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米范文>教师教学>教案大全

美术教案精选13篇

2024-05-01 06:20:36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教案要怎么写呢?如下是一米范文编辑演员给大家找到的13篇美术教案,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美术教案 篇一

【教学内容】

造型·表现

【教材分析】

泥巴看似平凡,但恰恰是这最平凡的东西,孕育着生生不息的人类文明。用手塑造陶泥是最古老的一种制陶技法,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本课以生活中的器物为创作对象,通过富有情趣的欣赏、感受、创作过程,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制作出形态各异、用途不容的'器物来,使学生真切地体验到艺术与生活息息相关,充分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从小具有美化生活的意识,同时也提高了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

【教学目标】

1.在学生活动中,探究各种泥器物的制作方法,体验泥的特性,感受捏泥给我们带来的乐趣。

2.通过捏泥,体验陶艺得捏制成形方法,尝试制作各种泥器皿。

3.通过捏泥巴、玩泥巴,了解祖国古今的陶艺作品,激发创作欲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动手能力和创作能力。

【教学重点】

学习简单的陶艺制作方法,体会中国陶艺的历史文化,引导学生以生活为创作源泉进行创作。

【教学难点】

小器皿的捏制方法及造型设计。

【教具】

课本、有关资料图片、陶泥、课件

【学具】

课本、陶泥、简单工具、陶罐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学具的准备情况。

稳定学生情绪。

二、导入:

1.今天老师带你们去欣赏老北京的很多有趣的玩意儿,仔细观察说出它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2.教师播放课件。

3.引导学生谈体会。

展示泥制陶罐,请学生上来摸一摸,并谈谈有什么感觉?

引出课题。

三、教授新知:

1.教师播放课件,看看从古代到现代陶艺的发展历史。

2.每小组准备不同样式的陶罐,小组成员通过观察、触摸,体会它的制作方法。

(小组模仿制作一个。)

小组讨论:这种方法好不好?还有什么方法?

小组展示、交流。

教师选择一个有代表性的作品评述并示范制作。

示范捏泥的方法——揉、捏、搓,并将基本形组合成各种奇怪造型。

(重点演示泥巴与泥巴之间的连接方法:泥和泥间先用竹签画上交叉的纹路,再涂上泥浆,将两部分粘贴好。)

四、作品创作:

1.各组抽签选择本组所要制作的内容及方法。

2.小组讨论应用什么方法制作,集思广益找到好的办法。

3.学生设计制作。

4.教师巡回辅导。

五、作品展示:

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发表对自己、他人作品的评议及参与本次学习活动的感受。

2.对思维反应较慢的学生可多给与提问作答的机会,且最好安排在小组讨论及已有同学发表意见后,以鼓励参与、增强自信。

3.教师针对学生作品创作情况做出小结。

(鼓励学生为主。)

六、课后延伸:

教师引导学生收拾整理工具、清洁课桌及卫生。

引导学生小结本课学习情况。

你在本课学到了什么?学得怎样?还想学些什么?

【作业设计】

用陶泥设计制作一个生活器物。

美术教案 篇二

教学目的:

初步掌握静态人物写生的要求和方法,学习用线描的形式表现自己的同学,训练学生敏锐观察、大胆概括的写生态度,增强线造型能力。

教学重点:

人物写生的要领和方法。

教学难点:

克服因为怕画不像而产生的拘谨的心态和细碎的线条。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交代本课将要分组以及写生的纪律要求。

二、欣赏导入

1、出示人物写生作业

2、分析作业的有关方面

(1)都是用硬笔画的;

(2)都是熟悉的同学,获立或坐,各有神态;

(3)都是在仔细观察理解所画对象后,用流畅而概括的。线条画出来的,非常传神;

(4)并不一定要很像某个同学。

3、板书课题

三、将授新课

1、设问:怎样画出同学的个性特征和神态呢?

