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米范文>教师教学>教案大全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教案优秀10篇

2023-12-19 23:02:34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一米范文为朋友们整理了10篇《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教案》,希望能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反思 篇一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反思

语文课上,我常常喜欢跟学生们一起动情地朗读课文。今天也一样,我陶醉在孩子们投入的神态中,融入到孩子们纯真的音色里。遗憾的是画中掺和了一抹不协调的色彩,学生们缺乏朗诵的激情,尽管那脆生生的童音让人陶醉,可是给我的感觉就像是一池平静的湖水,碧波不惊,可是我们朗诵的课文却是《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一首语言优美、音韵流畅的儿童诗。

我马上停下来,跟学生指出缺点,甚至在那一个字该重读、那一个字轻读,我也指导得详详细细。学生再读以后,感觉有所改善,可是还是不到位。课文读完以后,班里的小淘气小航突然举手道:“老师,让我们来表演一下好吗?”我灵机一动:何乐而不为呢?

于是,在学生踊跃的请求下,我分角色地请出各个“小演员”,一位高大的学生扮演“雷锋叔叔”,另外两位瘦小一点的学生扮演“迷路的孩子”和“年迈的大娘”……我抓紧这时机,赶紧说道:“要不,我们全班一起来为这些小演员配音,好吗?”“好!”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学生们出色的'演出加上声情并茂的朗读,一节令人愉悦的课结束了。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给学生多一点自由的空间,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实录 篇二

【教材分析】

本课以诗歌的形式赞颂了雷锋同志的事迹,虽然雷锋同志离开了我们,但在我们的身边还有无数个雷锋出现。通过学习课文教育学生成为一名像雷锋一样乐于助人,对社会有帮助的人。

【设计意图】

在设计本课时,我注重学生感情的变化,通过三次讨论让学生体会自己对雷锋叔叔的崇敬之情。整堂课注重朗读,突出读的指导。另外,有关雷锋的事迹还有很多,这首诗歌对他的介绍也很少,所以,我在教学设计中,有意识地设计资料收集和交流环节,为学生更好地了解雷锋做准备。

【学生分析】

乐于助人是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重要的一条,在生活中,我们不断地教育学生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但如何关心帮助人却没有固定的模式,这个时候我们把雷锋叔叔介绍给他们,无形中给了学生一把尺,为他们指明了方向。

【学习目标】

1、认识课文中的12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读表达对雷锋叔叔的崇敬之情。并读出诗歌的节奏感。

3、通过了解雷锋的事迹培养学生成为乐于助人、关心他人的优秀少先队员。

【教学重点】

认识生字,并能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运用。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表达对雷锋叔叔的敬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导入

1、游戏:猜歌。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要在大教室里学习,张老师有点紧张,咱们来听点音乐轻松一下好吗?(随着感觉让学生跟着唱)

2、接着放《学习雷锋好榜样》(学生如果会的就跟着唱)

如果学生知道歌名就问你能给大家说一说歌中讲的是谁吗?

如果学生不知道,师:看来大家对这首歌不是很了解但歌中的人你们肯定熟悉。他就是──雷锋。板书雷锋叔叔)

3、同时课件出示雷锋的图片。

4、简介雷锋:

⑴ 师:一听到雷锋,你们能想到什么呢?(让学生简单一说)

⑵ 师:看来同学们不真不简单,对雷锋有那么多的了解。

⑶ 雷锋叔叔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革命战士,人们真不舍得让他离开呀,尤其是常和雷锋叔叔在一起的少先队员,他们多想把雷锋叔叔一再找回来和他们一起生活呀。

5、老师给你们带来一首感人的小诗。把题目补充完整:

读一读,诗的题目是──

二、学习课文

1、我想同学们现在一定迫不及待地想读一读这首诗,请你们找到课本47页,用你喜欢的方式来读。

2、这首诗写的太感人了,他们都到哪儿去寻找雷锋叔叔?

3、谁愿意来说一说。

4、让我们也到小溪边,小路上去寻找雷锋叔叔的足迹好吗?你愿意到小溪边还是小路上?老师把选择的权利交给你们自己,请你和好朋友,一起去吧。你们可以用很多种方法学习比如,读一读,但要想办法把它读好;也可以根据诗的内容编一个小故事。我们现在就出发吧!

5、学生自由组合,合作学习。

6、汇报:

⑴ 老师看到你们都学得非常认真,谁愿意把给大家说一说你们研究的成果?哪些小朋友对自己最有信心,愿意第一个来? 首先介绍你们的方法。

⑵ 读:

① 学生读,读后评价。

② 刚才,他们读得很通顺,很流利,这就是读好书的第一步,要想读得更好还需要读得有感情。尤其咱们今天学习的是一首感人的诗歌,你们有信心把它读好吗?

③ 谁愿意来试一试?

你真勇敢,老师很佩服你,能够第一个站起来。其他的小朋友应该干什么呢?(对,你们应该认真的听),如果有什么想法和意见可以勇敢的提出来好吗?下面你先来读第一小节。(如果有生提出见解应该让他尝试范读,如果不理想让别人弥补,再次老师范读。)

④ 生边读,边让生指导达到逐步完善。

⑤ 刚才我们已经把路上的小石子清扫干净了,那么我们再来完美的读一遍怎么样?(生再读。自由读)

⑥ 选代表。(组内进行)

⑦ 学生小组选,然后推荐代表。分配任务

⑧ 如果代表读得还不完美。师:听同学们读的这么好,张老师的心里也痒痒了,张老师也读一遍行吗?张老师读的时候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边听边想。(师读完以后,让生简单评价,那么你们再来读一遍,老师相信你们这一次一定读的更好。这一次你们在小组内分工读好吗?)

