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米范文>教师教学>小学教案>二年级教案

《除法》教案【优秀5篇】

2023-10-21 08:39:12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辛苦为朋友们带来的5篇《《除法》教案》,希望能够给您提供一些帮助。

数学教案:除法 篇一

教学内容:

p5.第1--4题

教学目标:

进一步掌握除法的验算方法,学会用乘法验算除法。培养解决问题之后进行反思的意识。和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

教学过程:

一、练习指导

1、练习一。1

独立尝试进行口算,再指名汇报得数。

教师选择其中几题要求说出口算方法。

2、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出示题目:93÷3 85÷4 46÷2 67÷3

尝试练习,并指名板演。

交流评析,要求口述算法。

3、练习一。3

出示表格题,引导理解题意。

学生独立完成。

班级汇报交流。

二、基本训练

1、 学校买了68只皮球,借出13只,剩下多少只皮球?把剩下的皮球平均借给5个班级,每个班级能借到多少只?

(读题后引导学生分析题目,能从条件入手正确解答。)

2、学校买了68只皮球,借出13只。把剩下的皮球平均借给5个班级,每个班级能借到多少只?

(读题后引导学生将以上2题进行对比,找出其异同点,并引导学生正确分析,正确解答。)

3、练习一。4

独立审题后学生尝试解决这两个问题。

组织交流,重点讨论第二个问题是怎样解决的。

三、全课总结

四、拓展练习:

p6.思考题。

五、作业:

p5.2、4

小学三年级数学《除法》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的过程,弄清算理,掌握算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养成自觉验算的习惯。

2、在具体的情境中估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位数,增强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3、在独立思考、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习的主动性以及合作、交流的意识,产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经历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的过程,弄清算理,掌握算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在具体的情境中估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位数,增强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教具准备:

口算卡、小黑板。

一、复习导入

1、口算

202 242 404

204 244 405

同时指名两位学生板演:637 525

集体订正时让板演的学生说说商为什么与被除数的个位对齐。

2、创设情境,以旧引新

谈话:同学们,今天食堂买来一些鸡蛋(出示挂图并把每千克鸡蛋4元改成2元),从图上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根据这两条信息,你能解决什么问题?怎样列式?

⑴估算:你能帮食堂阿姨估算一下,312元大约能买多少千克鸡蛋吗?

先独立估算,再同桌交流。

集体交流:你估算的结果是几百多?

⑵学生独立计算,教师指名板演。

⑶问:计算的得数是多少?你是怎样计算的?

⑷小结算法:强调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

二、教学新课

1、引入新课:假如每千克鸡蛋4元,请你估算一下,312元能买多少千克鸡蛋呢?同桌两人交流估算的结果。

你是怎样估算的?

2、自主探索,理解3124的计算方法和书写方法。

⑴独立探索:填写第3页的方框。

⑵小组讨论:把你的想法与组员交流,看意见是否一致。

⑶汇报交流,理解掌握。

①选一组学生的竖式,说说是怎样计算的。

②其他小组有不同意见可以体温,进行答辩。

③重点讨论:商的首位7应写在什么位置上,为什么?

⑷检验刚才的估算结果。

3、小结计算方法:这道除法计算时有何特点?把两题比较,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为什么第1题的商是三位数,而第2题的商是两位数?

4、揭示课题。

三、组织练习

1、想想做做1

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

组织交流,说说是怎样算的。(重点检查除的顺序及首位商的书写位置。)

2、想想做做2

为了减少计算中的错误,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小结:除了计算认真仔细,还要养成自觉验算的习惯。

出示第2题,每组练习一题,并验算。

集体订正。

3、想想做做3

仔细观察,同桌互相说说每题的商是几位数,再集体交流。

组织交流,计算时你发现了什么?两题的商哪一个大一些?

4、想想做做4

回忆这些图形的名称,同桌交流,并讨论计算边长的方法。

独立列式计算,集体订正时说说是怎样列式的。

问:你发现这三题的计算结果怎样?(渗透被除数不变,除数大商就小的规律。)

5、想想做做5、6

让学生独立理解题意,解决问题后再进行交流。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同学们通过自己动脑,与同伴密切合作获得并掌握了除法的新知识,你能告诉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新本领吗?还要提醒同学们在计算时应注意什么吗?

