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米范文>教师教学>初中教案>初中优秀教案

初中数学教案优秀10篇

2023-10-08 22:12:41

在数学中,可以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做数轴,它满足:任取一个点表示数0,代表原点;通常规定直线上向右(或上)为正方向,从原点向左(或下)为负方向;选取合适的长度为单位长度。一起看看人教版初中数学教师教案!欢迎查阅!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下内容是一秘范文为您带来的10篇《初中数学教案》,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朋友、小朋友们。

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案 篇一

公式法

理解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的推导过程,了解公式法的概念,会熟练应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复习具体数字的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的解题过程,引入ax2+bx+c=0(a≠0)的求根公式的推导,并应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重点

求根公式的推导和公式法的应用。

难点

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的推导。

一、复习引入

1、前面我们学习过解一元二次方程的“直接开平方法”,比如,方程

(1)x2=4 (2)(x-2)2=7

提问1 这种解法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提问2 这种解法的局限性是什么?(只对那种“平方式等于非负数”的特殊二次方程有效,不能实施于一般形式的二次方程。)

2、面对这种局限性,怎么办?(使用配方法,把一般形式的二次方程配方成能够“直接开平方”的形式。)

(学生活动)用配方法解方程 2x2+3=7x

(老师点评)略

总结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学生总结,老师点评)。

(1)先将已知方程化为一般形式;

(2)化二次项系数为1;

(3)常数项移到右边;

(4)方程两边都加上一次项系数的一半的平方,使左边配成一个完全平方式;

(5)变形为(x+p)2=q的形式,如果q≥0,方程的根是x=-p±q;如果q<0,方程无实根。

二、探索新知

用配方法解方程:

(1)ax2-7x+3=0 (2)ax2+bx+3=0

如果这个一元二次方程是一般形式ax2+bx+c=0(a≠0),你能否用上面配方法的步骤求出它们的两根,请同学独立完成下面这个问题。

问题:已知ax2+bx+c=0(a≠0),试推导它的两个根x1=-b+b2-4ac2a,x2=-b-b2-4ac2a(这个方程一定有解吗?什么情况下有解?)

分析:因为前面具体数字已做得很多,我们现在不妨把a,b,c也当成一个具体数字,根据上面的解题步骤就可以一直推下去。

解:移项,得:ax2+bx=-c

二次项系数化为1,得x2+bax=-ca

配方,得:x2+bax+(b2a)2=-ca+(b2a)2

即(x+b2a)2=b2-4ac4a2

∵4a2>0,当b2-4ac≥0时,b2-4ac4a2≥0

∴(x+b2a)2=(b2-4ac2a)2

直接开平方,得:x+b2a=±b2-4ac2a

即x=-b±b2-4ac2a

∴x1=-b+b2-4ac2a,x2=-b-b2-4ac2a

由上可知,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由方程的系数a,b,c而定,因此:

(1)解一元二次方程时,可以先将方程化为一般形式ax2+bx+c=0,当b2-4ac≥0时,将a,b,c代入式子x=-b±b2-4ac2a就得到方程的根。

(2)这个式子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

(3)利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公式法。

公式的理解

(4)由求根公式可知,一元二次方程最多有两个实数根。

例1 用公式法解下列方程:

(1)2x2-x-1=0 (2)x2+1.5=-3x

(3)x2-2x+12=0 (4)4x2-3x+2=0

分析: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首先应把它化为一般形式,然后代入公式即可。

补:(5)(x-2)(3x-5)=0

三、巩固练习

教材第12页 练习1.(1)(3)(5)或(2)(4)(6)。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应掌握:

(1)求根公式的概念及其推导过程;

(2)公式法的概念;

(3)应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1)将所给的方程变成一般形式,注意移项要变号,尽量让a>0;2)找出系数a,b,c,注意各项的系数包括符号;3)计算b2-4ac,若结果为负数,方程无解;4)若结果为非负数,代入求根公式,算出结果。

(4)初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

五、作业布置

教材第17页 习题4

因式分解法

掌握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通过复习用配方法、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体会和探寻用更简单的方法——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并应用因式分解法解决一些具体问题。

重点

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难点

让学生通过比较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多种方法感悟用因式分解法使解题更简便。

一、复习引入

(学生活动)解下列方程:

(1)2x2+x=0(用配方法) (2)3x2+6x=0(用公式法)

老师点评:(1)配方法将方程两边同除以2后,x前面的系数应为12,12的一半应为14,因此,应加上(14)2,同时减去(14)2.(2)直接用公式求解。

二、探索新知

(学生活动)请同学们口答下面各题。

(老师提问)(1)上面两个方程中有没有常数项?

(2)等式左边的各项有没有共同因式?

(学生先答,老师解答)上面两个方程中都没有常数项;左边都可以因式分解。

因此,上面两个方程都可以写成:

(1)x(2x+1)=0 (2)3x(x+2)=0

因为两个因式乘积要等于0,至少其中一个因式要等于0,也就是(1)x=0或2x+1=0,所以x1=0,x2=-12.