⑶ 编故事:刚才我们用读的方法研究了这首诗歌,还有的同学是用编故事的方法,你们能来讲一讲你们的故事吗?

① 学生讲自己编的故事。

② 师评价,简单肯定。或趁机理解“泥泞”、“荆棘”。

9、你们找到雷锋叔叔了吗?(和我们在一起)对,他和──(接读)读到这儿,你想说些什么?(让学生自由谈自己的想法、体会,哪怕只是一点点也要给予表扬、鼓励。)

10、总结:

虽然雷锋叔叔的人不在了,可是他的那种诚实、爱学习、爱劳动、乐于助人的精神永远和我们在一起。让雷锋叔叔活在我们心中。

三、扩展

1、其实雷锋就生活在我们的身边,雷锋精神时刻影响着我们,在你的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或事讲给大家听一听。(及时承接学生的语言进行思想教育)

2、课下同学们可以去登录雷锋网站,更多地了解关于雷锋叔叔的事情,还可以在网上给敬爱的雷锋叔叔献上束花,并写下自己最想对他说的话。想一想,你最想对雷锋叔叔说些什么?

3、这节课大家的收获可真不少,时间过得真快,马上就要下课了,你们想不想再一次把这首感人的小诗读一读?

四、评价

你们觉得这节课上得怎么样?同学们这节课最大的收获是把书读好了。你们看我们为什么样会读的这么好!主要原因就是我们不断地读不断地改进,所以一次比一次读的好。以后我们做什么事情都要这样,边做边想边改进,这样的话,什么困难都能解决了。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设计 篇三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朗读感悟,懂得奉献爱心,乐于助人。

【教学重点】

1、认字、写字、朗读课文。

2、感情朗读、背诵课文。感受雷锋叔叔的奉献精神,并用这种精神指导我们的行动。

【教学准备】

1、课件、投影仪、图片、字卡、轻音光。

2、学唱雷锋歌曲,收集雷锋故事。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引导学生唱“学习雷锋好榜样”。同时,课件出示雷锋画像。

2、教师讲雷锋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我们了解了雷锋,可是他已经离开了我们。今天,我们学习一首诗歌,板题“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师指导读“雷、锋”。

二、读文识字

1、雷锋叔叔知道你们这样想念他,特意给你们送来了礼物,看一看。(出示课文投影字幕)

2、这首诗很好听,你想怎样读?(学读、同桌读、小组赛读等)

⑴如果你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学生回答)

⑵学生自由读。(自学生字)

⑶出示本课生字,你认识哪个就读哪个,说说你在哪里认识这些字的?(引导学生交流识字经验,增强识字经验和愿望,对识字量大的同学给予鼓励)

⑷利用生字卡在组内交流识字方法。

⑸认读带拼音的词:雷锋、叔叔、曾经、泥泞、鸟窝、迈步、荆棘、花瓣、萤火虫、寻觅、需要。(指名领读、开火车读)

⑹摘掉拼音,你还认识他们吗?你来试一试。(去拼音读词)

3、游戏巩固:把生字卡放在板槽中,指两名同学,教师说字,两名同学迅速取出相应的字并组词,其余的学生取出自己的字卡组词。

4、对重点的字分析字形、正音:“锋、曾、泞、晶莹”都是后鼻音。“曾”是平舌音,又是多音字。“泞”读四声。对容易出错的字多读几遍。

三、指导写字

1、指导观察要写的字的字形,分析字形特点。(需、迈、叔、锋、泞)

2、教师范写“滴”右半部不要写成“商”。“泥”右下部应先写撇,再写竖弯钩。“泞”宝盖宜小,横要略长。

3、学生练写(放音乐)

四、初读课文

1、选择你喜欢的段落读一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小组四人轮读,评议、正音。

3、试着背一背,对背得好的同学给予奖励。

五、总结本课内容,说出体会

六、拓展延伸

把你知道的雷锋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第二课时

一、游戏激趣,复习生字

1、“魔方”游戏。教师转动“魔方”,学生抢答读字,组词。

2、你知道雷锋的小故事吗?讲给大家听听。

二、自读感悟,自主表达

1、自读诗歌,说说课文写了雷锋叔叔的什么事?读哪一部分你最受感动?画出使你受感动的句子,在小组内说一说,你为什么感动。(汇报时,让学生畅所欲言,只要说出真实想法,教师都应给以充分肯定,从而培养学生善于表达真情实感)。

2、分小节汇报学习心得。

第一小节:

根据学生回答,随机出示词语:长长的小溪

寻找足迹,你在哪里(理解足迹的'意思)

第二小节:

⑴出示词语,蒙蒙的细雨

⑵我们在哪里找到了雷锋叔叔?你还知道哪些雷锋帮助小朋友的事?

⑶你能读读这小节吗?怎样把你的感情读出来?

⑷说话训练,仿照句子:瞧,那泥泞路上的脚窝,就是他留下的足迹。

瞧_______,就是________的足迹。(这一环节,重点在于帮助学生了解雷锋事迹,学习雷锋精神,并通过朗读,表达自己的感情)

第三小节:

通过读第三小节,你有什么发现吗、根据学生回答,随机出示词语:弯弯的小路寻找足迹你在哪里(引导学生说出与第一小节的相似之处,初步感知诗歌的形式)

第四小节:

⑴出示词语:晶莹的露珠

⑵仿照第二小节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从读到说,进一步感受雷锋精神)

⑶结合你所知道的雷锋故事,仿照这一小节,编一首小诗好吗?

第五小节:

⑴出示词语:温暖的春风

⑵我们找到雷锋叔叔了吗?雷锋叔叔还会出现在哪里?

