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突出?两个重点?,就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省教育厅将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目标概括为?三个全面?和?三个还给?,就是全面建设合格学校、全面落实课程方案、全面培育合格学生;把时间还给孩子、把健康还给孩子、把能力还给孩子。如何准确把握素质教育的内涵和本质,我觉得首先要理顺两个关系。一是素质教育与学生全面发展的关系。学生的全面发展,国民素养的整体提升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素质教育的要义就是通过教育活动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这里面包括两层含义,一方面要公正对待每一个学生,使他们都得到充分发展;另一方面要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要允许和支持学生个性特长发展,要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二是素质教育与提高教育质量的关系。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和提高教育质量并不矛盾,只是?教育质量?不能单纯理解为考试成绩,而是要看我们的教育让学生获得了多大发展,培养了多少有用人才。因此,教育质量是素质教育的必要条件,没有教育的高质量,就谈不上真正意义的素质教育。我们全系统上下必须达成共识,要理直气壮地抓教学,一以贯之地求质量。同时大家要谨记,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必须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必须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必须在落实好?基本规范?的前提下,实现全面发展、健康发展、和谐发展。

教育局长致辞2老师们、同志们:

在这金风送爽、硕果飘香的美好时节,我们又迎来了2x年的教师节,我代表市教育局向全市广大教育工作者表示亲切的问候,并向大家致以节日的祝贺,向关心支持我市教育事业的各级领导、各界朋友和广大学生家长表示衷心的感谢。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全市人民的大力支持下,广大教育工作者牢记重托,锐意进取,解放思想,创新思路,强化措施,狠抓落实,新区学校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老区教育水平得到巩固提高,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逐步深化,招商引资工作取得重大进展,高招上线人数再创历史新高,特别是面临今年春夏之际的非典疫情,全市广大教育工作者万众一心、迎难而上、共御风险,坚持一手抓防止非典这件大事不放松,一手抓教育事业的发展这个中心不动摇,取得了抗击非典和教育教学的双胜利。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离不开全市人民的大力支持,离不开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顽强拚搏。特别是工作在教育教学一线的广大人民教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切实履行教书育人的崇高职责,吃苦耐劳,甘当人梯,勇于探索,富于创造,甘于奉献,在社会上树立起了新时期人民教师的良好形象,受到了广大学生的衷心爱戴和全社会的普遍尊重。在此,我再次向全市广大教育工作者表示慰问——你们辛苦了。

新的学期已经开始,下半年的工作和任务依然繁重,在下半年乃至今后一个时期,我市教育工作将进一步创新思路,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核心,以加快教育创新为主题,以教育结构调整为主线,以优化教育改革为动力,以招商引资开发建设高校园区为龙头,整合教育资源,实施名校战略,用3—5年时间建设1—2所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的名牌学校,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最大限度的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奋力实现全市教育的新跨越,要实现上述目标,仍然离不开广大教师的辛勤耕耘、扎实工作,离不开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在此,我向全市的教职员工提出几点希望和要求:

——希望你们始终牢记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和承担的时代重任。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党和政府对你们有很高的要求,人民群众对你们有很高的期望,你们只有发奋努力,才能不辱使命,不负众望,才能无愧于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

——希望你们不断加强理论修养和业务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只有不断用科学的教育理论武装头脑,不断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和教育手段,才能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抓住新机遇,迎接新挑战,开创新局面,做出新贡献。

——希望你们加强师德修养,锤炼高尚品格,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教师的人格力量来源于教师高尚的师德,来源于教师对教育事业、对学生的深厚之爱,经师易得,人师难求,我们的教师要做到经师和人师的统一,做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做一个高尚的人,做一个深受学生热爱和尊敬的人。

光荣存在心头,责任放在肩上;毋忘发展重任,不负人民重托。让我们团结一致,同心同德,聚精会神干事业,一心一意谋发展,为全市教育的腾飞,为两个率先目标的实现做出我们新的更大的贡献。

最后,祝广大教师节日愉快、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教育局长致辞3同志们:

四月的邵阳,阳光明媚,草长莺飞。今天我们召开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主要任务就是安排部署今年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建设、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教育考试和学校综合治理等几项工作。昨天,我们参观了隆回县为我们提供的几个很好的现场,等会兰君副市长还要做重要讲话,请大家认真领会,抓紧落实。下面,我先谈几点意见。

一、一年来取得的主要成绩

一是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建设成效显著。20x年全市完成了94所学校的建设任务。去年底,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按照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的要求,对94所项目学校中的78所进行了评估验收,其中76所达到省颁合格学校标准,2所基本合格。市为民办实事办公室、市统计局对我市54所实事项目学校进行了检查验收,全部顺利通过。据统计,我市54所实事项目学校完成投资额5543万元,完成比例为102.9%;完成项目总个数547个,超额完成项目个数7个。40所备案项目校也完成了项目总个数449个,总投资额4390万元,基本完成建设任务。