2、请一些有明显特征的同学上台进行观察分析

3、教师示范,在黑板上边画边讲解要求:

(1)首先确定画面的构图位置。头部一般靠画面的上部顶边,根据“站七坐五蹲三”的规律确定头的大小比例;

(2)抓住同学的某个特征(五官、胖瘦、习惯动作等)进行快捷而又肯定的描画,充满自信,边看边画。

(3)不要凭平时画人的印象,而是要画出写生时的感觉,用线应流畅自如,哪怕不满意也不能修改,画出来再说。

(4)等整个人的大体样子画出来以后再去刻画那些想细致画的地方,如头发、衣服花纹、鞋带、纽扣等。

(5)千万不要看一眼画一气,象是画记忆想象似的,那就不是写生了。

四、学生试画

1、请三至四名同学在黑板上用粉笔画写生画。规定时间:5分钟左右。教师作模特。全班同学同时进行写生练习。

2、针对试画情况,教师有的放矢的进行强调,提醒大家作业时应注意的地方。

五、安排学生的写生场位后让学生开始作业。教师巡视辅导。 六、课堂,布置学生课余多写生。

板书设计:

写生画我的同学

美术教案 篇三

活动目标:

1、乐意参与鞋底印画的活动,能大胆参与活动,体验印画的喜悦。

2、感知鞋底花纹的多样性和对称美。

活动准备:

1、已印好的鞋底画。

2、鞋底有各种图案的鞋子(幼儿每人一双)。

3、蘸有颜料的海绵、地毯、白纸、等。

活动过程:

一、欣赏鞋底印画:

1、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几幅漂亮的图画,我们一起来欣赏欣赏,(出示印好的鞋底画),画上有些什么?

2、你们知道这些漂亮的画是怎么画出来的吗?(幼儿讨论)

二、鞋底印花,感知鞋底花纹的多样性和对称美。

1、师:原来我们的鞋底这么漂亮呀,看到鞋底印画那么漂亮,老师也好想来玩一玩,老师边玩边让幼儿发现印画的要求:

(1)印画时脚不能移动。

(2)印完后把鞋子在边上的地毯上擦干净。

2、师:我发现很多小朋友的脚已经快坐不住了,赶紧要去玩印画了,印画的时侯可要小心,要在空白的地方印,不要踩在别人的脚印上,我们大家一起合作,印一幅最漂亮的作品来,好吗?。

3、教师与幼儿一起参与操作,体验鞋底印花的乐趣。

4、展示幼儿作品,请幼儿上来说说自己最喜欢的鞋底印花,感知鞋底花纹的多样性。

5、师总结:原来我们的鞋底还有这么多小秘密呢,有花朵、有星星、有小兔子、还有机器人,真有趣。

美术教案 篇四

目标:

对神秘的太空有了解的兴趣,能在已有画面上添画太空背景。

在绘画的过程中进一步激发对宇航员的敬佩之情。

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知道我们中国的宇航员已经去过太空,了解人在太空的服装特点、动作特点等。

2、材料准备:幼儿已画的宇航员画面、水笔、蜡笔、《神秘的'太空》PPT

过程:

一、太空里可能有什么?

我们中国的宇航员来到了太空,他们会在太空里看到些什么呢?

出示PPT,幼儿看看讲讲

小结:在太空里有神秘的星球、有运送宇航员的火箭还可能有输送广播电视信号的卫星。

二、飞向太空

上次我们已经画了漂浮在太空中的宇航员了,今天我们来把太空中的神秘景物画出来。

提问:

1、这幅画上什么最重要?(宇航员)

2、我在添画其他景物的时候需要注意些什么?在宇航员背后的景物怎么画?

?小结:如果你画的景物被宇航员遮挡住了,画的时候要注意两边的连接,避免出现一边高一边低的情况。

三、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鼓励幼儿大胆用组合方式添画背景,注意物体和人之间的遮挡关系。

提醒幼儿耐心完成涂色。

四、相互欣赏作品,说说自己对宇航员的感情。

美术教案 篇五

中班下学期美术教案《圆形变变变》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美术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及动手绘画能力,学习用一个或几个圆组合添画成各种物体,乐意参与"圆形变变变"活动,体验在圆形上添画变出新事物的快乐。

设计思路:

圆形是幼儿熟悉的图形,一个个简简单单的圆,添画几笔就变成了孩子们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和常见的物品,他们对此有着丰富的感性经验,会觉得既亲切又趣味十足。本活动通过看一看、说一说、想一想、画一画多感官参与的方式,让幼儿认真观察画面,尝试理解画面内容并能清楚地讲述。

活动目标:

1、学习用一个或几个圆组合添画成各种物体。

2、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及动手绘画能力。

3、乐意参与"圆形变变变"活动,体验在圆形上添画变出新事物的快乐。

4、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5、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用一个或几个圆组合添画成各种物体。

教学难点:发挥想象添画,制作和别人不同的作品。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1)课件(2)各种颜色大小不同的圆形(后面贴好双面胶),绘画纸,彩笔,展示板,

2、前期经验准备:幼儿对于哪些物品是圆形的,哪些物品上有圆形都有了一定的了解。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引起兴趣:

师:小朋友们好!我是王老师。我听说咱们班的小朋友特乖,所以想和你们一起玩游戏。我还带来了一位小客人,他是谁呢?和老师一起去看看吧!出示第一张幻灯片:师:听,小客人和我们打招呼呢。圆形娃娃:小朋友们好!我是圆形娃娃。师:哦!原来是圆形娃娃呀,我们一起和小客人打个招呼吧。幼儿:圆形娃娃,你好!师:圆形娃娃有个特殊的本领,他会变魔术,老师昨天和他学了一招,只要我们说咒语:圆形圆形,变变变。圆形就能变成各种物体。不信我给你们变变看。

2、老师表演变魔师:小朋友,看看老师能把一个圆形变成什么?我得请你们来帮忙,帮我说咒语。幼儿:圆形圆形,变变变。出示幻灯片。问:你们知道我是怎么变的吗?幼儿:把一个红圆形四周添上线条就变成红太阳了。师:小朋友说的真好!看两个圆形又能变成什么?出示幻灯片。师:谁来说说我是怎么变的?(幼儿自由回答)继续出示幻灯片。让幼儿说说是怎么变出来的。(幼儿先回答,教师总结)

3、幼儿说一说:

师:小朋友们真了不起!你们也学会了变魔术。你们想一想:一个圆,两个圆,三个圆,许多个圆还能变成什么呢?幼儿自由讨论。师:你想把圆形变成什么?请幼儿回答。(教师引导幼儿说完整话)

4、动手操作,教师指导:

师:和老师变了半天魔术,累不累呀。咱们玩个游戏放松一下好吗?和幼儿一起玩"抓泡泡"游戏。(放音乐)问:你们刚才抓到泡泡了吗?幼儿:抓到了。他们哪去了?幼儿:不见了。"他们都跑老师这来了。现在老师就把他们还给你们。请你们用这些圆形也去变一变吧。(请小朋友先想好你想用几个圆变成什么东西,然后找到你所需要的圆,撕去圆后面的双面胶的外面一层,粘在纸上,再把它添画好)。

5、展示欣赏:

画完的幼儿把自己的画展示给大家,并说说自己把圆形变成了什么。说完后把他贴到展示板上。

延伸活动:

师:小朋友,你们除了认识圆形还认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他们也想让小朋友来变魔术,你们回家后,把他们都请来,变出更多,更美的东西!

教学反思: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小班幼儿的手部精细动作发展还不成熟,教师在今后设计的活动中,可以从平面开始逐步过渡到立体,随着孩子手部动作的不断协调发展来增加操作材料的难度。

小百科:圆形在数学学科之中是表示从定点(圆心)等距离到任一点的平面曲线。

美术教案 篇六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收集有关兔子的各种资料,了解小兔子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惯。

教具准备:彩色手工纸、胶棒、抹布、彩色油画棒、大兔子头饰、操作卡每人一份(操作单上描画一只缺少耳朵的小兔子)音乐《小兔乖乖》。

活动目标

学习撕、粘小兔子耳朵的方法。

知道将废旧材料收放到纸箱内。

体验操作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神秘的客人,引出小兔子乖乖。我们一起跟它打个招呼吧!

(2)小白兔是怎么样走路的呢?

(3)小兔子的眼睛是红红的,那他的耳朵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幼儿说出耳朵的形状是长长的。

二、进行部分

(1)情景故事:今天小兔乖乖遇到了一个困难,来请小朋友帮忙。兔子王国里的小兔子们很不讲卫生,他们的耳朵都不和它们交朋友跑掉了,请小朋友帮助它们把耳朵找回来。

(2)示范操作:老师这有个好办法,我们可以用彩色手工纸撕出小兔子的`耳朵 ,粘到兔子头上。教师示范讲解撕的方法。(两手离得近一些,一上一下的慢慢的撕下)涂上胶棒粘到兔子头上。教师提示幼儿争做环保小卫士。用完胶棒要盖上盖子,手脏了要用抹布擦干净,剩余废旧材料要收到纸箱内。

