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米范文>教师教学>小学教案>四年级教案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教学设计优秀5篇

2023-08-17 07:49:17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一文讲述了大陆青年小钱患了严重的白血病,台湾同胞冒着生命危险,用爱心挽救了小钱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文章语言朴实自然,叙写生动细腻,情致淳厚感人,书写了一曲感人肺腑的爱的赞歌。下面是一秘范文的小编为您带来的5篇《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教学设计》,在大家参考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一秘范文给您的好友哦。

四年级语文上册:《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设计 篇一

【浙江省温州市实验小学 曹鸿飞】

〖空白补充处,将情感丰满起来〗

文本是一个召唤读者参与的空白结构,课堂练笔要捕捉住这些空白结构中的有效练笔点,以触动学生的真实思想。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是人教版第七册的课文,文章感人,两岸同胞血浓于情的精神深深地感染着每一个人。仔细研读这一课,你会发现课文中写小钱的两个相似句子: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白血病,抽完了全身的骨髓,生命苍白,此时他只能静静地躺在病床上。但透过文字背后,你想,他的内心会平静吗?生命垂危时,他有着对生命的渴求,对为他捐献骨髓的人的期待。经过中国台湾青年和李博士的帮助救治,后来,小钱得救了,他静静地躺在病床上。这两处“静静地躺在病床上”意蕴一样吗?尤其是后一个“静静地”蕴含着小钱内心极为感动的世界,每一个读到此处的读者都会在这里凝思回神,前后观照,定会泛起情感的波澜。但是文本此处戛然而止,这就给阅读提供了一个空白空间,必须加以补充,以达到阅读心理的平衡。此时他在想什么呢?此处练笔,正是顺应了学生的阅读空白需求。请看学生的倾吐:“小钱得救了,他静静地躺在病床上,他想起了中国台湾献骨髓的那位青年,你现在好吗?你为我献了骨髓,我终身难忘。如果我们不能见面,但我们的心是连在一起的。还有李博士,谢谢您,我不会辜负你们的好心的,是你们给了我新的生命,我终身难忘。”这样的空白补充练笔,完满了学生的情感需求,实现了阅读空白的召唤,当为课堂练笔的常用招数。

【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郭家坝镇杨家龙小学 郭菊玲】

〖合理应用教学中的“空白”发展想象力,体验情感〗

“空白”是一种艺术表现手法,它能创造出一种“无画处皆成妙境”的艺术境界。语文教学既是科学,也是艺术。在语文教学中合理的应用空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独特的个性。

在《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一课的教学中,有学生问我:小钱和那位捐骨髓的中国台湾青年会不会相见?我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如果有一天小钱和那位捐骨髓的中国台湾青年相遇了,他会对中国台湾青年说些什么?续写这篇课文。这样一下子就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饶有兴趣地续写这篇课文,既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也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得到很好的发展,发展了学生的个性。

【江西省九江市浔阳区柴桑小学 黄 娅】

〖读是根本,读得充分,读出感情〗

当前,在语文课堂中,读得不充分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不充分包括:学生读书面窄,读书时间不足,读书缺乏指导。读得不充分,从根本上看,还是教师的观念尚未从“讲评课”、“问答课”中转变过来。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读书重要还是讨论重要?不读书,讨论就成了无源之水。”因此,阅读课要把大量时间用于学生读书,使阅读课真正成为读书课,读书训练课。

叶圣陶先生把有感情的朗读叫“美读”,即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侯表达出来,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但真要读出情感来,并不容易。在充分读的基础上,教师的指导很重要。根据学生模仿力强的特点,教师先范读,给学生做个样子。他们会根据教师读时怎样停顿,怎样确定重音、速度,怎样处理节奏、语调等进行仿读。教师只要稍加些技巧方面的指导,学生即能掌握。比如,教学《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我进行了范读:首先,边读边想,脑海中浮现出在地震的危急关头,李博士和中国台湾青年不顾自己的安危,坚持在手术台前抽取骨髓。这动人的场面,怎能不叫人动情?其次,透过人物的身份感受两岸同胞的骨肉亲情,小钱像即将凋零的花朵,李博士和中国台湾青年挽救了这个年轻的生命,这种血脉亲情怎能割舍!再次,进入角色。自己仿佛身在当时的环境中,心中呼唤着:“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湖北省黄石市沈家营小学 王 玮】