(2)3x=0或x+2=0,所以x1=0,x2=-2.(以上解法是如何实现降次的?)

因此,我们可以发现,上述两个方程中,其解法都不是用开平方降次,而是先因式分解使方程化为两个一次式的乘积等于0的形式,再使这两个一次式分别等于0,从而实现降次,这种解法叫做因式分解法。

例1 解方程:

(1)10x-4.9x2=0 (2)x(x-2)+x-2=0 (3)5x2-2x-14=x2-2x+34 (4)(x-1)2=(3-2x)2

思考:使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条件是什么?

解:略 (方程一边为0,另一边可分解为两个一次因式乘积。)

练习:下面一元二次方程解法中,正确的是(  )

A.(x-3)(x-5)=10×2,∴x-3=10,x-5=2,∴x1=13,x2=7

B.(2-5x)+(5x-2)2=0,∴(5x-2)(5x-3)=0,∴x1=25,x2=35

C.(x+2)2+4x=0,∴x1=2,x2=-2

D.x2=x,两边同除以x,得x=1

三、巩固练习

教材第14页 练习1,2.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要掌握:

(1)用因式分解法,即用提取公因式法、十字相乘法等解一元二次方程及其应用。

(2)因式分解法要使方程一边为两个一次因式相乘,另一边为0,再分别使各一次因式等于0.

五、作业布置

教材第17页 习题6,8,10,11

元一次方程组教案 篇二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1)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

2)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概念。

3)会用列表尝试的方法找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2、能力目标:

1)渗透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的思想。

2)通过尝试求解,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3、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细致,认真的学习习惯。

2)在积极的教学评价中,促进师生的情感交流。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的概念

难点:用列表尝试的方法求出方程组的解。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1、本班共有40人,请问能确定男_几人吗?为什么?

(1)如果设本班男生x人,_人,用方程如何表示?(x+y=40)

(2)这是什么方程?根据什么?

2、男生比_了2人。设男生x人,_人。方程如何表示?x,y的值是多少?

3、本班男生比_2人且男_40人。设该班男生x人,_人。方程如何表示?

两个方程中的x表示什么?类似的两个方程中的y都表示?

象这样,同一个未知数表示相同的量,我们就应用大括号把它们连起来组成一个方程组。

4、点明课题:二元一次方程组。

[设计意图:从学生身边取数据,让他们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探究新知,练习巩固

1、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

(1)请同学们看课本,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的概念,并找出关键词由教师板书。

[让学生看书,引起他们对教材重视。找关键词,加深他们对概念的了解。]

(2)练习:判断下列是不是二元一次方程组:

x+y=3,x+y=200,

2x-3=7,3x+4y=3

y+z=5,x=y+10,

2y+1=5,4x-y2=2

学生作出判断并要说明理由。

2、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概念

(1)由学生给出引例的答案,教师指出这就是此方程组的解。

(2)练习:把下列各组数的题序填入图中适当的位置:

x=1;x=-2;x=;-x=

y=0;y=2;y=1;y=

方程x+y=0的解,方程2x+3y=2的解,方程组x+y=0的解。

2x+3y=2

(3)既满足第一个方程也满足第二个方程的解叫作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4)练习:已知x=0是方程组x-b=y的解,求a,b的值。

y=0.55x+2a=2y

(三)合作探索,尝试求解

现在我们一起来探索如何寻找方程组的解呢?

1、已知两个整数x,y,试找出方程组3x+y=8的解。

2x+3y=10

学生两人一小组合作探索。并让已经找出方程组解的学生利用实物投影,讲明自己的解题思路。

提炼方法:列表尝试法。

一般思路:由一个方程取适当的xy的值,代到另一个方程尝试。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探索并解答问题,在获取新知识的同时也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

2、据了解,某商店出售两种不同星号的“红双喜”牌乒乓球。其中“红双喜”二星乒乓球每盒6只,三星乒乓球每盒3只。某同学一共买了4盒,刚好有15个球。

(1)设该同学“红双喜”二星乒乓球买了x盒,三星乒乓球买了y盒,请根据问题中的条件列出关于x、y的方程组。(2)用列表尝试的方法解出这个方程组的解。

由学生独立完成,并分析讲解。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这节课学哪些知识和方法?(二元一次方程组及解概念,列表尝试法)

2、你还有什么问题或想法需要和大家交流?

3、作业本。

教学设计说明:

1、本课设计主线有两条。其一是知识线,内容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到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的概念再到列表尝试法,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第二是能力培养线,学生从看书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到学会归纳解的概念,再到自主探索,用列表尝试法解题,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2、“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体”是本课设计的主要理念。由学生给出数据,得出结果,再让他们在积极尝试后进行讲解,实现生生互评。把课堂的一切交给学生,相信他们能在已有的知识上进一步学习提高,教师只是点播和引导者。

3、本课在设计时对教材也进行了适当改动。例题方面考虑到数_代,学生对胶卷已渐失兴趣,所以改为学生比较熟悉的乒乓球为体裁。另一方面,充分挖掘练习的作用,为知识的落实打下轧实的基础,为学生今后的进一步学习做好铺垫。

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了解邻补角、对顶角,能找出图形中的一个角的邻补角和对顶角.