二是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进展顺利。去年7月,市人民政府成立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领导小组,李兰君副市长亲自担任组长,各县市区也成立了相应的机构,并制订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设计了完成校安工程的“路线图”及时间表,编制了校舍安全改造初步规划。20x年,全市共排查鉴定学校2321所,单体建筑物共11447栋,校舍面积808万平方米。同时,市校安办和12个县市区已全部建好了档案室,范围内的2321所学校、11447栋建筑物已全部建档。去年,全市用于中小学校舍安全改造的资金达25459万元,改造424所学校,538栋单体建筑物开工,改造面积31.8万平方米,加固改造取得阶段性成果。

三是教育考试工作组织有序。20x年全市共有67057人报名参加了普通高校招生考试,4924人参加了成人高校招生考试,4998人参加了自学考试,1329人参加了研究生考试,12650人参加了PETS考试。全市高考共设十个考区,43个考点,2244个考室,由于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全体考务工作人员及监考人员的共同努力,去年我市杜绝了试卷雷同现象,高考组考工作得到了省巡视员和督考组的好评,取得了圆满成功。

四是学校安全管理扎实有效。20x年全市学校安全工作坚持以“创建安全文明校园”为抓手,认真贯彻执行各项安全规定,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全市全年没有发生一起因安全责任事故影响师生人身安全和财产损失的案件。学校周边环境的治理工作取得长足进步,全市学校周边环境治理工作在省综治委组织的年终考评中名列前茅。通过法制教育、安全常识学习、各种突发事件的演练等,学校和广大师生的安全意识不断增强。

虽然我们的工作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但是,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去年绥宁县一中因工作措施不得力,发生了严重违规现象,处理了违规考生82人次,处理了监考及工作人员共140人,绥宁一中取消了今年的高考组考资格;去年有5所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建设项目校因为准备不足申请推迟验收,2所项目学校被评定为基本合格,原因就是建设准备不足,申报的项目无法在当年完工。这些都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二、今年的主要工作任务

(一)扎实推进合格学校建设。我市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建设已经进入到第三个年头了,这项工作既是省、市为民办实事之一的工作,也是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教育公平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大举措。今年我市共申报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建设项目学校113所,其中实事项目学校48所,备案项目学校65所。目前,全部基础信息已输入《湖南省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建设项目管理系统》。据统计,113所学校建设类项目数共219个,其中实事项目学校109个,备案项目学校110个;54所实事项目学校预算投入资金6001万,65所备案项目学校预算投入资金5351万,合计预算投入资金11352万元。一是要多渠道筹措资金。今年113所项目学校的建设资金来源的主要渠道是各县市区财政,同时要从现有的教育经费口子中,如教育费附加、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城市维护建设税、税费改革和地方新增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等方面筹措经费用于合格学校建设。各类专项建设经费,包括危房改造、初中校舍改造、新农村环保新校园建设等资金,要与合格学校建设资金统筹使用。要积极发动社会捐资,补充资金来源,确保建设项目按时开工和高质量完成。二是要统筹协调各部门工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与合作。要继续争取各县市区的优惠政策,对合格学校建设项目实行特事特办,开辟“绿色通道”,简化建设有关手续,缩短报建报批时间。要争取继续保持对合格学校建设基建类项目的行政性收费全免、事业性收费只收工本费、服务性收费按最低标准收取的优惠政策。要与当地政府紧密协作,解决征地难、拆迁难、动工难等问题。三是要确保项目建设质量。要有对子孙后代负责的高度责任感,严把学校建设质量关,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严格按规定招投标,严格工作质量跟踪监督管理,严格实行工作质量终身追究制,确保工程质量百分之百达标。加快建立健全监督评估机制,加大监督力度,要注重对建设项目的合理性、建设经费的到位、管理和使用及工程质量的可靠性严格督查。要坚持“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坚持“薄弱学校优先建设”的原则,防止把合格学校建设变成重点学校建设,防止举债搞建设,防止向群众集资和向学生摊派搞建设等错误倾向出现,真正把合格学校建设当作民心工程来抓。

(二)加快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今年是我市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承上启下、最为关键的一年,四月初,国家教育部还专门到邵阳调研校安工程。我们主要做好几项工作:一是要进一步完善工程规划。实施校舍安全工程不是要求把所有的校舍问题一下子都解决掉,而是要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组织实施,要把校舍安全工程与调整中小学布局相结合,与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相结合,与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相结合,整合资源,统一规划。要从实际出发,分清轻重缓急,科学安排工程实施进度,优先解决存在安全隐患的现有校舍的安全问题。各县市区要抓紧时间,做好规划的修订工作,规划经县级人民政府审定后,于4月下旬上报到市校安办。二是要进一步抓好项目建设。要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工程质量,我市将有大量的中小学校加固改造和拆除重建项目开工,各地必须把确保建筑质量摆在首位,要强化监督检查,落实建设、勘察、鉴定、设计、施工、监理等各方的责任,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和工程标准,严把建筑材料质量关和采购关,确保学校加固改造一所,验收合格一所,安全达标一所。今年全市要完成“三年实施重点”工程量的50%,必须完成800余所学校、近100万平方米的校舍加固或重建任务。三是要进一步完善档案信息系统。每一所学校、每一座建筑都要按要求建立和完善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四是要认真做好排查鉴定“回头看”工作。按照国家校安办的要求,主要有三项任务:首先是除20x年5月以后已经排查并形成鉴定报告的校舍可不再重新鉴定外,所有以前没有按照有关关建设标准鉴定的校舍,都必须进行建筑质量鉴定,并建立档案;其次是对发现的所有安全隐患都必须采取相应措施加以排除;再次是所有D级危废房和其他不能安全使用的校舍必须停用,停用后需要重建的应当重建,没有能力立即重建的,当地政府应当负责为学生安排其他安全达标的校舍。

教育局长致辞4尊敬的各位领导、光荣的教师们:

大家好!