五、作业

数学教案:除法 篇三

一、观察算式,揭示规律

出示下列三组题。

42÷6= 72÷8= 72÷4= 7×6= 8×9= 18×4=自己任选一组进行解答。

通过做题你能发现什么?

学生汇报发现的问题。

教师小结引出课题:通过同学们的认真观察,我们发现商和除数相乘,结果等于被除数。这样我们就可以用商和除数相乘的方法来验算除法计算得对不对。这节课我们来学习除法的验算。(板书课题)

二、计算应用,内化新知

1. 出示例6:441÷7=请同桌二人合作,一人计算得数,另一人验算,看是否正确。

教师有针对性地展示几个同桌计算的结果。

2.教师反馈,小结。验算时,先在竖式的右边写上“验算:”,然后把商写在上面,除数写在下面,列出乘法竖式。在今后做题时,凡题里要求验算的,要写出验算的竖式,没有要求验算的,也要用口算或在草稿纸上用笔算进行验算。3.初步练习:做练习十二的第1题。做完后让学生汇报验算的方法。4.小组合作,学习例7。出示例7: 2463÷5=(1)小组合作,计算例7,有问题或有什么新发现可以提出。(2)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2469÷5=943……4(3)学生观察、比较两种验算方法,哪一种正确。(4)汇报有余数的除法该如何进行验算。(5)教师小结:验算有余数的除法,要把商和除数相乘,再加上余数。5.提高练习。完成练习十二的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说出验算的过程。三、练习与质疑

1.完成“做一做”的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指名进行板演,集体订正。

2.做“做一做”的第2题。让学生快速说出得数,并说出是怎样想的?

3.算算对不对。多媒体出示(或小黑板)。

小明家搬了新家买了一些东西,爸爸让小明算出每样东西的单价,请你帮小明检查一下他算的对不对?

6把椅子共1080元,一把椅子170元。3个电扇共453元, 一个电扇153元。……四、看书质疑,全课小结。五、课堂作业

完成练习十二的第3、4题。板书设计:

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主要是为了让学生理解除法的验算的方法。

一、复习沟通,建立与新知识间的联系。

教学开始首先出示三组题目,通过计算一是起到复习的目的,另外让学生初步感知乘除法之间的关系,从而引出课题,让学生知道用商和除数相乘的。方法可以验算除法。

二、自主探索,悟出方法。

学生知道怎样验算的方法后,其他的知识基本上是已学过的知识,比较容易掌握,所以例题就放手让学生自己完成,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进行归纳总结,特别是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这是这节课的难点,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探索、交流、汇报、质疑,明白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教师重点强调商和除数相乘还要加上余数才等于被除数。

三、应用练习,巩固提高。

在练习的设计上,注意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应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除法》教案 篇四

第三单元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乘除法以及解简易方程,学习了分数乘法知识的基础上,学习分数除法和比的初步知识。这些知识为学生学习分数除法打下了基础,学习本单元的知识对加深学生对计算方法的理解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有很好的作用。教材内容包括:分数除法,解决问题,比和比的应用。这些知识都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的重要基础,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一方面基本上完成了分数加,减,除的学习任务,比较系统地掌握了分数四则运算;另一方面又开始了比的初步知识的学习,为后面学习百分数和比例提供了基础。两方面的收获,都将在进一步的学习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景中,感知分数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用口算或笔算的方法进行分数除法的计算。

2、使学生学分用分数除法来解决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

3、理解比的意义和比的基本性质,知道比与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能正确地求比值和化简比,能运用比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景中感受学习数学的价值。

【单元教学重点】

1、分数除法的计算;

2、分数除法问题的解答;

3、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理解与运用。

【单元教学难点】

1、理解分数除法计算法则的算理;

2、比的应用。

1、分数除法

【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指导并初步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能正确地计算分数除以整数。

2、使学生理解整数除以分数的算理,掌握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并培养学生的推理归纳能力。

