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米范文>教师教学>幼儿园教案>大班教案

幼儿园大班环保活动教案(优秀7篇)

2024-02-29 11:08:44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可爱的小编为家人们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大班环保活动教案(优秀7篇),欢迎阅读。

幼儿园环保的教案 篇一

活动目标:

1、在游戏的情景中,激发幼儿说话的'兴趣。

2、通过活动懂得不乱扔垃圾。

活动准备:

木偶(小兔,小猴)糖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1. 宝宝:你想到那里去玩?妈妈带你去(幼儿自由讲)

2. 律动:跟着妈妈走走(边开边自由讲讲看到了什么?可讲教室环境)

公园到了,我们到草地上坐会。

(二)基本部分

1、 小朋友猜猜,今天会有什么小动物到公园里玩?幼儿自由讲各种动物

2、 木偶表演

a.小猴“今天,天气真好,到公园去玩,这个香蕉真好吃”(吃香蕉,随手一扔,下场)

b.小兔“公园真好玩,唉呦!谁扔的香蕉皮呀?

提问: a、 小兔怎么了?

b、怎么会摔交的?(快帮小兔揉揉)幼儿自由对小兔讲讲安慰的话

c、是谁扔的香蕉皮?

d、那,香蕉皮应该扔那?

快把小猴叫出来对他说(小猴,不要乱扔垃圾,要扔到垃圾箱里)幼儿学说。

木偶表演

现在小猴怎样了?(不乱扔垃圾了)

3、分糖 幼儿每人一颗 观察是否有幼儿将糖纸扔到地上

(三)结束部分 不早了,我们开汽车回家了

音游《汽车开来了》。

幼儿园大班环保活动教案 篇二

【活动目标】

1、知道“3月12日”是植树节。

2、通过活动的开展,让幼儿懂得保护植物就是保护环境的意识。

3、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耐心、爱心,体验同伴间相互劳动的喜悦。

【活动准备】

1、介绍植树节的相关活动。

2、已学会用水壶给植物浇水的技能。

3、提醒幼儿注意安全,知道要保护好植物,不能随便折断树枝。

【活动过程】

1、交代具体要求,告诉幼儿今天是植树节,我们将为路边的植物浇水,为环保出自己的一份力。

2、幼儿提着水壶出发到路边。

3、师提出要求,要按顺序给路边的植物浇水并注意不碰断小树苗不踩坏小花蕊。

4、幼儿开始给植物浇水,教师巡回观摩并给予指导,引导幼儿用正确的方法。

5、教师对幼儿的劳动给予肯定并进行评价。

6、幼儿收好小水壶回园。

7、互相交流体会,师总结活动。

【效果评析】

从活动的结果来看,我们对幼儿进行的爱护植物保护环境的教育是有成效的。我们不是通过说理、说教的方法对幼儿灌输环保知识,而是重视让幼儿获得丰富的直接经验,让他们从有趣的活动中去体验、去认识。幼儿的这些情感及知识是来自于他们的自身经验的,其中的因果关系也基于思维可及的范围,幼儿可以通过自己的经验做出判断,获得正确的认识,作出正确的反应,从而调节自己的`行为和习惯。

虽然很累,但是他们很开心,一张张小脸干的红彤彤的,在太阳光的照射下显得特别好看。因为他们知道植树能美化环境,使我们的城市更加美丽。生活中的教育无处不在,生活中的美丽点点滴滴,让我们的心更温暖,真正生活在“蓝天、绿地、红积木;健康、快乐、我最棒”的教育蓝图下!

幼儿园环保主题教案 篇三

活动目标:

1、 让幼儿知道随地扔垃圾是不好的习惯,了解垃圾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2、 养成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初步了解垃圾的处理方法。

3、 激发幼儿保护环境的情感。

活动准备:

若干照片(随地扔垃圾的照片),图片,实物投影仪,实验演示实物(存放几天的垃圾),水(干净的水,河里被污染的脏水),环保小卫士的牌子

活动过程:

一、情景表演

1、请一位配班老师或小朋友表演吃完东西后,把垃圾往地上随便一扔的情景。

师:1、小朋友你们看他做了什么呀?

