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米范文>教师教学>高中教案>高三教案

张衡传【优秀6篇】

2023-04-01 08:30:29

《张衡传》为传统名篇,选自《后汉书》,是一篇精彩的人物传记,大家还记得《张衡传》的原文吗?又怎么翻译呢?一秘为您带来了6篇《张衡传》,如果能帮助到亲,我们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张衡传》 篇一

《 张衡传》 《 祭妹文》教案

[内容]

一、教法建议

【 抛砖引玉 】

( 一 ) 学习《张衡传》要抓住两个要点:

1 . 在分析课文辞章基础上讲清传记文学的特点,要结合“思考和练习”,介绍人物传记的一般知识。

2 . 从分析课文写作特色入手,使学生从实践中理解人物传记特点,了解张衡在科学上的不朽成就。

( 二 ) 学习《祭妹文》应注意以下几点:

1 . 本篇为“自读课文”,文字不算很深,而且读起来琅琅上口,易于引起思想上的共鸣。应根据“思考和练习”一提出的要求,在学生反复阅读的基础上,稍加点拨即可。

2 . 写作特点,主要突出“寓情于事”这一点,其它不必过多“发掘”,以免分散重点。

3 . 对袁枚三妹素文的身世也不必多作介绍,只需结合课文来讲就可以了。

( 三 ) 应把对两课语言知识的整理作为重点。

【 指点迷津 】

( 一 ) 学习《张衡传》写作特点,主要扣住两点,一是详略得当,二是语言简炼、形象、具体。对于第一个特点,先让学生从整体上认识,教师可作如下引导:1 . 先在全文各段中比较详略,分析详写张衡科学成就的原因。并可追问:对张衡的文才和政绩,完全舍去不写行不行 ? 2 . 比较写张衡各项发明创造的详略,分析详写候风地动仪的原因。3 . 再在写候风地动仪这段中,分析特别着力写仪器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通过提问、分析,让学生具体认识课文在记叙详略上的细致安排,都是为了突出张衡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由此而推一般,传记的详略取舍,应服从于突出传主特点的需要。对于第二个特点,可让学生通过自学理解“候风地动仪”一节来认识。

( 二 ) 《祭妹文》应重点分析第4自然段,可先找出所选事例,然后再从组材和表现方法上作些分析。

1 . 一段写动年琐事 ( 同捉蟋蟀、相伴温书、掎裳悲恸、瞠视而笑 ) 。

2 . 在材料组织和表现方法上有以下两个特点:

a . 当年事和眼前景相结合:不是一般忆旧,而是通过忆旧来掉念逝者,所以在写这些往事时,都紧扣眼前。比如写“今予殓汝葬汝”的事实,就自然联想到儿时共同葬虫吊虫的情景,由此更加深了内心的悲痛。这样使材料为中心服务。

b . 在表现上只是寥寥数语而情态毕现:

写动作:“奋臂出其间,显示出儿童的活泼可爱。

写装束:“梳双髻,披单缣”,使形象生动逼真。

写声音:“两童子音琅琅然”,给人以实感。

写悲戚:“掎裳悲恸”,表现出情感的真挚深沉。

写喜悦:“自东厢扶案出……瞠视而笑”,欣喜之情由衷而发。

这些融汇起来,描绘出有色有声、生动感人的生活画面。

二、学海导航

【 学法指要 】

( 一 ) 《张衡传》叙述了张衡哪几方面情况 ? 重点叙述的是什么 ? 根据这些记叙,对张衡做出评价。

本篇课文记叙了张衡政治、文学与自然科学三个方面的情况。重点记叙的是张衡在自然科学方面史无前例的伟大贡献,详细介绍的张衡发明的候风地动仪的外形、雕饰、内部构造、工作原理及其科学效验等情况。

张衡,作为一个伟大的学者,在中国历史上是罕见的;作为一个伟大的科学家,在世界历史上也是突出的。张衡致力于科学研究,尤其注重实验科学的研究和发明创造,这一点在世界科学史上也属难能可贵。以我们今天20世纪的科学水平看,不难想象古人研究天文、地震一类学问的艰难。只就张衡的候风地动仪来说,就比欧洲人要早1700多年,这一伟大成就,至今为世界所公认。然而这只是张衡研究地震学的成果,张衡的伟大在于他取得这些成果的过程,在于他处在谶纬迷信观念风行一时,思想统治极为严酷的东汉时期取得了这样辉煌的成就。这就是说,张衡取得这种成果在于他有伟大的精神,这种精神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他刻苦求学,科学务实的精神;一是他勇于批判,敢于斗争的追求真理的精神。这种精神是我们至今应该认真学习的。

( 二 ) 《张衡传》与《屈原列传》两篇传记有什么异同 ?

答案要点:如果将《张衡传》与《屈原列传》相比较,则更能体现《张》文特点。两篇传记最大的共同点都是按照时间顺序,粗线条地勾勒人物的一生,选材有详有略,重点突出。最大的区别是在表达方式上,《屈》为了揭示屈原的“志”、“行”和寄寓作者的情怀,采用了叙议结合的方法,而《张衡传》为了表现张衡的杰出贡献,用说明性文字对张衡的发明候风地动仪作了较详细的介绍。

( 三 ) 反复朗读《祭妹文》,从以下几个方面体会这篇文章的写作特点。

1 . 开头总起说了什么 ? 结束时与开头怎样呼应 ?

2 . 文章的主体部分以什么为线索 ? 按什么顺序记叙死者的一生 ?

3 . 文章的主体部分在记叙亡妹一生时选取了哪些生活片断 ? 文章在选材上有哪些特点 ?

4 . 文章的记叙、写景、抒情是怎样结合的 ?

5 . 哪些句子突出地表达了作者哀痛的心情 ?

答案要点:

《祭妹文》是他的散文代表作。文章开头总说亡妹葬于异地,交代祭奠时间,祭者身份,并用“呜呼”一语,转第一人称为第二人称,直呼亡妹,奠定全文凄切哀惋的基调。结尾亦直抒悲痛之情,以“哭汝”二字总括全文,以“奠汝”二字与文首“奠以文”相应,以连呼“呜呼哀哉”呼应开头“呜呼”,结束全文,真是一往情深。

本文抒写对亡妹的怀念,主要采用的是寓情于事的写法。正文部分先概述亡妹不幸的一生,将她的“遇人仳离,致孤危托落”归咎于诗书。以下便按时间的顺序叙事:

a . 记幼年琐事    b . 记妹归终家后情况    c . 记妹病危和死    d . 叙对亡妹身后事的筹措,告慰亡灵

本文以生活琐事为题材,件件小事都寄托无限哀思,撕肝裂胆,今日读之,不免同声一哭。寓真情于家庭琐事的娓娓诉说,颇与明代归有光相似。“不谓汝之先予以去也 ! ”“呜呼 ! 今而后吾将再病,教从何处呼汝耶 ! ”“盖犹忍死待予也,呜呼痛哉 ! ”“然则抱此无涯之憾,天乎,人乎,而竟已乎 ! ”“汝死我葬,我死谁埋 ? ”皆呼天抢地直宣胸臆之笔,使文章涌起阵阵情感的波涛。有时叙述中插入几句景物描写,如“羊山旷渺,南望原隰,西望栖霞,风雨晨昏,羁魂有伴”,“纸灰飞扬,朔风野大”,皆渲染了凄切悲凉的气氛,倍增哀情。作者以“爱听古人节义事”“一念之贞”说明亡妹的悲剧是受封建礼教思想毒害的结果,这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然其“至今无男”“亦无子女”“九族无可继者”,又流露了封建宗法观念的消极思想。

( 四 ) 《张衡传》语言知识整理

1 . 重点文言实词释义 ( 7个 )

公  连辟公府不就  名词,指三公。公府,三公的官署。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  名词,古代五等爵位 ( 公侯伯子男 ) 之一。此指鲁庄公。

盖当蓼州周公之被逮  名词,对尊长或平辈人的尊称。

便可白公姥  名词,称丈夫的父亲。

邪曲之害公也  形容词作名词,公正无私的人。

公车特征拜郎中  形容词,公家的。

公然抱茅入竹去  副词,公开。

“公”字释义还可参见258页。

征  公车特征拜郎中  动词,征召。

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名词,证据,征验。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动词,表现。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动词,出征。

旁征博引  动词,寻求,搜集。

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  动词,征收,征取。

挟天子以征四方  动词,征伐。

精  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形容词,精心。

以精铜铸成  形容词,精纯。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名词,本义是精舂过的上等白米。

齐楚之精英  形容词活用作名词,精粹的宝器。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形容词,精锐。

三打白骨精  名词,精怪。

殚精竭虑  名词,精力,精神。

施  傍行八道,施关发机  动词,设置。

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  动词,施行,实行。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动词,施加,强加。

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  动词作名词,给予、赠送的东西。

靡计不施,迄无济  动词,使用。

未报秦施  动词作名词,恩惠。

何施之为  动词,报答。

关  施关发机  名词,枢纽,关键。

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  动词,涉及,关系到。

距关,勿内诸侯  名词,关口,要塞。此指函谷关。

赢乃夷门抱关者  名词,此用本义:门闩。抱关者,守门人。

机  傍行八道,施关发机  名词,器件。

衡善机巧  名词,机件。

其牙机巧制  名词,机件。

成败之机,在于今日  名词,关键。

此子机变  形容词,灵活,机灵。

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  形容词作名词,机变:灵巧应变的方法。

日理万机  名词,事务。

雅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  副词,平素,向来。

察纳雅言  形容词,正确的。

明经义谙雅故  形容词,旧时的。

闻弦歌而知雅意  形容词,属旧时敬辞,可译为“美好的”。

附庸风雅  名词,《诗经》中的“大雅”和“小雅”。

2 . 词类活用

时天下承平日久  名词作状语,当时。

衡少善属文  形容词作动词,擅长,善于。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  同上。

妙尽璇机之正  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研究透了;形容词作名词,正确的道理。

大将军邓奇其才  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奇。

3 . 古今异同词

常从容淡静  古义:言语举止适度得体。今义:不慌不忙,沉着镇定。

举孝廉不行  古义:不去 ( 应荐 ) 。今义:不可以。

公车特征拜郎中  古义:特地征召。今义:事物的特点、征象、标志等。

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古义:篆,篆文。文,通“纹”,花纹。今义:汉字的一种书体,如大篆、小篆等。

