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米范文>教师教学>教师范文

幼儿园老师教育随笔优秀15篇

2024-04-20 11:30:52

在学习、工作中,许多人都写过随笔吧?随笔是一种很灵活随便的笔记或文体。想要找更多优秀经典的随笔吗?本文是敬业的小编小月月给家人们整编的15篇幼儿园老师教育随笔,欢迎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儿教师随笔 篇一

和幼儿朝夕相处,我们每一天都要讲很多话,而我们用的最多的一个词,那就是“小朋友”。说多了似乎也就习以为常,没有什么特殊之处。其实,细细一推敲,它正是体现了师幼之间的一种“朋友”关系。

我们能够将关系亲密的人称为“朋友”,那我们每一天亲切的称幼儿为“小朋友”时,不是也应当用对待朋友的态度感情去和幼儿交流吗?仅有我们将幼儿真正当作我们的“小朋友”,才会用朋友的身份于幼儿交流情感和看法,虚心征求和倾听幼儿的意见,赏识幼儿的优点和提高,从孩子的视角去看待他们眼中的世界,才能用一颗童心去理解他们的发现和行为。这种以平等融洽的关系供给的支持最易于幼儿沟通,也最容易被幼儿接纳。

幼儿园教师教育随笔 篇二

和孩子们分别了一个星期,今天,他们终于可以回到幼儿园,回到我们的大二班了,已经习惯了有他们在我的身边缠绕,在我的耳边叽叽喳喳吵闹,他们不在的日子,倒是觉得有些不习惯,不自在,听着别的教室里热热闹闹,再进自己的教室,空空荡荡,冷冷清清,觉得不是滋味!

今天,孩子和家长好像和我们是一样的激动,都早早地来到幼儿园,互相问候、铺床被、晨间游戏、个别交流……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而又快乐,这才是我的生活,听着他们吵吵嚷嚷,觉得特别的享受!

我激动地和孩子们说:“欢迎大家回到幼儿园!”他们好像有点不知所措,愣了一下,才回应我:“谢谢杨老师!”还有很多掌声。我说:“一个星期没见大家了,真是很想念大家!老师很担心,担心你们的身体是否健康,感冒的孩子是否好了,所以,每天都会和你们的爸爸妈妈通电话;老师很牵挂,牵挂你们在家有没有一直坐在电视机旁,把眼睛伤害了;老师很着急,看着别的大班在学新操、在上《爱祖国》的主题活动了,可我们还什么都没开始,所以,从今天起,我们要更加努力赶上他们;老师很高兴,今天所有的孩子都早早地来齐了,说明你们是很想来幼儿园的,很想老师和小朋友的……”孩子们一边认真地听着,一边不时地用表情和语言回应着我……“老师,我们也很想你,想你的身体好不好?”“老师,我们想,我们不在幼儿园,你们会做些什么呢?”“老师,我们不在,你为什么不好好休息,今天你好像有点感冒了。”“老师,教室的墙上又变了,一定是你们布置的吧!”……

我本人的个性有些内向,平时不善言辞,和同事、领导交往都是这样,可是,现在我越来越觉得,在孩子面前,要学会尽量表白,表白自己的喜怒哀乐,孩子毕竟还小,语言是最好的交流工具,通过语言,他们可以感受老师对他们的喜爱和关怀,也可以明白做了错事老师是会生气的……我还感觉到,老师的语言其实是可以直接影响孩子,他们也会尝试着老师的模样去关心、爱护别人,去说一些让人心暖的话。

这就是我做老师最大的幸福了,可以和孩子在一起营造一种和谐、和合、轻松、温暖的心理氛围,让我们互相信赖,互相依存!感谢我的43位孩子!你们就是我最大的幸福!

正确处理孩子间的“小冲突” 篇三

最近一段时间时常阴雨绵绵,小朋友很少有机会到户外活动,我们期盼着天气的好转……

今天天气不错,我便带着孩子们来到户外大型玩具场地上,小朋友一听要玩大型玩具,别提有都高兴了。在对他们提出要求(玩时应注意安全、同伴间互相谦让、不要在潮湿的地方玩……)后,此时的孩子就象离弦之箭,跑着去找自己喜欢的玩具:有的玩跷跷板、有的玩滑梯、有的则几人一组在草地上追逐……。孩子们玩得十分高兴,突然间,**和xx为了一个秋千争吵起来,**拽着xx嚷道:“我要荡,让我荡!”xx则死死抓住秋千两边的绳子不肯松手,大声地喊道:“不让,就是不让!”口角逐步升级,愈演愈烈,两个孩子面红耳赤地扭成一团,大有不达目的,绝不善罢甘休之势……。眼看他们之间的矛盾逐步升温,我迅速走了过去:“你们怎么了?”**说:“我先抢到秋千,他非要玩。”xx马上说:“我也想玩,可她不让我玩?”他们的争吵引来了许多同伴的围观,我于是让小朋友为他们解决此事,有的幼儿说:让他们轮流玩。有的说:谁先选的谁玩。涵涵提议:“两人一起玩,一个推一个荡,然后再交换。”她的提议得到了大家的赞同,**和xx听了也点了点头,xx说:“你先荡,我来推。”**说:“好的,我玩一会儿给你玩。”于是两人又高兴地玩了起来。

在幼儿的世界里,这类冲突事件可谓屡见不鲜。碰到这类情况时,我们应了解事情的经过,针对情况作出正确的处理,小班的孩子虽然年龄较小,但他们也有一定的是非判断力,遇到"冲突"时,我们可引导幼儿采取协调的办法,放手让孩子自己来面对和处理问题,同时,多给他们一些鼓励和建议,从中加以引导,让孩子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通过相互协调,从而达到“双赢”的目的。