⑶讲讲别人帮助你和你帮助别人的故事。

出示句式:是一个小雷锋,他曾经()。

三、合作朗读,深悟诗情

1、自由选择伙伴,合作朗读,读出美感,读出诗的韵味。

2、读出深情呼唤的语气。如第一次“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应“急”。第二次“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应“缓”。小溪、小路的话,语速稍慢,娓娓道来,“瞧”后面的语调要提高。

四、指导写字

1、指导上节课剩下的字,重点指导:“冒、洒、迹”。

2、学生描红、临写。

3、展示作品。

五、练习背诵

六、拓展延伸

说说你知道的名言、名句。

七、实践活动

学唱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

【板书设计】

6、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足迹───→你在哪里

↑↓

雷锋←─→小溪、小路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设计 篇四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朗读感悟,懂得奉献爱心,乐于助人。

【重点难点】

1、重点:

认字、写字、朗读课文。

2、难点:

课文的感情朗读、背诵。将奉献旨意内化心灵,外化行动。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识字、小组合作检查、朗读感悟。

【教学准备】

投影仪、卡片、轻音乐伴奏带、图片、古筝曲。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趣

1、小鹿、泉水以为别人带来了快乐,从而自己也感到快乐。然而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有这样一个人:他的一生中是在以帮助别人为快乐中度过的。(出示:雷锋画像)看,他是谁?板书:雷锋叔叔,他离开我们已经很多年了,我们到哪里去寻找他呢?板书:你在哪里 齐读课题。

2、简介雷锋的生平。了解x和周恩来的题词。

3、对“雷锋叔叔”的了解随机识记书写:“锋、叔”二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配乐诵读。

2、学生按自学四步骤学习课文。

3、检查自学情况:

⑴ 小老师领读生字。

⑵ 小组开火车读。

⑶ 认读生字词语。雷锋、叔叔、曾经、泥泞、脚窝、年迈、荆棘、花瓣、晶莹、寻觅、需要。

⑷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水彩颜色把词语在文中涂出。

⑸ 扩词。

⑹ 全班交流,说说自己用什么办法把生字记住的。

⑺ 同桌互相检查,读全对的给他画上一滴小露珠。

⑻ 指名分节读诗歌,正音。

三、写字指导

1、观察我会写的字,说发现。

2、范写以下几个字:

滴:右半部,不要写成“商”。

洒:不要写成“酒”。右边注意不要写成“商”。

泥:字右下的“匕”先写撇。

泞:宝盖宜小,横要略长。

冒:要注意结构。上面部分要写得扁以些,现面的是个“目”,要瘦一些。

迹:要注意“亦”中的竖撇和竖钩不要些成两个竖。

3、学生练比,教师巡视指导。(播放古筝曲)

4、展示交流。

四、认读新词

(投影出示)冒着 泥泞 脚窝 足迹 年迈 洒下 汗滴 寻觅 终于 献出 爱心 荆棘

五、重点识字

(读不熟的字放到句子中记一记)

六、同桌互读,打五角星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生字词,听写生字

1、听写生字。

2、给 “冒、迹、迷”扩词。

二、朗读感悟

1、教学第一第二节诗歌:

⑴ 理解“足迹”的意思。

⑵ 师配乐朗诵,学生想象,说说眼前彷佛看见雷锋叔叔正在做什么事情?

⑶ 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故事。

⑷ 小组交流,指2名学生上台讲讲故事

⑸ 此时,在你的眼里雷锋是一个怎样的人?最让你感动的是什么?

⑹ 你能用朗读的方式把这种感受表达出来吗?

⑺ 自由准备──指名读评议──齐读。

⑻ 小结学习方法:读──编(根据诗歌内容用自己的话编讲这个故事)──读(把对雷锋的崇拜、对他的怀念融入自己的朗读中。)

2、小组合作学习第三、四节诗歌。

3、展示(略)

4、学习最后小节:

⑴ 给“寻觅”找个近义词。

⑵ 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⑶ 雷锋还会出现在哪里?可以让知道雷锋其他故事的同学简单讲讲,如果没有,教师拿出《雷锋的故事》,把这本好书介绍给同学们。

⑷ 雷锋叔叔的精神永远在我们身边闪光,看,我们班里也有很多小雷锋,快来夸一夸吧。

出示句式:我们班( )是小雷锋,我想对他说( )。

是啊,老师多么希望我们的社会哪有困难,需要爱心,哪就有雷锋叔叔啊!请你们再深情地读一读吧!请同学们再来说说对这句话的 体会。

三、积累

(投影出示)

好词:弯弯的小路 蒙蒙的细雨 温暖的春风 晶莹的露珠

名句:

1、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

2、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当中去。

3、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做好事,不做坏事。

拓展练习:弯弯的( ) 长长的( ) 温暖的( )

晶莹的( ) 蒙蒙的( )

四、练习背诵课文

1、朗读全文。

2、小组朗诵。

3、指5名学生分节配乐朗诵。

4、自己喜欢哪一节就站起来接读。

5、练习背诵。

6、总结课文,提出希望。

【板书设计】

小溪 小路

抱小孩 雷锋 背大娘

(板书用红线连接成一颗爱心形状)

【作业布置】

准备“雷锋叔叔知多少”的故事会。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设计 篇五

【教材分析】

本课以诗歌的形式赞颂了雷锋同志的事迹,虽然雷锋同志离开了我们,但在我们的身边还有无数个雷锋出现。通过学习课文教育学生成为一名像雷锋一样乐于助人,对社会有帮助的人。

