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米范文>教师教学>高中教案>高三教案

《绝句》(7篇)

2023-03-10 08:31:41

《《绝句》(7篇)》是由一米范文为您提供的“绝句古诗”相关范文样本,希望可以在您写作“绝句古诗”相关文案时,起到一定的参考价值。

《绝句》 篇一

古诗诵读   绝句

教学目标 1、 能根据拼音读准“绝、迟、泥、睡”4个生字的字音,并能在古诗的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

2、 能跟着录音或老师的范读,正确朗读古诗。能背诵古诗。

3、 在老师的指导下,大致了解古诗的内容。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学习古诗中4个生字,正确朗读古诗。能背诵古诗。

2、 在老师的指导下,大致了解古诗的内容。

教具学具 录音机、课文录音磁带、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学生用一个词或一句话介绍一下自己眼中的春天。

2、交流,教师小结:是啊,春天的景色是如此绚丽多姿,怪不得千百年来,无数的文人写下了许多赞美春天的诗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唐朝大诗人杜甫的一首《绝句》。

板书:绝句

3、 学习生字:绝

指名读生字,再给“绝”组词

4、 简单介绍“绝句”:“绝句”是古时候一种诗的体裁,一般一首是四句。

5、 齐读课题。

二、初读古诗,读正读顺,学习生字。

1、听教师配乐感情朗读古诗。

2、教师出示古诗,学生自由读古诗,要求学生先圈出自己认识的字,不认识的字根据拼音试着拼读。

3、指名学生朗读古诗。提醒:“融”的读音

4、学习生字:迟、泥、睡。

提醒:“迟”的第四笔是点,不是捺;“睡”的右边部分“垂”的笔顺,并注意“横”的长短,可以用声音的高低来表示,如:长的横声音响一点,跟老师书空。

5 把生字放回到古诗中,同桌互相读一读,听一听。

6、 男女生对读、齐读。

三、了解诗意,激发情感,感情朗读。

1、师再次配乐朗读古诗,学生闭上眼睛,展开想象,你仿佛看见了什么?或听见了什么?又或闻到了什么?

2、学生自由交流。

3、教师对照古诗,逐句描述诗中美景:春天来了,阳光普照大地,清风拂面,送来了白花的芬芳,带来了青草的清香。河滩上、溪岸边,冰雪融化了,泥土潮湿而松软,燕子轻盈地飞来飞去,正在衔泥筑巢呢!水暖了,沙子也随之温暖起来,美丽的鸳鸯相依相偎,静静地睡着了。啊,多么明媚的春光啊!

4、感情朗读古诗。

(1)这么美的景色,谁能通过朗读展现出来?

学生比赛读古诗,师生一起评一评。

(2)表演读古诗。

5、合作绘画,进入诗境。

小组分工合作简笔画“春景图”。学生可以根据诗意展开,也可以加上自己想象,并在旁边加上一个词或一句诗作为主题。

四、巩固生字,尝试背诵。

1、游戏巩固所学生字。

游戏一:听音取卡片。教师选读生字,学生取出相应卡片高高举起,齐读。

游戏二:叫号认读。

游戏三:字宝宝回家。出示古诗填空,请学生从黑板上取下适当的字,贴入古诗的空白处。

(     )句

唐   杜甫

(    )日江山(    ),

春风花草(      )。

(     )融飞燕子,

沙暖(    )鸳鸯。

2、两人合作,表演朗诵古诗,并尝试背诵。

五、小结全文,布置作业。

1、教师总结:和煦的春风,绽放的白花,如茵的草地,浓郁的花香,诗人杜甫用简简单单的几笔勾勒出了春景的绚丽,加上衔泥筑巢的燕子,悠闲自得的鸳鸯,更显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我们反复朗读着古诗,仿佛也沉醉在这迷人的春天中。

2、描写春天的诗歌还有很多,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搜集一些制作成小报,张贴在教室的学习园地中,大家一起来欣赏。

教学板书

《绝句》 篇二

绝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理解字词句的意思,弄清诗句的含义,在解词理句的基础上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全诗的大意。重点理解“含”字的妙用。

2、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启发学生依据诗句展开想象,以画配诗,引导学生通过想象画面,领会诗的意境,从而体验诗人作诗时的欢快的心情。

3、有感情地背诵全诗。

[教学准备]大幅彩贴画、录音带(机)、小黑板、大黑板上板书好全诗。

[教学间时]  一课时。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透景悟情,通过图画再现诗人作诗的景象,体会诗人的欢快心情;理解诗句大意,领悟“含”字意思。

[教学过程]

小朋友们好,认识我吗?我是三年级的老师,姓王,所以你们就可以叫我——    。悄悄告诉你们,我的孩子就在你们二年级一班,所以,在我的眼里,你们也就像是我的孩子了,我很高兴能与你们一起上课,你们呢?