(3)幼儿操作:幼儿开始选择彩纸操作,教师巡回指导。个别幼儿给予帮助。

(4)教师小节:展示幼儿作品,对个别好的有创意的作品及环保小卫士给予表扬。

三、结束部分

小兔子们都找到耳朵了,它们太高兴了。我们一起和小兔子们跳支舞吧!教师与幼儿一起随着音乐边学小兔子跳边自由表演。

美术教案 篇七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美术字。

2、能用综合材料绘画或书写自己的名字。

教学重、难点

1、设计具有自己特色的名字。

2、尝试用各种材料装饰名字。

教具学具:变体美术字的作品,画册、记号笔、水彩笔、油画棒、闪光材料、白纸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投影)一些明星、歌星龙飞舞凤的艺术签名,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看法感受。

生:看不懂是什么名字、龙飞凤舞有特色、……

师:告诉学生要设计具有自己特色的'名字,首先要让别人看得清、认得懂你的名字,(出示课题)可以让学生稍加评价,对明星艺术签名的看法、评价。(出示课题)

二、讲授新课:

1、学生说说自己的名字有什么特别的含义?为什会取这个名字?

对自己的名字有何看法

2、学生看看教材上的画画,说一说它们的名字,假如让你做、你有什么想法。

3、教师展示(实物投影)一些形式较为自由夸张变形的美术字作品让学生欣赏。

4、教师取班上任一学生的名字进行设计示范,学生帮老师出主意,共同设计名字。

5、设计法:

(1)笔划双勾法,后上彩色。

(2)笔划用实物代替法。

(3)部首实意,实物替代法

(4)给自己的名字添画背景或花边装饰。

6、制作法:

金色材料的运用(例:彩色碎纸,闪光胶、金色鳞片、泡沫等)先将名字笔划双勾,画出名字的轮廓,再在轮廓线内涂满胶水,最后将这些材料均匀撒在上面,垫上一张干净的纸稍加按压之后,将纸竖起来,抖去未粘住部分,这样、名字就做好了。

7、学生思考:你准备用什么材料制作,运用什么方法(绘画、剪贴、撕贴)进行制作

8、作业要求:构图饱满,形式多样,色彩鲜艳。

三、学生作业,教师巡视辅导,及时点评作业。

四、课后拓展:将它制作成特色的胸卡,实物(例:叶子、布、泡沫等)厚实材料拼贴,让自己的名字站起来。

美术教案 篇八

教学目标:

1、喜欢参加美术活动,感受绘画的乐趣。

2、知道鲨鱼、章鱼、小丑鱼的结构特点,并用绘画表现出来。

3、运用不同的方式创作美术作品。

教学准备:海底世界的照片、油画棒、各种颜色的手工纸、皱纹纸、胶水、剪刀。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教师:"小朋友,你们去过海底世界吗?上个星期老师也去了海底世界,看到海洋里的鱼漂亮极了,我把它们的照片拍了下来,你们想看吗?" 教师带着孩子一起参观已经布置好的墙面。 教师介绍鱼的形状、颜色及海洋里的景色。

二、基本部分:

1、播放《海底总动员》的光盘

教师:老师一放这个光盘小朋友们就都笑了,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动画片吗?

幼儿:海底总动员

教师:谁知道《海底总动员》里,有什么鱼?

幼儿:有小丑鱼、鲨鱼、章鱼、还有海龟……

2、它们长的什么样? 教师分析鱼的结构,介绍鱼的画法。

①小丑鱼。先画一个不封口的椭圆,画出鱼头,再画鱼的眼睛,开口处画鱼的嘴巴,然后画鱼鳍,有背鳍、胸鳍、腹鳍,最后给小丑鱼画上美丽的花纹,可以是长条、三角,也可以是圆圈。

②章鱼。先画一个不封口的圆,在圆上画章鱼的眼睛、嘴巴,最后画章鱼的触手,是长长的椭圆,弯弯曲曲的,可以多画几个。

③鲨鱼。先画一个长长的椭圆,后面不封口,再画鱼鳍、鱼尾,最后画鲨鱼的眼睛、嘴巴、鳃裂。

3、交待作业要求,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老师给小朋友提供了很多材料有油画棒、各种颜色的手工纸、皱纹纸、胶水和剪刀,小朋友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去拿。鱼的颜色可以涂得鲜艳些,还可以画些水草、珊瑚、贝壳,这样画面就丰富了。幼儿作画,教师适当指导能力差的幼儿画鲨鱼、章鱼,并安排好画面;鼓励其他幼儿均匀涂色,大胆的想象。

三、结束部分:

将幼儿作品和海底世界的照片贴在一起,形成一幅大的"海底世界"墙饰,引导 幼儿欣赏,并说说哪些鱼画得好,为什么。

美术教案 篇九

设计思路:

“水”是孩子们最喜欢的,生活在江南的幼儿对水更有深刻的感受,平时幼儿总会饶有兴趣地谈论有关水的话题。为此我设计了融认知、情感、表现为一体的关于水的探索活动,旨在引导幼儿对身边的事物进行持续的探究,并运用语言或非语言的方式创造性地加以表现。本活动可以说是系列活动的引子,其目的是通过艺术活动将无意观察引向有意观察,激发幼儿进一步探究水的兴趣。

在这次活动中,我试图摆脱具象的艺术表现方法,给幼儿创造一个更为广阔自由的感受与表达的空间,引导幼儿尝试运用颜色和点、线、面的变化,表现自己的体验,为进一步探索水的秘密以及更加艺术性地表现水的千变万化奠定基础。

目的:

1.倾听不同的水声,乐于运用不同颜色以及点、线、面的变化组合来表现自己的感受。

2.培养对水声强弱、水流快慢变化的感受力与表现力,产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准备:

1.已开展有关水的讨论。

2.雨滴、溪流、海浪、瀑布等录像片断。

3.油画棒、水粉颜料和笔、棉签、绳子等。

4.四开彩色纸每人一张(墨绿色、深红色、普蓝色,由幼儿自选)。

过程:

1.引出话题,重现相关经验最近,我们讲了很多关于水的事情,你们能用耳朵听辨出水的声音吗?你们听到的水声是从哪里发出来的?(水龙头没有拧紧时水的滴答声、雨落在屋檐上的答答声、下大雨时的哗哗声、洒水车的沙沙声等。)

2.共同讨论表现形式

①观看录像,启发幼儿边听边自由模仿。

②想像水是怎样说话、唱歌、飞跑或跳舞的。

③讨论怎样将水声变成图画。如:“滴答滴答”可画成一个个或一串串小点;“沙沙沙沙”可画成一根根细细的直线或斜线;“哗哗哗哗”可用点和线画成一片;“轰隆轰隆”可用连续不断的波浪线和螺旋图案表现;大瀑布像纺纱织布,可大片大片地往下涂画。

3.边听赏边表现

①反复播放录像,启发幼儿自由选择色纸和作画工具,边听赏边作画。

②引导幼儿倾听、想像,并尝试变换不同的工具,借助点、线、面的组合和颜色的配合,不断丰富自己的画面。

③鼓励幼儿在作画过程中相互欣赏、交流、学习。

4.欣赏感受

①重播录像,引导幼儿边听水声,边在自己的画面上寻找这几种水声。

②相互欣赏一些有创意的作品,可以是整幅画面,也可以是局部。教师可对部分作品提出建议,如:当几种颜色调和出现脏的颜色时,可适当用一些相似的浅色或白色覆盖;当画面比较单调时,可增加色块等。

③激发幼儿进一步探究的兴趣,如:水是不是只有这几种模样?有没有更美丽的(如游泳池中的水、喷泉等)?水是不是都是美丽的(如污水、洪水泛滥等)?

美术教学教案 篇十

活动目标

体验尝试新活动的乐趣。

能手眼一致地进行粘贴。

尝试运用生活中的自然物料进行粘贴造型活动。

活动准备

黑色瓜子壳、花生壳、开心果壳、红豆等;范例。

图画纸、蜡笔、白胶(倒在小盘里,放几只棉签供幼儿涂抹白胶)。

活动过程

一、认识材料,引起活动的乐趣

1.幼儿欣赏范例,了解新的造型方法→自然物粘贴造型。

2.教师出示共同收集的生活材料,让幼儿认识不同的自然物料:它们是什么?都是什么样的?

二、引导幼儿学习自然物粘贴造型

1.师生讨论自然物造型的方法。

2.师生共同示范用白胶粘贴自然物的方法。先用蘸过白胶的棉签在画纸上画出造型,然后选择自然物一个接一个地排列在有白胶的地方。

三、幼儿用自然物粘贴造型

1.了解自然物粘贴造型的要求:选择自然物粘贴,并在空白处适当地添画。

2.幼儿粘贴造型,教师指导。

四、欣赏、分享作品

幼儿和同伴互相欣赏交流作品;学习接纳别人,尊重别人,提升自己。幼儿教育网()