2.理解对顶角相等,并能运用它解决一些问题.

重点:

邻补角、对顶角的概念,对顶角的性质与应用.

难点:

理解对顶角相等的性质的探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引导语:

我们生活的世界中,蕴涵着大量的相交线和平行线.

本章要研究相交线所成的角和它的特征,相交线的一种特殊形式即垂直,垂线的性质,研究平行线的性质和平行线的判定以及图形的平移问题.

二、尝试活动,探索新知

教师出示一块布片和一把剪刀,表演剪刀剪布的过程.

教师提出问题:剪布时,用力握紧把手,发生了什么变化?进而使什么也发生了变化?

学生观察、思考、回答,得出:

握紧把手时,随着两个把手之间的角逐渐变小,剪刀刀刃之间的角相应变小.如果改变用力方向,随着两个把手之间的角逐渐变大,剪刀刀刃之间的角也相应变大.

教师提问:我们可以把剪刀抽象成什么简单的图形?

学生回答:画成两条相交的直线,学生画直线AB、CD相交于点O,并说出图中4个角.

教师提问:两两相配共能组成几对角?各对角的位置关系如何?根据不同的位置怎么将它们分类?

学生用量角器分别量一量各角的度数,发现各对角的度数有什么关系?(学生得出结论:相邻的两个角互补,对顶的两个角相等)

学生根据观察和度量完成下表:

两条直线相交、所形成的角、分类、位置关系、数量关系

教师提问:

如果改变∠AOC的大小,会改变它与其他角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吗?

学生思考回答:

只会改变数量关系而不会改变位置关系.

师生共同定义邻补角、对顶角:

有一条公共边,而且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的。两个角叫做邻补角.

如果两个角有一个公共顶点,而且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那么这两个角叫做对顶角.

教师提问:

你同意下列说法吗?如果错误,如何订正?

1.邻补角的“邻”就是“相邻”,就是它们有一条“公共边”,“补”就是“互补”,就是这两个角的另一条边在同一条直线上.

2.邻补角可看成是平角被过它的顶点的一条射线分成的两个角.

3.邻补角是互补的两个角,互补的两个角也是邻补角.

学生思考回答:1、2是对的,3是错的.

第3个应改成:邻补角是互补的两个角,互补的两个角不一定是邻补角.

教师让学生说一说在学习对顶角的概念后,通过实际操作获得的直观体验.

教师把说理过程规范地板书:

在右图中,∠AOC的邻补角是∠BOC和∠AOD,所以∠AOC与∠BOC互补,∠AOC与∠AOD互补,根据“同角的补角相等”,可以得出∠AOD=∠BOC,类似地有∠AOC=∠BOD.

教师板书对顶角的性质:

对顶角相等.

强调对顶角的概念与对顶角的性质不能混淆:

对顶角的概念是确定两角的位置关系,对顶角的性质是确定互为对顶角的两角的数量关系.

三、例题讲解

【例】 如图,直线a,b相交,∠1=40°,求∠2,∠3,∠4的度数.

【答案】 由邻补角的定义,得∠2=180°-∠1=180°-40°=140°;由对顶角相等,得∠3=∠1=40°,∠4=∠2=140°.

四、巩固练习

1.判断下列图中是否存在对顶角.

2.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两条直线相交,构成哪两种特殊位置关系的角?指出下图中具有这两种位置关系的角.

eq o(sup7(,图(1)) ,图(2))

(2)如图,若∠AOD= 90°,那么直线AB与CD的位置关系如何?

【答案】

1.都不存在对顶角.

2.(1)对顶角,邻补角.

对顶角:∠AOC和∠BOD,∠AOD和∠BOC.

邻补角:∠AOC和∠AOD,∠AOC和∠BOC,∠AOD和∠BOD,∠BOC和∠BOD.

(2)垂直.

五、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本节课的小结并强调对顶角的概念与对顶角的性质不能混淆:对顶角的概念是确定两角的位置关系,对顶角的性质是确定互为对顶角的两角的数量关系.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部分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并能积极主动地提出各类问题并解决问题,达到了基本的教学效果.但是由于对新概念的理解不是很深刻,所以在应用方面存在不足,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应选择典型的例题,详细讲解,指导学生探求解题的思路和方法,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做到熟练的应用。

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案 篇四

教学目的:

(一)知识点目标:

1、了解正数和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深刻理解正数和负数是反映客观世界中具有相反意义的理。

3、进一步理解0的特殊意义。

(二)能力训练目标:

1、体会数学符号与对应的思想,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2、熟练地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通过师生合作,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热情。

教学重点:能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教学难点:进一步理解负数、数0表示的量的意义。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师生互动。

教学过程:

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分小组派代表,注意数学语言规范。

1、认真想一想,你能用学过的知识解决下列问题吗?