一、课前游戏 (诗画对对碰)

1、 出示画面,猜背古诗

小朋友,我们在上课之前先来做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就叫“诗画对对碰”,老师出示一幅画,你能根据画面猜出一首古诗的题目就能得到老师大拇指的称赞,如果你能背出一句诗句,那我就要和你握握手,如果你能背出整首诗,你就会得到一个温暖的拥抱哦!

2、过度:师:你们真是厉害,给你一幅画,你就能猜出整首古诗来。我有点不服气了,我再考考你。(如果学生猜的出,那么老师就随即出示古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古诗;如果学生猜不出,老师就说:其实,猜不出来很正常,因为我们没有学过呀,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古诗,题目叫“绝句”。

二、揭示课题,简介古诗的背景。

这首诗的作者是被人们称作“诗圣”的杜甫,公元763年震憾唐王朝的“安史之乱”终于被平息,忧国忧民的杜甫听到这一消息,心境由沉闷变得开朗,诗人回到家乡,看到百姓又过上太平日子,看到门前溪边生机勃勃的春景,心情十分愉悦,情不自禁地写下这首脍炙人口的诗。今天就让我们和杜甫一起走进这美丽的春天。

三、学诗。

(一)读通

1.师:请打开课文,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古诗。

2.检查生字:要想走进杜甫的《绝句》,必须摘下老师手中的几朵花,让我们一起行动吧!(手中花片上带有古诗中易读错的生字及相应词语:鸣、翠、行、鹭、含、泊)

3.扫除生字障碍后学生再读古诗、指名读、小组读。

(二)吟通

1.与学生谈话交流:古人读诗称做吟诗,吟诗时特别讲究诗韵味美和节奏美。

同学们,我们先来听听有韵味的是怎么读的。(师范读),老师根据刚才的朗读,把诗句的停顿标出来了,接下来的该怎么标呢?

我们今天也当一回古人吟一吟《绝句》吧!我们谁先来呢?

2、学生看黑板上标的符号自由练吟诗,同桌互吟互评,全班配乐吟。

(三)解透

1.师:当你在吟着《绝句》时,你的眼前好像看到了什么呢?(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相应的课件:黄鹂、白鹭、雪、船)

2.借助课件一一介绍。黄鹂鸟:也叫黄莺,羽毛黄色,嘴淡红色,喜欢在春天里鸣叫,叫的声音很好听。f播放黄鹂叫声)白鹭也是一种鸟,羽毛白色,腿长能涉水捕食鱼虾。千秋雪:很长很长时间里不融化的积雪。万里船:从很远很远地方来的船只。

3.赏——感受画面美。在《绝句》古乐伴奏曲声中,学生欣赏课件播放的四幅意境图。

4.想——感悟意境美。(1)播放意境图一:春天来了,新绿的柳树上两只黄鹂在唱歌。

交流:同学们,刚才我们静静欣赏图片时,你好像听到黄鹂鸟在唱什么歌呢?听到黄鹂鸟在说什么悄悄话呢?在讲什么故事呢?(学生反馈)多么活泼、多么愉悦的黄鹂鸟呀!同学们,让我们用愉悦的语气吟诵这一行诗句,好吗?

(2)播放意境图二:一行白鹭轻盈地飞向蓝天。交流:你看到的一行白鹭是怎么样飞向蓝天的?它们的动作美吗?你们就是那一只只可爱的、轻盈的白鹭鸟,请你站起来展开美丽的翅膀边轻轻地吟诵诗句边飞向蓝天吧! 还有什么鸟回来参加这春天的盛会呢?你听到什么声音了?想到什么词语?(莺歌燕舞、百鸟争鸣)

师:请你仔细读读前两行诗句,相信一定会有很多表示颜色的词语跳入你的眼里。(黄、翠、白、青)在春天里仔细找,你肯定还能看到更多别的颜色的东西?想到了一个什么词语?(桃红柳绿,万紫千红)

这么美丽的景色我们忍不住又要读读。

(3)播放意境图三:

诗人轻轻推开窗子,看到了远方的雪山。

交流:对着画面,你的心中有什么疑问吗?谁能帮帮他解决这个问题?

点拨:“含”借手势辅助理解,建议学生用左右手的大拇指和食指一一对应组成“窗框”,移至眼前,放眼望课件上的“雪景”。学生边做动作边吟诵诗句:窗含西岭千秋雪。

(4)播放意境图四:

再看近处的江边停泊着船只。

交流:你知道江边停靠的船只是从哪里开来的呢?它们已经行走多远呢?你是从哪个词知道的呢?