幼儿教师随笔 篇四

《纲要》健康领域指出,幼儿园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要 “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和主动、乐观、合作的态度。”“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好动、好奇是幼儿的天性,游戏性又是幼儿教育活动的主要特征,体育活动正满足了他们的这种爱好和身心需要。“游戏给予幼儿快乐的同时,还为其提供了创造、发明、学习世界的机会。”体育活动在培养幼儿发展自我的同时,也发展了幼儿与他人、社会的关系,使幼儿由个体的人成为社会的人。但是,幼儿园的体育活动并不是一种单一的体能训练,它是一种综合的游戏实践活动,在体育活动中对幼儿进行社会化教育,对幼儿的人格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既要保持自我个性,又要融入社会生活,成为一个发展健全的人。

一、 良好的个性品质

新《纲要》指出:要“增强幼儿的自尊、自信,培养幼儿关心、友好的态度和行为,促进幼儿个性健康发展”,“加强师生之间、同伴之间的交往,培养幼儿对人亲近、友爱的态度,教给必要的交往技能,学会和睦相处。”体育活动作为幼儿活动的一种方式,不仅能促进幼儿的身体发展,增强幼儿体质,重要的是它还具有满足幼儿模仿、娱乐、交往、表现、竞争等个体需要,促进幼儿智力、个性、品德、审美、情趣、交往能力等多方面发展的功能,培养幼儿积极进取、勇于探索、爱惜玩具、不怕困难、坚持到底的良好个性品质,促使幼儿由个性人发展成为完整的社会人的健康心理。

1、培养了幼儿不怕困难、勇敢的意志品质

幼儿期是培养意志品质的最好时机,体育活动是培养幼儿良好意志品质的最佳途径。培养幼儿的勇敢精神,是培养幼儿良好个性品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体育活动中,我们为幼儿创设克服不同困难的情境,这种困难可能是生理的,也有可能是心理的,是幼儿经过努力后能够克服的。对幼儿来说,任何一项体育活动都要付出努力,要克服比在日常生活中更多的困难。如在中班“我和椅子一起玩”的活动中,教师为幼儿准备了许多椅子,利用椅子练平衡、跳跃等基本动作。当让幼儿分别在一个椅子高度、两个椅子高度上跳下时,幼儿完成得都很好。但当搭至三个、四个椅子高度时,有的幼儿表现为胆怯了,特别是几个个子矮小的女孩。这时,幼儿的心理往往是狐疑不定的,教师的鼓励和信任在这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每当一个孩子勇敢地跳下后,教师总会适时地表扬:“你真棒!”当孩子稍有犹疑,教师就会伸出双手,做出安全保护的样子,鼓励孩子“你能行!”教师的鼓励和保护让幼儿感受到信任和安全,大部分孩子顺利地完成了第一次跳。最后,只有一位小女孩,站在四个椅子的上面,无论教师如何鼓励,就是不肯往下跳。她眼含泪花,想跳又不敢跳,不跳又不甘心。在教师和同伴的鼓励和帮助下,她终于跳了下来。在接下来的练习中,她的胆子越来越大,从她兴奋的小脸上,可以看到成功为她带来了勇气和乐趣。

2、培养了幼儿的自信心,使幼儿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说过“小孩子喜欢游戏,但更喜欢游戏的成功。这是因为游戏的成功一方面给幼儿带来愉悦,另一方面还可以得到父母、教师、同伴的赞许。”体育活动是幼儿喜爱并且参加最多的活动之一,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能得到强烈的情感体验。当幼儿克服困难,学会某种动作,得到了同伴、老师的认同后,他们会产生一种喜悦的心情,感受到了自己的进步,从而增强了自信心。如我在组织体育活动“跳花杆”时,有个别幼儿由于一直无法跟上节奏跳,对活动失去了兴趣,对自己也失去了自信,觉得自己肯定不会跳了,对活动产生了排斥心理,当他们面对有节奏地敲打着的花杆时,脚就不听使唤,这时老师就用鼓励的口吻说: “你行的,试试看好吗?”“真棒,再来一次。”“加油!加油!” 这些幼儿在老师的鼓励和同伴的影响下,勇敢地跨出了第一步,克服了畏难心理,掌握了动作要领,也树立了自信心。幼儿的自信心来自于活动中获得的成功及教师、同伴对其成功的肯定,在以后的活动中,当他们再度面对困难时,他们便不再会畏缩不前了。

3、培养了幼儿互相合作的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一个人今天在合作中能做什么,他明天就能独立做什么。”幼儿园的体育活动主要是通过体育游戏活动来完成其教学任务的,体育游戏有它特有的规则、情节,从内容到形式,从方法到要求,都具有强烈的集体性。为了达到游戏目的,幼儿必须通过互相合作去完成各项活动。如“ 送眼泪”的游戏中,幼儿分成四组进行比赛,每个人必须拿着沾满“眼泪”的海绵,跳过“小河”,钻过“ 山洞”绕过“树林”,将“眼泪”送到狮子那里,最后,比比哪组送的“眼泪”最多就获胜。通过这种合作的游戏,使幼儿在游戏中探索如何协调配合完成任务,使幼儿知道,要取得游戏的最后胜利,必须与同伴友好合作,互帮互助。显见,体育活动为培养幼儿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和机会,也有助于幼儿形成集体荣誉感。

二、和谐的人际关系

新《纲要》中指出:培养幼儿“乐意与人交往,礼貌、大方,对人友好”;“加强师生之间、同伴之间的交往,培养幼儿对人亲近、友爱的态度,教给必要的交往技能,学会和睦相处。” 在体育活动中,活动器具(玩具)的共用就充分促进了幼儿之间的协作关系,在活动中,教师在投放活动玩具时有意识的投放品种多但数量少的玩具,当幼儿想玩别人手中的玩具时,就必须与他人共用或商量交换玩具,才能如愿以偿。

