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米范文>教师教学>教学反思

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反思(优秀4篇)

2022-09-30 19:30:51

作为一位刚到岗的教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教学,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优秀的教学反思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一秘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4篇《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反思》,如果能帮助到您,一秘将不胜荣幸。

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反思 篇一

西湖美景历来是文人墨客描绘的对象,杨万里的这首以其独特的手法流传千古,值得细细品味。

诗人驻足六月的西湖送别友人林子方,全诗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极度赞美,曲折地表达对友人的眷恋。诗人开篇即说毕竟六月的西湖,风光不与四时相同,这两句质朴无华的诗句,说明六月西湖与其他季节不同的风光,是足可留恋的。然后,诗人用充满强烈色彩对比的句子,给读者描绘出一幅大红大绿、精彩绝艳的画面:翠绿的莲叶,涌到天边,使人感到置身于无穷的碧绿之中;而娇美的荷花,在骄阳的映照下,更显得格外艳丽。这种谋篇上的转化,虽然跌宕起伏,却没有突兀之感。看似平淡的笔墨,给读者展现了令人回味的艺术境地。

通过研读文本,查阅资料,我制定了一下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理解古诗词句的意思。

3、结合本课第一首古诗感受六月西湖在晴雨之时的奇特景象,体会诗人的情感和诗句的语言之美。

教学难点:

比较两首古诗异同,体会诗人情感。

教学中,课前让学生诵读经典,为课堂创设古典诗词的氛围。一开课我就让学生回顾第一首古诗,为后文进行对比埋下伏笔。第二个环节让学生知诗人,解诗题,明白这首诗的写作背景。第三个环节进行朗读的第一道关卡,读正确、读流利、读出节奏感。第四、五个环节明诗意、有感情朗读,通过学生自学、小组交流、自我展示等方法共同理解古诗词句意思,进一步更深层次地朗读,通过朗读第二道关卡,读得有感情。到此,本节课的重点基本解决,第六个环节体会诗人情感,解决本课难点。通过师生共同探讨,对比两首古诗异同,感悟作者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并使学生的朗读更深入了一步。

课堂上,学生的读书声不绝于耳,一层层地深入文本朗读、感悟,被西湖的美景所折服,体会到了诗人对友人的眷恋之情,感受到了我们古典诗词的魅力。

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反思 篇二

40分钟,意犹未尽。

遗憾:两位同学在黑板上写了两首诗,我没充分应用。我可以这样利用(生字教学,诗歌诗眼教学,结构教学,对比教学)

问题:纪律不好,有同学上课姿势过于随便。

过程反思:

1、总结随文分步作业情况。3分钟。学生说“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写出了景色的静态美和动态美,其实“接”和“映”只是写了景色的特点,画面的重心是“无穷碧”和“别样红”。

2、点名背诗。期间纪律不好。(以后配乐背诵要在大家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情况下展开)4分钟。

3、这篇诗歌描绘了一场来去匆匆的雨,这一场突如其来的雨,会带给苏东坡什么感受呢?(爽、舒服、清凉、平静、豁然开朗)3分钟。(纪律不好)

4、这首诗歌景物众多,有哪些?这首诗歌节奏紧促,为什么呢?写一写,你觉得这首诗写得妙吗?诗人想告诉我们什么?你对这首诗有疑问吗?18分钟。

(不会写的多。因为提示少。有些同学写得很有诗意。烟雨蒙蒙中的西湖。我提示他们相关的诗句,进入情景。给时间给她们,他们会给你惊喜。)

5、在苏东坡的诗里,我们领略了雨中西湖的活泼,雨后西湖的澄净、透彻,那么大家知道艳阳高照时候的西湖,是怎样一番景象吗?(过度要自然。)1分钟。

6、这首诗歌有哪些疑问?(从而引出学过的送别诗,学生很有才情。让人惊叹:《别董大》、《送元二使安西》、《赋得古原草送别》、《赠汪伦》、《送孟浩然之广陵》)11分钟。

下节课,比较两首诗的异同,欣赏关于荷花的诗歌。选择背诵。还可以用铅笔在本子上用书法的形式写出来。可以出示。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设计新编 篇三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理解古诗词句的意思。

3、结合本课第一首古诗感受六月西湖在晴雨之时的奇特景象,体会诗人的情感和诗句的语言之美。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理解意思。