师:是啊!船从万里之遥的东吴而来,战争之后,这条江的交通畅通无阻了,诗人你可以乘舟返回故乡与亲人团聚,这又怎能不叫诗人喜上心头呢?你高兴吗?请你读出来。(指名读)

5、问

师:你还有什么不懂的?(1)先析“岭”、“泊”,后析“含”字,“含”字,联系生活,“含糖”、“含泪”,师画一口,在口中画一糖,问,“窗含西岭千秋雪”该怎么画?引导学生画出,联系生活,你透过窗户看到竹子,就可以说(   ),你透过窗户看到房子就可以说(  ),   (5)谈话:同学们,在你的脑中,是一幅怎样的画呢?请同学们自由想象,可以用自己的话描绘出来,也可以闭上眼睛想象,擅长画画的同学也可以画画,还有什么别的方法都可以试一试。

我们已经在“想象”中走进了杜甫的这首《绝句》了。这一路上我们掌握了不少学习古诗的方法,领略了《绝句》的音韵美、画面美、意境美。

四、利用游戏,品味诗美,相机课外延升

1、讲解游戏规则:数量词对数量词、颜色词对颜色词、动词对动词。

两个对(一行  ),黄鹂对(白鹭),窗含雪对(  ),黄鹂两个对(  ),青天白鹭飞对(  )。

2、联系生活仿对:窗含南山千亩竹海,门停北京万里客车。

《绝句》 篇三

杜甫的《绝句》全诗仅二十八字,描写的景物却极有特色。诗人寓主观之情于客观之景,寓胸中之意实在之物,情景交融,意境深远。

尤其是诗人巧用数字入诗,“两”、“一”、“千”、“万”四个字,虚实结合,时空结合,增强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

本诗的第一句是“两个黄鹂鸣翠柳”。黄鹂在柳枝上鸣叫,诗人指明“两个”,说明鸟的叫声不是叽叽喳喳的,而是一唱一和式的对鸣,欢快而不嘈杂,热闹而不喧嚣。第二句是“一行白鹭上青天”。白贵鹭向蓝天飞去,从“一行”可见此鸟排列有序、渐次远去,而不是轰然飞散,各奔东西;再用上了一个“上”字,更显示了白鹭奋力高飞、展翅向上的姿态。

第三句是“窗含西岭千秋雪”。“千秋”一词是虚指,出于诗人的想象,它赋予了“雪”这一静态景物以沧桑之感。千年不化的积雪似乎在诉说着什么、见证着什么。“窗”中之景虽小,却由此可感受时间之纵深。第四句是“门泊东吴万里船”。船停泊在门前的码头边,也是静态之物,但因其行程“万里”,使人顿觉天地开阔,似插翅而难及。“门”外之景也不大,却由此可感受空间之广袤。

以上四句描写的是诗人当时寓居浣花溪草堂周旁可见的景色。前两句中“两个”、“一行”是实指,“黄鹂”与“白鹭”,“翠柳”与“青天”,两两相对,四种景物,有声有色,描绘了一幅色彩明丽、清新动人的图画,表现出诗人此时闲适的心情。后两句“千秋”与“万里”都是虚指,均出于诗人的想象,而诗的意境因此而幽远、开阔,又显示了诗人开阔的胸怀。

多读是学习古诗的一个重要方法,要让少于在读中对所学之诗知其意、临其境、悟其情,逐步增强对古诗的语言感知能力,感受古诗的艺术魅力。

1、初读知其意

(1)学生自读全诗,要求读得音准句顺,声音响亮。

(2)指名学生读第1、第2句,理解“鸣”、“上”的意思,用“补省略,调整词序”的方法说说诗句的意思。

(3)学生齐读第3、第4句,理解“含”、“泊”的意思,用上述方法说说这两句的意思。教师相机指导。

(4)指名学生把四句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2、再读临其境。

(1)学生回答:第1、第2句写了什么景物?有哪几种色彩?第3、第4句写了什么景物?