某零件的直径在图纸上注明是 ,单位是毫米,这样标注表示零件直径的标准尺寸是 毫米,加工要求直径可以是 毫米,最小可以是 毫米。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

A、带有“一”的数是负数; B、0℃表示没有温度;

C、0既可以看作是正数,也可以看作是负数。

D、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继续认识正、负数及它们在生活中的实际意义,特别是数0。

讲授新课:

例1. 仔细找一找,找了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甲队胜5场;零下6度;向南走50米;运进粮食40吨;乙队负4场;零上10度;向北走20米;支出1000元;收入3500元。

例2 (1)一个月内,小明的体重增加2千克,小华体重减少1千克,小强体重无变化,写出他们这个月的体重增长值;

(2)2001年下列国家的商品进出口总额比上年的变化情况是:

美国减少6.4%,德国增长1.3%,法国减少2.4%,

英国减少3.5%,意大利增长0.2%,中国增长7.5%。

写出这些国家2001年商品进出口总额的增长率。

例3. 下列各数中,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哪些是正整数,哪些是负整数?哪些是正分数(小数),哪些是负分数(小数)?

例4. 小红从阿地出发向东走了3千米,记作+3千米,接着她又向西走3千米,那么小红距阿地多少千米?

复习巩固:练习:课本P6 练习

课时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你能说一说吗?

课后作业:课本P7习题1.1 的第3、6、7、8题。

活动与探究:海边的一段堤岸高出海平面12米,附近的一建筑物高出海平面50米,海里一潜水艇在海平面下30米处,现以海边堤岸为基准,将其记为0米,那么附近建筑物及潜水艇的高度各应如何表示?

课后反思:————

平行线的判定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1、了解推理、证明的格式,理解判定定理的证法。

2、掌握平行线的第二个判定定理,会用判定公理及定理进行简单的推理论证。

3、通过第二个判定定理的推导,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进行推理的能力。

4、使学生了解知识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只有学好文化知识,才有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从而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

二、学法引导

1、教师教法:启发式引导发现法。

2、学生学法:积极参与、主动发现、发展思维。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判定定理的推导和例题的解答。

(二)难点

使用符号语言进行推理。

(三)解决办法

1、通过教师正确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发现定理,解决重点。

2、通过教师指导,学生自行完成推理过程,解决难点及疑点。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三角板、投影仪、自制胶片。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通过设计练习,复习基础,创造情境,引入新课。

2、通过教师指导,学生探索新知,练习巩固,完成新授。

3、通过学生自己总结完成小结。

七、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掌握平行线的第二个定理的推理,并能运用其进行简单的证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整体感知

以情境创设,设计悬念,引出课题,以引导学生的思维,发现新知,以变式训练巩固新知。

(三)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复习引入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平行线的判定公理和一种判定方法,根据所学看下面的问题(出示投影)。

学生活动:学生口答第1、2题。

师:你能说出有什么条件,就可以判定两条直线平行呢?

学生活动:由第l、2题,学生思考分析,只要有同位角相等或内错角相等,就可以判定两条直线平行。

教师将第3题图形画在黑板上。

学生活动:学生口答理由,同角的补角相等。

师:要求学生写出符号推理过程,并板书。

【教法说明】本节课是前一节课的继续,是在前一节课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所以通过第1、2两题复习上节课所学平行线判定的两个方法,使学生明确,只要有同位角相等或内错角相等,就可以判定两条直线平行。第3题是为推导本节到定定理做铺垫,即如果同旁内角互补,则可以推出同位角相等,也可以推出内错角相等,为定理的推理论证,分散了难点。

师:第4题是一个实际问题,题目中已知的两个角是什么位置关系角?

学生活动:同分内角。

师:它们有什么关系。

学生活动:互补。

师:这个问题就是知道同分内角互补了,那么两条直线是不是平行的呢?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研究的问题。

初中七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 篇六

教学目标

1.理解有理数除法的意义,熟练

掌握有理数除法法则,会进行运算;

2.了解倒数概念,会求给定有理数的倒数;

3.通过将除法运算转化为乘法运算,培养学生的转化的思想;通过运算,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教学建议

(一)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教学的重点是熟练进行运算,教学难点是理解法则。

1.有理数除法有两种法则。法则1: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是把除法转化为乘法来解决问题。法则2是把有理数除法纳入有理数运算的统一程序:一确定符号;二计算绝对值。如:按法则1计算:原式;按法则2计算:原式。

2.对于除法的两个法则,在计算时可根据具体的情况选用,一般在不能整除的情况下应用第一法则。如;在有整除的情况下,应用第二个法则比较方便,如;在能整除的情况下,应用第二个法则比较方便,如,如写成就麻烦了。