【教学重点】

1、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

2、学会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并能应用法则正确计算。

3、一个数除以分数的算理。

4、掌握分数除法的统一法则。

【教学难点】

1、学会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并能应用法则正确计算。

2、引导学生推导出整数除以分数的方法。

3、对于一个数除以分数的算理的理解。

第一课时      分数除法的意义和分数除以整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

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分数乘法,掌握了它的意义和计算法则,并用它解决了相应的实际问题。这节课开始老师将和你们一起去逐步探究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还要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本节课我们先探究分数除法的意义和分数除以整数。

二、新知探究:

(一)分数除法的意义

1、出示例1的教学挂图,让学生看图观察图意,指名口答图意和应该怎样列式。

2、你能把上面的问题改编成用除法计算的问题吗? (学生独立思考,口答问题和列式)

3、100g= 1/10kg,你能将上面的问题改成用kg作单位的吗 (引导学生将整数乘除法应用题改变成分数乘除法应用题)

4、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整数乘除法的问题和改写后的问题,分析得出整数除法和分数除法的联系以及分数除法的意义。

5、练习:课本28页做一做。学生独立练习,订正时让学生说明为什么这样填。

(二)分数除以整数

1、小组学习活动:

问题⑴把一张纸的4/5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张长方形纸的几分之几?

问题⑵把一张纸的4/5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张长方形纸的几分之几?

[活动要求]

①先独立动手操作,再在组内交流,

②讨论:通过折纸操作和计算,你发现了几种折纸方式,每种方式应怎样列式计算?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2、汇报学习结果:

3、学生独立阅读教材

4、归纳总结:这节课你们学会了什么?

指导学生归纳出:分数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整数,等于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

三、巩固与提高

①把7/8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多少?什么数乘6等于3/17?

②如果a是一个不等于0的自然数,1/3÷a等于多少? 1/a÷3等于多少? 你能用一个具体的数检验上面的结果吗

四、课后作业

练习八第1、2、3题

五、板书设计:

分数除法的意义和分数除以整数

例1.100×3=300(ɡ)          1/10×3=3/10(㎏)

300÷3=100 (ɡ)        3/10÷3=1/10(㎏)

300÷100=3(盒)        3/10÷1/10=3(盒)

例2. 4/5÷2=4÷2/5=2/5     4/5÷2=4/5×1/2=2/5

4/5÷3= 4/5×1/3=4/15

第二课时 一个数除以分数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上节知识

1、怎样计算分数除以整数?

2、口算下面各题

1/6÷3         4/7÷2       3/5÷2    6/7÷2

二、探究新知

教学例三

1、 出示例三  小明2/3小时走了2千米,小红5/12小时走了5/6千米,谁走的快些?

2、 指导列式

(1) 谁走得快是比两人的什么?(速度)

(2) 怎样求二人的速度?(自己列出算式,并与你所在的小组的同学交流你的算式及列式依据)

(3) 汇报并板书:小明平均每小时走2÷2/3

小红平均每小时走5/6÷5/12

(4) 你能直接求出这两个算式商的大小吗?(不能)

(5) 你会求出这两个算式的商吗?为什么?(不能,因为除数是分数)

我们这一节就来探究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的方法(板书:一个数除以分数)

3、 探究计算法则:

探究计算2÷2/3

(1) 指导学生画线段示意图:

①你能用线段图表示这道题的信息吗?试试看(由于用2/3小时行2千米,求1小时行多少千米,学生在画图时有一定困难,画图前可让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a、2/3小时表示什么?(1小时的2/3)

b、2/3小时行驶的路程和1小时所行路程有什么关系?(2/3小时行的路程=1小时所行路程的2/3即:1小时所行路程的2/3是2千米)

此时学生就可根据乘法应用题画图的方法画出线段图了。

②把你的画图与同组同学交流一下,看是否相同。如果不同,比比谁的画图能更好的反映信息。

③打开教材第30页,看看你们的图与教材的图是否相同。

(2) 探究怎样计算2÷2/3

独立阅读教材第30页,体会教材中的推导过程,并在小组内说一说

(3)师生互动

师生共同探究计算过程,分析算理

① 1小时走多少千米就是求3个1/3小时走多少千米,必须先求1个1/3小时走多少千米

② 由2/3小时行2千米,即2个1/3小时行2千米,可求1个1/3小时走多少千米,也就求2千米的1/2是多少 ?  2×1/2

③ 3个1/3就行2×1/2×3千米

④ 由此推出2÷2/3=2×1/2×3

⑤ 由于1/2中的分母2和第三个因数恰好是原来除法算式中的数,为了便于分析,可用乘法结合律让它先算,即

2÷2/3=2×1/2×3=2×(1/2×3)=2×3/2

⑥ 分析2÷2/3和2×3/2的特征,你们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得出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4、 你们能用这个规律计算5/6÷5/12吗?试一试,并把你的计算与同组人交流。

