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米范文>教师教学>幼儿园教案>小班教案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最新3篇)

2024-03-16 22:32:41

教学要激趣延伸,突出学习方式的革新,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以下是美丽的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最新3篇)。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 篇一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8个二类字,指导美观书写“变”“披”两个一类字;

知道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正确分辩“迎上去 追上去 游过去“三个词的意思;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能力;

培养学生大胆表演、想像、表达的能力;

3、情感目标:了解青蛙是益虫,懂得保护青蛙。

重点难点:

重点是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难点是分角色朗读和表演。

教具准备:

头饰、课中操音乐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亲爱的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先请大家猜一个谜语:

1、小黑鱼,滑溜溜,圆圆脑袋长尾巴,池塘里面游呀游。板书:小蝌蚪

2、绿衣小英雄,田里捉害虫,冬天它休息,夏天它捉虫。板书:青蛙

3、小蝌蚪和青蛙之间是什么关系呢?板书:妈妈

4、今天,我们就来学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板书:找

齐读课题:第34课   小蝌蚪找妈妈

二、观看动画,理清思路:

1、先请大家看这篇文章的动画片,边看边思考: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学生回答:

(1)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小蝌蚪去找她的妈妈,先碰到了鲤鱼,又碰到了乌龟,最后才找到了他们的妈妈青蛙。

(2)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小蝌蚪怎样变成青蛙的过程。

随机板书:找 鲤鱼 乌龟   变

(3)在田字格里指导学生写“变”字(强调撇点的方向要往外)。

三、配乐朗读,初步感知:

1、师配乐范读,学生回答: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在书上标出,给不认识的字注音。

2、学生配乐按自然段接读课文。

3、出示课件:认读二类字。(先认读,再组词读)

灰   迎    阿   姨    顶    披    鼓

4、指导写“披”字(强调右边的皮,横勾别丢掉)

5、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看课件演示青蛙的生长过程)

板书:长后退 长前腿 尾巴变短

四、研读课文,理解内容:

1、那蝌蚪长什么样呢?(出示课件)学习第一段

帯动作表演读,突出快活的语气。

2、长成后的青蛙又是什么样呢?学习第四段:

采用换角色自述的方式,让孩子们进一步加深对青蛙外形的认识。如——

例:我是一只大青蛙,我头上鼓着一对大眼睛,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四条腿,宽嘴巴。

3、跳课中操《小青蛙找家》 过渡句:哦,小青蛙多可爱啊,我们也来当当可爱的小青蛙,跳起来吧!

4、通过对比我们知道,青蛙小时候和长大后,样子有这么大的变化啊!课文中讲,小蝌蚪在变成青蛙的过程中,遇到了鲤鱼和乌龟,最后才见到了青蛙妈妈,它们都说了些什么,让我们读一读,演一演吧!(用情景模拟和看课件演练的形式,让学生理解“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三个词的意思;并板书:迎 追 游)

(1)学习第二段:(鲤鱼)(突出礼貌教育):

读出小蝌蚪的焦急语气和鲤鱼妈妈的温和语气

学习小蝌蚪的礼貌       板书——迎

(2)学习第三段:(乌龟)(培养想像和写作能力)

读出乌龟慢吞吞的语气   板书——追

培养想像能力:小蝌蚪们看到乌龟,会怎样说?——咦?前边那只动物就是四条腿、宽嘴巴,它可能就是我们的妈妈吧!快,追上它!

培养写作能力:为什么小蝌蚪把乌龟当成它们的妈妈呢?(因为乌龟也有个大嘴巴)进一步引导学生明白:之所以小蝌蚪认错,是因为鲤鱼妈妈没有把青蛙的全部特征描写清楚,才造成这样的误会。以后我们在描写人物外貌的时候一定要描写全面和具体,把特征说全。另外,小蝌蚪也不对,不能根据身体的部分的特征就去判断,也就是说看事物要全面,做深入了解。

(3)学习第五段:(青蛙)(培养表演能力)

读出青蛙的慈祥和疼爱的语气 小蝌蚪欣喜的语气 板书——游 师生共演这一段

五、板书总结,回顾全文:

1、这篇课文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找,讲了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遇到鲤鱼阿姨就迎上去问,看到乌龟像它们的妈妈就追上去喊,最后看到大青蛙才游过去叫妈妈。同时在找的过程中身体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先长出两条后退,再长出两条前腿,最后尾巴变短不见了,变成了青蛙。

2、师生分角色朗读全文。

(师:作者 一组:小蝌蚪 二组:鲤鱼 三组:乌龟 四组:青蛙)

3、课堂练习:

小蝌蚪先长出(       ),过了几天,又长出(       ),再过几天,(    )变短了,渐渐的,(    )已经不见了,变成了(     )。

六、资料汇报,知识拓展。

1、你喜欢青蛙吗?为什么?(资料汇报)

2、你打算怎样保护青蛙?

