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米范文>教师教学>教学反思

思想品德教学反思(优秀9篇)

2023-08-09 13:28:08

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们要有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我们可以把教学过程中的感悟记录在教学反思中,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反思呢?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下内容是一秘范文为您带来的9篇《思想品德教学反思》,如果能帮助到亲,我们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思想品德教学反思 篇一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是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在《生活中不能没有他们》一课的教学中,我始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体会,从而受到教育和感染,实现品德教育与学生生活的有机结合。整节课凸现以下几点:

一、找准目标,层层深入。

“我认识他们”这一活动主题以一个孩子的话为切入点,用孩子的眼光看社会,观察在他们身边,有哪些行业的劳动者在为大家辛勤服务。面对这样一个话题,我在悉心钻研了教材和教参后,拟订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并根据活动目标,指导学生开展有效的调查研究活动。课前指导学生们调查、观察、采访身边的劳动者,让学生初步体验。上课时从三个活动中循序渐进地解决好教学重难点:在活动一“生活中,处处有劳动者”中,通过师故事导入示范找身边的劳动者——学生找图片中的劳动者——找身边的劳动者,落实“了解在我们的身边有哪些为大家服务的人,认识人们的生活离不开从事各种服务的劳动者”这一目标。在活动二“调查中,走进劳动者”中,通过汇报课前调查,了解身边劳动者的苦与乐——游戏中自己体验劳动者之间互相服务,落实“初步感知人们在生活中互相依赖、互相服务共生共存的关系”的教学目标。。在活动三“理解中,赞美劳动者”中走进劳动者的心灵,赞美劳动者。课后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个行业,走进从业者,访谈观察或亲自体验他们的具体工作情况,将话题进行延伸。即是为下一个活动主题《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他们》做好了扎实的铺垫,也是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走进社会,让学生真正学会生活,感悟生活的延续。

二 、触及心灵,体验内化。

教学中,我紧紧抓住学生的心理,从他们的心理发展角度出发,找准最能触及学生心灵的那个音符。如开课时,巧用今年大雪灾,人们互相关心帮助,尤其是交通、电力、部队等部门发挥了“不能没有他们”的作用的事例。引导学生认识到过去自己身边许多不曾关注到的人,引起学生学习的共鸣。又如在课前让学生搜集身边劳动者的故事,让学生通过最确切的情感体验切口,拉近彼此间的距离。再如“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游戏设计。学生们在感同身受中深深体会到了人们在生活中互相依赖互相服务共生共存的关系,教学的重难点迎刃而解。在活动三中,让学生们将自己的心里话写在爱心卡上,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升华。同时,本课的CAI内容,完全来源于生活中的事、生活中的人,学生学起来轻松,体会起来深刻。

正如《课程标准》中所说的:在教学内容的选取和教学形式的组织上做到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贴近儿童生活,富有生活情趣,才能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地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这样的教学才会有效。而这,是我们每一个品社人的追求和努力方向。

小学思品教学反思 篇二

从事品德与生活教学已有多年,我认为在教学中应该注意四方面的问题:

1、一活用教材:

教材是教师引导学生活动的工具、资源,课堂教学中既不能脱离教材,又不能固守教材,教师应准确理解教材编写意图,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科学地、有意义的地调整使用教材,提高思品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如课本第4页介绍自己的家人,只是从家人特定的职业、性格、特长、爱好几个方面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一年级儿童已有知识,经验较少,教师应在教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拓展思维,打开思路,举例说明还有哪些情况属于性格、爱好、特长,还可以从家人的年龄、长相、生活习惯、家人的愿望,自己的感受等各个方面来介绍。又如在讲述家人亲情故事时,可整合使用第二、三课教材的内容帮助学生开阔思维。

2、注重细节,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在课堂上,关注言行不良表现的学生,及时调动班级和教师的力量帮助他们认识错误,认识错误造成的严重后果,从而校正自己的言行。平时注重培养他们养成俭朴,文明礼貌,尊老爱幼,遵纪守法,保护环境的道德行为习惯,个性心理方面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质,总之,通过这些年的品德课教学,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3、恰当处理和学生的关系:

要想处理好这个关系我在平日的教学中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倾听学生说,做学生的知音。