覆盖周密无际  古义:四周严密。今义:周到细致。

振声激扬  古义:激越、传扬。此指清脆响亮。今义:激动昂扬或激励使振作起来。

寻其方面  古义:方向。今义:事情或事物的一面。

衡下车,治威严  古义:官吏初到任。今义:从车上下来。

上下肃然  古义:整肃,老实收敛的样子。今义:十分恭敬的样子,如:肃然起敬。

中有都柱  古义:大,音dū。又如:军惊而坏都舍。今义:都市;或用作表范围的副

词 ( 音dōu ) 。

( 五 ) 《祭妹文》语言知识整理

1 . 重点文言实词释义 ( 5个 )

望  此七月望日事也  名词,农历每月十五。

犹屡屡回头望汝也  动词,看。

南望原隰,西望栖霞  动词,远望。

阿奶问望兄归否  动词,盼望。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动词,对着。

先达德隆望尊  名词,名望,声望。

差  汝差肩而坐  动词,比,并,cī。

后虽小差  动词,通“瘥”,病愈,chài。

差强人意  副词,chā,稍微。

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动词,chà,相差。

一个是差拨,一个是陆虞侯  差 ( chāi ) 拨,管牢狱的公差。

宁  请母命而宁汝于斯  形容词使动,使……安宁,引申为“安葬”之意。

吾妻归宁  动词,省亲。

宁知此为归骨所耶  语气副词,nìn,哪里。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语气副词,nìn,难道。

吊  远吊扬州  动词,祭奠死者或凭吊古迹。

肃请得奉命吊表二子  动词,对死者亲属表示慰问。

正欲吊审秋公之事  动词,捆绑,提取。

临  同临其穴  动词,lìn,哭吊死者。课本注“到”,有误。

居高临下  动词,本义是从高处往低处看。

临视,则虫集冠上  动词,临近。

如临大敌  动词,面对。

2 . 词类活用

凡此琐琐……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琐琐之事。

予弱冠粤行  名词作状语,往粤,到粤。

虽年光倒流,儿时可再  副词作动词,再现。

汝之义绝高氏而归也  名词作状语,本着秉持道义。

汝又虑戚吾心,阻人走报  形容词使动用法,使……悲伤。

故请母命而宁汝于斯  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安宁,此处指“安葬”。

南望原隰,西望栖霞  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南,向西。

风雨晨昏,羁魂有伴  名词作动词,刮风下雨。

阿品远官河南  名词活用作动词,做官。

3 . 古今异同词

汝终宵刺探  古义:探问,问候。今义:打听消息。

【 妙文赏析 】

孔子论水①

子贡②问曰:“君子见大水必观焉,何也 ? ”孔子曰:“夫水者,启子比德焉。遍予③而无私,似德;所及者生,似仁;其流卑下④,句倨皆循其理⑤,似义;浅者流行,深者不测,似智;其赴万仞之谷不疑,似勇;绵弱微达⑥,似察;受恶不让⑦,似包;蒙不清以入,鲜洁以出,似善化⑧;至量必平,似正;盈不求概⑨,似度;其万折必东 ( 10 ) ,似意。是以君子见大水必观焉尔也。”

注释:

①据《孔子集语》引《说苑•杂言》,题目是编者所加。②子贡:孔子的学生,复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卫国人。③予:给予。④卑下:低下。此指水性向下。⑤句倨皆循其理:指水的曲直方圆等随物赋形的特性。⑥绵弱微达:曲细柔弱无微不达。⑦让:辞目,引申为申辩。⑧善化:善于教化改造。⑨概:古代量米时用来刮平斗斛的木板。这里用作动词,引申为刮平、削平。 ( 10 ) 必东:一定东流入海。

译文:

子贡问道:“君子见到大水一定要仔细观看,是什么缘故呢 ? ”孔子说:“水么,能够启发君子用来比喻自己的德行修养啊。它遍布天下,给予万物,并无偏私,有如君子的道德;所到之处,万物生长,有如君子的仁爱;水性向下,随物赋形,有如君子的高义;浅处流动不息,深处渊然不测,有如君子的智慧;奔赴万丈深渊,毫不迟疑,有如君子的临事果决和勇毅;渗入曲细,无微不达,有如君子的明察秋毫;蒙受恶名,默不申辩,有如君子包容一切的豁达胸怀;泥沙俱下,最后仍然是一泓清水,有如君子的善于改造事物;装入量器,一定保持水平,有如君子的立身正直;遇满则止,并不贪多务得,有如君子的讲究分寸,处事有度;无论怎样的百折千问,一定要东流入海,有如君子的坚定不移的信念和意志。所以君子见到大水一定要仔细观察。 ( 因为这无疑是在观照自身啊 ! ) ”

简说:

苏轼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事物都具有多面性,“水性”尤是。短文虽仅仅是师生一问一答,但生问得简洁,师答得全面、深刻。足见孔子观察细致,感悟深邃,意蕴长远。其思想的深刻性,语言的启发性,是颇具教育意义的。短文以“水”为喻,其意在“仿生”,“水”的千回百折,一往无前;继往开来,前仆后继;勇于参与,随物赋形;包容豁达,无私给予……无不折射社会人生的某些迹象。“水”是一部生活教材,是多彩的人生世界。“水性”万千,思想内容丰富,给我们的启迪太多了。

【 思维体操 】

巧填“龙”字

龙□□□        □□□龙        龙□□□        □□□龙

□龙□□        □□龙□        □龙□□        □□龙□

□□龙□        □龙□□        □□龙□        □龙□□

□□□龙        龙□□□        □□□龙        龙□□□

参考答案:龙飞凤舞  麟角龟龙  龙争虎斗  车水马龙

生龙活虎  虎踞龙蟠  攀龙附凤  谢过龙恩

千载龙年  藏龙卧虎  老态龙钟  画龙点晴

望子成龙  龙腾虎跃  叶公好龙  龙潭虎穴

注:另外还有“来龙去脉”、“活龙活现”、“群龙无首”、“鱼龙混杂”、“降龙伏虎”、“二龙戏珠”等。

三、智能显示

【 心中有数 】

( 一 ) 思想教育

1 . 了解古代杰出科学家张衡的卓越贡献并学习他科学而严谨的治学精神。

2 . 了解袁枚不满儒家诗教、反封建礼教的精神。

( 二 ) 语文常识

1 . 关于《后汉书》及传记的知识。

2 . 了解祭文的一般内容、特点和作者简况。

( 三 ) 基础知识    见“学法拽要”

( 四 ) 阅读提要

1 . 掌握按时间顺序叙事,详略得当的方法。

2 . 综合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多种表达方式。

( 五 ) 写作借鉴

学习写人记叙文的一般写法。

【 动脑动手 】

( 一 ) 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

a . 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b .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c . 大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d . 验之以事,合契若神。

( 二 ) 文学常识简答

1 . “前四史”指的哪四史 ? 作者分别是谁 ?

2 . 《二京赋》和《两都赋》的作者是谁 ? 其中“二京”和“两都”指的是哪些地方 ?

( 三 )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 - 8题。

权善才,高宗朝为将军,中郎将范怀义宿卫昭陵,有飞骑犯法①,善才绳之。飞骑因番请见,先涕泣不自胜,言善才等伐陵柏,大不敬。高宗悲泣不自胜,命杀之。大理丞狄仁杰断善才罪止免官。高宗大怒,命促刑。仁杰曰:“法是陛下法,臣仅守之。奈何以数株小柏而杀大臣 ? 请不奉诏。”高宗涕泣曰:“善才斫我父陵上柏,我为子不孝,以至是。知卿好法官,善才等终须死。”仁杰固谏,侍中张文以笏挥令出,仁杰乃引张释之高庙、辛毗牵裾之例②,曰:“臣闻逆龙鳞,忤人主,自古以为难,臣以为不难。居桀纣时则难,尧舜时则不难。臣今幸逢尧舜,不惧比干之诛。陛下不纳臣言,臣瞑目之后,羞见释之、辛毗于地下。”高宗曰:“善才情不可容,法虽不死,朕之恨深矣,须法外杀之。”仁杰曰:“陛下作法,悬诸象魏③,徒流及死,具有等差,岂有罪非极刑,特令赐死 ? 法既无恒,万方何所措其手足 ? 陛下必欲变法,请今日为始。”高宗意乃解,曰:“卿能守法,朕有法官。”命编入史。

[ 注 ]①飞骑:唐代皇帝的侍卫军士。②军释之:西汉人,以善谏闻名。辛毗:三国魏人,以力谏闻名。③象魏:宫廷外的阙门,古代张榜公布法令的地方。

1 .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 . 善才绳之  绳:捆绑    b . 先涕泣不自胜  胜:控制

c . 朕之恨深矣  恨:遗憾    d . 请今日为始  请:请求

2 . 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的字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飞骑因番请见。    仁杰乃引张释之高庙、辛毗牵裾之例。

大理丞狄仁杰断善才罪止免官。    法是陛下法,臣仅守之。

a . “因”和“乃”相同,“止”和“仅”不同

b . “因”和“乃”相同,“止”和“仅”也相同

c . “因”和“乃”不同,“止”和“仅”相同

d . “因”和“乃”不同,“止”和“仅”也不同

3 . “以至是”一句中“是”字指代的内容是 (    )

a . 悲泣不自胜,命杀之    b . 大怒,命促刑

c . 以数株小柏而杀大臣    d . 我为子不孝

4 . 下列关于对话中人物称谓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 . 陛下是对帝王的称呼,古代不敢直称帝王,转而称呼他殿前阶下的人,以此表示尊重。

b . 臣早期是古人表示廉卑的自称,百姓也可自称为“臣”,后来用作臣下对君主的自称。

c . 卿早期是古代对人的敬称,适用范围较广,后来多用作君主对臣下的称呼。

d . 朕是古人的自称,本来没有贵贱之分,自秦始皇开始专用为诸侯王或皇帝的自称。

下以5 - 6题的句子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5 . 徒流及死,具有等差 (    )

a . 囚徒流放和处死,都有等级次第

b . 囚徒流放和处死,都有相等的差别

c . 服劳役、流放直到死刑,都有相等的差别

d . 服劳役、流放直到死刑,都有等级次第

6 . a 不惧比干之诉    b 高宗意乃解 (    )

a . a 不怕像比干那样受到指斥    b 高宗的情绪这才缓解

b . a 不怕像比干那样受到指斥    b 高宗的主意这才消释

c . a 不怕像比干那样遭受杀害    b 高宗的主意这才消释

d . a 不怕像比干那样遭受杀害    b 高宗的情绪这才缓解

7 . 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从分句间语意关系的角度看,相同的一组是 (    )

a 自古以为难,臣以为不难。    b 岂有罪非极刑,特令赐死 ?