3、他们这样做对吗?看课件明辨是非

4、出示宰杀青蛙和做成菜的图片,让学生谈感受。

5、师总结:青蛙是捕捉害虫的能手,是庄稼的好朋友,我们应该保护青蛙。出示课件:保护青蛙 保护动物 保护环境 (学生大声齐读)

七、课外延伸,布置作业:

养几只小蝌蚪,观察它们的发育过程,然后放归到大自然中去。

34、小蝌蚪找妈妈

长后腿    长前腿      尾巴变短

小蝌蚪————————————————————————青蛙

鲤鱼(迎)   乌龟(追)   妈妈(游)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反思

上周五,教育中心督导团来我校检查教科研工作,听了我的一节原生态的《小蝌蚪找妈妈》。因“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气氛活跃、优质高效的课堂实效”,获得了领导们的一致好评。总体来说,这节课上得比较成功。

但我知道,人只有在不断的反思中才能获得成长,任何一堂课,都不会十全十美。我的这节课成功之处在哪里?不足之处又在哪里呢?我静下心来好好地进行了反思——

成功之处:

一、抓住两条主线教学,思路清晰

这篇课文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明线“找”,讲了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遇到鲤鱼阿姨就迎上去问,看到乌龟像它们的妈妈就追上去喊,最后看到大青蛙才游过去叫妈妈。同时在找的过程中,它的身体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这是第二条暗线“变”,先长出两条后退,再长出两条前腿,最后尾巴变短不见了,变成了青蛙。

理清了文章的思路之后,我的教学设计就围绕着这两条主线展开了。因我的思路清楚,因此就能很好地驾控课堂,使之不偏离主方向。孩子们在学的时候也轻松明白,兴趣昂然。

二、从培养孩子兴趣出发,设计流程

这是一节低年级的课,所以更应该还课堂以童真、童趣。低年级学生注意力不能持久,课堂上一般要多采用一些直观形象的形式去代替理性的分析和讲解。在本课的设计时,我首先想到的是学生,尽量采用一些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去调动他们的兴趣。

1、导入激趣:一般孩子们都喜欢猜谜语,因此上课之前我先让他们猜了两个关于“蝌蚪”和“青蛙”的谜语,引出本课的课题;

2、动画激趣:他们爱看动画片,我就在一开始放这篇课文的动画片,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使之对全文有一个总体的感性认识;

3、表演读激趣:“表演”这种形式很适合我们低年级的课堂教学,语文课堂上的表演是一种深读课文,推敲课文语言文字,体会人物情感并将其“形诸于外”的排演过程,是一种特殊的阅读理解手段,表演的过程,也是学生进行创造的过程。这不仅包括对角色的创造上,还表现在对课文内容的再创造上。《小蝌蚪找妈妈》这篇看图学文中有“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三个表示不同动作的词,为了让学生能更直观、更清楚地理解三个词所表达的含义,就让他们去演一演、试一试,尽量让学生快乐地参与学习,形成一种其乐融融的课堂氛围,还课堂以童真和童趣;

4、课中操激趣:低年级孩子的注意力持久性不够,当课程进行到中间的时候,应适当的让孩子们轻松一下,这时,跳一段轻松欢快的课中操,无疑像注入了新的动力,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本课的教学中,我安排了《小青蛙找家》的律动这一环节,在课中带着孩子们一起跳起来,孩子们马上兴趣高涨,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新的学习中去,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孩子们的思维也更加活跃。

5、拓展激趣:课堂的最后一个环节是知识的拓展和延伸,让孩子们看“捕捉、宰杀、吃青蛙”的画面,能激发他们的同情心,从而做到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保护青蛙,达到德育渗透的作用;其次,作业是“养小蝌蚪观察生活习性和其变化最后放生”,也十分符合孩子的喜好,使书本知识与生活结合,观察与习作巧妙的结合。

三、识字、写字、学文,内容全面

本堂课不是孤立地单纯讲读课文,而是做到了把“识字、写字、学文”三方面进行了有机的结合,使得课堂结构丰满,学生全方位吸收知识的营养。尤其是写字教学,选择了两个学生易错的“变”和“披”进行指导,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四、注重写作知识的渗透,潜移默化