(2)相信学生能做好,让学做,独立思考、独立说话,教师相机诱导发现,凡是学生能做的不要包办代替。

(3)放下老师的“架子”和学生交朋友,来一个变位思考,让学生当“老师

(4)诚实守信,严传身教,教书育人。对学生的“人格行为”不要过分要求

4、评价要多样化:

评价对学生树立信心,体验成功,促进发展有着重要作用。课堂上除了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已,小组等多主体参与评价。多层次多角度去评价所有儿童,鼓励每一个孩子。

小学思品课的灵活性、多样性要求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教学基本功要过硬,教学业务能力要强,教学水平要高。课堂教学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要具备良好的师德。这样你就能撑起一蓝天,用你的道德行为染学生,学生就会爱戴你,家长就会信任你,你的教学改革就会成功。总之我要从以上几个方面努力,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思想品德教学反思 篇三

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新课程改革已经进入深化阶段,通过近几年来的培训、实践、探索、教研,我们对小学品社课在关注学生素质发展和如何实现培养目标方面取得了共识。但是,在涉及新课程改革的教学内容、组织形式、实施步骤、评价方式等课堂教学具体操作过程中,我们的一线教师却不断遇到各种前所未有的困惑和挑战,矛盾的焦点主要表现为——新课程的理念究竟如何有效地转化为具体生动的课堂教学实践。

根据我们对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实践,新课程背景下的品德课教学整体上进步显著,成绩突出,但局部问题逐渐显露,特别是大多数的兼职教师,在精力和时间上得不到保证的情况下,如何深化新课程改革,怎样改进自己的教学,提高德育课程教学的实效性,值得我们思考和探索,在此,本文就教研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现象进行了粗略的反思。

1、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倡导活动化教学,注重相互沟通、与生活的联系以及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但不少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种他人田,荒自家园”的现象却屡见不鲜。在探讨某一个话题时,把很多时间花在唱歌、跳舞、表演、游戏上,一节课下来,学生兴奋过度,课堂倒是热热闹闹,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悟和体会方面的收获却令人怀疑。课堂活动不等于课堂活力,学生参与活动的多少并不是活动化教学的精髓,品德与社会课也不应是完全的“唱游” 课、“游戏” 课、“美术”课、“表演”课。我国新课程改革之所以有不同学科的课程设置,就在于学科之间有相对的独立性,每一门学科有自己的教学任务。

2、通过培训中的一些案例和套路原本只是一种示范,个别教师“照葫芦画瓢”,原封不动地搬到自己的课堂上,失去了原来特定环境下的幽默与风趣。品德课十分强调回归儿童的生活,教学一定要结合不同环境、不同地区、不同年龄的学生实际。教学的活力来自于每位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和依据自己的真实体验对课堂教学的重构与创新。

二、刻意追求“师生民主”,主体主导主次不分

新课程强调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体现师生民主。可是,不少教师为了展示师生民主气氛,走向了极端,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反思和引起重视。

1、课堂上教师主导作用不突出。教师该讲的不敢多讲,甚至对学生违反课堂纪

律视而不见,惟恐侵犯了属于学生的自由空间。有的学生上课自由过了头,坐没坐相,站没站相,想看就看,想读就读,想说就说,必要的课堂纪律维护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被忽视了。

2、课堂上教师以问代讲,“双向交流”太多太滥。有的教师整节课上反反复复用一些类似“是这样的吗”?“是不是”、“对不对”的简单问题发问不止,缺少信息沟通,学生翻翻教材就能异口同声、准确地响亮回答。课堂上一问一答,学生似乎忙得不亦乐乎,但思维却停留在同一水平上的机械重复,心灵未能受到震撼。看似师生互动频繁,实则教师用提问方式满堂灌,牵着学生的鼻子走,直到学生认同教师事先预设好的答案,师生并没有真正互动起来。

新课程强调“以人为本”,“以生为本”。课堂上学生不应当是客人,惟师独尊不可取,惟生独尊同样不可取,两者都是畸形的师生关系。“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必要的课堂纪律作保证,那么学生尊重他人、尊重集体的素养如何培养?缺少自我约束力的学生,难以养成刻苦认真、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难以成大器。教师在转变教育观念的同时,不应当步入“精讲少讲”的误区。该讲的就理直气壮地讲。课堂上,教师不敢讲、泛泛讲、过多讲,都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