〖以形促情,注重情感的培养〗

学习语文首先应以感受形象出发。世界是通过形象进入人的意思的。儿童更是如此,年龄越小,鲜明的形象对于他们的思想影响就越强烈。因此,通过让学生在感知教材的基础上,加深对教材内容的认识,从而感受人物的鲜活形象,激发了强烈的情感,就会符合“情知统一”的认知规律。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上册《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一课,是一个感人的故事。文中的中国台湾青年和大陆青年素不相识,却冒着生命危险,用爱心挽救了小钱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上课伊始,教师定要用饱含深情的语调介绍中国台湾和杭州之间千里迢迢,相隔千山万水,杭州青年生命垂危,他在静静地期盼着那来自海峡彼岸的救命骨髓。为学生了解课文内容,进而感受人物形象奠定一定的情感基调,渲染一定的气氛。在学生自读完课文以后,引导他们说出内心真实的感受,这时的感受是初步的情感体验,是读文而生,也许稚嫩,但却是最真实的。为了进一步让学生感受中国台湾青年一心只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体会更深层的情感体验,接着教师播放一段地震录相,视觉的震撼,老师低沉的语调足以让学生情感获得再次真实体验,地震是可怕的,危险无处不在。继而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阅读、想象、体会,于是学生在脑海中出现的中国台湾青年的形象渐渐清晰起来,一个没有考虑家人,没有选择逃避,全身心奉献的中国台湾青年展现在学生眼前。学生被深深感染,情感也被激发起来,当读到小钱得救了,两岸同胞用爱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时,大家情不能抑,纷纷说:“挽救大陆青年是两岸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两岸同胞相距虽远,心却是紧紧相连的。”“中国台湾人民和大陆人民难以割舍的骨肉亲情令我永远忘不了。”此时,感动已从内心喷薄而出,他们齐声阅读由课文改编的《生命桥》一诗,整个课堂师生情感交融充分展现了语文教学的情感空间。

【山东省荣成市石岛实验小学 孔华云】

〖基于生活经验,创设情境〗

教师应把对文本的学习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在一起,创设真切、客观的教学情境,开启儿童的心智,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例如:在教学《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一课时,学生对白血病、骨髓移植的知识以及当时海峡两岸的社会背景不甚了解。如果背离了学生的经验基础,仅凭枯燥无味的讲解,教学便如“空中楼阁”,使学生处于“云里雾里”甚至是“不知所云”的学习状态,势必引起他们的厌学情绪。此时,教师可采取“迂回”战术。首先,让学生观看有关白血病、骨髓移植知识以及当时海峡两岸的社会背景的多媒体课件,让他们在观看中逐步建构起生活经验体系。之后,安排《我是一名跨越海峡的小医生》的教学环节,让学生主动介绍自己观看的结果,学生在畅所欲言的过程中充分感受了人与人之间美好的情感, 深切体会到海峡两岸人民难以割舍的骨肉亲情。由此可见,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情境,架起了经验与现实之间的桥梁,有效地激起孩子们探究新知的欲望,帮助他们插上自由思考的翅膀,去感悟课文的精髓。

【广东省广州市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南国实验学校小学部 雷 彬】

〖让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在进行个性化阅读时,应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学中教师应给学生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教师在教同一篇课文时,可以给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的权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和阅读兴趣的不同,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将教师的“要我读”转化为“我要读”,从而形成独到的见解。例如我在执教《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课时,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自主把最受感动的句子画下来,并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这样学生就有话可说,有感而发,学生就有学习的成就感。

【上海市宝山区罗南中心小学 蔡黎峰】

〖发掘教材,寻找想象切入点〗

从课文疑点入手。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从疑问开始的,而有的疑点刚好与课文表达的思想情感有关。我在教学中便抓住这些疑点,引导学生思考、想象。

如在教学《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一文时,从质疑课题入手,学生会提出,这位孩子为什么要给联合国秘书长写信?他要呼吁什么?……通过讨论,学生很快会了解文章的主题,“要和平,不要战争!”而后,让学生想象,生活在战区的孩子们的生活是怎样的?通过想象,学生也真正体会到了和平的价值,对文章的理解也更深刻了。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设计 篇二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