c 陛下必欲变法,请今日为始    d 卿能守法,朕有法官。

a . ab    b . ac    c . bd    d . cd

8 . 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 . 权善才得罪了飞骑,飞骑为了报复,利用高宗奉守孝行的心理,竭力要将善才的过错问成死罪,从而引发了高宗和狄仁杰之间是否要处死善才的一场激烈争论。

b . 由于狄仁杰坚持己见,拒绝执行高宗的命令,高宗为此十分恼怒,在这君臣双方相持不下时,侍中张文挥动笏板,要仁杰离去,但仁杰仍然援引古例强行谏劝。

c . 狄仁杰在谏劝时,十分讲究语言艺术,他称赞高宗有如尧舜,而尧舜又是以宽厚仁爱为本的君主,这就使得高宗感到十分为难,为此不得不接受仁杰的谏劝。

d . 狄仁杰认为法令既已公之于众,就不可有徇情枉法而罪非其罪的事情,他主张法令不可无常,使全国上下无所适从,只要法令没有改变,就不可将善才处以极刑。

答案解析

( 一 ) a、c、d都是状语后置,分别是“以……之形饰”、“于……历算致思”、“以事验之”,b项是宾语前置,“未之有”应为“未有之”。

( 二 ) 题1,“前四史”指的是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范晔的《后汉书》、陈寿的《三国志》。题2,班固的《两都赋》和张衡的《二京赋》中的“两都”和“二京”指的是西汉的长安和东汉的洛阳。

( 三 ) 1 . a “绳”是名作动,但释“捆绑”不妥,据句意应为“按法律处置”;b“胜”按句意应读 shēng,意为“能承受”,写特别伤心,“控制”不妥;c“恨”指“朕”对此事特别不满意,应是“不满意”。d的“请”指向皇上提出请求,所以正确。故选d。  2 . 按句意“因”和“乃”都应译为“于是”,“止”和“仅”都是限制性副词,都应译为“只是”。a、c、d的判断与此不符,都错了。故选b。  3 . “善才斫我父陵上柏,我为子不孝”是高宗要杀善才的原因,所以“是”指代的是c。而 a 和 b 是结果的一部分,d 只是原因的一部分,都不能取。故选 c。  4 . “朕”自秦始皇开始只是皇帝专用的自称,不包括“诸侯王”。  5 . “徒”指被罚服劳役的人,“流”古代的一种刑罚 —— 流放,按罪行情节轻重还有等次差别,所以 d 项符合文句意。而a、b项对“徒流”解释错了,c 项的“相等”也不妥。故选d。  6 . a①的“指斥” ②的“缓解”都不妥,b①的“指斥”,d②的“缓解”都不妥,又构成了 a = b + d 的组合形式。c 完全符合句意,故选 c。  7 . 逐句准确译过,据分句及全句意再加适当虚词验证,便可看出:①两分句间是转折关系。②两分句间也是转折关系,所以 a 正确。③为假设关系。④为承接关系,故b、c、d三项不可取。只能选a。  8 . c 项中“十分讲究语言艺术”和“以宽厚仁爱为本”都是原文中未涉及的,故c项不符合原文意思。选c。

【 创新园地 】

请你先阅读本课“妙文赏析”中《孔子论水》,思考一下,若由此升华、联想到“水”的话题,写一议论文,有哪些立意角度 ? 看谁写的立意角度最多。

【 创新园地 】参考答案

1 . 污身垢体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2 . 没有涓涓细流,就没有汪洋大海。

3 . 不放任自流,才能勇往直前。

4 . 柔弱的点点滴滴,照样能穿透岩石。

5 . 纵然千回百折,终要流入大海。

6 . 积累越多,力量越大。

7 . 地位越高,向下之心越切。

8 . 甘愿在卑微低下的位置上,发挥应有的作用。

9 . 安于潭中的宁静,就永远流不进海洋。

10 . 靠堤坝的扶持,才高深莫测。

11 . 洪流所至,既摧枯拉朽,也泥沙俱下。

12 . 为了自由,即使是“蚁穴”,也要开拓为“通途”。

13 . 即使是深广的大海,也不拒纳百川。

14 . 险恶之处,往往饰以旋涡的笑靥。

15 . 因一心向下,才被人们高高的抬到水塔之上。

16 . 那怕是一丝缝隙,也要以柔和的方式挤进去。

17 . 总是把比自己贵重的油举到上面。

18 . 能到达目的地,就在于前仆后继、源源不断的涌来。

19 . 益人一生,却从不需要回报什么。

20 . 谁对它冷酷异常,它便回报异常的冰冷。

21 . 在温暖、高涨的热情下,使飘飘然了。

22 . 虽为廉价,但世间万物,谁也离不开它。

23 . 宁走一辈子的下坡路,也从不违背自然规律。

24 . 即使船只沉重地压在身上,也要把它托浮着送向理想的彼岸。

25 . 在载舟的同时,也能覆舟。

26 . 虽造福万物,但从不自矜自傲。

27 . 无论升得多高,也要投向母亲的怀抱。

28 . 总是在冷热面前,显现为不同的面孔

29 . 进入怎样的环境,就以怎样的形态行动。

30 . 前进的道路,不会是笔直的。

《张衡传》 篇二

课型:    新授

授课时数: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 了解传记文章的特点,学习本文记人叙事详略安排得当的写法。

2. 掌握课文中所涉及的文言词句知识和文史、文化常识。

3. 了解张衡的品格和他在科学、文学、政治各方面的贡献,学习他刻苦求学、科学务实、追求真理的精神。

教学重点:  1. 记人叙事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2. 文言词句知识的归纳整理和迁移运用。

3. 文史、文化常识。

教学难点:掌握课文中所涉及的文言词句知识和文史、文化常识。

教学程序与教学内容:

一、导入

从中国历史博物馆里陈列的候风地动仪模型和郭沫若在张衡基碑上的题词说起。 在中国历史博物馆里陈列着候风地动仪的模型。早在 1800 年前,张衡发明制造了世界上第一个候风地动仪。这个仪器早已毁于西晋战乱之中,现在陈列的候风地动仪模型,是现代科学家王振铎等人根据《张衡传》中对候风地动仪的介绍说明用木料制成的。 1959 年党和政府重修张衡墓时,郭沫若在墓碑上题词道:“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上亦罕见。”

二、解题

“传”:传记 . 记述的内容是一个人的生平事迹。传记要突出传主的特点。

比较“传”的不同含义:

《张衡传》                  《左传》

《廉颇蔺相如列传》          《诗集传》

(传记)                  (传记)

张衡,作为一个伟大的学者,在中国历史上是罕见的;作为一个伟大的科学家,在世界历史上也是突出的。他在政治、文学与自然学诸方面都有重大的贡献。他在书法、绘画上也有成就。他尤其注重实验科学的研究和发明创造,其发明的候风地动仪比欧洲人第一次制出地震仪要早 1700 多年。他的这一伟大成就,至今为世界所公认。课文节选自《后汉书    张衡传》。

《后汉书》作者范晔,字蔚宗,南朝宋顺阳(今河南淅川县东人)人,历史学家。博涉经史,善属文,能隶书,晓音律。始为尚书吏部郎,后左迁宣城太守。不得志,乃 删众家汉书,成一家之作。累迁太子左卫将军,意志不满,与鲁国孔熙选谋逆,伏诛。 初中课文《乐羊子妻》变节选自《后汉书》。

三、导读全篇,掌握内容、结构、写法

1. 逐段阅读

课文以时间先后为顺序,介绍传主的生平事迹。全文包括五个自然段,各段内容各有侧重。

(1) 写张衡的文学才能、廉虚高洁的品格,以及他既关心国家而不慕荣利的性格。

①姓氏,医藉贯。按传记惯例,开篇即用判断句式介绍人物的姓氏、藉贯。

②博通经典,才学非凡。用“遂”连续上下句道出其中原因。

游三辅、观太学           通五经、贯六艺

因──    ──    ──     ──    ──→果

③谦虚、踏实    治学精神。这是他取得伟大成就的思想基础。

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虽然          然而        (转折复句)

④不慕荣利的高贵品格。先概述,然后列举具体事实,表现其志在集中精神力从事科学研究。

从容淡静、不交俗人                举孝廉不行、辟公府不就

(概括叙述)                        (列举事例)

⑤关心国事,文学才华杰出。

作《二京赋》:因以讽谏(关心国事)

精思博会(文才出众)

⑥小结:才能奇特,品质高尚。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              累如不应

(侧写其才之奇)           (正写其品之高)

此段有概括,有实例,叙事简明而不空泛。

(2) 写张衡擅长于器械制造,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术学,取得突出的科技成就。

他应如入仕途,为的是有方便条件从事科学研究。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遂乃研核阴阳…”

文中两个“善”和“尤致思”表现其特长。

(3) 写张衡不慕官场名利。简要叙述官职变迁情况。

“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徒。”

(4) 着重介绍张衡制作的候风地动仪。

①制作时间和仪器名称。

②仪器的材料、大小、形状、雕饰。从外形介绍入手,给人总体印象。

③仪器的机关构造。说明内部主要部件和外面八龙的作用。

④觉知地震的道理,从内外结合上说明动仪的作用。

⑤仪器的效果:灵验如神,用实验证明地动仪的灵验和准确。由“怪”到“服”,形象地反映出人们对这新仪器的认识过程。

⑥仪器正式投入使用。

此段像一篇小型的说明文,从制作时间、名称、外形、内部构造、功能、效果和应用等方面,对候风地动仪作了介绍,说明详而不杂,有条不紊,形象具体,以致可以根据这个说明来复制候风地动仪。