3、片面理解“合作学习”,形式多于内容。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但不能简单形式化。调查中我们发现,有的教师为了体现新课程标准精神,把合作学习变成了一种机械刻板的操作模式,不管是否需要,是否合适,每节课都采用分组讨论方式,打上“合作学习”旗号。

合作学习无疑有助于合作交流,尊重他人正视自我的团队精神的培养。但是,教学中如果合作学习目的不明确,过程设计简单,时机把握不好,无论什么问题都采用分组讨论的合作学习方式,导致学生能独立完成时也合作,能够自主时却不让学生独立,有探究欲望时却让小组优秀者代替其他成员的意见,看不到合作的必要,感觉不到合作中的分工协作,合作学习无法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这种形式多于内容的合作学习究竟对学生有益还是有害?因此,并非所有的学习领域和学习主题都要用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不分青红皂白地搞合作学习,必然有害无益。

思想品德课教学反思 篇四

通过讲解走进青春课,有经验也有不足,我根据自己的思路,设计了教学环节。有很多可以弥补之处,现反思如下几点:

一、反思教材内容:

对于教材的分析,从学生实际出发,有生理现象---心理变化---调控方法---对学生的意义,合乎逻辑,对于教材的理解还是很透彻的。

二、反思教学理论:

本节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角色转换,达到了教学目标。

三、反思教学方法:

关注体验、引导探究、自主学习等方法作为主线,把观察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作为能力的培养,把阅读、思考、点拨作为知识的领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四、反思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我采取的是《童年》这首歌来开课的。我问同学有烦恼吗?他们说没有,我没理他们,继续进行。要是这时,运用一些教学机智就好了。可能是因为这些孩子还没有明显地感到自己的变化。

2、教学过程中思路还是清晰的,围绕生理变化、心理烦恼、解除烦恼的方法进行教学,过渡自然,富有逻辑性,能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思路进行教学,还能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进行及时的调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能让学生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体会获取知识的快乐。当然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面不是很广,大胆积极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不是很多。

五、反思教学效果:

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六、今后努力方向:

1、如果让我在上这节课,我会再讲心理矛盾时,举一些贴近学生的小故事,让他们真正感受到原来就是在解决他们自己的事情。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学习的兴趣。

2、多走进学生,不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就不可能有深层互动、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因此,我要与学生交朋友,转换教师的角色,进一步融洽师生之间的关系,“亲其师,信其道”说的就是这个理。

思想品德课教学反思 篇五

积累是思想品德课学习的重要手段,只有平时注重“量”的积累,才会有学习成绩“质”的提高,在思想品德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四个积累”。

一、用笔记积累知识要点、学习心得

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应善于记笔记。记笔记时注意两点:一是记录知识要点,整理重难点;二是简明扼要、详略得当、有的放矢、务求实用,尤其是要记下老师提醒的应注意问题和容易出错的地方,以及一些重要的补充。

另外,我们还可以随时在笔记本上把自己学习经验、体会记录下来,这有助于我们分析、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增强学习的科学性。

二、用卡片积累重大时事、社会热点

思想品德学科要求我们关心“家事、国事、天下事”。但是重大时事、社会热点繁多且错综复杂,只有注重平时积累,复习时才能得心应手。为此,我们不妨按时间顺序或按一定标准分类,用卡片将一些与教材知识有关的重大时事、社会热点记录下来,以备随时查找使用;也可以发挥团队精神,分小组、分版块整理,然后大家共享。

三、用试卷积累解题思路,总结经验教训

我们平时在做试卷时,要严格按照考试要求去做,这样就能养成良好的考试习惯。考试过后,要及时对试卷进行总结。首先,进行全面的分析,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查找失分原因,反思自己在考前准备、身心调整、考试技巧等方面是否存在问题;其次,认真听老师的讲评,重点把握每道题的解题思路、方法和规律;最后,及时更正试卷中的错误,并整理成错题集,以便日后进行针对性复习。

四、用文章积累探究成果、成功经验

思想品德课注重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不妨把自己对教材知识、实际问题的理解或感悟用文字表达出来。这样既可以全面提升自己的理论素养,也可以培养自己搜集、分析和运用资料的能力以及写作能力。另外我们还可以搜集一些有哲理的短文,并运用所学知识,结合自己的感受写写点评。写作时,我们应该坚持“精”的原则,宁缺毋滥