2、读懂课文,理解“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理解骨髓移植对小钱的重要,台湾青年在余震中捐献骨髓的危险,以及两岸医护人员的奔波劳累,体会“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教具准备】

录像、投影片、歌曲《爱的奉献》。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999年9月22日,这是一个爱意流动的日子,这是一个海峡两岸骨肉同胞魂牵梦绕的日子。这一天,千万双眼睛共同聚焦一个大陆同胞年轻的生命,千万颗心为他的命运而跳动。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美丽而动人的故事《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板书,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读后说说你的感受。

2、学生汇报交流。

三、品味语言,感悟血脉亲情

1、身患绝症的小钱是不幸的,让我们到杭州医院的病房里去看看生命垂危的小钱吧。自由读1、2自然段。

2、出示句子:

这个刚满18岁的年轻人,患了严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即将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这朵生命之花绽放。

⑴让我们把目光聚集到这段话中,用心去体会,你体会到什么?

⑵带着你的理解读。

3、过渡:

此时,只有骨髓移植,才能挽救他的生命。但是,要骨髓移植谈何容易,大约在十几万人中才能找到一个适合的人。小钱是幸运的,几经辗转终于在台湾找到了这样的人。下面让我们把目光转向台湾花莲慈济医院看看那动人的一幕。小声读3~6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把最让你感动的地方划下来,用心想一想感动你的原因是什么?

4、学生汇报交流:

可以抓住以下句子体会、朗读感悟。

⑴此时此刻,跑到空旷的地方才比较安全。但是,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旁,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⑵“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利用大地震动暂停的间隔,台湾青年的骨髓,终于从身躯里涓涓流出。”

⑶李博士带着刚抽取的骨髓,经过十几小时的奔波,赶到杭州,和当地的医护人员一起连夜为小钱做了骨髓移植手术。

5、此时此刻同学们一定有话想说——出示“这真是一座用——架设的生命桥啊!”让学生填空。

6、小钱得救了!这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使小钱得救了!让我们和作者一道用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倾吐我们的心声。齐读。

三、拓展延伸,感悟血脉亲情

1、小钱得救了!一年后的一天,他终于和那位捐骨髓的台湾青年见面了,他会对台湾青年说些什么?同桌两位同学,一个作为小钱,另一个则是台湾青年,向对方说出你的心里话吧。

2、指名说。

3、播放录象,截至目前,慈济医院已经向大陆提供骨髓180例,成功救治了不少白血病患者,每个事例背后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这些正是在海峡两岸之间用骨髓、用爱心、用血脉亲情架设的一座座生命桥啊!此刻,同学们一定有千言万语要诉说,就把千言万语汇成最感动的一句话,写成亲情卡,贴到“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上去吧。

4、学生贴亲情卡,播放《爱的奉献》。

最新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设计 篇三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深切感受人与人之间美好的情感,同时体会台湾人民和大陆人民难以割舍的骨肉亲情。

【教学目标】

1、教学本课生字词,

2、读懂课文,理解“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体会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感受海峡人民的血脉亲情。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理解骨髓移植对小钱的重要,台湾青年在余震中捐献骨髓的危险,以及两岸医护人员的奔波劳累,体会“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课前准备】

音乐磁带。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在轻缓而哀伤的音乐声中出示面色苍白的。小钱无奈地躺在病床上的挂图。

2、教师描述:

这是一个发生在杭州的真实故事。刚满18岁的年轻人──小钱,不幸患了白血病,眼看病魔就要夺走他的生命。(停顿)

3、教师继续描述:

所幸的是小钱得救了,是谁在这紧要关头挽救了小钱宝贵的生命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二、自学生字词

1、各自轻声读课文,不认识的生字拼读一下,读不顺的句子多读几遍

2、学习生字词:

读准生字词:

移植 涓涓流出 余震 血脉 彼岸

突如其来 袭击 空旷 暂停 间隔 凋零

读准其他词语:

患病 骨髓 甜丝丝 红润 几经辗转 步履匆匆 绽放

3、指名分段读课文,随时正音。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初读课文,分组讨论:

课文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2、学生汇报。

(注意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熟读课文,想想课文哪些地方最令你感动。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二、研读课文,体会情感

杭州的小钱静静地躺在了病床上,最先让你感受到他内心不平静的是哪一句话?