在这秋高气爽、桃李金黄的九月,在这硕果累累喜庆丰收的日子里,我们在这里欢聚一堂,隆重庆祝第二十七个教师节。值此,我谨代表教育局领导班子向全区1600多名辛勤工作在教育战线上的全体教职工致以节日的慰问!向关心支持我区教育事业的各级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向今天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模范教师表示热烈的祝贺!

过去的一年,全区教育工作者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锐意进取,迎难而上,塑造了新抚良好的教育品牌,为助推新抚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做出了卓越贡献,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我们先后获得省教育厅命名的艺术教育示范区、市委市政府命名的为经济建设服务最佳基层单位等荣誉称号20余项。50中学校长袁淑琴、民主小学校长屠文生被命名为抚顺市首批名校长;民主小学王丽红、北台小学孙赤被命名为抚顺市名师;45中学卢晓雯被评为抚顺市模范班主任,同时又与北台小学李娜一起被评为辽宁省优秀教师。x-x年我区的教育教学质量及中考成绩再创辉煌,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深受社会上广大学生家长的赞誉。这些成绩的取得充分体现了学校领导和广大教师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前瞻的教育理念和高尚的师德情操。正是因为拥有了这样一批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创新的管理经验,富有开拓进取、务实求真、恪尽职守精神的领导和广大教师,才使得新抚教育长盛不衰,始终处在全市教育的前列,这是我们新抚教育人的骄傲和自豪。

一年来,区委、区政府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原则,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和提高教师的待遇,采取有效措施为教师办实事、办好事,依法保障教师合法权益,为教师排忧解难。区委区政府克服重重困难提高并补发了教师工资补贴,投资上百万元添置教学设备,改善了部分学校的办学条件,完成了对南台小学教学楼的新建和对育才中学塑胶跑道的铺设,又启动了44、45中学翻建工程。所有这一切,都为我区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回顾过去,我们激情澎湃;展望未来,我们豪情满怀。区委区政府为我们绘就了新抚区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实施了“3211”和“1020”两大工程。要把这些蓝图变为现实,教育发展任重道远。为此我们要做好如下四项工作:

一是要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着力建设一支思想过硬、业务优良、吃苦耐劳、无私奉献、忠诚于教育事业的教师队伍,这是加快我区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证。

二是我们要全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潜心探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新途径、新方法,不断把我区的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三是我们要在区委、区政府“1020工程”打造和谐新抚精神的指引下,建设一支政策水平高、业务能力强、工作劲头足、开拓进取、务实肯干、团结协作、和谐高效的学校领导班子团队,使新抚教育的发展有坚强的组织保证。

四是要坚持教育的均衡发展,为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做出实实在在的努力。我们将在办学资金、教学设备、师资调整、领导班子配备和制度政策上向薄弱学校倾斜,给予薄弱学校更多的扶植和关爱,使新抚教育的发展逐步趋于均衡。

老师们,同志们!振兴新抚教育,功在当今,利在千秋。广大教育工作者要牢记自己的神圣职责,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勤奋敬业,创新实干,为加快新抚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为促进全区经济社会的全面振兴,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教育局长致辞5今年全市教育工作的任务十分艰巨,我们的思想观念、精神状态、知识储备和工作方法,还有许多不适应之处。我们要以强烈的责任意识和危机意识,以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切实增强本领、满怀工作激情,扎扎实实地完成全年的目标任务。

第一,高标准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各单位要着力抓好“学习教育、听取意见”,“查摆问题、开展批评”和“整改落实、建章立制”三个环节。要坚持领导带头,坚持开门搞活动,坚持请群众参与活动全程,欢迎大家多提意见,实施监督,我们要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最期盼的事项改起,实现活动始于群众需求、终于群众满意。活动总的要求是重在解决问题、重在改进工作、重在建立长效机制。

第二,积极稳妥地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进改革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担当和智慧,没有勇气干不了,没有担当干不好,没有智慧干不成。要吃透上情,加强同省教育厅的沟通,对改革的思路和安排学懂、学深、学透、学精。要熟悉下情,做到对我市教育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对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的改革诉求心中有数。要了解外情,对外地市的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比较了解,开阔思路,增长见识。要掌握内情,结合本单位实际提出针对性强的具体措施,决不能简单复制、生搬硬套。需要说明的是,无论怎么改,都要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

第三,以钉钉子的精神狠抓落实。坚持工作由一人负责和向一人负责,各级干部都要认真履行职责,今天会上下发了今年教育工作要点的目标责任分解,重点任务、责任人、责任部门都一清二楚,防止推诿扯皮,目前,我们正在制定局属单位的工作评价体系,也是采取这种方式。强化以督政、督学和质量监测为重点的教育督导,加大督促检查反馈力度,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说到做到。加强工作结果评价通报,并与评优评差挂钩,绝不能干好干差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