【设计意图】

在设计本课时,我注重学生感情的变化,通过三次讨论让学生体会自己对雷锋叔叔的崇敬之情。整堂课注重朗读,突出读的指导。另外,有关雷锋的事迹还有很多,这首诗歌对他的介绍也很少,所以,我在教学设计中,有意识地设计资料收集和交流环节,为学生更好地了解雷锋做准备。

【学生分析】

乐于助人是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重要的一条,在生活中,我们不断地教育学生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但如何关心帮助人却没有固定的模式,这个时候我们把雷锋叔叔介绍给他们,无形中给了学生一把尺,为他们指明了方向。

【学习目标】

1、认识课文中的12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读表达对雷锋叔叔的崇敬之情。并读出诗歌的节奏感。

3、通过了解雷锋的事迹培养学生成为乐于助人、关心他人的优秀少先队员。

【教学重点】

认识生字,并能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运用。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表达对雷锋叔叔的敬爱之情。

【教学用具】

录音、幻灯。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出示雷锋照片及毛泽东主席书写的“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介绍雷锋事迹。

2、交流资料(小组之间或同学之间交流),你还知道哪些有关雷锋叔叔的故事?(让学生自己去了解雷锋、介绍雷锋)

3、谈谈你对雷锋叔叔有什么印象?

4、今天这堂课,老师和同学们共同学习第6课──《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板书课题,学生根据题目质疑。)(培养质疑、解疑的能力)

二、根据识字规律,在课文中识字

1、自由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画出本课所要认识的生字,并借助注释或工具书学习生字。(从小养成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3、同桌交流学习经验。并互相出句子词语考查对方的学习情况。(养成合作交流的好习惯、培养合作意识)

4、用所认生字再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5、认为给够把课文读流利的同学可以读给其他同学或老师听。

6、指名读课文。

三、在语言环境中识字

出示词语,选择词语后读句子。

锋利:这把刀很锋利,所以用的时候要注意安全。

叔叔:这个叔叔很陌生,我没有见过。

曾经:我曾经在这所学校上过学。

泥泞:因为刚下过雨,所以这条小路变得很泥泞。

荆棘迈进:虽然生活的路上布满荆棘,但是我不害怕,我要勇敢地向前迈进。

花瓣:秋天到了,花朵也慢慢地凋谢,只见一片片花瓣随风飘落下来。

晶莹:他的脸上满是晶莹的泪水。

寻觅:我们四处寻觅可帮助小丽的好心人。

需要: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要及时伸出援助之手。

四、拓展识字

1、想一想你还有哪里看到过他们?关于生字你还想告诉同学什么?

2、把你想到的和这个字有关的词语或句子告诉你身边的同学吧。

五、初读课文

在识字的基础上,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

谈一谈通过熟读课文之后,你对雷锋叔叔的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二、朗读

1、把你对雷锋叔叔的感情渗入到课文朗读中,用读体现出来。

2、指名读课文,学生评价,补充朗读。

3、师:请你在课文中找一找,雷锋叔叔到底在哪?

4、你能寻找一个合作伙伴,用问答的方式来完成这道题的回答吗?

5、班级讨论:问的话如何问?答的话如何答?注:学生回答时可以发言评价,也可以现场指导或语言示范。(通过学生讨论,学会朗读诗歌。)

6、学生自由练读后指名读。

7、分组读,比一比哪一组问得好,哪一组答得好。

8、通过朗读和学习,你对雷锋叔叔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和感受?(多角度、多层次、多方法地朗读,通过读体会诗人感情。)

三、观察诗歌规律,引导背诵

能够背诵的同学试着合上书背诵课文。

四、组织讨论,引发思考

1、今天,陶陶和丫丫也来到了我们班,她们看到大家学得热火朝天,也要加入,这不,她们给你们提了两个问题,我们来看一看吧:

⑴最后一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⑵我们也去找一找身边的雷锋吧。

2、说一说身边的好人好事:

想一想:你以后要怎么做?

3、组织学生形成互助小组、帮助班级中有困难的孩子和学校中有困难的同学:

由互助小组发出倡议。

倡议书:倡议全校学生向雷锋叔叔学习,帮助有困难的人。倡议父母一齐加入到学校的互助小组中,为了世界变得更美好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作业

调查一下在你的同学中、学校里以及你的亲戚中都有哪些像雷锋一样乐于助人的人。

第三课时

一、社会实践

1、互助小组来到校外帮助清扫清扫街道,到敬老院、孤儿院帮助那些缺少生活自理能力的人。

2、向过路行人宣传帮助别人的好处,让更多的人加人到互助小组中。

3、制订互助小组的长期活动计划,规定各项活动时间。

板书:

6、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雷锋叔叔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

学雷锋,做好事

二、课后反思

1、抓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体现语文的人文性,并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通过实际行动教育学生如何成为一名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好少年。

3、用孩子的行动来感染身边每一个人,组织更多的人加入到这个有利社会的活动中,为净化社会贡献力量。

小学二年语文下册:《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设计 篇六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反思

浙江省温州市龙港八小 王小象

雷锋叔叔离我们远去已有多年。有关他的事迹,学生可能了解不多。为了上好这一课,我事先布置了一项作业,让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了解有关雷锋叔叔的事情,收集有关雷锋的资料或是故事。这对学习课文是很有帮助的。

课文是以诗歌的形式展示了雷锋叔叔主任为了的高贵品质。可是,课文中所写的内容是有限的,并不全面。因此,在教学时,我设计了仿写这一环节。

师:我们在长长的小溪边,找到了雷锋叔叔他正在把一个迷路的小孩儿送回家,我们在弯弯的小路上找到了雷锋,他正在把一个年迈的老大娘背回家……是呀,哪里需要爱心,哪里就有雷锋的足迹,同学们想一想,我们还能在哪找到雷锋的呢?他在干什么呢?