思品课教学反思 篇六

一、《做情绪的主人》教学描述

1、借助课件,突出教学主题,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导入新课。

我打开了教学课件的第一个内容:莫扎特的《土耳其进行曲》。欢快、流畅的音乐,不断滚动的自然风光图片,抒情尽兴、轻松快意。我认为,要做情绪的主人,就要在一种良好、快乐的情绪中投入学习。

2、创设情境,模拟演讲比赛,让学生自主探究主题。

“做情绪的主人”这个探究主题通过一场演讲比赛完成。评委、选手、观众都各自进入角色。屏幕上二十余幅反映自然风光的照片几秒钟变换一次,作为比赛的背景,这使比赛在一种美丽又不失严肃的氛围和情境中进行,突出学生的美学熏陶。同时为了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我还要求做观众的同学做好记录,等比赛结束以后还要提问,对选手的表现发表自己的看法。

3、呈现鲜活的生活素材,从而深化主题。

“情绪是可以调节的,但是不好的情绪并不因为我们会调节它就远离我们。其实在我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不良的情绪无时无处不萦绕在我们的心头。”接着我宣读了一些学生交上来的反映他们烦恼的卡片。有的学生为学习不好烦恼,有的学生为和家长沟通难烦恼,有的学生为普通话说的不好而烦恼,有的学生为自己个子矮烦恼等。

“所以说不良的情绪是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重要的是我们如何面对它,如何排解它,如何让它不影响我们正常的生活。我让学生表演小品《谁的过错》。现在请同学们就这个案例展开讨论,看看它说明了什么道理。”

同学们每四人一组进行讨论,我在各组之间走动询问和了解学生讨论的情况。讨论出乎我的意料,学生得出的结论很多。但离关键的结论还是有距离。这时我抓住时机对各个小组进行引导,这个小品对我们表达自己的情绪有什么指导意义。同学们又开始思考。我发现有的小组已经得出了关键的结论。开始小组发言了。同学们踊跃表达观点:

听到有小组表达这个观点,我及时引导:“这个小组得出的结论就是我们要探究的第二个主题:我们在表达情绪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他人的感受,喜怒哀乐,不忘关心他人”。大屏幕上显示第二个探究主题——“喜怒哀乐,不忘关心他人”。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了情绪是奇妙的”我接过学生的话题,对探究的主题进行升华,“我们不仅要学会调节情绪,也要学会适时、适当的表达情绪。良好的情绪来源于我们对美丽自然的亲近和感受,来源于对美好社会的贴近和体验。良好的情绪,可以丰富我们的情感,帮助我们培养高雅的情趣,形成高尚的情操。所以在我们的讨论结束的时候,我要给同学们送几句话。”大屏幕上显示:

“亲近自然,感受美丽;深入社会,体验美好;以良好的情绪、丰富的情感、高雅的情趣、高尚的情操,为我们的青春添彩。”

学生静静的听着,看着。马上就要下课了,我打开了一个从网上下载的帖子——“青春的旋律”。欢快的音乐、幽默的情境、欢快的节奏,使沉浸在严肃氛围中的学生一下兴奋了起来。

二、教学反思

1、反思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新课程要求思想品德教学要实现理念和教师角色的转变。当代德育的'重点逐渐由“道德教育”转向“道德学习”,即由“培养论”转向“学习论”,强调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自主的道德学习,引导学生认识自己、自己体验、自己践行。所以通过传统的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和本节课的讲授,我们应该反思教师究竟在道德教育中扮演什么角色。基于践行都交给学生自己。而教师在教学中做好学生学习教材的组织者、引导者。正如新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所倡导的“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激发道德学习的愿望”。活化教材中所蕴涵的德行精神,激发学生的道德需要焕发学生道德生命活力。