游戏一:“纸棒的一物多玩”

游戏中提供给幼儿人手一根纸棒,让幼儿想出纸棒的多种玩法,要求他们要玩“搭长梯”、“跳格子”、“走长线”的游戏,这就要求幼儿必须协调好与其他人的关系,既要共用玩具又要互相配合,才能完成一个共用的目标。

游戏二:“占圈”

游戏中教师提供的圆圈数量总比幼儿人数少,在儿歌念完后抢圈站,先站在圈中的幼儿为胜。这既发展了幼儿的灵敏性,又培养了他们的竞争意识,为今后踏入充满挑战的大社会奠定了心理基础。

三、积极参与社会活动

新《纲要》指出:“社会学习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尤其是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学习,往往不是教师直接“教”的结果。幼儿主要是通过在实际生活和活动中积累有关的经验和体验而学习的。教师要注意通过环境影响、感染幼儿”。“儿童从自我中心过渡到做一个社会的人,重要的变化在游戏之中。”幼儿要成为一个社会人,就必须积极参加社会生活,才有可能由个体以最便捷的方式融于社会,体育活动就很好的为幼儿提供了广泛的参与社会生活的机会。

1、直接式:

新《纲要》指出要“开展以多种有趣的体育活动,特别是户外的、大自然的活动”。孩子的成长需要实实在在的感受与体验,带幼儿走出幼儿园去“远足”、 “踏青”等活动不仅能强健身体、锻炼意志,而且可以让幼儿广泛接触社会上的人,看到社会现象。如远足时看到人们对老人的关心,对残疾人的帮助,了解交通规则、公园规则等等。在这个社会的大教室里,孩子获得的不仅是体力的锻炼、知识的积累,也丰富了他们的精神世界,培养了善良的情感和美好的心灵。同时,幼儿参加运动会也是幼儿走向社会的极好途径,如我园每学期根据本园实际情况及幼儿的年龄特点开展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亲子运动会,就会邀请家长和孩子一起来参加。而其中的“亲子游戏”是幼儿与家长配合的比赛项目,如“两人三足走”、“运海洋球回家”、“过河”“赶小猪”等既让幼儿参与了比赛的过程,又加深了亲子间的感情,同时也让家长融入到了我们幼儿园的生活中。幼儿参与活动的过程把单纯的个人行为加入进了社会生活,可以在社会他人中得到评价,了解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的行为及为自己带来的结果,使幼儿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方式中,融入到了社会生活中。

2、间接式:

体育活动特别是运动会是个人参与社会的一种方式,是得到社会评价、社会反映的途径。幼儿观看运动会,也是幼儿了解他人、参与评价、找到社会学习榜样,使自己成为社会成员的机会。幼儿在和家人观看电视里的“奥运会”和各种各样的体育比赛后,就有了对一些运动健将的个人了解,有了对他们的评价,也有了自己向往的榜样。如:110米栏跨栏世界冠军刘翔就是孩子们心中的偶像,通过认识刘翔,不仅让幼儿更喜欢参加体育活动了,而且也使幼儿有了作为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有了学习的好榜样。

在充满竞争色彩和趣味的体育游戏中,让幼儿通过不断的努力和锻炼,体验成功与荣誉、享受成功与胜利,形成活泼健康、乐观积极、团结互助、勇于克服困难、勇于竞争、锐意进取的良好个性品质,让幼儿成为一个适应社会需要的人,一个坚强的人。

幼儿园教育教师随笔 篇五

教师情怀:爱的情愫

每天清晨,当我迎着孩子们一张张天使般的笑脸,接受一声声清丽的问候时,总是有一种被幸福淹没的感觉。要知道接受这么多问候的人是不多的,何况是小天使们的问候呢!

和孩子们朝夕相处,每当他们叫生生的依偎在我身旁的时候,我心灵深处的母爱情愫便随之升腾。

我常常久久的。望着孩子们,他们的从影可爱令人沉浸在不尽的喜悦和幸福中。

在我的一方天地里,一寸下无数个美好的记忆。我会为孩子们每一点进步献上我的一份祝福;

我会用爱去环绕、去滋润孩子们,是他们在老师的呵护下愉快成长。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篇六

爸爸妈妈和我一起上幼儿园

沐浴在五月的春风里,我们当幼中班年级组的孩子又迎来了每学期一次的家长开放日活动。为了让家长更清楚地了解孩子在园的活动情况,了解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安排,我们中班教研组的老师通过认真讨论,做了充分的前期准备,大家精心设计了二个教学活动,又讨论拟定了趣味性和操作性都很强的亲子游戏。

5月17日,早上一百多名孩子们手牵着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一同来上幼儿园,并一起上课,一起游戏。在课上老师亲切的教态,生动的语言,吸引了幼儿的眼睛,也吸引了家长的目光,老师还特别安排了和家长互动的环节,幼儿操作时,让家长给予检查指导,从而让家长了解到孩子的学习情况,明白了每个孩子的接受能力是有差异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教师教学的艰辛。游戏活动时老师、家长、孩子的共同游戏,达到了活动的高潮,使家长也体验到幼儿学习活动的快乐,从而感知孩子在幼儿园里的快乐。

活动过后,有不少家长对我说:“老师,你们的教学很有趣,适合孩子的年龄。”“老师,你们这样带孩子真辛苦!”“老师,通过活动我知道了我的孩子哪方面不足,以后我们会更好地配合老师。”……是啊,家长开放活动不仅增进了我们家园之间的联系,也让家长理解了我们老师的工作,拉近了家园距离,促进了家园进一步合作。