单从文本表面看,内容十分浅显,学生很容易就能理解。但我们能否借助文本,给孩子更多的东西呢?这一直是我课堂研究的方向。在这节课上,我在几个地方巧妙地渗透了“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1、在讲“青蛙”一段时,让孩子们变成第一人称自述的方式,其实也是一种写作方面的训练;

2、在讲小蝌蚪和乌龟的那一段对话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小蝌蚪把乌龟当成它们的妈妈呢?(因为乌龟也有个大嘴巴)进一步引导学生明白:之所以小蝌蚪认错,是因为鲤鱼妈妈没有把青蛙的全部特征描写清楚,才造成这样的误会。以后我们在描写人物外貌的时候一定要描写全面和具体,把特征说全。另外,小蝌蚪也不对,不能根据身体的部分的特征就去判断,也就是说看事物要全面,做深入了解。

这问题就是引导学生明白以后在描写人物外貌的时候,一定要描写完整和具体。

五、注重多种能力的培养,机智到位

1、朗读能力:本节课我十分注重培养孩子们的朗读能力,我配乐范读,孩子们配乐接力读,表演读,师生分角色共读……多种形式的朗读,使孩子们的朗读能力一步步提高;

2、想象能力:在讲“乌龟”一段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小蝌蚪们看到乌龟,会怎样想、怎样说?学生回答:(前边那只动物就是四条腿、宽嘴巴,它可能就是我们的妈妈吧!快,追上它!)课堂上,学生们精彩的发言,都是自身思维的超越,更是对课文的超越,体现了其独特的阅读感受过程。这是我有意地在培养孩子的想像能力,为今后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我坚信:只要我每一节课都有意地在这方面进行训练,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写作能力将会快速提高。

3、表演能力:在讲遇到“鲤鱼”、“乌龟”和找到“青蛙”的三个部分中,我让孩子们和我一起表演,孩子们一个个兴趣盎然,表演得惟妙惟肖,在表演中,胆量和表演能力都在得到锻炼。

六、简洁明了的板书,独具匠心

34、小蝌蚪找妈妈

长后腿    长前腿      尾巴变短

小蝌蚪————————————————————————青蛙

鲤鱼(迎)   乌龟(追)   妈妈(游)

板书的设计是对文章内容的涵盖和提炼,两条主线清晰明了,重点词也突出醒目,符合低年级孩子的认知特点,我觉得这个板书简洁明了,中心突出,可以说独具匠心。

不足之处:

1、看动画之前忘了提出问题:学生在完成每一个环节,都要有一定的目标性。在刚开始让学生看动画的时候,目的是想让孩子带着这样一个问题:“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去欣赏,而不是漫无目的地看热闹。原来设计好的这个问题,由于操作“动画播放”这一课件出了点问题,结果就忘记问学生了,是个小小的漏洞。

2、不鼓励挑毛病:在学生分角色朗读完之后,有个孩子读小蝌蚪的话,读得不紧不慢,没有读出着急的语气。我就问同学们:“这三个同学中间,有一个读得不到位,是谁呢?”结果孩子们都纷纷评价开了,挑起了这个同学的毛病。我觉得这一问问错了,这样会培养孩子光挑别人缺点的毛病,不会用赏识的眼光看待他人。其实我应该直接问这个孩子:“小蝌蚪找不到妈妈了,心里有什么样的感受?那么,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呢?请你再读一遍。”这样的引导,不但节省了时间,也没有给学生挑毛病的机会,还保护了读得不太好的这个孩子的自尊心,何乐而不为呢?以后得注意了。

3、师生分角色共读课文未完成:原来在全文学完之后设计的这一个环节,目的是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这一教学现象,起到回顾全文的作用,但由于时间关系,省略了这一步,稍有遗憾。可以考虑前边的“老师配乐读”和“学生配乐分段接力读”合二为一,就能节省出一定的时间,最后进行这一环节了。

4、资料汇报没有进行:课前让孩子们查找了有关青蛙的一些资料,目的是让学生了解青蛙是益虫,我们应该保护它。我看孩子们都准备得很充分,可是还是因为时间关系,没有让孩子一一汇报。但能在课前进行资料的查找,也达到了教育的目的,课堂展示只是一个分享的过程,这个放在下一节课进行也可以……

总之,一节课不可能面面俱到,课堂永远都有遗憾,但有遗憾就会有思考,有思考就会有进步,我会在不断的反思中,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向着更高的标准迈进。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 篇二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掌握和运用“减一笔”、加一笔”、“加两笔”三种识字方法,认识“厂”、“甲”等五个生字。