2、多媒体技术和丰富的网络资源使教师的一些教学设计得到很好地贯彻。在构思这节课时,我想设计一些情境,突出学生积极情绪的培养,衬托教学主题,活跃课堂气氛。这些思路的实现最后还是归功于网络和多媒体技术。比如演讲背景的图片就是平时上网的时候无意搜集的,上课前调节气氛的音乐和画面也来源于网络。如何结尾,我想如果这节课要成功必须要有一个新颖的结束,既突出教学主题,又符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还能使整个课堂教学有一个高潮。想了好多思路,总是不满意。无意之间上网,看了一个帖子——“大家一起来开心”满足了这一设计思路,搞了个拿来主义,课后学生和老师都反映不错。所以我觉得网络资源和多媒体技术使现代教学正发生着技术上的革命,作为老师一定要注意运用和把握。借助多媒体技术利用网络资源,扩大教学的容量,增强课堂的生动性,使愉快教学的理念能真正渗透到课堂,从而做到使教学既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

3、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探究与合作中学习,反思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我认为对于探究不能将其深化,去要求学生做什么学术研究,对于合作性学习,也不能片面地将其理解为老师提问题,学生答问题。探究性学习对于初中生来说,其目标不在于向学生灌输和传授多少知识,不在于让学生对知识的深刻性理解到什么程度,而在于使学生通过探究的过程,塑造学生的完善人格,特别是要把学生的人格、态度、情感、审美、行为等素质的发展都要纳入课程目标的范畴来考虑、实施,以实现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使学生不仅能认识自然和社会,而且能认识自己,不仅使自己能主动适应社会,而且能够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创新,成为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促进者。思想品德课尤其要突出这一点。

思品教学反思 篇七

在本课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变成为儿童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培养儿童的品德和习惯。儿童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知识和能力的发展、经验的积累,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因此教学后安排了课外探究活动,既让学生丰富了知识,又将课堂的知识带到生活中作为指导检验。当学生们在生活中获得更多知识时,又将这些知识带入课堂丰富学习。这点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指导思想:品德课来源于生活,通过交流、分析、演示、讨论、判断、评价等多种手段,将生活范例上升为理论、经验后又去检验学生生活。帮助学生获得彼此联系的、不断深化的经验和体验。教师要善于从儿童的生活中敏锐地捕捉有价值的课题,开展儿童喜欢的活动,课堂模拟情景使学生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判断得到初步的培养。学生通过个例分析、课件演示、图片讲解,明白如何避免伤害;防范意外伤害的基本方法;进一步发展自我保护的意识与技能;学会救护小常识。

探究活动关于“了解常用自救药品”的探究活动探究目的是:通过了解一些常用的自救药品,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及能力。

探究内容是:

1、创可贴的作用

2、药棉的作用

3、纱布的作用

4、红药水的作用

5、医用酒精的作用

探究形式是:

1、到学校医务室请教校医。

2、查阅相关书籍或者网站。

八年级思想品德教学反思 篇八

还学生主体地位

在课堂上,我们应该尽量将时间让给学生探究问题,而我现在还让得不够,只能是个及格的老师而不是个好老师。上不好课的根本原因在于自己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教育教学此文转自观念,思想中还有传统观念在支配着自己。其实教师应该要勇做先行者,成为学生发现问题的引导者、探求问题的启发者、解决问题的合作者,而不应该再是带着问题进课堂、留下答案出教室的灌输者。我想我还是看重自己,还没有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上。

教师应以学习者的身份参与学生质疑、讨论和辩论,把思维的空间留给学生,把活动的权利交给学生,使学生在做学习主人的意识支配下,自主探究,集思广益,从而以极大的热情,去探究未知世界,去寻找适合的答案。只有如此,学生才会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只有如此,我们的课堂才会显出生机,显出活力。

(二)

教师千差万别,学生参差不齐。我们在日常的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学习优秀教师的先进经验,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武装自己,更新教育教学此文转自观念,跟上新课改的发展要求,以先进的理念引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教学要因教师的个性、能力而异,不能搞“一刀切”,千课一律;

第二、教学要因学生的整体素质而异,不同程度的学生要因材施教,因人而教,既能使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又能使层次不一的学生不同程度上得到发展对每个学生进行自信教育、感恩教育;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学好中学思品内容;鼓励每个差生认识自我、战胜自我、超越自我。

第三、教学要因教学的环境而异。不同地方的教学环境都不一样,我们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条件和手段,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教学资源进行教学,努力提高教学成绩,实现好的教学效果。

第四、注重过程管理,提高课堂效益。每堂课要扎实、高效。做到知识、能力的全面提高;及时“温故”适时“知新”防止遗忘,做实做细复习工作,建立学习备忘录,全程监控,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第五、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突出人文关怀,发挥思想品德课的优势,提升学生思想品德、人格魅力,为学好其它科打好思想基础,做好思想支持!