玩中学,动中学 篇七

我是一名从业不满3年的新教师,今年是第一次带小班的孩子。在任教过程中有很多不足和困惑。有时会对小朋友束手无策,缺乏教学经验是最大的问题。在一段时间的摸索中我发现了在小班的数学活动中,由于其年龄和生理心理特点,尤其喜欢游戏和运动,而数学由于其学科特点,相对而言比较抽象和枯燥,如果将数学知识融入游戏和运动中,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动中学,就既可满足幼儿的游戏和运动需要,又可很好地完成数学教学目标。

教育家说:“玩具是幼儿的天使,游戏是幼儿的伴侣”,幼儿就是在游戏中、在玩中一天天长大和进步的。游戏深受幼儿喜爱,融入数学知识的游戏或者说将数学活动设计成游戏则更受幼儿的欢迎。在数学活动中,我总是采用游戏的形式,千方百计地把幼儿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这样,枯燥的数学知识就会变得有趣,简单重复的练习也因游戏而变得生动起来,小朋友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效果也会更好。

小班幼儿由于年龄较小,不能保持长久的注意力,对于枯燥的数学更是爱不起来,注意力集中不起来。一次,组织幼儿看魔术表演,我发现在整个过程中小朋友都能高度集中注意力,有滋有味地观看。这说明,小班幼儿不是不能相对时间长一点地集中注意力,而是视内容和形式而定,能吸引幼儿的内容和形式就能让幼儿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受这一生活特例的启发,在帮助幼儿进行数学知识复习时,我就采用了“变魔术”的方法,比如:将颜色和图形结合起来进行复习,我故意用夸张的动作将各色图形藏到背后,嘴里说:“一、二、三,变、变、变!”小朋友都睁大眼睛静观到底变出什么来,注意力高度集中,练习效果也就更好。

所以我发现你工作中遇到困惑并不可怕,在问题中发现解决的方法就可以了。对于小班幼儿如何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游戏的兴趣是很重要的,将其融入到课程中来效果是不错的。以后我也会多多努力,把工作做好!

幼儿园教师教育随笔 篇八

为了加强家长与教师之间的联系,幼儿园每学期都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召开家长会,通过家长会,可以让老师与家长之间有更多的了解与沟通。而每次的家长会之后,也都会留给我们一些思考与问题。

这次家长会结束之后,依然有一些家长留下来与老师进行单独地交流,迪迪的母亲也是其中的一个。迪迪是我班一个比较乖巧、听话的女孩子,还经常成为老师的小助手呢!母亲说,原来孩子进入大班后,接触的事物多了,了解的信息丰富了,他们开始有了自己很多的想法。迪迪的母亲长得较胖,小迪迪觉得母亲太胖而显得不漂亮,常常在家中数落母亲的身材,有时还要求母亲不要到幼儿园来接自己,免得被同伴嘲笑。最后迪迪母亲说道:“张老师,你帮我说说她。”我以为和孩子们朝夕相处了二年半,我很了解他们了,而迪迪母亲的一番话,让我不得有又一次地重新“审视”他们。在开完家长会的路上,我一直在思索,该怎样让小迪迪以及其他的孩子转变观点、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呢?直接的说教肯定难以让孩子信服,那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呢?

某一天的用餐前,我和孩子们聊着聊着就聊到了“你觉得什么是最美的?”问题上,继而又转到“你觉得是胖美还是瘦美?”的话题上来,孩子们顿时像炸开了锅,纷纷表达自己的意见:“我觉得是瘦美,模特儿都是很瘦的,明星也都是瘦瘦的。”“不对,不对,妈妈告诉我以前香港有个明星很胖的,叫肥肥,她胖可是也有很多人喜欢她。”“瘦的人穿衣服很好看,胖的人穿了就不那么漂亮了。”“可是胖的人力气大,日本的相扑运动员力气大,举重的运动员也都是很胖的,还可以拿金牌。”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勇于亮出自己的观点,争论得相当激烈。看孩子们争得难分上下,我又问道:“那么胖和瘦有没有什么不好的地方呢?”争论得异常激烈的孩子们刹时安静了下来,进入了新的沉思。杰杰说:“太胖了容易生病,我爷爷很胖,还得了高血压,每天都要吃药。”“可是太瘦的人会没有力气的。”在孩子们反复地讨论中,他们终于得出人胖和瘦都没有太大的关系,关键是要身体健康就是最美的。孩子们一句句稚嫩的争论,我用笔将它们记录了下来,并通过班级网站呈现给班中的每一位家长,不知道家长们看了以后会有何感想?也不知道这次小小的讨论是否对小迪迪以及她的母亲会有所帮助呢?

随着认知的丰富,进入大班后的幼儿在个性特征方面有了较明显的表现,其中最突出的是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他们开始有了自己对自我的评价和对周围人的评价,不再轻信成人的评价,面对这一时期的孩子,我们老师和家长要帮助幼儿形成更为正确的自我评价和对他人的评价,为以后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打下基础。

幼师教育随笔 篇九

喜欢,在浅笑安然里执一缕墨香,聆听那雏花开放的声音;喜欢,梦一般恬静、水一般空灵的感觉。“老师”的称谓、责任,孩子的嬉闹欢笑、欢天喜地,都是我引以为傲的幸福。我小心翼翼地珍惜,放在心坎守护,晴天雨天,安好的你们都成了我一丝不苟的眷恋。——题记