板书:

小钱

1、他才18岁,就患了严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即将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这朵生命之花绽放:

⑴ 你从这句话体会到什么?你们了解白血病吗?谁来说说?

⑵ 含苞的花朵指什么?文中指什么?原本就像含苞的花朵,可如今花朵还没来得及开放,就要凋谢了。能告诉我,现在你的面前出现了怎样的一个小钱?

(痛苦,绝望,悲痛。)

⑶ 说话:

此时,小钱会想些什么呢?你呢?

板书:

骨髓

2、小钱是幸运的,几经辗转,终于在台湾找到了这样的人。

⑴ 辗转是什么意思?

⑵ 如果是你,你会到什么地方找?

⑶ 通过这个“辗转”你可以想象什么?

师:是呀,多么累啊!谁能带着这种累的感觉把这句话读一读?

⑷ “这样的人”指的是怎样的人?(板书:台湾青年)找到这样的容易吗?为什么?

小结并过渡:同学们,在同一时刻,台湾青年和李博士又是怎样来挽救小钱的生命呢?当我读到这一节时,格外感动。相信你们也一样,让我们接着学习课文3~7自然段,看看到底什么感动了我们。

⑴ 学生自由朗读。

⑵分组交流。

⑶ 小组代表汇报,声情并茂地朗读:

① 一位青年躺在病床上,等候着他来抽骨髓。

此时的台湾怎样呢?是啊,面对余震,本来大家应该想到什么,可这位青年呢?李博士呢?他们又是怎么做的呢?

过渡:当针头从肌肤里脱落时,李博士和那位青年又怎样做呢?

② 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旁,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他们为什么能如此镇静地面对这一切?结果呢?

③ 骨髓抽取后,李博士又是怎么做的呢?

小黑板出示李博士的行程安排:

慈济医院──花莲机场──台北机场──香港机场──上海机场──杭州机场──杭州医院(提示:由于政治和历史原因,当时大陆和台湾没有直接通航)

作为当时已是60多岁的李博士来说,十几个小时的奔波,已是非常疲劳,可他顾不上休息,又连夜做手术,他为了素不相识的人奔波劳累,是多么无私呀!

同学们,此时此刻,你最想对这位老人说些什么呢?

感情朗读第六自然段。

④ 出示第7自然段:

学生齐读。

师:台湾与大陆虽然被海峡所隔,但两岸同胞的血脉亲情是无法割断的,这种血脉亲情就是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让我们再来读读这段话吧!

学生再次齐读第7自然段。

三、拓展思维

这是一次跨越海峡的行动,这是一次与死神争夺生命的较量,在人们无私的给予中,小钱得救了。小钱的心中一定充满了感激,你想:

1、他会感激谁呢?

2、除了台湾青年,小钱还会感谢谁?

小结:今天我们学了《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在你心中,这是一座怎样的桥。

板书:

生命桥

音乐播放《爱的奉献》。

四、作业

展开想象:假如有一天小钱和那位捐骨髓的台湾青年相遇了,他们会说些什么呢?

【板书设计】

骨髓

小钱 台湾青年

生命桥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设计 篇四

教学过程:

一、1、继续学习第22课,看老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说到“桥”让我想起家乡的小木桥,城市的天桥,跨越滚滚长江的南京长江大桥,“生命桥”这是怎样的一座桥?谁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大陆青年小钱得了严重的白血病,台湾同胞为他捐献骨髓,挽救他的生命)

2、故事中讲到哪些人?是什么事把他们连在一起?

这是大家知道的,对于课题,你们还想知道什么?

(生命桥是什么?生命桥为什么能跨越海峡,是怎么跨越的?是什么力量使它跨越的?)

其实同学们的核心问题就是:是什么让这座生命桥跨越了海峡?

3、带着问题,我们一起走进这个真实的故事,打开书指读。

4、此刻,美丽的杭州阳光灿烂,花香阵阵,就在这同一时刻,海峡彼岸的中国台湾又是怎样的?

