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米范文>教师教学>课件课稿

离子反应说课稿【优秀3篇】

2024-02-02 20:09:37

作为一名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那么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下面是漂亮的小编为大伙儿收集的离子反应说课稿【优秀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离子反应说课稿 篇一

一、说教材

该部分内容属于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第1课时包含了如下的内容:电解质、电离的概念,电离方程式的书写,从电离的角度认识酸碱盐的本质。通过引导学生参考酸的定义,尝试从电离的角度概括出碱和盐的本质,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和归纳、总结的能力,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过渡:教师不仅要对教材进行分析,还要对学生的情况有清晰明了的掌握,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接下来我将对学情进行分析。)

二、说学情

在初中化学中,学生就已经做过了溶液的导电性实验,这对于学习电解质的概念奠定了基础。并且高中生思维能力在发展,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概括能力,因此我会引导学生从电离的角度分别概括酸、碱、盐的本质,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渡: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三、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电解质、电离等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会书写酸、碱、盐的电离方程式,能从电离的角度重新认识酸碱盐。

【过程与方法】

通过从电离的角度重新认识酸碱盐,学生分析归纳总结能力得到提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中感受探究物质组成奥秘的乐趣和化学世界的奇妙。

(过渡:根据新课标要求与教学目标,我确定了如下的重难点:)

四、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难点】从电离的角度认识酸、碱、盐

(过渡:为了解决重点,突破重点,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方法。)

五、说教学方法

讲授法、小组合作探究、情境创设法

(过渡:好的教学方法应该在好的教学设计中应用,接下来我将重点阐述我的教学过程。)

六、说教学过程

我的教学过程分为如下四个环节,首先是第一个环节:

环节一:导入新课

好的导入可以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学习新知识、新概念、新原理和新技能作引子和铺垫。在这里我会结合学生初中所做的溶液导电性的实验提问:哪些溶液可以使小灯泡发光,哪些不可以。并请学生思考原因,借此引入本节新课“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环节二:新课讲授

导入之后就进入了我本节课的第二环节:新课讲授。

1、电解质

我会结合学生的思考的能导电的溶液,提出不仅NaCl、KNO3、NaOH的溶液可以导电,这些固体分别加热至熔化也能导电,由此提出电解质的定义: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接着我会提问学生:Cu、盐酸、CO2、BaSO4是不是电解质?针对概念中的易错易混的点进行解释和探讨,通过这一过程深化理解电解质的概念。

2、电离

在学生明白了什么是电解质之后,我会请学生思考NaCl溶液为什么会导电。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和我的讲解可以得知是因为NaCl发生了电离。这一过程可以用电离方程式表示如下:

NaCl=Cl-+Na+

这一过程我会通过动画的形式来进行呈现,直观的展现NaCl的电离过程,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动画中学到知识,增加化学课堂的情感体验。

3、酸、碱、盐的电离

学生明白什么是电离之后,我会请学生根据NaCl的电离方程式,写出HCl、HNO3、H2SO4在水溶液中发生电离的方程式,并且思考如何从电离的角度概括酸的本质。学生通过写电离方程式就可以概括得出: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叫做酸。同样的道理请学生试着写出NaOH、Ca(OH)2、Ba(OH)2、KOH的电离方程式,思考如何从电离的角度概括碱的本质。

从电离的角度概括盐的本质是易错的一个点,我会这样来处理:设置小组合作探讨环节,请各个小组列举熟悉的盐,思考如何从电离的角度定义盐。

部分小组根据之前的规律很可能就得出:能够电离出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盐。有的小组也可能会考虑到(NH4)2SO4、NH4Cl也是盐。这样通过小组之间思维的碰撞得到正确的结果,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变要学生学为学生主动学,老师真正成为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环节三:巩固提升

我会请学生从电离的角度判断Na2SO4、Na2CO3、NaHCO3、NaHSO4是不是盐,并写出它们在水溶液中发生电离的方程式。

在这一环节中出现了酸式盐NaHCO3、NaHSO4,目的是使学生认识到酸式盐的电离与正盐的电离不同,酸式盐和酸式盐的电离也不相同,也是对本节课内容的拓展。

环节四:小结作业

化学学习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还要关心学生学习的过程。课程最后,我会请学生回答本堂课的收获有哪些,可以回答学到了哪些知识,也可以回答学习的感受。

最后布置作业:电解质在溶液中发生的反应实质是什么?这样的作业与下一节课的内容“离子反应”相衔接,体现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是离子发生反应的关键,知识间的逻辑体现更加完善。

离子反应说课稿 篇二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要说课的内容是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设计四个方面对本节课作如下说明: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是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二节的第二课时的内容。第一课时主要对电解质,酸,碱,盐的电离本质做了详细的讲解。本课时是在上一节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整个第二节的重点和难点部分。学好这一内容,能揭示溶液中化学反应的本质,为以后化学学习奠定基础。并且,要求学生熟练地书写离子方程式,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①掌握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含义。