初闻陶行知,是在小学语文课本上,稚嫩的年龄也许未能读懂课本中的涵义,但是令我记忆犹新的便是语文老师一个劲地在赞颂陶行知先生,说他是所有老师的榜样,模模糊糊、似懂非懂的我便对那位先生肃然起敬。后来上了师范,细细拜读了先生的著作,便向儿时的语文老师一样成了陶行知的“忠实粉丝”,立志以他为楷模,对得起“教师”这个庄严而神圣的称呼!当“红烛”、“园丁”、“春蚕”这些美词是我们最大的财富,为了这些财富,我们每天,都在耕耘,播种爱的教育种子……

八月的日子里,我们结识了班里的“小小弟”——小天。还记得那是8月中最热的天气,烈日炎炎的夏日,瓦蓝瓦蓝的天空中,小鸟也不愿探出头来,只有蝉在树梢不停地叫着,夏树掷出平生最浓烈、最朴素的颜色,每一滴绿都渗透着生命的精华。我和搭班夏老师穿街过巷,满怀着认识新生的期待中,一个可爱的小男孩为我们打开了家门。乌黑的头发、白皙的面孔,铜铃般的大眼睛对我们两位老师眨巴眨巴,似乎在问:“你们是谁?”和其父母交流中发现其父母对小孩子入园十分焦虑是有原因的:开口比其他幼儿晚一年,会走路也比其他幼儿晚十个月,所以对他的生活自理上十分担心。知道了这一情况,我们对小天也分外留意,总想着他能和其他小朋友一样,我们也在努力着,先从生活入手:课间要上厕所不会提裤子时,我们耐心帮助与指导;吃饭不会自己用勺子吃时,我们帮助喂;和大家讲话听不清他意思时,我们总是尽一切全力读懂他的意思……

这样反复帮助他已经有半月有余,这天,小天和往常一样,背着卡通小书包,走路不是很熟练的他踮着脚跟,一晃一晃地走进来,用一口“外国语言”对我说:“今天吃五颜六色的饭,我不要吃,我想吃没有颜色的饭。”早已习惯他发音和语调的我听懂了,他不想吃蛋炒饭,要吃白饭。幼儿的食谱都是校医通过研究、配比订出来的,作为老师我们不应该让孩子选择挑食,于是我先安抚他,到了吃饭时间,小天看到自己的碗里依然是蛋炒饭时,用他一贯的发脾气方式——盘腿坐在地上,头埋在膝盖里。我走上前去,摸摸他的头,亲切地问:“觉得蛋炒饭不好吃吗?”也许他感受到了我对他并没有生气,慢慢地把头抬起来,点点头。我继续问:“妈妈烧蛋炒饭吗?”他继续回答:“妈妈都是烧白白的饭。”原来,他并没有吃蛋炒饭的经历,于是我微笑着说道:“瞧,这个饭有黄黄的鸡蛋、红红的萝卜、绿绿的青豆,这么多颜色,你真聪明,那我们就叫它五彩饭好不好?”这时的小天似乎对我给饭起的名字很有兴趣,正把头一步一步地向桌上看去。在别的小朋友的一致说“好吃”中,他尝试了第一口,于是第二口、第三口……那天,我只是喂了一口,其余都是小天自己拿勺吃饭,我很欣慰也很激动,从那一天过后,小天吃饭明显进步了,我们从全程喂到隔三岔五喂几口,连他的妈妈都说还在在家吃饭也进步了!

趁着这个好的发展开端,我们开始锻炼小天的提裤子、穿外套、扣纽扣、发音、走路等等。在练习小天的准确发音上我们可真是下了一番苦工,不仅在上课时请他回答问题,培养他的自信,自主操作时、课间休息时、游戏时,我都会以“同伴”的角色参与到游戏中,找到生活中、游戏中的一切契机。这不,在建筑区玩得不亦乐乎的他一个人在角落里,不断地拿积木垒高,倒了、再垒。我走进去,问:“哇!你搭的是什么?”他看到我这么欣喜若狂,心想自己的作品一定搭得不错,说道:“搭房子呀!”我反复他不标准的房子发音:“房子吗?是什么?怎么念?”接着又和他一起数多少层,帮助他数数。给了他一个轻松没有压力的氛围,他和我聊天一点也不紧张,并且在游戏中还学到了许多知识,纠正了许多单词的发音。

时间过得真是快,小班一学年已经结束,看看小天小朋友的进步真是让我欣慰:除了套头衫外套,其它外套能自己穿好并且扣纽扣;发音虽还稚嫩,但是基本能和班里幼儿交流;吃饭挑食的习惯已经完全改掉,每天都吃得香香的!小天的进步便是我们努力得来的回报,天傲爸爸妈妈对我的感动便是别人不能体会的精神财富!像小天这样的学生其实还有许多,可爱的他们躲在角落里,只要老师愿意走进,便会发现,他们的一抹微笑,纯净得能将世俗的繁杂嘈乱,悄无声息地荡涤掉。

在飞逝的时光里,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限量版,孩子如雏花,每一个笑靥都是花开的声音,我愿就这样一直下去,在教育的前线,拈一朵朵微笑,柔柔地哼着缤纷的旋律;掬一缕缕阳光,轻轻迎接蓝蓝的晨曦。我把摘下的朵朵芬芳,期待你们的春暖花开……

幼儿教师随笔 篇十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主要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描述幼儿的学习和发展。而这五大领域中,健康排在首位,可见健康的重要性。俗话说得好:“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幼儿期是儿童身体发育和机能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所以,保持健康的身体特别重要。众所周知,体育活动是幼儿最感兴趣的,在体育活动中,幼儿是最真实的,最开心的,也是最享受的,同时它也是实现幼儿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但是,幼儿园的体育活动并不是一种单一的体能训练,它是一种综合的游戏实践活动,所以通过体育活动对幼儿进行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对幼儿的全面发展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一、促进幼儿良好学习品质的形成