二、1、小声读第3自然段

指导学生理解“余震”的意思(大地震后紧跟着的小地震)大的余震同样能造成破坏。

这场地震被称为世纪之灾,百年罕见。多媒体出示画面

2、此时的余震怎样?出示句子。读读这句话

(指导学生从“摇晃”中感到摇动、摆动,大地都在摇晃)

指导学生读出可怕的感觉。

(理解“仍”持续不断,频频发生,“仍”仍然、情况继续不变,也有可能再次发生地震的危险。)

从凌晨1:47分到现在已发生了大小余震1000余起。

指导学生读出此时余震的强烈,持续不断。

3、引读:就在这强烈的余震中,骨髓移植专家李博士……

三、轻声读4、5自然段,看看青年和李博士的哪些做法使你感动,划一划,想一想,也可以和同桌说一说。

a、在这场灾难中哪儿最让你感动?出示句子。

(不顾家人,一心为小钱着想)

“不清楚”不等于不牵挂,不担心。

通常情况下,一场大地震,人们最想的是谁?

(父母   家人)

可这位青年想的是谁?(素不相识的大陆青年)

这是为什么?

1、小钱只有18岁,灿烂的人生刚开始。

2、寻找骨髓“难”

补充资料:

⊙ 十万人里才有可能找到一个,机率1/10万,还是有可能,大海牢针,谈何容易

⊙辗转?(经过许多人的手或经过许多地方)字典中的解释,想想医生可能在哪儿为小钱寻找适合的骨髓?

(北京、杭州、上海、香港…)终于在中国台湾找到了,多不容易。

3、白血病患者在骨髓移植前服用大量的药物,杀死体内癌细胞,同时也会破坏身体的抵抗能力,生命处于生死边缘,如果不在规定时间内移植骨髓,后果不堪设想,骨髓对小钱是多么重要。)

因此,在中国台湾青年心中想的更多的是素不相识的小钱。

b、青年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凝望着窗外,他想到自己的骨髓会带给小钱什么希望和期待?

(生命的希望、再次回到学校。走上运动场…)

让我们带着美好的希望和期待读读这句话。

c、你觉得中国台湾青年是怎样的一位青年?

(为他人着想  有爱心  不顾家人  守信用…)

d、同学们能联系上下文,抓住重点语句想开去,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是啊!中国台湾青年不顾家人,不顾个人安危,在余震中一心想着为大陆青年捐献骨髓,用爱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两岸的生命桥。

e、文中还有那些使你感动?

出示:针头……怎么使你感动。

(余震来的那么强烈,李博士、青年仍在努力地抽骨髓,想着救大陆青年)(不顾个人安危)

a、此刻的余震有多强烈?

(“脱落”掉下,把刺进肌肤里的针头都震的掉下来。

“不得不”实在没办法工作,无法再继续下去)

能读出来吗?(指导朗读)

此刻的余震仅仅是强烈吗?

(“突如其来”指来的猛、快、人们没料到)把感受到的读出来。

b、想象一下,此刻的手术室中什么在摇晃?

(手术室的器具发出碰撞  床吱吱响,吊瓶在响、摇晃、房间在摇,玻璃哗哗落下…)

想象着情景,一起再来读这句,他们的生命也处于危险之中。在通常情况下,这样大的余震,人们一般会做什么?

(人们会躲在空旷处、安全处、和家人在一起)

c、引读:但是,李博士……

边读边想,你眼前出现了怎样的情景?

⊙余震那么强烈,但李博士一点儿也不慌张,那么沉着、冷静,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仍”指从走进手术室到现在,没有离开过)能用你的读表达出事吗?

(年轻人“静静”配合医生抽取骨髓,但心里一心想快点取出,好救大陆青年)看到了“静静”背后的不平静,读出内心的感动。

(危险中,李博士、青年一点儿也不害怕,一心为挽救生命)

d、让我们把内心的感动读出来吧。

齐读此部分

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骨髓终于从青年身躯里涓涓流出,看着这涓涓流出的骨髓,中国台湾青年一定会想到自己的希望和期待终于——实现了。

f、⑴然而,小钱在哪儿?(大陆杭州)

骨髓在哪儿?(余震中的中国台湾)

而骨髓的保存期只有24小时,想挽救小钱的生命,关键是——时间,李博士带着生命的火种出发了。

⑵默读第6自然段,出示李博士的工作记录。这是李博士这一天的工作时间,看看你们读明白了什么?