生:小组交流。

生:我在公路上找到了雷锋,他正在把一位老大娘扶过马路。

生:我在校园里找到了雷锋,他正在把一摔伤的同学往医院送。

生:我在小河边找到了雷锋,他正在把一群小朋友背过河。

生:我在市场里找到了雷锋,他正在把一个被挤到的小朋友扶起来。

生:我在火车站找到了雷锋,他正在把一个丢失的孩子送回家

……

那你们能依照课文的样式写一节诗吗?可以小组商议。

生续写诗:

生:沿着弯弯的小河,寻找雷锋的足迹,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你在哪里,

小河说:

昨天他还路过这里,

把一群孩子背过河,

看,那河水里还洒有他流下的汗滴。

生:在热闹的火车站,寻找雷锋的足迹,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你在哪里,

火车站说:

昨天他还在这里,

把一个丢失的孩子送回家里,

看,火车站里还有他的足迹。

………

这个拓展训练是续写诗歌,但是对我们的学生来讲难度太大了。文中诗的语言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跨越性。学生要想清楚地表达一件事情都不可能表述清楚,要续写诗肯写是不行的。所以在教学时,我就把课后的“找雷锋活动”变通一下,把这个题和续写诗歌整合,这样循序渐进,学生就能表述清楚了。

教学效果表明,这样做是可行的。从学生的续写可以看出,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先找雷锋,然后再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来续编诗歌,发挥集体的力量,化难为简,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看到自己也能写诗了,他们那高兴劲就别提了。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反思

浙江省杭州市育才实验学校 谭琳芬

【教材分析】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是人教版语文课标实验教材二年级下册的一首儿童诗,本课以诗歌的形式赞颂了雷锋同志的事迹,虽然雷锋同志离开了我们,但在我们的身边还有无数个雷锋出现。作者以优美的语言和流畅的音韵,沿着“长长的小溪”和“弯弯的小路”,寻找雷锋的足迹,呼唤我们要向雷锋同志学习。乐于助人是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重要的一条,在生活中,我们不断地教育学生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但如何关心帮助人却没有固定的模式,这个时候我们把雷锋叔叔介绍给他们,无形中给了学生一把尺,为他们指明了方向。通过学习课文教育学生成为一名像雷锋一样乐于助人,对社会有帮助的人。

【设计意图】

在设计本课的第一课时时,我注重采用多种激发学生兴趣的形式进行识字教学。另外,有关雷锋的事迹还有很多,这首诗歌对他的介绍也很少,所以,我在教学设计中,有意识地设计资料收集和交流环节,为学生更好地了解雷锋做准备。

【课后反思】

1、让孩子动情:

雷锋的名字经常被人们挂在嘴边,我们都知道他是一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解放军战士。很多老师害怕上这样一些伟人、名人的文章,《邓小平植树》、《吃水不忘挖井人》,觉得跟孩子们的时代背景、文化底蕴相差太大,有的甚至觉得没必要选入教材中。刚开始我也有这样的想法。偶然间我发现我们班孩子模仿 “奥特曼”的游戏,很多男生谈到长大的愿望就是成为奥特曼,为什么学生会如此喜欢它呢──那是因为“奥特曼”是他们心中的英雄!既然如此,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利用孩子崇拜英雄、真诚善良、易受熏陶感染的特点,把我们文章中的雷锋也成为孩子心中模仿的英雄呢?让孩子学习自己喜欢的英雄故事,肯定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由此看来,孩子在课堂上是否动情了是上好这类文章的关键。如何让孩子动情呢?在第一课时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树立形象,在导入课文时我非常庄严、神圣地介绍人物,如生平、事迹、别人对他的评价等等,让学生对人物肃然起敬,帮助学生增加对课文背景及相关内容的了解,激起他们内心深处为人物人格震撼这样一种情味感和学习的强烈欲望。

2、抓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根据识字规律,我让学生在课文中识字:

⑴ 自由读课文,画出本课所要认识的生字,并借助拼音学习生字和读通课文。

⑵ 同桌交流学习。(养成合作交流的好习惯、培养合作意识)

⑶ 采用多种形式,分层次地进行识字教学。(采用多种形式复现生字,促进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组内合作识字,养成交流习惯,培养合作意识。)

⑷ 用所认生字再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⑸ 比较详细的教写“雷、锋、叔”3个生字。

教研员陈英老师给我的点评是整堂课总的感觉字、词教学比较扎,采用课件、游戏等多种手段进行识字,这样有利于学生识字积极性的调动,效果不错。但她认为低段识字教学不要集中识字。因为这样一堂课识字,识字量太大,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要在阅读中识字,在识字中阅读。还有教写生字,二年级不要分析的太详细,要让学生整体观察字形的结构(左右、上下、半包围)。课的最后要让学生有充分练习书写的机会,她说一节课要保证10分钟的书写时间。听了陈英老师的话,我决定在今后的教学中以上这些不足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不断的进行识字教学的实践、思考,以寻求更好的识字教学方法。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反思

广东省四会市周开泉小学 刘丽敏

本课是一首儿童诗,作者以优美的语言和流畅的音韵,沿着“长长的小溪”和“弯弯的小路”,娓娓地向我们述说着,轻轻地拨动着我们的心弦。

雷锋的名字经常被挂在嘴边,但孩子们对他的了解并不多,这样怎么能感悟课文内容呢?于是,在学习课文之前,我让孩子们查找雷锋的资料,孩子们有的买了关于雷锋的书,有的上网查找了资料,有的听了父母的介绍。在孩子们了解了雷锋后,我又开展了雷锋故事会,会上,有的学生讲了雷锋的童年,有的讲了雷锋的好人好事。他们了解的之多,让我惊讶,他们讲得那么好,让我欣喜。