(二)知识结构

(三)教法建议

1.学生实际运算时,老师要强调先确定商的符号,然后在根据不同情况采取适当的方法求商的绝对值,求商的绝对值时,可以直接除,也可以乘以除数的倒数。

2.关于0不能做除数的问题,让学生结合小学的知识接受这一认识就可以了,不必具体讲述0为什么不能做除数的理由。3.理解倒数的概念

(1)根据定义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即:,则互为倒数。

如:,则2与,-2与互为倒数。

(2)由倒数的定义,我们可以得到求已知数倒数的一种基本方法:即用1除以已知数,所得商就是已知数的倒数。如:求的倒数:计算,-2就是的倒数。一般我们求已知数的倒数很少用这种方法,实际应用时我们常把已知数看作分数形式,然后把分子、分母颠倒位置,所得新数就是原数的倒数。如-2可以看作,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后为,就是的倒数。

(3)倒数与相反数这两个概念很容易混淆。要注意区分。首先倒数是指乘积为1的两个数,而相反数是指和为0的两个数。如:,2与互为倒数,2与-2互为相反数。其次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符号相同,而互为相反数符号相反。如:-2的倒数是,-2的相反数是+2;另外0没有倒数,而0的相反数是0。

4.关于倒数的求法要注意:

(1)求分数的倒数,只要把这个分数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即可。(2)正数的倒数是正数,负数的倒数仍是负数。

(3)负倒数的定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负倒数。

教学设计示例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了解有理数除法的定义。

2.理解倒数的意义。

3.掌握有理数除法法则,会进行运算。

(二)能力训练点

1.通过有理数除法法则的导出及运算,让学生体会转化思想。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思想指导思维活动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学习有理数除法运算、感知数学知识具有普遍联系性、相互转化性。

(四)美育渗透点

把小学算术里的乘法法则推广到有理数范围内,体现了知识体系的完整美。

二、学法引导

1.教学方法:遵循启发式教学原则,注意创设问题情境,精心构思启发导语并及时点拨,使学生主动发展思维和能力。

2.学生学法:通过练习探索新知→归纳除法法则→巩固练习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除法法则的灵活运用和倒数的概念。

2.难点:有理数除法确定商的符号后,怎样根据不同的情况来取适当的方法求商的绝对值。

3.疑点:对零不能作除数与零没有倒数的理解。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自制胶片、彩粉笔。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师出示探索性练习,学生讨论归纳除法法则,教师出示巩固性练习,学生以多种形式完成。

七、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师:以上我们学习了有理数的乘法,这节我们应该学习,板书课题。

【教法说明】同小学算术中除法一样—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所以必须以学好求一个有理数的倒数为基础学习。(二)探索新知,讲授新课

1.倒数。

(出示投影1)

4×=1;×()=1;0.5×()=1;

0×()=1;-4×()=1;×()=1.

学生活动:口答以上题目。

【教法说明】在有理数乘法的基础上,学生很容易地做出这几个题目,在题目的选择上,注意了数的全面性,即有正数、0、负数,又有整数、分数,在数的变化中,让学生回忆、体会出求各种数的倒数的方法。

师问:两个数乘积是1,这两个数有什么关系?

学生活动: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板书)

师问:0有倒数吗?为什么?

学生活动:通过题目0×()=1得出0乘以任何数都不得1,0没有倒数。

师:引入负数后,乘积是1的两个负数也互为倒数,如-4与,与互为倒数,即的倒数是。

提出问题:根据以上题目,怎样求整数、分数、小数的倒数?

【教法说明】教师注意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参与思考,循序渐进地引出,对于有理数也有倒数是。对于怎样求整数、分数、小数的倒数,学生还很难总结出方法,提出这个问题是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做下组练习。

(出示投影2)

求下列各数的倒数:

(1);(2);(3);

(4);(5)-5;(6)1.

学生活动:通过思考口答这6小题,讨论后得出,求整数的倒数是用1除以它,求分数的倒数是分子分母颠倒位置;求小数的倒数必须先化成分数再求。

2.

计算:8÷(-4).

计算:8×()=?(-2)

∴8÷(-4)=8×().

再尝试:-16÷(-2)=?-16×()=?

师:根据以上题目,你能说出怎样计算吗?能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吗?

学生活动:同桌互相讨论。(一个学生回答)

师强调后板书:

[板书]

【教法说明】通过学生亲自演算和教师的引导,对有理数除法法则及字母表示有了非常清楚的认识,教师放手让学生总结法则,尤其是字母表示,训练学生的归纳及口头表达能力。

(三)尝试反馈,巩固练习

师在黑板上出示例题。

计算(1)(-36)÷9,(2)()÷().

学生尝试做此题目。

(出示投影3)

1.计算:

(1)(-18)÷6;(2)(-63)÷(-7);(3)(-36)÷6;

(4)1÷(-9);(5)0÷(-8);(6)16÷(-3).