《指南》中指出,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帮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学习品质。而体育活动是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品质的最佳途径。在体育活动中,我为幼儿设计了克服不同困难的情境,因为幼儿只有克服了一定的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了,付出了某种努力,具有一种良好的学习品质,才能将体育活动进行下去。如大班“跳伞运动员”的活动中,我为幼儿准备了许多椅子,让幼儿分别从一个椅子高度、两个椅子高度跳下,幼儿完成得都很好。但当搭至三个、四个椅子高度时,有的幼儿胆怯了,特别是小女孩。这时候,教师的鼓励和信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每当一个孩子勇敢地跳下后,教师总会适时地翘起大拇指:“你真棒!”当孩子稍有犹疑,教师就会伸出双手,做出安全保护的样子,鼓励孩子“你能行!”教师的鼓励和保护让幼儿感受到信任和安全,大部分孩子顺利地完成了第一次跳。最后,只有一位小女孩,站在四个椅子的上面,无论教师如何鼓励,就是不肯往下跳。她眼含泪花,想跳又不敢跳,不跳又不甘心。在教师和同伴的鼓励和帮助下,她终于跳了下来。在接下来的练习中,她的胆子越来越大,从她兴奋的小脸上,可以看到克服困难为她带来了勇气和乐趣。

二、促进幼儿自信心的培养

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说过“小孩子喜欢游戏,但更喜欢游戏的成功。这是因为游戏的成功一方面给幼儿带来愉悦,另一方面还可以得到父母、教师、同伴的赞许。”《指南》中也指出,幼儿阶段是形成安全感和乐观态度的重要阶段。如果幼儿在体育活动中常常遭受失败,那么他们就会产生否定的“自我”倾向,表现为缺乏自尊和自信,行动消极、被动和退缩,具有较强的依赖性,容易产生不安全感。因此,在组织幼儿开展活动时,教师应做到在言语和行为上处处照顾每一位幼儿,多用肯定和鼓励的语言与幼儿交流。对于那些活动能力差的幼儿,也要在言语上、情感上给予鼓励和支持,而不应轻易加以否定或批评。如在组织幼儿跳绳子的时候,有个别幼儿由于无法掌握动作要领,老是被绳子绊住,对跳绳失去了信心,对自己也失去了自信,觉得自己肯定不会跳了,对活动产生了排斥心理,当他们面对甩过来的绳子时,脚就不听使唤,这时老师就用鼓励的口吻说:“你行的,试试看好吗?”,哪怕只跳过了一下,老师也要为他加油:“真棒,再来一次。”“加油!加油!”这些幼儿在老师的鼓励和同伴的影响下,勇敢地跨出了第一步,克服了畏难心理,掌握了动作要领,也树立了自信心。

三、促进幼儿思维灵敏性的发展

《指南》中要求幼儿“动作协调、灵敏”,因为这样的幼儿思维比较敏捷,并具有较强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快速作出正确的分析、判断。小班幼儿注意力不稳定,他们对单纯的体育活动不感兴趣,这就要求教师要创设良好的游戏氛围,在不同情境中用不同的角色推动活动的开展。如游戏“小狗爬爬”,游戏以小朋友扮演小狗去给好朋友送礼物这一流程作为主线,在整个游戏中,我们着重以发展幼儿思维的灵敏性为目标。因为爬本身是一种单调,枯燥的运动,如果把爬变成为一种愉快的运动,既有益于骨骼和肌肉的发育,又有利于幼儿思维的灵敏性的发展。首先,小狗爬时要根据老师发出的信号的变化,不断变换爬的方式。如,小鼓节奏快,小狗要爬得快,小鼓节奏慢,小狗要爬得慢,有节奏地和着音乐的节拍爬,同时老师不时地变换方位,让小狗朝指定目标爬行。这样的一种游戏方式既可以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又可以让幼儿的思维做出快速思考和反应,提高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敏性。

四、促进幼儿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

《指南》在目标中要求幼儿“能较快适应集体生活。”现代社会大多是核心家庭,独生子女比较多,幼儿的玩伴特别少,很难有集体概念,而体育活动基本上是集体活动,幼儿在活动中接触频繁,协同活动多,可通过体育活动促进幼儿集体概念的建立和发展。幼儿园的体育活动主要是通过体育游戏来完成其教学任务的,体育游戏有它特有的规则、情节,从内容到形式,从方法到要求,都具有强烈的集体性。为了达到游戏目的,幼儿必须通过互相合作去完成各项活动。如在“送汤圆”的游戏中,幼儿分成四组进行比赛,每个人必须手拿勺子,上面放个“汤圆”(乒乓球),跨过“水沟”,钻过“山洞”,走过“独木桥”,将“汤圆”送到小白兔家里,最后,比比哪一组送的“汤圆”最多就获胜。通过这种合作的游戏,使幼儿在游戏中探索如何协调配合完成任务,使幼儿知道,要取得游戏的最后胜利,必须与同伴友好合作,互帮互助。因此,教师应多组织一些竞赛性强,合作多的活动,有助于培养幼儿与同伴合作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

总之,在幼儿充满竞争色彩和趣味的体育活动中,幼儿通过不断的努力和锻炼,体验成功与荣誉,形成活泼健康、自信乐观、团结互助,勇于克服困难,勇于竞争的良好品质,促使幼儿成为一个适应社会需要的人,一个坚强的人。

幼儿园教师教育的随笔 篇十一

孩子们这学期区域活动中,最喜欢的莫过于玩具区了。玩具区中的玩具都是孩子们从自己家中带来的最喜欢的玩具和小朋友们一起分享。从这点来说孩子们还是很不错,都能够有分享的意识。开开心心的把他们心爱的玩具带来幼儿园。