三、课堂练习:

1、教材第31页“做一做”

2、练习八第4题

四、板书设计:

一个数除以分数

2÷2/3=2×1/2×3=2×3/2=3(千米)

简写:2÷2/3=2×3/2=3(千米)

5/6÷5/12=5/6×12/5=2(千米)

第三课时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1、 一个数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应怎样计算?

2、 计算:

24÷5/6      2/3÷3/4      5/7÷25/14

二、 探究新知:

1、 教学例4(1):混合运算应用题

小红用长8米的彩带做了一些花,每朵花用2/3米的彩带。他把其中的4朵送给了同学,小红还剩几朵花?

(1) 讨论问题

① 你从题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② 要求小红还剩几朵花,先应求什么?

③ 怎样列式?

(2) 讨论要求:

① 先在小组内讨论问题

② 独立列算式,并在小组内交流

(3) 汇报讨论结果并板书

8÷2/3-4

=8×3/2-4

=12-4

=8(朵)

答:小红还剩8朵花。

2、教学例四(2)四则混合运算题

(2)计算1/5÷(2/3+1/5)×15

①先按运算顺序计算出题目的得数

③ 在上面的算式里。如果要先计算(2/3+1/50×15,就要用到中括号。在用到中括号后,就成了新算式,试一试,写出这个新算式。学生写出后教师板书:

1/5÷[(2/3+1/5)×15]

(1) 先议一议运算顺序,再独立计算,并在小组内交流。

(2) 议一议:一个算式里,如果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应怎样计算?

(3) 在学生充分讨论归纳后,教师板书:

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三、 课堂练习:

四、 教科书第34页“做一做”

五、 板书设计: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8÷2/3-4              计算:1/5÷(2/3+1/5)×15

=8×3/2-4                 计算:1/5÷[(2/3+1/5)×15]

=12-4                        =1/5÷[(10/15+3/15)×15]

=8(朵)                     =1/5÷[13/15×15]

=1/5÷13

答:小红还剩8朵花。            =1/65

一个算式里,如果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

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第四课时    混合运算练习题

练习内容:教科书第36页内容

练习过程:

1、 由学生独立完成

2、 在小组内探讨交流

3、 汇报应用题解题思路(在全班内)

第2节

解决问题

2.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掌握分数除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应用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能熟练地列方程解答这类应用题。

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分数除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加深对分数除法应用题的理解,学会用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解答“稍复杂的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会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

2、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

3、会解答“稍复杂的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

4、掌握列方程解答文字题的分析方法。

5、能用方程解答分数除法应用题。

【教学难点】

1、解答“稍复杂的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

2、如何分析数量关系。

【教学实施】:

第一课时

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说一说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计算25/36÷30

3、用等式表示下列数量关系

① 鸡的只数是鸭的3/4

② 女生是男生的一半

③ 梨重量的3/5相当于苹果的重量

④ 儿童体内的水分占体重的4/5

二、探究新知:

1、出示教材例1的条件和问题

根据测定,成人体内的水分约占体重的2/3,而儿童体内的水分约占体重的4/5。

小明体内有28千克水分,小明的体重才是爸爸的7/15,小明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2、设疑讨论

问题:①题中有几个等量关系?各是哪两个量之间的关系?

②所求问题在哪个或哪几个等量关系中?

③哪个等量关系中只有所求问题是未知的?

④找出这个关系式后用线段图表示它们的数量关系

分组讨论后,汇报讨论结果

教师板书:

小明体重×4/5=小明体内的水分质量

?×4/5=28

师:如果用方程解这道题,你会吗?试一试

(学生独立解答并汇报结果)

1、爸爸体重是多少千克?(学生分组讨论完成)

讨论设疑①爸爸的体重在哪一个关系式里?写出这个关系式

②怎样用线段图表示它们的关系。

③如果用方程解答这道题该怎样做?