(5) 写张衡在政治上的作为。

①政治才能。交代河间地区的险恶环境,用以反衬其才干。

②政绩卓著。写其勇毅、干练、处理缜密、果断、治理河间卓有成效,声名显赫,征拜尚书。

③逝世时间。

语言极其简练。“治威严,整法度”,高度概括。“上下肃然”,形象地表现其治理河间取得的成效。

2. 分析结构。

采用明段意分段法:先逐段概括段意,然后用合并同类项法把相关联紧缩密的自然段合在一起。

全文五个自然段中,二、三、四自然段讲的都是张衡取得的科学成就,自然应合为一大段。这样,就理清了文章的结构。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1) 写张衡的品格和文才①

(2) 写张衡在科学技术上取得的成就 ( ②③④ )

(3) 写张衡的政治才干 ( ⑤ )

第二部分是文章的重点,又可分为两层:一是仕途情况,以及制作浑天仪和著《灵宪》、《算图论》的情况;一是专门介绍候风地支仪。显然,后者又是第二部分的重点。

作者这样处理文章的详略安排。无疑是非常正确的,因为张衡一生有多方面的才能和成就,而他在科技方面的才能和创造发明最为突出,理应成为本文记叙的重点。

四、小结

1. 了解全文的内容和结构,掌握明段意分段法。

2. 了解文章的详略安排。

五、作业

1. 书题二、三、四

张衡传

课型:    新授

授课时数:第二、三课时

教学目标:1. 了解传记文章的特点,学习本文记人叙事详略安排得当的写法。

2. 掌握课文中所涉及的文言词句知识和文史、文化常识。

3. 了解张衡的品格和他在科学、文学、政治各方面的贡献,学习他刻苦求学、科学务实、追求真理的精神。

教学重点:  1. 记人叙事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2. 文言词句知识的归纳整理和迁移运用。

3. 文史、文化常识。

教学难点:掌握课文中所涉及的文言词句知识和文史、文化常识。

教学程序与教学内容:

一、        查讲评作业

从书题三、四、五可见,课文涉及多方面的知识,既有文言词句方面的知识,也有文史、文化方面的常识。只有牢固地掌握这些知识,才能扫清阅读的语言障碍和文化障碍,从而理解文章的内涵。对课文中涉及地这些文化、语言方面的知识,必须经常地加以归纳总结整理,并迁移动用,以达到牢固掌握的目的。

二、       文化常识

1. 文史专名

(1) 五经:《诗》、《书》、《易》、《礼》、《春秋》

(2) 六艺:

①礼、乐、射、御、书、数。 ( 学问和技能 )

②五经十《乐》。(说经的经文和传文)

(3)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4)经、舒心:“经”批儒家的经典著作;“传”指注释、解说儒家经典著作的文字。

(5)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国志》。

(6)史汉:《史记》、《汉书》。

(7)《汉书》:纪传体、断代史。

(8)纪传体:编年体;国别体。(例如:《史记》;《资治通鉴》;《战国策》)

(9)通史;断代史。(例如:《史记》;《汉书》)

(10)《两都赋》和《二京赋》:《两都赋》的作者是班固,《二京赋》的作者是范都城,西汉的都城长安和东汉的都城洛阳。

2 . 官职专名及相关用语。

(1)孝廉:被举荐的品行端正的人。

(2)公府:官署。指三公的官署。东汉以太尉(掌管军事)、司徒(掌管政事)、司空(掌管工程)为三公,是当时最高的官。

(3)大将军:位比三公。邓骘位在三公之上。

(4)公车:官署,总领天下征召事务。设公车令。

(5)郎中:官名。

(6)太史令:兼管天文和国史。

(7)河间王(刘政)的相,类似太守。

(8)国王:指河间王。国,诸候国。

(9)尚书: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官员。

(10)  举:推荐。(被)举荐任官。(“举孝廉不行”)

(11)    行:去应荐。

(12)    辟:征召,召来授官。(被)召。(“连辟公府不就”)

(13)    就:就职,任职。

(14)    召:召请来授官。(“累召不应”)

(15)    应:应职,接受官职。

(16)    拜:任命,授给官职。(“拜为上卿”)

(17)    迁:调动官职。(“再迁为太史令”)左迁,降职贬官。

(18)    转:调动官职。(“再转复为太史令”)

(19)    徙:调动官职。(“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20)    出:离京去外地为官。(“出为河间相”)

(21)    下车:指官吏初到任。(“下国伊始”、“衡下车”)

(22)    视事:指官员到职工作。(“视事三年”)

(23)    除:拜官。除去旧职任新职。(“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24)    乞骸骨:请求辞职,告老还乡。(“上书乞骸骨”)

3 . 其他

(1)年号纪年。

①永元中 ②阳嘉元年③永和初 ④元丰七年 ⑤元和十年⑥德二年

(2)地名。

①南阳西鄂人也            ②三辅(京城附近的三个地区)

③河间相                  ④京师(京城)

(3)学校。

①太学(最高学俯)(“今诸生学于太学”)

②观、游(指游学,考察学习)

③庠、序(学校)(“俾人邑痒”)

④国子监(明清最高学府,入监读书称监生)(“老监生”)

⑤教授、博士、直讲、助教(教学人员)(“有司业、博士为之师”)

(4)姓名。(“名”和“字”有对应关系)

①张衡字平子              ②屈原名平

③韩愈字退之              ④苏轼字子瞻

⑤苏辙字子由              ⑥诸葛亮字孔明

⑦刘备字玄德              ⑧关羽字云长

⑨张飞字翼德              ⑩赵云字子龙

辛弃疾字幼安              班固字孟坚

4 . 课堂综合拓展练习。

解释加点词语:

(1)李将军广者,陇西成记人也。

(2)广为骁骑都尉,从太尉亚夫击吴、楚军。

(3)徙为上谷太守。

(4)后广转为边郡太守。

(5)遂造太学受业。

(6)玄唯有一子益恩,孔融在北海,举为孝廉。

(7)除兰台令史。

(8)后迁玄武司马。

(9)永元初,太将军窦宪出征匈奴,以固为中护军。

(10)        肃宗特诏公车征,病不行。

(11)        时人为人语日:“《五经》无双许叔重。”

(12)        以耕织为业,咏《诗》、《书》,弹琴以自娱。

三、语言知识

1 . 副词

(1)表示全面、概括的副词。

①皆:皆隐在尊中。/于是皆服其妙。/皆出营立观。

②咸: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江表英豪咸归附之。③尽:妙尽璇机之正。/尽收其他。/尽失其度。

④毕:群贤毕至。

⑤俱:船、粮、战俱办。/待吾客与俱。

⑥悉:悉使羸兵负草填之。/悉府库以赈之。

⑦举:举家庆贺。/杀人如不能举。

⑧胜:刑人如恐不胜。/不胜枚举。

⑨备:约与食客门下有勇力文武备具者二十人偕。

(2)表示长久、经常的副词。

①常: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常痛于骨髓。

②雅:安帝雅闻衡善术学。

③素:荣禄遇足下素厚。/素疾大户兼并。

(3)表示否定的副词。

①不:衡不慕当世。                  ②未: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③无: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④弗:行道之人弗受。

⑤非:夫仁义辩智非所以持国也。      ⑥毋:赵王畏秦,欲毋行。

⑦勿:愿将军勿虑。                  ⑧莫: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

2 . 多义词

⑴观

①观太学(观摩学习)             ②大王见臣列观(殿堂)

③此岳阳楼之大观也(景像)       ④玄都观里桃千树(道士庙)

⑤启窗而观(看)

⑵征

①公车特征拜郎中(征召)            ②咸怪其无征(证明)

③挟天子以征四方(征伐)            ④岁征民间(征收)

⑶因

①因入京师(因而)               ②因以讽谏(就)

③因其势而利导之(乘、顺着)④因宾客至蔺相如门前谢罪(通过、经由)

⑷乃

①十年乃成(才)

②遂乃研核阴阳(就)

③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竟、却)

④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于是)

⑸公

①公私之积,犹可哀痛(与私相对,属于国家的)

②邪曲之害公也(公正、公正的人)

③残贼公行(公然、公开地)

④公辞焉,召孟明、西乞、白乙(秦穆公)

⑤脚著谢公屐(对人的尊称)

⑥便可白公姥(称丈夫的父亲)

⑹辟

①连辟公府不就(征召)      ②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通“避”)

③唇吻翕辟(开,打开)      ④辟病梅之馆以贮之(开辟,开设)

⑤辟邪说(排除,驳斥)      ⑥“疆土之新辟者”(开垦)

⑺制

①其牙机巧制(制作,构造)   ②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服,控制)

③吴起……赵奢之伦制其兵(统率,指挥)④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规模)

3 .  句式

⑴被动句(①—③无被动词,④—⑧有被动词)。

①举(被)孝廉不行             ②连辟(被)公府不就

③兵(被)挫地(被)削         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⑤不凝滞于物                   ⑥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⑦而自令见放为                 ⑧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⑵倒装句(否定句宾语前置)

①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②自古及今,未之尝闻。③残贼公行,莫之或止。

【附录】

板书设计

无骄尚之情

举──不行

一、品格文才    不慕名利    辟──不就

召──不应

敢于讽谏

善属文

通五经、贯六艺                        全面发展

张衡传                     才高于世,奇其才                      世所罕见

善机巧──作浑天仪

善术算──著《灵宪》、《算罔论》     略

二、科学成就                   时间、名称

造候风地动仪    构造、功能             详

效验、使用

三、政治才干     为何河间相

称为政理

《张衡传》 篇三

《张衡传》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了解张衡一生对人类文明发展做出的杰出贡献,学习张衡的高尚品德和刻苦钻研的精神。