第五,强化教育宣传、主动接受监督。教育工作容易成为社会舆论的热点和焦点。积极主动的宣传,有利于社会各界客观了解教育工作,有利于推动教育事业发展,有利于树立教育良好形象。我们要高度重视、主动适应,充分发挥抚顺电视台教育频道等各类新闻媒体的作用,唱响主旋律、提振精气神、激发正能量,为教育改革发展营造良好氛围。要积极主动接受人大和政协的监督,办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要加大政务公开和校务公开力度,办好民心网和市民投诉,提高教育和学校的公信力。要加强主动与有关部门和单位的沟通协调,赢得各个方面的理解支持,形成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的合力。

中小学生安全素质教育 篇六

[关键词]农村;小学教师;教师素养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2010sk094],

2012年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项目[2012SQRW024]

一、问题的提出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要以农村教师为重点,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1]安徽省是一个拥有6700万人口的农业大省,其中农村人口比重超过77%,由于农村人口的义务教育主要在农村进行,因此,义务教育的重点在农村。然而,目前安徽省农村教师队伍无论在数量、结构,还是基本素质方面,都十分薄弱、令人担忧。因此,全面了解安徽省农村小学教师基本素质的整体状况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助于改善安徽省农村小学教师的质量,促进农村教育质量的整体提高。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随机选取了皖北的阜阳市、淮北市,皖中的合肥市、六安市,以及皖南的黄山市和池州市等6座城市的53所农村小学作为调研基地。共发放调查问卷300份(教师问卷200份,学生问卷100份),回收问卷296份,其中有效问卷291份,有效率达98.31%。调研农村小学教师共197名,农村小学生99名。其中男教师83名,女教师114名,教龄为1-10年的教师22名,11-20年的89名,20年以上的86名。

(二)研究方法

对于调研活动开展,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法对安徽省农村小学教师基本素质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问卷有教师问卷和学生问卷两种,主要以教师问卷为主。对于问卷结果分析,本研究主要立足于教师的性别和教龄两大视角,以教师基本素质的四个维度为着眼点,采取“频率差异”的统计方式,对安徽省农村小学教师基本素质的问卷调查结果进行深入剖析。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职业道德素养

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是教师在道德品质方面的修养,是教师在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上的稳定特征。[2]本研究从教师对事业、对学生、对自身、对集体四个方面考察了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经过调查发现,教师在对教育事业的道德素养上,存在性别差异,男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略高于女教师,尤其在职业自豪感上。同时,教师对事业的道德素养也存在教龄差异,教龄在20年以上的老年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明显高于中青年教师,教龄在1―10年间的青年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最低。

(二)科学文化素养

教师的科学文化素养,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通过不断学习和积累而具有的科学素质和文化修养,以及由此进一步形成的科学文化知识体系和结构的基本情况。本研究从教育理论与专业知识两大方面对教师的科学文化素养进行考察。经过调查发现,教师在教育理论方面的科学文化素养,并不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但男女教师的教育名著的阅读量均不大,普遍没超过5本。而在专业知识方面,则存在显著的教龄差异,青年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高于老年教师,而在教学信心上,老年教师略胜于中青年教师。

(三)教学能力素养

教师的教学能力素养,是指教师顺利完成教育教学活动所必须具备的能力。本研究从教师的基本技能、教育教学能力、教学管理能力和教学科研能力四个方面考察教师的教学能力素养。调查显示,在教育教学能力方面,既存在性别差异也存在教龄差异,男教师和青年教师利用多媒体进行直观教学的频率高于女教师和中老年教师,而女教师和中老年教师更倾向于借助板书开展教学。在教学管理能力方面,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男女教师的教学管理能力相当。但是教师的教学管理能力存在教龄差别,教龄为11―20年的中年教师的教学管理能力略高于青年与老年教师。在教学科研能力方面,既存在性别差异也存在教龄差异,女教师发表的论文数量略多于男教师,老年教师的教学科研经历要比中青年教师丰富。

(四)身心发展素养

教师的身心发展素养是指教师在身体和心理两方面所应具备的条件,及其身心的基本情况和典型特征。调查显示,在身体素养方面,既存在性别差异也存在教龄差异,男教师的身体素养略高于女教师,中青年教师的身体素养略高于老年教师。在心理素养方面,性别差异显著,男教师的心理素养比女教师略高。同时,教师的心理素养也存在明显的教龄差异,中老年教师的心理素养略高于老年教师。

四、思考与建议

从调查结果显示,较之以往,近年来,安徽省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的基本素质有很大的进步与完善,尤其是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整体水平较高,但是仍存在如下突出问题:

第一、在职业道德素养方面,全省有相当一部分农村小学教师认为教师的社会地位偏低,缺乏职业自豪感。这主要由于社会对教师职业认识的观念还未完全正确转变,加之农村小学教师现实处境――工资待遇低、生活艰苦、工作量大,导致相当多的农村小学教师对自己从事的教育事业缺乏工作热情与职业自豪感。

第二、在科学文化素养方面,全省农村小学教师整体水平偏低,尤其是教师的教育理论知识与专业知识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充实。主要原因在于,大部分农村小学教师的初始学历偏低,缺乏继续教育与进修的机会,即使有职后培训机会,也只是流于形式,未能使农村小学教师真正更新知识,全面提升自身的科学文化素养。