2、那你们平时在回家的路上,或者在公园里玩的。时候,有没有看到过随地扔垃圾的人啊?

3、你们觉得这样做对不对呢?为什么?

二、引导幼儿知道垃圾对人们生活的危害

1、出示垃圾污染严重的照片。(使用实物投影仪)

师:“老师也很讨厌随地扔垃圾的人,可是我在回家的路上却总是能看见这样的人。你们看这是老师在路上拍到的一些照片,小朋友仔细看看,照片上都是什么呀?你们看了以后心情怎么样。”(可以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讨论)

师:(1)、照片上拍的是什么呀?(都是垃圾)

(2)、看到这些照片,你们心里高不高兴,为什么?(很脏,街上变得不漂亮了)

(3)、这些垃圾如果一直放在这里会怎么样啊?

幼:如果下了雨会烂掉,烂掉以后就会有很脏很难闻的气味,污染了空气……

——出示事先准备好的已经腐烂了的有难闻气味的垃圾,请幼儿亲身体验。

师:(4)、这些气味又会把什么小动物引过来呢?

——出示部分小动物的图片(苍蝇、蚊子、老鼠、蟑螂)

你们喜欢这些动物吗?为什么?

2、出示很脏的水和干净的水,进行比较。

师: 你们看这是什么?——出示脏的水(与干净的水进行对比)

这样的水你们要喝吗?为什么?

它怎么会这么脏呢?

幼:(河里有好多垃圾,把水都弄脏了,所以我们都不能喝这个水了。河里的鱼也会死掉。)……

3、垃圾应该放在哪里?

三、幼儿讨论垃圾的处理方法,教师加以总结。

幼儿园环保教案 篇四

一、活动目的:

1、利用各种废旧材料设计制作款式各异的表演服装。活动中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及参与表演的兴趣。

2、在家长参与活动中增进幼儿与父母间的亲情感。

二、活动准备:

1、、挂历纸、塑料袋、蛇皮袋、蜡光纸、绉纸、毛线、丝带、树叶。

2、双面胶、剪刀、固体胶

3、图片

三、活动过程:

(一)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

“图片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这些服装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二)幼儿了解活动的材料及操作要点

(三)家长协助幼儿制作表演服

1、提醒:

(1)、父母要与孩子共同商议表演服的款式、图案

(2)、父母协助孩子完成作品,家长不能代替孩子操作

2、家长与幼儿介绍作品

(四)听音乐,幼儿穿戴自制的环保衣表演

幼儿园环保教案 篇五

活动目标:

1、认知准备:幼儿对生活中的垃圾有一定的认识,看见过垃圾场、垃圾堆。

2、材料准备:

一、观察垃圾场图片,了解垃圾的去向,知道垃圾多了的坏处。

1、了解垃圾的处理方法以及给人们带来的害处。

师:我们每天都要扔掉一些垃圾,地球上的垃圾越来越多。这么多的垃圾都到哪里去了呢?用以下这些方法来处理垃圾有什么缺点?会给人们带来什么害处?

掩埋法:占空地,污染地下水,容易滋生老鼠、苍蝇、病菌;

焚烧法:容易产生烟尘污染;积肥法:农业生产几乎都不用积肥了。

2、启发幼儿讨论:有什么办法可以减少垃圾?

二、引导幼儿为垃圾分类。

为了更好地利用资源,满足幼儿对环保知识的好奇,进行垃圾分类的学习。使幼儿通过主动讨论、操作,知道垃圾可以分为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并能在日常生活中主动、自觉地进行垃圾分类,让幼儿将环保行为在自律的基础上用各种有效方法去监督。

活动目标

1、电脑课件(录像内容:美丽干净的办公楼。又脏有乱的小区)

2、布置干净的白色玩具区域和脏乱的兰色玩具区域。

3、事先准备收集一些废旧品材料(各类实物垃圾,如旧报纸、果皮、废纸盒、矿泉水瓶、清洁精瓶、衣拉罐、废电池等。)

4、准备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垃圾箱各一个。

一、活动过程实录播放录像(录像内容:美丽干净的办公楼。又脏有乱的小区)提问讨论。

小朋友们跟老师一起观看录像,老师提问一下:

1、小朋友都看到什么了?你们喜欢是哪个地方?为什么?