2.计算:

(1)()÷();(2)(-6.5)÷0.13;

(3)()÷();(4)÷(-1).

学生活动:1题让学生抢答,教师用复合胶片显示结果。2题在练习本上演示,两个同学板演(教师订正).

【教法说明】此组练习中两个题目都是对的直接应用。1题是整数,利用口答形式训练学生速算能力。2题是小数、分数略有难度,要求学生自行演算,加强运算的准确性,2题(2)小题必须把小数都化成分数再转化成乘法来计算。

提出问题:(1)两数相除,商的符号怎样确定,商的绝对值呢?(2)0不能做除数,0做被除数时商是多少?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1—2个同学回答。

[板书]

七年级人教版数学教案 篇七

第一章 有理数

单元教学内容

1、本单元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列举了学生熟悉的用正、负数表示的实例,?从扩充运算的角度引入负数,然后再指出可以用正、负数表示现实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使学生感受到负数的引入是来自实际生活的需要,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引入正、负数概念之后,接着给出正整数、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集合及整数、分数和有理数的概念。

2、通过怎样用数简明地表示一条东西走向的马路旁的树、?电线杆与汽车站的相对位置关系引入数轴。数轴是非常重要的数学工具,它可以把所有的有理数用数轴上的点形象地表示出来,使数与形结合为一体,揭示了数形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体现出以下4个方面的作用:

(1)数轴能反映出数形之间的对应关系。

(2)数轴能反映数的性质。

(3)数轴能解释数的某些概念,如相反数、绝对值、近似数。

(4)数轴可使有理数大小的比较形象化。

3、对于相反数的概念,?从“数轴上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点分别在原点的两旁,且离开原点的距离相等”来说明相反数的几何意义,同时补充“零的相反数是零”作为相反数意义的一部分。

4、正确理解绝对值的概念是难点。

根据有理数的绝对值的两种意义,可以归纳出有理数的绝对值有如下性质:

(1)任何有理数都有唯一的绝对值。

(2)有理数的绝对值是一个非负数,即最小的绝对值是零。

(3)两个互为相反数的绝对值相等,即│a│=│-a│。

(4)任何有理数都不大于它的绝对值,即│a│≥a,│a│≥-a.

(5)若│a│=│b│,则a=b,或a=-b或a=b=0.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正数、负数的实际意义,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

(2)掌握数轴的画法,能将已知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能说出数轴上已知点所表示的解。

(3)理解相反数、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和代数意义,?会求一个数的相反数和绝对值。

(4)会利用数轴和绝对值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

经过探索有理数运算法则和运算律的过程,体会“类比”、“转化”、“数形结合”等数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鼓励学生探索规律,并在合作交流中完善规范语言。

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正确理解有理数、相反数、绝对值等概念;会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会求一个数的相反数和绝对值。

2、难点:准确理解负数、绝对值等概念。

3、关键:正确理解负数的意义和绝对值的意义。

课时划分

1.1 正数和负数 2课时

1.2 有理数 5课时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4课时

1.4 有理数的乘除法5课时

1.5 有理数的乘方 4课时

第一章有理数(复习) 2课时

1.1正数和负数

第一课时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能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能用正数或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二。过程与方法

借助生活中的实例理解有理数的意义,体会负数引入的必要性和有理数应用的广泛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正确理解负数的意义,掌握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的方法。

2、难点:正确理解负数的概念。

3、关键:创设情境,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加深对负数意义的理解。 教具准备

投影仪。

教学过程

四、课堂引入

我们知道,数是人们在实际生活和生活需要中产生,并不断扩充的。人们由记数、排序、产生数1,2,3,?;为了表示“没有物体”、“空位”引进了数“0”,?测量和分配有时不能得到整数的结果,为此产生了分数和小数。

在生活、生产、科研中经常遇到数的表示与数的运算的问题,例如课本第2?页至第3页中提到的四个问题,这里出现的新数:-3,-2,-2.7%在前面的实际问题中它们分别表示:零下3摄氏度,净输2球,减少2.7%。

五、讲授新课

(1)、像-3,-2,-2.7%这样的数(即在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做负数。而3,2,+2.7%在问题中分别表示零上3摄氏度,净胜2球,增长2.7%,?它们与负数具有相反的意义,我们把这样的数(即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叫做正数,有时在正数前

11面也加上“+”(正)号,例如,+3,+2,+0.5,+,?就是3,2,0.5,,?一个数前面33

的“+”、“-”号叫做它的符号,这种符号叫做性质符号。

(2)、中国古代用算筹(表示数的工具)进行计算,红色算筹表示正数,黑色算筹表示负数。

(3)、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但0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数。

(4) 、0可以表示没有,还可以表示一个确定的量,如今天气温是0℃,是指一个确定的温度;海拔0表示海平面的平均高度。

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5)、 把0以外的数分为正数和负数,起源于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正数和负数在许多方面被广泛地应用。在地形图上表示某地高度时,需要以海平面为基准,通常用正数表示高于海平面的某地的海拔高度,负数表示低于海平面的某地的海拔高度。例如: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为8844m,吐鲁番盆地的海拔高度为-155m.记录账目时,通常用正数表示收入款额,负数表示支出款额。

(6)、 请学生解释课本中图1.1-2,图1.1-3中的正数和负数的含义。

(7)、 你能再举一些用正负数表示数量的实际例子吗?