(2)教师出示挂图。学生看图,教师声情并茂地朗诵诗句,并作适当讲解。前两句,突出“鸣”、“上”二字,帮助学生理解,是这两个字使景物产生了动态效果,使画面显得生机盎然。后两句,突出“含”、“泊”二字,以此了解诗人的思绪由现时到了过往、由近处到远处;而且也正是这二字,使现时之景(窗)和想象中的过往之景(千里雪)、近处之景(门)和想象中的远处之景(万里船)有机融合于完整的画面之中。

(3)学生看书上插图,一边手指景物,一边自由朗读。

(4)指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其他学生尝试在脑里再现画面。

(5)指名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描绘的美丽景色。

3、三读悟其情

(1)比较读。在黑板上出示:

黄鹂鸣翠柳,

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雪,

门泊东吴船。

读一读,与原句比较一下,哪个写得好?为什么这样说?帮助学生明确这首诗的朗读停顿及重音,并完成下列板书: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前两句声色兼美)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后两句意境开阔)

(2)表演读。播放课前制作好的配乐朗诵录音,让学生欣赏。随后要求学生和着音乐诵读,要求他们掇民对古诗的理解用适当的语气和动作表现出来,甚至可以摇头晃脑,手舞足蹈。

《绝句》 篇四

杜甫的《绝句》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写景小诗。整首诗虽只有28个字,但字里行间却洋溢着韵味无穷的美。

一、色彩美。

诗人展开语言的调色板,选用缤纷的色彩,将眼前的景物描绘成一幅绚丽多彩的画面,使它产生了诱人的魅力。黄鹂、白鹭、翠柳、青天,四种景物四种颜色,黄绿相间,白蓝辉映,读来怎不令人心旷神怡?怎不令人心情舒畅?

二、结构美。

这首诗巧妙地将数字运用于形象思维领域,既使诗在结构上浑然一体,又获得了独特的艺术魅力,给人一种神思驰骋的时空美。第一句“两个”黄鹂,写“点”,是近写;第二句“一行”白鹭,写“线”,是远写;第三句“千秋”雪,写“面”,表明了时间;第四句“万里”船,展现了空间。简短四句诗,点、线、面相互交织;远、近、时、空彼此对照,构成了这首诗内在的结构美,耐人寻味。

三、意境美。

这首诗描写的是公元759年春末夏初成都浣花溪旁杜甫草堂前生机勃勃的景象,抒发了作者难以抑制的喜悦之情。

前两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由近及远,由低及高,写的是动景,草堂周围翠绿的柳树上成对的黄鹂在欢唱,一派愉悦景象,有声有色,构成了新鲜而优美的意境。

后两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由远及近,写的是静景,作者身在草堂凭窗远眺西面的雪峰上千年不化的积雪,低头瞥见门外停着的来自万里之外的东吴的船只,不禁喜上心头。短短四句诗,却描写了诸多景物,远近结合,动静交错。色彩明丽,有条不紊,勾画出一幅春意盎然,清新开阔的自然景色的画面,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山河无比热爱和愉悦的情感。◆

《绝句》 篇五

【背景描述】

“五一”放假前,我接到教研室徐老师的通知,说要开展一个关于古诗教学的研讨会,叫我准备一堂课。缘于从小对古诗的热爱,我欣然接受了。

古诗——中华文学艺术中的一支奇葩,它博大精深,灿若繁星,千百年来,以其精湛的语言,深邃的意境而脍炙人口、吟唱千古,滋润了无数代中国人。诗歌是感情的种子,又是智慧的语言。

《语文课程标准》中则明确要求诵读、背诵优秀诗文,小学阶段不少于160篇(段)。让学生从小就接受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以获得终身受益的古诗文经典的基本修养。但就目前来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古诗教学的现状却不甚理想。学生古诗掌握量寥寥,主要是课本中要求的几首;内容较单一,五绝为主;学生对古诗普遍缺乏兴趣。

接到任务,我就在想,选择哪个学段的古诗来教学呢?这个问题整整困扰了我一天时间。古诗,语言凝炼含蓄,韵律和谐优美,意境深邃高远。对低段学生来说,总是读读背背,抄抄默默,没有深入体会其中的意境。想到这些,我的心里很是惭愧。就选择二年级的孩子吧,虽然小,却有了一定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对自己也算一个挑战。于是,我就决定上二年级下册的十七课《古诗两首》中的《绝句》。

【关于教材钻研】

《绝句》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脍炙人口的写景小诗,该诗画面明丽,语言形象,情感欢悦,意蕴畅达,描写了成都草堂明媚的春色,表达了诗人愉快的心情和对和平的向往。整首诗虽只有28个字,但字里行间却洋溢着韵味无穷的美。

一、色彩美。

诗人展开语言的调色板,选用缤纷的色彩,将眼前的景物描绘成一幅绚丽多彩的画面,使它产生了诱人的魅力。黄鹂、白鹭、翠柳、青天,四种景物四种颜色,黄绿相间,白蓝辉映,读来怎不令人心旷神怡?怎不令人心情舒畅?