(二)掌握常用文言实词,弄懂一些专指词语,疏理文言否定词。

(三)学习记叙和说明相结合的表达方式。

二、难点、重点分析

(一)难词难句解释。

(1)从容淡静:从容,举止行动,《礼记•缁衣》:“衣服不贰,从容有常。”孔颖达疏:“谓举动有其常度。”《楚辞•九章》:“孰知余之从容。”王逸注:“从容,举动也。”不能作舒缓、不急迫来讲。淡静,淡泊娴静。全句:(他)平时举止淡泊娴静。

(2)衡不慕当世:当世,是当世之人,即当时的掌权者。

(3)自去史职,五载复还:张衡,公元1XX年(安帝永初五年)拜郎中,1XX年(安帝元初元年)迁尚书侍郎,1XX年迁太史令,121年(安帝建光元年)迁公车司马令,126年(顺帝永建元年)再复为太史令。文中所指“五载”,即公元121年辞太史令,拜公车司马令,到126年又复为太史令的“五载”。

(4)咸怪其无征:征,是应验、征验、效验的意思,不宜作“证据”讲。

(5)“举孝廉”、“辟公府”、“累召不应”、“公车特征”:举,推荐。辟,征召。召,呼唤,特指上对下的呼唤,引申为招致,征,召,特指君召臣。“举、辟”二字在这里都表被动。

(6)“拜郎中”、“迁为太史令”、“积年不徙”、“再转复为太史令”:拜,授予官职。迁,调动官职,一般指升官,“左迁”才是贬官。徙,表一般的调职,有时也用以表示降职,本文指前者。转,迁调官职。这四字的意思很接近,略有区别。

(7)关于“璇机”的解释:一说是玉饰的测天仪器。一说,“机”即“玑”,“璇机”是两颗星的名字,即“天璇”和“天玑”。从上下文看,似以第二说为宜。用“璇”“玑”二星指代北斗七星,又进而指代天文,“妙尽璇机之正”即精通天文的意思。(把“璇机”指代天文,可参见王力《古代汉语》下册第一分册第787页)

(二)作为传记,它的一般写法是怎样的?本文是怎样写的?

分析:按照传记的体例,开头介绍人物的姓名、籍贯,如《廉颇蔺相如列传》、《柳敬亭传》都是。本文也是开头介绍姓名、籍贯,结尾写到他死的年代。所以本文是完全按照一般传记体例的写法来写的。

(三)传记是记述一个人的生平的,是否意味着事无巨细都要写进文章去呢?本文是怎样处理人物的材料的?列出它的结构提纲。

分析:传记记述一个人的生平,但并不等于也不可能把一个人一生的全部经历、事无巨细都写进文章去,而只能记述人物一生中的重要事件,同时显示出这个人的品格特点。

本文先介绍了张衡的品格和他卓越的文学才能;重点写他一生中最突出的辉煌的科学成就,而在科学成就中尤其重要的是他首创的候风地动仪,最后介绍了他政治上的才干。文章这样处理材料,就使重点突出,主次分明。

结构提纲——

第一段(第1自然段):介绍张衡的品格和卓越的文学才能。

第二段(第2、3、4自然段):介绍张衡辉煌的科学成就。

(1)张衡的潜心科研

(2)张衡的不慕名利

(3)张衡的重大发明

第三段(第5自然段):介绍张衡杰出的政治才干。

(四)张衡有哪些可贵的品格?

分析:他的可贵品格可从两个方面来看。

一是“从容淡静”“不慕当世”。他不慕名利,先是“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累召不应”,以后做了官,哪怕“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他也无所谓,由此反复说明了张衡的高洁。不仅如此,他还“不好交接俗人”,不满当时“王侯以下”的“逾侈”的风气,经十年苦心构思写成《二京赋》用以讽谏;一上任河间相,立即“治威严,整法度”,将图谋不轨的“奸党”“一时收禽”,都反映了他对当时奢靡庸俗风尚的不满和对不轨行动的斗争。这是他从容淡静、不尚虚浮的品德。

二是“无骄尚之情”。他年少时便“善属文”、“通五经”、“贯六艺”,全面发展,甚至“才高于世”,却始终“无骄尚之情”,这确是难能可贵的。正是由于不尚虚浮而又谦逊踏实的品德,他才能把全副精力扑在科研工作上,在获得两次担任太史令、有机会观察天象博览群书的客观条件之后,浑天仪、《灵宪》、《算罔论》,乃至候风地动仪得以相继问世。

(五)张衡在科学上的辉煌成就,是主要通过具体、详细地介绍他的重大发明地动仪来说明的。文章这部分是怎样记事状物的?

分析:文章是按照如下的顺序来介绍候风地动仪的。

时间——阳嘉元年

名称——候风地动仪

材料——以精铜铸成

外形——圆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构造——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蛛,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

作用——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效果——验之以事,合契若神。

评价——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验证——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

使用——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候风地动仪是十分精致灵巧的:都城洛阳与发生地震的陇西郡相距一千多里,地动仪竟能及时测报,可见其灵敏准确的程度。文章的这部分的介绍深入细致,清晰扼要,文字简练,而又形象生动,跌宕多姿,写得非常精彩。因此,候风地动仪虽已失传,根据这段文字却能复制还原。今天读这篇文章,除了把它作为一般的传记作品,更可把这段文字看成典范的科学说明文来学习,让学生读了以后仿照着写一段说明文。

(六)本文写了张衡的文学才能、科学成就和政治才干三个方面的内容,却又并非彼此独立。它们是如何相互联系的?

分析:全文三大段,分别着重写了一个方面的内容,而彼此又有相互联系。比如第1段的“从容淡静”与第2段的“不慕当世”;第1段的“不好交接俗人”“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因以讽谏”与第3段出任河间相时的“治威严,整法度……称为政理”。又如第1段的“通五经,贯六艺”“才高于世”与第2段“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等等。我们都能看到张衡无论是平时为人还是政治才干,无论是谦逊自处还是潜心科研,都是前后一贯、浑然一体,而不是彼此孤立的。

(七)《张衡传》的原文全面地记叙了张衡在文学上、政治上、科学上的成就,选作课文时删节较多。课文选材及剪裁特点是什么?

分析:原文比较多的篇幅收录了张衡的文学创作,节选时都略去了;“永和四年卒”之后还有:“著《周官训诂》,……凡三十二篇。”综合介绍张衡的著作和学术上的成就,节选时也略去了,使第5自然段突出了张衡政治上的表现。而原文中有一些政治经历,因关系较小,也略去了。在写到他的为人时,详写了他积极进取的主导方面,略写了“上书乞骸骨”归隐田园的消极方面,节选时又删去了原在第4、5自然段之间,不敢与阉党斗争以及明哲保身等表现的文字。可见,本文是以科学家的传记这个角度选择材料加以剪裁组织的。这样,它就既全面地仍从文学上、政治上、科学上三方面介绍了张衡一生中的重要表现,又重点突出地详写了他在科学上的辉煌成就。在重点写他的科学成就时,略写浑天仪,详写地动仪;写地动仪时,除了具体记述机构、作用以显示其不平常的科学才能外,还生动描摹了地动仪的形状雕饰,使所写事物更为形象;对地动仪不仅写了它的“静态”,还写了它的“动态”,不仅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一语概述了它的灵验,还用“地震陇西”这一典型事例证明它的神妙。由于剪裁恰当,详略适宜,使人对他的文学才能、科学成就、政治表现和性格特点有全面的了解,而对他首创的地动仪则印象更为突出鲜明。

(八)本文对候风地动仪的介绍,写得那么具体细致、清晰扼要,还由于作者是从各个角度去观察并说明事物的特点的。深入理解这部分的文字,有助于学生记事状物能力的提高。(这一内容,可作为基础好一点的班级进一步探讨之用。)

分析:大体上可分四个层次。

第一层即第一句,点明地动仪制作的时间和名称。

第二层“以精铜铸成……周密无际”,写地动仪的构造。构造写得井然有序:先写材料,再从大小、形状以及外形上部的雕饰综述整体的构造,再以“中有都柱”一句从外过渡到内,分述内部构造,然后又回述整体构造,涉及外形的下部。使读者既看到地动仪完整的形象,又理解内中的机构。这是具体事物说明的关键部分,要抓住事物的特征,要按事物本身的内在联系决定说明的顺序。这可算是地动仪的“静态”。

第三层“如有地动……未之有也”,写地动仪的功能,或者说是它的“动态”吧。这里用“振”、“吐”、“衔”几个动词准确、连贯,说明都柱、龙首、铜丸、蟾蜍的报震功能的灵敏,却只用了十三个字的一个假设复句,“振声激扬……”是说功能的自动。“虽一龙发机……”一句说明地动仪八道机关的报震功能的准确。唯其功能灵敏、自动、准确,而且从古未有,所以作者予以称赞。功能,是具体事物说明必不可少的内容。

构造,要写得条理清楚、具体精确,功能,要写得恰如其分、切合实际。

第四层“尝一龙机发……所从方起”,写地动仪的验证。这看似设下的波澜,以显示“合契若神”的效果,点出科学史上的重要贡献,实际更可使读者领会张衡发明地动仪的重要意义,即从此人类历史上出现了第一架观察地震的科学仪器。

总之,这段文字除开头的时间与名称之外,是从地动仪的外形、构造、功能和验证几个角度去观察并说明事物的特点的,值得好好学习。

(九)本文在语言运用上有什么特点?

分析:本文在语言运用上主要有两个特点:第一,记叙语言非常质朴通俗。例如,“不行”、“不就”、“不应”、“不慕”等句用语非常质朴通俗,毫无雕饰,却鲜明地表现出了张衡不追名逐利的高尚品德。第二,说明语言十分准确简洁。例如,第4段中仅用140多字就将候风地动仪的有关情况作了比较全面的介绍,可见用语简洁;用酒樽描摹仪器的外形,用“中”、“傍”、“外”、“下”等指明部位,足见其用语之准确。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结合课题注释概述文化常识。

《后汉书》是纪传体东汉史,也是杰出的历史散文,南北朝时南朝宋范晔撰。范晔原定编著百篇,仅完成帝纪十篇、列传八十篇,十志未及完成而因密谋拥护文帝弟刘义康做皇帝而死于狱中。后人将梁代所注的晋司马彪《续汉书》八志三十卷补入,遂成一百三十卷的今本《后汉书》。

范晔的《后汉书》与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陈寿的《三国志》合称“四史”。均对我国的文学、史学有很大影响。

初中阶段,我们学过的《乐羊子妻》,选自《后汉书•列女传》。

(二)指导自读。

1.课文的主要内容和重点,“自读提示”第二小节已作了说明。自读课文时,要对照提示想一想,张衡的高尚品德是什么?刻苦钻研的精神表现在哪里?他在文学上、科学上的成就是什么?政治上的作为怎么样?自读时要适当圈点勾画。

2.本文叙事按时间顺序写,而且详略得当。课文是怎样按时间顺序的?写得最详的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写?