活动结束后,我才来讲课文,于是,孩子们对雷锋那踏着泥泞,送迷路的孩子回家;踏着荆棘,背年迈的大娘行路的事迹,再不需要多讲,“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这深情的呼唤,再不需要调动情感。课堂上,学生的朗读真是水到渠成,他们通过对读、领读,一次次陷入到情节之中。

正因为有了对雷锋的了解,孩子们对课文最后一句的理解,也就有了自己的感悟。孩子们还会找身边的雷锋呢。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反思

山东省威海市塔山小学 刘明丽

新理念下的课堂中,教师要努力为学生搭建发挥的舞台,促进动态生成,相信精彩从这里开始。

如在教学《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一课时,我发现雷锋的名字虽然经常被人们挂在嘴边,但是由于时代的相隔,孩子无法很快真正进入课文情境。如何让孩子动情呢?在教学开始,我首先让学生谈谈自己课前所了解到的有关雷锋的信息,综合多种信息,让学生对人物肃然起敬,对课文内容有了更深的领悟。在教学中,因为本文是诗歌,我就让学生抓重点词句来理解悟读、展开想象。孩子们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感悟到了“抱、冒、背、踏、泥泞、荆棘”等一些重点词的含义,并根据已有的经验展开想象,面前自然而然地浮现了那感人的画面……有的孩子说:“我仿佛看见雷锋叔叔正冒着雨,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有的说:“我仿佛看见雷锋叔叔正一手抱着孩子,一手用自己的雨衣替孩子遮雨,焦急地走着,自己被雨淋湿了,却一点也顾不得”;还有的说:“我仿佛看见雷锋叔叔背着年迈的老大娘气喘吁吁地走着,豆大的汗珠不停地流下来,那路边的荆棘划了好几道口子,他仍忍着痛继续前进。”不用说,孩子内心深处已经在为雷锋无私的精神震撼了。我想只有有创造精彩的意识,才不会与精彩失之交臂。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实录 篇七

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了解雷锋叔叔的故事,感受雷锋叔叔助人为乐的精神,学习雷锋助人为乐的精神。

2、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走近雷锋,了解雷锋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每年的三月五日是什么日子吗?(指名回答)对,是雷锋纪念日,每一年的三月份是全国学雷锋活动日,你们想知道雷锋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师: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收集了关于雷锋的资料,你们收集了吗?谁愿意来介绍介绍雷锋?

生:雷锋,1958年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里。

生:雷锋,7岁成了孤儿。

生:雷锋叔叔,每月只有6元的生活费,却把积攒的200元捐给灾区。

生:雷锋叔叔有一句话:“做一个永不生锈的镙丝钉。

生:雷锋叔叔送老大娘回家。

生:………………

师:同学们你们找到了这么多雷锋的资料,是怎么收集到的?

生:上网、看书、听爸爸讲的、听爷爷讲的…………

师:你们的办法真多,老师也上网查了一些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叔叔的题词和雷锋叔叔的照片,你们想看看吗?(生:想)

(出示题词:指导读,教师相机讲解)

师:一个普普通通的战士,得到这么高的荣耀,虽然离开了我们,可它的精神永

存。这节课就让我们再次沿着雷锋的足迹,去寻找雷锋,请同学们带着初读后的感受,

齐读课题《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二、自言发现,合作诵读

师: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生:我想知道,雷锋叔叔在哪里?

生:我想知道,都到哪去找雷锋?

师:请同学自由读课文,看看你读懂了什么?

生:我读懂了作者在四处寻找雷锋。

生:我读懂了雷锋叔叔背着年迈的老大娘真累。

师:同学们读得真认真,都有了自己的发现,下面请同学们选择你身边的伙伴,同他一起他节诵读全诗,比一比谁读的好,要读出美感,读出诗的韵味来(学生自由组合练习诵读,师巡视指导,请1~2组汇报读,师相机指导朗读,并引出句子训练)

弯弯的长长的蒙蒙的

温暖的晶莹的

三、自主表达,深悟诗情

师:下面请同学自己默读全诗,找出自己最喜欢小节,大声读二遍,想一想该用怎样的方式跟同学交流自己读书的感受。(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准备,鼓励用不同的方式交流)

生:我喜欢第一小节,我想用朗诵的方式汇报我的感受!

生:我喜欢第二小节,我想跟小伙伴一起表演,来汇报我们的阅读收获。

生:我喜欢第三小节,我用背诵方式汇报感受。

生:我喜欢第四小节,我画了一张画来汇报我的阅读感受。

师:同学们,以不同的方式读出了自己的独特感受,大家想不想知道老师的感受。

(教师范读全诗)

师:常言说:“不动笔墨不读书”请同学再读课文,用笔画出作者到过哪里,寻找雷锋的足迹,并听到了怎样的回答。(学生交流汇报,师相机板书)

师:同学们,课文学到这里,你们知道雷锋叔叔在哪里了吗?