2.会读词语,理解词语含义。

3.读准“主”、“祖”等六个字的字音。

4.熟练地读背儿歌,读邮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5.说一说怎样过“六·一”儿童节,体验过“六·一”儿童节的快乐。

教学重点掌握和运用三种识字方法,认识五个生字,会读字词会读背儿歌。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灰、迎”等8个生字,会写“河、姐”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本课以感情朗读为基本任务。能通过朗读感知青蛙的变化。

4.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不断提高自主识字、自主阅读能力。

5.使学生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几次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增强对科学童话的兴趣。

教学重点借助图画或其他手段识字、读书。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前准备课件或挂图、生字卡、文中动物的头饰。

教学过程

教学案例(一)

一、猜谜激趣,导入新课

1.出示谜语:“大脑袋,圆肚子,细尾巴,黑身子,变变变,长出四条腿,去了细尾巴。吃饱了,呱呱呱,抓害虫顶呱呱。”你知道它是谁吗?

(学生猜谜,开展讨论)

2.课件出示小蝌蚪和青蛙。

3.板书课题:34.小蝌蚪找妈妈

二、创设情境,感知课文

1.同学们知道小蝌蚪去哪找妈妈吗?怎么找的?找到了没有?(观看动画课件)

2.组织学生自由读课文

(1)巡视自读情况,发现学生读文中困难,及时解决。

(2)组织学生借助小组互助学习,达到初读的目的。

(3)汇报学习结果。

三、合作互助,识记生字

1.(课件出示本课的生字)组织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8个生字。

2.指导学生识记重点字和难点字(教师在巡视时发现各组同学普遍识记有困难的字)

3.课件再次出现本课要认的“灰、迎、阿、姨、追、顶、披、鼓”8个生字,教师检查识字效果。

4.巩固识字,找朋友。

阝 辶 女 丁 扌 支 夷 可页

四、讨论交流,整体感知内容

1.学生看着图,自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有哪些变化?小蝌蚪的妈妈是什么样的?

2.讨论交流:初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些什么?想到了些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五、学写生字培养习惯

1.出示要求会写的6个生字。

2.组织学生交流笔顺。

3.教师范写。(课文中没有口或带口字旁的字)

4.学生描写、临写。

第二课时

一、导入

课件出示第一幅和第六幅的内容,说说小蝌蚪和青蛙的样子。

二、角色迁移,体验文本

播放课件,多种形式读好课文。

1.细读第一自然段。

a.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描写小蝌蚪是按怎样的顺序说的?小蝌蚪可爱吗?你喜欢这些小蝌蚪吗?见过或养过小蝌蚪的学生还可以说说它们还有哪些地方可爱。指导读出小蝌蚪的活泼可爱。

b.理解“一群”的意思,通过“一只”、“一群”进行比较,知道“一群”数量多,并用“一群”说话。

2.看图读二、三自然段。

指导蝌蚪与鲤鱼妈妈与乌龟的对话。

理解“迎上去”、“追上去”的意思。

小蝌蚪:第一次很有礼貌:第二次很热情,但有点着急。

鲤鱼:亲切。

乌龟:和蔼。

学生分角朗读,戴上头饰表演朗读。

3.指导朗读第四、五段。

a.蝌蚪的尾巴发生了什么变化?

b.青蛙妈妈的话应该怎么读?(亲切、慈爱)

4.学生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三、感情朗读

四、巩固练习,理解内容

1.说一说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他们游哇游,过了几天,长出两条,又过了几天,长出两条,没过多久,不见了,变成了一只只能捉害虫的。

2.我会说

你们已经长成青蛙了。

小青蛙的尾巴已经不见了。

______________已经_______________。

五、巧设悬念,课外延伸

小青蛙一找到妈妈,就跟妈妈学捉害虫的本领。他们一天天捉害虫,一天能捉到多少害虫呢?我们也去探究一下,好吗?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前准备:

1.搜集过“六·一”时的照片。

2.祖国各地景色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案例

第一课时

一、我的发现

1.学生自由读,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

2.同桌互听互读,说出自己的发现。

3.指名读,说说三组字各有什么规律,你是怎么发现的?(学生回答的同时,教师利用课件出示“一笔”、“加一笔”、“加两笔”三种识字方法。)

4.以小组为单位,利用三组字的规律自编儿歌,在编儿歌的过程中识记生字。

5.选出优秀儿歌读一读,在读儿歌过程中识记生字。

二、日积月累

(一)我会读

1.自由读,不认识的字请教同桌。

2.分小组开火车读,看哪组读得又快又好。

3.自由选词说话。

(二)我会连

1.自由练读,读准平、翘舌音。

2.同桌互听,纠正读音。

3.动笔连线。

(三)读读背背

1.教师范读,注意听清“祖”、“岭”、“盛”的读音。

2.自由练读,借助拼音读准儿歌。

3.教师出示祖国各地景色课件,学生边看边解说读。

4.学生一边看课件,一边跟背。

5.以解说员方式背诵。

6.全班齐背。

三、全课小结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播放幼儿园小朋友庆“六·一”的活动录像,想一想幼儿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他们为什么这么快乐?