(8)、例如,通常用正数表示汽车向东行驶的路程,用负数表示汽车向西行驶的路程;用正数表示水位升高的高度,用负数表示水位下降的高度;用正数表示买进东西的数量,用负数表示卖出东西的数量。

六、巩固练习

课本第3页,练习1、2、3、4题。

七、课堂小结

为了表示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我们引进了负数。正数就是我们过去学过的数(除0外),在正数前放上“-”号,就是负数,?但不能说:“带正号的数是正数,带负号的数是负数”,在一个数前面添上负号,它表示的是原数意义相反的数。如果原数是一个负数,那么前面放上“-”号后所表示的数反而是正数了,另外应注意“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八、作业布置

1、课本第5页习题1.1复习巩固第1、2、3题。

九、板书设计

1.1正数和负数

第一课时

1、像-3,-2,-2.7%这样的数(即在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做负数。而3,2,+2.7%在问题中分别表示零上3摄氏度,净胜2球,增长2.7%,?它们与负数具有相反的意义,我们把这样的数(即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叫做正数,有时在正数前面

11也加上“+”(正)号,例如,+3,+2,+0.5,+,?就是3,2,0.5,,?一个数前面的33

“+”、“-”号叫做它的符号,这种符号叫做性质符号。

2、随堂练习。

3、小结。

4、课后作业。

十、课后反思

1.1正数和负数

第二课时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进一步巩固正数、负数的概念;理解在同一个问题中,用正数与负数表示的量具有相同的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举一反三用正、负数表示身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进而发现它们的共同特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正确理解正、负数的概念,能应用正数、?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2、难点:正数、负数概念的综合运用。

3、关键:通过对实例的进一步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正负数可以用来表示现实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教具准备

投影仪。

教学过程

四、复习提问课堂引入

1、什么叫正数?什么叫负数?举例说明,?有没有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的数?

2、如果用正数表示盈利5万元,那么-8千元表示什么?

五、新授

例1.一个月内,小明体重增加2kg,小华体重减少1kg,小强体重无变化,写出他们这个月的体重增长值。

2.20__年下列国家的商品进出口总额比上年的变化情况是:

美国减少6.4%,德国增长1.3%,法国减少2.4%,英国减少3.5%,意大利增长0.2%,?中国增长7.5%。

写出这些国家20__年商品进出口总额的增长率。

分析:在一个数前面添上负号,它表示的是与原数具有意义相反的数。?“负”与“正”是相对的,增长-1,就是减少1;增长-6.4%就是减少6.4%,那么什么情况下增长率是0?当与上年持平,既不增又不减时增长率是0.

四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 篇八

教学目标

掌握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性质,并能灵活应用等差(比)数列的性质解决有关等差(比)数列的综合性问题。

教学重难点

掌握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性质,并能灵活应用等差(比)数列的性质解决有关等差(比)数列的综合性问题。

教学过程

【示范举例】

例1:数列是首项为23,公差为整数,

且前6项为正,从第7项开始为负的等差数列

(1)求此数列的公差d;

(2)设前n项和为Sn,求Sn的值;

(3)当Sn为正数时,求n的值。

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案大全 篇九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运用运算律探究去括号法则,并且利用去括号法则将整式化简。

2.过程与方法

经历类比带有括号的有理数的运算,发现去括号时的符号变化的规律,归纳出去括号法则,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识,严谨治学的学习态度。

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去括号法则,准确应用法则将整式化简。

2.难点:括号前面是“-”号去括号时,括号内各项变号容易产生错误。

3.关键:准确理解去括号法则。

教具准备

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新授

利用合并同类项可以把一个多项式化简,在实际问题中,往往列出的式子含有括号,那么该怎样化简呢?

现在我们来看本章引言中的问题(3):

在格尔木到拉萨路段,如果列车通过冻土地段要t小时,那么它通过非冻土地段的时间为(t-0.5)小时,于是,冻土地段的路程为100t千米,非冻土地段的路程为120(t-0.5)千米,因此,这段铁路全长为

100t+120(t-0.5)千米①

冻土地段与非冻土地段相差

100t-120(t-0.5)千米②

上面的式子①、②都带有括号,它们应如何化简?