第三、在教学能力素养方面,全省大部分农村小学教师的主要问题在于,教师基本技能(如:外语、普通话、计算机)薄弱,科研意识淡薄,科研能力偏低。原因除缺乏进修培训外,农村小学教师工作繁重,无暇搞科研,此外,农村小学经费不足、信息不畅、科研条件差,致使农村小学教师科研意识滞后,热情不高,能力亦不足。[3]

第四、在身心发展素养方面,全省大多数农村小学教师心理负担过重,身体健康状况堪忧。人们对农村小学教师期望过高;农村教师的工作繁重、待遇低生活负担重、卫生保健意识不强、卫生保健知识匮乏,缺少锻炼身体的习惯;以及农村地区的卫生保健机制不健全是影响他们身心健康的主要因素。

由于教师素质高低是影响教育质量高低的主要因素,因此大力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关键在于培养并建立起一支职业道德素养优良、科学文化知识充实、教学能力强硬、身心发展健康的农村教师队伍。针对以上当前安徽省农村小学教师基本素质存在的突出问题,本文在此提出一些建议:

1、提高工资待遇,增强农村小学教师的职业自豪感。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农村小学教师之所以产生职业倦怠、缺乏职业自豪感,主要原因在于农村小学教师收入处于教师收入的最底层,同工不能同酬[4]。因此,政府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经费的投入,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的工资和福利待遇,缩减城乡教师工资水平的差距,这样既能增强农村小学教师的职业自豪感,也有利于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

2、严格教师准入机制,提升农村小学教师科学文化素养水平。

由于目前大多数农村小学教师初始学历偏低,致使农村小学教师的科学文化素养整体水平不高。因此,必须严把“入口关”,适当提高农村小学教师准入门槛,对农村小学教师的学历、教育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储备提出更高要求[5],这样才有助于全面提升农村小学教师的科学文化素养水平,使农村小学教育可持续地向前发展。

3、落实继续教育工作,增强农村小学教师的基本技能。

针对当前农村小学教师计算机、普通话、外语等基本技能薄弱的现状,相关部门要认真承担起农村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和职后培训工作,充分利用国培计划向农村小学教师提供更多的机修学习机会,必须认真落实,勿要流于形式,使农村小学教师的基本技能真正得到改善与增强,顺应新时期教育发展的新要求。

4、加大经费投入力度,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的科研能力。

教学研究已成为教师反思教学,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艺术的重要手段。因此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农村教师的科研工作,加大对农村科研经费投入的力度,增强农村小学科研的硬件条件,同时也要建立完善的科研激励机制。这样才能改善当前相当一部分农村小学教师科研意识淡薄,科研能力偏低的现状。

5、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农村小学教师的身心健康。

教师身心健康是成功教育教学的基石。因而,学校应该把教师的健康检查置于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应该定期组织教师体检,为教师配备必要的图书、体育锻炼和休闲娱乐等设备。同时,也应加大心理卫生投入,健全学校的心理咨询网络,加强对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这样才有助于农村小学教师的身心健康发展。

6、充分发挥国家“特岗计划”的调控作用,为农村小学输入高素质的教师

“特岗计划”通过公开招募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任教,有利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投身农村教育工作,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因此,必须深入落实“特岗计划”,为农村小学输入更多高素质的大学生,从而提高农村教师的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S].2010-7.

[2]黄卫明,桑青松。安徽省农村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调查研究 [J].中国科技论文,2007(7).

[3]马广宇。对提高我国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思考[J].教育教学研究,2011(6):127-129.

[4]杜晓珲。蓬莱市小学农村教师基本素质调查研究 [D].

安全素质教育 篇七

关键词:民航院校;职业素质;创新实践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航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全面系统地提出了新时期民航业发展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提出了强化科教和人才支撑的重要性,为建设民航强国指明了方向。实现民航强国战略构想,人才队伍是关键,民航院校肩负培养民航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民航院校学生职业素质教育成效如何,直接决定了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就业竞争力,进而对民航行业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产生影响。因此,为保障民航行业的持续安全和快速发展,民航院校以民航行业需求为导向,构建职业素质教育体系,进一步做好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工作至关重要。

1明确民航院校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目标

要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任何一所民航院校均应根据中国民航业发展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因时因地制定职业素质教育工作的目标。这个目标要经过科学的论证,并能够体现本校的特点和教育资源的优势,即体现可行性和独创性,才能有效推动职业素质教育的全面深入实施。民航业的高速发展,迫切需要大批具有安全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法制意识,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和一定创新能力,具有较强继续学习和岗位适应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明确民航院校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目标,有利于提升民航院校内涵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对满足学生成长成才、就业创业的需要,满足民航及区域经济建设特有专业人才需求,为建设民航强国提供人才支撑有着重要意义。因此,民航院校应本着“育人为本,以德为先”的理念,以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为先导,以科学文化素质为基础,以职业技能素质为核心,以职业发展素质为拓展,以健康身心和健全人格为保障,通过有效的学生职业素质教育,使毕业生成为符合民航行业标准的准职业人,这就是民航院校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目标。