每当开始自主区域的时候,孩子们都抢着要去玩具区玩,孩子们有一点还是挺好的,在玩具区,孩子们都不会应该抢玩具而打架,都能够互相谦让的一起玩。并且,在玩完玩具的同时能够快速的将玩具整理好。不过,在保护玩具这方面孩子们也有所欠缺。学期结束了,有些玩具还是破损的严重了些。毕竟玩具是全班小朋友一起玩,又是孩子,难免会。不过还是以后还是希望孩子们在玩玩具的同时能够好好的保护它们。

这次我重点观察的是玩具区,通过我们幼儿园已经开展的区域活动来看,在玩具区的变化还是很明显的,起初,孩子们虽然能积极的参与到区域活动中来,可在玩具区孩子们很少愿意把自己心爱的玩具跟其它小朋友分享,可随着活动的开展和我跟幼儿们的沟通交流,他们慢慢的开始愿意把自己的玩具给其它小朋友玩,到后面大多数小朋友都愿意和好朋友们一起分享他们自己觉得好玩的玩具。从这个学期的区域活动一开始,幼儿们的'积极性还是很高的,也延续了上学期我教给他们的很多好的习惯,还是挺不错,也挺值得我开心的,孩子们也随着长了一岁各方面的能力也随之增强了不少。希望在下面的区域活动的开展中,孩子们会越来越好,也能玩得开心。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篇十二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头痛的种子选手

他,个子小小的,样子长得像只小耗子,性格也跟小耗子似的,整天东窜窜西钻钻,从不消停。有小朋友从他身边走过,也会伸长手去阻挡,或拍打一下别人……老师正在组织活动时.有时会突然听到一阵大声叫喊,不用说,这时你肯定会看到他正蹲在板凳上手舞足蹈……每天被投诉率最高的就是他,或把小便尿到其他小朋友身上,或争抢别人的玩具,或撕坏小朋友们最喜欢的书……就是没有小朋友理睬他,他也会主动去招惹别人。

诸如此类的情况层出不穷。而他每次犯错给出的理由,永远都是:我太高兴了,控制不了……

面对这样的幼儿,我该如何是好?

遇到这样的孩子的确很令老师头痛,通过教师欲哭无泪的状态,可以看出教师绞尽脑汁,想出各种办法来对付这个“捣乱分子”也无济于事。我以前班上也曾经有过相似的'孩子,通过近两年多的时间循循善诱,终于不再令教师头痛了,回忆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做法值得尝试。

这种行为不良的孩子,是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自制力较差。要教育好他就要全面地了解他,了解其优缺点、性格爱好、家庭情况等,找出问题的根本,才能对症下药,更好更全面地教育他。俗话说:“久旱之苗,不可强浇;久病之人,不可强药。”教师在教育这样的孩子时一定要有耐心,要慢慢等待他一点一滴的改变和进步,切忌急于求成。

这样的特殊孩子需要“量身定做”教育方案。在制定方案之前先做三点准备。

第一,鉴定他是属于什么类型,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如观察他是否有“多动症”的可能,检查他的营养是否均衡?(因为含铅量高的孩子也会有控制不住自己行为的特点。)还是喜欢用“恶作剧”的方式唤起别人的关注?或者是否有特殊的家庭环境?等等,寻找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第二,全面了解他的情况,包括性格爱好、家庭隋况、优缺点等,甚至要追溯到是否是“早产儿”或“剖腹产”的孩子,为以后的教育工作做好准备。

第三,根据他的情况制定适合的教育方案。制定教育方案时一定要考虑到家庭教育的作用,及时与家长联系,争取家长的积极配合。

在做好以上三点后,教师要做好心理准备,要有足够的爱心和耐心去实施教育。

1.尊重不放纵

通过案例看出,他不光令教师感到头痛,还令班上的孩子们讨厌,他的身上已经被大家贴着“问题孩子”的标签,教师要先选择冷处理,淡化他是“坏孩子”的意识。“尊重”就是要正确对待“问题儿童”,教师要一视同仁,不能让他和班级里的孩子感觉到他是“问题儿童”。

尊重但不放纵,可以把他的座位安排在离教师最近的位置。以方便随时观察关注,当发现他有不良行为时,不要当众批评,可以用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去提醒或阻止。做操或匕下楼梯等外出时,可以由教师牵着他的手,这样他既感觉到教师的关心,又没有机会去影响他人。

教师对幼儿,尤其是对“问题孩子”,首先做到尊重不放纵,将严与慈、师与友融为—体,积极争取和他成为朋友。

2.期望不失望

教师不能对他失望,要始终抱有期望。“期望”通过跟他谈话商量,共同制订一个整改目标,并真诚地期望他改掉坏习惯,养成好习惯,并使期望变成现实。当然,对他的要求不宜太高,应循序渐进,注重量变,只有量变才能有质变。

教师可以和他一起做个许愿瓶,把希望改掉的习惯写到瓶子里,然后埋在幼儿园的小树林里,等过段时间再把许愿瓶挖出来检验下是否已经改掉,这样的游戏孩子很喜欢,同时也让他在游戏中感觉到自己的坏习惯正一个一个地被埋掉了,潜意识里他就慢慢学会了控制自己。

3.激励不近利

他的每一滴进步都要及时鼓励,可以折个他最喜爱的恐龙奖励给他,也可以承诺和他玩一次喜爱的游戏,还可以跟家长联系,带他去大自然中探索或游玩,或送他玩具等,但物质奖励要|真用,以免降低教育目标、影响人格的形成。