②学会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的关键。

能力目标: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训练学生科学方法,加深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能通过现象看本质,找出事物变化规律。认识到事物变化过程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

3.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

难点: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二、说教法

古希腊生物家普罗塔弋说过这样一句话:“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被点燃的火把。”我觉得,我们在教学时必须特别注意这一点,即不能将学生当作容(一米范文★www.1mi.net)器来对待,在确定教学方法时,必须遵守叶圣陶先生“教是为了不教”的训令,结合教材及学生的实际准备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1.我将这部分知识的学习采用探究式教学,由实验复习旧知识,引出新概念,由表及里地揭示反应的实质,使学生深刻地掌握离子方程式的定义。并通过关键词的点拔,巩固了定义的外延和内涵。

2. 采用问题讨论式教学,使学生正确理解书中给离子方程式下定义“用实际参加反应离子的符合来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叫做离子方程式”。从而得出书写离子方程式实际上是依据该物质在反应体系中的主要存在形式来决定写成离子形式,还是写成化学式,而不是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的符号来表示。

3.通过实验让学生进行充分的讨论,顺利导出离子反应的本质和离子互换反应的发生条件,并对离子方程式有更深刻的理解。

三、说学法

1.学情分析

由于此节课时面对的是16,17岁的高中生,他们的形象思维在这一阶段还是暂主导地位,所以在教学时,要充分考虑到这点,以直观形象实验教学为主,引导,启发学生思考,探索认清事物的本质。

2.学法指导

在教学双边活动过程中,引导学生用旧知识为指路灯来探寻新知识,层层深入掌握新知识。使学生基础知识应该扎扎实实巩固。在学习过程培养了分析,对比,归纳,总结的能力。

这节课我尽可能用实验来引出问题,解决问题。目的在于使学生明确实验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性,使他们注重自己对实验的观察,分析,及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四、说教学程序

1. 离子方程式的概念及书写步骤的教学:本节课,我采用探索式的教学方法,首先让学生进行分组,做Na2SO4与KCl,BaCl2的实验,要求同学们在做这个实验的同时要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给出合理的。解释,让同学们进行充分的讨论,并写出化学方程式。根据同学们的讨论结果,引导学生得出Na2SO4与BaCl2反应的实质是SO42-和Ba2+的反应,从而引出离子方程式的概念和书写步骤。

2.中和反应的实质:通过实验:NaOH,HCl的中和反应,和几组中和反应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引导学生得出中和反应的实质,从而加深对离子反应本质的认识。

3.最后有选择性的通过实验CuSO4和NaOH,Na2CO3和HCl的复分解反应,得出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生成沉淀,放出气体或生成水,这也是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离子反应说课稿 篇三

教材分析

《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属于高一课本第三章第五节,这一节我把它分成二课时。第一课时讲离子反应,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第二课时讲离子方程式及其书写方法。把难点分散,重点突出。学好这一内容,能揭示溶液中化学反应的本质。既巩固了初中学过的电离初步知识,又为第三册电解质溶液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并且正确而又熟练地书写离子方程式,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它还是历年高考的热点,在高考中重现率达标100%。

一、本课时的教学目的:

知识方面:

1、掌握离子方程式的含义。

2、学会离子方程式书写方法。

能力方面:

1、培养学生利用实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使用对比,归纳,总结的研究方法。

思想教育方面:培养学生能通过现象看本质,找出事物变化规律。认识到事物变化过程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

之所以这样确定教学目的,一方面是根据教材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另一方面是想在学法上给学生以指导,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二、教法方面

本课依教材特点,采用螺旋式发展,循序渐进,探究式、问题讨论式教学。具体解决重、难点的方法如下:

1、由旧引新,以旧带新的方法:学生新知识的获得,必须由浅入深,由远及近,由已知到未知,循序渐进。如果学生对新知识课缺乏必要的知识基础,就难以理解新知识。由于上节课已学习了离子反应以及发生条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培养目标。我将这部分知识的学习采用探究式教学,由实验复习旧知识,引出新概念,由表及里地揭示反应的实质,使学生深刻地掌握离子方程式的定义。并通过关键词的点拔,巩固了定义的外延和内涵。

2、正确理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初学者按课本上四个步骤书写,第二步改是教学中的难点。可采用问题讨论式教学,使学生正确理解书中给离子方程式下定义用实际参加反应离子的符合来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叫做离子方程式。从而得出书写离子方程式实际上是依据该物质在反应体系中的主要存在形式来决定写成离子形式,还是写成化学式,而不是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的符号来表示。

3、课堂上要有计划地留出充分的时间给学生进行练习:在此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运用概念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练习中让学生亲身体会到强酸、强碱、可溶性的盐要写离子形式,再由学生设计实验,分析实验来巩固知识提高能力。把一堂理论转化为生动,形象的一堂以实验为主的新课。既强化了重点又突破了难点,实现教学目标。

最新范文

91 537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