二、意境美。

这首诗描写的是公元759年春末夏初成都浣花溪旁杜甫草堂前生机勃勃的景象,抒发了作者难以抑制的喜悦之情。前两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由近及远,由低及高,写的是动景,草堂周围翠绿的柳树上成对的黄鹂在欢唱,一派愉悦景象,有声有色,构成了新鲜而优美的意境。后两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由远及近,写的是静景,作者身在草堂凭窗远眺西面的雪峰上千年不化的积雪,低头瞥见门外停着的来自万里之外的东吴的船只,不禁喜上心头。短短四句诗,却描写了诸多景物,远近结合,动静交错。色彩明丽,有条不紊,勾画出一幅春意盎然,清新开阔的自然景色的画面,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山河无比热爱和愉悦的情感。

【钻研后的初设计】

细细地钻研了教材,我又无从下手。这么美的诗,这么美的意境,如何让二年级的小朋友体会出来呢?他们活泼好动,大胆且独立,喜欢读书和表演,但语言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欠佳,有意注意的时间比较短。利用情境,情境的创设是学生有感情朗读的重要前提,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情境,在理解诗句上,结合画面让学生体会意境,在评价朗读中提高学生诵读能力。于是,我就我设计了情境激趣——自读古诗——感悟意境——拓展迁移的教学模式。

板块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 背诵《春晓》播放春景,引导想象:

2.指名说自己眼中的春天。

3.你们喜欢春天吗?有一位唐朝诗人也很喜欢春天,他的名字叫杜甫。

4.简介杜甫:你知道有关杜甫的哪些资料?

5.资料链接:杜甫、杜甫草堂(随机)。

板块二。自读古诗,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古诗。

2.指名学生再读古诗

3.字正腔圆地读给自己听

4.质疑。.交流对这首诗的疑问。

5.带着疑问再读古诗。

6.解决一些疑问。

板块三。给诗配画,感受意境

1.导语:古人说:“诗不离画,画不离诗。”老师给大家选了几幅画,你觉得哪一幅画配这首诗最好,关键是要说明理由。

2.同桌讨论。给诗配画并说明理由。

3.相机朗读古诗,相机板书:有声有色   有远有近

板块四。“比较阅读”,体会喜悦

1.杜甫的诗还有很多,你还知道哪些?

2.比较阅读。

3.同样是杜甫的诗,你发现了什么?

(1)同样是写春天的诗,同样是绝句

(2)有着同样的心情,为什么看到春天的美景,会如此高兴呢?让我们打开链接看一看。(关于安史之乱的视频短片)

(3)你能体会作者的心情了吗?

(4)不同的是景物:

4.从这两首诗中,你觉得杜甫是一个怎样的人?(热爱祖国、忧国忧民)

板块五。光临作业超市

【试教后的再设计】

拿着这份教案,我去试教,问题也随之而来。都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第三个板块的教学,既是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我选了一个动画,给他们创造了一个情境,并企图让他们在评价动画好不好的过程中体会诗的意境。然而,学生的表现却反映出设计的呆板。尽管二年级的学生表达能力欠佳,但想像力非常丰富。我这样的设计,不是禁锢了他们的思维?我应该放手让他们去想,在想中明白诗意,体会意境。

于是,我又着重对第三板块作了修改:

板块三:给诗配画,感受意境

(一).前两句诗

1.展现在你面前的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2.黄鹂:

(1)黄鹂鸟儿在翠绿的柳树上飞,你仿佛听见了什么?

(2)是啊,唧唧喳喳的叫声仿佛一首歌,你的心情怎样?板书:鸣

(3)让我们快乐地读一读。

3.白鹭:

(1)还有什么鸟儿?

(2)那是一只白鹭吗?诗中哪能个词告诉你的?

(3)这一行排列整齐的白鹭正飞向哪儿?青天是什么意思?板书:飞

(4)让我们齐读第二句诗,读出画面的美来。

4.标颜色:

(1)你找到了诗中描写色彩的字吗?

(2)请小朋友在书上圈出来出来。板书:(黄、白、青、蓝)

5.说意思:

(二):后两句诗

1.雪:

(1)诗人抬头间,看见了什么?

(2)这里的“千秋”是指什么?

(3)诗人是从哪儿看到覆盖积雪的西岭山的?

(4)是啊,西岭千秋雪就含在窗子里。含字用得好吗?为什么?板书:含

(5)这个“含”字用得真妙,让我们一齐读第三句诗,突出“含”字。

2.船:

(1)诗人又放眼望去,看到了什么?

(2)船只不在航行吗?你从哪个字知道的?板书:泊

(3)船只能沿岷江,穿三峡,一路畅行无阻的情形只有在和平环境里才会出现,

(4)诗人看到这种情景,心情会是怎样的?(欢快、愉悦、舒畅)读一读吧!