奔波:从早晨一直到凌晨3点,跑了那么多地方,真辛苦。一天没有休息,一心想着他人。

从中国台湾——香港——杭州   辗转千里

这就是文中的“奔波”

连夜:不分昼夜的工作(白天、晚上地工作)不知疲惫。

至此,从中国台湾经香港,最后到达大陆,辗转千里,李博士不顾个人安危,不顾奔波辛苦,用爱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⑶让我们把全部的感动融入到第7自然段中,读出来吧。

三、1、现在你知道是什么使生命桥跨越了海峡?

(血脉亲情)板书

2、你认为谁和你有血脉亲情?

(父母、兄弟、亲戚)

小钱和中国台湾青年素不相识怎么也有血脉亲情?(中国人  心在一起…)

3、大陆与中国台湾虽被中国台湾海峡所阻隔,但却阻隔不了两岸同胞的血脉亲情。因为我们是龙的传人,同根同祖,同是黄皮肤,黑眼睛、黑头发。我们的心永远连在一起。

血脉亲情架起了这座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4、现在两岸同胞虽然一度被海峡所隔,也有许多人为的阻隔,但相信总会有一天两岸畅通无阻,如果那时,两位青年相遇,他们会互相倾诉什么?把想到的写在日记本中。

四、小结全文

爱是永恒的主题、爱是人间的真情,爱使生命发生了奇迹,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个感人至深的人间真情故事——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板书设计: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脉  亲

血                情

大陆                                                    中国台湾

小钱                                                青年  李博士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设计 篇五

【教材分析】

大陆青年小钱患了严重的白血病,台湾同胞冒着生命危险,用爱心挽救了小钱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课文先后描写了同一时间海峡两岸的两个不同场景:第一个场景是在杭州某医院的病床上,躺着生命垂危的小钱,他在静静地期待着那来自海峡彼岸的救命骨髓;第二个场景是在台湾花莲的慈济医院,李博士正在余震的危险中抽取台湾青年的骨髓。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做着一次又一次的努力,直到青年的骨髓涓涓流出。所有的这一切,为的是挽救海峡彼岸一个年仅18岁的生命。文章告诉我们,两岸同胞相距虽远,心却是紧紧相连的。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两岸骨肉同胞的血脉亲情,感受生命的珍贵和爱心的无价。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理解骨髓移植对小钱的重要性,台湾青年在余震中捐献骨髓的危险,以及两岸医护人员的奔波,体会“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设计思路】

紧扣课题展开教学,以读激情,以读促悟,以情助读,情景交融,让学生在不断读书的过程中,得到情感体验,与文中人物产生强烈共鸣,从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辅助、课题卡片。

【课程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题导入,引入文本

1、老师出示板书《跨越海峡的 桥》:同学们,看到这个题目,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情景?

2、桥在我们生活中处处可见,毛主席曾在一首词中写到“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而我们这篇课文的题目却是《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生命桥是什么意思?围绕海峡两岸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让我们一齐读读课文,从课文中寻求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力求读正确、读通顺。

2、指名读。老师相机指导。

3、交流初读所得: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初读课文,你对“生命桥”一词是怎样理解的?

4、这座生命桥联接着大陆和台湾,让我们跟随作者手中的笔,一同走进这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三、品读课文,深入感悟

1、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读完谈一谈自己的心得体会,并说说为什么要这样读。

2、当我们从甜美的梦乡中醒来,打开窗子,灿烂的阳光洒在身上呼吸着带着花香的清新的空气,你会油然产生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⑴ 老师范读,请同学们闭着眼睛想像一下:在这样的一个早晨,城市的各个角落会有哪些我们熟悉的生活场景呢?

⑵ 学生畅谈自己的感受。

3、换位思考:

同学们所描绘的这些画面,使我们感到生活是多么美好,然而这一天,对于小钱来说意味着什么呢?

⑴ 第2自然段,学生用准确词语表达自己此时此刻的心情。

⑵ 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读一读。

4、指导朗读,课件出示:

这个刚满18岁的年轻人,患了严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即将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这朵生命之花绽入。

⑴ 感情朗读:

在这个阳光灿烂的日子,在这个充满花香的城市,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充满生机,而小钱,却只能躺在病床,命运对他是如此的残酷,让十八岁的他得了白血病。十八岁,多么美好的年龄,文中把十八岁比作一朵“含苞的花”,十八岁太年轻了,今后的路还很长很长,然而可恶的白血病却要使这朵含苞的花“即将凋零”。感情朗读这段话。

⑵ 创境引读:

假如小钱没有得白血病,此时此刻,他会做些什么呢?