(学生讨论结束后独立完成 后,让组长检查后汇报,教师板书

2、学生独立阅读教材并填充教材。

④课堂练习

(1)教科书第38页“做一做”

(2)一条裤子75元,是一件上衣价格的2/3。一件上衣多少元?

四、板书设计:

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

例一:

解:设小明的体重为x千克   解:设爸爸体重为x千克

4/5x=28                    7/15x=35

x=28÷4/5                   x=35÷7/15

x=35                        x=75

答:小明体重35千克。           答:爸爸体重75千克。

第二课时

稍复杂的“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

一、复习

写出下面数量关系(用等式)

(1)裤子价钱是上衣的2/3

(2)裤子的价钱比上衣少1/3

二、探究新知

教学例二

爱华小学的同学非常喜欢课外兴趣小组,他们学校参加美术小组的有25人,比航模小组人数多1/4,算一算,航模小组有多少人?

1、讨论设疑

(1) 题中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条件和问题)

(2) 怎样用线段表示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

(3) 问题和条件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4) 这道题用什么方法解答?理由是什么?

2、讨论要求

① 将4个问题在小组内充分讨论

② 由组长或小组学生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3、学生独立解答

4、由组长汇报检查并汇报解法过程。

三、课堂练习:

1、 教科书练习十第4题

2、 小红家买来一袋大米,吃了5/8,还剩15千克。这袋大米重多少千克?

3、 修一条公路,修了200米,还剩2/3没有修。这条路长多少米?

四、板书设计:

稍复杂的“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的应用题

问题参加运算,用方程简单

解:设航模组有x人

x+1/4 x =25             (1+1/4)=25

5/4x =25                     5/4x=25

x =25÷5/4                   x=25÷5/4

x=20                        x=20

答:航模组有20人。

3.比和比的应用

【教学目标】

1、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各部分名称,能正确地读写比,并会正确地读比值。

2、理解比的基本性质,掌握化简比的方法。

3、学会并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运用这个知来解决一些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1、比的意义。

2、理解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3、比的基本性质。

4、会运用商不变的性质或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5、理解按一定比例来分配一个量的意义。

6、根据题中所给的比,掌握各部分量占总数量的几分之几,能熟练地用乘法求各部分量。

【教学难点】

1、理解比的意义,建立比的概念。

2、理解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3、理解比的基本性质,掌握化简比的基本方法。

4、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一课时   比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电脑课件呈现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顺利升空的影像资料。(或实物投影出示课文插图)

画面呈现联合国国旗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

师:根据杨利伟展示的两面旗都是长15cm,宽10cm。你可以提出什么问题,怎样解答(分组讨论并汇报讨论结果)

二、课堂实施:

(1)比的意义:

师:在长和宽的关系中,我们可以把15÷10和10÷15换成另一种说法。就是长和宽的比是15比10,宽和长的比是10比15。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新的知识。(板书课题)

师: 这是一组同类量之间的比,不同类量之间也可以比  如“神舟”五号进入运行轨道后,在距地350千米的高空作圆周运动,平均90分钟绕地球一周,大约运行42252千米。我们也可以用比来表示路程和时间的关系。

路程和时间的比是42252比90。

由此可以推出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2)比的写法: (学生自己独立阅读教材,掌握比的写法)

(3)比中各部分的名称:

师:比是除法的另一种表示方法,当除法写成比后,各部分的名称就发生了变化,请同学们在教科书中查出比各部分的名称。

(4)比的另一种写法: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两个数的比也可以写成分数形式。例如:15:10也可以写成15/10,仍读作“15比10”。(5)讨论比、分数和除法的关系 (分组讨论并汇报)

三、课堂练习:教科书第44页“做一做”

四、板书设计:

比的意义

同类量:                            比的写法:

长和宽的比是15比10,         15比10写作:15:10

宽和长的比是10比15。         10比15写作:10:15

不同类量:

路程和时间的比是42252比90    42252比90写作:42252:90

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第二课时  比的基本性质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除法的基本性质

2、分数的基本性质

二、新授:

1、探究比的基本性质

以6:8=6÷8=6/8为例

(1)比较和除法的关系:

6÷8=(6×2)÷(8×2)=12÷16

6:8=(6×2):(8×2)=12:16

6:8=(6÷2):(8÷2)=3:4

6÷8=(6÷2)÷(8÷2)=3÷4

(2)学生探究比和分数的关系

(3)归纳比的基本性质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叫做比的基本性质。

2、比的基本性质的应用题——化简比

(1)教学例1

“神州”五号搭载了两面联合国旗,一面长15厘米,宽10厘米,另一面长180厘米,宽120厘米。这两面国旗长和宽的最简单的整数比分别是多少?