教学难点:

比较两首古诗异同,体会诗人情感。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诵读描写西湖的古诗和送别诗。

一、回顾旧知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4课《古诗两首》[板书]

1、课件出示:

A、背诵《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B、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苏轼),作者描写的是(六月)【时间】(西湖)【地点】(疾雨)【事物】急来急去的变幻景色,表现了西湖(奇特)的景色。

2、被誉为“人间天堂”的西湖的魅力不仅于此,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描写西湖奇景的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作者宋代诗人杨万里。[板题齐读]

二、知诗人,解诗题

1、我们先来了解诗人[课件出示:杨万里(1127-1206年)南宋诗人。字廷秀,学者称诚斋先生。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绍兴进士,曾任秘书监。主张抗金。诗与陆游、范成大、尤袤齐名,称“中兴四大家”或“南宋四家”。以构思精巧,语言通俗明畅而自成一家,形成了他独具的诗风,号为“诚斋体”。

杨万里学问渊博,才思健举。亦能文,对理学亦颇注意。相传有诗二万余首,现存诗四千二百余首,诗文全集一百三十三卷,名《诚斋集》,今存。]

2、我们班的学生个个都是聪明的孩子,谁来说说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

3、交流:晓,晴好的天气;净慈寺,西湖旁边的一座寺庙;林子方,诗人的朋友。

4、小结:题目告诉我们,这首诗是诗人杨万里在一个晴好的天气里在西湖边送别自己的好朋友林子方时所作。看来它不仅是一首写景诗,也是一首送别诗。[板书]

三、正确、流利朗读古诗

1、这首古诗诗句很简单,如果你能一遍读正确,我们就送给你掌声。

个别诵读。

2、如果你能流利诵读,读出节奏感,我们会送给你更热烈的掌声。

个别诵读

3、课件出示,划出节奏线齐读。

四、明诗意

1、大家都很了不起,请同学们借助工具书理解诗句意思,自己学习完后先在小组内交流。

2、集体交流,请同学到台前依次板书诗句并讲解意思。

A、毕竟,到底。四时,指四季。无穷碧,一片碧绿,无边无际,写莲叶之多,望不到头。映日,与太阳相映。别样红,与往日不一样的红,因为荷花在阳光映照下,显得特别红艳。

B、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到底西湖六月中的景色不与四季相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莲叶与天相接,无边无际,碧绿碧绿,荷花与日相映,谁曾见过这样的鲜红。)

C、找找藏在诗中的小奥妙。倒装句: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西湖六月中风光,毕竟不与四时同。夸张:接天莲叶无穷碧。对偶: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3、理解了诗意,相信你会读出更深的韵味。

个别诵读——集体诵读——尝试背诵

五、感情诵读,想象奇景

1、这么美的诗句,如果配上音乐,会给你以独特的享受,请闭上眼睛,在你脑海中描绘出这幅美景吧。师配乐诵读。

2、把你脑海中的奇景和我们一起分享吧。

六、比较异同,体会诗人感情

1、又到了展示你智慧才华的时刻了,看看谁的思维敏捷吧。

课件出示:

A、《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描写的是(六月)【时间】(西湖)【地点】(疾雨)【事物】急来急去的变幻景色,表现了西湖(奇特)的景色。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描写的是(六月)【时间】(西湖)【地点】(接天莲叶)和(映日荷花)【事物】的奇丽美景。

B、你能说说两首诗的异同吗?

交流:相同点:都描写的是西湖六月的奇景。

不同点:第一首描写的是风雨天的景色,第二首描写的是晴天;前一首描写的景物多,重点描写的是西湖之水,后一首景物少,重点写“接天莲叶”和“映日荷花”。

对比读,读出不同的感觉。

C、诗人送别友人不诉离别之情,为何写景?