思路点拨:教师引导,启发学生类比数的运算,利用分配律。学生练习、交流后,教师归纳:

利用分配律,可以去括号,合并同类项,得:

100t+120(t-0.5)=100t+120t+120×(-0.5)=220t-60

100t-120(t-0.5)=100t-120t-120×(-0.5)=-20t+60

我们知道,化简带有括号的整式,首先应先去括号。

上面两式去括号部分变形分别为:

+120(t-0.5)=+120t-60③

-120(t-0.5)=-120+60④

比较③、④两式,你能发现去括号时符号变化的规律吗?

思路点拨:鼓励学生通过观察,试用自己的语言叙述去括号法则,然后教师板书(或用屏幕)展示:

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同;

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反。

特别地,+(x-3)与-(x-3)可以分别看作1与-1分别乘(x-3).

利用分配律,可以将式子中的括号去掉,得:

+(x-3)=x-3(括号没了,括号内的每一项都没有变号)

-(x-3)=-x+3(括号没了,括号内的每一项都改变了符号)

去括号规律要准确理解,去括号应对括号的每一项的符号都予考虑,做到要变都变;要不变,则谁也不变;另外,括号内原有几项去掉括号后仍有几项。

二、范例学习

例1.化简下列各式:

(1)8a+2b+(5a-b);(2)(5a-3b)-3(a2-2b).

思路点拨:讲解时,先让学生判定是哪种类型的去括号,去括号后,要不要变号,括号内的每一项原来是什么符号?去括号时,要同时去掉括号前的符号。为了防止错误,题(2)中-3(a2-2b),先把3乘到括号内,然后再去括号。

解答过程按课本,可由学生口述,教师板书。

例2.两船从同一港口同时出发反向而行,甲船顺水,乙船逆水,两船在静水中的速度都是50千米/时,水流速度是a千米/时。

(1)2小时后两船相距多远?

(2)2小时后甲船比乙船多航行多少千米?

教师操作投影仪,展示例2,学生思考、小组交流,寻求解答思路。

思路点拨:根据船顺水航行的速度=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水流速度,船逆水航行速度=船在静水中行驶速度-水流速度。因此,甲船速度为(50+a)千米/时,乙船速度为(50-a)千米/时,2小时后,甲船行程为2(50+a)千米,乙船行程为(50-a)千米。两船从同一洪口同时出发反向而行,所以两船相距等于甲、乙两船行程之和。

解答过程按课本。

去括号时强调:括号内每一项都要乘以2,括号前是负因数时,去掉括号后,括号内每一项都要变号。为了防止出错,可以先用分配律将数字2与括号内的各项相乘,然后再去括号,熟练后,再省去这一步,直接去括号。

三、巩固练习

1.课本第68页练习1、2题。

2.计算:5xy2-[3xy2-(4xy2-2x2y)]+2x2y-xy2.[5xy2]

思路点拨:一般地,先去小括号,再去中括号。

四、课堂小结

去括号是代数式变形中的一种常用方法,去括号时,特别是括号前面是“-”号时,括号连同括号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的各项都改变符号。去括号规律可以简单记为“-”变“+”不变,要变全都变。当括号前带有数字因数时,这个数字要乘以括号内的每一项,切勿漏乘某些项。

五、作业布置

1.课本第71页习题2.2第2、3、5、8题。

2.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人教版高三数学教案 篇十

活动目标

1.感知一个数的两个部分数之间的互换关系。

2.能运用互换的方式省略相关的几组分合式。

活动准备

1.教具:贴绒分合式。

2.学具:每人1组6以内数的分合式(幼儿用书),每人1支笔。

活动过程

1.玩“填数”的游戏,复习6的组成。

教师出示6的贴绒分和式,提问:“这个式子表示什么意思?6可以分成几和几?” 教师出示6的贴绒分和式,并提问:“谁能把这几个式子空缺的数字填出来?”“屈;老师。教,案网出处”(6可以分成1和5,2和4,3和3)

2.学习把重复的省去。

教师:“请小朋友帮6找出3个数字相同的分合式。”

教师将幼儿的答案归在一起,提问:“它们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引导幼儿讨论数字相同的两个分合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引导幼儿发现两个部分数的位置不同,总数不变。

3.幼儿操作练习。

幼儿每人1组6以内数的分合式,教师提醒幼儿仔细看一看,然后把重复的数字划掉,把留下的重写1遍,再看1个分合式说出2个不同的分合式。

活动建议

1.在日常活动中可多进行数的组成方面的相关游戏,并引导幼儿发现其中的一些规律。

2.活动可以采取分组的形式。

活动评价

1.知道进行数的分合时两个数字之间有一定的互换关系。

2.理解分合式中重复的两组是相同意义的分合式。

活动反思

数字是无处不在的,它们的存在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方便。为了使幼儿体会数字与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本次活动以幼儿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将幼儿的学习活动与他们真实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进一步激发幼儿探索数学王国的兴趣,感受数字与生活的奇妙联系,引导他们去寻找数字、发现数字、感受数字、运用数字。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字的无穷魅力,从而去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发展数学。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一米范文范文为大家带来的10篇《初中数学教案》,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一米范文范文。

最新范文

82 40482