老师引读:十八岁,多么美好的年龄!

当同龄人吃过晚饭后,携着父母的手在绿荫道上漫步时,然而小钱……

当同龄人在球场上奔跑追逐,为每进一个球欢呼跳跃时,然而小钱……

当同龄人的脚步走过祖国各地,尽情浏览祖国的大好河山时,然而小钱……

当同龄人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奋斗时,然而小钱……

⑶ 合适的骨髓对小钱来说那么宝贵,是挽救他生命的唯一途径,然而找到合适的骨髓,容易吗?

课件出示:

然而,要找到适合移植的骨髓,又谈何容易。如果没有亲缘关系,大约在十万人里才有可能找到一个有适合骨髓的人。

指导朗读这段话。

⑷ 朗读第一自然段和第二自然段的感受迥然不同,你认为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5、患了白血病,生的希望是如此渺茫,小钱有没有一线希望获得重生呢?

学生齐读第二自然段最后一句话。有的同学可能会发出感叹,小钱真幸运呀;有的同学可能会提出疑问:小钱怎么会在台湾找到合适的骨髓呢?在这里我们必须提到一个人,也就是下文所提到的李博士。

出示课件:李博士照片及简介。

正是因为有了像李博士这样热心公益的人,还有许多自愿捐献骨髓的热心人,才会使像小钱这样的白血病患者看到了生命的曙光,让我们发自内心地向他们表示敬意!

四、小结激趣,铺垫下文

同学们,这场跨越海峡的拯救行动是否能够成功?小钱最终能否获得新生?海峡彼岸又发生了哪些惊心动动魄的故事?下一节课,我们将把镜头切换到宝岛台湾,一同去关注事情的发展,相信你对“生命桥”这个词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第二课时

一、回顾旧知

上一节课,我们整体感知了课文内容,并通过品读课文,感受到小钱所遭受的不幸,以及合适的骨髓对小钱的重要性。我们在为小钱感到惋惜的同时,也为他感到庆幸,因为在海峡彼岸,有一位台湾青年,正无私地为小钱捐献骨髓,来挽救他十八岁的生命。这一节课,就让我们一同去关注事情的发展吧。

二、深入阅读文本

1、默读3~6自然段,了解海峡彼岸的台湾花莲慈济医院所发生的一切,请你用一个词来谈谈你的感受。

2、为一个毫无关系的陌生人捐献骨髓,对于这件事,你是怎么看待的?

学生谈自己感受,老师引导:帮助他人是件非常有意义的事。

3、捐献骨髓的事例,并不止这一件,而作者却单单写了这件事,那这件事例有什么特别让人感动的地方?请找出来并作上记号。

(学生交流令自己感动的地方以及感动的原因。)

──这例骨髓移植手术跨越海峡两岸,有着深远意义。

抽取骨髓的工作是在剧烈的余震中进行的。

4、有那些句子让你感受到余震的可怕?找出来读一读。

5、同学们,我们可以想像余震每一次发生时的情景:大地颤抖,房屋摇晃,玻璃破碎。人们惊慌失措……这一切让人感到多么可怕,而此时,台湾青年和李博士反应如何呢?

课件出示:

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旁,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6、此时此刻,他们会想些什么呢?

学生更深入体会台湾同胞不顾亲人安危,冒着生命危险来帮助小钱的精神的可贵。

7、台湾青年的爱心和骨肉同胞的亲情,伴随着那涓涓流出的骨髓,被带到海峡彼岸,给小钱带来生的希望,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三、点明主题,想像拓展

1、齐读课文最后一段,再次感受“生命桥”一词的深刻内涵。

师:你认为这仅仅是一座生命桥吗?

课件出示:

它还是一座( )桥,因为( )。

学生根据提示,用此句式说出自己的感受。

2、我们完全可以设想,小钱在进行骨髓移植手术后,他的身体一天天恢复健康,苍白的脸也红润起来了,生命之花傲然绽放,他的心中一定会充满感激。假如你就是小钱,你想说些什么呢?

学生畅所欲言,情感得到升华。

3、老师小结。

【板书设计】

2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上面内容就是一米范文范文为您整理出来的5篇《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教学设计》,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更多精彩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一米范文范文。

最新范文

74 33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