交流:借景抒情,这么美的景色,希望友人留下。他们的友谊就像莲叶与荷花,就像莲叶连接着碧空,就像红日映照着荷花,互相映衬,难舍难分。这也是两首诗的不同点之一。

2、就请你把杨万里对友人的眷恋之情融入到你的朗读中,让我们感受到。

七、课后作业

1、拿起画笔,把这首诗描绘的美景画下来。

2、把这首诗变成一篇写景的文章。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设计新编 篇四

古诗内容: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意,体会表达的情感,感受意境美。

2、在创作诗与课文的比较中,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领悟一些创作的技巧,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3、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培养读背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诗意,体会表达的情感,感受意境美。

教学难点:

在创作诗与课文的比较中,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领悟一些创作的技巧,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课前准备:

课文情境图;搜集有关诗人及诗的资料

教学过程:

入境激情,师生联句

1、今天,老师要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仔细 1、听朗诵,想象作画倾听老师带来的一段文字,发挥你的想象,在头脑中挥笔作画。

师诵读译文:到底是六月中的西湖哇!风光和平时迥然不同。看哪!清波荡漾,浩淼无际,莲叶挨挨挤挤,那怡人的绿色,无边无垠,远接天际。那么水灵!

2、谁来说说你的画中有什么? 2、说话训练,描述头脑中的画面。

3、出示荷塘美景图以及译文。师:再读这精彩的 3、自由畅说:吟诗、文字,观赏这美丽的风景,同学们想干些啥呢? 唱歌,拍照……

4、“吟诗”,是个好点子!今天,让我们做回诗人,来一次龙虎师生观荷塘美景即兴联句如何? 4、即兴联句。写在白纸上,注明作者,大声朗读,贴于黑板。

师范句:

绿衣一片云中来

艳赛朝阳送暖香

二、质疑欣赏,理解古诗

过渡:大家竞相联句,真是“荷塘美景现眼前,便引诗情到碧霄”啊!说来也巧,宋朝著名诗

人杨万里也曾置身此情此景,并随即写了一首诗,让我们来看看他是怎么写的。

1、出示古诗。范读。 1、听范读。

2、学生练读

师:全诗共二十八个字,我相信经过认真的练 2、练读—指名读—齐习,你们一定能把它读得正确、流利。 读

师:谁愿意展示一下自己美妙的读书声?

3、研读古诗。 3、结合课前搜集的资

师:同学们一下子就把诗句读得这么流畅,真 料和工具书,自学古

是好样的!接下来,请大家带着欣赏、探究的 诗。(质疑、欣赏)

眼光,利用手中现有的资料,研读诗句,看看

能读懂什么,碰到的问题,可以在小组中讨论,

解决不了的等会在全班讨论解决。

4、交流自读收获 4、交流

师:请大家交流一下各自的阅读收获,以及想 理解诗意,描述杨万里和伙伴们一起讨论解决的疑惑之处! 在送别林子方时,到底看到了什么。在质疑讨论中,加深理解。

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师:把你们各自的感受用动情的朗读,恰当的 5、练读-个读-齐读

身体语言表达出来吧!

三、完成创作,比较感悟

西湖的夏日美景,让杨万里的一首佳作浑然天

成,今天,就着大诗人激起的豪情,让我们也 1、欣赏图画,在前面联

写诗填词吧,黑板上的 诗句可以选用。 的基础上完成自己的创

1、指导学生在音乐中创作。 作诗。

2、交流创作

师:有些同学已有佳作初成,不管你完成了 2、实物投示学生诗作,

几句,我们都渴望分享你的喜悦! 小作者朗读简介。

3、比较感悟。

师:有比较才有进步。让我们一起来读读某 3、比较感悟(可小组讨

同学的诗,再读读诗人的诗,以公正的眼光 论,从对仗、压韵、用

说说它们优于对方或逊于对方之处。 词的准确优美等方面比

较,感受古诗的艺术美、意境美和技巧。)

激励学生,回归诗作

大家说得很有道理,课后都试着把自己的诗作与诗人的诗作比较一下,然后写一写你的

4、起立,背诵《晓》诗启发和收获,自古“长江后浪推前浪”在吸取古人营养的基础上,我们的同学一定能写出更优秀的作品,相信新一代的“李白”“杜甫”将在你们中诞生!最后,让我们再次领略杨万里这首诗的美妙吧!

总结谈话,拓展延伸

同学们,骄阳似火中吟诗,它是你解渴的一

杯清茶;月圆人欢时吟诗,它是你抒情的一

枝好花;烦恼萦绕时吟诗,它是你消愁的一

曲笙歌。就让我们在诗文化的浸润中茁壮成长,营造出属于自己的碧海蓝天!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一秘为大家带来的4篇《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反思》,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最新范文

93 2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