生:“在小溪边!”“在小路上”“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

师:请你说说我们身边的雷锋或自己以后怎样以实际行动向雷锋叔叔学习。

四、教师小结,情感升华

师:是啊,人们寻找雷锋、呼唤雷锋,其实就是在寻找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呼唤热心助人的精神,就让我再次沿着“长长的小溪”,顺着“弯弯的小路”去寻找今天的雷锋,让我们以雷锋叔叔为榜样,做一名雷锋式的好少年!(齐唱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歌声中结束本课

教学反思:雷锋叔叔离我们远去已有多年。有关他的事迹,学生可能了解不多。为了上好这一课,我事先布置了一项作业,让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了解有关雷锋叔叔的事情,收集有关雷锋的资料或是故事。这对学习课文是很有帮助的。

课文是以诗歌的形式展示了雷锋叔叔主任为了的高贵品质。可是,课文中所写的内容是有限的,并不全面。因此,在教学时,我设计了仿写这一环节。

师:我们在长长的小溪边,找到了雷锋叔叔他正在把一个迷路的小孩儿送回家,我们在弯弯的小路上找到了雷锋,他正在把一个年迈的老大娘背回家……是呀,哪里需要爱心,哪里就有雷锋的足迹,同学们想一想,我们还能在哪找到雷锋的呢?他在干什么呢?

生:小组交流。

生:我在公路上找到了雷锋,他正在把一位老大娘扶过马路。

生:我在校园里找到了雷锋,他正在把一摔伤的同学往医院送。

生:我在小河边找到了雷锋,他正在把一群小朋友背过河。

生:我在市场里找到了雷锋,他正在把一个被挤到的小朋友扶起来。

生:我在火车站找到了雷锋,他正在把一个丢失的孩子送回家

……

那你们能依照课文的样式写一节诗吗?可以小组商议。

生续写诗:

生:沿着弯弯的小河,寻找雷锋的足迹,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你在哪里,

小河说:

昨天他还路过这里,

把一群孩子背过河,

看,那河水里还洒有他流下的汗滴。

生:在热闹的火车站,寻找雷锋的足迹,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你在哪里,

火车站说:

昨天他还在这里,

把一个丢失的孩子送回家里,

看,火车站里还有他的足迹。

………

这个拓展训练是续写诗歌,但是对我们的学生来讲难度太大了。文中诗的语言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跨越性。学生要想清楚地表达一件事情都不可能表述清楚,要续写诗肯写是不行的。所以在教学时,我就把课后的“找雷锋活动”变通一下,把这个题和续写诗歌整合,这样循序渐进,学生就能表述清楚了。

教学效果表明,这样做是可行的。从学生的续写可以看出,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先找雷锋,然后再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来续编诗歌,发挥集体的力量,化难为简,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看到自己也能写诗了,他们那高兴劲就别提了。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设计 篇八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设计

一、欣赏音乐,导入新课。

1、大家喜欢听歌曲吗?来听一下这首歌曲。

(放课件:学习雷锋好榜样歌曲)

你们知道为什么把雷锋当成我们学习的好榜样吗?

请大家读读课文后面的小资料《我知道》。

2、雷锋叔叔已经离开我们了,我们到哪里寻找他呢?(板书: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认识生字:雷、锋

二、自读课文,小组合作学习

1、播放课件,看画像听录音,学习朗读这首诗《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2、提出自学要求:

①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词,能准确认读。

②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字词后,向组员汇报,交流学习情况。

③能顺利地朗读课文。

3、学生进行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4、用开火车的形式检查学习效果,评选识字“小博士”。

5、选小老师教大家认字。(出示课件生字,请生教大家认读。)

6、小老师教我们认识了本课的生字,再来学写几个字。

7、范写“雷”(出示课件),让生观察它的部首变化。(生:“雨”字头的竖变成了点横折钩变成了横钩。)师:你观察得真仔细,同学们在书中写“雷、需”两个字(生在书中写生字。)

8、出示写得好的,学生评价。

三、学习课文

1、师:我们认了字,又写了“需、雷”,现在我来听听大家读课文读得怎样?(生齐读课文一遍。)

2、学生自己练读课文。

3、找生读课文。(学生比赛读课文,请生评一评谁读得更好。)

生:覃丽娜读课文时声音洪亮,字音准确、流利、有感情。

师1:读课文时要求准确、流利、有感情,她做到了这一点,请同学们齐读课文,想想雷锋叔叔到底在哪里呢?

生2:他在小溪边把迷路的。孩子送回家(板书:雷锋、小溪、抱小孩)

师:你从诗中哪一节知道的?

生2:我是从诗中第二节知道的。

师:请女同学齐读第二节,提出不懂的问题,同学帮助解答。

生3:为什么要说迷路的孩子?

生4:因为孩子迷路了,正需要别人的帮助,这时雷锋叔叔看见了,就主动的把他抱着送回家了。

师:他说得真好。雷锋叔叔还到过哪里做过好事呢?

生5:他在小路边背着年迈的大娘回家。(板书:小路、背大娘)

师: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生5:我是从第4节知道的。

师:请学生读读这一节,想一想,还有不懂的地方吗?

生6:为什么要说雷锋叔叔背着年迈的大娘,洒下了晶莹的汗滴呢?

生7:因为他背着年迈的大娘很累,很吃力,但是他不放弃,他愿意为别人献出爱心。

师:你真会动脑筋,雷锋叔叔是一个乐于奉献爱心的人,我们要向他学习。齐读第五节,读后提出不懂的问题,会解答的举手示意。

生8:最后一句“啊,终于找到了—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生9:小溪边迷路的孩子需要别人的帮助,雷锋叔叔就把(他)她送回家了。

生10:小路边年迈的大娘需要别人的帮助,雷锋叔叔就把她背回家了

生11:我身边也有像雷锋叔叔一样的人,有一天,我和部鑫从科技楼的风雨操场走出来,看见一位小同学满脸都是血,他鼻子里边还在流血,部鑫看见了,连忙跑过去掏出卫生纸把小同学脸上的血擦干净,还给他鼻孔堵住。我觉得部鑫就是我身边的小雷锋。

师:是的,实际上雷锋就在我们身边,因为我们身边有千千万万个雷锋在成长,我们学唱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好吗?