最简比的条件:①两个整数

②互质数

15:10=(15÷5):(10÷5)=3:2

(为什么除以5)

180:120=(180÷__):(120÷__)=:应除以什么数?

归纳:把一个两项都是整数的比化成最简比的方法是(给它们同除以它们的最大公约数)

(2) 把下面各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1/6:2/9          0.75:2

1/6:2/9=(1/6÷18):(2/9÷18)=( ):( )

(比内含分数,应先取分母,乘什么?)     (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0.75:2(比中有小数,设法变整数)

方法1、

0.75:2=(0.75×100):(2×100)

=75:200

=(  ):( )

方法2、

0.75:2=(0.75×4):(2×4)

=3:8

三、指导学生做教科书第46页“做一做”

四、板书设计:

比的基本性质

以6:8=6÷8=6/8为例

(1)比较和除法的关系:

6÷8=(6×2)÷(8×2)=12÷16

6:8=(6×2):(8×2)=12:16

6:8=(6÷2):(8÷2)=3:4

6÷8=(6÷2)÷(8÷2)=3÷4

15:10=(15÷5):(10÷5)=3:2

(为什么除以5)

180:120=(180÷__):(120÷__)=:应除以什么数?

第三课时   比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2   按1:4的比配制了一瓶500毫升的稀释液,其中浓缩液和水的体积分别是多少?

1、分析题意:条件:浓缩液和水的和500毫升

浓缩液和水的比1:4

问题:水?毫升       浓缩液?毫升

2、启发学生解决问题   方法可能有以下两种

一、总份数:4+1=5

每份数:500÷5=100(毫升)

各份数:100×4=400(毫升)

100×1=100(毫升)

答:略

二、总份数4+1=5

各份数500×1/5=100(毫升)

500×4/5=400(毫升)

答:略

教师小结:比的应用主要是按比例分配,即把几个数的和按照它们之间的比分开来,其特征为:

1、问题特征   条件:两数(或几个数)之和

两数(或几个数)之比

问题:求两个数(或几个数)

2、解法特征:

解法一     ①求总份数

②求一份数③求各份数

解法二     ①求总份数  ②求各份数

三、课堂练习   教科书第49页“做一做”

四、板书设计:

比的应用

一、总份数:4+1=5

每份数:500÷5=100(毫升)

各份数:100×4=400(毫升)

100×1=100(毫升)

答:略

二、总份数4+1=5

各份数500×1/5=100(毫升)

500×4/5=400(毫升)

答:略

《除法》教案 篇五

一   乘除法

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感知乘除法计算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汇总的运用,初步形成从数学的角度观察周围事物的意识。

2、探索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及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百以内)的口算方法和一位数整除整十、整百、整千数及两位数的口算方法,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能正确进行计算。

3、经历从实际情况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用乘除法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的能力。

4、在具体的情境中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

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及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的口算;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及两位数的口算。

2、难点: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乘法及一位数除两位数的除法口算。

单元课时安排:        7课时

小树有多少棵(1)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结合具体情境,在讨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结合具体情境,在讨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用具:挂图、数字卡片。

教学设计:

一、 情境引入:

同学们,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大家一进校园就会看到花坛里盛开着美丽的鲜花,它在装点着我们美丽的校园,这么美的环境大家喜不喜欢。(喜欢)要有美丽的环境,就需要花草树木。

二、探索新知:

出示挂图,大家看一看,这里有什么?

1、仔细观察并说出图意。

2、谁能根据这幅图提出问题?

3、试着解决所提问题。

引出:20×3=

4、讨论算法。

20+20+20=60       2×3=6,20×3=60•••••

三、拓展应用:

1、 3×2           5 × 4           6×7

30×2          50×4            6×70

300×2         500×4           6×700

你发现了什么 ?