2构建民航院校学生职业素质教育体系

2012年7月8日,《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航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强化科教和人才支撑”的措施和“实施重大人才工程,强化民航院校行业特色”的要求。培养高素质民航人才,推进民航强国建设,为建立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的现代化民用航空体系提供人才支撑是民航院校神圣而光荣的使命。民航院校学生职业素质教育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是:通过构建民航职业素质教育的理论课程体系、活动实践体系以及保障机制,形成德育为先、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民航院校学生职业素质教育体系。

2.1系统规划民航院校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

将职业素质教育课程列入人才培养方案,除了思想政治理论课、体育课、心理健康课、就业指导课外,学校还开设“当代民航精神”“民航职业道德”“民航强国战略”“民航持续安全理念”“民航行业文化”等课程,开发《民航职业素质培养方案》《民航职业心理素质培养方案》《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实施手册》等配套方案;辅以几十门内容广泛、综合性较强的公共选修课;同时结合民航名家讲坛等专业专题报告,构成民航院校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通过该课程体系的构建,让学生对行业的职业素质要求及职业道德要求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和认识,为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打下理论基础。

2.2搭建民航院校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活动实践平台

学校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社会实践基地、广州志愿者学院、人文素质教育基地、企业文化实践基地、大学生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心理素质拓展基地为主体,以入学教育、军事训练、参观交流、拓展训练、企业见习、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各种类型的实践活动为内容,搭建民航院校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活动实践平台,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职业道德、职业技能、科技人文、职业心理等方面素质,提升学生的社会活动实践能力与服务水平,满足民航各专业岗位的职业素质要求。

2.3健全民航院校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保障机制

学校通过构建职业心理素质教育体系、职业指导与就业服务体系、素质教育工作绩效考评体系、教师队伍人才培养体系以及搭建各种宣传平台,健全民航院校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保障机制,使民航院校学生职业素质教育能顺利进行,让整个教育过程更为清晰,在培养学生职业素质的过程中发挥出重要作用。通过每年举办学生工作专题(案例)研讨会来提升工作队伍的整体理论水平,并以省部级研究课题为核心,相关科研项目为支柱,推进职业素质教育发展进程,从而很好地将工作实践和理论研究结合起来,更为有效地指导职业素质教育工作。

3设计实施民航院校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具体方案

在进行民航院校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民航院校应坚持以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民航所需人才为宗旨,针对行业特色和学生特点,开发并实施专业模块式、阶梯层进式、素质板块式的职业素质教育具体方案。

3.1开发并实施民航各专业(群)职业素质培养模块

学校深入行业企业调研实践,深刻理解和把握行业标准及企业文化核心价值理念,以行业企业用人标准和岗位要求的技能素质为标准,以学生职业素质养成为抓手,研究、制定并实施针对具体专业(群)的学生培养、教育、管理办法,细化工作标准,全面打造基于行业标准的学生职业素质教育模式[1]。基于行业标准,依据民航各岗位胜任特征,开发飞行驾驶专业、航行管制专业、飞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民航运输专业、安全检查专业、空中乘务专业等各专业(群)职业素质培养模块,开发各专业(群)职业素质培养方案,根据培养方案分别开展具有专业职业特征的素质教育活动。依托专业(群)开展职业素质教育,力求教育特色鲜明、行业特色明显,为企业输送符合岗位需求的专业人才,提升学生的职业竞争力。在机务维修、安检、空乘、空保等专业(群)分别试行“准机务人”“准军事化”“岗位专业化”等管理模式,使广大学生在文化知识的积淀、积极职业态度的养成、正确做事方法的掌握、团队意识和纪律观念的增强等方面有较大的提高,进而为适应行业企业的专业岗位要求奠定坚实的基础。

3.2凝练并实施阶梯层进式的职业素质教育方案

学校在实施专业模块式的职业素质教育体系时,针对教育规律和学生特点,凝练并实施阶梯层进式的职业素质教育方案,即大学一年级注重基本职业素质的培养,大学二、三年级注重专业职业素质的培养,大学四年级注重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每个阶段重点不同,但培养过程是相辅相成的。开发民航各特有专业(群)的职业素质教育方案,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和专业培养定位,按培养周期划分为若干阶段,明确各阶段的工作目标、内容和要求。这种阶梯层进式的职业素质教育有效保证了职业素质教育逐层深入、有序培养,实现了职业素质教育的系统化和全程化。

3.3设计并实施素质板块式的职业素质教育体系方案

学校围绕着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质、职业技能素质、职业心理素质、科技与人文素质等五大素质板块构建学生职业素质教育体系,各专业培养方案都针对这五个板块明确具体培养措施。在育人的全过程,积极开展职业素质教育实践活动,营造具有民航特色的校园育人环境,全面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敬业精神、诚信品质、社会责任感、服务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确保民航院校学生培养目标的实现。

4建设民航院校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工作管理与保障机制

为促进职业素质教育工作整体化、科学化、可持续发展,民航院校应建设科学的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工作管理与保障机制。