2、说说你知道的垃圾有哪些?

3、如果到处都是垃圾,我们的环境会变成什么样?

4、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我们的环境呢?垃圾应该怎样处理呢?

二、幼儿参与评选“玩具区域”教师说出某一垃圾的名称,如果是可以回收利用的,幼儿就做形似“0”的动作;如果是不可以回收利用的,就做形似“X”的动作。

四、将可能回收利用的垃圾做进一步分类

1、将垃圾分装桶放在活动室的一角,督促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分类处理垃圾。

2、向家长宣传“垃圾分类”的意义,并付诸实践。

1、幼儿在活动中能够始终以饱满的热情积极主动地投入探索之中,能够注意力集中地倾听老师及其他幼儿的讲解和回答;并能积极的发表自己的看法。

2、绝大多数幼儿通过探索活动了解了回收和不可回收的物品,培养了幼儿认真观察、归纳概括的能力;活动延伸将教育从课内拓展到课外,也要求一定的家园配合,激发幼儿初步的了解。

幼儿参与积极,本班幼儿的水平和个别差异应该有更深的了解。利用幼儿熟悉的玩具区域引导活动,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在活动过程中有效的调动和保持幼儿探索的积极性、主动性;在活动中能适度的给幼儿以帮助并针对幼儿的个别差异进行指导。

设计意图:

本次活动内容选自中班《幼儿创意学习课程》第八册《美丽村》的一节社会领域活动。《纲要》提出:"4-5岁幼儿社会认知能力明显提高,有意行为开始发展,并具备了用简单语句交流的能力。"我班幼儿知道垃圾不能随便扔,但是没有分类投放垃圾的意识,不知道有些垃圾还可以回收再利用。本册教材的主题目标是认识环保标志,能做力所能及的事来保护环境。学习垃圾分类,培养分类投放垃圾的习惯。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培养幼儿进行垃圾分类的意识,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懂得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如今生活垃圾越来越多,不仅影响自然环境,更是危害到人们的健康。在幼儿周围的环境中也会产生很多垃圾,但在幼儿眼里却太过平常并不以为然,因为他们对垃圾的危害及如何处理缺乏了解,因此需要加以引导。通过本次活动让幼儿认识垃圾分类标志,并通过分类操作,从而使幼儿进一步感知哪些垃圾是可以循环再利用的同时,更好地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从小培养幼儿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并能带动家庭、带动身边的人为创建良好生活环境做出贡献。

我将垃圾分类作为本次活动的重点。将懂得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作为本次活动的难点。

设计思路:

1、认识垃圾分类标志。

2、分辨回收的垃圾。

3、尝试进行垃圾分类。

4、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懂得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活动准备:

一、交流分享,说说生活中的垃圾。(一)认识垃圾分类标志。师:咱们记录的垃圾要跑进哪个垃圾箱?先把可回收垃圾圈出来,然后和旁边的小伙伴说说吧

1、幼儿小组讨论。(引导孩子说塑料瓶、牙膏盒是可回收垃圾,电池、果皮是不可回收垃圾,也就是先说花圈的,再说不花圈的)

2、提问:谁愿意把讨论结果介绍一下?

3、个幼回答。

小结:哦,原来废纸类、塑料类、金属类、玻璃类、织物类是可回收垃圾(把分类图片贴过来);厨余类、有毒有害类是不可回收垃圾。(贴图)(配课老师收走记录表和笔)

三、辨析明理,懂得垃圾分类意义。(让孩子多说,让家长重点解释)师:好处多大呀!咱们班里就有垃圾,快行动起来把垃圾分类吧!(垃圾要摆放到教室周围)

1、幼儿操作。

小结:区域活动时,让我们一起动手做一些这样的分类垃圾箱,将它们摆在家中、摆在我们的小区里,用来提醒我们的爸爸妈妈,提醒身边的人,将垃圾分类处理,环保小卫士们,行动起来吧!