生:好。(放录音,生学唱《学习雷锋好榜样》。)

师: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愿我们也像雷锋叔叔那样,哪里需要献出爱心,我们就伸出援助之手,好吗?

生:好。(师将板书连成一颗爱心,结束新课。)

作业:回家后复习课文,熟读课文。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反思 篇九

[说明]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是人教版新课标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中的一篇课文。本课是一首儿童诗,作者以优美的语言和流畅的音韵沿着“长长的小溪”和“弯弯的小路”追寻雷锋身前为助人为乐的足迹,呼唤着雷锋叔叔,寻找着雷锋精神。在语文新课标精神的指引下我和学生共同走进文本,品味语言文字之美。

[片段]

师:请同学们用你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边读边在脑海中浮现课文所描绘的画面。

(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师:谁来讲一讲你脑海中看到的画面。

生:我看见雷锋抱着一个小孩在路上走。

生:我看见天上下着雨。

师:是什么样的雨?

生:是很细很细的春雨。

师:你们都同意吗?(学生纷纷点头。)

师:你们怎么知道是很细很细的春雨。(学生纷纷举手。)

生:书上说“冒着蒙蒙细雨”,我们学过《春雨沙沙》这一课,春天的雨一般都是很细很轻的蒙蒙细雨,所以我知道这时候下的是很细很细的春雨。

生:现在正是春天,前几天刚下过雨,下的雨很轻很细很密,落在身上轻轻的,所以我认为蒙蒙细雨是很细很细的春雨。

师:同学们能结合学过的课文和自己的生活经历理解课文内容,你们真了不起!雷锋抱着迷路的孩子是怎样“冒着”蒙蒙细雨走路的,你觉得当时是怎样的?

生:我想雷锋当时把孩子竖着抱在自己身上,满头大汗的。走路,他的心里一定很着急,想帮孩子快点找到自己的亲人。

生:我想,雷锋当时抱着的孩子可能已经睡着了,雷锋把自己的外衣脱下来,披在孩子身上,生怕孩子淋着雨,自己身上的衣服都被雨淋湿了。

生:我想雷锋当时把自己的衣服脱下来披在孩子身上,他抱着孩子,边走边问那个孩子,怎么走。

生:我想的是雷锋抱着孩子,冒着雨,向路上的行人打听那个孩子的家在哪里。

师:同学们真会想,当时的路面是怎样的?

生:路上有很多的水和稀泥巴。

生:路上很滑,非常不好走。

生:路上有很多积水,有的地方一走,脚还会踩下去一个坑。

生:雷锋的鞋上和裤腿上一定溅了许多的泥浆。(还有学生举手要求发言。)

师: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学生纷纷把手举的高高的要求发言。)

生:我是从泥泞这个词看出来的。泥泞就是路上有许多稀泥浆。从泥泞这个词我看出路非常不好走。

生:我从脚窝这个词看出路非常不好走。我在农村时下过雨后走泥巴路时一踩就留下一个脚窝。路非常滑,非常不好走。

师:同学们真会读书。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把自己脑海中看到的感人画面读出来。

(师生共同感情朗读课文。)

[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感情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并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本教学片段教师从一开始引导学生阅读文本,通过对文本的阅读,引导学生在脑海中再造画面,想象当时的情景。努力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营造了开放、活泼的思维空间,充分给予学生自读自悟,自由表达的机会。并引导学生紧扣文本自读自悟理解“蒙蒙细雨”、“冒”、“泥泞”等词语的意思。充分尊重学生对文本的独特体验。当前的语文教学我们经常看到不恰当的多媒体课件充斥着各种场合的公开课、评优课,也殃及日常的语文教学。集中了大量声音图象信息的课件在课堂上充分运用,干扰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与再创造,语文教师应充分发挥文本本身的作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感悟文本,还原语文教学的本来面目。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优秀教案设计 篇十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朗读感悟,懂得奉献爱心,乐于助人。

教学重难点:

1、认识课文中的12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读表达对雷锋叔叔的崇敬之情。并读出诗歌的节奏感。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图片、收集雷锋的资料 、相关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介绍导入:

1、师出示雷锋照片及主席书写的“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介绍雷锋事迹。

2、交流资料:你还知道哪些有关雷锋叔叔的故事?

3、师:那么同学们,你对雷锋叔叔有什么印象? 指名讲

4、今天这节课,咱们共同学习第6课——《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师板书,生读题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象文章写了关于雷锋叔叔的哪些事?并画出本课的生字。生自由读

2、学习生字词。

出示:

路过这里泥泞脚窝年迈荆棘

曾经花瓣晶莹四处寻觅需要

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3、出示单个生字

师:老师把熟字去掉,你还认识这些生字吗?

4、用所认生字再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5、认为给够把课文读流利的同学可以读给其他同学或老师听。指名读课文。

三、指导写字:

1、出示“我会写”的字,

师:请你读准字音,说说怎样记,怎样用,比一比谁的记法最巧。

分组交流

2、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你发现了什么?

3、师范写,重点指导:

(1)出示迈、迷、迹:读读这些字,仔细观察它们有什么异同?

A笔顺:先写走之内的部分,再写走之。

B走之的左下的撇捺交叉处要相连,不是交叉。

(2)出示雷、需:

A第一笔横要短;

B秃宝盖要宽,横钩不能写成横折钩;

C四点分布要均匀。

冒:上边曰要宽些,下边目要窄些。

4学生临摹。

5、全班展示,交流评价。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语。

2、课文读三次。

以上就是一米范文为大家整理的10篇《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教案》,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

最新范文

90 4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