(三).回顾全诗

1.这是一这是一幅美丽的画面,有声有色,有动有静。板书:有声有色   有动有静

2.再读诗句:

(四).师示范读诗:

(五).再读1齐读2女生读。3男生读。

【开课后的再设计】

星期三 ,我就按几次修改后的教学思路去上课。一切都很顺利,学生会想会说,我也评价得当。在我沾沾自喜之后,还是理智地把拍下来的课堂录象细细地看了一遍。就在录象中下课铃声敲响的那一刻,我的心里充满了遗憾。传统的古诗教学模式中,教师习惯于逐词逐句地对古诗进行分析理解。尽管我在尽力地克服把古诗支离破碎,却又在不经意间步了传统的后尘。我应该把握古诗文教学 “多意会,少言传;多感悟,少讲解”的新理念,尤其重视古诗文的熏陶感染作用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把古诗文的学习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于是,我决定再在第三板块上下功夫。

板块三。 给诗配画,感受意境

1.教师配乐深情读诗,学生闭眼想象画面。

2.鼓励想象: 孩子们,你们乘着想象的翅膀看到了什么?

3.请学生给诗配画。该画上哪些景物才好呢?

4.指名交流,准备画哪些景物。

5. 如果老师给你一盒彩笔,你会选择什么颜色的画笔来描绘呢?说说你的理由。

6.小组合作,给诗配画。

这样因势利导地引导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并鼓励学生不受诗句约束,大胆想象除了诗人描绘的景物外还可能看到的景物,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更为广阔的大自然中去,从而感悟大自然的美好春光以及更深地体会到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同时在学生说话的过程中既训练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又在无形中理解了诗意,内化了语言。

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为古诗配画的环节正是充分体现了这个理念。画前巧妙的点拨和引导增强了学生作画的信心,他们作画的过程也正是理解和感悟诗意的一种外在表现,他们的画再现了杜甫草堂周围多姿多彩、清新开阔的自然景观,正所谓“诗中有画,画中藏诗”,而画后的展示、说画、赏画更让他们由画之美自然地体味到诗之美,至始至终置身于浓浓的诗情画意之中遐想着,体验着,感悟着,徜佯着。

【心中的感受】

试想,如果在这样的情境中快乐地学习古诗,学生能不对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吗?虽然这次开课并不是非常精彩,却让我在钻研中学会了思考,在思考中学会了创新,也在磨练中取得了进步。让我们走近学生,引领他们步入神圣的诗歌殿堂,让美的意境流淌在每个学生的画笔下,让美的情感留在学生的心灵深处,让“诗中有画”真正成为“画中有诗”!

【板书设计】               绝  句

杜甫

有 声 有 色       有 动 有 静

鸣   黄翠白青     上含   泊

《绝句》 篇六

教学要求:

1.学会两个生字,认读两个字。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这首诗的内容,感受春天的美丽。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泥融飞燕子”。

教学准备:

1.教学课件,生字卡片。

2.课前让学生搜集描写春天的诗句,读一读,背一背。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创设春光美情境:你们喜欢春天吗?今天,老师就带你们走进春天,去欣赏春天的美丽景色。(课件:几幅春天美景图,配上音乐,让学生形象感知美)。

(1)师:从古至今,人们都在赞美春天。画家画出了一幅幅美丽的春景图,音乐家奏出了一支支优美的乐曲,诗人写出了一首首赞美春天的诗歌。老师听说你们会背很多古诗,那有没有赞美春天的诗呀?(附板书:春天的诗)。谁愿意背给大家听?(学生可能背诵《草》、《咏柳》、《春晓》、《江南好》、《村居》

(2)随机布置作业:像这样描写春天的古诗还有很多很多,你们回去以后,还可以再搜集一些,背一背。(如有学生背迟日江山丽,告诉他老师也非常喜欢这首诗,请他再大声地背一遍,配乐)

2.配乐诗朗诵《绝句》:(课件出示相应的画面)

二。初读感知:

1.你们觉得这首诗写得怎么样?你们知道是谁写的吗?这就是唐朝大诗人杜甫写的一首绝句。板书:绝句杜甫

2.介绍杜甫:你们了解杜甫吗?想知道更多吗?这里有,你们谁愿意到前面来点击小太阳,向大家介绍杜甫呀?(请一学生到前面点击课件:杜甫是我国唐朝的伟大诗人,被人们尊称为“诗圣”。他一生写了很多诗,保存到现在的有1400多首。《绝句》便是其中的一首。)自己再读读。