幼儿园环保教案 篇六

设计意图

水体污染可以说是我国目前最为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我们生活在长江边作为长江的小主人有责任更有义务去保护我们的母亲河。本活动结合湖北省宜昌市《生态小公民》幼儿版中《鲟鲟回家了》绘本故事,幼儿通过小实验等探索、操作活动,来进一步帮助幼儿认识到干净的水来之不易,逐渐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整个活动安排动静交替,给幼儿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使之更好的达到教学目标。

活动目标

1、了解保护长江水源的重要性,逐渐形成保护的意识。

2、尝试探索用多种材料过滤脏水,感知通过过滤能使水变干净。

3、能依据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和判断。

重点难点

重点:在操作中初步掌握多层过滤的方法。

难点:通过对实验结果的记录进行比较和判断。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教具、学具

教具:记录板(贴有主要材料的图片);多媒体课件绘本故事《鲟鲟回来了》;双层展示台(摆放装有过滤好的水杯)。

学具:实验材料人手一组(漏斗、透明杯子、装有脏水的容器、托盘、抹布);过滤材料人手一组(小石头、棉花、小毛巾)。

2、录音(长江的自述)

活动过程

一、给幼儿观看长江流域受污染最严重的一段流域,让幼儿通过各种感官来感受长江受污染的情况。 1、教师:刚才,我们一起观看了长江的样子,你们喜欢这样的长江吗?长江的水又黑又臭又脏,其实以前的长江可不是这样的,以前的长江美丽、清澈,水里里还生活着许多的小动物,鲟鲟一家就住在这里,可是现在的长江却变得又黑又脏又臭。长江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呢?

2、教师:原来污水的排放,乱扔垃圾等行为都是使长江的水变黑变脏变臭的原因,让我们大家一起听听长江是怎么说的?

3、听录音:我是受污染的`长江,最近几年我变的又黑又脏又臭了,我的河水都变了颜色,不再是清清的了,生活在我这里的小动物也没有了自己的家,它们有的搬家了,有的都死了,唉!我真难过呀!

4、我们有什么办法使长江的水变清?

5、教师:要使长江的水早日变清,仅仅依靠我们的力量是不够的,我们还要发动自己身边的人,都加入到治理长江的活动中。

二、长江的水需要我们大家共同来守护,生活中也有一些脏脏水,我们怎么把这些脏水变干净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试试用过滤的方法让脏水变干净。

1、认识净化材料,讨论如何做实验。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了小石头、棉花、毛巾这三种过滤材料,请你们试试用这些把水变干净。这里还有一些做实验用的辅助材料(认识材料),我们可以怎么做这个小实验呢?

2、幼儿观看材料,进行分析,寻找正确、合适的实验方法(重点引导幼儿将水从材料上流过,慢慢的倒水)。

3、师幼共同小结:我们先将杯子摆好,在上面放上漏斗,然后选择你需要的过滤材料放进漏斗里面,脏水要通过材料才可以哦。(多媒体课件显示过滤器摆放步骤:水杯+漏斗+过滤材料+脏水)

4、现在我们准备好做实验了吗?(分小组进行过滤小实验)重点观察指导幼儿的材料摆放顺序

三、分享交流,讨论过滤水的过程

1、过滤结果比较,引出多种材料组合过滤。教师提问:谁来介绍一下你的水杯是几号?刚才用了什么材料进行过滤?(将幼儿介绍的材料贴到记录板上)

2、教师提问:一种材料和多种材料组合过滤相比较,哪种过滤方法更干净呢?

3、今天我们尝试了用不同的材料进行过滤把脏水变干净,脏水要变干净非常的不容易,所以我们一定要珍惜水资源,保护我们共同生活的环境,让家乡的天更蓝、水更绿,大家都能做到吗?