美术教案 篇十一

一、 教学目的

通过复习,使学生明确理解处于不同位置状态下的圆柱体圆面的透视变化规律。

二、 准备

有关展览的图片,富学生的欣赏内容。

三、 教学过程

1、 复习旧课,出示石膏圆柱体,说明要点。

2、 分析处于不同放置状态下的圆柱形物体的画法。

3、 再分析柱身的装饰及其透视变化,要画出与圆曲面相适应的样子。

4、 让学生小组讨论如何画画,共同找题材。

四、 小结

通过学习这一课,我们应该学会一些有关画写生画的基础知识。

五、 作业

画一幅圆柱形物体。

3、静物

美术教案 篇十二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用多种感官认识与感受泥土;

2、培养学生的艺术观察能力和创造想象力;

3、在自由造型中探索塑形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尝试用泥表现生活,塑造形象掌握团、捏、揉、和、接、插等手法的运用。

教学准备:

器皿、各种不同质地、颜色的土、水、泥(橡皮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老师带来几只瓶子,请小朋友闻一闻是什么味道?你认为这是什么东西?(泥土)-----------揭题

二、辨别:

出示几杯不同质地、不同颜色的土:沙土、营养土、黏土、山泥等,请小朋友辨别一下这些泥的区别:

让小朋友出示自己找到的泥土,你的泥土是从什么地方找到的?在找土的过程中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闻一闻:为什么有不同的气味?(有水,有草的味道。嗅觉是通往情感体验的桥梁)

看一看:是什么颜色的?(黑、棕、土黄、红等,用视觉感受色彩是美术欣赏的要素)捻一捻:有什么感觉?(软、硬、松散、黏湿,触觉感受培养敏锐的艺术感受能力)

三、交流:泥土有什么用途呢?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感受中交流:种花、种粮食做瓷器(china的来历),做工艺品等,从中了解泥土对我们人类的重要性。

四、尝试:泥与土有没有区别?(土较硬,泥较软。)用什么样的土可以制成可以造型的泥?(自由发表意见)请几位同学做实验,引导学生区别土质。

实验证明用黏土较好。

五、玩泥:每位小朋友准备好一块黏土,设法做出自己想要表现的东西,体验塑形的各种方法:捏、搓、团、压、印、揉、拉等。

美术活动教案 篇十三

设计意图:

青花瓷是最富有古代中国浓郁气息的瓷器,青花瓷的主色调为蓝色和白色,它的主要图案就是青花,生活中诸多物品都以“青花”为元素进行装饰、点缀,让优雅、美丽的青花更加韵味十足、千姿百态。本次活动借助各种青花“艺术品”的欣赏,引导幼儿发现不同物品上的青花图案之美,在初步的尝试后,激发幼儿精心的构图、大胆组合表现,借助“白底折扇”进行创意装饰与设计,体验设计“青花折扇”的创作的乐趣,提升幼儿的审美情趣。

活动目标:

1、观察了解青花图案,尝试设计青花图案,感受青花带来的美感。

2、用自己喜爱的青花图案和构图方式大胆装饰折扇,体验自我创作的乐趣。

活动重点:

尝试设计青花图案,感受青花带来的美感。

活动难点:

用自己喜爱的青花图案和构图方式大胆装饰折扇,体验自我创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教学ppt、折扇、范画、白纸、蓝色记号笔。

活动环节

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一、欣赏青花瓷,发现青花瓷特点。

1、出示青花瓷瓶,请幼儿观察这个瓷瓶有哪两种颜色?(蓝色和白色)上面画了什么?

2、每个青花瓷上都画有美丽的青花,这些青花还可以装饰其他的物品呢,共同欣赏其他青花艺术品。

观察青花瓷,感知青花瓷在颜色上的特点,激发幼儿对青花的喜爱。

二、描绘青花,感受青花带来的美感。

1、出示ppt,欣赏青花物品,请幼儿观察并说说其身上青花图案的构图方式。

2、请幼儿先在白纸上描绘出自己喜欢青花图案,初步尝试构图。

3、教师展示个别幼儿作品,与幼儿共同分析画中青花图案和画的布局。

4、教师逐一出示青花在白纸上的多种构图形式供幼儿欣赏。

观察青花图案,尝试设计青花图案,欣赏多种青花构图形式,感受青花的美丽,激发幼儿创作的兴趣。

三、装饰折扇,体验自我创作的乐趣。

1、出示折扇图片,引导幼儿观察了解青花在折扇上的构图。

2、欣赏已画好的青花扇,激发幼儿创作的兴趣。

3、幼儿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4、幼儿作品展示。

5、教师评价幼儿作品。

共同创作,重点引导幼儿大胆想象青花图案和构图方法,让幼儿设计出属于自己的青花扇,体验创作的乐趣。

最新范文

90 61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