师导:杜甫多了不起呀,被人们称为“诗圣”,是诗中的圣手,他写的诗又多又好。《绝句》便是其中的一首。想读读吗?那就大声地读吧。多读几遍,直到读通顺为止。

3.学习生字:

(1)为了更好的学习这首古诗,我们先来认识几个生字朋友。他们早就等在140页的生字表里了,快读一读吧。

(2)读生字卡片:快看,调皮的生字朋友跑这来了,快叫叫它们的名字吧。

(3)记字形(绝、句):你怎么记住他们的样子呢?(结构记、用“色”记等,记“句”字,可用勺、包记,注意笔顺的变化书空)

(4)指导书写:记住了这两个生字朋友的样子,你们想不想把它写漂亮啊?你们觉得哪个字不好写?

老师范写一个,学生描一个写两个。句:口要写在撇的下边。

4.读词语:这还有一些词语朋友呢。谁能当小老师领着大家念?

课件:迟日泥融沙暖鸳鸯(你们见过鸳鸯吗?课件出示图片。喜欢吗?觉得怎么样?那咱们再读读。看图后再读鸳鸯,注意指导读好轻声)

5.这些字词朋友又回到诗里面去了,你们还能叫对它们的名字吗?看看谁能做到读正确读流利。

6.指读:读诗还要注意节奏,谁能像古人吟诗那样读哇?

7.同桌互读:比比谁读得好。

三。细读感悟诗意:

1.默读这首诗,想想你读懂了什么,如果有不懂的地方打个小问号。

2.同桌交流:把读懂的跟小伙伴说说,听听对方的意见;没有读懂的也可以虚心向你的小伙伴请教;如果小伙伴也帮不了你,那一会儿我们大家一起来解决。

3.全班交流,老师点拨引导,并指导朗读。

师:你都读懂了什么?请你跟大家谈谈(由学生决定顺序)。

如: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1)学生汇报。师:有不懂的吗?(江山:河流和大山,泛指祖国)

(2)质疑:“迟日”指的是什么?(或学生问:我不懂“迟日”指什么?)引导学生探究:谁知道?那我们一起来问问小博士吧。(课件:小博士图。指导口语交际:我们应该怎么向小博士请教,小博士才愿意告诉我们呀?学生问小博士答:《诗经》中有“春日迟迟”的诗句,所以后人以“迟日”指春天的太阳。)

师:现在你们知道“迟日”指什么了吗?我们再来读读这两句诗: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3)观察课件插图:这两句诗都描写了哪些景象呀?(太阳、大山、河流、花草、春风:你从哪看出风来了?)

师小结:温暖的太阳、青青的山、绿绿的水、五颜六色的野花、绿油油的小草、柔柔的春风,多美呀!

师导:春风花草香,你能从画中感受到柔柔的春风吗?(花草弯腰)花草散发出阵阵芳香,看不见也摸不着,怎么才能让看画的人感受到呢?(蝴蝶、蜜蜂)

(4)课件欣赏:多美的春天呀!想不想亲眼去看看?(放课件:师叙述,温暖的太阳照着大地,春风轻轻地吹着,花草散发着芳香,勤劳的小蜜蜂忙着在花丛中采蜜,美丽的小蝴蝶在花丛中跳起了优美的舞蹈。祖国的山河多美丽呀!)

(5)指导朗读:面对这么美丽的景色,我禁不住要高声赞美春天了。范读请你也高声赞美吧!自由读、评读

师导:你们还读懂什么了?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1)学生汇报。师:有不懂的吗?

(2)“融”什么意思?

小燕子来回地飞着,在干什么呢?(玩、报告春天、啄春泥)

师:也有的小燕子在衔融化的泥土筑巢呢。想看看吗?

(3)欣赏课件:冰冻的河泥早已融化了,燕子在空中飞来飞去,忙着衔泥筑巢。一对对美丽的鸳鸯在温暖的沙滩上睡着了。

(4)指导朗读:该怎么读哇?自己练练,可以加上动作。评读

4.把整首诗练习读读,试着背背,练好了,老师还给你配上动听的音乐和优美的画面呢。

练好了,谁先来,要像古人吟诗那样抑扬顿挫(课件)?指读、背诵。

5.改写:

杜甫用这首诗来赞美美丽的春天,你也能用你自己的话来赞美诗中所描绘的这种美景吗?(自己说、指名说)

老师总结,课件出示:春天到了,在温暖的阳光照耀下,祖国的山河多么美丽啊!春风轻轻地吹着,花草散发着芳香。冰冻的河泥早已融化了,燕子在空中飞来飞去,忙着衔泥筑巢。一对鸳鸯在温暖的沙滩上安静地睡觉。(自由读指读)