通过激励使他产生内在动力,朝着所期待的目标前进。教师要善于发现“问题孩子”身上的闪光点,挖掘出他身上积极向上的因素并积极引导,使之扬长避短,诚心改过,一步一步养成良好的习惯。经常性地运用赞许、表扬、奖励等方法,不时肯定他已初步形成的良好习惯,能满足其积极向上、追求成功和赞美的心理需求。

4.宽容不纵容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会犯错误,更何况是几岁的孩子呢?在一位教育专家的学术随笔中我看到过这样的观点“学校是学生犯错的地方”。作为教育工作者,更应该有一颗宽容之心,能宽容孩子身上的缺点。

但宽容并不是纵容,教育是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不要指望一次或几次教育就达到你所期盼的效果。在这个反复的过程中,教师要坚持两条腿走路,两手都要抓,不仅为孩子的每次进步都感到高兴,宽容之余还要用规则约束他,可以设计一个统计表,用积分制去教育他,每一点进步就加分,犯一次错误就扣分,每周总结一次,坚持一段时间后,他就会明白规则的重要性,明白不遵守规则是要受到处罚。

5.积极不消极

教师还要利用各项活动,让“问题孩子”在活动中“露一手”,增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喜欢自我表现是“问题孩子”的心理特征之一。教师要抓住这一特点,在教学过程或活动中,发挥其特长,为他创造自我表现的机会,有意地安排他完成某项任务,使他体会到成功的|央乐和为集体争得荣誉后的喜悦。相信他必定会逐渐地走向正路,变消极的“出风头”为积极的行为表现,从而达到转化的目的。

幼儿园教师教育随笔 篇十三

我们该如何办好教育呢?我想起前两天看到的一个公益视频,深刻而又通俗地表达了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即任何一个维度的教育,它的极致体现是对人行为的影响。比如在饭店里,服务员上菜慢了点,有的大人感到不耐烦就会大声嚷嚷;过红绿灯时,看到没车,就牵着孩子的手急匆匆地闯人行道上的红灯。这些行为的改变是否也是教育前进的标志?也就是我一直在说的,“大手”的方向决定了“小手”的行为。所有在孩子身上能产生教育作用的人与环境都要有自然的教育意识,这种意识就如吃饭穿衣一样渗透于生活的各个细节,不刻意,不强求,而是一种自然的素养。

作为一名基层校长,我也在思考:给学校、教师减负,学校应该承担什么?我想起一句话: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突破是生命。各种繁杂的文件、评比、会议等就如同外界施予学校的压力,让学校、教师、学生都沦为单一的“食物”,学校如今需要追求的,是前行的主动性和从内突破的视野与规划。主动地思考与探索比起被动地应付,会更有难度与挑战。所以,校长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意识,真正把办学与育人相结合。有些当下看不到成绩但以后会有长远发展的事,要耐得了寂寞去坚守;有些当下有显著成绩但今后会有发展隐患的事,要舍得了名利去摒弃。在我身边,这样的校长和教师也有不少。比如有一位老校长,退休前把他总结的关于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的内容编成了儿歌,自已出钱打印成册送给学校。他说自己一辈子育人,感觉到孩子的习惯养成太重要了。还有我身边的一些教师,为学生策划各种有意义的节日活动,十几年如一日坚持写教学日记,等等。

当然,社会也要为教育营造合适的气候和土壤,教育主管部门要做好服务工作,不能总是“管”字当头,各种与教育相关的责任部门不能相互推诿、指责。教育的纯粹,首先是育人环境的纯粹,当教育夹杂了太多偏离本质的任务与声音时,这种杂、闹、烦、累会渐渐让教育人疲惫乃至迷失方向。要过滤掉一些不必要的杂事、杂音,让大家看到更清晰的现在与未来。

幼儿教师随笔 篇十四

本学期孩子们进入到大班的学习了,课堂上的时间也变长了,怎么样才能让孩子们喜欢上自己上的课,做到在每堂课上积极举手发言呢,我很是苦恼。绞尽脑汁。

一天中午,跟孩子们一起欣赏动画片时,大头儿子中的一个片段,竞赛的方式。于是我把它加入到了课堂中,将每节课设计成一个比赛,语言课上比比谁回答的问题多,数学课上比比谁强大的快,艺术课上比比谁的声音最好听,社会课上比比谁小手举得最听话,有比赛就有奖品,我会时不时的奖励孩子们一些小贴画或是小红花。还别说,效果真的很好,孩子们上课不仅能够积极回答问题了,上课效率也提高了。

幼儿园教师教育的随笔 篇十五

近段时间,天气变化无常,流感、手足口病高发,勤洗手、洗净手对于幼儿预防各种传染病至关重要。但幼儿年龄小、自律力不强,因此洗手都要在教师的监督下进行,稍有疏忽就会有“漏网之鱼”。

怎样让幼儿自觉洗手并认真对待呢?根据幼儿对新鲜事物感兴趣的特点。我在香皂上做文章,我把香皂装在网状的袋子里,把它们绑在洗手池的水管上。在幼儿洗手时,我对他们说:“你们在洗手是有没有发现香皂会‘跳舞’呢?”。让他们尝试之后,我进一步引导他们观察、发现香皂是怎样跳舞的。有的孩子说:“我跟香皂握手的时候它会‘跳舞’。”有的说:“香皂‘跳舞’的时候想吹泡泡。”等等。显然,幼儿对用香皂跳舞来洗手的`游戏十分感兴趣。在洗手时,都会认认真真地洗,丝毫不会马虎了。洗完了,他们还会跑到我面前笑着问:“老师,你看我的小手干净了吗?”

通过游戏让孩子自觉并认真的洗手,培养了幼儿从小讲卫生的好习惯。作为教师,只要用心观察,生活中处处充满了教育契机。

最新范文

101 60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