四、活动延伸:我们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试试、找找更多的让脏水变干净的办法吧。

活动总结

《鲟鲟回家了》讲述的是一个关于保护水资源的故事,通过绘本故事导入,让幼儿了解长江水污染对中华鲟、江豚等鱼类的危害,知道水源对我们大家的重要,从而启发幼儿探索水变清的方法。幼儿在进行实验操作时,对材料进行了充分的探索,通过教师引导认识材料、观看材料、分析材料到操作材料,幼儿在观察和记录当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增强了幼儿的环保意识,使幼儿明白人类发展活动必须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才有青山绿水,美丽家园。

幼儿园环保教案 篇七

活动目标:

1、知道爱护地球,保护地球的重要性,懂得保护环境要从身边做起。

2、发现生活中一些能再利用的资源,知道节约资源,避免浪费。

活动准备:

1、自制地球娃娃的外衣一件,衣服上粘有烟头、纸屑、纸盒、塑料袋等垃圾。

2、用废旧材料做的玩具小汽车

3、纸袋、油画棒、即时贴若干

4、音乐《大自然是我美丽的家》

5、课件

活动实录:

一、观看情景表演,引入主题

1、教师扮演地球娃娃出现在幼儿面前,表演难过的"地球娃娃"。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地球娃娃怎么了?

幼1:地球娃娃很难过。

幼2:她很不好受。

幼3:地球娃娃很伤心。

幼4:她很委屈。

幼5:地球娃娃满身都是垃圾。

2、幼儿讨论,知道爱护地球的重要性师:地球娃娃为什么伤心难过?

幼1:因为她身上有烟头、碎纸、塑料袋。

幼2:他身上都是烟灰、烟头、纸屑、纸盒。

幼3:因为她身上都是垃圾,太脏了。

师小结:小朋友们,这么多的垃圾扔到地球上难怪地球娃娃会难过,我们应该爱护地球娃娃。

(评析:开始部分引入,由教师装扮成地球娃娃,形象生动,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

二、地球娃娃高兴了

1、师:我们应该怎样做让地球娃娃高兴呢?

幼1:不乱丢垃圾。

幼2:把垃圾扔到垃圾箱里。

幼3:我还要告诉爸爸妈妈不让他们乱扔垃圾。

2、师小结:小朋友们说得真棒,我们要爱护地球,不乱丢垃圾,这样地球娃娃就高兴了。我们把地球娃娃身上的垃圾捡起来,扔到垃圾桶里好吗?

几名幼儿捡地球娃娃身上的垃圾,并扔到垃圾桶里,这时老师有意将废旧纸盒捡起来。

(评析:这个环节让幼儿感受了地球娃娃的心情,让他们自己觉得应该怎样做才是正确的,通过提问,引导幼儿思考,使每个孩子参与到活动中来。)

三、引导幼儿资源再利用

1、师:刚才老师做什么了?

全幼:把旧纸盒捡回来了。

教师出示用废旧纸盒制作的玩具汽车,引导幼儿有些废旧物品能制作成玩具。

师:这个小汽车是用什么做的?

幼1:用旧纸盒做的车身。

幼2:轱辘使用饮料瓶盖做的。

幼3:还有用旧彩笔装饰的车身。

幼4:小汽车的天窗是用果冻盒做的。

2、师小结:生活中有很多东西能再次利用,我们既保护了地球娃娃,又能制作出新奇好玩的东西。

(评析:引导幼儿"资源再利用"是本次活动的一个升华,让幼儿知道废旧物品原来能做这么好玩的玩具,既不浪费,又美化了环境。)

四、看课件,争做环保小卫士

1、教师和幼儿一起看录像师:刚才的录像发生了什么事?他们做的对吗?我们应该怎样做?

幼1:水龙头流水没人关,我们应该把他关上,不浪费一滴水。

幼2:路人把垃圾扔到了地上,我们应该把它捡起来,扔到垃圾桶里,告诉他不要乱扔垃圾。

幼3:小男孩在摇小树,他做的不对,我们应该爱护小树。

2、再次看录像,观看正确的做法,正确引导幼儿。

(评析:通过看课件直白明了的告诉幼儿,哪些事情该做,哪些不该做,每个人都想争做一名环保小卫士,把本次活动推向高潮。)

五、制作环保袋

1、师生小结:今天小朋友懂得了保护环境是我们的责任,我们应该尽自己的力量,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我们不仅自己要爱护大自然,做大自然的环保小卫士,还需提醒周围身边的人,让大家齐心协力把我们的家园打扮得漂漂亮亮。现在就来动手吧!

2、分小组来制作设计,播放《大自然是我美丽的家》音乐。

设计环保袋(在提供的环保袋上可以贴、画、等装饰)。

幼儿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最新范文

68 56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