1.上幼儿园,你是怎么过“六·一”儿童节的照片。

二、点拨启发,回忆过去

2.四人一组,拿出上幼儿园时过“六·一”的照片,把你当时的表现与大家交流交流。

3.选出代表,展示照片,在全班交流。

三、激发欲望,展望“六·一”

1.教师播放本校近年来“六·一”儿童节活动时的精彩片断,介绍本校近年来高年级同学“六·一”儿童节活动的内容,激发学生参与的欲望。

2.同桌互相说一说小学的第一个“六·一”儿童节准备怎样度过?

3.四人一组,合作设计小学第一个“六·一”儿童节的活动方案。

4.各组派代表公布本组的活动方案。

5.把优秀的活动方案放入班级记录袋中。

小蝌蚪找妈妈中班教案 篇三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小蝌蚪找妈妈》,理解并记住歌词内容。

2、体验游戏的快乐及表演的乐趣,培养幼儿动作的创造性。

活动重点:幼儿理解并记忆歌词,学唱歌曲。

活动准备:

1、小蝌蚪的图片

2、歌曲的图谱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

1、师:老师这儿有个谜语,猜猜是什么小动物?“圆圆脑袋黑油油,细细尾巴扭呀扭,小河里面转圈游”小朋友们你们猜一猜,这是什么小动物?

2、师:对了,是小蝌蚪。我们一起来看看小蝌蚪是长什么样呢?(展示真实小蝌蚪的图片)幼儿讲述的过程中老师丰富歌词。

二、熟悉歌词引出图谱。

1、师:小蝌蚪的头是怎么样的啊?

对了,圆圆的脑袋,是什么颜色的?

圆圆脑袋,黑油油(师出示图谱,幼儿集体念一次)

2、师:小蝌蚪还有什么啊?

对了,小蝌蚪还有细细的尾巴,它的小尾巴啊在小河里扭呀扭。

细细尾巴,扭呀扭

3、师:小蝌蚪在小河里面干什么呢?

它在小河里面转圈游,转呀转,游啊游。

4、师:小小蝌蚪,游游游,他在干嘛啊?

小小蝌蚪,游游游,它是在找妈妈,它说妈妈妈妈,在哪头?小朋友一起说。

5、师:我们一起看着图谱念一遍歌词

《小蝌蚪找妈妈》

小小蝌蚪,游游游,圆圆脑袋,黑油油,

细细尾巴,扭呀扭,小河里面,转圈游,

转呀转,游呀游,

小小蝌蚪,游游游,妈妈妈妈,在哪头?

三、学唱歌曲。

1、师:老师把“小蝌蚪找妈妈”变成了一首好听的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2、清唱一遍。你听到了什么?咂咂咂这个词要学一学

3、老师弹奏并演唱第二遍,可以边听着音乐边打节拍。(边拍手)

4、第三遍继续熟悉歌词与乐曲。老师领唱:我们一边看图谱,一边唱,会唱的小朋友跟着老师一起唱。

5、幼儿演唱2-3遍,鼓励幼儿唱的时候创编一下动作。

四、创编动作。

1、师:刚才我们小朋友在小椅子跳得真漂亮,我们在中间来跳一跳。

起立,站到当中,我们边听音乐,自己边想动作,一起来当当小蝌蚪。

2、师:我看到···做的很好看,请她来跳一跳。然后,大家一起来学一学。(请个两三个小朋友)

3、师:我们再来听音乐边唱边跳一跳?

4、游戏:小蝌蚪在水里干什么呀?它要找谁呀?(妈妈)我们来做小蝌蚪一起来在水里游一游,去找一找妈妈在那里,找到妈妈要说什么?(妈妈找到了)!(幼儿和老师一起做小蝌蚪,另外一位老师扮青蛙妈妈)游戏二次。小结:今天我们玩了一个音乐游戏小蝌蚪找妈妈,小朋友们表现的都很棒,表扬一下自己吧。

最新范文

66 57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