6.让我们再来吟诵一遍这首诗吧。

7.鸳鸯在温暖的沙滩上甜甜地睡着了。让我们轻轻地把书合上,千万不要打扰它,就让它在甜甜的梦中去感受美丽的春天吧。

《绝句》 篇七

一、教学目标 :

1、学会诗中生字“鹂”“鹭”,能正确理解“窗含”、“千秋雪”、“门泊”、“万里船”。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

3、借助贴图,难词质疑,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人对春天的喜爱的感情,培养审美情趣。

4、通过本课学习,激起学生课外阅读古诗的兴趣,并提高鉴赏能力,同时引发学生萌动诗情,动手尝试写一写关于春天的诗。

二、教学重点:

准确理解诗意,有感情地通读诗句,感受诗歌表达的愉悦之情。

三、教学难点 :

1、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窗含”、“千秋雪”及相关诗句的意思。

2、 品读出诗歌的节奏和重音,引导学生体会语感。

四、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贴图,配乐磁带。

学生:查找诗人资料和已学过的作品,查找的定义。

五、  教学时间:一课时。

六、  教学过程 :

一、谈话激趣,揭题解题。

1、谈话导入  :同学们,当严寒的冬天过去的时候,什么季节来临了?春天是什么样的?

2、是呀,春天万物复苏、繁华似锦,到处都充满了生机!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一首关于春天的诗,这就是——(揭题齐读)

3、引导学生解题,介绍与杜甫的资料。

4、教师简介写作背景。

二、初读诗句,读准字音、学会生字。

过渡:同学们,听了老师的介绍,你们想读一读杜甫的这首即兴之作吗?

1、学生按要求自学。(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学会生字)

2、检查自学情况。

(1) 出示生字:“鹂”“鹭”。指名读,说说写时要注意什么。学生描红。

(2) 指名读诗正音。

三、精读诗句,理解诗意、体会诗情。

(一)借助贴图,理解诗意。

1、学生默读,用笔画出诗中写到的景物。

2、汇报交流,教师出示景物图。

3、 指名学生贴图,说说理由,以引导学生理解诗句含意。

4、出示整图,引导学生理解诗意、体会诗情。

从这幅图上,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心情怎么样?那么,谁能读出诗人这种欢快的心情?谁再来读读看?

(二)引导质疑,突破难点。

1、引导质疑:读到这儿,古诗中还有那些地方,你们弄不懂的?

2、交流释疑。

重点引导学生理解“窗含”、“千秋雪”、“万里船”。

“窗含”:窗?诗人透过什么看到翠柳、黄鹂等这些景物?(教师贴出窗框图)你们看,西岭上的雪就好像是镶嵌在窗户里的……

“万里船”:为什么说是万里?

3、理解诗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指名说。

4、教师小结:诗人正是透过窗户看到了近处的——,远处的——(相机板书:近景、远景)

(三)诵读诗句,体会语感。

1、既然是古诗,就要读出古诗的韵味。谁能说说怎样才能读出韵味?

2、同桌诵读诗句,体会语感,尝试用斜线画出诗句中的停顿。

3、指名同桌汇报:一生读,一生板演。其他学生点评。

4、男女生按标记赛读、背诵。

5、配乐齐背古诗。

四、拓展练习,尝试作诗。

1、引导学生背诵其他春天的古诗,并试着说说古诗写了春天的什么景物。

2、引导诗歌写法:这些春天的诗告诉我们只要善于抓住最能突出春天特色的景物,比如春雨、春潮、春柳,就能写出春天的蓬勃生机。

3、出示有关春景图二幅。

同学们,其实在我们的身边就有春天,你们看——(贴图)

这是——这是——这些都是春姑娘的使者,看看图,想想还有哪些景物也是春姑娘的使者呢?让我们拿起笔来当名小诗人,写一写我们身边的春天,好吗?可以写儿歌这类现代诗,也可以模仿写一写古体诗,题目自定。

小诗人们准备好了吗?好!开始!

4、 学生自己创作诗歌。(可播放一段古典音乐)

五、布置作业 ,让学生自选两项。

1、背诵并默写。

2、收集杜甫的其他作品,准备在早晨会的古诗园地向全班同学介绍。

3收集其他诗人描写春天的诗作,准备参加“春之声”赛诗会。

4、把你已经创作好的春天的诗,向本班“春之声”诗刊投稿。

板书设计 :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武进区遥观中心小学  章芙芳

以上就是一秘为大家带来的7篇《《绝句》》,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一秘。

最新范文

88 15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