思品教学反思 篇九

一、指导思想

品德与生活课,注重学生的实践与参与性、突出教学实效性,让学生通过丰富的教学活动去亲身体验、亲自感受水的重要与水资源的匮乏,从而形成自觉的、持久的节约用水的行为习惯。

二、教学背景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节约水和电是一个老话题,尽管如此,在我国依然存在着严重的浪费水电的现象。这一主题主要是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水的宝贵,了解我国缺水的现状,学习节水的方法,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能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制止浪费水的行为,在生活中能够向家人、朋友宣传节水知识、节水方法。

2、学生情况分析:

这些生活在城市里的学生,打开水龙头就有自来水源源不断地流出来,因此他们很少能感受到水资源的缺乏,很多学生没有感受过缺水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不便,所以很难理解水的宝贵。

3、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说明:

结合学生生活环境优越和年龄低的特点在进行教学时,我以让学生亲身体验为主,让学生品尝海水的苦涩、感受淡水的缺乏、体会鱼儿对水的渴望。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水资源匮乏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不便,从而让学生懂得节水的重要,激发学生自觉节水的行为。在本课的教学中,由于学生的年龄低,对相关水资源的数据还不能理解、没有相应的概念,因此我把数据转换成图片,让学生直观了解。并把相关的水量,不以升、毫升的数字出现,而是转换成学生们生活中熟知的可乐瓶,如每人每月大约用水3吨,约3000瓶水。在观看完蓝色地球图片后,我让学生品尝海水、观察河水,从而知道能被直接利用的只是很少很少的一部分(水的对比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看到淡水资源的匮乏。学生们也很少有缺水的感受,水而生命垂危的金鱼之间

做选择,让学生深刻体会水对生命的重要,并激发学生内心的“我”与“鱼”之间因缺水而引起的斗争,充分让学生感受水的重要与水资源又匮乏之间的矛盾,懂得节水是利人利己、拯救生命的唯一途径,因而让学生开动脑筋,想方设法节水,为课后自觉节水、宣传节水作准备。

4、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教师提前了解水资源相关知识,收集一些我国水资源短缺情况和节水方法的相关的资料制作成课件

(2)了解本年级学生对水的了解程度,及学生中易出现的浪费水的现象。

(3)准备海水、河水、糖、金鱼、纸杯、图片

学生准备:

学生在以往的生活中,应该说早以有了一些节水的知识,这些是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向更高一个层次迈进的基础,教师通过对学生已有认识的了解,使教学更加的`有的放矢。我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由家长同学生共同完成,在家长与学生合作完成问卷的过程其时就是一种共同学习的过程,我想,这应该对学生家长来说也是一种“教育”的过程。

节水调查问卷

(1)观察自己的日常生活,了解水的用途及浪费水的现象?

(2)节约用水的小窍门。

(3)请你写一句或几句节约用水的广告语。

三、本课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日常生活和生产建设都离不开水。

2、知道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

3、知道节约用水人人有责、了解常用的节水手段与方法。 情感态度:

1、能自觉、自愿节约用水。

2、对浪费水的现象不满。

因此我让他们吃糖口渴、然后在仅有一点点水的情况下在自己喝水解渴与救因缺

价值观与行为:

1、在思想上知道节水光荣、浪费水可耻。

2、养成用完水关紧水龙头的习惯。

3、见到浪费水电的现象,在力所能及的时候加以劝阻,并进行节水的宣传。

过程与方法:

1、 以体验式教学为主,围绕水有用、缺水、节水这条主线进行教学。

2、 教学主要以运用课件、演示、亲自体验、游戏等形式、手段进行教学。

四.教学过程设计

1、 课前参与准备

课前我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与家长共同搜集资料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对学生而言,从课前的参与过程中就开始有了情感体验。

2、 课始创设情境

通过提问:“同学们,你们一天吃几顿饭?你们知道连续多少天不吃东西人会失去生命?(70天)那你们知道人连续多少天不喝水会失去生命?(7天)”