3.本文语言质朴简练。试举例说明。

(三)学生对照注释自读课文,完成以下自读作业(除翻译外,可直接做在书上):

1.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注音:

①衡少善属文(    )    ②不好交接俗人(    )

③累召不应(    )    ④五载复还(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a.游于三辅(    )

b.虽才高于世(    )

c.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

②a.因入京师,观太学(    )

b.……作《二京赋》,因以讽谏(    )

c.伺者因此觉知(    )

③a.公车特征拜郎中(    )

b.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

④a.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

b.以精铜铸成(    )

3.“思考和练习”二。

4.翻译句子,指出各句包含的语法现象。

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②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③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④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四)讨论自读疑难问题。

(五)同桌互相批改自读作业。

自读作业参考答案:

1.①sh4o  ②h4o  ③l7i  ④z3i

2.①于,介词。a.表处所,在;b.表比较;c.表范围,在……方面;

②因,介词。a.趁(机会);b.通过、藉;c.因为;

③a.召,动词;b.征象,证据,名词。

④a.精心,形容词;b.纯,形容词。

3.(略)

4.①永元年间,被推荐为孝廉,(他)却不去应荐,多次被公府征召,(他)也没有去就任。——“举”、“辟”为被动用法,“不行”、“不就”省略主语“他”,即张衡。“连辟公府”是“连辟于公府”,省略“于”。②大将军邓骘认为他才能奇特,累次召请(他),(他)没有应召。——“奇”,形容词的意动用法。省略“召”的宾语和“不应”的主语(即兼语)“其”。③用篆字山、龟、鸟、兽等图案雕饰。——状语后置。④自从有书典记录以来,不曾有过这样的事。——“所记”,“所”+动词、组成名词性结构。“未之有”即“未有之”,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

(六)根据自读作业情况,对以上语法现象进行小结。

(七)自读、理解“思考和练习”三至五。

(八)检查自读理解情况。提问:

1.张衡的高尚品德是什么?联系上下文说一说,何以见得“才高于世”?其“从容淡静”又表现在哪里?

2.张衡最杰出的贡献是什么?课文重点记叙的内容是什么?

3.课文的语言质朴简练,你是怎样体会的?

4.和《屈原列传》相比,这两篇传记最大的共同点是什么?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明确:张衡的高尚品德表现在:(1)“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写作上“精思傅会”,科学上“致思”“研核”,孜孜不倦,贡献卓越;(2)“从容淡静”,不慕世俗的虚荣,“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大将军“累召不应”,“不慕当世”;(3)品行端正,忧国忧民,作《二京赋》讽谏王侯,整治法度收禽奸党。

张衡“才”高于世,表现在:一、“善属文”,作《二京赋》;二、“善机巧”,作浑天仪、造候风地动仪;三、“善术学”,著《灵宪》、《算罔论》;四、善政事,为政机智果断,不畏权贵,称为政理。

张衡是一位博学多才的伟大学者。他最杰出的贡献是研制成功史无前例的候风地动仪。课文重点记叙的是张衡在自然科学方面的伟大贡献,因而对候风地动仪作了详细的介绍。

课文语言质朴简练。如“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短短二十三字,就写出了张衡的学历、水平和特长。“……不行,……不就,……不应。”充分表现了张衡不慕名利的品德。“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节奏感很强的语言,表现了张衡的态度果断,措施得力。

和《屈原列传》相比,两篇传记最大的共同点都是按时间顺序,粗线条地勾勒人物的一生,选材有详有略,重点突出。最大的区别是在表达方式上,《屈原列传》为了揭示屈原的“志”、“行”和寄寓作者的情怀,采用了叙议结合的方法,而《张衡传》为了表现张衡的杰出贡献,用说明性文字对张衡的发明候风地动仪作了较详细的介绍。

(九)翻译课文第4自然段。

(十)小结。

〖小资料〗

(一)重点内容图示。

(二)张衡的生平和成就。

张衡(78~139),字平子,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县石桥镇)人,东汉著名文学家,杰出的科学家。17岁离家,先后到长安、洛阳,拒绝官僚贵族召请,在太学日夜攻读,博览群书。28岁任南阳太守鲍德主簿。29岁写成《东京赋》、《西京赋》。《二京赋》是模拟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和班固的《两都赋》写成的。34岁为郎中,后又作过尚书郎。太史令、侍中、河间相一类的官。作太史令最久,前后几次,历时数年,掌管天象观测。写有著名天文著作《灵宪》和《算罔论》,创造了世界上第一架用铜壶滴漏带动的浑天仪。他用肉眼观测星星,制成星图。当时他观察到星星有2500多颗(现代天文学用肉眼能看到3000颗左右)。汉阳嘉元年(132年),又创造了世界上第一台测定地震方向的地动仪。他曾上疏要求禁绝当时流行的图谶迷信。任侍中期间,遭受宦官谗毁,遂作《思玄赋》以宣情述志。59岁离京任河间相,在职之年,“郡中大治,称为政理”。以后又征召为尚书,不久即去世,终年62岁。有《张河间集》存世。

张衡勤敏朴实。崔瑗说他:“敏而好学,如川之逝,不舍昼夜”,“体性温良,仁爱笃密,与世无伤”。他自己在一篇述志的作品里说他是“约己博艺,无坚不钻”,“不患位之不立,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

张衡的文学作品主要是辞赋和诗。《东京赋》、《西京赋》描写洛阳,长安的繁华,讽刺贵族官僚的荒淫无耻,描述了一些民情风俗,表现了作者对封建统治危机四伏的深刻忧虑。他的诗歌以《四愁诗》成就最高。诗分四章,写他的“所思”在“泰山”、“桂林”,“汉阳”,“雁门”等“远道”,但都有障碍,而不能致。以一种情诗的形式寄托了政治的怀抱。它是一首七言诗。在它以前,《诗经》和宋玉的《招魂》,荀卿的《成相篇》等有一些七言句。汉代韵文七言句逐渐增多,但通篇都是七言而又首尾完整的作品,当以这首诗为最早。他也研究过地理学,绘出一幅地形图,流传好几百年。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图记》卷四里又把他列为后汉时期六大名画家之一,在数学方面,他对圆周率也很有

在世界史上亦属罕见。万祀千龄,令人敬仰”。

(张衡碑题词)

(摘自沈祺文)

(三)关于浑天仪。

汉时,天文学已经形成体系,分有盖天、浑天和宣夜三家。盖天说以周髀算经为代表,认为天圆地方,天在上,像伞盖,地在下,像棋盘,是一种旧的传统说法。宣夜派认为天体为元气构成。浑天说比较进步些,认为天地都是圆的,天在外,像鸡蛋壳,地在内,像鸡蛋黄;这种说法虽然也不完全正确,但比较接近实际。浑天派最大的代表者和卓越的发明家张衡指出,日有光,月没有光,月光是由日光照射而来的。所以向日则光盈,背日则光尽。他还推测月食是地球遮蔽的结果。他还绘制了一部星图,叫《灵宪图》,创制了许多重要的天文仪器。

浑天仪是铜铸的,内外有几层圆圈,都可转动。各层圆圈分别刻有赤道、黄道、南北极,二十四节气,二十八列宿,以及日月星辰的位置,凡张衡所知道的天文现象都刻在上面。为了使浑天仪能自己转动,张衡又设计了一个“滴漏”,作为浑天仪的动力。浑天仪被滴漏带动,它转动时恰好与天空中日月星辰的起落时间完全吻合。可惜这座精巧的浑天仪在西晋战乱中失传了。留下来的只有《浑天仪图注》和《漏水转浑天仪注》两份说明书的部分说明。

(摘自《中国古代的发明创造》)

(四)译文。

张衡,字平子,南阳郡西鄂县人。张衡年轻时就擅长写文章,曾到“三辅”一带游学,接着进了京城,在太学学习,于是通晓五经,贯通六艺,虽然才华高于世人,却没有骄矜的情绪。(他)常常(显出)稳重、淡泊、宁静的情态,不喜欢与庸俗的人交往。永元年间,被推荐为孝廉,却不去应荐,多次被公府征召,也没有去就任,此时,社会长期太平无事,从王公贵族直到一般官吏,没有不过分奢侈的。张衡于是摹仿班固的《两都赋》,作了《二京赋》,用它来(向朝廷)讽喻规劝。(这篇赋,他)精心构思润色,十年才完成。大将军邓驾认为他的才华出众,屡次召聘(他,他也)不去应召。

张衡善于器械方面的巧思,尤其用心于天文、气象和历法的推算。(汉)安帝常听说他擅长术数方面的学问,命公车令特地征召他,任命他为郎中,两次调动官职后,担任太史令。于是,张衡就精心研究、考核天文、气象、历法诸科学问,精妙而透辟地研究出天文仪器的正确道理,制成浑天仪,著有《灵宪》《算罔论》等书籍,论述极其详尽、明了。

(汉)顺帝初年,(张衡)两次调动官职,又任太史令之职。张衡不羡慕当代(的达官显贵),所以,他所担任的官职,多年得不到提升。自从他离开太史令这一官职,五年之后又恢复原职。