4.1形成系统的民航技术技能人才职业素质教育管理架构

职业素质教育工作队伍应由主管学生工作的副校(院)长直接领导,包含三个层次的职业素质教育工作队伍,即管理和职能部门层、辅导员层、学生干部层。管理和职能部门层由学生工作处(部)、院(系)、团委、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就业指导中心、学生资助中心以及宿舍管理中心等职能部门组成,主要从各自分管的领域着手进行职业素质教育工作。通过对学生各种组织机构的建设,学校搭建学生的自我管理平台。学生干部机构层包括学生会、宿舍管理工作学生委员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学生委员会、社团管理机构等,主要工作是协助各职能部门和辅导员组织、策划和开展学生职业素质教育。这一系统而紧密的管理架构能够强化民航技术技能人才职业素质教育工作的管理动力机制。

4.2采取灵活的职业素质教育工作管理手段

在制度建设方面,学校应探索实施学生安全日报制度、胸卡制度、心理危机预警和监控制度;飞行、安检、空管等专业准军事化管理制度;学生“成长日志”制度等。在学生管理方面,学校应鼓励各种学生组织机构进行自我管理,大胆创新;要求学生党员干部深入学生群体推动学校各种制度的落实,保障各项活动的有效开展。这些管理措施的执行,能够使职业素质教育工作运行得以有序发展,形成严谨守纪,积极进取的整体风貌,体现出民航不同岗位人的职业风采。

4.3建设基于行业标准的职业素质教育工作的考评监督机制

民航院校应建设基于行业标准的职业素质教育工作绩效考评体系。推行《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工作制度》《学生工作考核评估办法》《辅导员管理考核办法》《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条例》和《优良学风班评比办法》等制度。为保障考评监督机制的科学性和客观性,民航院校应在校外政府职能部门、行业、企业中聘请技术骨干、专家等作为兼职导师,组建各专业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对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工作进行有效的指导和监控。

5营造民航院校学生职业素质教育文化环境

队伍素质的高低决定事业成败,而决定队伍素质的是文化[2],建设民航强国,要靠民航人才队伍,要以先进文化为统领。当前,民航业正在大力弘扬和践行当代民航精神,行业精神文化氛围浓厚。因此,民航院校应随着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创新和民航院校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通过合作与交流,将校企文化深度融通,育民航精神、行业文化于校园文化之中,彰显行业特征明显、专业特点突出、国际特色鲜明的民航校园文化特色。

5.1校园文化应凸显民航行业文化特色

民航文化是维系民航安全以及高品质运行的关键影响因素,校园文化必须根植于民航行业文化,必须与民航企业文化深度融通,必须努力影响和引领民航文化。民航业以航空运输为主业,这种航空运输方式决定了所有从业人员务必时刻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务必时刻给旅客和货物提供优质的服务,务必时刻牢记人(飞机)与人(货)之间的和谐相处。民航院校为了培养学生“持续安全、优质服务、和谐民航”的行业意识,把以安全文化、服务文化、和谐文化为内核的民航文化、精神品格内化为学生的良好民航职业素质,要将这种意识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特别是校内实训充分模拟民航企业的生产现场,严格按照安全管理要求和行业服务标准来进行;校外实习让学生直接到民航企业的相关岗位上,熟悉实际安全操作规程和操作流程并提升服务水平。

5.2校园文化应体现民航专业文化特点

民航院校应研究学校不同专业,特别是民航特有专业形成的文化,用专业文化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适应能力,使学生成为民航特有专业的准职业人。为了使学生成为民航特有专业的准职业人,学校应按照民航生产单位对飞行员、管制员、机务员、安检员、乘务员等专业人员的要求来培养学生。机务专业学生统一佩戴胸卡,穿着实训工服,恪守“敬业爱岗、诚信务实、遵章守纪、认真负责、严谨规范、精益求精、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机务作风。飞行、管制、安检、乘务专业学生实行准军事化管理,规范穿着制服,外化于形、内化于心,养成基于行业标准的职业形象、职业心理、职业能力、职业思维、职业交往与职业习惯。

5.3校园文化应突出行业国际化特征

民航业是国际化行业,民航院校要通过国际合作、引进留学生、开展国际交流活动等,营造国际化特色校园文化氛围,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发展,具备国际化视野,成为国际化人才;在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的情况下,鼓励和支持毕业生境外和国外就业;在众多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中,提升民航院校学生特有的良好国际文化素质和国际沟通能力,充分体现多元、包容、合作、开放的校园文化氛围。

6打造民航院校学生职业素质教育教师团队

民航院校学生职业素质教育成效如何,师资队伍的素质、知识和能力是关键。民航院校应采取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按照“以学习追求知识,以知识提升能力,以能力促进工作,以工作创造业绩”的思路,以“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为目标,按“政治坚定、品德高尚、业务精湛、纪律严明、作风优良”的要求,打造学生职业素质教育教师团队[3]。

6.1组建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智囊团”

民航院校应以专业为单位,聘请企业专家、专业带头人、教学督导、辅导员等组建学生职业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形成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智囊团”,为开展学生职业素质教育活动提供决策指导;激励专业课教师参与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建立健全专任教师(含民航专业、思政、人文、体育等)教书育人、言传身教的考评机制。

6.2培养职业素质教育专项领域的专家

民航院校应努力发掘职业素质教育工作队伍中具备某项素质教育领域专长的人才,并进行专家化培养,使思想政治素质教育、职业技能素质教育、职业心理素质教育、科技与人文素质教育、职业指导与就业服务、校园文化建设、活动组织策划、困难资助、突发事件应对等工作领域的一批行家能手脱颖而出,使之成为“政治工作师、心理咨询师、职业指导师、学业指导师、生活指导师、专业指导师、行为训练师、活动策划师”,在职业素质教育的各个领域中不断创造新的工作业绩。