问题由学生最熟悉的吃入手,通过提问让学生知道水比食物还要重要。

3、 了解水的用处与水资源的匮乏

(1)全班讨论:根据你的生活经验能谈谈在我们的生活中做那些事需要用到水呢,跟你同组的同学说一说,看谁知道水的用途最多? (从工业、农业、生活几方面谈,教师作补充)(回答问题的学生可以得到糖果。目的是鼓励学生并且让学生口渴)

(2)咱们日常用的水绝大部分是自来水,你们知道自来水是从哪来的?学生回答。教师出示自来水厂示意图。

(3)我们每人每月要用多少水?(每人约3吨,3000瓶。每个家庭约10000瓶。)我们学校每月要用多少水?(350吨,350000瓶。)我们北京市每月用多少水?(几千亿瓶水)(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每时每刻都在用掉大量的水,那我们地球上的水多吗?学生讨论(学生可能说多、也可能说少)

(5)出示课件(地球的全景图),这就是我们生活的地球,虽然在这个蓝色的星球上有一半儿以上的面积覆盖着水,但大部分是海水。咱们来尝尝海水是什么味道,海水能为人们做刚才咱们说的那些事情吗?

(6)你们来猜猜假如这杯水代表地球上所有的水,其中淡水有多少?能被利用的淡水有多少?把地球上所有的水和我们能直接利用的淡水一比你还觉得可用的水多吗?

(7)以你的经验,你认为中国是缺水的国家吗?北京是缺水的城市吗?

(学生可能出现说不缺的)(分组讨论)如果世界每人平均30杯水,我们中国平均每人8杯水,而北京每个人平均才只有1杯水。

(8)淡水这样少,如果有一天没有了淡水会怎样?(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出示课件

小结:看来我们的生活中真的不能缺少水。

4、感受水资源短缺、探讨节水方法。

拯救缺水的金鱼

(1)老师这里有一缸漂亮的金鱼,因为你们刚才回答问题特别积极,现在每个小组可以领养一条。(只给一点水)学生观察自己小组的金鱼。

如果你是这条小金鱼你会对人们说些什么?

它们因为缺水而生命垂危。我们每个人的杯子里都有一点水,但大家都口渴了,咱们是自己喝还是拿来拯救这些可怜的金鱼?好,那

我们就来行动吧!

(2)我们虽然能够拯救我们面前的这条幸运的金鱼,但由于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现在自然界还有很多动物、植物都因为缺水而生命垂危,我们怎样才能帮帮它们呢?(节约用水)下面谁能想出节水的好方法,我们就奖励给他水(小组讨论、组长负责)。

(3)全班交流:向大家介绍节水的小窍门

(4)我们知道节约用水,可还有人在浪费水,来看看他们的行为,咱们怎样才能帮帮他们?你们还知道有哪些浪费水的行为?出示课件。学生讨论、发言。

4、巩固学习成果

一水多用节水游戏,让学生看到节水的收获、体验节水的乐趣、增长节水知识。并通过节水游戏,让学生进行节水的思考,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实践和宣传。

感受水的重要 —— 了解水资源匮乏 —— 体验缺水的痛苦——形成节水意识 —— 探讨节水方法 —— 自愿参与节水行为——主动宣传节水知识

五、教学反思

《节约用水》一课,从以下几个环节逐步入手:第一环节,结合日常生活中节约用水、浪费用水、污染水源和遭遇停止供水的生活经历等事例,布置学生做课前调查,同时结合调查情况,制定出各种适合家庭生活实际的节约用水措施,这样做,不仅拉近了学生与教育内容之间的距离,而且使学生扩大了知识视野,将最新最真的信息带进了课堂,丰富了教学内容。而且由于调查的内容都来源于他们的真实生活,具有震撼性的说服力。更重要的是通过课前调查,学生深入触摸生活,真切感受到人类环境正遭到各种污染,缺水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活。学生在身临其境中产生直接的情感体验,得到各种能力的锻炼。可以说,自我教育已伴随着实践活动先于课堂教学产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促使学生在动情的基础上,认识得到了一个飞跃。这对学生德育教育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一米范文范文为大家整理的9篇《思想品德教学反思》,能够帮助到您,是一米范文范文最开心的事情。

最新范文

93 32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