2、香蕉每堆200根

小象每天吃60根。

大象每天要吃90根。

⑴、3头小象吃一堆香蕉,够1天吃吗?

⑵、1头大象一个星期要吃多少根香蕉?

⑶、你还能提吃哪些数学问题?

四、小结

在这节课中,我们学习了什么新知识?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比较简便?

五、作业:

作业本中的作业。

课后反思:

需要多少钱(2)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经理多种算法交流的过程,并能正确地计算。

2、结合具体情境,能用乘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重点:能计算一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教学难点: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教具准备:挂图、幻灯、小黑板。

教学设计:

一、 情境导入:

暑假里,有三个小朋友,来到了美丽的大海边。出示挂图:同学门自己观察这幅图把你看到的说给同桌听一听。

二、探索新知:

1、描述情境图,并根据图提出问题。

2、小组交流各自的问题,并试着解决问题。

3、引出:买3个游泳圈需要多少钱?

(1) 列式计算,小组交流。

引导学生根据问题独立列出乘法算式:12 × 3  =

(2)全班交流算法。

组织学生交流计算方法,学生们可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

4、解决问题:买3个球需要多少钱?

每个学生先独立列出乘法算是,尝试解决,再交流、汇报。

5、引导学生说一说怎样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

三、拓展应用:

1、13×3    70×5    24×2     15×3

31×3    34×2    24×4     13×5

2、

⑴、一共有多少块饼干?

⑵、每个小朋友15块,分给6个小朋友,够分吗?

四、小结

在这节课中,你学会了什么?要注意什么问题?

五、作业:

作业本中的相关作业。

课后反思:

练习一(3)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对整十、整百、整千及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能较熟练口算整十、整百、整千及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

2、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体会教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进一步巩固对整十、整百、整千及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能较熟练口算整十、整百、整千及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

教学难点:解决教材第7页第7、8两道综合性较强的生活实际问题。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开火车练口算。教师用口算卡在全班开火车做整十、整百、整千数及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练习,抽查学生对此口算的方法是否掌握。

2、教材第6页第1题。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独立完成,全班订正时抽取几题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口算方法。

3、教材第6页第3题。学生独立思考填写“〈”“〉”或“=”,组织学生交流,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教材第6页第2题。先让学生自己独立理解题意并解答第一问,组织交流后再开始第二个环节“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教材第6页第4题。寻找本题中的数学信息,学生独立解决题中提出的四个问题,组织学生对前三个问题进行汇报,说一说是根据什么信息来解决问题的。第四题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可以分小组进行讨论,合作解决。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设计不同的购买方案。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1、教材第7页第6题。寻找本题中提供的数学信息,学生说一说“3倍”“2倍”的含义,学生列式解答。

2、教材第7页第7题。

(1)引导学生了解题中的数学信息,明确题意。

(2)小组讨论交流:怎样检查交来的钱数对不对?

(3)列式解答。

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学会了一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口算,我们还要积极运用它来帮助我们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教材第7页第8题。

(1)创设情境:求教师和同学们共80人去参观科技馆,怎样租车合算?

(2)了解题目中的数学信息。

(3)小组学习,共同研究设计方案,然后汇报交流。

(4)组织学生从“省钱”的角度讨论“哪一种租车方案最合算?”

2、教材第7页第5题学生独立作业。

五、作业:

作业本上的相关作业。

教学反思:

参观科技馆(4)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提倡算法的多样化。

2、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会合作学习。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教学难点:算法的多样化;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会合作学习。

教学用具:挂图、数字卡片、小黑板。

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水平也在迅猛的发展。我们先进的社会,科技水平到底发展到什么程度?还有哪些领域还有待我们继续开发?你们想了解吗?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到科技馆去参观。

二 探索新知

1、读题,求“平均每辆车坐多少人?”可以怎样列式,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学生列出“60÷2”的算式后,引导学生思考怎么计算。

3、组织学生交流各自的想法。

(提倡算法多样化)

三、 拓展应用

1、 60÷3      200÷5      240÷8      120÷4

560÷7     900÷3      180÷6      270÷9

2、  一包糖共80块。分给2人, 平均每人……

人   数 平均每人分到的块数

2 80÷2 =

4

8

你发现了什么?