6.3鼓励教师从事职业素质教育改革与学术研究

民航院校在大力推进职业素质教育工作的同时应开展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工作,以各种改革尝试、学术研究促进职业素质教育工作的水平不断提升。应根据本校的职业素质教育工作目标,制订鼓励教师进行职业素质改革与教学研究的政策与措施,以此进一步促进职业素质教育工作的科学化发展,激发教师从事职业素质教育实践与研究工作的热情。

参考文献:

[1]吴万敏.行业标准与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290-291.

[2]李飞龙.安全文化与实施:从“安”到“全”[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0:10.

安全素质教育 篇八

关键词:建筑安全;素质教育;安全管理

1建筑安全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安全素质教育是建筑企业开展安全管理的重要理论基础,同时也是建筑行业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很多安全事故的发生往往由人为违规操作导致,因此,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素质教育、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增强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是避免危险发生的重要措施,有利于营造和谐稳定的工作环境。

2实现建筑安全素质教育和建筑安全管理的路径

2.1全面提高全员建筑安全素质,加强建筑安全教育是根本

实现安全管理的首要工作是将安全生产理念融入到日常工作中,施工单位应综合考量工程人员的安全素质水平,提高建筑人员自身的安全素质,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安全底线意识和管理理念,从而保证建筑施工的安全性。1)积极开展建筑施工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施工人员要认识到建筑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努力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素质,有效落实安全管理工作。如该工程单位曾举办“生命至上,安全发展”的安全知识竞赛活动,以此来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注重加强施工安全教育的实效性。在施工作业前应当组织施工人员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活动,明确施工的具体内容和要求,保证施工人员按照规范标准进行施工作业,避免发生安全事故。3)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教育工作。有关人员应当严格把控工程建设中的重点内容和事项,保证相关操作的标准性和规范性,减少问题的发生。此外,还要加强安全示范建筑企业和项目工地活动的建设力度,通过安全示范企业的模范带头作用来提高施工人员对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进而保证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

2.2全面提高全员建筑安全素质,强化制度管理是保证

1)完善管理制度。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制度的相关要求,并以此为基础来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素质。通过对以往建筑施工事故的调查研究中可以看出,安全事故的发生与施工人员安全素质能力的不足有着直接关系。因此,企业应努力完善相关的管理机制,构建合理的安全防护网络。通过制度和管理的强制约束,使施工人员从被动遵守逐步转化为自觉执行,从而提高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2)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监督管理人员(专职、兼职、值日等安全员)应深入实际施工作业,按照安全管理的标准,严格管控各个施工环节,确保各部分之间施工工序、质量和安全之间的连贯性。只有不断地提高监督管理力度,不断地完善安全管理内容,为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及时查处施工中存在的违规现象,才能有效保证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3)保证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推动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开展,提高全员安全素质水平,从而有效落实安全管理。各级建筑安全监管机构要深入贯彻贯彻落实国家、地区法律法规,坚决查处和制止工程建设中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从源头上加强管控力度。

2.3全面提高全员建筑安全素质,增强文化建设是载体

建筑安全文化内涵较多,如员工的安全意识、集体安全理念、安全行为及维护自身安全的能力等。企业通过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可以更好地提升全员安全素质水平,保证建筑工程的整体水平和建设效果。1)建筑安全文化的建设首先需要明确理念定位,并以此为基础构建安全行为和梳理心理动因,努力建立较为完善的安全理念系统。2)通过开展安全生产相关活动来强化建筑安全文化建设。首先,构建完善的建筑安全教育宣传机制,实现安全知识的普及,重点加强监督管理人员、高危作业人员及特种人员的安全意识;其次,要提高一线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水平,加强不同阶段施工作业的安全管理力度,保证施工生产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再次,施工人员还要做好自查自纠,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提高,解决施工生产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避免问题的发生。3)将建筑安全文化建设融入到日常管理工作中。各级领导部门应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建筑安全文化应与企业各部门的员工有机融合,加大安全教育的传播和覆盖面积,保证建筑安全文化的建设水平,努力提高员工的安全素质水平,进而推进建筑企业的良性发展。

2.4全面提高全员建筑安全素质,强化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是关键

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具有突发性和紧迫性,对于领导的应变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施工负责人应充分了解工程建设中容易出现安全事故的环节,高度重视不同生产设备的检查工作,及时处理和维修故障设备,完善生产流程和生产工序,保证安全防护工作的质量。企业必须具备较强的安全事故应急处理能力,促进安全管理系统的稳定发展,不断改进和完善制度建设,全面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3结语

随着我国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和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建筑工程安全监管水平也有着更高要求。建筑工程负责人努力做好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提高施工人员的建筑安全意识水平。此外,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还要具有把控全局的能力,将安全管理措施深入贯彻落实到各项目环节中,避免安全隐患,保证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以上就是一米范文为大家整理的8篇《安全素质教育范例》,能够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与启发,是一米范文的价值所在。

最新范文

145 257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