(汉顺帝)阳嘉元年,(他)又制造了候风地动仪。(这种候风地动仪)是用纯铜铸成的,直径八尺,(上下两部分)相合盖住,中间隆起,形状像酒尊,(外面)用篆书文字以及山、龟、鸟、兽等图案雕饰起来。里面有一根总的铜柱,铜柱的旁边延伸出八条槽道,并装置枢纽,用来发动机件,(仪器的)外面雕有八条铜龙,每个龙头上都衔着一个铜球,龙头下面又各有一个蛤蟆,张着嘴,正可接住铜球。(那些)互相咬合制作精巧的部件,都隐藏在“酒尊”中,覆盖严密,没有一点缝隙。如果发生了地震,“酒尊”就震动着铜龙,机件拨动,(龙头)吐出铜球,蛤蟆衔住它。振动的声音清脆响亮,看守的人因此知道(发生了地震),虽然一条铜龙拨动机件,而另外七个龙头不动,循着龙头的方向,就知道地震的方位。用(地震的)实际情况来验证它,完全附合,灵验如神。自从有书典记录以来,不曾有过(这种仪器)。曾有一次,一个龙头机件拨动了,而(人们)没有感觉到地震,京城的学者都怪它不灵验。过了几天,驿使来到,果然在陇西一带发生了地震,于是(人们)都叹服它的绝妙。从此以后,(朝廷)才命令史官记载地震发生的方位。

(汉顺帝)永和初年,(张衡)调离京城,担任河间王的相。当时河间王骄横奢侈,不遵守制度法令;又有很多豪门大户,与河间王一起胡作非为。张衡一上任就树立(自己的)威信与尊严,整饬法令制度,暗中探得奸党的姓名,一下子同时逮捕,拘押起来,于是上下敬畏恭顺,称赞国政治理得好。(张衡)在河间相位上任职三年,给朝廷上书,请求退职回家,朝廷却任命他为尚书。张衡活了62岁,于永和四年去世。

《张衡传》 篇四

张 衡 传作者:范晔

文 本

译 文

原 文

文 本

[1/3]

张衡,字平子,是南阳郡西鄂县人。张衡年轻时就善于写文章,到西汉故都长安及其附近地区考察、学习,并趁此机会前往京城洛阳,到太学观光、学习,于是通晓了五经、六艺。虽然才学高出当时一般人,却没有骄傲自大的情绪。(他)总是从容不迫,淡泊宁静,不爱和庸俗的人们往来。(汉和帝)永元年间,被推荐为孝廉,没有去应荐;三公官署屡次召请去任职(他)也不去应召。当时社会长期太平无事,从王侯直到下边的官吏,没有谁不过度奢侈的。张衡就仿照班固的《两都赋》写了一篇《二京赋》,用来讽喻规劝。精心地构思写作,(经过)十年才完成。大将军邓骘认为他是奇才,多次召请,(他)也不去应召。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欲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张衡擅长机械方面制造的技巧,尤其专心研究天文、气象、岁时节候的推算。汉安帝常听说张衡精通天文、历法等术数方面的学问,就派官府专车,特地召请(张衡)任命他为郎中,后又升为太史令。于是他研究、考察了自然界的变化,精妙透彻地掌握了测天仪器的原理,制造了浑天仪,写了《灵宪》、《算罔论》等关于历法、数学方面的论著,论述十分详尽明白。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汉)顺帝初年,(张衡)又被调回重当太史令。他不慕高官厚禄,所担任的官职,常常多年得不到提升。从离开太史令职务,五年后又恢复原职。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1/3]

《张衡传》节选

2002/10/05

《张衡传》 篇五

十六、张衡传

范  晔

一教学目的:

1、进一步掌握叙述、说明事物的方法及详略得当的剪裁方法。

2、理解和掌握文言虚词“于”,复习意动和使动用法。

3、了解张衡在科学技术上的成就和贡献,学习张衡刻苦钻研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本文详略的剪裁。

2、难点: 区别虚词“乃”、“于”的用法。

三、教学时数:

自读课文: 两课时

四、教学步骤 :

第 一 课 时

作者简介:

范晔(398--445),南朝宋代的史学家。他根据前人撰述的几十种有关后汉的历史著作,编写成《后汉书》。此书内容充实,对考核史实有参考价值。文笔简练生动,议论部分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文气流畅,既具史学识见,又有较高文学价值。

张衡 (78--139)东汉著名文学家。其作品《二京赋》、《四碧诗》等都有很高的文学价值。特别是他在科学上的成就更为出色,他是我国古代的科学家。他的“候风地动仪”比欧洲地震仪早一千七百多年。他在政治和哲学上也有一定研究。1956年郭沫若为南阳重修的张衡墓题词说: “如此全面发展的人物,在世界上亦所罕见。”

本文节选自《后汉书·张衡传》,作为一篇科学家的传记而节选,对原文有大量的删节。

课文串讲: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1)人也。衡少善属文(2),游  于三辅(3),因入京

县             写       游学          因此

属:连缀。

师(4),观(于)太学(5),遂通  五经(6),贯  六义(7)。虽才高于世,  而无骄

学习             通晓         熟悉               比世人  但  骄

通、贯:同义,精通,贯通。

尚    之情(8)。常  从容    淡  静,不好交接俗  人。永元(9)中,举

傲自大  神情   平时举止行动淡泊娴静        庸俗               被推举为

从容:举止行动,作名词。

孝廉不  行(10),连  辟    公府(11)不就。  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

没有去应(荐)屡次被征召          就职        太平

不逾  侈(12)。衡乃拟  班固《两都》(13)作《二京赋》,因以(之)      以讽

过度奢侈      就模仿                              就用(这篇文章)  讽

谏。       精  思  傅  会(14),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15)奇其才

喻和劝说(他们) 精心构思细致安排                                出众超群

奇:以其才为奇,形作意动。

累召  (之)不应。

聘请(他)  应召

衡善机巧(1),       尤致思(2)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3)衡善术

制造巧妙的机械    致力钻研                   常听说     术数方

学,  公车特      征(5)拜(6)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  核(7)阴阳,

面的学问      特地指名征召授给          升          就  研究核实

公车:官署名                               阴阳:指日月运行。

妙        尽  璇机  之正(8),作    浑天仪(9),著《灵宪》、

的变化规律  精妙地研究透了测天仪的道理   制造出           写了

《算罔论》(10),言        甚  详  明。

语言道理更加详细明白

顺帝初,再  转  复为太史令(11)。衡不慕  当    世(12),所居  之官

再次调转                    趋附当时的权贵      担任  官职

慕:羡慕,趋附。

辄  积年不徙。  自  去  史      职,  五载  复还。

往往多年  升迁  自从离开太史令的职务    年后重回来(任原职)

阳嘉元年(1),复造候风地动仪(2),以精铜铸成,        员径    八尺,

(仪器的)  直径长

合      盖      隆起(3),形似酒尊,饰    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

上下相合盖住中间隆起           杯  作装饰用              图形    粗大的

尊同樽:酒杯。                       都:大。

柱(4),傍行    八道(5),施  关        发  机(6)。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

挨着放置  根杆   设置关键(用来)拨动机关

有蟾蜍,张口承之。其  牙          机    巧  制(7),皆隐在  尊中,覆盖周

接它  那些枢纽和(各种)机件的巧妙构造         铜          严

密无际。 如有地动,尊          则振龙,机  发  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

空隙             (里的机械)          关  动                      清

扬,  伺者            因此觉  知。  虽  一龙发机,而七首  不动,寻其

脆响亮  在旁守候机械的人    觉察知道  虽然              龙首      找那

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验之以事(8),      合契  若神(9)。

(振动龙头的)              发生的方位  用事情来检验 (彼此)符合(灵验)如神

自        书典所记,           未之有也(10)。尝  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

从(已有的)    记录的内容(来看)   这样的事    曾经

师学者      咸怪其无征(11)。后数日  驿(12)            至, 果地震(于)陇

有学问的人都  它没有验证  过了几天驿站上传送文书的人到了

西(13),于是皆服  其妙。  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所从方起(14)。

信服  巧妙                        从哪方位发生

永和初,出        为河间  相(15)。时国王骄  奢,不遵典  宪(16);又

离开(京城)做    王                逸  华    典章制度

多  豪右(1),共  为  不轨。衡下车(2),治  威严(3),整  法  度,阴  知(4)

很多豪门大族 彼此勾结干坏事  一到任   树立威信     整顿法令制度暗中察知

奸党名姓,一时        收禽(之),上下    肃然,    称  为政  理(5)。视

一下子把他们逮捕起来  举国上下严谨守法  称赞是政治清明   治理

禽同擒:逮捕。

事(6)三年,上书乞骸骨(7),       征  拜    尚书。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政事           请求辞职还乡(朝庭)征召封他为     享年               去世

第 二 课 时

小结:

一、关于人物传记:

1、传记的特点: 作为传记,除了介绍人物姓名、籍贯之外,还必须选择人物一生中最具有特征的事件,叙述他的为人及其对社会的影响。由于传记不同于史料,所以人物必须“活跃”,有可感性。传记的基本特点: 翔实而典型的文字记录和朴实而形象的文学色彩。

2、传记的种类: 自传、传、小传、评传、别传、外传等。

本文属评传: 既记叙人物的事迹,又评介与探讨人物的思想状况、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思想发展过程和对人类的贡献。

注意: 传记叙述一个人的生平,并不在于也不可能把一个人的一生的全部经历,事无巨细都写下来,只能记一生中的主要事件,同时显示他的品格特点。

二、结构提纲:

1、介绍张衡的品格和卓越的文学才能。(1自然段)

2、介绍张衡辉煌的科学成就。(2--4)

(1)、张衡的潜心科研。(2)、张衡的不慕名利。(3)、张衡的重大发明。

3、介绍张衡杰出的政治才干。(5自然段)

三、性格特征:

1、从容淡静,不慕当世不行、不就、不应。

做官后,哪怕“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也无所谓,他还“不好交接俗人”,不满当时“王侯以下”的“逾侈”风气,经过十年苦思而写成《二京赋》以讽谏当世。一任河间相,立即“治威严,整法度”,对奸党“一时收禽”。这些都反映了他的“从容淡静,不慕当世”的品德。

2、“无骄尚之情”

年少时“善属文”,“通五经”,“贯六艺”,“才高于世”,这些都反映他不尚虚浮而谦逊朴实的品德。只有这样,他才能把主要精力用于科研,获得象“候风地动仪”那样大的成果。

四、剪裁得当,有详有略,重点突出:

本文全面地记叙张衡各个方面的成就,又重点突出他在科技方面的成就和贡献,在科技方面,略写浑天仪,详写地动仪。写张衡为人,详写他积极进取的主导方面,略写他“上书气骸骨”,避害全身,归隐田园的消极方面。叙述以时间为经,以张衡事迹为纬。写候风地动仪,以说明为主,以叙述为辅。

张衡在科学上的辉煌成就,主要是通过具体、详细地介绍候风地动仪来说明的。文章按以下顺序来介绍候风地动仪(采用的表达方式是说明): 时间→名称→材料→外形→构造→作用→效果→评价→验证→使用。这一段可看成典范的科学说明文。

作业 :

[思考和练习]: 第二题、第三题、第四题、第五题

《张衡传》 篇六

学习目标:1. 了解传记文章的特点,学习本文记人叙事详略安排得当的写法。       2. 掌握课文中所涉及的文言词句知识和文史、文化常识。  3. 了解张衡的品格和他在科学、文学、政治各方面的贡献,学习他刻苦求学、科学务实、追求真理的精神。  学习学重点:  1. 记人叙事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2. 文言词句知识的归纳整理和迁移运用。       3. 文史、文化常识。   学习难点:掌握课文中所涉及的文言词句知识和文史、文化常识。 导学程序与内容:      一、解题       “传”:传记 . 记述的内容是一个人的生平事迹。传记要突出传主的特点。       比较“传”的不同含义:       《张衡传》                  《左传》       《廉颇蔺相如列传》          《诗集传》       (传记)                  (传记)  张衡,作为一个伟大的学者,在中国历史上是罕见的;作为一个伟大的科学家,在世界历史上也是突出的。他在政治、文学与自然学诸方面都有重大的贡献。他在书法、绘画上也有成就。他尤其注重实验科学的研究和发明创造,其发明的候风地动仪比欧洲人第一次制出地震仪要早 1700 多年。他的这一伟大成就,至今为世界所公认。课文节选自《后汉书    张衡传》。     《后汉书》作者范晔,字蔚宗,南朝宋顺阳(今河南淅川县东人)人,历史学家。博涉经史,善属文,能隶书,晓音律。始为尚书吏部郎,后左迁宣城太守。不得志,乃删众家汉书,成一家之作。累迁太子左卫将军,意志不满,与鲁国孔熙选谋逆,伏诛。 初中课文《乐羊子妻》变节选自《后汉书》。  二、导读全篇,掌握内容、结构、写法      1. 逐段阅读       课文以时间先后为顺序,介绍传主的生平事迹。全文包括五个自然段,各段内容各有侧重。      (1) 写张衡的文学才能、廉虚高洁的品格,以及他既关心国家而不慕荣利的性格。      (2) 写张衡擅长于器械制造,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术学,取得突出的科技成就。      (3) 写张衡不慕官场名利。简要叙述官职变迁情况。          (4) 着重介绍张衡制作的候风地动仪。       ①制作时间和仪器名称。       ②仪器的材料、大小、形状、雕饰。从外形介绍入手,给人总体印象。       ③仪器的机关构造。说明内部主要部件和外面八龙的作用。       ④觉知地震的道理,从内外结合上说明动仪的作用。       ⑤仪器的效果:灵验如神,用实验证明地动仪的灵验和准确。由“怪”到“服”,形象地反映出人们对这新仪器的认识过程。       ⑥仪器正式投入使用。       此段像一篇小型的说明文,从制作时间、名称、外形、内部构造、功能、效果和应用等方面,对候风地动仪作了介绍,说明详而不杂,有条不紊,形象具体,以致可以根据这个说明来复制候风地动仪。      (5) 写张衡在政治上的作为。         2. 分析结构。      采用明段意分段法:先逐段概括段意,然后用合并同类项法把相关联紧缩密的自然段合在一起。  全文五个自然段中,二、三、四自然段讲的都是张衡取得的科学成就,自然应合为一大段。这样,就理清了文章的结构。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1) 写张衡的品格和文才①      (2) 写张衡在科学技术上取得的成就 ( ②③④ )      (3) 写张衡的政治才干 ( ⑤ )       第二部分是文章的重点,又可分为两层:一是仕途情况,以及制作浑天仪和著《灵宪》、《算图论》的情况;一是专门介绍候风地支仪。显然,后者又是第二部分的重点。       作者这样处理文章的详略安排。无疑是非常正确的,因为张衡一生有多方面的才能和成就,而他在科技方面的才能和创造发明最为突出,理应成为本文记叙的重点。 三、基本知识、1、本文选自        ,作者       是南朝宋历史学家、文学家。张衡是        (朝代)科学家、文学家。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⑴衡少善属文(属:    )⑵而无骄尚之情(骄尚:   )⑶公车特征拜郎中(拜:   )⑷衡不慕当世(当世:     )⑸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无征:    )⑹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典宪:    )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遂通五经,贯六艺”中“五经”是指:诗、书、礼、易、左传;“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b.《两都赋》的作者是张衡,《二京赋》的作者是班固。二都与两京都指长安和洛阳。c.“拜、迁、转、徙”都是指调动官职。d.《后汉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被称为“四史”。4、译句。⑴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⑵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⑶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5、课文叙述了张衡哪几方面的情况?6、下列对原文的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衡年轻时就很有才能,但他并不恃才傲物,而是稳重淡泊,不去结交庸俗之人,也无意出世为官。b、张衡精于机械方面的巧思,致力于天文、气象的研算,因此被皇帝征召,于是他更精心于钻研这方面的学问。c、张衡研制成浑天仪后,又研制成了候风地动仪,根据里面设置的机关,可以测定地震的发生及方位。d、永和初年,张衡出京做河间相前,预先打听到河间的奸邪豪右,上任前将他们一举收擒,河间从此安宁了。四、读选文,回答问题: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7、区别下列字的不同含义。⑴之:下有蟾蜍,张口承之( )乃知震之所在( )⑵以: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 )自此以后( )⑶而: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 )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 )8、选段从三个方面介绍了地动仪,请分别加以概括。⑴⑵⑶9、用自己的话说说地动仪的工作原理。10、通过对地动仪的解说,照应了上文的哪一句话?五、知识拓展墨翁者,吴槐市里中人也。尝游荆楚间,遇人授古造墨法,因曰:“吾鬻此,足以资读书,奚汲汲①四方乎?”乃归,署门曰“造古法墨”。躬操杵臼,虽龟手黧②面,而形貌奇古,服危③冠大襦。人望见,咸异之。时磨墨沈④数斗,醉为人作径尺字,殊伟。所制墨,有定直。酬弗当,辄弗与。故他肆之屦⑤恒满,而其门落然。客有诮⑥之曰:“子之墨虽工,如弗售何!”翁曰:“嘻!吾之墨聚材孔良,用力甚勤,以其成之难,故不欲售之易也。今之逐利者,苟作以眩俗,卑贾以饵众,视之虽如玄圭⑦,试之则若土炭,吾窃耻焉。使吾欲售而效彼之为,则是以古墨号于外,而以今墨售于内,其可乎?且吾墨虽不售,然视箧中,则黝然者固在,何遽戚戚为!”客闻之曰:“吾侪⑧诵圣人之言,以学古为则,不能以实德弸⑨其中,徒饰外以从俗徼⑩誉者,岂不愧是翁哉?”叹息而去。[注]①奚汲汲:奚,哪里。汲汲,心情急切的样子。②黧:色黑而黄。③危:高。④墨沈:墨汁。⑤屦:用麻、葛等制成的鞋。⑥诮:讥讽。⑦玄圭:黑色的玉。⑧侪:同辈。⑨弸:充满。⑩徼:求。1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躬操杵臼(躬:弯腰)b、人望见,咸异之(异:感到……怪异)c、所制墨,有定直(直:价钱)d、使吾欲售而效彼之为(效:仿效)1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a、以:而以今墨售于内 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b、而:虽龟手黧面,而形貌奇古 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c、虽:视之虽如玄圭 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d、于:则是以古墨号于外 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所指代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①人望见,咸异之 ②客有诮之曰 ③试之则若土炭 ④客闻之曰a、①和③句不同,②和④句相同b、①和③句相同,②和④句相同c、①和②句相同,③和④句不同d、①和④句相同,②和③句不同1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①时磨墨沈数斗,醉为人作径尺字,殊伟。②徒饰外以从俗徼誉者,岂不愧是翁哉?15、本文善于运用对比的写法来刻画人物形象。文中的"墨翁"与"逐利者"的区别是什么?请根据文意,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参考答案1、《后汉书》;范晔;东汉 2、⑴连缀,连续⑵骄傲自大⑶授给官职⑷为世所用⑸没有应验⑹典章制度 3、d 4、⑴(汉和帝)永元年间,被推荐为孝廉,没有去应荐;三公官署屡次召请去任职(他)也不去应召。⑵仪器的枢纽和机件制造的巧妙,都隐藏在酒樽形的仪器中,覆盖严密得没有一点缝隙。⑶暗中探知一些奸党分子的姓名,一下子全都抓起来,官民上下都很敬畏,赞颂河间地区政治清明。 5、记叙了张衡的高尚品德和刻苦钻研精神,以及他在文学、科学方面的成就,在政治上的作为。 6、d 7、⑴代词,代铜丸;助词,无实义⑵用;与“后”连用,表示时间的限制⑶表顺接;表转接 8、⑴地动仪的形状及构成。⑵地动仪的工作原理。⑶地动仪的运用。 9、地动仪外面有八条铜龙,龙口各含一枚铜丸,(龙头)下面各有一个蛤蟆,张着嘴巴,准备接住龙口吐出的铜丸,如果发生地震,仪器外面的龙就震动起来,机关发动,龙口吐出铜丸,下面的蛤蟆就把它接住。寻找它的方向,就能知道地震的地方。 10、衡善机巧 11、a 12、ab 13、c 14、①经常研磨很多墨汁,爱好给他人写一尺见方的字,所写的字非常壮美。②仅仅是装饰外表迎合世俗求得名誉的人,面对这位墨翁,难道不感到羞愧吗? 15、逐利者以假冒真,迎合世俗,而墨翁则临财不苟,洁身自好,坚守道德准则。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一秘为大家带来的6篇《张衡传》,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更多实用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一秘。

最新范文

88 17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