3、这本书共170页,我已经看了90页。

⑴、还剩多少页每看?

⑵、剩下的书,要在4天内看完,平均每天看多少页?

四、总结:

通过前面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五、作业:

作业本上的作业。

课后反思:

植 树(5)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提倡算法的多样化。

2、结合具体情境,用除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提倡算法的多样化。

教学难点:结合具体情境,用除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用具:挂图、幻灯、小黑板。

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秋天到了。秋天师播种的季节,为了今后我们的生活处处充满绿色,今天我们就要去进行植树活动。

二、 探索新知

1、出示挂图,观察图片,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解决“每组3人,可以分多少组?”可以怎样列式,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学生列出“36÷3”的算式后,引导学生思考怎么计算。

3、组织学生交流各自的想法。

(提倡算法多样化)

三、拓展应用

1、 46÷2      84÷4      630÷9      96÷3

66÷3     100÷5      720÷8      48÷2

2、

7元  12元          84元

⑴、一双鞋子的价钱是一副手套的几倍?

⑵、一双鞋子的价钱比一副手套贵多少倍?

⑶、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3、在     里填上“>”“<”或“=”。

48÷4     84÷4             720÷8      720÷9

24 × 3     24 × 2             26÷2       26 × 2

四、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一位数除两位数的除法计算,可以先用除数去除被除数中整十的部分,再去除被除数的个位数,然后把两次除得的结果合起来。如果有道理,也可以用你喜欢的其他方法来计算。生活中有很多问题的解决都要用到我们今天学到的知识,同学们要做一个有心人,下课后,我们可以试一试用今天学到的知识还能解决哪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五、作业:

作业本上的作业。

课后反思:

练习二(6)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及两位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2、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同时发展学生运用除法口算的相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及两位数的口算方法练习。

教学难点:选择适合的方法正确熟练地口算一位数整除整十、整百、整千数及两位数的除法。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星期天,妈妈到超市采购了很多物品。(出示妈妈采购的物品及每样物品所用的钱数)

1、学生从图上了解妈妈采购的物品及每样物品所用的钱数。

2、根据以上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出示信息提出并解决除法问题。

2、全班交流:你们学习小组提出了哪些除法问题?是怎样解决的?

3、交流计算方法:重点交流你是怎样计算48÷2=24和90÷6=15两道算式。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1、出示口算训练卡片,教师引导学生做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及两位数的口算训练,适当抽几题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计算的?”

2、教材第12页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发现了什么。

3、教材第12页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

4、教材第12页第3题。先让学生独立理解题意,解决问题,然后再交流、反馈。

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今天我们进一步练习了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及两位数的口算,并且运用这些知识解决了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五、作业:作业本上的作业。

教学反思:

复习(7)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一位数乘除整十数、整百数、整千数及两位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计算,进一步理解乘除法之间的联系。

2、提高学生灵活运用乘除法口算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进一步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复习巩固一位数乘除整十数、整百数、整千数及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在计算过程中理解乘除法之间的联系。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星期天,一群同学一起到科技馆参观(出示相关的数学信息)

1、学生找数学信息:每张门票8元,一共花了80元。

2、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一共有多少名同学?80÷8=10(人)

3、变幻信息及问题:每张门票8元,10人一共花了多少钱?

4、学生独立解答:8×10=80(元)

5、观察“80÷8=10”和“8×10=80”这两个算式,问:你们发现了什么?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学生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全班交流:三个数8、10、80,用8和10相乘得80,用80除以8得10,用80除以10就得8,乘除法运算刚好相反。

2、根据以上规律尝试写出几组相关的算式并在小组内交流。

3、教材第12页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交流自己是怎样想的?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1、教材第13页第7题:填表

学生先独立填表,再交流订正,说说自己是怎么算的。

2、教材第13页第6题,学生独立完成。

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1、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回顾总结,想一想:“自己有什么收获?”

2、教材第13页第5题。

独立完成。你是怎样判断两个算式的大小的?

五、作业:

作业本的作业。

教学反思:

上面内容就是一米范文范文为您整理出来的5篇《《除法》教案》,希望对您有一些参考价值。

最新范文

72 42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